膀胱冲洗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膀胱冲洗护理法
一、目的:清洁膀胱,预防感染,严重血尿时防止膀胱内血块形成
二、适应症:长期留置尿管者、严重血尿者、尿管发生阻塞者、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患者
2、遵医嘱选择冲洗溶液、药液,冲洗次数及冲洗方式。
并注意冲洗液温度(38—40度)。
3、冲洗膀胱时如有剧痛,不适等,应停止冲洗。
4、准确记录尿色、性状、出水量及患者自觉症状等。
5、尿管应7—10天更换,尿袋(储尿瓶)应每日更换。
6、持续膀胱冲洗:①应严密观察,根据引流液量及颜色调节滴入速度②冲洗时引流液必须多于滴入量,如果出现引流液滴速减慢甚至停止时应及时处理③每日更换引流装置
7、留置尿管发生阻塞时,用注射器小剂量冲洗时,如需抽吸不得用力过猛,吸出之液体不可回注。
Earlybird膀胱冲洗操作考核标准科室:姓名:评委:时间:得分: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得分物品准备医嘱单、生理盐水250毫升、弯盘、排气碗、治疗巾、速干手消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筒、输液器、输液贴、棉签缸、棉签、PDA5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物品摆放不合理扣1分1. 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护理卡与电脑医嘱核对5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核对不实扣1分2. 处置室准备用物:(1)检查手消剂有效期(2)开垃圾桶盖、洗手、戴口罩(3)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未检查手消剂有效期扣1分检查不实扣1分未洗手扣1分。
未标准洗手扣1分(4)核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药洗手不实扣1分液质量(5 )护理卡核对药液标签,PDA查对药物。
(6)将输液器插入输液袋内,将输液器排气管反折,将输液器保护帽套在反折的排气15 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1分未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1分未进行PDA查对药物扣1分管上使排气管处于夹闭状态其它未做一项扣1分(7)关垃圾桶盖、洗手、摘口罩操未查床尾卡扣1分作3.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未做到双向核对扣1分核对不实扣1分步(1)PDA扫描腕带核对患者及腕带、床尾卡,自我介绍未解释膀胱冲洗的目的扣1分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骤(2)拉上隔帘,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及合作程度,评估有无腹胀情况,评估置18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扣1分管日期,评估尿液性质、是否排尽尿液及尿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亲切、不流畅扣1分管通畅情况未拉隔帘扣1分(3)解释说明膀胱冲洗目的,取得配合评估不全扣1分叩诊不实扣1分其它未做一项扣1分4为患者选择合适体位(1)开垃圾桶盖、洗手、戴口罩,PDA扫描腕带核对药物,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液面高于床面约60cm,排尽输液管25未打开医用、生活垃圾桶盖扣1分,未按流程打开医用生活垃圾桶盖一次扣1分后开桶盖而未洗手扣1分操作前未洗手扣1分内的空气,输液管末端放入输液器包装袋内,未戴口罩扣1分置于治疗盘中,准备输液贴未进行PDA查对腕带及药物扣1分(2)垫治疗巾,夹闭尿管,二次消毒Y型未口述扫描成功,药品正确各扣1分,导尿管,二次排气,连接输液管与导尿管,核对不实扣1分打开输液器,调节滴数,速度80~100滴/液体排地上扣1分min;妥善固定未铺治疗巾扣1分(3)再次核对患者及药物,协助患者取舒未夹闭尿管扣1分适体位,放置呼叫器消毒方法不正确一项扣1分(4)整理用物,关垃圾桶盖、洗手、摘口未为患者保暖扣1分罩体位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调节滴数扣1分未再次核对药物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未取舒适卧位扣1分5. 45分钟后冲洗完毕(1)评估患者,开垃圾桶盖、锐器盒、洗未放置呼叫器扣1分手、戴口罩,撤去冲洗通路,拉开隔帘,整理用物,15 未拉开隔帘扣1分医用垃圾、生活垃圾未区分扣1分(2)关垃圾桶盖、洗手、摘口罩。
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目录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5)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10)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六、一般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33)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十四、氧气筒式氧疗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8)十五、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2)十六、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7)十七、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1)十八、注射器洗胃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7)十九、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2)二十、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7)二十一、胃肠减压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2)二十二、更换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7)二十三、膀胱冲洗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0)二十四、心电监护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3)二十五、除颤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6)二十六、简易呼吸器使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9)二十七、早产儿暖箱的应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2)二十八、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5)二十九、外科手消毒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2)三十、女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4)三十一、男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0)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6)三十三、换药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0)三十四、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3)三十五、血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6)三十六、静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9)三十七、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3)三十八、冰袋冷敷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8)三十九、输液泵或微量泵的使用(标准分100分) (161)四十、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65)四十一、造口护理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69)四十二、光照疗法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4)四十三、脐部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8)四十四、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81)四十五、听诊胎心音技术考核评价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84)四十六、产时会阴消毒技术考核及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87)四十七、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91)四十八、口服给药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95)四十九、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99)五十、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02)五十一、皮下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08)五十二、心肺复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12)五十三、患者约束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17)五十四、“T”管引流护理(标准分100分) (222)五十五、血氧饱和度监测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225)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标准分100分)(标准分100分)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及规范目录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5)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 (10)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 (13)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六、通常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3)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5)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 (28)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 (33)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 (38)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43)十二、头皮式体表静脉留置针法评分标准 (49)十三、氧气吸入技术(壁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4)十四、氧气筒式氧疗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58)十五、静脉采血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2)十六、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67)十七、自动洗胃机洗胃技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1)十八、注射器洗胃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77)十九、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2)二十、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87)二十一、胃肠减压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2)二十二、更换胸膜腔闭式引流装置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97)二十三、膀胱冲洗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0)二十四、心电监护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3)二十五、除颤术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6)二十六、简易呼吸器使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09)二十七、早产儿暖箱的应用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2)二十八、生命体征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15)二十九、外科手消毒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2)三十、女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24)三十一、男患者导尿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0)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36)三十三、换药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0)三十四、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3)三十五、血糖测量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6)三十六、静脉注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49)三十七、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3)三十八、冰袋冷敷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58)三十九、输液泵或者微量泵的使用(标准分100分) (161)四十、轴线翻身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65)四十一、造口护理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69)四十二、光照疗法的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4)四十三、脐部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78)四十四、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81)四十五、听诊胎心音技术考核评价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84)四十六、产时会阴消毒技术考核及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87)四十七、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91)四十八、口服给药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95)四十九、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199)五十、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02)五十一、皮下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08)五十二、心肺复苏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12)五十三、患者约束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217)五十四、“T”管引流护理(标准分100分) (222)五十五、血氧饱与度监测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225)一、口腔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二、鼻饲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 分)三、热水袋使用法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评分标准五、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六、通常洗手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七、穿脱隔离衣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八、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法评分标准九、肌内注射法评分标准十、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评分标准十一、密闭式静脉输血法评分标准。
膀胱冲洗法【典型病例】病例一:患者xxx, 女性,68岁,入院诊断“膀胱肿瘤”,今日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遵医嘱给予间断膀胱冲洗。
病例二:患者xxx,男性,75岁,入院诊断“前列腺增生",今日在全麻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遵医嘱给予持续膀胱冲洗。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念膀胱冲洗是指利用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将膀胱冲洗液灌入膀胱内,然后再经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排出体外,将膀胱内组织残渣、血液、血块、黏液、细菌、脓液、异物等冲出,防止感染和堵塞管路。
(二)目的1.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组织残渣、黏液、脓液、细菌、异物、血液、血块稀释血液、尿液,使尿液引流通畅。
2.用于前列腺、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疾病手术后出血,以预防膀胱填塞。
3.膀胱疾病患者,使用药物膀胱冲洗,进行局部药物治疗。
(三)适应证1.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的患者。
2.因前列腺、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疾病致出血严重的患者。
3.不明原因致泌尿系统器官出血的患者。
(四)禁忌证膀胱破裂或疑似膀胱破裂的患者,禁止行膀胱冲洗。
(五)并发症1.膨胱痉孪2.尿急、尿痛3.感染(六)注意事项1.正确调节冲洗速度:膀胱冲洗速度为60~140滴/分,如冲洗速度达250滴/分,会引起患者心率加快及血压增高,同时冲洗过快,会增加对膀胱壁的机械损伤,大量冷冲洗液刺激膀胱平滑肌,可诱发膀胱痉挛。
因此,应根据出血情况调节冲洗速度,出血多时可大量冲洗,液体可直线滴入,最快可达300~600滴/分,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引流液呈淡红色,滴速调至80~100滴/分;尿液清后,调为60~80滴/分。
2.冲洗液温度:采取温度为30~35℃的冲洗液冲洗膀胱,可有效地减少膀胱痉挛次数。
3.预防堵塞:术后1~2天内,血尿严重,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易被血块堵塞,故应多巡视患者,密切观察冲洗滴管内滴速与尿袋内液体量的增长情况。
二十八、膀胱冲洗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一)目的1、使尿液引流通畅。
2、治疗某些膀胱疾病的逆行感染。
3、前列腺及膀胱术后预防血凝。
4、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膀胱感染。
(二)准备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自我介绍。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
3、准备用物:常用冲洗液、消毒液、输液器、引流袋、薄膜手套、手消毒剂、污物缸、棉签、胶布、垫巾、别针、止血钳、纱布数块、弯盘。
(三)操作评估1、评估患者的意识、病情、合作程度等。
2、观察冲洗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等。
3、评估患者尿管的情况、尿液性质,有无出血和有无不适的主诉。
(四)操作流程核对转抄医嘱→查对床头卡、腕带、解释、安抚患者→评估全身局部→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冲洗液、擦灰、消毒手、检查液体瓶签、质量、效期、器盖去、瓶注床号、姓名、药名、日期、时间→消毒瓶口(套网套)→携用物至床旁者→核对床号、姓名→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取合适体位→戴手套→核对医嘱→挂冲洗液瓶并排气→夹紧输液管→暴露尿管→排空膀胱→夹尿管近段→消毒尿管接口→分离→连接输液管→打开输液管夹、开放尿管夹→输入冲洗液→反复冲洗3-4次→观察冲洗反应→导尿管与新的引流袋连接:(→铺垫巾、放弯盘→撕开引流袋:关闭引流袋开关→固定引流装置位置合适→夹管→消毒接口处→连接引流袋→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将原引流袋取下)→保留30min→开放引流管→放出膀胱引流液→尿管连接新引流袋→引流袋贴标识(注明日期、时间、护士签名)→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撤屏风→消毒手→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时间→医疗、生活垃圾分开→洗手→取口罩→记录签全名。
(五)操作并发症处理1、尿路感染预防:(1)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尽量不冲洗膀胱。
(2)如行膀胱冲洗,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并进行尿道口的护理。
(3)行膀胱冲洗操作时,引流管及集尿袋的位置应低于患者膀胱位置15-20cm,并及时清空集尿袋中的尿液。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目录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第二项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第三项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第四项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第五项鼻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第六项女病人导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第七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第八项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第九项鼻塞(鼻导管)吸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第十项换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第十一项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第十二项血糖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4)第十三项口服给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第十四项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16)第十五项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第十六项静脉留置针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18)第十七项静脉采集血标本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第十八项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0)第十九项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第二十项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2)第二十一项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3)第二十二项皮下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第二十三项物理降温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5)第二十四项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第二十五项经鼻/口腔吸痰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7)第二十六项气管切开(呼吸机)病人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8)第二十七项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第二十八项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0)第二十九项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1)第三十项轴线翻身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2)第三十一项(一)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3)第三十一项(二)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4)第三十二项病人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5)第三十三项痰标本采集法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6)第三十四项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7)第三十五项洗胃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8)第三十六项"T"管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9)第三十七项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0)第三十八项膀胱冲洗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1)第三十九项脑室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2)第四十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3)第四十一项产时会阴消毒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4)第四十二项早产儿暖箱的应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5)第四十三项光照疗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6)第四十四项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7)第四十五项听诊胎心音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8)第四十六项病人出入院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9)第四十七项患者跌倒的预防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0)第四十八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51)第四十八项中心吸痰法考核评分标准 (52)第一项一般洗手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回答一般洗手的注意事项。
膀胱持续冲洗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和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
到剧痛或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通知医生处理
3.冲洗时,冲洗瓶内液面距离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
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
一般约为80-100滴/分钟,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寒冷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5℃左右,以防冷水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痉挛
5.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膀胱冲洗:内容(包括使用该护理技术的患者基本情况评估、操作目的、操作方法、效果评估及健康教育内容)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姓名:XXX,性别:X,年龄:XX岁,诊断:XXXXXXXX,基本情况:XXXXXXXX。
操作目的:膀胱冲洗是利用三通导尿管,将溶液灌到膀胱内,再借助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其目的是:(1)保持留置导尿患者尿液引流通畅;(2)清洁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的发生;(3)治疗膀胱疾病,例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操作方法:患者留置三腔导尿后,予以医嘱要求的冲洗药液,一路接三腔导尿管入口段,一路引流袋接出口段,保持无菌操作,观察冲洗过程。
在操作过程中的护理要求有:(1)保持导管清洁,做好会阴护理。
(2)保持冲洗管路通常,定时挤压导管,由上往下。
(3)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尿液的量和颜色,有无絮状沉淀物。
(4)冲洗过程中应让冲洗液自行流出或轻加抽吸,如此反复冲洗,直至膀胱流出的冲洗液清净为止。
(5)正确记录患者尿量。
(总出尿量-膀胱冲入出量=尿量)(6)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效果评估:观察患者尿液的性状,评估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尿路感染症状是否得到缓解,及尿液是否排尽。
健康教育内容:(1)患者不要随意调节冲洗开关。
(2)避免扭曲和挤压导管,保持导尿管从大腿内侧引出。
(3)指导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大于1500ml。
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膀胱冲洗是一项无菌操作技术,也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方法之一。
但是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冲洗液的流动,少量的细菌能被冲走,使细菌不易生长,并且抗菌药物或消毒剂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这样可以达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了关于膀胱冲洗的效果以及冲洗的间隔时间,发现膀胱冲洗是个耗时及浪费的措施,冲洗液对膀胱壁会产生机械性损伤,操作时易增加接尿口的污染机会,并使导尿管官腔中尿液逆流入膀胱,集尿系统的反复开放,增加了经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手等途径外源性感染的机会,增加了泌尿系统的机会,而每周膀胱冲洗1次或2次,可以降低泌尿系统的感染机会。
膀胱冲洗技术操作泌尿外科旁白:各位同事,下午好!现在由我们为大家进行膀胱冲洗的操作示范,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尽快掌握膀胱冲洗的操作技能并准确应用到临床。
护理目标:膀胱冲洗可清除膀胱内血液、脓液等,起到止血和预防尿管堵塞的作用,可以保障引流通畅,减轻疼痛和刺激,防止感染,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病例:3床患者王红,女,48岁,入院后予停留尿管,引出暗红色尿液,现遵医嘱予膀胱冲洗,医嘱经过双人查对,携用物到床边评估病人。
评估用物:治疗盘内放置快速手消毒液、弯盘、卫生纸和屏风。
评估内容:1、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心理状态、活动和合作能力、对膀胱持续冲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2、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3、膀胱区是否膨胀、压痛。
近期有否施行泌尿、生殖系统手术。
护士: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患者:我叫王红。
护士:王阿姨,您好,我是护士小冯,因为尿管引出的尿液颜色较红,为了防止尿管堵塞和预防感染,等一下我为您做膀胱冲洗。
希望您能配合。
患者:好的。
护士:我为您检查一下,不用紧张。
您是否觉得下腹部有膨胀感。
患者:没有。
护士:好了,我去准备用物,马上过来。
旁白:经评估环境适合操作,环境安静、舒适、明亮、室温适宜。
病人合作,无腹胀、腹痛。
用物准备:一次性膀胱冲洗器、无菌冲洗液、纱块、止血钳、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弯盘、手套、快速手消毒液。
检查一次性膀胱冲洗袋的有效期,有否裂痕。
检查冲洗液名称、有效期、有否沉淀变质。
携用物及治疗本到床边,操作开始。
旁白: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诊断,再次向患者解释。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护士:阿姨,您好!您能再告诉我一下您的名字吗?患者:我叫王红护士:谢谢。
悬挂冲洗液,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厘米,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常规消毒冲洗液瓶盖,连接膀胱冲洗袋,排气挂好。
护士:阿姨,我已经把东西准备好了,现在帮您做膀胱冲洗。
您往里面挪一下。
我帮您垫一条治疗巾。
膀胱冲洗第一节 膀胱冲洗护理技术【适用范围】1.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
2.评估内有血凝块等堵塞导尿管的患者。
3.前列腺增生及评估手术肿瘤预防切除术后的患者。
【目的】1.对留置导尿的患者,保持其引流通畅。
2.治疗膀胱的某些疾病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操作重点强调】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注意冲洗液的速度及温度。
3.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通畅情况。
【操作前准备】1.用物:治疗车、治疗盘、消毒棉签、膀胱冲洗液(按医嘱准备)、膀胱冲洗输液器、冲洗标识牌、血管钳、输液架、中单一块、医疗垃圾桶,必要时备一次性引流袋一个、无菌导尿包一个。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3.患者:取合适卧位。
4.环境:清洁、光线明亮、屏风(必要时),保暖。
【操作流程】确认医嘱评估,解释 拉床帘,取合适体位 暴露导尿管,消毒各连接部连接冲洗装置 夹闭引流袋,冲洗 开放引流袋 (反复冲洗),引流取下冲洗管 消毒并关闭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操作步骤】1.确认有效医嘱,按医嘱准备。
2.了解患者膀胱冲洗的目的,评估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及合作程度,评估尿液的性质、出血情况、排尿不适症状等。
3.携用物,推车至床旁,核对姓名,住院号,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同意。
4.拉上窗帘和床帘,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松开裤腰,暴露导尿管(未留置三腔二囊导尿管的患者按导尿术插入并固定导尿管)。
6.将尿布和中单垫于患者臀下。
7.将膀胱冲洗液悬挂在输液架上,高度适宜(瓶内液面距床面60cm),冲洗液与冲洗管连接,挂上冲洗标识牌。
8.戴手套,排空膀胱及引流袋内的尿液。
9.挤压导尿管,血管钳夹闭导尿管尾端上3㎝。
10.按无菌原则消毒导尿管的各个接口,并连接冲洗装置,排泄腔连接引流。
11.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冲洗方式:(1)持续冲洗:松开止血钳,同时开放冲洗管,冲洗膀胱后立即从引流管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