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实验室内控技术标准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52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标准格式,并提供一个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
一、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为了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本方案旨在指导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方案适合于实验室的所有测试项目。
二、范围本方案适合于实验室的所有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分析、物理测试、生物学实验等。
三、质量控制措施1. 样品管理- 确保样品的正确标识和追踪。
- 采用适当的样品保存和处理方法。
- 遵循样品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
2. 仪器校准和维护- 对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记录仪器校准和维护的详细信息,包括日期、操作人员和校准结果。
3. 内部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确保内部质量控制的结果符合预期要求,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 外部质量评估-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例如国家或者国际认可的实验室评估计划。
- 定期参预比对试验,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纠正。
5. 数据分析和报告-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 编制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方法、结果、不确定度等信息。
6. 文件管理- 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系统,包括记录仪器校准和维护、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等信息。
- 对文件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并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了解和遵守该方案。
2. 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接收、保存和处理的操作规程。
3. 对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并记录相关信息。
4. 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纠正。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工程检测实验室内控技术标准范本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ZX/JC-01-※※※作业指导书版本:第1版受控状态:受控修订状态: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本检测公司依据标准规范、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结合实际检测业务,编制了《※※※※※※※※※※※※※※※作业指导书》(第1版)。
《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技术支持文件,是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试验操作,正确进行仪器校准的依据。
《作业指导书》经※※※、※※※、※※※联合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已批准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望全体职工认真学习。
技术负责人:※※※年※月※日目录第一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压力试验机操作规(TYE-2000E)2、压力试验机操作(YAW-300)3、水泥抗折试验机操作规(KZJ-500)4、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JJ-5)5、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NJ-160A)6、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ZS-15)7、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操作规(LZRD-3)8、沥青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操作规(SYD-0709)9、沥青旋转薄膜烘箱操作规(SYD-0610)10、压力试验机操作规(YA-2000)11、沥青标准粘度计操作规(SYD-0621)12、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计操作规(NDJ-1C)13、土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GYS-3)14、恒温水浴操作规(HWY-1)15、沥青软化点试验器操作规(SYD-2806G)16、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操作规程(TL127-Ⅱ)17、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YH-40B)18、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101-2)19、沥青混合料理论密度试验仪操作规(LM-21)20、沥青针入度试验器操作规(SYD-2801E)21、沥青软化点试验器操作规(SYD-2806E)22、沥青延伸度仪操作规(SY-1.5C)23、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操作规(TDR-16)24、防水卷材不透水仪操作规(DTS-III)25、电子天(ATY224)26、比表面积仪操作规(CZB-9)27、应力松弛试验机操作规(LSC-300)28、低温试验箱操作规(DW-180-40)29、数显洛氏硬度计操作规(HRS-150)30、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规(WDW-10)31、混凝土渗透仪操作规(HP-4.0)32、燃烧法沥青含量分析仪操作规(HYRS-6A)33、电子环刚度试验机操作规(WDW-50)34、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操作规程(BM-Ⅲ)35、万能试验机操作规(WAW-600)36、排水管外压试验机操作规程(01-Ⅲ)37、排水管内压试验机操作规程(GS-Ⅲ)38、自动车辙试验仪操作规程(HYCZ-5)39、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器操作规程(SYD-0620B)40、沥青延度试验器操作规程(SYD-4508C)41、沥青针入度试验器操作规程(SYD-2801F)42、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WDW-100)43、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WAW-1000D)44、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WED-300A)45、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101-3A)46、数显恒温水浴操作规程(CF-B)47、养护室全自动控制仪操作规程(BYS)48、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101-1)49、箱式电阻炉操作规程(SX2 -4-10)50、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SF-150)51、维卡仪操作规程(标准型)52、水泥沸煮箱操作规程(FZ-31A)53、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HJW-60)54、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SZ145)55、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操作规程(HB-20G)56、沥青车辙试样成型机操作规程(CX-4)57、砂当量震荡器操作规程(SD-1)58、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LD-141)59、钻孔取样机操作规程(ZL150型)60、沥青克利夫兰开口闪点燃点试验仪操作规程(SYD-3536)61、冰柜操作规程(F-38S)62、沥青蜡含量试验器操作规程(SYD-0615)63、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HZJ-A)64、防水卷材冲片机操作规程(CPS-25)65、自动岩石切割机操作规程(DQ-4)66、抗穿孔仪操作规程(FGK-127)67、双端面磨平机操作规程(SHM-200)68、磨片机操作规程(ZSY-6)69、双面刨片机操作规程(ZSY-8)70、钢筋标距仪操作规程(BJ5-10)71、自动数显搁板式磨耗试验机操作规程(MH-Ⅱ)72、两用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LD-193)73、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LD-Ⅲ)74、土工布动态穿孔测定仪操作规程(TSY-4)75、标准振筛机操作规程(ZBSX-92A)76、低温柔度试验仪操作规程(DWR-Ⅱ)77、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LQ-DJ-Ⅱ)78、复合电极操作规程(E-201-C-9)第二章:仪器校准方法1、水泥胶砂试模校准方法2、集料试验筛校准方法3、水泥沸煮箱校准方法4、水泥维卡仪校准方法5、容量筒校准方法6、混凝土坍落度仪校准方法7、温湿度表校准方法8、温度计校准方法第一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TYE-2000E)1、打开计算机,待进入WINDOWS系统后,再打开控制箱电源,系统自动初始化。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的重要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标准格式,包括目的、适合范围、参考文件、术语和定义、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1. 目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以提高实验室测试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
2. 适合范围:本质量控制方案适合于实验室所有测试项目和操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
3. 参考文件:列举所有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相关的文件,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验室内部规程等。
4. 术语和定义:定义实验室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以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质量控制方案。
5. 质量控制流程:详细描述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样品采集控制:描述样品采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样品的选择、采集工具的选择、采集环境的控制等。
5.2 样品处理控制:描述样品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样品的保存、预处理、稀释等。
5.3 仪器操作控制:描述仪器操作的方法和要求,包括仪器的校准、标定、使用规范等。
5.4 数据处理控制:描述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等。
6. 质量控制措施:列举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1 内部质量控制:描述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常规质控样品的使用、质控图的绘制和分析等。
6.2 外部质量评估:描述实验室参预外部质量评估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参加外部质量评估组织、接受评估和改进等。
6.3 人员培训和管理:描述实验室人员培训和管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人员资质要求、培训计划、考核等。
7. 质量控制记录:要求实验室记录质量控制的相关数据,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记录、仪器校准记录、质量控制图的记录等。
8. 质量控制评估:要求实验室定期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包括质量控制图的分析、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估、改进措施的制定等。
9. 质量控制文件的管理:要求实验室对质量控制文件进行管理,包括文件的编制、更新、审查和归档等。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法,用于监测和控制实验室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和因素,以确保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示例:一、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旨在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法规要求。
本方案适合于实验室内的所有测试项目和相关活动。
二、质量控制目标1. 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测试过程的一致性;3. 降低实验室测试误差和不确定性;4. 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法规要求。
三、质量控制措施1. 样品管理:a. 确保样品的正确标识和追踪;b. 确保样品的适当保存和储存条件;c. 确保样品的准确取样和制备。
2. 仪器设备管理:a. 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校准和验证;b. 确保仪器设备的适当维护和保养;c. 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3. 标准品管理:a. 确保标准品的准确配制和标定;b. 确保标准品的适当保存和储存条件;c. 确保标准品的有效期和追踪记录。
4. 方法验证和准确性评价:a. 对新方法进行验证,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b. 对现有方法进行定期验证和准确性评价;c. 确保方法的正确使用和操作。
5.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a. 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日常测试的监控;b. 根据需要使用外部参考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比对和验证。
6. 数据分析和处理:a. 对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分析;b. 对异常结果进行调查和处理;c.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监测。
四、质量控制记录和文件1. 实验室测试记录:a. 确保实验室测试记录的准确和完整;b. 确保实验室测试记录的追踪和保存。
2. 校准和验证记录:a. 确保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记录的准确和完整;b. 确保校准和验证记录的追踪和保存。
3. 质量控制样品记录:a. 确保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记录的准确和完整;b. 确保质量控制样品记录的追踪和保存。
ZX/ZB-03-2013 ※※※※※※※※※※※※※※※安全制度版本:第1版受控状态:受控修订状态: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安全管理制度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三、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四、事故处理制度五、安全应急预案六、环保应急预案一、安全管理制度1、综合办公室负责安全因素的辨识和控制,负责组织安全培训;2、检测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意识;3、重要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上岗培训方能上机操作。
4、所有仪器必须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操作前要全面检查仪器、环境和人员状态,试验过程中有安全防护措施。
设备运行中,试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4、经常检查电源线有否损坏,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检查;5、工作区应配有各类灭火器,按保卫部门要求定期检查,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6、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安全处,与试验室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随意带入工作区;7、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防护镜;禁止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禁止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8、禁止在操作区内吸烟,禁止穿拖鞋进入工作区,禁止小孩进入检测场地;9、如有盗窃事故发生,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不得隐瞒,应及时报告主管和保卫部门,并保护好现场;10、在进行各类强度试验时,应设置有效防护,防止试件飞溅伤害人员及设备;11、加强仪器设备检查维修,确保其性能稳定、示值准确,严禁“带病”使用;12、下班前,试验人员必须检查仪器及门、窗、水、电等是否关闭。
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本办法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废弃、过期或不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2、安排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工作,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从严管理;3、危险化学品按类别备有相应的收集容器,容器必须合格,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他可能导致废弃物泄漏的隐患;4、收集容器上应明显标示化学品种类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文件,它包含了实验室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评估方法等内容。
为了确保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文本示例,详细描述了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各个方面。
1. 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引言部份应包括实验室的背景信息、目的和范围。
例如,实验室是一个医学检测实验室,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检测服务,本质量控制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核心内容,它描述了实验室希翼达到的质量水平和要求。
例如,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可以包括:- 确保所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临床医学的需求;- 控制实验室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样本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定期评估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并进行持续改进。
3. 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是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 样本标识和追踪:确保每一个样本都有惟一的标识,并能够追踪其处理过程,以防止样本混淆和错误。
- 仪器校准和维护: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 质量控制样本:使用内部和外部质量控制样本进行日常检测,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质量控制记录:记录所有质量控制样本的检测结果,并及时分析和处理异常结果。
- 培训和教育: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 质量评估方法质量评估方法是用于评估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有效性和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方法和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评估方法:- 定期内部质量评估:实验室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包括对实验室流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记录的审核和评估。
- 外部质量评估: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反馈和改进: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实验室人员,并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
1 总则1.0.1 为提高全公司工程质量自控能力,提高工序质量水平,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内实外美,制定本标准。
1。
0.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铁路、公路、市政等项目的工程质量控制,其它领域的工程可借鉴。
1.0.3 本公司所承建的工程质量标准,除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外,还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1.0.4 本标准是公司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当其与国家(行业、集团)工程质量标准或业主质量标准不一时,以后者为准。
1.0.5 本标准制定的宗旨是在保证工程结构主体内在质量的前提下,把规范细部做法,克服质量通病,提高观感质量作为主要目标。
1。
0。
6 本标准是企业内部创优评优的重要依据。
2 基本规定2。
1 质量控制程序2。
1。
0 工程质量控制分开工前、施工过程、竣工后三个阶段进行。
2。
1。
1 开工前质量控制1 掌握施工依据及标准(1)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核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部门或业主提出变更。
严禁擅自改变设计文件.(2)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工程施工验收标准及业主和上级有关质量文件,弄懂弄通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
(3)根据设计文件、施工验收规范,结合工程施工实际,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标准和交底书,经工程技术主管审核后,交施工队组织实施,双方要进行签字交接.2 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1)所有工程用外购材料必须从正规厂家采购,且有符合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禁止采购劣质材料。
在用于工程前,必须由具有试验资格的检测部门,按国家规定数量进行抽样复检,经复检合格,并出具书面检测报告后,方准用于工程。
(2)选用地材时,要首先由具有试验资格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待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并出具书面检测报告后方准使用,否则不得采用。
3 建立满足工程质量检测需要的试验机构,配齐检测设备和试验人员。
试验设备必须定期校对,试验人员持证上岗。
4 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满足保证工程质量的必备条件。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文件。
它包含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计划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示例:1. 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
本方案旨在规范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的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质量目标2.1 实验室质量目标的确定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实验室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实验室的使命和目标相一致。
2.2 质量目标的监测与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质量目标的方法和指标,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和维持。
3. 质量控制措施3.1 样品管理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包括样品接收、储存、标识和处理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3.2 仪器设备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3.3 试剂和标准品管理确保试剂和标准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包括试剂和标准品的采购、储存、标识和使用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3.4 方法和程序管理确保实验室的方法和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方法和程序的制定、审核、修订和废止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3.5 数据管理确保实验室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数据的采集、记录、存储和备份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4. 质量评估4.1 内部质量评估制定内部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4.2 外部质量评估参加外部质量评估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改进计划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包括问题的分析、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
6. 文件管理确保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包括方案的制定、审核、修订和废止等方面的文件管理措施。
7. 培训和教育为实验室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实验室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是科研工作和质量检测的重要场所,其精密仪器和敏感试剂的应用要求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得到严格落实。
以下是可行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内容。
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环境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噪声等条件。
实验室的环境控制应该优先考虑保持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防止在不同的季节,由于气象变化所带来的热、冷环境对实验室设备的影响。
实验室的气流也应得到重视。
实验室应该建立与室外相互联通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的新鲜空气流通,防止实验室内部紧闭的空气给人体和仪器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洁净度的管理:实验室的洁净度是指在实验室内控制微生物、灰尘、胶水等微粒物质的程度,以便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内应制定洁净度管理方案,如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在实验室内吸烟、食品和饮料等、控制实验室内灰尘和细菌等污染源的产生等。
实验室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条例,并采用安全设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控制规定,防止实验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内部应该放置微型灭火器等安全设施,保障实验行为的安全性。
实验员的培训和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员的专业素质和实验操作技能,使其熟练掌握实验的流程和精度。
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应对实验员进行管理,防止他们在操作实验中犯错并造成事故。
实验员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工作规定,遵循实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管理记录和纪录: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记录和纪录系统,及时记录相关的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实验数据的有效管理与规划。
同时,实验记录和纪录系统也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数据的比对和分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针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案需要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已有的工作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也应优化,以提高实验室质量,保障实验精度和安全。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是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文件。
该方案详细规定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要求,以及相关流程和责任分工。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示例:1. 引言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工作,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2. 质量控制目标2.1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室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2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标还包括持续改进实验室工作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3. 质量控制原则3.1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原则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科学管理、严格执行。
3.2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原则还包括标准化操作、数据可追溯性、设备校准和维护、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等。
4. 质量控制方法4.1 样品接收:确保样品的正确标识、完整性和保存条件,记录样品接收信息。
4.2 样品准备: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准备,记录样品准备过程和相关数据。
4.3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和相关数据。
4.4 数据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5 结果报告:编制准确、完整的实验结果报告,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5. 质量控制要求5.1 设备管理: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校准和维护,建立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
5.2 样品管理:建立样品登记和追踪制度,确保样品的准确标识、保存和处理。
5.3 操作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实验操作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5.4 资质认证: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5.5 外部质控:参加相关的外部质控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和交流,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
6. 质量控制流程6.1 实验室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准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ZX/JC-
01-※※※
作业指导书
版本:第1版
受控状态:受控
修订状态:第0次修改
发布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分发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
批准
本检测公司依据标准规范、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结合实际检测业务,编制了《※※※※※※※※※※※※※※※作业指导书》(第1版)。
《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技术支持文件,是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试验操作,正确进行仪器校准的依据。
《作业指导书》经※※※、※※※、※※※联合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现已批准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望全体职工认真学习。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