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5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地基参数3.基础参数导轨架重(共需38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9kg):149kg×38=5662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200×2+1500+1300×2+200+5662)+2000×2)×10/1000=163.62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200×2+1500+1300×2+200+5662)+1.4×2000×2)×10/1000=204.34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P=2.1×204.34=429.12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50×5.00×0.30=243.75kN承台自重设计值:G=243.75×1.2=292.50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29.12+292.50=721.62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f a= 70.00×6.50×5.00×0.50=1137.50kN > F=721.62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1、承台底面积验算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S=6.5×5=32.5m2≥(P k+G k)/f c=(163.62+243.75)/(14.3×103)=0.03m2。
徐州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土木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设计题目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学生姓名吴祯班级08安全起止日期2011/5/9 —2011/5/13指导教师高向阳教研室主任发任务书日期2011年 4 月 2 日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一)计算参数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66m;标准节长度:1.508m;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标准节重:140kg;对重重量:1300kg;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基础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承台底部长向钢筋: 8@250;承台底部短向钢筋: 8@250;基础长度l:4.2 m;基础宽度b:4.2 m;基础高度h:0.5 m;(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44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44=616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2+6160.00+200.00)×10/1000=173.60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173.60=364.56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4.20×4.20×0.50=220.50kN承台自重设计值: G=220.50×1.2=264.60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64.56+264.60=629.16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220.00×4.20×4.20×0.40=1552.32kN >F=629.16kN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5、《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6、SC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5kg):145kg×40=58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2000×2+1300+0×2+1460+5800)+2000×2)×10/1000=165.6kN;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 k=2.1×165.6=347.76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20×3.80×0.30=176.70kN承台自重设计值:G=1×1.3×176.7=229.71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47.76+229.71=577.47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f a= 100.00×6.20×3.80×0.80=1884.80kN > F=577.47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1、承台抗冲切验算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F1≤ 0.7βhp f t a m h o a m = (a t+a b)/2 F1 = p j×A l式中P j--扣除基础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P j=P/S=347.76/23.56=14.761kN/m2;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p=1;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h0=300-35=265mm;A 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A l=3.8×2.475=9.405m2;a 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a 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取导轨架宽a;a 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a b=a+2h0=0.65+2×0.265=1.18ma m=(a t+a b)/2=(0.65+1.18)/2=0.915mF l=P j×A l=14.761×9.405=138.824kN0.7βhp f t a m h0=0.7×1×1.43×915×265/1000=242.717kN≥138.824kN。
天然地基人货电梯计算书施工升降机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升降机说明书、《货用施工升降机第1部分:运载装置可进人的升降机》(GB/T 10054.1-201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2010),《吊笼有垂直导向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GB 2655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60m;标准节长度:1.508m;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标准节重:167kg;对重重量:1300kg;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地基参数承台下地基土类型:3:7灰土夯实;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150kPa;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3.基础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承台底部长向钢筋:Ф12@150;承台底部短向钢筋:Ф12@150;钢材型号:HRB400;基础高度h:0.3 m;基础长度l:5 m;基础宽度b:3 m;二、基础承载计算:1、设备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架设高度:60m,标准节高度:1.508m,外笼重:1480kg,吊笼重:1460kg×2=2920kg,对重重量:1300kg×2=2600kg,吊笼载重量:2000kg×2=4000kg,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荷载计算P k=(2920.00+1480.00+2600.00+4000.00+6680.00+200.00)×10/1000=178.80k 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178.80=375.48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G k=25×5.00×3.00×0.30=112.50kN承台自重设计值G=112.50×1.2=135.00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75.48+135.00=510.48kN基础下地基土为3:7灰土夯实,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50kPa。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楼板参数3.荷载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2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20=334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1+1480+1300×1+200+3340)+1000×1)×10/1000= 87.8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460×1+1480+1300×1+200+3340)+1.4×1000×1)×10/1000= 107.36kN;P=n×P=1×107.36=107.36kN三、梁板下钢筋混凝土单柱结构验算柱子内钢筋配筋设梁板下混凝土柱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混凝土柱受力:N=P +1.4×q×a×b =107.36+1.4×1×1.3×3.8=114.276kNAs′=∑(n i×π×d0i2/4)=3.14×(4×142/4)=615.44mm2ρ= As′/ A=615.44/40000=0.0154=1.54%≥0.55%满足要求!l o/b=3650/200=18.25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6.2.15得,φ1=0.75l o/i=3650/57.8=63.149 ,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6.2.15得,φ2=0.75取φ=0.75[N]=0.9φ(f c A+fy′As′)=0.9×0.75×(14.3×40000+(200×615.44))=469.184kN≥N=114.276 kN 满足要求!梁板下的混凝土柱结构满足要求!配筋如下图所示:配筋示意图支撑如下图所示:支撑立面图。
施工升降机基础承载力计算书1.引言2.计算方法2.1垂直方向的重力荷载计算垂直方向的重力荷载主要由升降机本身、工作人员和运输的材料引起。
重力荷载计算的公式如下:P=(W+Q+G)×F其中,P为基础承载力,W为升降机本身的重量,Q为运输材料的重量,G为工作人员的重量,F为安全系数。
2.2水平方向的风荷载计算水平方向的风荷载主要由风力引起,其计算公式如下:H=H0×A×Cf×V^2其中,H为风荷载,H0为参考风速下的风压,A为升降机立柱侧面积,Cf为风荷载系数,V为实际风速。
3.荷载参数的确定在上述计算方法中,需要确定一些荷载参数。
其中,升降机本身的重量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查询。
运输材料和工作人员的重量需要通过实际工程情况进行估算。
安全系数一般为1.5到2,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值。
参考风速下的风压参数可以通过相关标准进行查询。
升降机立柱侧面积需要具体测量。
风荷载系数一般为0.5到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值。
实际风速可以通过气象站的数据获取。
4.示例计算假设升降机本身的重量为15吨,运输材料的重量为5吨,工作人员的重量为1吨,安全系数为1.5,参考风速下的风压为500N/m^2,升降机立柱侧面积为10平方米,风荷载系数为0.7,实际风速为30米/秒,那么基础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如下:P=(15+5+1)×1.5=31.5吨H=500×10×0.7×30^2=945,000N5.结论通过上述计算,基础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为31.5吨。
施工升降机的基础承载力计算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工程设计师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SC200/200型 施工升降机设 计 计 算 书1 导轨架(标准节)的设计与校核 主要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标准节重量:140 kg ; 吊笼重:=0Q 1500kg ; 最大吊杆起重量:q = 200kg ;每个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21Q Q 2000kg ; 提升高度:='H 144m; 最大附着间距:L = 6m ; 标准节高:h = ; 起升速度:v = 33m/min导轨架最大架设高度:H = 150m ; 标准节主弦杆尺寸:φ76mm ×;标准节主弦杆中心距:a ×b = 650×650mm ; 吊笼空间尺寸:××; 工作吊笼数:N=2;主电机额定功率:P = 3×11kW 。
计算载荷1.2.1 结构自重载荷图1-1 标准节结构图650±0.1650± 0.11508 +0.113111091234567812表1-1 标准节自重明细表序号 材料规格 名称 数量 材料 单重 (k g ) 总重 (k g ) 1 φ76×主弦杆 4 20 2 ∠75×50×5 前(后)角钢 4 Q235A 11 3 φ× 斜腹杆Ⅰ 4 Q235A 4短角钢 4 Q235A 5 ∠63×40×5 前后角钢 2 Q235A 6 齿条 2 Q235A 7 齿条连接块 6 Q235A 8连接弯板 8 Q235A 9 ∠75×50×5 角钢 4 Q235A 10 φ× 斜腹杆Ⅱ 2 Q235A 11∠63×40×5角钢 2 Q235A 12 φ× 斜腹杆Ⅲ 2 Q235A 13 接头 4 Q235A 14 M16×70 螺钉 6 Q235A 15 M16 螺母 6 Q235A 总计1.2.2 结构(自重)线载荷14092.841.508x qkgq l m===1.2.3 风载荷由实际结构计算得出(一个标准节)实际迎风面积为:21.50820.0760.07520.5870.06820.58720.7750.02680.438s A m =⨯⨯+⨯⨯+⨯⨯+⨯⨯=(应为As=2×+×+×+×+×=0.486m 2)桁架轮廓面积l A :21.5080.650.98l A m =⨯=结构迎风面充实率0.438/0.450.98S l A A ϕ===;(需改)型钢桁架结构充实系数 φ=~,取 0.5φ=;(φ与φ应一致) 根据安装高度与结构形式确定风载体形系数C ; 型钢构成平面桁架风力系数C = ~,取C = ; 标准节为两桁架并列的等高结构,则总迎风面积为: A = 1122A A μμ+式中,111l A A φ=(前片结构的迎风面积)222l A A φ=(后片结构的迎风面积)μ1=1μ2:按前片结构的φ1=和间隔比a/b=1确定折减系数μ2= 代入上式,则总迎风面积为:22(1)0.50.98(10.5)0.735l A A m φμ=+=⨯⨯+=1.2.3.1 工作状态最大风力线载荷:最大风力线载荷按下式求得w f h p Aq CK q l l== ( ?) 式中:h -K 风压系数;工作风压系数1h K =风载荷w p 的计算依据GB3811-2008 w p Cp A ∏=;由GB3811-2008表15得22250/25/p N m kg m ∏==,按照在沿海等地方选取。
SC200/200型 施工升降机设 计 计 算 书1 导轨架(标准节)的设计与校核 1.1 主要性能参数及几何参数标准节重量:140 kg ; 吊笼重:=0Q 1500kg ; 最大吊杆起重量:q = 200kg ;每个吊笼的额定载重量为:==21Q Q 2000kg ; 提升高度:='H 144m; 最大附着间距:L = 6m ; 标准节高:h = 1.508m ; 起升速度:v = 33m/min导轨架最大架设高度:H = 150m ; 标准节主弦杆尺寸:φ76mm ×4.5mm ; 标准节主弦杆中心距:a ×b = 650×650mm ; 吊笼空间尺寸:3.0×1.5×2.27m ; 工作吊笼数:N=2;主电机额定功率:P = 3×11kW 。
1.2 计算载荷 1.2.1 结构自重载荷图1-1 标准节结构图+0.1表1-1 标准节自重明细表1.2.2 结构(自重)线载荷14092.841.508x qkgq l m===1.2.3 风载荷由实际结构计算得出(一个标准节)实际迎风面积为:21.50820.0760.07520.5870.06820.58720.7750.02680.438s A m =⨯⨯+⨯⨯+⨯⨯+⨯⨯=(应为As=2(1.508×0.076+0.587×0.075+0.775×0.0268)+0.587×0.063+1.508×0.06=0.486m 2)桁架轮廓面积l A :21.5080.650.98l A m =⨯=结构迎风面充实率0.438/0.450.98S l A A ϕ===;(需改)型钢桁架结构充实系数 φ=0.3~0.6,取 0.5φ=;(φ与φ应一致) 根据安装高度与结构形式确定风载体形系数C ; 型钢构成平面桁架风力系数C = 1.6~1.7,取C = 1.6; 标准节为两桁架并列的等高结构,则总迎风面积为:A = 1122A A μμ+式中,111l A A φ=(前片结构的迎风面积)222l A A φ=(后片结构的迎风面积)μ1=1 μ2:按前片结构的φ1=0.5和间隔比a/b=1确定折减系数μ2=0.5代入上式,则总迎风面积为:22(1)0.50.98(10.5)0.735l A A m φμ=+=⨯⨯+=1.2.3.1 工作状态最大风力线载荷:最大风力线载荷按下式求得w f h p Aq CK q l l== ( ?) 式中:h -K 风压系数;工作风压系数1h K =风载荷w p 的计算依据GB3811-2008 w p Cp A ∏=;由GB3811-2008表15得22250/25/p N m kg m ∏==,按照在沿海等地方选取。
工业用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升降机专项施工方案附录编制单位:编制人: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二、施工平面布置 (4)三、施工要求 (4)四、技术保证条件 (4)五、工艺流程 (5)六、施工方法 (6)七、操作要求 (7)八、检查要求 (9)第二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一、组织保障措施 (10)二、技术措施 (13)第三章、验收要求 (15)一、验收标准 (15)二、验收程序 (16)三、验收内容 (16)四、验收人员 (18)第四章、施工升降机加固计算书 (19)配筋示意图 (21)支撑立面图 (22)第一章工程概况1.1 项目基本信息1.2 项目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为46297.92m²,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上/地下层数:-1F,抗震等级:二级;结构类型:框架;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层高11层,建筑高度:1号楼A单元36.15m,1号楼B单元36.15m,二号楼36.45m;抗震设防烈度:7度;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1.3、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本工程为商业、多层和高层住宅楼,结构类型为框架、框—剪力墙结构,各单体工程阳台多,结构悬挑部位多,受力复杂,施工升降机的要选好位置,方便材料运输,保证附着节点受力可靠;本工程部分施工升降机基础作用在回填土上,故要确保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保证地基承载力,表面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本工程部分施工升降机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设计时应考虑基础对结构的影响。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5、《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2017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9、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二、施工平面布置三、施工要求1、施工升降机位置选择的原则:满足使用功能及砌筑阶段装修阶段工程量。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一、概况1、住宅楼工程,工程位于杭州市南区某风景小区内,场地西北和东北侧为在建建筑,东南和西南侧为空地。
工程结构及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约24000m2,建筑物高度约为50米。
场地占地面积约1500m2,为16层框架结构建筑,楼层层高标准层为3.00m。
根据施工需要,计划安装2台施工升降机解决施工人员上下、小型及散体货物的垂直运输问题。
2、设备概况:施工升降机型号选用SC型SCD200/200TD,为双笼带对重升降机,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广州市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标准节尺寸为650*650*1508,壁厚为4.5mm规格的立管标准节重量170 kg;额定载重2*2000Kg,提升速度36m/min,最大架设高度450m,额定安装载重量2*1000 kg,电机功率2*2*11kw,吊笼重量2*2000 kg,对重重量2*1000 kg,外笼重量1480kg,3、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板标高,升降机计划安装最高高度按50米,计划安装标准节33节,吊笼规格3200*1500。
升降机自重G=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对重重+载重量=2*2000+1480+170*33+2*1000+2*2000=17090(kg)基础承载力(取安全系数为n=2): F=G*0.02=17090*0.02=341.8(kN)4、施工升降机安装在靠近各楼侧,升降机的施工安装拆卸严格按照《SC型升降机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5、编制参考依据:《高处作业吊篮》JG/T 5032-93《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 5027-92《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1996《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92二、升降机基础计算施工电梯基础升降机自重:17090kg砼基础承载力:F=341.8kN基础自重:G=3.8×4.4×0.3×25KN/m3=125.4KN1、验算基底压力WM AG F P ±+=)(m inm ax,其中:G 为基础自重设计值=125.4kNA 基础底面积=3.8×4.4=15.62 m 2 本基础仅考虑竖向荷载,弯距不予计算,取M=0P max,min =(341.8kN+125.4KN)/(3.8×4.4m 2)=27.94kN/m 2=0.03Mpa < f=0.15Mpa 满足要求2、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8.2.7条。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 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m) 85 标准节长度(m) 1.51底笼长(m) 4.5 底笼宽(m) 3标准节重(kg) 167 对重重量(kg) 1300单个吊笼重(kg) 1460 吊笼载重(kg) 2000外笼重(kg) 1480 其他配件总重量(kg) 2002.楼板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楼板长(m) 4楼板宽(m) 4 楼板厚(m) 0.18梁宽(m) 4 梁高(m) 0.2板中底部短向配筋HRB400 8@110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HRB400 8@110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HRB400 8@110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HRB400 8@110 梁截面底部纵筋6×HRB335 12 梁中箍筋配置HPB300 6@150 箍筋肢数 23.荷载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5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57=9519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9519)+2000×2)×10/1000=207.19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1460×2+1480+1300×2+200+9519)+1.4×2000×2)×10/1000=256.63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P=2.1×256.63=538.92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楼板长宽比:Lx/Ly=4/4=1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538.92/(4.5×3)=39.92kN/m2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xmax=0.0234×39.92×42=14.95kN·mM ymax=0.0234×39.92×42=14.95kN·mM0x=-0.0677×39.92×42=-43.24kN·mM0y=-0.0677×39.92×42=-43.24kN·m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计算依据: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5、《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6、SC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7、《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5kg):145kg×40=58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2000×2+1300+0×2+1460+5800)+2000×2)×10/1000=165.6kN;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 k=2.1×165.6=347.76kN;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P j=γ0×1.3×L×d×h×25=1×1.3×4×4×0.4×25=208kN基础底部覆土自重设计值:P t=γ0×1.3×γ×h s×L×d=1×1.3×19×1.5×4×4=592.8kNP=P+P j+P t=347.76+208+592.8=1148.56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
(按荷载满布,且计算板约束条件为两边固支,两边铰支考虑)楼板长宽比:Lx/Ly=3/4=0.75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1148.56/(4.5×3)+1×1.3×25.1×0.3=94.868kN/m2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单位长度弯矩值:M xmax=0.039×94.868×32=33.298kN·mM ymax=0.0189×94.868×32=16.137kN·mM0x=-0.0938×94.868×32=-80.087kN·mM0y=-0.076×94.868×32=-64.889kN·m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施工升降机计算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升降机基本参数升降机型号:SCD200/200J;标准节长度:1.5m;支架总高度:60.0m;吊笼形式:采用双吊笼;(2)升降机重量参数标准节重:167.0Kg;单个吊笼重:1460.0Kg;外笼重:1480.0Kg;对重重量:1300.0Kg;吊笼载重:2000.0Kg;其它配件重:200.0Kg;(3)动荷载参数动荷载参数:1.5;(4)基础参数基础长度:3.5m;基础宽度:2.7m;基础厚度:0.3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长向钢筋参数:长向钢筋型号:HPB300;长向钢筋间距:150mm;长向钢筋直径:20mm;短向钢筋参数:短向钢筋型号:HPB300;短向钢筋间距:150mm;短向钢筋直径:20mm;(5)地基参数承载力设计值:150KPa;地基承载力折减系数:0.4;(6)施工升降机参数导轨架长:0.9m;导轨架宽:0.6m;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0Kg):167.0kg×40=668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k=((1460.0+2000.0+1300.0)×2+1480.0+200.0+6680.0)×10/1000=178.800KN;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 k=1.2×178.800=214.560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动载系数n=1.50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1.50×214.560=321.840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3.500×2.700×0.300=70.875kN承台自重设计值: G=70.875×1.2=85.050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321.840+85.050=406.890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150.0×3.500×2.700×0.400=567.000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p=567.00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06.890KN,满足要求!四、承台底面积验算混凝土板采用:C30,查表得到混凝土板的抗压强度f c=14.50N/mm2=14500.0KN/m2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S=3.500×2.700=9.450m2≥(P k+G k)/f c=(214.560+70.875)/14500.0=0.020m2五、承台抗冲切验算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一)计算参数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架设总高度:98m;标准节长度:1.508m;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标准节重:140kg;对重重量:1300kg;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2、基础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承台底部长向钢筋:8@250;承台底部短向钢筋:8@250;基础长度l:6.0 m;基础宽度b:4.0 m;基础高度h:0.3 m;(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65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65=910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2+9100.00+200.00)×10/1000=203.0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2.1×203.0=426.3kN(三)地基承载力验算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6.00×4.00×0.30=180.00kN承台自重设计值: G=180.00×1.2=216.00kN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426.3+216.00=642.3kN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220.00×6.0×4.0×0.30=1584.00kN >F=642.3kN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1、承台底面积验算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S=6.0×4.0=24.0m2≥(P k+G k)/f c=(203+180.00)/(14.3×103)=0.027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7、SCD200/200J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一、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导轨架重(共需4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67kg):167kg×40=668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2+1480+1300×2+200+6680)+2000×2)×10/1000=178.8kN;
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 k=2.1×178.8=375.48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
P j=γ0×1.3×L×d×h×25=1×1.3×4×4×0.4×25=208kN
P=P+P j=375.48+208=583.48kN
三、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设梁板下Ф48×3mm钢管@0.6m×0.6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覆土重量由混凝土板自身承担,则:
N=(N GK+γ0×γL×1.5×N QK)×la×lb=(36.468+1×0.9×1.5×1)×0.6×0.6=13.614kN
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N】=30≥N=13.614kN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2.5×(0.6+2×0.2)/0.0159 =157.233 ≤[λ]=210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1.2/0.0159 =158.491 ≤[λ]=210
满足要求!
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2.5×(0.6+2×0.2)/0.0159 =181.604
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1.2/0.0159 =183.057
取λ=183.057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14
f=N/(φA)= 13614/(0.214×424)=150.04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
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配筋示意图支撑如下图所示:
支撑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