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
- 格式:pdf
- 大小:170.02 KB
- 文档页数:12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劳务派遣省级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06.08.22•【字号】闽财社[2006]42号•【施行日期】2006.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劳务派遣省级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财社〔2006〕42号)各市、县(区)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劳务派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闽政〔2004〕27号)精神,加快推进劳务派遣的规范发展,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省级补助资金管理,现将我们制定的《劳务派遣省级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请径向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反馈。
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二○○六年八月二十二日附件:劳务派遣省级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劳务派遣工作的开展,加大对劳务派遣企业的扶持力度,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劳务派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闽政[2004]27号)精神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闽财社[2006]26号)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补助原则按照鼓励先进、促进规范、稳定就业、全面推进的原则,省财政视财力对按照“派遣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为一体规范发展,在扩大就业、稳定就业、依法维权方面成效突出,制度健全和管理规范,对全省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劳务派遣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二、补助对象。
符合省政府《关于开展劳务派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闽政[2004]27号)文件规定条件专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劳务派遣企业。
三、经费补助办法经费补助包括一次性开办经费补助和奖励性经费补助。
(一)一次性开办经费补助办法1、补助条件:原则上由省级对每个县(市、区)第一家成立的劳务派遣企业给予一次性开办费补助。
福建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6.03.28•【字号】闽价[2006]费154号•【施行日期】2006.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闽价〔2006〕费154号)各市、县(区)物价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属民办高校:为规范我省各类民办教育收费管理,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309号)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福建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福建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为规范我省各类民办教育收费管理,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309号)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民办学校”)。
民办学校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独立校园校舍和基本教育教学设施,实行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法规类别】税收优惠【发文字号】闽劳社文[2009]149号【发布部门】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发布日期】2009.04.29【实施日期】2009.04.2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闽劳社文〔2009〕149号)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保证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发挥社会保险作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一)缓缴社会保险费的原则及执行期限。
各统筹地区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待遇水平不降低、基金不出险的前提下,允许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项社会保险费,可同时缓缴,也可部分缓缴。
缓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缓交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
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从申请缓缴受理之日起不计收滞纳金。
(二)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申请、审核、批准程序。
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向所在地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的征收机构提出缓缴申请,填写《社会保险费缓缴申请审批表》,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财政、地税部门提出初审意见,报设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经核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应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协议,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抵押。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文化事业建设费具体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标 签】文化事业建设费,具体征收管理办法【颁布单位】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文 号】闽财税政﹝1997﹞36号【发文日期】1997-05-21【实施时间】1997-01-01【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其他税费各地、市、县(区)财政局、地方税务局: 现将《福建省文化事业建设费具体征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补充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纳费人在本通知到达之前已按规定缴纳社会事业发展费的,按文化事业建设费费率与社会事业发展费费率的差额补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福建省文化事业建设费具体征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我省的文化经济政策,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37号文件和省政府闽政[1997]9号文件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省境内(不含厦门市)各种营业性的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和高尔夫球、台球、保龄球等娱乐场所的经营单位和个人,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刊物等广告媒介单位以及户外广告经营单位,均应依照本办法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第三条 文化事业建设费按各单位和个人的营业收入(经营收入)的3%缴纳。
第四条 对缴纳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单位和个人停止征收"福建省社会事业发展费"。
第五条 文化事业建设费原则上不予减征、免征。
纳费人如因自然灾害等特殊困难需要减免照顾的,应逐级上报省地方税务局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
第六条 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机关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的营业税时一并征收。
营业税起征点适用于文化事业建设费。
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纳期限比照营业税纳税期限办理。
征收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包括罚款和滞纳金)应由各基层地方税务机关填开税收缴款书,以"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科目就地入库。
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纳税人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公布日期】2004.10.12•【字号】闽国税发[2004]212号•【施行日期】2004.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收征管正文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纳税人分级管理办法》的通知(闽国税发[2004]212号)各设区市国家税务局:为鼓励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激励纳税人提高纳税遵从度,现将《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纳税人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承兑优化服务措施,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秩序相对规范的税收环境。
二OO四年十月十二日附件: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纳税人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充分发挥信用等级评定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3]92号)文件精神和福建省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3]92号(闽地税发[2003]74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国税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纳税人。
第三条主管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各类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评定,并分A、B、C、D四个纳税信用等级进行管理,鼓励依法诚信纳税,提高纳税遵从度。
第四条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实施动态管理。
对A、B、C级纳税人发生总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国税发[2003]92号)中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所列情形的,应降低其相应的纳税信用等级。
第五条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日常管征要以提供优质纳税服务为主线,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与纳税约谈的作用,促进税企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人事厅文件福建省财政厅闽人发[2001]20号关于印发《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各设区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省直各有关单位,各高等院校,中央和外省市驻闽单位:现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财政厅二00一年二月二十七日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办法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专业人才的若干规定》(闽委发[2000]10号),现就我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发放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一、发放范围和标准1、引进到我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含中央和外省市在闽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同)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生活津贴,每人每月5000元;国家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和一等功奖励获得者,每人每月4000元;国家人事部表彰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每人每月2000元;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每人每月1000元,省内产生的上述高层次人才享受同等津贴待遇。
2、从闽委发[2000]10号文下发之日起,引进到我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每人每月500元;经省政府批准的到我省担任客座专家的两院院士每人每月1500元,重点学科带头人,海外著名专家学者每人每月1000元,省级以上学位委员会评审、认定的博士生导师每人每月500元。
3、津贴额以最高标准发给,不重复享受。
4、根据福建省地方税务局(闽地税政二[2000]74号)文规定,高层次人才的生活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津贴发放时间1、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从闽委发[2000]10号文下发之月即2000年5月起享受生活津贴。
2、2000年5月前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和一等功表彰奖励者、人事部表彰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享受生活津贴的时间,从2000年5月起执行,到年满60周岁(含女性)的次月止;对到60周岁时,领取生活津贴累计不足5年的,发至满5年;对到2000年5月已满60周岁的,逐年发给满5年的生活津贴。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01•【字号】闽政办[2005]151号•【施行日期】2005.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政办[2005]15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五年九月一日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我省企业信用信息的征信行为,推动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增强企业信用观念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企业:指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册登记的基本经济单位。
(二)行政性组织: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行政机关和依法接受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三)企业信用信息:指企业的基本登记信息、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行为的记录以及对判断企业信用状况有影响的其他信息。
(四)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企业基本信息数据、企业详细信息数据、企业警示信息数据、企业良好信息数据和企业资质信息数据等构成。
(五)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授权组建,依本办法负责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和披露的法人机构。
(六)企业信用信息征信:企业信用服务机构将分散在行政性组织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分类、整理、储存,形成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的活动。
(七)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指可证实电子签名人与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有联系的数据电文或其他电子记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向行政性组织征集所拥有的企业信用信息的行为。
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9•【字号】榕政综[2012]202号•【施行日期】2012.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军官转业安置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榕政综〔2012〕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实施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2012年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9月29日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实施办法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2012〕36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办法:一、退役士兵的接收和落户1.接收对象。
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原则上由入伍时户籍所在地安置部门负责接收安置。
批准入伍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含次年毕业的毕业班学生)退出现役后,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按照国家有关安置政策接收安置。
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或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复学的,由入伍所在地安置部门接收安置;退出现役后不复学的,由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安置部门接收安置。
符合《条例》规定易地安置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凡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享受接收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的安置待遇。
2.报到时限。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介绍信到接收地安置部门报到;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接收安置通知书、退出现役证件和介绍信到接收地安置部门报到。
凡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报到超过30天的,视为放弃安置待遇。
3. 办理落户。
退役士兵凭接收地安置部门开具的《复员退伍军人申报户口介绍信》等相关材料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落户手续。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行政执法主体名单的通告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级行政执法主体名单的通告闽政文〔2017〕46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要求,坚持厉行法治,推进严格执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福建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落实行政执法责任,经依法审查,现将福建省省级行政执法主体名单予以公布。
福建省省级行政执法主体名单同时在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和福建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
行政执法主体新设、撤销、分立,以及名称、法定代表人、办公地址、门户网站等信息发生变化的,各行政执法主体应及时将变更信息提请省政府法制办审查,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查后,在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和福建政府法制信息网予以更新。
福建省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8日福建省省级行政执法主体名单一、法定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单位名称挂牌机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办公地址咨询、投诉电话门户网站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魏克良福州市湖东路78号**************************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建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福建省电力执法办公室翁玉耀福州市华林路76号8号楼*************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朱淑芳福州市鼓屏路61号*************福建省教育厅黄红武福州市鼓屏路162号*************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陈秋立福州市北环西路108号*************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黄进发福州市东大路73号*************福建省公安厅王惠敏福州市华林路12号*************福建省国家安全厅蒋少云福州市琴湖路52号*************0591-12339福建省民政厅池秋娜福州鼓东路44号*************福建省司法厅陈勇福州市西门井边亭11号**************************福建省财政厅福州市中山路5号***************************************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林卫宠福州市鼓东路44号***************************************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叶敏福州市金泉路38号*************0591-12336福建省环境保护厅朱华福州市环保路8号0591-12369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林瑞良福州市北大路242号*************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州市东水路18号**************************福建省农业厅黄华康福州市华林路123号*************福建省林业厅陈则生福州市冶山路10号************* 福建省水利厅赖军福州市东大路229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吴南翔福州市冶山路26号*************福建省商务厅黄新銮福州市铜盘路118号**************************福建省文化厅石建平福州市白马中路25号**************************福建省审计厅杨红福州市华林路201号*************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吴贤德福州市东大路3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办公室陈元邦福州市华林路76号8号楼*************0591-12310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赵静福州市铜盘路62号*************0591-12366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黄培惠福州市五四路358号**************************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郑建闽福州市华林路147号0591-12365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建省版权局陈立华福州市东水路76号*************福建省体育局王维川福州市五四路158号*************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郑李亭福州市东大路73号*************0591-12350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州市东浦路156号************************** 福建省统计局孙希有福州市华林路196号************************** 福建省粮食局林锡能福州市鼓屏路60号************************** 福建省物价局林作明福州市北大路133号************* 福建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福建省民防局陈照瑜福州市华屏路43号************************** 福建省国家保密局福州市华林路80号*************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徐姗娜福州市华林路80号*************福建省档案局卓兆水福州市华林路76号5号楼0591-******** 0591-******** 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黄岩生福州市华林路76号*************福建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付朝阳福州市华林路76号*************福建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陈子舟福州市华林路80号**************************福建省文物局傅柒生福州市白马中路25号**************************福建省外国(海外)专家局陈国华福州市华林路80号8号楼**************************福建省森林公安局福建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阮孟诚福州市冶山路10号************************** 福建省交通战备办公室魏克良福州市湖东路78号**************************福建省知识产权局颜志煌福州市湖东路7号0591-12330福建省人民政府水电站库区移民开发局蔡伟福州市鼓屏路192号*************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林辉福州市东大路60号**************************福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郭鸣勇福州市华林路128号**************************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詹积富福州市华林路135号*************福建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余天寅福州市杨桥东路118号*************福建省新型发展建筑材料办公室林萍萍福州市杨桥东路118号*************福建省无线电监测站陈志宇福州市北环西路383号*************福州市无线电管理局余文静福州市华林路155号新华兴大厦A座15层*************厦门市无线电管理局姚启平厦门市会展南2路200号************漳州市无线电管理局黄清山漳州市胜利西路136号丹霞大厦13层************泉州市无线电管理局林源泉州市湖心街东段无线电管理大楼*************三明市无线电管理局俞潭生三明市列东街1号明宇大厦20层************莆田市无线电管理局吴勇莆田市北大北街315号观桥御景4层************南平市无线电管理局游小军南平市中山路1号武夷大厦11层************龙岩市无线电管理局曹建华龙岩市人民路2号龙津花园8楼************宁德市无线电管理局王安宁德市八一五西路2号东方大厦7楼************福建省教育考试院陈明庆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福建省社会劳动保险局吴正斌福州市杨桥东路128号*************/zyzw/shldbx福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谢竞忠福州市东大路36号**************************福建省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邱浩杰福州市杨桥东路128号*************/zyzw/jgsydwylbx/福建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郑庆华福州市杨桥东路128号*************/zyzw/cxjmshylbx24980/福建省公路管理局王增贤福州市交通路19号*************福建省港航管理局福建省地方海事局、福建省船舶检验局张子闽福州市杨桥中路283号************************** 福建省运输管理局雷文忠福州市省府路1号*************福建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张治强福州市金鸡山路27号**************************福建省福州港口管理局徐伦焕福州市六一南路255号*************福建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李擎泉州市泉港区泉五中路329号************************** 福建省泉州港口管理局蒋少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 福建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游伟铭福州市华林路123号*************福建省边际动物防疫监督总站王标福州市华林路123号**************************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王茂明福州市冶山路24号**************************/html/hypd_zwbh/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杨细明福州市冶山路10号**************************福建省林业执法总队福建省林业检查总站杨长职福州市冶山路10号*************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林雅秋武夷山市岩福路166号************福建省水土保持监督站罗寿泰福州市北环西路392号**************************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渔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渔业船舶检验局、中国渔政福建省总队、中国海监福建省总队张思荣福州市冶山路26号***************************************福建省纤维检验局王明葵福州市仓山区照屿路17号*************福建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朱佑慧福州市鼓屏路142号*************0591-12329福建省价格监测中心张旭玲福州市北大路133号*************福建省价格认定局姜乃汉福州市北大路133号*************二、受委托的行政机关或组织单位名称挂牌机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委托机关办公地址咨询、投诉电话门户网站福建省节能监察(监测)中心曾斌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州市洪山园路68号*************福建省卫生计生监督所缪伟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州市麦园路84号*************福建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吕伟光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州市东街33号*************/福建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廖敏辉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州市金泉路38号*************0591-12336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福建省流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秦明福建省环境保护厅福州市环保路8号*************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建设督查中心黄常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州市北大路242号*************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黄立强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州市亭洲路6号**************************福建省建设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中心江泳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州市亭洲路6号**************************福建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鄢飞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州市湖东路189号**************************福建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局陈锦辉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福州市东水路18号************************** 福建省水政监察总队翁兴德福建省水利厅福州市东大路229号**************************福建省文化稽查总队郑建国福建省文化厅福州市杨桥东路183号**************************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稽查总队陈石头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州市西环南路128号*************福建省安全生产执法总队张建进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福州市东大路73号*************0591-12350福建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陈为民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福州市五一北路1号**************************/ar/20150706000011.htm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刘国富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武夷山市迎宾路景区园林科技大楼************备注:1.本名单中“挂牌机构”是指以挂牌机构名义实施执法行为的机构;2.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由省直主管部门自行公布;3.本通告不含中央垂直管理的部门。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07.11.02•【字号】闽劳社文[2007]429号•【施行日期】2007.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的通知(闽劳社文[2007]429号)各设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要求,省厅制定《福建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厅监察处。
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日福建省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第一条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的监督,提高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自律意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二条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以下简称社会公布),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将严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违法单位)及其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的一项制度。
第三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本级管辖的用人单位,存在以下违法行为之一,可以向社会公布:(一)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两个月(含两个月)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拖欠工资达三个月以上,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而逾期不支付的;(二)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拒绝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利用提高劳动定额变相降低工资水平,情节严重的;(三)严重违反劳动者工作时间规定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而拒不改正的;(四)非法使用童工的;(五)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而拒不整改的;(六)违反国家有关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施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节恶劣的;(七)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未按规定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八)骗取社会保险金持续3个月以上的;(九)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求职者或劳动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影响恶劣的;(十)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许可,从事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活动的;(十一)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对劳动者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社会影响恶劣的;(十二)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或拒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理(处罚)决定的;(十三)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引发20人以上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以及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的;(十四)存在其它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的。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下达福建省不征收营业税的收费项目名单(第二批)的通知【标 签】不征收营业税,不征收营业税收费,第二批【颁布单位】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文 号】闽财税政﹝1999﹞23号【发文日期】1999-07-26【实施时间】1999-07-26【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营业税各地、市、县(区)财政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财税[1997]5号、财税[1997]117号和闽财税政[1997]69号的有关规定,现将《福建省不征收营业税的收费项目名单(第二批)》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营业税问题进一步补充明确如下: 一、虽已列入不征收营业税项目名单,但按有关规定应纳入而未及时、足额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的收费、基金,由各级财政部门向同级地方税务部门提供其应纳入未纳入的收费情况,地方税务部门对其未纳入部分征收营业税。
二、虽已列入不征收营业税项目名单,但擅自超过收费范围或提高收费标准的收费、基金,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地方税务部门对其超过标准部分,征收营业税。
三、凡不属于中央、省人大法规、省政府下文和省财政厅、省物委联合下文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无论其是否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还应对其全部收入征收营业税。
四、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福建省不征收营业税的收费项目名单(第二批)序号 收费部门 收费项目 收费依据 备注1 农业 农业综合开发基金 省政府闽政(1991)综181号2 社保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保险基金 省政府闽政(1994)1号3 见义勇为基金会 见义勇为基金 闽银(1993)704号4 文联 省文学基金 闽委办(1993)45号5 残联 残疾人募捐基金 省政府闽政办(1987)303号6 土地 耕地开发专项基金 省政府闽政(1996)第5号令7 土地 基本农田开发基金 省人大常委会8 省卫生厅及地市人民 初级卫生保健基金 省政府闽政办(1996)113号 政府、省直有关单位9 建委、土地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省政府闽政(1989)113号10 经贸委三峡办、电力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对口支援基金 省政府闽政(1994)139号11 广播电视 审看审听录像录音鉴定费 省物委(1990)闽价(涉)字第122号12 广播电视 音像管理费 省物委(1990)闽价(涉)字第122号13 计委 “农转非”指标卡工本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1994)费字45号14 医药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合格论证收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1995)费字001号15 医药 新项目新产品可行性论证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7)费字197号16 财政 注册资产评估执业资格考试收费 省财政厅、省物委闽财综(1995)106号17 财政 会计证培训班考务审批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2)费字384号18 财政 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收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85号19 二轻 室内装饰装修评审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112号20 林业 森林植被恢复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78号21 轻工业 蘑菇栽培苗种生产许可证 省物委(1991)闽价费字374号22 政府外事 公务护照办证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23 外事办 办理护照收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7)费字90号24 地矿 矿山企业、个体采矿登记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25 建委 注册建筑师报名考务费(一、二级)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5)房字179号26 建委 房地产估价师报名考务费(每人150元) 省财政厅、省物委闽财综(1996)070号27 建委 监理工程师考务费 省财政厅、省物委闽财综(1997)003号28 建委 勘察设计技术开发费 省政府闽政(1989)27号29 人事 高中级职称外语考试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8)费字442号30 建设 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务费 省财政厅、省物价委闽财综(1998)房字49号31 建设 一级注册结构师考务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8)房字496号32 劳动 劳动伤残鉴定收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7)费字252号33 劳动 就业调节费 省政府闽政(1997)25号、省劳动厅34 劳动 电梯、起重机械等物种设备产品安全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280号 性能监检费35 贸易 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2)费字382号36 技术监督 科技进步奖评审费 省物委闽价(1992)费字第189号37 技术监督 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136号38 技术监督 标准现行性确认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136号39 技术监督 国际标准产品注册证书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4)费字282号40 交通 公路路产损坏赔偿费 省财政厅、省物委闽财综(1995)113号41 交通 养路费免征工本费 省政府闽政(1994)6号42 交通 差路费补证费 省政府闽政(1994)6号43 交通 差路费年审工本费 省政府闽政(1994)6号44 旅游 服务员技术职称考评费 省物委、省财政厅闽价(1992)费字78号45 人民银行 《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工本费 省政府闽政(1988)22号46 农业 种子“三证”及检验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8)22号47 农办 水土保持补偿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6)费字396号48 卫生 药厂药品注册登记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49 卫生 医院制剂品种注册登记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50 防空办 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 省政府闽政(1996)5号51 公安 城市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 闽人大常委会(1996)10号52 公安 航行港澳船舶证书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53 公安 暂住人口管理费 省政府(94)第15号省长令54 矿产储量委员会 非国家地质事业勘探地质报告审批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55 检察院 法医、文检、痕检等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9)27号56 检察、法院 法医勘验鉴定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202号57 科委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20号58 税务 增值税专用发票工本费 省物委闽价(1996)费字129号59 统计 统计证工本费 省财政厅、物委闽财综(1996)费字043号60 统计 统计登记证工本费 省财政厅、物委闽财综(1995)费字111号61 教育 普通高中(职中、中专)招生报名费 省物委、财政厅、教委闽教计(91)050号62 建材工业 水泥行检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9)27号63 环境保护 放射性废物(源)监测、分析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64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65 民政 涉外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66 民政 涉侨、港澳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收费 省政府闽政(1988)13号67 人事 人事工作证表收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2)费字12号68 人事 公务员招干考试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3)费字219号69 人事 机关补充人员及招干考试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4)费字219号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岗位等级培训70 人事 费考核收 省财政厅、物委闽财综(1996)费字207号71 人事 经济专业、国际商务专业资格考试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7)费字134号72 人事 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资格考务费 省财政厅、物委闽财综(1997)费字30号73 编委 事业单位登记收费 省政府闽政(1996)文138号74 烟草专卖 函授生经费 省教委闽教计(1995)24号75 安全 安装电话保密防范设备费 省物委闽价(1992)费字59号76 工商 指定印制商标单位证书工本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9)函16号77 妇联 幼儿园管理费 省物委、财政厅、教委闽价(1996)费字284号78 专利 专利纠纷调处费 省物委、财政厅、省专利局闽科专(86)024号、 (88)闽科专001号79 专利 专利技术转让费 省科委、财政厅、省专利局闽科专(86)024号、 (88)闽科专001号80 机关事务 公文交换站管理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4)费字55号81 粮食 《粮食供应证》工本费 省物委、财政厅(91)闽价(涉)字第031号82 福州市 门牌、幢牌工本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8)费字第233号83 福州市 福州市机要公文交换站收费 省物委(1991)闽价(费)字第385号84 福清市 海堤维护管理费 省财政厅、物委闽财综(1996)034号85 三明市 金湖风景区资源保护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6)费字446号86 南平市 武夷山风景区资源保护费 省物委、财政厅闽价(1995)费字57号。
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社〔2015〕2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规范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5年12月30日附件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规范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就业补助资金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促进就业创业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部门)管理。
第三条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公平公正。
落实国家普惠性的就业创业政策,重点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就业工作任务重地区倾斜,促进不同群体间、地区间公平就业。
——激励相容。
优化机制设计,奖补结合,先缴(垫)后补,充分发挥各级政策执行部门、政策对象等积极性。
——精准效能。
提高政策可操作性和精准性,加强监督与控制,以绩效导向、结果导向强化就业资金管理。
第二章资金支出范围第四条就业补助资金分为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两类。
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支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用于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支出。
福建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建日报网讯(记者薛辉实习生祁婷) 备受关注的我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终于浮出水面。
省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8个,比原来减少2个厅级机构。
根据安排,我省将于10月底基本完成省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副省长张昌平关于机构改革情况的说明。
《说明》称,3月4日中央正式批复了我省的方案。
改革前我省政府工作机构50个;改革后,中央批准我省政府机构48个,其中工作部门42个,部门管理机构6个,比原来减少2个厅级机构。
原设置的副厅级以上办事机构,按照中央规定,有的撤销,有的合并,有的改为直属机构或者部门管理机构。
受省政府委托,昨日省财政厅厅长陈小平向会议作了关于2008年省本级决算和200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200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516.51亿元,比上年增加233.67亿元,增长18.2%。
省级一般预算超收21.65亿元,加2007年底超收2.78亿元,共计超收24.43亿元。
省级重点支出预算72.76亿元,实际支出133.28亿元,完成预算183.2%。
财政经济良性互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海西效应进一步显现。
职能相同或相近机构归并据悉,此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撤并机构,而是要通过对职能相同或相近机构的归并,实现政府运行高效和组织结构优化。
这次改革遵循几个原则:上下衔接的原则,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置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严控机构编制,理顺各部门职责关系,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等。
公司承担的行政职能,要划归行政机关我省按照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职能。
目前仍由省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要逐步划转给省国资委监管;目前仍由公司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要整合划归给行政机关。
除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规定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福建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来源:发布单位:文号:索引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58号《福建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已经2000年12月4日省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省长:习近平二○○○年十二月六日福建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以及《福建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福建省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基本养老费和失业保险费,由各级地方税务机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征收。
社会保险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按国务院有关规定移交地方统筹的中央属行业及其职工。
第四条缴费单位应按其全部职工月工资总额的19%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2002年起按18%缴纳。
缴费个人按其本人月工资总额的6%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2002年至2003年按7%缴纳;从2004年起按8%缴纳。
城镇个体工商户本人按缴费基数的25%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央所属行业基本养老保险费费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国有农垦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费率,按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本省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按300%作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300%以上部分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及职工,城镇个体工商业户缴纳基数难以确定的,由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申报,经所在地地方税务机关核准后予以确定。
工资总额的构成以国家统计局规定为准。
第六条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中央属行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基数管理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发文字号】闽人社文[2014]364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
【发布日期】2014.12.16
【实施日期】2015.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费征收基数管理问题的通知
(闽人社文〔2014〕364号)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财政金融局、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工作,切实维护参保职工合法权益,结合国家有关部委审计整改的通知精神和全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按照国家及我省相关政策,现就做好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基数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及其参保职工的缴费基数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执行。
用人
单位应当按国家规定的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应按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
二、加强对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作为缴费基数的审核把关。
根据原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20号)和原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建立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报备制度的。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贯彻实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工作方案》的通知【标 签】自行纳税申报【颁布单位】福建省地方税务局【文 号】闽地税发﹝2006﹞273号【发文日期】2006-11-21【实施时间】2006-11-21【 有效性 】全文失效【税 种】个人所得税注释:全文失效,参见《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3年第3号 )。
各市、县(区)地税局,省、各设区市地税局直属分局、稽查局,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市地税局外税分局,泉州、南平市地税局征收分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促进各级地税机关做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各项工作,省局研究制定了《贯彻实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工作方案》,现将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落实到位。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贯彻实施《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工作方案 一、具体目标 近期目标:加强和规范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全省各级地税机关要确保全面顺畅地接收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特别是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在纳税人申报过程中提供优质、便捷的纳税服务,主管地税机关要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建立收入和纳税档案,保证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依法贯彻实施。
长期目标:一是不断扩大自行纳税申报的范围,以此拓宽税务机关采集个人涉税信息渠道;二是提高税务机关处理涉税信息能力和实际征管能力,实现对高收入行业、重点纳税人和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监控,切实落实个人所得税“四一三”工作思路;三是培养纳税人养成自行纳税申报习惯,形成社会成员相互监督的纳税氛围,提高全社会诚信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四是为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二、具体工作 (一)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地方税务局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管理业务规程﹝试行﹞》的通知【标 签】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颁布单位】福建省地方税务局【文 号】闽人社文﹝2010﹞306号【发文日期】2010-09-10【实施时间】2010-09-10【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其他税费各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地方税务局,财政局,省、市、县(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省、各设区市地税局直属分局,福州、泉州、漳州市地税局外税分局,泉州、南平市地税局征收分局(不发厦门): 根据省政府《关于研究我省社会保险费五险统征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2009﹞169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五险统征”具体事项的请示》的批复精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地方税务局、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福建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管理业务流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共同遵照执行。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 福建省财政厅 二○一○年九月十日 福建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管理业务规程(试行) 第一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有关政策及概念 第一节 政策依据 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工伤保险条例》,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福建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五险统征”具体事项的请示〉的批复》等有关法规、政策,制定本规程。
第二节 概念解释 本规程中,“社会保险”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含工伤医疗费用统筹,下同)和生育保险(含生育医疗费用统筹,下同)的简称。
“缴费人”是具有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的简称。
“社保经办机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和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的简称。
“地税机关”是行使社会保险费征收职能的地方税务机关的简称,包括各级地方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
第三节 征缴范围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征缴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包括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自愿选择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所有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的个体工商户业主及其雇工。
工伤保险费征缴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非财政核拨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工伤医疗费用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
生育保险费征缴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纳入生育医疗费用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
第二章 社会保险登记 社会保险登记包括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发证与验(换)证、证件遗失处理等五项业务。
第一节 参保登记 缴费人应当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持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一、参保登记申请 凡按规定应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缴费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二份),并如实填写,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章和加盖公章后,连同以下证件和资料送达社保经办机构。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成立证件; (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三)地税电脑编码(没有地税电脑编码的缴费人应持营业执照或批准成立证件等相关材料,先到地税机关申请获取地税电脑编码) (四)银行账号证明; (五)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居民身份证、护照、其他合法证件; (六)社保经办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二、参保登记受理审核 社保经办机构自接到缴费人报送的《社会保险登记表》及有关证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缴费人参保条件审核。
对符合条件的,在《社会保险登记表》上加盖社保经办机构登记章;对不符合条件的,在《社会保险登记表》审核栏中填写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后将《社会保险登记表》及有关证件退还缴费人。
对符合条件的缴费人,社保经办机构在审核后2个工作日内依据《社会保险登记表》将缴费人档案资料输入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并将《社会保险登记表》一份存档。
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向地税机关发送相关信息,地税机关应及时将信息接收情况反馈社保经办机构。
对参加工伤团体保险的缴费人,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设立缴费专户并进行登记。
缴费人应向社保经办机构报送《工伤保险团体参保登记表》(一式二份)、《工程施工合同》或《工程招标中标标书》及相关证件资料,由社保经办机构进行审核。
三、缴费登记和费种登记 地税机关接收社保经办机构传送的相关登记信息后,征管信息系统根据传送的相关指标自动进行缴费登记和费种登记。
地税机关办理社会保险缴费登记后,再通过联网专线将地税电脑编码等登记信息回传给社保经办机构,社保经办机构接收的电脑编码不能修改。
四、职工参保档案建立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缴费人完成社会保险登记后30日内或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申请参保。
在每月规定时间前,领取并填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一式二份),办理参保职工登记。
社保经办机构自接到参保职工登记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参保职工登记审核。
对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社保经办机构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上签章并退还缴费人一份。
对不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社保经办机构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审核栏中填写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后退还缴费人。
对完成参保登记审核手续的职工,由专职录入员在5个工作日内,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将参保职工档案资料输入社保管理信息系统。
对新登记参保的单位,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花名册》,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缴费人领取;缴费人接到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遇节假日顺延),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花名册》核对修改完毕加盖公章交回,专职录入员在3个工作日内将数据修改完毕后送专职制卡人员制作社会保障卡。
已登记参保单位的新增参保人员,参保信息录入完毕后直接送专职制卡人员制卡。
缴费人核对确认并交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花名册》后20个工作日内将社会保障卡发放至缴费人。
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花名册》归档保存。
(二)企业工伤、生育保险 缴费人完成社会保险登记后应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报送《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员情况表》(一式二份);新增参保人员的,应及时向社保经办机构领取并填报《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员增员明细表》(一式二份),办理参保职工登记。
社保经办机构接到参保职工登记材料后,应注明受理日期,并及时将参保职工情况输入社保管理信息系统。
对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社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在《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员情况表》、《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员增员明细表》上签章后退还缴费人一份,存档一份。
对不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社保经办机构在《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员情况表》、《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员增员明细表》审核栏中填写书面意见,加盖社保经办机构业务专用章后退还缴费人。
第二节 变更登记 一、变更登记事项 缴费人办理参保登记后,以下社会保险登记事项之一发生变更的,必须在30日内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变更登记手续。
(一)单位名称; (二)住所或地址;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四)单位类型; (五)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六)主管部门; (七)隶属关系; (八)支付银行及账号; (九)经营范围; (十)其他有关事项。
以下社会保险登记事项之一发生变化的必须于10日内到地税机关办理社会保险变更登记手续。
(一)缴费开户银行; (二)缴费银行账号。
二、变更登记申请 缴费人应向社保经办机构领取并填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一式两份),并附以下材料: (一)缴费人变更登记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文件; (二)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三)其他有关资料。
缴费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地税机关办理注册登记,并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地税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须另附工商管理部门、地税机关变更登记证明资料。
三、变更登记审核 社保经办机构自接到缴费人填报的《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和提供的证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符合变更条件的,予以办理变更登记。
四、档案修改 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审核后的《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在社保管理信息系统修改缴费人档案,并将《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存档。
第三节 注销登记 一、注销登记事项 缴费人办理参保登记后,如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须办理社会保险注销登记手续。
(一)缴费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合并以及其他情形的; (二)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的缴费人,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或宣布终止、解散的; (三)缴费人因住所、经营场所变动等涉及改变社会保险登记机关的; (四)缴费人按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
二、注销登记申请 缴费人应在上述情形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经办机构领取并填报《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一式两份),并附送以下资料: (一)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二)董事会、职代会的决议; (三)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文件; (四)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三、注销登记审核 社保经办机构自接到缴费人填报的《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及有关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缴费人填报的内容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核,检查是否缴清费款、滞纳金、罚款。
对缴费人已按规定缴清应纳费款、滞纳金、罚款的,社保经办机构予以办理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对缴费人未按规定缴清应纳费款、滞纳金、罚款的,应予追缴,确实无法追缴的,应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处理,处理完毕后,再办理注销手续。
对审核中发现有违反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缴费人,先按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再办理注销手续。
四、档案注销 社保经办机构在原《社会保险登记表》备注栏中写明注销原因及时间,在社保管理信息系统中注销缴费人档案,将《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归档,同时将有关注销信息传送地税机关。
第四节 发证与验(换)证 一、发证与验(换)证事项 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缴费人,在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
之后又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人,应再到地税机关申请领取《社会保险登记证》,并按《福建省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业务规程(试行)》(闽劳社文〔2004〕356号)办理发证及验(换)证。
发证机关对已核发的《社会保险登记证》,实行一年一验、五年更换制度。
缴费人申请验证的时间为每年11月,新登记和换证的当年不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