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 (1)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3
近似数教学内容:课本 P 1 0 —P 1 1 。
教学目标: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教材中的情境文字。
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自主学习1、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第二段文字材料,师生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共同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丰富数线图,在数线图上标出 1 1 0 0 0 、1 2 0 0 0 、1 3 0 0 0 、1 4 0 0 0 、1 5 0 0 0 、1 6 0 0 0 、1 7 0 0 0 、1 8 0 0 0 ,让学生独立分析 1 万多的数的近似数在什么情况下是 1 万,什么情况下是 2 万。
2、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出示“国庆阅兵”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借助数线图理解“约 2 0 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1)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3)学生分组将 2 3 3 4 8 2 四舍五入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取近似数。
全班交流(4)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方法。
三、精讲点拨做练一练第 4 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四、反馈交流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五、当堂训练1、练一练 1、2、3题。
2、从报纸中找 5 个精确数,5 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六、课堂小结1、四舍五入的方法2、要求不同,一个数可有几个近似数。
板书设计: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第一课时导学案执教者班级学生姓名学法导航页至第11页内容。
学习目标:1、认识近似数,会根据要求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自主预习预习提示:(根据以下提示阅读课本6页内容)一、读出下面各数,并把它们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0500000 10200000000二、阅读课本第11页后,联系实际回答问题:1、说一说你家里有几口人?我们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同学?你们小组又有几个同学呢?这些数都是准确数吗?2、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多少呢?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13亿是一个准确数吗?960万平方千米呢?这样的数又是什么数呢?探究学习问题一:阅读课本11页内容,读读说说图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近似数与准确数有什么区别?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请至少举2个例子。
问题二: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阅读课本11页)当堂检测一、下面的数据是近似数的画“○”,不是近似数的画“△”。
1、学校操场面积约1800平方米。
------------------()2、小明文具盒里有6支笔。
--------------------------()3、学校教学楼有24个教室。
-------------------------()4、小红家与学校的距离约300米。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6836000≈()万6869000≈()万8960900≈()万67854000≈()万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670000070≈()亿66890000000≈()亿9561210000≈()亿30645320000≈()亿三、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北京大钟寺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
5.小数的近似数第1课时小数的近似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P52例1,完成P52“做一做”,P54~P55“练习十三”第1、2、5、6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会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测量、观察、发现等活动培养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省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1.复习整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尝试完成下面的练习。
(出示课件)【学情预设】学生基本上能独立完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我们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激活对“四舍五入”法的认识,为把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迁移至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奠定基础。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邻居家的女儿活泼可爱,叫豆豆。
(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1的主题图),你们看,小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呢?◎教学笔记【学情预设】预设1:豆豆的身高大约是1m。
预设2:豆豆的身高是0.984m。
预设3:我认为把豆豆的身高看作0.98m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师:我同意你的说法,量身高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同学们说豆豆的身高大约是1m、0.98m,其实都有道理。
这里的1m、0.984m、0.98m有什么关系呢?【学情预设】1是0.984的近似数,0.98也是0.984的近似数。
师: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求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1)]【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抓住他们的心理,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用的、生动的,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与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