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统计资料:附录2-17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
- 格式:xls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6
练习一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在国家贸易中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称为()A、贸易值B、贸易额C、贸易量D、贸易差额2、净出口与净进口之差反映了()A、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B、同种商品进口量与出口量之差C、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之间的差额D、总贸易与专门贸易之间的差额3、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A、世界出口总额B、世界进口总额C、一国进出口总额D、国际贸易量4、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A、7.9万亿美元B、3.5万亿美元C、7.2万亿美元D、3.7万亿美元5、下列关于专门贸易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专门贸易体系是以一国的国境作为统计界限B、专门贸易体系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C、专门贸易体系是以一国的关境作为统计界限D、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6、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因为()A、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B、它以货币金额表示C、它只计算有形贸易D、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7、一国2003年进、出口额分别是35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是1625亿美元,则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18.4%B、21.5%C、30%D、40%8.总贸易以货物通过( )作为统计标准的A.国境B.关境 C.边境 D.保税区9. 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反映该国的 ( )A.双项因素贸易条件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C.收入贸易条件D.贸易条件10.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在第三国市场不发生交易行为)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C.直接贸易D.多边贸易二、多项选择题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2.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B.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C.进出口商品结构恶化D.贸易条件逐渐改善3、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B.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C.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扩大D.国家的形成E.阶级的产生4、按货物移动的方向,可将国际贸易分为()。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及答案1、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
AA、关税配额B、全球配额C、国别配额D、协议配额2、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BA、贸易顺差B、对外贸易量C、对外贸易额D、对外贸易商品结构3、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4、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都主张或执行( A )A、自由贸易政策B、保护贸易政策C、超保护贸易政策D、管理贸易政策5、由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称为(C )。
A、出口信贷担保B、买方信贷C、卖方信贷D、长期信贷6、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美国采取的是(A )体系。
A.总贸易B.专门贸易C.对外贸易D.国际贸易7、以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商品倾销方式是(B )。
A、偶然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长期性倾销D、社会性倾销8、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C )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总贸易体系D.出口贸易9、一国的(A )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进出口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对外贸易10、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A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失衡D.贸易平衡11、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 )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B.外国贸易C.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13、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作为统计界限。
AA.关境B.国境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14、下面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是( A )A.对外贸易量B.对外贸易额C.进出口总额D.货物贸易额15、倾销是出口商( C )。
国际贸易的有关统计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贸易总额。
贸易总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和进口总值的累加。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交换量。
贸易总额通常以货币形式表示,并且可以根据不同货币的兑换比率进行换算。
第二个指标是出口额。
出口额是指一个国家出口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值。
出口额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能力。
较高的出口额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产业和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较大的份额。
第三个指标是进口额。
进口额是指一个国家进口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值。
进口额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程度。
较高的进口额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市场需求较大,并且从其他国家进口了更多的产品。
第四个指标是贸易平衡。
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
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那么该国家具有贸易顺差;如果出口额小于进口额,那么该国家具有贸易逆差。
贸易平衡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收支平衡情况。
第五个指标是贸易结构。
贸易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和进口中不同产品和行业的比重。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
例如,较高比重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第六个指标是贸易伙伴。
贸易伙伴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最多贸易的国家。
贸易伙伴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通过了解一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和合作情况。
最后一个指标是贸易关税。
贸易关税是指一个国家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费。
贸易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和贸易的规模。
较高的贸易关税可能导致贸易壁垒和贸易限制,而较低的贸易关税则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
课程作业中国贸易量情况报告——1978-2015年国内和国际贸易量的简单统计分析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前湖学院综合实验班专业学号:5401115007年级:2015级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2016年 9 月 16 日一、概述开放国家的贸易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
“国内贸易”(Inland Trade)主要是指在国内进行的商品的买卖、现货仓单市场交易等在境内发生的交易。
在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国内贸易情况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等指标反映。
“对外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对外贸易中有形贸易(货物)的情况一般通过海关的货物进出口数据来反映,无形贸易(服务)的情况一般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反映,本文则直接获取了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
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出发,依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进出口额数据,进出口货物构成数据,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本文对我国1978-2015年的贸易量情况进行了简析。
二、国内贸易量基本情况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涵盖了再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主要贸易部分。
基于此分析,本文选择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数据来反映国内贸易量的基本情况。
➢如下是我国197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图:数据见附录表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其他各行业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能够直接反映国内消费品贸易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数据表和图中,从1978年到2015年,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逐年上升,且增加速度很快,这可以表明1978年以来国内消费品贸易量在迅速扩大。
2017年10月国际贸易试题及答案第1题:按广义的对外贸易的概念,目前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是()A. 货物贸易B. 服务贸易C. 海外贸易D. 对外贸易标准答案:A. B. C. D.答案解析:1-41.目前,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仍然是货物贸易。
第2题:便于比较不同时期国际货物贸易规模的指标是()A. 对外贸易额B. 对外贸易值C. 对外贸易量D. 国际贸易额标准答案:A. B. C. D.答案解析:1-42.对外贸易量这一指标便于不同时期对外货物贸易额的比较。
第3题: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是()A. 间接出口贸易B. 间接进口贸易C. 直接贸易D. 转口贸易标准答案:A. B. C. D.答案解析:1-43.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是转口贸易。
第4题:对于品质不易标准化、不易存储、生产厂家众多、产地分散或难以集中交易的商品,适合的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形式是()A. 商品交易所B. 拍卖C. 博览会D. 非固定的国际商品市场标准答案:A. B. C. D.答案解析:2-64.以拍卖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商品,大多数是品质不容易标准化、不易存储、生产厂家众多、产地分散或难于集中交易的商品,如毛皮、茶叶、古玩艺术品、毛毯等。
第5题:下列世界市场价格中,国际供求关系是其形成的客观基础的是()A. 世界“自由市场”价格B. 调拨价格C. 垄断价格D. 协议价格标准答案:A. B. C. D.答案解析:2-66.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
第6题:C.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D.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标准答案:A. B. C. D.答案解析:3-74~75.绝对优势论是由英国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提出。
第一次作业单选题。
(共20道试题, 每题2分)1、美国生产电脑需8个劳动日, 生产汽车需9个劳动日, 日本生产电脑和汽车分别需要12个和10个劳动日, 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
A.美国宜生产和出口电脑B.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C.日本宜生产和出口电脑D.美国宜生产和出口电脑和汽车2.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进口总额一般( B )世界出口总额。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一定3.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标准的进出口, 称为( C )。
A.直接贸易B.过境贸易C.专门贸易D.总贸易4.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的统一性是指( B )。
A.量上相同B.本质相同C.表现形式相同D.决定因素相同5.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 称为( B )。
A.过境贸易B.总贸易体系C.转口贸易D.专门贸易体系6.如果贸易条件大于100, 说明( C )A.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B.该国的贸易条件不变C.该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D.该国的贸易条件未知7、早期重商主义理论又称为( D )。
A.货币价值论B.贸易差额论C.财富价值论D.货币差额论8、重商主义产生于( A ), 是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早期阶段。
A.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B.资本主义竞争时期C.资本主义垄断阶段D.18世纪中叶9、晚期的重商主义理论上被称为( D )。
A.重金主义B.贸币差额论C.贵金属差额论D.贸易差额论10、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中保护时间以( D )为最高限期。
A.20年B.15年C.25年D.30年11.英国限定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要向本国公司采购, 这种制度称为( A )。
A.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B.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C.外汇管制D.进口配额制12.由出口国家直接控制某些商品对特定国家出口的贸易限制行为称为( C )。
A.绝对进口配额制B.绝对出口配额制C.“自动”出口配额制D.“自动”进口配额制13.关税的税收客体是( C )。
A.国内进出口商B.国外进出口商C.进出口商品D.消费者14.下列( C )种情况下可以实行外汇倾销。
《国民经济核算》02任务第1题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⑴.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⑵.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1、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志、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2)非税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3、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策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4、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