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34 KB
- 文档页数:12
浅析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论文存货计价方法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存货进行计价和评估的方法。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编制以及经营决策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存货计价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和加权平均法等。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行业,且各自具有优缺点。
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权衡。
例如,如果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选择FIFO法;如果企业追求税务减免,可以选择LIFO法。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企业还需要考虑日常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存货周转率以及长期税务和法律规定等因素。
其次,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准确记录和评估存货的成本。
无论选择哪种存货计价方法,企业都需要准确地记录和评估存货的成本,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及时更新存货信息。
企业应该保持存货信息的及时更新,确保存货计价方法的运用能够及时反映存货的实际情况。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成本分配、成本归集、成本结转等环节,以便实现存货计价方法的运用。
最后,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会对企业的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编制以及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导致存货成本的不同计算结果,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
此外,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会对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利润和税务负担,在经营决策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权衡,确保存货成本的准确核算和评估。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优选【摘要】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的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成本法、后进成本法、加权平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然后分析了如何优选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考虑到企业的特点、行业环境和财务需求等因素。
最后结论指出,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管理,提高利润水平和竞争力。
企业应当深入研究各种计价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以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正确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将能够更好地管理库存、控制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从而实现更好的经营绩效和财务表现。
【关键词】企业存货计价方法、比较、优选、存货计价、企业运营管理、重要性、合适选择、优化、存货管理1. 引言1.1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重要性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存货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在会计中对存货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存货计价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等。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计价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存货实际价值,避免因计价方法不当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优劣,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计价。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企业才能更好地优化运营管理,提高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
2. 正文2.1 比较不同的企业存货计价方法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其核心原则是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最早售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存货的流动情况,同时利润计算也相对稳定。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目录内容提要 (2)关键词 (2)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 (3)(一)个别计价法 (3)(二)先进先出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平均成本法 (4)1.加权平均法 (4)2.移动加权平均法 (5)二、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6)(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6)1.使用目的不同 (5)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 (6)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 (8)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 (7)5.适用条件不同 (7)(二)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9)1.期末存货价值以及本其利润的影响 (9)2.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8)三、存货计价方法的实证分析 (10)(一)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包含的种类和对存货成本的影响 (9)(二)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9)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内容提要】: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存货都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出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
本文从比较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分析;会计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存货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研究一、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货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不一致和同质的存货实际取得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
存货流转包括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两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外购或自制的存货与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转是不一致的,因此产生了存货成本在库存与销售之间的分配问题。
为了恰当反映存货流转,在确定存贷计价的方法时,要坚持以下标准:(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
而事实上,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获得的现金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使用的数额要大。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
(二)坚持客观性原则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如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
当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期本存货按较早期的单价计量,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较大,物价变动幅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在通货膨胀时期,后进先出法所产生的期末存货数偏低,使资产计价失去意义。
结果,财务分析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营运成本、流动比率、投资报酬率偏低。
(三)坚持谨慎性原则保证企业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使风险收益最大化。
后进先出法在传统理论中被认为是“合理地计量销货成本,减少存货利润,从而公允地表示企业财务状次和经营成果”的较为科学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
二、存货核算计价方法的分析概括的说,存货核算的计价方法包括六大类:按实际成本计价,按计划成本计价,按商品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估价法,重置成本法与可实现净值法。
下面对这六大类中的前三类做详细的分析。
(一)按实际成本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存货核算时,存货收入与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存货的总帐和明细账均按实际成本设置与登记。
精品文档可下载编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系部会计系专业会计学班级 09级同学姓名蒋岚学号 090444035指导老师罗仁风存货计价方法的比价商量会计学专业同学蒋岚指导老师:罗仁风【摘要】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淌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本钱的计算,对于产品本钱、企业利润及所得税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转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不管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存货都是流淌资产中一个格外重要的组成局部。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出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本钱计价法和方案本钱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本钱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那么已取消〕。
本文通过对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比拟商量,探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正常经营存在的利弊,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供应有效的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比拟商量会计影响名目绪论 (1)第一节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问题的产生背景 (1)一、何为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 (1)二、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的产生背景 (1)第二节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的意义 (1)第一章文献综述 (3)第一节国外文献综述 (3)第二节国内文献综述 (3)第三节结论 (3)第二章有关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问题理论概述 (4)第一节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问题的定义 (4)第二节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的现状 (4)一、个别计价法。
(4)二、先进先出法。
(5)三、加权平均法。
(5)第三节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6)第三章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的案例分析 (7)第一节案例概况 (7)一、先进先出法下的分析 (7)二、一次加权平均法下的分析 (8)三、移动加权平均法下的分析 (8)第二节从案例对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的认识 (9)一、销货本钱比拟 (9)二、期末存货本钱比拟 (9)三、案例分析 (9)第四章完善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的对策及建议 (11)第一节完善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商量问题的对策 (11)第二节存货计价方法的建议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的探讨论文提纲:一、存货计价方法研究的意义二、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研究的分类(一)实际成本计价法(二)计划成本计价法(三)重置成本法与可实现净值法三、例举不同存货计价方法案例比对四、浅析企业选择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分析(一)对税收方面的影响(二)从市场环境影响方面来看(三)对管理人员业绩的影响(四)对期末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的影响五、对于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建议关于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的探究学号:1234001211257 姓名:马玉婷【内容提要】: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于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计划成本计价法、重置成本法与可实现净值法。
本文通过对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于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存在的利弊,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存货成本比较影响分析一、存货计价方法研究的意义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一般比重为50%。
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购入、耗用或销售存货,原有的存货不断取得,随时间的推移,相同存货的价格或单位生产成本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每个会计期要进行存货会计核算。
正确计算存货购入成本,反映和监督存货的收发、领退和保管情况,促进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在实际流转过程中,他的实物流转顺序和成本流转顺序是不一致的,只要按照不同的成本流转顺序确定已发出存货的成本和库存的成本即可。
这样,就出现了存货成本的流转假设,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计价方法的论文
以下是相关存货计价方法的论文示例:
1. "基于ABC成本法和FIFO法的存货计价方法比较与应用" - 该论文比较了基于活动成本法(ABC)和先进先出法(FIFO)两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2. "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报表的影响研究" - 该论文研究了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报表的影响,例如特定期间成本法(LIFO)、加权平均法和标准成本法等,以及它们可能引起的利润浮动和财务比率变化。
3. "存货计价方法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该论文探讨了存货计价方法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并根据不同的供应链模式和业务环境,提出了选择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的建议和实践指导。
4. "环境成本因素对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影响研究" - 该论文研究了环境成本因素对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影响,例如生态成本法和加权平均法等,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存货计价方法的要求和影响。
5. "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和应用" - 该论文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IFRS)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变革和应用,以及可能引起的财务报表和跨国企业比较的问题。
请注意,这些论文仅供参考,实际题目和内容将根据您的具体研究领域和目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浅谈存货计价方法论文存货计价方法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制定企业经营策略和决策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从成本计价法、市场计价法和标准成本计价法三种存货计价方法入手,分别进行介绍和评价。
一、成本计价法成本计价法是最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之一。
它按照货物的实际成本来计价,包括采购货物的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等。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具有计算简单、成本依据明确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存在着对货物成本的时间点依赖性较强,这就意味着在先进的生产技术下,生产成本的计算决策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
二、市场计价法市场计价法是以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作为存货的计价标准。
它根据所涉及产品及材料的市场价格,确定存货的实际价值。
该方法适用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或存在淡季旺季的情况下。
市场计价法可以帮助企业实行更加灵活的存货管理和采购策略,确保存货的质量和数量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不稳定性较大、计算复杂、可能误导内部管理等缺点。
三、标准成本计价法标准成本计价法是一种通过制定标准成本来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
它不仅考虑了货物实际成本,还考虑了各种成本因素的影响,例如生产效率、能源成本等。
该方法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可以通过参照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额,来控制企业生产和成本的效率,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着标准定制困难、制定时间周期较长、工作量大等缺点。
综上所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企业需要对其自身的特点、市场环境以及管理目标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寻求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法。
同时,为了保证存货计价的正确性和精准性,企业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高效、严谨地执行计价方法,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摘要】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主要成分,存货计价与企业的资金占用程度和资产运作效率有直接的联系。
在对库存进行确认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能够准确地衡量库存的成本,并采取一种切实可行的存货定价方式,这对于有效地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减少资金周转风险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选择一种合理的库存定价方法,关系到一家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许多公司因为对这种情况了解不够,选用一些不利于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计量方式。
本文比较了国内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研究了在国内公司应用不同计价方法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为改善国内的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对策存货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其计价方法的合理、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业绩。
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直接的影响。
因此,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企业应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依照,对存货计价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概述存货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方面的影响不能忽略,而存货计量方式对于企业库存来说,又有着很大影响,所以,企业库存计量方式对于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因为购买存货的时间和地点都不一样,导致入库的单价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发出存货该如何对其进行定价,就成了企业存货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具体如下:个别计价法。
采用的个别计量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将公司各批发出库存和本期末存货的购进数量,或产品的单位成本,作为公司每次的出库存数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个单独计量方法。
先进先出法。
在存货计价方法中,先进先出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
采取这种计算方式好处是由于市场物价变化可使期货的价值作出相应的改变,变化不大,就可以根据发出存货的价值随时确定,以便保证能准确核算出生产产品的成本和销售成本,存货的购入和发放也可以井井有条、简单明了。
浅谈存货计价方法论文
存货计价方法是指在企业会计中,对存货价值的计算和计价方法的选择。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篇论文将以浅谈存货计价方法为主题,对存货计价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简要介绍,并分析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优缺点。
论文将通过对存货计价方法的研究和比较,总结出适合不同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论文最后将以实际企业案例作为例证,验证所得结论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的效果。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
文献研究将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了解存货计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
实证研究将通过对实际企业的数据分析和比较,探究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影响。
论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存货计价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适合不同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原则和方法、实际企业案例分析和结论。
通过这篇论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存货计价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为企业在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提
高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存货计价方法的对比与分析—以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较大。
存货的计价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价值、产品成本以及经营成果的核算,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成为企业不能忽视的问题。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
下文对存货计价方法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摘要:新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方法作出了修改,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后进先出法。
为此,本文将对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案例假设模型,对比各种存货计价方法;最后,研究企业对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的影响因素和选择标准。
关键词:存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1、引言存货是工商业的核心资产,它在大多数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的数量及价值的确认至关重要。
每个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
然而,一个企业要创造更大的利润,首先对存货的管理是很重要的,这是值得每个企业关注的,良好的存货管理可以更好的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成本的空间,在存货管理中,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
企业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企业经营存货的特点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2、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经济资源,其周转速度直接影响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存货的计价是确定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依据,在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品种更新速度很快,各种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也较大。
因此,对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则尤为重要。
这样不仅能准确估计企业的财务实力和经营状况,而且能促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还能紧跟市场需求动向,提高产品的适用*。
本文试就从存货发出计价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为企业的存货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摘要]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产生的结果将有所不同。
因此,企业在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时,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管理状况慎重地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权衡国家、企业、职工、债权人以及股东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本文主要在新会计准则下探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3种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存货是企业的一项很重要的资产。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原有的存货不断发出,新的存货又不断取得,随时间的推移,相同存货的价格或单位生产成本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发出存货按照什么时间的购买价格或生产成本计价就成为会计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存货计价的依据及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一)存货计价的依据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①换言之,该规定取消了原来准则中所允许的发出存货计价采用的“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价方法。
同时还规定:“各种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
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给予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权力。
(二)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判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标准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
因此,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之前必须先明确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标准。
1.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
”⑦这表明。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
我国现行对存货的计价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
历史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
当企业将存货用于生产或者用于销售时。
面对每次不同的采购成本。
摘要存货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流动资产中重要的一项。
经常使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有4种,分别是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而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同一批存货其进行核算所产生的结果也有所差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会计制度、准则的不断完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了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
本文是以新会计准则为背景,主要阐述了这几种计价方法的定义,以及这些方法的比较、对企业的影响、选择计价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加强企业对各种方法的全面认识,使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或是风险控制缩小在最小范围内,以获得风险收益最大化;最终希望能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有所帮助。
关键字:存货; 计价方法; 选择; 会计核算AbstractInventory is not strange for enterprise,it is important in the current assets. Commonly used there are four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Are the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first-in, first-out method, at the end of a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moving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and different valuation methods on the same inventory accounts of the results is different also.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ule of accounting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has the mor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I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the several valuation methods,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of these methods, the impact on the enterprise valuation methods, choice of factors to consider, Strengthen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 variety of methods, make the enterprise owners and investors in the decision-making risk averse or risk control to reduce as much as possible in the smallest range, in order to obtain maximize earnings risk; ultimately want to be able to help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enterprise.Key words: inventory ; Valuation methods; choose; accounting目录一、存货的界定及相关的计价方法 (1)(一)存货的概述及其确认 (1)(二)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 (2)1.个别计价法 (2)2.先进先出计价法 (2)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3)4.移动加权平均法 (3)二、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 (4)(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4)1.使用背景不同 (4)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计量不同 (4)3.适用条件不同 (8)(二)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9)1.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9)2.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9)3.对企业利润和税负的影响 (10)4.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12)三、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13)(一)物价上涨时的选择 (13)(二)物价下跌时的选择 (14)(三)总结 (14)结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与会计系统的不断发展、标准不断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选择的会计政策越来越多。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存货计价方法是企业在进行财务统计报表制作时,通过计算和分
析企业的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准确估计存货成本,
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有效经营和获取更好的经
济效益。
当前,存货计价方法主要分为FIFO、LIFO和平均法三种。
首先,FIFO(First In First Out)即先进先出法,也称先进先
出原则。
它主要按照先买入先出售的原则,认为先买入的货物最先被
消耗,即先买入的货物先售出,最后买入的货物最后售出,因此,购
买成本不断减少,货物的售出价格越来越低。
其次,LIFO(Last In First Out)即后进先出法,也称后进先出
原则。
它主要按照后买入先出售的原则,认为后买入的货物最先被消耗,即后买入的货物先售出,最先买入的货物最后售出,因此,购买
成本不断增加,货物的售出价格越来越高。
最后,平均法,即按照单品进出仓存货量的总和,除以采购入库
次数,计算出一个平均价格,然后按照此平均价格对存货进行计价。
与FIFO和LIFO相比,平均法计价,只要平均价格没有过高或者过低,就能保持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存货价值不变。
总之,FIFO、LIFO和平均法三种存货计价方法,各有利弊,企业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斟酌,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以保
证获取最大收益。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一、引言存货计价方法是财务会计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比较和探讨几种主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和加权平均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二、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它假设最早进入库存的货物最早被售出,剩下的存货则按照其购入成本计价。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反映实际的库存流动,使得成本和销售收入能够较好地匹配。
在通货膨胀时期,FIFO法倾向于低估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税务表现。
三、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它假设最近进入库存的货物最先被售出,而较早进入的货物则留在仓库中。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反映最新购入的成本,反应了物价上升时的现实情况。
然而,LIFO法可能导致存货价值的低估,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和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它根据存货期间购入每种货物的数量和成本计算出平均成本,然后将平均成本应用到实际销售中。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平均反映不同购入批次的成本,使得成本计价更加平滑。
然而,在通货膨胀时期,加权平均法较为保守,可能导致存货价值的高估。
五、存货计价方法的应用场景1. FIFO法适用于库存周转较快的行业,如零售业和食品行业。
由于FIFO法能够更好地匹配销售收入和实际成本,有利于企业管理和税务筹划。
2. LIFO法适用于某些行业,如原材料和能源行业,以及通货膨胀时期。
LIFO法反映了实际物价上涨的情况,能够准确反映企业成本的增加。
3.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大多数行业,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它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不受物价波动的大幅影响。
六、结论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经营环境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匹配、税务筹划、财务报告和分析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的合理性。
关于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的探讨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对存货进行计价、评估和记录的方法。
存货计价是企业核算的基础,准确的存货计价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的经营环境,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我们来讨论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这两种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加权平均法是按照存货的平均成本进行计价,即将期初库存和本期进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后,得出平均成本作为计价基础。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适用于库存量大、存货流动频繁的企业。
然而,加权平均法忽略了存货的时序特点,导致存货成本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
相比之下,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存货的入库先后顺序进行计价,即先售出最早进入库存的存货。
先进先出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成本,避免了存货计价的偏差。
但是,先进先出法的计算复杂,需要对各批次存货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核算。
其次,我们来探讨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这两种存货计价方法。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存货进行计价,即将存货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等实际发生的成本全部计入存货造成费用中。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计价准确,能够实时反映存货的成本变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
但是,实际成本法的计算和核算相对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成本波动的影响。
与实际成本法相比,标准成本法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对存货进行计价。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成本可控,方便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
但是,标准成本法忽略了实际成本的变动,无法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情况。
最后,我们来比较以上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流动频繁的企业,而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流动较缓慢、存货批次较多的企业。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存货成本波动较大、需要及时准确核算的企业,而标准成本法适用于成本控制要求较高、计划生产和成本管理相结合的企业。
存货计价方法的论文存货计价方法是会计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库存账务处理时,令存货以一定的价格计价,以便确认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暴露其经营状况。
本文将探讨存货计价方法及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基本概念存货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计算存货成本时,令存货以一定的价格进行计价。
存货计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库存账务处理时,认定先进入库的存货先出库,后进入库的存货后出库,以此来计算存货成本。
先进先出法在实际操作中较为简单,能够反映存货实际成本,但也有可能出现存货残值的问题。
2、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库存账务处理时,令最近进入库的存货先出库,先进入库的存货后出库,以此来计算存货成本。
后进先出法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反映现实情况,但在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会导致存货成本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直接影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导致存货成本不同,进而影响最终的财务报表结果。
对于一些预算紧张的企业来说,正确选择存货计价方法能够帮助其在财务报表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影响企业的税务策略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税务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存货成本,而存货成本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企业的所得税和资产清单。
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还需充分考虑税务策略。
3、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也具有影响,因为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存货成本,而存货成本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投资决策。
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还需充分考虑现金流管理。
三、结论综上所述,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目录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内容提要】: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存货都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出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
本文从比较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分析;会计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存货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一)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辨认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按照实际发出的存货成本计价。
采用时必须要有详细的纪录,在各批存货上也要有一定的标记以便确认收货批次,从而确定该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进货和出货的详细的数量和单价的记录,存货的存放位置也要有准确的记录。
在发出商品时,需要分清发出的是哪一批存货,再按其记录的单价来计算该批发出存货的成本价和金额。
如果发出的存货包含了不同批次的存货,则要分批次计算,但不一定按次序确认。
计算公式为:每批(次)存货发出成本=该批(次)存货发出数量x该批(次)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这种方法最为客观和准确。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企业中不能互换批次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贵重的存货的计价。
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地方是汽车代理商。
因为汽车代理商首先需要严格地将进货商品成本与销售商品的收入意义对应。
其次,分辨每辆汽车的商品号和与之对应的发票价格比较容易,因此确定每辆汽车的销售毛利也相对比较容易。
还适用于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二)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和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采用这种方法可随时计算出每次发出或领用存货的实际成本,但计算比较麻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价值最接近市场价值。
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回事企业虚增利润,反之则利润低估。
在价格总趋势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应该采用先进先出法,因为先进先出法结果会导致企业利润提高,资产价值较高,这将有利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增强债权人的信心,加之如果融资时企业的状况较好,在订立债券合同时也将处于有比较多话语权的地位,这对企业以后的再融资也将创造条件。
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与取消的后进先出法完全相反。
它的优点是期末存货成本较接进市价,能及时准确反映存货的资金占用情况。
它的缺点在于当物价变动大时,发出存货成本低,收入高,不能恰当配比,影响利润准确性。
因此,它适用于物价基本稳定且收发频率不高的存货或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或存货容易腐烂变质的企业。
(三)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又分为: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在月末时用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分母,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分子,计算出当月存货单位成本,在分别乘以发出存货数量和期末结存数量计算出发出存货和解存存货成本。
计算公式为: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十本月收人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十本期收人各批存货的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比较均衡,而且核算工作量小。
但是只在期末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会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2.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人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原理与加权平均法相同,区别是每购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成本。
计算公式为: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原有存货实际成本十本批收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x移动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繁琐,但是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了解存货的成本情况,便于加强存货日常管理。
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就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做出了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其他方法记账。
这一变化缩小了企业选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范围,减少了企业人为调整成本、利润和税金的幅度。
需要指出的是,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1.使用目的不同个别计价法通过个别配比,使收益计量更加准确,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可能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如当同质的商品具有不同成本时管理人员容易选择较低成本的存货以增加利润或选择较高成本的存货以降低利润;加权平均法使用单一价格,既不侧重资产计价,也不侧重收益计价;移动加权平均法也使用平均价格计价但偏重最近的进货;先进先出法以历史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资产计价;后进先出法以现行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收益计量。
只有那些具有可识别的特征而且数量不多,单位价格又相当高的商品,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购入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资采用该法。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并且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
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
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个别计价法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期初和期末存货资产账面价值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情况;使用平均成本法会使每一购货价格都影响到存货价值和销售成本,但它既反映不出当期成本与当期收人之间的合理配比关系,也反映不出按现时成本对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进行的计价,而是用平均价格反映存货资产账面价值。
先进先出法在使用中表现为最先售出或使用的存货是库存最久的存货,而里存的存货却是最近购买的,所以它能够以最接近现实成本的价格反映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价值,其接近程度依赖于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存货周转速度,当存货周转速度较快时存货的价值将反映为现实价格;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刚好相反,最先售出或使用的存货是最近购买的存货,而置存的存货却是库存最久的,所以它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价值是最早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各种计价方法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影响表现为:当物价上涨时平均成本法和先进先出法计量的存货账面价值均随物价上涨而增加,随物价下跌而减少;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计量的存货账面价值随物价变动不如其他方法明显。
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根据上面的论述可知,个别计价法是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表现为最近的成本,而发出存货为历史成本,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当期收益较高;后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以历史成本计价,发出存货为现实成本,当价格不断升高时,收益较低;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以平均价格计价,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平均价格随之升高,导致收益降低。
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由于各种方法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不同,进而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亦不同,个别计价法对当期应纳税额并无特别的影响;采用先进先出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当期收益较高则当期应纳税额较高;采用后进先出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收益较低故当期应纳税额也较低,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可产生一项永久性的所得税递延,从而使得这种方法得到广泛运用;采用平均成本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收益降低,当期应纳税额较低,但其降低幅度小于后进先出法。
5.适用条件不同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人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项目,因为对于大部分大规模生产的企业来说,同种存货之间没有质的差异,采用这种方法没有意义。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定期盘存制下储存在同一地点、性能、形态相同的大量存货;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永续盘存制;先进先出法假定存货按先进先出的顺序流转,对于经营活动受存货形态影响较大或存货容易腐败变质的企业可采用这种方法;后进先出法适用于不动用基本存量的存货流转。
(二)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1.期末存货价值以及本其利润的影响个别计价法是按其购入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成本来确定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这种方法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及销售成本均能以实际购货成本为基础,符合收益和费用相配比原则及期末资产真实性原则;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购进的先发出,该方法使存货成本接近于购货成本,期末资产总值较真实;加权平均法,使得本期销货成本介于前期购货成本与本期购货成本之间,对期末存货价值确定的水平次于先进先出法。
存货计算的基本公式为: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本期进货-期末存货利润计算的基本公式为:税前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各种税费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不难看出,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售成本的高低成反比,与利润成正比,进而影响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不少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变更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来进行避节税,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避节税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和刺激国家出台更加严密的税收法律,新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通过变更存货计价方法调节利润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