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作业10
- 格式:ppt
- 大小:151.51 KB
- 文档页数:13
1、两台发电机容量均为100MW ,耗量特性分别为:211110.20.002G G F P P =++ (t/h )222230.10.002G G F P P =++ (t/h )两台发电机同时供一个负荷L P ,试求:1)当系统负荷L P =65MW 时,120G P MW =,245G P MW =分配负荷是不是最优方案?2)当L P =160MW 时,两发电机间的最优分配方案是多少?解:1)⎪⎪⎩⎪⎪⎨⎧+==+==22221111004.01.0004.02.0G G G G P dP dF P dP dF λλ(1分), 当120G P MW =,245G P MW =代入上式令212128.045*004.01.028.020*004.02.0λλλλ=⇒⎭⎬⎫=+==+=,所以是最优分配。
2)当L P =160MW 时5.92,5.67160004.01.0*004.02.02121211==⇒⎭⎬⎫=++=+=G G G G G G P P P P P P λ2、三个火电厂并列运行,各发电厂的耗量特性F (t/h )及功率约束条件如下:(10分)21114.00.300.00070G G F P P =++ 100MW 1G P≤≤200MW 1T 22223.50.320.00040G G F P P =++ 120MW 2G P≤≤250MW 23333.50.300.00045G G F P P =++ 150MW 3G P ≤≤300MW 当总负荷为700MW 和400MW 时,试分别确定发电厂间功率的经济分配(不计网损影响) 解:⎪⎪⎪⎪⎩⎪⎪⎪⎪⎨⎧+==+==+==3333222211110009.03.0008.032.00014.03.0G G G G G G P dP dF P dP dF P dP dF λλλ 令321λλλ==⎩⎨⎧+=++=+32210009.03.00008.032.00008.032.00014.03.0G G G G P P P P MW P MW P MW P P P P G G G G G G 274,250,176700321321===⇒=++3、某系统的综合负荷单位调节功率为Hz MW /500,系统负荷增大1000MW 时,调频厂经二次调频增发的500MW ,系统频率变化为0.2Hz ,求系统的发电机的单位调节功率? 答:4、 A 、B 两系统中,A 、B 两系统的容量分别是3000MW 、2000MW ,25*=G A K ,6.1*=LA K ,20*=G B K ,4.1*=LB K ,MW PLA 200=∆时,求 (1) 系统A 、B 的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后系统频率的变化值;(2) 若A 、B 两系统的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且B 系统部分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50MW 时,求统频率偏移以及联络线上流动的功率。
第五章线路作业第一节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措施一、线路施工负责人营业线施工是指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分为施工作业和维修作业。
施工作业必须纳入月度施工计划,并在车站办理封锁或慢行手续。
施工作业主要包括:1.线路及站场设备技术改造,增建双线、新线引入、电气化改造等施工。
2.跨越或穿越线路、站场的桥梁、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的施工。
3.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进行影响限界、路基稳定的各种施工及爆破作业。
4。
线路大、中修,路基、桥隧大修。
维修作业是指作业前后不改变行车速度的营业线施工。
维修作业应纳入维修天窗计划,并在车站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天窗分为施工天窗和维修天窗。
线桥大、中修及大型机械作业的施工天窗不应少于180min。
维修天窗原则上应安排在昼间,并满足作业轨温条件,根据维修作业合理安排。
多个单位综合利用天窗在同一区间作业时,必须提前确定施工主体单位、明确施工负责人,并制定确保行车和人身安全的措施。
在营业线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与工务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
工务设备管理单位应派安全监护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发现质量不合格及施工安全隐患时应责令施工单位立即纠正,填发“施工安全整改通知书”;发现危及行车安全时,必须果断采取限速或封锁线路措施,并责令其停工,填发“营业线施工停工通知书”。
进行线路、桥隧等设备施工时,应根据工作内容和影响行车安全的程度,按下列规定指定专人担任施工负责人:1.影响路基稳定的开挖路基、建筑物基坑,整治路基病害,加固或改建桥隧建筑物,拆铺便线(桥)和临时架空结构,更换或铺设防水层,整修隧道衬砌等较复杂的大型施工,由段级领导担任。
2.需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线路开通后需限制列车速度的施工,由职务不低于车间主任的人员担任。
3.需办理封锁手续,设置移动停车信号防护,线路开通后不限制列车速度的施工,由职务不低于工长的人员担任。
1、已知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32921L L L Q -+=。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函数和边际产量L MP 函数;(2)分别计算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最大值;(3)证明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解:(1) 根据32921L L L TP L -+=可得:2921L L L TP AP L L -+== 231821L L dQdTP MP L L -+==(2)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即 0318212=-+L L解得 7=L (1-=L 不合题意)代入24592132=-+=L L L TP L同样,对于平均产量函数2921L L AP L -+=L AP dLd L 29-= 令 0=L AP dLd 即 029=-L 得 5.4=L(5.4=L 也可用L L MP AP =,即 2231821921L L L L -+=-+求得)又因为 02<-=⎪⎭⎫ ⎝⎛L AP dL d dL d 所以5.4=L 为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代入 2921L L AP L -+= 得平均产量AP L 的最大值为41.25 。
同样,对于231821L L MP L -+= L MP dLd L 618-= 令 0=L MP dLd 即 0618=-L 得 3=L又因为 06<-=⎪⎭⎫ ⎝⎛L MP dL d dL d 所以3=L 为边际产量达到极大时厂商雇用的劳动。
将3=L 代入231821L L MP L -+=得到边际产量MP L 的最大值为48。
(3)证明:从(2)中可知:当5.4=L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为41.25而当5.4=L 时,劳动的边际产量25.41318212=-+=L L MP L所以当平均产量达到极大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等。
2、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 )与产出(Q )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2X -23X ,当X 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解:TP=1000X+10002X -23X MP=1000+2000X-62X AP=1000+1000X-22X X=200 MP=161000 AP= 121000X=300 MP=61000 AP= 121000X=400 MP= -159000 AP= 81000MP= AP, X=250MP=0,1000+2000X-62X =0,610060001000+=X =334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分界点是X =250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分界点是334因此,X=200处于第一阶段,X=300处于第二阶段;X=400处于第三阶段。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2.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而成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而成C.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成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而成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A.工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金融寡头 D.金融资本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5.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制度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的制度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的制度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的制度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垄断资本主义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单项选择题答案]1.D2.C3.C4.B5.C6.C7.D8.C二、多项选择题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经济危机的发展和加深,要求利用国家力量减轻危机的破坏和影响B.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通过国家的力量建设基础设施,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服务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为了缓和社会阶级阶层矛盾,需要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国有企业 B.国私合营企业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国家调节经济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是()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5.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6.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7.垄断利润()A.是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是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D.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8.垄断形成的原因是()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9.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A.可能相互交往 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1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内的扩展的基本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 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商业资本输出1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新变化主要有()A.劳动人民享有充分的经济政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国家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资本所有制在经济领域发挥重要作用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工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D.政治制度多元化,公民权利有所扩大12.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13.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16.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17.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2、×3、×4、×5、√.七、单项选择题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2.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3.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4.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6.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7.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8.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之间9.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10.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11.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12. 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13.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14.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5.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16.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17.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1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第五章相关分析一、判断题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七、1.2.3.4.5.6.7.8.9.22. A.r=0 B.|r|=1C.-1<r<1 D.0<r<123.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c=56+8x,这意味着()24.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25.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1、B2、A3、A4、C5、B6、C7、C8、D9、B10、C.八、多项选择题1.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有()2.A、对现象做定性分析B、编制相关表C、绘制相关图D.计算相关系数E、计算估计标准3.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有()4.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5.C、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6.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7.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8.E、非线性相关关系9.直线回归方程y 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10.A、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D、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11.E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12.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c=76-1.85x,这表示()1九、1.2.3.4.5.6.7.8.1、1≤r<06、十、1.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结构力学 第五章习题 参考答案2005级 TANG Gui-he (整理)5-1 试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各杆的内力。
5-2 试用结点法计算图示桁架各杆的内力。
解:由整体平衡条件可解得支座反力 F A =1.5F F B =1.5F 取结点A 为隔离体,如图,用数解法可解得 F A C =-2.12F F A B =1.5F 同理,依次取结点B 、C 、 D 、E 为隔离体,并由对称性可得各杆的内力如图。
4 * 8m60k N60k N6M 2MA B C D E FG H 解:由 M H =0 可得支座F a y=75kN.由 F Y=0 得 F h y=45kN 取 A 结点为隔离体,利用数解法可得 F N AB=-100kN. F NAC=125kN. 再取 C 点为隔离体,利用投影法和力平衡 可得 F N BC=-50,F NCE=103.1kN.同理依次取 B , D , E , G , F 可得各杆内力(如图所标)AC-60k N -90k N -100k N 45k N75k N125k N 75k N 42.4k N61.8k N 103.1k N -60k N -50k N -30k N55-4试判断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解:图中红色的杆件为零杆在杆中标有 为零杆其中用到K 型和T 型结构判断原理5-5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2解:(1)求出支座竖向反力为2.5F (↑),(2)作截面I -I ,由∑M A=0得: 2.5F ×15-10F -5F +6F N 1=0 → F N 1=-3.75F (3)由∑M B=0得: 2.5F ×10-F ×5-F N 2×6=0 → F N 2=3.33F (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 B 杆长7.8F N 4x =5F N 4/3.84 由∑M C=0得: 2.5F ×10-5F +F N 1×6+6×5F N 4/7.8=0 → F N 4=0.65F (5)取结点B 为分析对象,由∑F Y=0得: F N 4×6/7.8+F N 3=0 → F N 3=-0.5F5-6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章作业一、选择题1.下面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叙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B操作系统只管理内存,而不管理外存C UNIX、Windows 2000属于操作系统D计算机的内存、I/O设备等硬件资源也由操作系统管理。
2.下面几种操作系统中,______不是网络操作系统。
A MS-DOSB Windows 2000C LinuxD Unix3.下面有关Windows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Windows文件夹中只能包含文件。
B 在Windows环境中,安装一个设备驱动程序,必须重新启动后才起作用。
C 在Windows环境中,一个程序没有运行结束就不能启动另外的程序。
D Windows是一种多任务操作系统。
4.进程______。
A与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B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C是不能独立运行的。
D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而引入的。
5.交换技术是对______技术的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系统的各种资源。
A虚拟存储 B Cache C调入调出D自动覆盖6.Word编辑的文件属于______。
A 系统文件B 文本文件C二进制文件D输出文件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配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速度。
(× )2.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就不能工作。
(×)3.Linux发行版的发行商拥有其发行版中所有软件模块的版权。
(×)4.引入进程可以改善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但增加了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开销。
(√) 5.在没有虚存的系统中,采用覆盖技术就可以利用较小的存储空间处理较大的程序。
(√ ) 6.文件目录必须常驻内存。
(×)三、填空题1.配置操作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
2.进程可定义为一个数据结构,及能在其上进行操作的一个程序的执行活动。
3.Linux是与Unix类似的、可以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
一、选择题1、为了区分重载多态中同名的不同方法,要求( A)。
A) 采用不同的参数列表B) 返回值类型不同C) 调用时用类名或对象名做前缀D) 参数名不同2、定义主类的类头时可以使用的访问控制符是( C )。
A) private B) protected C) public D) private protected3、下列整型的常量属性i 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
A) static final int i=100; B) final int i;C) static int i; D) final float i=1.2f;4、设x,y 均为已定义的类名,下列声明对象x1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C )。
A) public x x1= new y( ); B) x x1=x( );C) x x1=new x( ); D) int x x1;5、下列方法定义中,正确的是( D )。
A) int x( int a,b ) B) double x( int a,int b){ return (a-b); } { int w; w=a-b; }C) double x( a,b ) D) int x( int a,int b){ return b; } { return a-b; }6、为了使包sos在当前程序中可见,可以使用的语句是( A )。
A)import sos.*; B)package sos.*;C)sos import; D)sos package;7、下面是有关子类继承父类构造函数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C )。
A) 创建子类的对象时,先调用子类自己的构造函数,然后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B) 子类无条件地继承父类不含参数的构造函数。
C) 子类通过super关键字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D) 子类无法继承父类的构造函数。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final 可修饰类、属性、方法。
B) abstract可修饰类、属性、方法。
作业教材198页复习题1、 2 、3、4、5、6、7、9、10200页习题3、4、5、5、7、8、9、10、11226页复习题1、2 、3、4、5、6、7、9、11227页习题1、3、4、5、6、7吸收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系数和压强单位相同的是()A.亨利系数B. 溶解度系数C. 相平衡系数m2.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率,提高吸收效率,则要()A.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B.减少气膜厚度和液膜厚度C.增加气膜厚度和液膜厚度3.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CO2的含量将()A.增加B.减少C.不变4. 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收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气相总传质系数K Y将()A.增加B.减少C.不变5.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A.回收率趋向最高B.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D.填料层高度趋向于无穷大。
6.在Y-X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A.上方B.下方C.重合线上7.( )对吸收操作有利。
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D.温度高,气体分压小8.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A.塔内填料总表面积B.塔的截面积C.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9.传质单元数N OG(N OL)()A.取决与物系、设备、填料几何特性和气、液流率等操作条件B.与设备形状无关,只与物系相平衡和进出口浓度有关10.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A.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11气体的享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
A. 越易溶解B. 越难溶解C. 溶解度适中12.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控制,此时,总吸收系数K 近似等于()。
A. 气膜;B. k ;C. 气液膜同时;D. k ;E. 液膜;F. K ;13.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于液泛速度。
第五章作业3.某化合物10g ,溶于甲醇,稀释至100mL,在25用10cm长的盛液管在旋光仪中观察到旋光度为,试计算该化合物的比旋光度。
易知:c=m/v=10/100 g/mL=0.1 g/mLd=10cm=1 dm可得:[ ]25C = /(cd)=+2.31/(0.1g/mL*1dm) =+23.0αα°°λ5. 下列化合物各含有几个手性碳原子?请用“*”将它们标出来。
***********H 3CClOH (CH 3)2CHCHClCH 2CH 3CH 3CHBrCH 2CHClCHOHCH 3H 2NCH 2CHBrCOOH(1)(2)(3)(4)(5)一个手性碳原子三个手性碳原子一个手性碳原子三个手性碳原子四个手性碳原子9.用R/S 标记下列化合物中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
BrHOH3CH 2SHH BrCH 3HClC HC(H 3C)HCC CH 2CH3H 3(10)(8)(6)(2)(4)S S2S,3R S2R10.用Fischer 投影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R)-2-甲基-1-苯基丁烷(2) (2R,3S)-3,4-二氯-2-己醇(3)H3H3(4)CH3H2C HCH2CH3CH3HO H2CH3 H ClCH3Cl H2CH3CH3Cl HBr H12.写出下列化合物所有立体异构体的Fischer投影式(环状化合物用键线式表示),表明哪些是成对的对映体,哪些是内消旋体,说出哪些异构体可能有旋光性,并以S和R 标记每个异构体。
(1)2-甲基-1,2-二溴丁烷(2)1-氘-1-氯丁烷BrBrH 2CCH 3CH 2CH 3BrH 3C CH 2Br CH 2CH 3CH 2CH 2CH 3ClHD RS二者都有旋光性CH 2CH 2CH 3HClD SR二者都有旋光性(3)CH 3CHBrCHOHCH 3CH 3HO H 3BrH CH 3H OH 3HBrCH 3H OH 3BrH CH 3HO H 3HBr 2R,3S2S,3R2S,3S2R,3R有旋光性有旋光性(4)C 6H 5CH(CH 3)CH(CH 3)C 6H 5CH 3H CH 3H CH 3HCH3H 2R,3R内消旋体(无旋光性)有旋光性2R,3SCH 3CH 2CH(CH 3)CH 2CH 2CH(CH 3)CH 2CH 3(5)CH 2CH 3HCH 3CH 3H2CH 3CH 2CH 3HCH 3H 3CH 2CH 3CH 2CH 3H 3CH CH 3HCH 2CH 32S,3R内消旋体(无旋光性)2R,3R2S,3S有旋光性HOCH 2CH(OH)CH(OH)CH(OH)CH 2OH(6)CH 2OHHO H OH H2OH CH 2OHH OH H HO 2OH HH HO HOCH 2OHHO H HHO2OH 2R,4R2S,4S2R,4S有旋光性内消旋体(无旋光性)H HO CH 2OHHO H HHO2OH 2R,4S内消旋体(无旋光性)OH H(7)H 2CCHCl H 2CCHClCl ClCl Cl内消旋体(无旋光性)有旋光性1R,2S1R,2R1S,2SH 2C CHCl ClHCCH 2ClCl(8)二者均有对称面,无旋光性Cl17.写出分子式为C 4H 7Cl 的环状一卤代化合物的所有异构体,并指出哪些属于构造异构,哪些属于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和非对映异构。
第五章中断系统作业1. 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H。
2. 对中断进行查询时,查询的中断标志位共有、_ _、、_ 和_ 、_ _ 六个中断标志位。
3.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撤除的是:()(A) 定时中断(B) 脉冲方式的外部中断(C) 外部串行中断(D) 电平方式的外部中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级别的中断请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顺序响应。
()(B) 同一时间同一级别的多中断请求,将形成阻塞,系统无法响应。
()(C) 低优先级中断请求不能中断高优先级中断请求,但是高优先级中断请求能中断低优先级中断请求。
()(D) 同级中断不能嵌套。
()5.在一般情况下8051单片机允许同级中断嵌套。
()6.各中断源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否能任意设定? ()7.89C51单片机五个中断源中优先级是高的是外部中断0,优先级是低的是串行口中断。
()8.各中断源发出的中断申请信号,都会标记在MCS-51系统中的()中。
(A)TMOD (B)TCON/SCON (C)IE (D)IP9. 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A)98H (B)84H (C)42 (D)22H10.编写出外部中断1为负跳沿触发的中断初始化程序。
11.什么是中断?其主要功能是什么?12. 什么是中断源?MCS-51有哪些中断源?各有什么特点?13. 什么是中断嵌套?14.中断服务子程序与普通子程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15. 中断请求撤除的有哪三种方式?16. 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有哪三大作用?17. 把教材的P82页的图4.24改为中断实现,用负跳变方式,中断0(INT0)显示“L2”,中断1(INT1)显示“H3”。
(可参考第四章的电子教案中的例子)18.第5章课后作业第9题。
第五章中断系统作业答案1. 外部中断1所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3)H。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五单元第五章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C.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活D.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2.如下左图为五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些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可以寄生在①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B.①①①①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形成芽孢是①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D.它们都可以独立生活3.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B.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立即死亡C.能在禽类动物细胞中快速繁殖D.人若是感染了禽流感,可以用抗生素治疗4.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
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叙述正确的是()A.是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C.通过形成结晶体的方式进行繁殖D.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单细胞生物5.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一种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
复活的病毒可感染单细胞动物阿米巴虫。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C.病毒进行孢子生殖D.该病毒与阿米巴虫是寄生关系6.如上右图为甲型流感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甲型流感病毒属于单细胞生物B.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①遗传物质构成C.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D.进行分裂生殖7.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杀死或灭活的病毒制作疫苗B.有些病毒是可以独立生活的C.人患病就是病毒入侵了人体D.病毒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8.2022年9月起,深圳市为未接种过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七年级女生(14周岁以下)免费接种该疫苗。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1.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
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
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1)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2)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一种方案,使得所花的总处理时间减少,且计算出这个方案所花的总时间。
答:定位第1个记录需10ms。
读出第1个记录,处理花2ms,这时已到了第4个记录,再转过18个记录(花18ms)才能找到记录2,所以,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10+3+(1+2+18)×19=13+21×19=412ms如果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方案为:1,8,15,2,9,16,3,10,17,4,11,18,5,12,19,6,13,20,7,14。
当读出第1个记录,花2ms 处理后,恰好就可以处理记录2,省去了寻找下一个记录的时间,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10+3+3×19=13+247=260ms2.现有如下请求队列:8,18,27,129,110,186,78,147,41,10,64,12;试用查找时间最短优先算法计算处理所有请求移动的总柱面数。
假设磁头当前位置下在磁道100。
答:处理次序为:100-110-129-147-186-78-64-41-27-18-12-10-8。
移动的总柱面数:264。
4.某文件为连接文件,由5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与磁盘块大小相等,均为512字节,并依次存放在50、121、75、80、63号磁盘块上。
现要读出文件的1569字节,问访问哪一个磁盘块?答:80号磁盘块7.假定磁盘有200个柱面,编号0~199,当前存取臂的位置在143号柱面上,并刚刚完成了125号柱面的服务请求,如果请求队列的先后顺序是:86,147,91,177,94,150,102,175,130;试问:为完成上述请求,下列算法存取臂移动的总量是多少?并算出存取臂移动的顺序。
《国际金融》作业第五章外汇管制与我国的外汇管理一、填空题1. 我国在1996年12月1日起实行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2.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对外汇的获取、持有和使用以及在或中对使用本币或外币而进行管理的规定。
3. 外汇限制是指一国对国际收支项下的采取各种形式或手段加以限制、阻碍或推迟。
4.逃汇的最后目的一定是逃避监管,将外汇据为本单位或个人所有,从而构成。
5.国际贸易中的预收货款与延期收款是一种对外贸易,属于国际收支中的项下收支。
二、判断题(用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1.()中国银行是经中央银行批准的,我国经营外汇业务的唯一指定银行。
2.()外汇管制涉及的范围比外汇限制广泛,外汇限制仅限于对经常项目的管制。
3.()无论外汇管制还是外汇限制,均强调了政府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措施。
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个国家表现为逐步放松外汇管制的趋势。
5.()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际收支的调节。
6.()在外汇管制的对象中,一般对非居民管制较严,对居民则管制较松。
7.()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法规是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8.()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法规是2008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9.()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为方便对外贸易,允许企业自寄单据,自行收汇。
10.()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为方便对外贸易,出口外汇收入可以抵减其他项目的外汇支出。
11.()自行收汇缺少银行的监督与催收,容易被拖欠货款,甚至滋生逃汇行为,因此我国我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一般不允许自寄单据,自行收汇。
12.()企业从事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必须有真实的物质基础,伴随与其相应的载体——真实的单据和凭证。
三、单项选择题1.()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是:A.财政部B. 中国人民银行C. .银监会D.国家外汇管理局2.()我国实行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第五会员国规定B.第八会员国规定C.第十二会员国规D.第十四会员国规定3.()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条列规定,90天以上预收货款和延期收款记入:A.经常项目下收支B. 资本金融项目下收支C.平衡项目下收支D. 由企业自主确定4.()下列不符合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条列关于经常项目外汇收入规定的行为是A.可以调回境内B. 可以进行账外交易C.也可存放境D.企业可自主使用账户外汇资金5.()实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的目的在于:A.监管企业是否收到外汇B. 帮助企业及时收回外汇C.便于统计出口外汇收入D.防止虚报资金的流入四、多项选择题1.()一国实行外汇管制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管制的机构B.管制的对象C.管制的范围D.管制办法与措施2.()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可以获得以下好处: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B.有利于国际收支的调节和平衡;C.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D.有利于抵制外来冲击3.()外汇管制的对象即外汇管制的客体主要包括:A.居民B.非居民C.外汇D.外汇有价物E.黄金F.货币现钞4.()我国涉外企业外汇收支管理的总原则包括:A.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调回境内也可存放境外B.必须真实合法交易外汇资金流与物(服务)流对应C. 经常项目收支与资本项目收支要不得混淆D. 出口外汇收入可以抵减其他项目的外汇支出5.()我国现行外汇管理条列对进口付汇管理的规定了:A. 进口付汇核销制B.正确选择结算方式C. 服务贸易的对外支付D.预付货款和延期付款登记制五、名词解释:1. 外汇管制2. 外汇限制3.QFII4. QDII5.逃汇6. 逃汇六、问答题1.什么是外汇管制?外汇管制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2.你怎样理解外汇管制的利弊?3.在我国出口结汇管理中,为什么要实行预收货款和延期收款(90天以上)登记制?实行登记制主要流程是什么?4.在我国出口结汇管理中,为什么一般不允许自寄单据,自行收汇?《国际金融》作业第五章外汇管制与我国的外汇管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经常项目;2.国际支付、转移;3.经常项目、外汇支付;4.套汇;5.短期信贷、资本金融;二、判断题(用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1~5:FTTTT;6~10:FFFFF;11~12:TT;三、单项选择题1~5:DBBBD;四、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D;3.ABDDE;4.ABC;5.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