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 格式:pdf
- 大小:352.49 KB
- 文档页数:5
第1节 机械运动 A.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B. 参照物1. 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先选定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3. 由于物体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故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 机械运动的分类 1. 分类2.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3.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D. 速度1.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小3. 公式:通常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用v 表示速度,即v =s t4.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或m •s -1(米每秒)。
交通运输中常用km/h(千米每小时)做单位。
1m/s =3.6km/h运动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E.速度公式的应用1.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1)变形公式:v=st →s=vt、t=sv2)如果知道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可计算出第三个量2.注意事项1)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2)公式中速度、路程、时间三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下3)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第2节力的存在A.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通常用字母F表示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N)3.对力的理解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