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精读和泛读》教案(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精读与泛读兼顾教案:用小习惯区分精读与泛读,实现阅读策略升级实现阅读策略升级阅读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但是随着资讯的爆炸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往往只是追求速度和表面的理解,深度的思考和策略性的阅读变得越来越少。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出高效的阅读能力和策略性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用小习惯切入,帮助学生区分精读与泛读,实现阅读策略的升级。
让我们看看什么是精读和泛读。
精读是针对某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地阅读,深入分析,实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泛读则是对一定范围的文章进行快速浏览,以获取整体的意思和重点。
这两种阅读方式各有优劣,因此我们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形成更有效的阅读策略。
通过制定一些小习惯来区分精读和泛读。
对于需要精读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阅读之前,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作者背景和主题,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时更快速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可以在阅读时使用标记笔,在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上进行标注,方便阅读记录和复习。
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进行总结和思考,整理出文章的主旨、重点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而对于需要泛读的文章,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预览文章,浏览文章的结构,以便于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在阅读完一段内容后,可以用眼睛扫描整个内容,寻找关键信息,比如标题、关键词、图表等。
在阅读完文章之后,进行简单的整理,填写一些重点信息,方便复习和回忆。
通过以上的小习惯,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区分精读和泛读,使得阅读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思维和评价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材编写和活动设计来促进学生的精读与泛读兼顾。
例如,在教材中,可以加入一些文献阅读和阅读理解的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同时在文献选择上多样化,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
在活动设计方面,可以分至伙伴互助讨论、限时演讲、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下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并及时反馈和总结,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精读和泛读》相关知识:论读书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运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会驰惰,为装饰而读书是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求知可能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
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
为挑剔(tī)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
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xū)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
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gěng)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li)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完善英语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及效率。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各类阅读材料中。
二、教学重点1、了解精读与略读的含义和区别;2、掌握精读和略读的策略方法和技巧;3、阅读理解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精读和略读的习惯;2、如何巩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和资料白板、黑板、幻灯片、教学PPT、录音机、英语阅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用幻灯片和图片引入课题)T:(教师打开PPT)Dear students, what do you think of reading?(画面展示英文书籍以及阅读场景)S1:Rea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acquiring knowledge.S2: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rich our vocabulary.S3:Reading can help us improve our writing skills.……T:(教师感叹)Yes, reading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study and life. But how do you read?(画面展示不同人读书的方式)S4:Fast reading?(画面展示快速阅读的场景)S5:Slow reading?(画面展示仔细阅读的场景)T:Very good, today we will study a topic named "精读与略读”. It will teach us the methods and skills of efficient reading.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iculous reading and skimming?(画面展示精读与略读的定义)Step 2、新知呈现(教师使用幻灯片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和区别)T:First, let’s focus on meticulous reading.(画面展示精读的定义)T:It means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text carefully. It requires more time and concentration, and at times demands the use of a dictionary. Meticulous reading usually covers shorter texts.(画面展示例子: Susan reads the same paragraph a few times to make sure she understands it completely. She looksup the words she doesn't know in the dictionary.)T:Then let’s move to skimming(画面展示略读的定义)T:It means quickly scanning a text 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content. Skimming usually covers longer texts.(画面展示例子:John flips through the pages of hishistory book to review key concepts before an exam.)Step 3、精读与略读的技巧和方法(1)精读1.选择文章T:Firstly, the choosing of the article is very important.(画面展示:1、选择感兴趣的话题;2、选阅读能力相对适中的文章)2.分析文章T:Secondly, analyze the article when reading.(画面展示:1、大致了解文章主题,有意识对文中的重要段落加以记忆;2、找出重点句子并同义转换)3.学习单词与语法T:Thirdly, one of the most necessary things is learn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画面展示:marking new words and phrases)(2)略读1.选择重点T:Firstly, look for the key points when skimming.(画面展示:标题、一些有标志性的词汇、图表、总结、关键字等)2.注意细节T:Secondly,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to make an overall summary.(画面展示:确定文本大意、找到中心思想,了解作者观点)Step 4、练习(教师出示英文文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精读和略读)T:Please 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in five minutes and find the most important sentence.(学生精读)T:Now, please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in two minutes and make a summary. (学生略读)Step 5、小结T:Today’s topic is "精读与略读”. We have learned the definition, the differences, the strategies and the ways ofpracticing. By using this skill, do you think you can read more efficiently?S:Yes!(学生回答)T:Great! Let's apply this skill to our study.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和速度有所提高,具备了一些精读和略读的技巧和策略。
精读与略读教案(通用8篇)精读与略读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效果。
3、熟悉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同学读书的爱好,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略读,把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知道敏捷运用精读与略读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今日老师和你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部分)3、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1、出示: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
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
③画出感爱好或是有疑问的词语,留意积累。
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状况(1)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
(2)师生共同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3)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4)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一个人要积累学问,就必需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仔细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化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细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关心,因此需要精读。
我们以前学过的《“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课文,讲的就是精读的方法。
a、圈画出来什么是精读?同学上台圈画〈指导读〉b、你还了解到哪些学问?c、引导体会。
还知道了什么是略读?出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导质疑(这与我们刚才所讲的精读似乎有些冲突)你这时有新的疑问产生吗?同学质疑三、精读感悟、合作学习2~7节1、出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7节(自读、圈画、争论、解决)(1)什么要进行略读?(2)略读有什么作用?(3)怎样进行略读?等会儿选择本小组最拿手的方式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沟通学习小组采纳读读讲讲、演演等方式汇报。
《精读与略读》教案《精读与略读》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我能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我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
学习重难点:通过介绍精读略读,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和方法,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突破措施: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教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导学过程:一、揭题,审题二、自主学习。
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用自己常用的方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并说说为什么让你受益匪浅。
4、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三、合作交流,准备展示。
四、快乐展示,提升自我。
1、巧记生字。
2、巧学新词。
(一目十行走马观花)3、课文分析。
4、句子积累。
五、课堂检测。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3)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1)这句话你同意吗?(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五、教师总结。
六、快乐评价,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在方面表现不错,但在方面表现还不是很好,下节课我会更加努力,以求有更大的进步。
《精读与略读》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介绍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和常识,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范文最新推荐------------------------------------------------------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精读和泛读》相关知识:我之于书20年来,我生活费中至少十分之一二是消耗在书上的。
我的房子里比较贵重的东西就是书。
我一向没有对某一问题作高深研究的野心,因之所买的书范围较广,宗教、艺术、文学、社会、哲学、历史、生物,各方面差不多都有一点。
最多的是各国文学名著的译本与本国古代的诗文集,别的门类只是些概论之类的入门书而已。
我不喜欢向别人或图书馆借书,借来的书,在我好像过不足瘾似的,必要是自己买的才满足。
这也可谓是一种占有的欲望。
买到了几册新书,一册一册地加盖藏书印记,我最感到快悦的是这时候。
书籍到了我的手里以后,我的习惯是先看序文,次看目录。
页数不多的往往立刻通读,篇幅大的,只把正文任择一二章节略加翻阅,就插在书架上。
除小说外,我少有全体读完的大部头书,只凭了购入1 / 2当时的记忆,知道某册书是何种性质,其中大概有些什么可取的材料而已。
什么书在什么时候再去读再去翻,连我自己也无把握,完全要看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兴趣。
我虽爱买书,而对于书却不甚爱惜。
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所认为要紧的地方标出。
线装书大概用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铅笔画粗粗的线。
经我看过的书,统体干净的很少。
据说,任何爱吃糖果的人,只要叫他到糖果铺中去做事,见了糖果就会生厌。
自我入书店以后,对于书的贪念,也已消除了不少了。
可是仍不免要故态复萌,想买这种,想买那种。
这大概因为糖果只是解一时嘴馋,摆存似乎毫无意义,而书则可能买了不看,任其只管插在书架上的缘故吧。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精读和泛读》相关知识:学会“一目十行扫读,是浏览阅读的一种。
扫读的特点就是快,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要读的东西全部扫一遍。
扫读的方法,也可以把它称为一目十行法。
扫读的主要功能在于拓宽阅读的广度,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有广博的知识,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除了精读基础读本、经典图书之外,还必须广泛阅读其他各类书籍,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这就必须学会扫读。
为了掌握一本书的大体内容。
一本书拿到手,我一般先是看书的标题和副标题、作者和出版者,阅读编者的话和关于作者的说明;然后,浏览目录,阅读内容提要、前言或后记,并注意出现在每一章节的小标题;最后,再以扫读的方式翻阅全书。
这样,自己就能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有时为了寻找某些资料,筛选出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也得运用这种扫读法。
这样的阅读,要把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牢记在心中,尽快移动眼睛扫描阅读,并注意运用标题、缩行、不同字体的标示等,以帮助自己搜寻所需的资料。
运用扫读的方式阅读,关键是在眼停孔不运动时)的瞬间,能感知到较多的词汇量。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就是视线在字里行间快速扫描。
通过快速扫描阅读的练习,就能很快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比如,眼前有这么一段文字:蔬菜除提供维生素外,还有相当量的无机盐和膳食纤维;是每天均衡膳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食品。
营养学家提议每天最好能食用500克,其中一半是绿叶菜,它对维护人体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是大有裨益的。
扫读时只要抓住蔬菜无机盐纤维每人每天500克一半是绿叶菜这几个关键词语,就能理解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在阅读中,对于无关紧要的疑难处可以暂时放过去。
扫读,对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它很适合于只需要进行浏览略读的书籍。
请你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比较一下,如果你采用扫读的方法,是不是要比逐字逐句地阅读要快得多?幽默,可以表现出说话人的热情、温厚、可亲近性、心情轻松开朗,从而容易使大家喜欢接近他。
《精读和泛读》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浏览”马观花”造句。
2.认识读书的重要,了解读书基本方法,学会精读和泛读,努力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点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还记得吗?(《“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
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读一篇新课文——《精读和泛读》。
(板书课题)什么是精读?什么是泛读?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二、初读指导1.朗读课文,画出5个生字,要做到会读会写。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浏览浩如*海精读梗概走马观花泛读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梗”要读准后鼻音,“浏”的声母是边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浏览:大略地看。
梗概:大略的内容。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1)要积累知识,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精读。
(2)要学会泛读。
(3)泛读可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书刊,同时又是精读的基础。
(4)泛读的一般方法、方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5)精读和泛读结合,就能获得最佳读书效果。
5.讨论:全文可分几段?各段讲什么?第一段(第1自然段):说明读书的重要和“精读”的方法。
第二段(第2~7自然段):介绍“泛读”的常识和方法。
第三段(第8自然段):说明只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就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
四、指导书写观察田字格中生字,逐个临写,提示:浏:左中右三部分。
籍:笔画较多,左下“耒”字旁的第一笔是横。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
(1)什么是精读?朗读第一段,用横线画出。
精读和泛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精读和泛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精读和泛读的方法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对文本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阅读的自信和主动性。
通过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我们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精读和泛读的定义和区别,理解它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其次,学生需要掌握精读和泛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浏览、细读、标注、归纳总结等。
然后,学生需要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运用精读和泛读的方法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最后,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对文本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阅读的自信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精读和泛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解释它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其次,讲解精读和泛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快速浏览、细读、标注、归纳总结等,并通过示例和练习进行讲解和巩固。
然后,通过实际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精读和泛读的方法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最后,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交流阅读体验和心得,培养对文本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制定在一个详细的教学大纲中,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按照大纲的安排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首先,通过讲授法,我们将向学生传授精读和泛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其次,通过讨论法,我们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和掌握精读和泛读的技巧。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我们将提供具体的阅读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中运用精读和泛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精读与略读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和区别。
2. 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3. 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4. 精读与略读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和区别。
2. 精读的方法与技巧。
3. 略读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难点1. 精读与略读的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文章、故事等)。
3. 学生阅读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精读与略读的兴趣,让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和方法。
2. 新课导入:介绍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和区别,解释它们在阅读中的重要性。
3. 精读方法讲解: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如逐句阅读、深入思考、标注重点等。
4. 略读方法讲解: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快速浏览、抓住关键词、跳过不影响理解的部分等。
5. 实践练习:给学生发放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精读和略读的实践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精读与略读的应用和效果。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
3. 提问与回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进行回答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精读与略读。
八、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来评估学生对精读与略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阅读成果,给出建议和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九、教学拓展1. 阅读推荐: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精读和略读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2. 阅读活动:组织一些阅读相关的活动,如阅读竞赛、阅读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动力。
3. 阅读指导:提供一些阅读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精读和略读,提高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精读和泛读》相关知识:跳读跳读与“一目十行”的扫读不同。
“扫读”是“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而“跳读”是跳跃式的阅读。
“跳读”在阅读过程中,略掉一些东西不读,“跳”过去,而“扫读”是一页页扫描着阅读。
心理学研究证明,视觉接受文字信号的速度远远低于思维速度。
视觉通过耗时0.2-0.25秒的眼停才能读到文字信号,因此接受速度很慢,而思想的速度极快,并且以概念为单位展开。
以致会出现,看在眼里却没有读进去的情况。
而跳读,恰好通过省略次要信息从而缩短接受文字的时间,使阅读与思维同步。
那么,如何来跳读呢?一种是标题、重点语、图表等为主要阅读对象。
每本书大多有小标题,有些作者还在他认为重要的地方用黑体字、划线或用重点符号等标出。
有的书在每一章节前还有一些重点语段。
我随手从书橱里抽出一本书,书名是《数字化生存》。
把书中的小标题、重点语归纳出来:1.重建世界/信息DNA/比特和原子/比特究竟是什么?/媒体世界/改头换面智慧在哪里?2.人类新空间/无限带宽/从涓涓细流到浩浩江河/龟兔赛跑/地空大转移/光纤:自然之道/少就是多/把1000000比特压缩为1 … …书籍的基本框架已经一目了然。
还有一种是首尾句阅读法。
只读每个自然段落的第一句和最末一句。
一般论述性的书籍,每小段第一句话往往是提纲挈(qì)领的一句话,末句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话,中间则推理、补充、例子等。
运用首尾句读法,可以迅速顺着全书发展主线,展开思路,而较少被细节问题所干扰。
再随便找一本书《创造心理学》,翻到第五章“创造才能的显露”第一节。
第一节“创造潜力的显露”的首句是:“创造才能照例很早就在个人身上尤其是那些‘神童’身上萌生。
”这一节的尾句是:“富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喜爱这种没有精确答案的习题,他们常常围绕习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第二节“心理测验”的首句是:“心理学家研究出了许多种测量智力的心理测验方法。
”这一节的尾句是:“切实有效的心理测验方法,还有待于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和创造,尤其需要结合对创造才能的研究来制定出心理测验的一般性理论。
《精读和泛读》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精读和泛读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精读和泛读的方法来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
教学内容:1. 精读和泛读的定义和区别2. 精读的方法和技巧3. 泛读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1. 运用问题导入:你平时看书是怎样看的?有没有发现不同的阅读方式呢?2. 引入「精读」和「泛读」的概念,简单解释两者的区别。
Step 2:讲解精读的方法和技巧1. 引入精读的概念:精读是指对一篇文章进行仔细地、深入地阅读,以达到全面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2. 介绍精读的方法和技巧:a. 预读: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b. 细读:仔细阅读每一段,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
c. 标记:用笔标记出重点信息和难点,方便以后复习和整理。
d. 总结归纳: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
Step 3:讲解泛读的方法和技巧1. 引入泛读的概念:泛读是指对一篇文章进行快速、浏览式地阅读,以获取文章的主旨和基本信息为目的。
2. 介绍泛读的方法和技巧:a. 阅读标题、题目和副标题:通过标题等信息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b. 阅读首段和尾段:首段通常是引入文章主题的部分,尾段通常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的部分。
c. 扫读段落:快速浏览每个段落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获取段落的主题和大意。
d. 注意标点和特殊格式:例如标点符号、图表和强调部分等,这些通常会突出文章的重要信息。
Step 4:实践与巩固1. 给学生发放一篇适合的文章,要求他们先进行泛读,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2. 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精读,仔细阅读每一段,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并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
3.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归纳。
Step 5:归纳总结1. 回顾精读和泛读的定义和区别。
2. 总结精读和泛读的方法和技巧。
Step 6:拓展延伸1. 给学生推荐更多有关精读和泛读的练习材料,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实践。
精读和泛读第2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精读和泛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3.引导学生运用精读和泛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精读和泛读的方法及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精读和泛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精读和泛读的区别。
2.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读和泛读,那么你们知道如何在阅读中运用这两种方法吗?第二环节:精读训练1.选定一篇课文,让学生进行精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第三环节:泛读训练1.选定一篇课外文章,让学生进行泛读。
2.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第四环节: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如何在阅读中灵活运用精读和泛读方法。
第五环节:实战演练1.让学生选择一篇课文,分别进行精读和泛读,并记录阅读心得。
2.教师选取几篇课外文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检验学习效果。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精读和泛读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了两种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水平。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精读和泛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实战演练环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效果较好。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分享阅读心得时,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五、教学延伸1.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提高阅读素养。
3.定期组织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精读和泛读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了两种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精读训练1.教师展示课文:“今天我们要精读《小石潭记》,请大家先默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思考,找出你认为重要或难以理解的词句。
《精读与略读》教案第一篇:《精读与略读》教案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审题二.指导自读课文1.揭示课题。
2.审题:(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A、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B、组织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1.齐读。
2.浏览课文,思考。
1.按要求轻声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3.指名汇报。
4.指名补充。
5.听读,评议。
6.听读,思考。
7.指名交流。
8.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精读与略读选择哪些读书方法怎样略读第二篇:精读与略读《精读与略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师讲述略读的意义,重点介绍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课文《精读与略读》教案范文第一章:精读与略读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特点理解精读与略读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定义与区别精读与略读的实践案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的实践案例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入精读与略读的概念1.4.2 讲解:详细讲解精读与略读的定义及特点1.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的实践案例第二章:精读的方法与技巧2.1 教学目标掌握精读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精读提高阅读效果2.2 教学内容精读的方法与技巧精读的实践案例讲授法: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的实践案例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2.4.2 讲解:详细讲解精读的方法与技巧2.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的实践案例第三章:略读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掌握略读的方法与技巧能够运用略读提高阅读效率3.2 教学内容略读的方法与技巧略读的实践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略读的实践案例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3.4.2 讲解:详细讲解略读的方法与技巧3.4.3 案例分析:分析略读的实践案例第四章: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理解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4.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方法4.4.2 讲解:详细讲解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4.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实际应用中的结合案例第五章: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5.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精读与略读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技巧5.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案例5.3 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法:进行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5.4 教学步骤5.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方法及应用5.4.2 实践训练:进行精读与略读的实践训练5.4.3 案例分析:分析实践训练中的优秀案例第六章: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掌握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具体应用能够针对不同学术材料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6.2 教学内容学术阅读的特点与挑战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策略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学术阅读的特点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具体应用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6.4.2 讲解:讲解学术阅读的特点与挑战6.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学术阅读中的具体应用第七章: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掌握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能够针对不同文学作品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7.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性与阅读方法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特性与阅读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7.4.2 讲解:讲解文学作品的特性与阅读方法7.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应用第八章: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重要性8.1 教学目标理解在信息爆炸时代精读与略读的重要性能够利用精读与略读有效筛选和处理信息8.2 教学内容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的挑战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的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作用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8.4.2 讲解:讲解信息爆炸时代阅读的挑战8.4.3 案例分析:分析精读与略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作用第九章:精读与略读的评估与反思9.1 教学目标学会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策略和效果能够根据反馈调整阅读策略9.2 教学内容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方法阅读策略的调整与优化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方法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9.4.2 讲解:讲解评估和反思精读与略读的方法9.4.3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第十章: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提升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应用能力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兴趣10.2 教学内容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案例阅读材料的拓展与推荐10.3 教学方法实践训练法:进行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推荐法:推荐阅读材料,拓展阅读视野10.4 教学步骤10.4.1 导入:回顾精读与略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0.4.2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精读与略读的综合实践10.4.3 材料推荐:教师推荐阅读材料,拓展学生阅读视野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精读与略读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内容中,精读与略读的定义、特点及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与区分。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精读和泛读》相关知识:读书人是幸福人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
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鉴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
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
但我们所指的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
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
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
精读与略读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精读和略读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二、教学内容1. 精读:通过分析文章的细节,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略读: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2.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目的和方法。
2. 精读示范:教师选取一篇文章,示范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细节,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4. 略读示范:教师选取另一篇文章,示范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获取文章的大意和关键信息。
5.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略读,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6.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精读和略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学生准备一篇短文,用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精读和略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提交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于精读和略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者阅读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精读和略读的心得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俱乐部,鼓励他们分享和讨论自己的阅读体验。
3. 推荐优秀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八、教学资源1. 精选适合精读和略读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
2. 提供阅读指南和笔记模板,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记录。
3.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四年级《精读和泛读》教案
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乃是按照必要,不厌不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
他的读书方法是:
1.借。
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
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
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
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
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2.摘。
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
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3.背。
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
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例如,他在读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时,摘抄和背诵了下面的话:
“我主张地球是动的。
”
“地球除自己旋转外,还有某些运动,还在遨游,它其实是一颗行星。
”
“在所有的行星中,太阳是中心……”
“我不会在任何人的责难面前退缩下来。
”
4.写。
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
他写作的方式有二:
①仿写。
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
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
②创作。
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
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