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拉图到怀孕社会学 - 网站地图 解放牛网
- 格式:pdf
- 大小:256.87 KB
- 文档页数:1
柏拉图(Pareto Diagram)一、前言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
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
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员别(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等。
柏拉图《理想国》解读——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第一篇:柏拉图《理想国》解读——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柏拉图《理想国》解读——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摘要: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是古希腊雅典奴隶制社会,正值“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之际。
当时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只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
然而,千百年来因为受生产力限制,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一直延续了下来,也被人们视为常态。
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敢于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体现了他的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
关键字:柏拉图;《理想国》;女性;平等引言柏拉图生活于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在雅典奴隶制城邦日趋没落与衰亡的时期,处于典型的奴隶制社会。
当时妇女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只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没有任何的权利可言。
正如恩格斯所说:“她们过着差不多是幽居的生活,只能同别的妇女【1】有所交往。
”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女性被限制于家中,禁止接触外界,如若违反视为违反妇道,是要受到惩戒的。
对于违反伦理的妇女惩戒更甚。
将视野放大到整个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代,人类皆用自身体力作为主要生产力,同时也作为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
男女在体力上先天就有差别,这就造就了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而生存。
千百年来这种依附关系逐渐演化成男女地位的差别,并长期受生产力限制而被延续下来。
在同时期的中国,正值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立,战乱不停。
当时的中国女性地位同样的低贱,这是生产力落后的必然结果。
同时期还有世界其他地区,女性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几乎都没有社会地位。
柏拉图的女性观2.1柏拉图简介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一部有名的著作即是《理想国》。
048|中国改革CHINA REFORM 柏拉图走出理想国文/杨继绳专栏Column2009年,柏拉图(428-347 B.C)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356年,而他的著作《理想国》至今还摆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书架上,拥有很多读者。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他离开雅典漫游十二年,逐渐形成了理想国的构想。
漫游中,他不断向政要们陈述主张,但处处碰壁,自己也被卖为奴隶。
等他恢复自由之身回到雅典时年已四十,只好安下心来,一边办学一边著述。
《理想国》就是他在这期间的第一部著作。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位哲君。
这位国王是全智的哲学家,超群出众、大智大慧,明察秋毫,没有私心,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为了让国君的指示畅通无阻地贯彻,人民不应当有意见分歧,最好是全体一致地喜笑怒骂。
他认为造成人民意见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家庭制度和私有财产,所以他主张共产共妻。
理想国中,除了躯体没有自己的东西。
柏拉图的理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共产主义。
他是共产主义的鼻祖。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依据人的天性和才能分为三个阶级:哲人阶级,运用思想富于理想,是统治阶级;军人阶级,勇敢坚毅,是第二阶级;生产阶级,是寻求自然欲望的人,属第三阶级。
哲人阶级治国,军人阶级保护国家、维持秩序;生产阶级专事生产,维持国人的物质生活。
柏拉图认为,所谓“正义”,就是每个人专做自己的事,而不管别人的事。
接受国君统治也是正义。
理想国没有法律。
法律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变化,而社会事务是复杂多变的。
全智的哲君能够随机应变,不要用法律去拘束他。
哲君可以自由地发布命令,可以顺从民意也可以违反民意,这就是法律。
为了贯彻命令,他可以用和平手段也可以用强制手段。
如果民性优良,根本用不着法律;如果民性不好,法律也不起作用。
造就良好的民性,一靠优生,二靠教育。
他的优生政策有的很荒谬,甚至同意杀婴。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谋求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之路。
柏拉图反对民主,也反对法治。
500本社会科学经典电子书下载地址第一篇:500本社会科学经典电子书下载地址500本社会科学经典电子书下载地址人脑之迷 /ebook/rnzm.exe第二篇:电子书地址第三篇:心理学电子书200下载地址200部心理学电子书下载来源:李毅鹏的日志一.阿德勒二.卡伦荷妮:三.马斯洛四.大众心理学五.荣格六:弗洛姆:七:森田疗法:八:弗兰克:九:弗洛伊德十:百家争鸣00a-7f57-66fc-8482-514b-5fc3-7406-5b66-300b-7eb3-8428-5766-5c3c-00b7-5e03-83b1.rar/.pagear/.page第四篇:优秀心理学电子书下载地址十:百家争鸣第五篇:电子书格式•电子书格式格式说明电脑下载地址手机下载地址txt格式万能格式,txt适合在电脑,手机,mp3,mp4,苹果产品等多平台,都可阅读.txt格式下载发送到手机epub格式iPhone、iPad、iPod产品专用格式,当安装了iBooks、91熊猫看书时,可直接阅读epub格式电子书,epub支持Windows、Linux 等多平台。
••••••••••• epub格式下载发送到手机chm格式chm网页格式电子书,由HTML代码页面构成,在Windows平台下运行或是安装了91熊猫看书可运行,电脑上阅读或书籍收藏推荐下载此格式。
•••• chm格式下载发送到手机jar格式可以玩java游戏的手机,都可以直接阅读jar格式的电子书,手机上无需任何阅读器,jar合适老款与低端的手机阅读。
•••• jar格式下载发送到手机•• umd格式洛基亚(nokia)手机都可阅读umd格式的电子书,大多数手机读书软件都可阅读umd文件。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时间:古希腊——16、17 世纪,有2000多年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制约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
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人性本恶。
霍布斯命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狼和狼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弗洛伊德“影响人的心理跟行为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物性的冲动”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1890年前后,人们开始将精神分裂归因于社会行为。
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
它标志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正式产生和其成熟体系的出现。
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德国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用模仿来解释所有的社会心理现象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绝不是个体意识的相加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并决定那个后者,社会心理学开始于群体并结束于群体。
黎朋《群众论》集群行为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后面的动因是什本能受《进化论》影响工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 奥尔波特在冯特和闵斯托博格的影响下,写了《社会心理学》一书。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博客———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首页日志相册音乐收藏博友关于我日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三章路德的“职业”概念)有关米尔斯、帕累托、哈贝马斯、布迪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2008-10-27 10:47分类:原著博览字号:大中小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当前的世界人,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男女们互相结合成夫妇,生出孩子来,共同把孩子抚育成人。
这一套活动我将称之为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是个新名词,因之我得先说明一下这名词的意思。
乡土本色-------------------------------------------------------------------------------- 图书名称: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图书作者:费孝通 ISBN:7301037244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1997年5月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
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2014年第4期(总第135期)/七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42014/GeneralNo 135/July《游叙弗伦》作为苏格拉底的哲学申辩顾丽玲【摘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究竟敬不敬神,既是一个事实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
《游叙弗伦》恰恰是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的敬神问题所做的一场更具思想史意义的哲学辩护。
正是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指出城邦诸神信仰的危机是苏格拉底不得不面对的思想处境。
雅典民主政制发展是这一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而游叙弗伦案例则展现了这一危机的现实图景。
苏格拉底通过对虔敬问题的探讨,指明了解决古代信仰危机的可能方向。
《游叙弗伦》表明,在思想层面上,苏格拉底作为哲人,对诸神信仰问题的反思和探究具有正当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在现实层面上,苏格拉底竭力阻止年轻人游叙弗伦做出不虔敬的行为,又为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做了最好的现实辩护。
【关键词】虔敬;申辩;苏格拉底;游叙弗伦中图分类号:B502 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4)04-0060-05 希腊宗教学者布克特教授曾这样说:“自从柏拉图并经由柏拉图,希腊的古代信仰变得与之前有了本质性的不同。
”①这意味着,古代信仰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某种根本转变,而《游叙弗伦》为我们理解这种转变提供了最佳途径。
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发生过一场有关“意见”(δóξ)与“真理”(λθει)的争论。
所谓的“意见”也就是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些生活在自然观点中的“多数”人(πολλóι)的观点,而“真理”或者说哲学则将我们从这种有限境域的私人梦幻世界中唤醒过来②。
如果说雅典城邦原先的诸神信仰代表的就是一种“自然观点”,即多数人的“意见”的话,那么,柏拉图所开启的则是一个“知识的”、“哲学的”或“真理的”信仰世界。
苏格拉底的敬神之审判,表面上关涉的是个别人和“多数”人之间的信仰之争,但实质上是“真理”与“意见”或习俗信仰之争。
试析柏拉图的妇女公有思想【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最好的城邦应在统治阶级中实行妇女公有,这一构想可以从四个层次理解:在政治层面,通过妇女公有取消了婚姻和家庭,将社会等级划分的标准由血缘或财富转为天赋、能力,根绝了世袭贵族的势力,为贤人政制的实现和稳定扫清了道路;在经济层面,妇女公有消除了与婚姻、家庭骨肉相连的私有制度,进而铲灭了贫富分化、公民内斗的可能性,顺应并超越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来的平均主义思潮;在社会层面,妇女公有克服了家庭与城邦的张力,使占人口总数将近一半的妇女从私人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为城邦公共事业增加了劳动力和战斗力;在意识形态层面,妇女公有既契合了城邦的男权思想,又呼应了公民普遍的婚姻和性观念,也强化了为国牺牲、为国奉献的爱国精神,有利于巩固城邦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系。
妇女公有是柏拉图针对城邦危机时期的一系列问题而制定的解决方案中一项具体办法,但在《法律篇》中被迫放弃。
这一方面是因为它过于激进,近乎空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柏拉图对城邦形势进行了重新评估,调整了自己的判断。
妇女公有思想表明了柏拉图既迫切渴求变革以救亡图存,但又不愿对城邦做根本改造的矛盾心理,其提出到放弃反映了柏氏晚年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折衷性、策略性变化。
【关键词】柏拉图妇女公有《理想国》《法律篇》婚姻家庭私有制《理想国》描绘了一个由古希腊大哲柏拉图精心设计的完美城邦,妇女公有是这个城邦格外显眼的特征之一。
如何理解柏拉图这种大胆的主张?它的提出是基于何种必要与理据?为什么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最终放弃了这种构想?这种放弃又有何意味?凡此种种,都是吸引我们对柏拉图的妇女公有思想做一探究的原因。
本文的讨论沿着两条线索展开:在横向上,揭示妇女公有思想与公元前4世纪左右希腊城邦世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纵向上,关注妇女公有思想由提出到放弃所折射的柏拉图个人思想变化及其说明的问题。
一、妇女公有的政治意义公元前5世纪末以来,希腊城邦陷入普遍危机之中,政治领域乱象丛生,柏拉图对各邦政制进行了系统考察和评判,认为当时各邦政制都有问题,[1]所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自认为全新而理想的贤人政制模式。
柏拉图社会关系的演变一、专业分工与社会阶层柏拉图认为社会起源于经济需要,一个人与另一些人合作的目的是为获得更多跟美好的生活必需品。
相互帮助和合作的人聚集而居,“并把聚集的居所称作城邦”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表述的国家论,是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国家的任务就是实现德性和幸福,国家体制和法的目的在于为使尽量更多的人幸福而创造条件。
国家的资质应该像整个宇宙和个人有德性的灵魂一样,那就是说,理性应该在其中占统治地位。
社会上有许多阶级,正如灵魂有各种功能;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于健康灵魂中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
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有一批人承担保卫城邦的职责,他们构成了与生产者阶层有别的武士阶层。
武士除了具有勇敢的禀赋之外,还赋有智慧。
他们知道什么是城邦的真正敌人,同时必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善。
他们的只是不可能来自混淆善恶的神话传说和伤风败俗的诗歌文艺,必须有人承担教育武士的职责。
这些教育武士的人是从武士阶层中挑选出来的最富有智慧、最有力量、最关心城邦的优秀人才,是经过长期磨练和考验的、富有治国经验的长者。
柏拉图称这些人才是完善的保卫者,武士则是真正保卫者的助手。
他在严格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使用“保卫者”和“统治者”。
一般意义上的统治者包括武士和真正的保卫者,两者共同统治着生产者,严格意义上的统治者专指武士的指导者,武士则是实施他们治国方略的执行者。
柏拉图对社会等级的分析处于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考虑。
从最基本的经济生活发展处战争活动,最后产生出政治活动。
伴随着社会生活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次产生出生产者、武士和政治统治者这三个社会阶层。
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国家中有一种职业,这种职业应该是最适合他原有能力的。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应该有的,做自己该做的,守本分,不管闲事。
柏拉图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各自去生产自己所需的东西,那么效率极低。
而专业化能使人臻于完美。
南 方 论 丛2003年10月 第3期SOUTHER N F OR UMOct,2003 No.3一 伽达默尔的成就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从柏拉图(Polato)再回溯到远古的巫术传统,是我对柏拉图的一种理解与解释,或者说是重建和解构,以此区别于.海德格尔(M.Heidegger)、伽达默尔(H.-G.Gadamer)和德里达(J.Derrida)等人。
在这里,我先讲讲他们的主要观点。
众所周知,伽达默尔是通过回溯到他所推崇的《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Sokrates)的“说”来重建哲学,并解释哲学的。
逻各斯,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是Logos的音译,成为哲学的一个基本术语。
伽达默尔认为Logos在古希腊就是“说”。
哲学的重“说”,苏格拉底为之身体力行。
苏格拉底是一个从不写作的人,他一辈子只说不写。
不过,也许正因为苏格拉底只说不写,而他的“说”之所以能得以流传至今,又不能不说是靠别人对他的“说”的“写”,如前面提到的《柏拉图对话录》。
因此,《柏拉图对话录》在这个意义上也[收稿日期] 2003-06-09[作者简介] 郑涌,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从柏拉图再回溯远古巫术传统郑 涌(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摘 要] 试用伽达默尔等人解读柏拉图的方法,从柏拉图再回溯到远古巫术、天体理论乃至人的原初性生活,从对存在的“原初性认识”再进入到人的“原初性存在”。
[关键词] 重建与解构;生命的原初状态;天体理论;巫术[中图分类]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GDB1130(2003)03-0054-06可以说是“传话录”,是传达了苏格拉底的话。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正是以古希腊的一个神的传话者Hermes的名字命名的,并且继承了柏拉图的传统。
法国当代哲学家德里达在其代表作中,通过书写文字与口头话语的区别,来解读柏拉图,从而提出了自己不同于伽达默尔的看法。
在德里达看来,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不仅多次提及了“写出来的语言”、“写成文字的话语”、“书里的话”、“书上的”等等,而且还在《巴门尼德》篇的一开始就为文字的起源、本质、价值等讨论作了铺垫。
简述柏拉图优生优育思想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柏拉图的“优生优育”思想吧。
1。
克服遗传论与进化论是相对立的,这种相对立性正反映了他的客观唯心主义。
但他在哲学中也肯定“天赋”在人身上是存在的,而且它有时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遗传论和进化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他说:“人的身体如果说没有特殊的遗传基础,那么它就不能称之为人的身体。
由此可见,除了那些不可变更的遗传基础以外,其余都是可以改变的。
”[1]既然这样,柏拉图就只能把人类的进化看作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无法从进化论来解释人类后代成员之间相似性的原因。
2。
柏拉图认为人类社会是由血缘家族组成的。
家庭是最初形态的国家,每个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及未婚儿女组成。
后来,随着家庭成员的繁衍增加,才逐渐扩展到夫妻及其他家庭成员。
因此,从国家产生以后,家庭便成为政治生活的中心。
人类的所有社会关系均通过家庭来维系,一切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也都从家庭中产生,并通过家庭得以广泛的传播。
这样,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就是父系氏族制度。
柏拉图关于血缘家庭的理论,显然同早期原始社会组织的情况相符合,但仍然是十分幼稚的,没有把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加以区别,因而陷入唯心主义。
3。
柏拉图的养生之道非常简单,只需每日步行30分钟,饮食起居合乎卫生就行了。
另外,柏拉图主张男女混合生活,至少在前7天不能同房,只有在第8天时,才能恢复夫妻同房。
4。
正因为国家是由血缘家庭构成的,所以它受家长专制统治,等级森严,只有少数具备条件的人,才能够担任国家官职,享有特权。
由于神圣王权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平等,所以它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优生优育便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保障。
5。
在他看来,对家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性格缺陷或疾病,必须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矫治。
比如他主张一出生便要接受检查,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
同时,为防止家庭成员间彼此伤害,影响家庭和睦,又主张以正当的方式解决矛盾。
4。
总而言之,这种“优生优育”思想,其实就是“生物有机体”思想。
只有医生知道张羽江苏人民出版社星期日执行编辑王娜悦读从柏拉图到怀孕社会学□文/大智若每一种书写,都个饱含着个人的境遇,任何文本都有需要唤醒的沉默声音。
作为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读写给女人的书,除了本能的窥探之俗心外,多少是想挖点与众不同的性爱史、文化史。
怀孕只是医生的事情吗《只有医生知道》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妇科肿瘤学博士张羽博士写给女性关于妇科普及读物。
关于精子、子宫、宫外孕、子宫肌瘤等等妇科的术语,是妇科医生解释给女性的术语,我读着读着,读到了朦胧的怀孕社会学,发现了子宫里隐蔽的文化史。
尽管是那么朦胧,尽管是无意识,我还是把《只有医生知道》当作拓荒者的著作。
精子和子宫绝对不是个体行为,怀孕不是个体事件,医生的手术也不仅仅是职业行为。
女人怀孕,关乎性,关乎健康,关乎未来,每一个时代的女人怀孕都不仅仅是女人的故事,都有4深刻的社会背景,女人的怀孕史,其实是一部女性身体受难史。
在中国,关于性和怀孕的著作,主要有三类,一是医生写给医生的,资料罗列,专业术语堆砌;二是教授写给学生的,大量的考试知识点,无法普及;三是一些所谓情感专家的写手,整天写黄色文章,人们读这个是来消遣的,不是来接受科普的。
性教育永远赶不上性早熟,我泱泱大国,有一部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性科普著作吗?没有!中国人民基本靠自学成才,完成性和怀孕的过程,制造了13亿人口大国。
大约在1995年前,我在办公室里读弗洛伊德的著作,被人举报,说我在机关读黄色书。
当然,这个笑话不会终结的,2007年,我读福柯的书,也被同事嬉笑,说我读黄色书。
如果汉语著作中这样的黄色书多了,倒也是好事,遗憾的是,这样的著作凤毛麟角。
可喜的是,性教育不像以前那么遮遮掩掩了,尤其网络读物,起到了无比大的普及作用,如果说性科普有了很大进步,那么怀孕的大众读物并没有发生突破性的改观。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我手头有一部1984年出版的吴阶平《性医学》,虽然这部著作不是建国后首部涉性的著作,但是最权威的,其中一章是谈及怀孕的,共有计划生育中的性问题、避孕和性、性与不孕、妊娠与性四节。
到了2002年,彭晓辉主编的《性科学概论》,基本沿袭了吴阶平《性医学》逻辑,甚至连节标题都没有更改,分别是避孕和性、性与不孕、妊娠与性三节。
令人吃惊的是,《性科学概论》列出的“20世纪中国性学大事件年表”中,从1903一直到2000年,共记录了58起事件,居然没有一起是关于怀孕的。
难道怀孕的问题只是医生的事情吗?《只有医生知道》从头到尾,并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也没有按小说的写法结构全篇,作者的重心不是刻画人物的复杂性,也不是在叙述自己坎坷的经历,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基本是都是关于子宫、流产、子宫肌瘤等等医学常识的,尤其关于真假临产的临床表现。
对话全是关于妇科科普的,不是讲故事的。
这是一部关于医学哲学的书?这部书有不少内容涉及比较敏感的医学伦理。
书中出现的一个主要人物萧峰出场的时候,谈话的内容主要有两大块,一个是关于妇科科普的,一个是关于医学伦理的,比如医生收红包的问题,他表示一个独当一面的外科医生要是从来没人给你送过红包,那说明你是个废物大笨蛋。
谈及红包不收三个原则,术前不收,穷人不收,不是熟人介绍或者看不上的人不收。
比如谈及医院科研怪相,和大学差不多,一个在SC I狂发文章的科研人才,连尿管都不会插。
也有关于医患关系的。
这是一部披露妇科医生原生态的书?最少我从书中读到妇科医生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医生术前必须吃早饭,比如值班医生一晚上接生了6位产妇,剖腹产2位,有一位产妇是双胞胎,一晚上弄出了9条人命,这种工作强度和工作特点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作为一位女性,张羽在叙述女性怀孕的时候,情绪平稳,尤其是在叙述抢救宫外孕女生时候,那位1米9高大男生居然逃避责任,拒绝手术签字。
《只有医生知道》是没有强烈的女权意识,换句话说,在表现女性被匿名伤害的时候,没有那么激烈。
也就是说,女权意识也不是《只有医生知道》需要强调的。
那么,《只有医生知道》到底是什么样一本书?到底表达了什么?模糊的,不是最精准的,但却是最合适的,无意识的写作,却成为一位拓荒者。
从柏拉图到张羽的怀孕社会学我相信,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是中国怀孕社会学的拓荒之作。
怀孕社会学不但在国内,在国外,也是最新的领域。
这个领域,我所知甚少,只读过两部国外的专著,分别是克莱尔·汉森的《怀孕文化史:怀孕、医学和文化》和德国罗伯特·优特《避孕:性自由和孕自由的千年挣扎》,前者是英国大学英语系教授,后者是德国一医药史研究所所长。
我说过了,汉语关于怀孕著作,除了专业术语过多的科普读物,还有就是写手编造的黄色文章,没有对怀孕社会学的探讨,没有对怀孕文化史展开追查。
汉密尔顿1781年出版的《助产术专论》中提及,女性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和子宫相感应。
由于性别差异,我无法体验这句话,但是我能悟出,如同孕妇的肚皮,会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女人怀孕不仅仅是私人事件。
怀孕社会学是交叉性极强的全新领域,涉及了医学、性学、人类学、文化学、法学、经济学、女性学、政治学等等领域,国内至今没有谁声称,他研究怀孕社会学。
在我们语境中,计划生育带来的是是非非,难以言尽,其实,也算是国产化的怀孕社会学,是一部丰富的怀孕文化史。
在我涉猎著作中,柏拉图是最早倡导计划生育政策的,他在《理想国》中提出,最好不要受孕,如果不幸怀孕,那么马上终止,因为你无法将孩子抚养大。
亚里士多德也建议,如果同房并怀孕了,孩子的数量已经达到了限制,他们必须将胎儿放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从控制人口角度倡导避孕和堕胎的,他们也是从政治角度来讨论怀孕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怀孕现象,大致意思是,吃不饱的贫困地区妇女能生20多个孩子,而有吃有喝的贵妇人一般生二三个孩子就不行了,他认为,穷人孩子成活率低,富人成活率高,这种阶级结构保持稳定。
关于性教育,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但不同的是,西方有完整详实的妇科古文献资料和数据,古汉语关于这方面的数据少之又少。
古代妇科被称之为“带下医”,典故来自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古代妇女腰部带子以下部位的疾病,当然是生殖器疾病了。
也有华佗摘除死胎的记载。
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现象,关于妇科记载,最早都是从宗教开始的,中国真正成为妇科医书流传后世的,不是扁鹊和华佗这样的名医,而是吃斋念佛的和尚,比如从晋朝开始的竹林寺女科,流传至今,范文澜在《唐代佛教》一书中调侃道:“释月田著《宁坤宝笈》,竹林寺僧著《妇科秘方》,二书如果真有什么好处,那只能说妇科学上添了些新治疗法,与佛学毫无关系。
和尚研究妇女病,佛经里有根据吗?”西方有关妇科的记载非常早,流传后世的著作汗牛充栋,大约公元前1850年,古埃及就有《卡夫妇产科草纸》一书,大量的篇幅是介绍妇科病的,并有关于避孕的记载,用鳄鱼的粪便,在煮熟的植物汁里捣碎。
那时,中国正处于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稍晚一点的,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爱柏氏纸草纪事》是最详实的医学文集,也有关于避孕的原始方法,比如用小麦的种子熏子宫,喝药物,即用蔬菜、植物和酒混合而成的汁液。
除了鳄鱼粪避孕外,大象粪也可以用来避孕。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研制的100种药方里,大多数是关于堕胎的。
古希腊的医生苏拉努斯堪《妇科学》记载,同房时候闭眼,屏住呼吸,完事后,剧烈打喷嚏,就能避孕。
实际上,闭眼和屏住呼吸的原始方法,一直到2001年,国外还有不少妇女相信。
古罗马医生沙浪诺著有《女性疾病四书》。
很多宗教法对避孕惩罚是很严厉的,避孕等同于杀人,甚至和行刺罪差不多。
1896年,医学界著名的《柳叶刀》刊文说,避孕是违反生理学的罪恶。
直到1966年,经过女权主义者桑格不断抗争,美国华盛顿才判定,婚姻中的避孕行为是合法的。
怀孕和避孕,是女性身体受难史,横跨了几千年来,才有自由避孕的今天。
子宫连接女性身体每一个部位,女性怀孕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几千年的怀孕社会学,是女性子宫里隐藏着的文化史。
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第二章里讲述的那个宫外孕的女生悲催故事,反复说明的是,没有绝对安全的安全期。
而为什么到来了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生对安全期避孕深信不疑,因为社会上没有类似于《只有医生知道》这种怀孕社会学的大众读物。
在这个意义上说,张羽是怀孕社会学的拓荒者,尽管她是无意识的,尽管她没有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明确目标,但她基本在揭示子宫里隐蔽的文化史,因为怀孕并非个体事件。
正因为这部著作是无意识的、模糊的怀孕社会学著作,所以,很多方面浅尝辄止,比如在谈论妇科病现象时候,没有延伸,没有谈及这个时代的性问题;叙述宫外孕、子宫瘤等等疾病时,没有触及这个社会敏感的神经给女性带来无所不在的伤害;在探讨流产时,没有放大男人和女人人性的挣扎;在谈论医学伦理时,没有触及时代脆弱的体制。
但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揭示了子宫里隐蔽的文化史,她是怀孕社会学拓荒者,这一点弥足珍贵。
怀孕社会学需要医学、性学、人类学、文化学、法学、经济学、女性学、政治等领域,尤其是医学的广泛参与,我不知道,《只有医生知道》算不算一个怀孕社会学开端,后面是不是有一系列的大众读物陆续出炉。
翘首以盼,不仅仅给女人读,更要给男人读。
杨柳岸杨柳岸没有晓风却是残月撩开漫天的离愁别绪淡墨的月色全然泼向依依的小船齐铁偕诗书画齐铁偕中国书画出版社[齐铁偕诗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