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理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44
VTS船舶交通管理培训课件VTS与海事监管 2010年6月主要内容 VTS的发展 VTS定义 VTS的分类 VTS的功能我国VTS的现状 VTS在海事监管中的地位 VTS管理规定 VTS违章处理 VTS的发展由来 1、世界贸易的主要运输手段2、助航标志、航海仪器、航行规则 3、船舶数量、吨位、船速不断提高 4、交通拥挤带来事故灾难:人命财产+污染产生有效途径―在岸上建立一个系统,监视水域中船舶运动并提供信息、建议、指示,与船舶相互作用,有效控制交通流―VTS VTS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正向第四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从管理运河和狭水道开始建立的。
主要特点: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船舶航运效率;管理水域仅限于港口及运河、江河狭窄航道;技术手段只是简单的光、声、电、机械信号系统及电报电话的通讯联系。
VTS的发展第二阶段 1948年,英国在利物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港口监视的雷达站。
大的突进主要特点:设置的目的在提高航运效率的同时,着重于增进船舶交通安全;管理水域从港口延伸到外海或覆盖整个河川航道至入海口;技术手段的主要形式是雷达加VHF,雷达居主要地位;分道通航等航行法则在管理水域内实施。
VTS 的发展第三阶段随着水上运输的发展,大型船舶(油轮)增加,航速提高,灾难事故发生,使增加航行安全、防止水域污染受到关注。
1970年以来,在水运发达国家出现了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更复杂更完善的交管系统,由雷达、VHF通信、信息传输、数据处理、VHF-DF、CCTV、GPS、信息记录等若干子系统组成。
VTS的发展第三阶段 1972年,美国首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港口雷达,建立了旧金山实验船舶交通系统,为VTS高级监视系统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1977年2月,具有雷达数据处理和交通数据处理功能的日本东京湾VTMS正式投入运行,形成了VTS自动化高级监视系统的基本格局。
VTS的发展第三阶段主要特点:设置目的除了增进安全、提高效率之外,十分重视力求减少对水域环境造成的损害,因而,对船舶管理的强制程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