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
- 格式:doc
- 大小:349.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助色团:有n电子的基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强.2、发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系统.3、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强度增加,增色作用.4、蓝移: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减色作用.5、增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6、减色作用:使吸收强度减低的作用.7、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二、选择题1、不是助色团的是:DA、-OHB、-ClC、-SHD、CH3CH2-2、所需电子能量最小的电子跃迁是:DA、σ→σ*B、n →σ*C、π→π*D、n →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饱和烃类在远紫外区有吸收B、UV吸收无加和性C、π→π*跃迁的吸收强度比n →σ*跃迁要强10-100倍D、共轭双键数目越多,吸收峰越向蓝移4、紫外光谱的峰强用εmax表示,当εmax=5000~10000时,表示峰带:BA、很强吸收B、强吸收C、中强吸收D、弱吸收5、近紫外区的波长为:CA、4-200nmB、200-300nmC、200-400nmD、300-400nm6、紫外光谱中,苯通常有3个吸收带,其中λmax在230~270之间,中心为254nm的吸收带是:BA、R带B、B带C、K带D、E1带7、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目C、吸收峰的位置D、吸收峰的形状8、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DA、紫外光能量大B、波长短C、电子能级差大D、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9、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AA、水B、乙醇C、甲醇D、正己烷10、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AA、B、C、D、1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A(b)A、B、C、D、12、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AA、670.7nmB、670.7μC、670.7cmD、670.7m13、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AA、σ→σ*B、π→π*C、n→σ*D、n→π*第二章红外光谱一、名词解释:1、中红外区2、fermi共振3、基频峰4、倍频峰5、合频峰6、振动自由度7、指纹区8、相关峰9、不饱和度10、共轭效应11、诱导效应12、差频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AA:3N-5 B: 3N-6 C: 3N+5 D: 3N+62、非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BA:3N-5 B: 3N-6 C: 3N+5 D: 3N+63、下列化合物的νC=C的频率最大的是:DA B C D4、下图为某化合物的IR图,其不应含有:DA :苯环B :甲基C :-NH 2D :-OHA 苯环B 甲基C -NH2D -OH5、下列化合物的νC=C 的频率最大的是:AA B C D6、亚甲二氧基与苯环相连时,其亚甲二氧基的δCH 特征强吸收峰为:AA : 925~935cm -1B :800~825cm -1C : 955~985cm -1D :1005~1035cm -17、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 -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AA : 有机酸B :醛C :醇D :醚8、下列羰基的伸缩振动波数最大的是:C9、 中三键的IR 区域在:BA ~3300cm -1B 2260~2240cm -1C 2100~2000cm -1D 1475~1300cm -110、偕三甲基(特丁基)的弯曲振动的双峰的裂距为:DA 10~20 cm -1 B15~30 cm -1 C 20~30cm -1 D 30cm -1以上第三章 核磁共振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2、磁各向异性效应3、自旋-自旋驰豫和自旋-晶格驰豫4、屏蔽效应C R O R A C R O H B C R O F CR OClC DC N R5、远程偶合6、自旋裂分7、自旋偶合8、核磁共振9、屏蔽常数10.m+1规律11、杨辉三角12、双共振13、NOE效应14、自旋去偶15、两面角16、磁旋比17、位移试剂二、填空题1、1HNMR化学位移δ值范围约为0~14 。
波谱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波谱分析中,以下哪种波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B2. 红外光谱中,以下哪种振动类型不会产生吸收峰?A. 伸缩振动B. 弯曲振动C. 纯转动振动D. 面内弯曲振动答案:C3.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A. HzB. ppmC. HzD. rad/s答案:B4.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通常表示为?A. M+B. M-C. M2+D. M2-答案:A5. 紫外-可见光谱中,以下哪种物质不会产生吸收?A. 芳香族化合物B. 共轭双键化合物C. 饱和烃D. 金属离子答案:C6. 以下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量?A. 红外光谱仪B. 核磁共振仪C. 质谱仪D. 紫外-可见光谱仪答案:C7. 以下哪种波谱分析方法可以提供分子的空间结构信息?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光谱C. 紫外-可见光谱D. 质谱答案:B8. 质谱分析中,以下哪种离子是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A. M+B. M-C. M2+D. M2-答案:A9. 核磁共振氢谱中,以下哪种氢原子的化学位移最大?A. 烷基氢B. 烯基氢C. 芳香氢D. 羰基氢答案:D10. 红外光谱中,以下哪种振动模式会产生较强的吸收峰?A. 单键伸缩振动B. 双键伸缩振动C. 三键伸缩振动D. 碳氢键弯曲振动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波谱分析中,紫外-可见光谱主要用于研究分子中的_________电子跃迁。
答案:π-π* 或 n-π*12. 红外光谱中,碳氢键的伸缩振动通常出现在_________ cm-1 以下。
答案:300013. 核磁共振氢谱中,TMS(四甲基硅烷)的化学位移为_________ ppm。
答案:014.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的相对丰度通常_________碎片离子峰。
答案:大于15. 紫外-可见光谱中,芳香族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通常在_________ nm 以下。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山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波谱解析中,核磁共振(NMR)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哪种粒子的自旋状态?A. 电子B. 质子C. 碳原子D. 氧原子答案:B2. 在红外光谱(IR)中,哪种类型的化学键振动会产生吸收峰?A. 单键B. 双键C. 三键D. 所有化学键答案:D3. 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主要研究的是哪种类型的电子跃迁?A. 核间跃迁B. 核内跃迁C. 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D. 电子从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答案:C4. 质谱(MS)中,分子离子峰(M+)通常位于哪个区域?A. 高质量数区域B. 低质量数区域C. 任意质量数区域D. 不存在分子离子峰答案:B5. 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中,哪种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值通常最大?A. 烷基氢B. 烯基氢C. 芳香氢D. 羰基氢答案:D6. 哪种溶剂对核磁共振氢谱的化学位移影响最大?A. 水(D2O)B. 甲醇(CD3OD)C. 氘代氯仿(CDCl3)D. 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答案:A7. 在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振动频率通常位于哪个区域?A. 4000-3000 cm^-1B. 3000-2500 cm^-1C. 2500-2000 cm^-1D. 2000-1500 cm^-1答案:A8. 哪种类型的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中通常没有吸收?A. 含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B. 含有芳香环的化合物C. 含有卤素原子的化合物D. 饱和烃答案:D9. 在质谱中,哪种碎片离子的形成与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有关?A. 烷基离子B. 烯基离子C. 羰基离子D. 芳香环离子答案:C10. 在核磁共振碳谱(^13C-NMR)中,哪种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值通常最小?A. 烷基碳B. 烯基碳C. 芳香碳D. 羰基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核磁共振技术中,自旋量子数为1/2的粒子是________。
答案:质子2. 红外光谱中,化学键的振动模式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最新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全一、选择1.频率(MHz )为4.47 x 10 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 ) 670.7nm ( 2 ) 670.7 卩(3 ) 670.7cm ( 4 ) 670.7m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 (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 )紫外光能量大 (2 )波长短 (3 )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化合物中,卜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 ) * ( 2 ) * ( 3 ) n -»o * ( 4 ) n *5.TtTn*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 (2)甲醇 (3)乙醇 (4)正己烷6.卜冽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 200〜400nm)无吸收的是(1 ) C-1 (2)0 ( 3 ) C.;=o (4) O7.卜.列化合物,紫外吸收A max值最大的是(1 )( 2 ) /》/、/( 3 ) ( 4 ),W二、解答及解析题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帯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 TIT *跃迁波长红移?而使靛基n TIT *跃迁波长蓝移?11.为什么共轴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ITTIT*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波谱分析习题库答案波谱分析复习题库答案⼀、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较,求其相对距离,称之为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核外电⼦在与外加磁场垂直的平⾯上绕核旋转同时将产⽣⼀个与外加磁场相对抗的第⼆磁场,对于氢核来讲,等于增加了⼀个免受外磁场影响的防御措施,这种作⽤叫做电⼦的屏蔽效应。
3、相对丰度:⾸先选择⼀个强度最⼤的离⼦峰,把它的强度作为100%,并把这个峰作为基峰。
将其它离⼦峰的强度与基峰作⽐较,求出它们的相对强度,称为相对丰度。
4、氮律:分⼦中含偶数个氮原⼦,或不含氮原⼦,则它的分⼦量就⼀定是偶数。
如分⼦中含奇数个氮原⼦,则分⼦量就⼀定是奇数。
5、分⼦离⼦:分⼦失去⼀个电⼦⽽⽣成带正电荷的⾃由基为分⼦离⼦。
6、助⾊团:含有⾮成键n电⼦的杂原⼦饱和基团,本⾝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吸收,但当与⽣⾊团相连时,可使其吸收峰向长波⽅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7、特征峰:红外光谱中4000-1333cm-1区域为特征谱带区,该区的吸收峰为特征峰。
8、质荷⽐:质量与电荷的⽐值为质荷⽐。
9、磁等同氢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对组外氢核表现相同偶合作⽤强度的氢核。
10、发⾊团:分⼦结构中含有π电⼦的基团称为发⾊团。
11、磁等同H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耦合作⽤强度,想互之间虽有⾃旋耦合却不裂分的氢核。
12、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定⽅式裂解后⽣成的各种离⼦,按其质量⼤⼩排列⽽成的图谱。
13、i-裂解:正电荷引发的裂解过程,涉及两个电⼦的转移,从⽽导致正电荷位置的迁移。
14、α-裂解:⾃由基引发的裂解过程,由⾃由基重新组成新键⽽在α位断裂,正电荷保持在原位。
15、红移吸收峰向长波⽅向移动16. 能级跃迁分⼦由较低的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较⾼的能级状态(激发态)称为能级跃迁。
17. 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选择题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A)A、4.47×108B、4.47×107C、1.49×106D、1.49×10102、紫外光谱的产⽣是由电⼦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决定了(C)A、吸收峰的强度B、吸收峰的数⽬C、吸收峰的位置A、紫外光能量⼤B、波长短C、电⼦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D、电⼦能级差⼤4、化合物中,下⾯哪⼀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A)A、σ→σ*B、π→π*C、 n→σ*D、 n→π*5、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吸收波长最⼤(D)A、⽔B、甲醇C、⼄醇D、正已烷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红外活性的(A)A、νC-CB、νC-HC、δas CHD、δs CH7、化合物中只有⼀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C)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共振D、空间位阻8、⼀种能作为⾊散型红外光谱仪的⾊散元件材料为:(D)A、玻璃B、⽯英C、红宝⽯D、卤化物结体9、预测H2S分⼦的基频峰数为:(B)A、4B、3C、2D、1A、不变B、逐渐变⼤C、逐渐变⼩D、随原核⽽变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A、12CB、15NC、19FD、31P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化学位值最⼤(D)A、–CH2CH3B、–OCH3C、–CH=CH2D、-CHO13、质⼦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烯(5.25) >⼄炔(1.80) >⼄烷(0.80),其原因为:(D)A、诱导效应所致B、杂化效应所致C、各向异性效应所致D、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的结果14、确定碳的相对数⽬时,应测定(D)A、全去偶谱B、偏共振去偶谱C、门控去偶谱D、反门控去偶谱15、1J C-H 的⼤⼩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 成分(B )A 、成反⽐B 、成正⽐C 、变化⽆规律D 、⽆关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 ,对具有不同质荷⽐的正离⼦,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B )A 、从⼤到⼩B 、从⼩到⼤17、含奇数个氮原⼦有机化合物,其分⼦离⼦的质荷⽐值为:(B )A 、偶数B 、奇数C 、不⼀定D 、决定于电⼦数18、⼆溴⼄烷质谱的分⼦离⼦峰(M )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C )A 、1:1:1B 、2:1:1C 、1:2:1D 、1:1:2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值为29的碎⽚离⼦是发⽣了(B )A 、α-裂解产⽣的B 、I-裂解产⽣的。
波普分析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质谱习题1、有机质谱图的表示方法有哪些?是否谱图中质量数最大的峰就是分子离子峰,为什么?2、以单聚焦质谱仪为例,说明质谱仪的组成,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原理。
3、有机质谱的分析原理及其能提供的信息是什么?4、有机化合物在离子源中有可能形成哪些类型的离子?从这些离子的质谱峰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5、同位素峰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谱图中识别同位素峰?6、谱图解析的一般原则是什么?7.初步推断某一酯类(M=116)的结构可能为A或B或C,质谱图上m/z 87、m/z 59、m/z 57、m/z29处均有离子峰,试问该化合物的结构为何?(A)(B)(C)8.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发生McLafferty重排?9.下列化合物哪些能发生RDA重排?10.某化合物的紫外光谱:262nm(15);红外光谱:3330~2500cm-1间有强宽吸收,1715 cm-1处有强宽吸收;核磁共振氢谱:δ11.0处为单质子单峰,δ2.6处为四质子宽单峰,δ2.12处为三质子单峰,质谱如图所示。
参照同位素峰强比及元素分析结果,分子式为C5H8O3,试推测其结构式。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表示方法有质谱图和质谱表格。
质量分析器出来的离子流经过计算机处理,给出质谱图和质谱数据,纵坐标为离子流的相对强度(相对丰度),通常最强的峰称为基峰,其强度定为100%,其余的峰以基峰为基础确定其相对强度;横坐标为质荷比,一条直线代表一个峰。
也可以质谱表格的形式给出质谱数据。
最大的质荷比很可能是分子离子峰。
但是分子离子如果不稳定,在质谱上就不出现分子离子峰。
根据氮规则和分子离子峰与邻近峰的质量差是否合理来判断。
2、质谱仪的组成: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和真空系统。
进样系统:在不破坏真空度的情况下,使样品进入离子源。
气体可通过储气器进入离子源;易挥发的液体,在进样系统内汽化后进入离子源;难挥发的液体或固体样品,通过探针直接插入离子源。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题1—7 (1)、(3)、(4)、(1)、(1)、(2)、(2)二、解答及解析题20.1.2×1015Hz,40×103cm-1,4.96eV,114.6kcal·mol-1;0.75×1015Hz,25×103cm-1,3.10eV,71.6kcal·mol-121. 827nm,12.1×103cm-1;200nm,50×103cm-122.(1)152kcal·mol-1;(2)102.3 kcal·mol-124. π→π*, n→π*25. (a)(b)26. B,K,R,苯环及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π→π*, n→π*29. (1)K,R;(2)K,B,R;(3)K,B;(4)K,B,R30. (A)CH2=CH-COR;(B)RCOR'31. (1)267nm;(2)225nm;(3)349nm;(4)237nm32. (1)270nm(2)238nm(3)299nm34.36. T=0.244,A=0.61337. 1.836×10-5mol·L-139. ε=1.08×104,3.26%40. 乙酰水杨酸83.5%,咖啡因 6.7%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题1—5 (1)、(3)、(4)、(2)、(4)二、解答及解析题20. C2H5OOC-CH2-CN21.22. A:(CH3)3C-C(C2H5)=CH2B:C:(CH3)3C-CBr(C2H5)CH3D:(CH3)3C-C(CH3)=CHCH3E:(CH3)3CCOCH3 23. 是;C2H6;两个甲基24. A;B:C:D:E:25. CH3CH2CH2NO226.27. CH3COOC2H528. A:B:29.A:B:C:D:E:30. CH3COOCH=CH2第四章NMR一、选择题1—5(2)、(1)、(2)、(4)、(2);6—10(1)、(1)、(3)、(1)、(4)11—15 (4)、(2)、(1)、(2)、(3)二、解答及解析题12.13.14.1516.1718.19.20.第五章质谱一、选择题1—5 (2)、(2)、(3)、(2)、(3)二、解答及解析题1.m/z值愈大,动量也愈大;m/z值愈大,偏转度愈小。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波谱解析中,下列哪种波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B2.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下列哪种溶剂对氢核的化学位移影响最大?A. 重水(D2O)B. 甲醇(CH3OH)C. 四氢呋喃(THF)D. 氯仿(CHCl3)答案:A3. 红外光谱中,下列哪种振动模式对应的吸收峰通常位于3000-3100 cm^-1?A. C-H 伸缩振动B. C=C 伸缩振动C. C=O 伸缩振动D. N-H 伸缩振动答案:A4. 在质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类型的化合物最容易产生分子离子峰?A. 芳香烃B. 脂肪烃C. 醇类D. 胺类答案:A5. 紫外光谱中,下列哪种化合物最有可能产生λmax在200-300 nm的吸收峰?A. 烷烃B. 烯烃C. 芳香烃D. 醇类答案:C6. 在核磁共振碳谱中,下列哪种化合物的碳原子化学位移值通常最高?A. 烷烃中的碳原子B. 烯烃中的碳原子C. 芳香烃中的碳原子D. 羰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答案:D7. 红外光谱中,下列哪种振动模式对应的吸收峰通常位于1700-1750 cm^-1?A. C-O 伸缩振动B. C=C 伸缩振动C. C=N 伸缩振动D. C=O 伸缩振动答案:D8. 在质谱分析中,下列哪种裂解方式最常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场解离D. 热裂解答案:A9. 紫外光谱中,下列哪种化合物最有可能产生λmax在300-400 nm的吸收峰?A. 烷烃B. 烯烃C. 芳香烃D. 酮类答案:D10.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下列哪种化合物的氢原子化学位移值通常最低?A. 烷烃中的氢原子B. 烯烃中的氢原子C. 芳香烃中的氢原子D. 羰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ppm12. 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强度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1)σ→σ*(2)π→π*(3)n→σ*(4)n→π*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1)(2)(3)(4)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1)(2)(3)(4)二、解答及解析题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波谱技术用于测定分子的振动能级?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D. 质谱答案:B2.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电子云密度B. 原子核的自旋C. 磁场强度D. 温度答案:A3.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形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质谱分析中常用的离子源?A. 电子轰击源B. 热丝源C. 激光解吸源D. 电化学源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红外光谱中,碳氢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出现在_________ cm^-1附近。
答案:2900-30002. 核磁共振中,氢原子的化学位移与_________有关。
答案:电子云密度3. 质谱分析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分子,其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_________。
答案:1004. 紫外光谱分析中,分子吸收紫外光后,电子从_________跃迁到_________。
答案:基态;激发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答案: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
当分子吸收红外光时,分子中的化学键会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从而产生特征吸收峰。
通过分析这些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可以确定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2. 核磁共振氢谱中,为什么不同的氢原子会有不同的化学位移?答案:核磁共振氢谱中,不同的氢原子会有不同的化学位移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导致电子云密度不同。
电子云密度会影响周围磁场的局部强度,从而影响氢原子的共振频率,导致化学位移的差异。
3.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与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的电离效率以及离子源的类型有关。
分子越稳定,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越高;电离效率高的离子源,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也越高。
有机波谱分析习题答案有机波谱分析习题答案有机波谱分析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信息,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在学习有机波谱分析的过程中,习题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给出一些有机波谱分析习题的答案,供大家参考。
1. 以下是某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图的部分峰的m/z值和相对强度,请根据质谱图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m/z 15 (100%), 29 (35%), 43 (60%), 57 (10%), 71 (20%), 85 (5%), 99 (3%)根据质谱图的峰强度和m/z值,可以推测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15。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m/z 43和m/z 57的相对强度较高,而m/z 15的相对强度最高,这表明该化合物中含有氧原子。
综合考虑,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能是2-甲基-3-戊醇。
2. 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哪些峰代表羰基振动?根据红外光谱图,羰基的特征峰通常出现在1700-1750 cm-1的区域。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征来判断哪些峰代表羰基振动。
3. 以下是某有机化合物的1H NMR谱图,请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δ 1.2 (3H, t), 2.1 (2H, q), 3.7 (2H, t), 7.2 (1H, s), 7.5 (1H, dd), 8.0 (1H, d)根据1H NMR谱图的峰位和峰面积,可以推测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根据谱图,可以确定该化合物含有一个甲基、一个亚甲基、一个乙基和一个苯环。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7.5 ppm和8.0 ppm的峰是一个双峰,这表明它们是相邻的质子。
综合考虑,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能是苯甲醚。
4. 以下是某有机化合物的13C NMR谱图,请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δ 15.2, 22.7, 35.1, 42.6, 128.9, 135.6, 169.8根据13C NMR谱图的峰位,可以推测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较下列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 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结构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OCH3与与与与A BC D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 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波谱分析》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波谱分析》试题及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波谱分析》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波谱分析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
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波谱分析复习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1、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求其相对距离,称之为化学位移。
2、屏蔽效应:核外电子在与外加磁场垂克的平面上绕核旋转同时将产生一•个与外加磁场相对抗的第二磁场,对于氢核來讲,等于增加了一个免受外磁场影响的防御措施,这种作用叫做电子的屏蔽效应。
3、相对丰度:首先选择一个强度最大的离子峰,把它的强度作为100%,并把这个峰作为基峰。
将其它离子峰的强度与基峰作比较,求出它们的相对强度,称为相对丰度。
4、氮律:分子中含偶数个氮原子,或不含氮原子,则它的分子量就一定是偶数。
如分子中含奇数个氮原子,则分子量就一定是奇数。
5、分子离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带止电荷的自山基为分子离子。
6、助色团: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不产生吸收,但当与生色团相连时,可使其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的基团。
7、特征峰:红外光谱中4000-1333cm-1区域为特征谱带区,该区的吸收峰为特征峰。
8、相关峰:红外光谱中山同一个官能团引起,相互依存,又可以相互佐证的吸收峰。
9、质荷比:质量与电荷的比值为质荷比。
10、发色团:分子结构中含有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11、磁等同H核:化学环境相同,化学位移相同,且对组外氢核表现出相同耦合作用强度,想互之间虽有自旋耦合却不裂分的氢核。
12、质谱:就是把化合物分子用一定方式裂解后生成的各种离子,按其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图谱。
13、A裂解:止电荷引发的裂解过程,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止电荷位置的迁移。
14、裂解:自I上I基引发的裂解过程,曲自曲基重新纽成新键血在。
位断裂,止电荷保持在原位。
15、红移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16、能级跃迁分子由较低的能级状态(基态)跃迁到较高的能级状态(激发态)称为能级跃迁。
17、发色团含有"电子的基团,在紫外光谱屮有吸收峰的,称为发色团。
波谱分析-习题集参考答案-1002第一章紫外光谱一、单项选择题1. 比较下列类型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A)Aσ→σ* > n→σ* > π→π* > n →π*Bπ→π* > n →π* >σ→σ* > n→σ*Cσ→σ* > n→σ* > > n →π*> π→π*Dπ→π* > n→π* > > n→σ*σ→σ*2、共轭体系对λmax的影响( A)A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红移B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小,吸收峰蓝移C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红移D共轭多烯的双键数目越多,HOMO与LUMO之间能量差越大,吸收峰蓝移3、溶剂对λmax的影响(B)A溶剂的极性增大,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B溶剂的极性增大,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C溶剂的极性减小,n →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紫移D溶剂的极性减小,π→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峰红移4、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有:(B)A二个吸收带B三个吸收带C一个吸收带D没有吸收带5. 苯环引入甲氧基后,使λmax(C)A没有影响B向短波方向移动C向长波方向移动D引起精细结构的变化6、以下化合物可以通过紫外光谱鉴别的是:(C)OCH3与与与与A BC D二、简答题1)发色团答:分子中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结构2)助色团本身不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但是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以使发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答:方向移动,吸收强度增加。
3)红移答:向长波方向移动4)蓝移答:向短波方向移动5)举例说明苯环取代基对λmax的影响答:烷基(甲基、乙基)对λmax影响较小,约5-10nm;带有孤对电子基团(烷氧基、烷氨基)为助色基,使λmax红移;与苯环共轭的不饱和基团,如CH=CH,C=O 等,由于共轭产生新的分子轨道,使λmax显著红移。
6)举例说明溶剂效应对λmax 的影响答:溶剂的极性越大,n → π*跃迁的能量增加,λmax 向短波方向移动;溶剂的极性越大,π→ π*跃迁的能量降低,λmax 向长波方向移动。
三、计算下列化合物的λmax1)2)33)4)OOHO5)6)1)λmax = 217(基本值)+30(共轭双键)+15(环外双键3×5)+35烷基(7×5)= 357nm2)λmax = 217(基本值)+30(共轭双键)+10(环外双键2×5)+25烷基(5×5)= 342nm3)λmax = 217(基本值)+5(环外双键1×5)+15烷基(3×5)= 237nm4)λmax = 215(基本值)+30(共轭双键)+5(环外双键1×5)+ 30烷基(1×12+1×18)= 280nm5)λmax = 215(基本值)+ 35羟基(1×35)+24烷基(2×12)= 274nm 6)λmax = 217(基本值)+5(环外双键1×5)+25烷基(5×5)=247 nm第二章 红外光谱一、 单项选择题1、双原子分子中,折合质量、键的力常数与波数(ν)之间的关系为(C )A 折合质量与波数成正比B折合质量与键的力常数成正比C键的力常数与波数成正比D键的力常数与波数无关2、诱导效应对红外吸收峰峰位、峰强的影响(B)A基团的给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B基团的给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C基团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越强D基团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越强,吸收峰越弱3、羰基上基团共轭效应对其红外吸收峰峰位和峰强的影响A基团的给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B基团的给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C基团的吸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吸收峰越强D基团的吸电子共轭效应越强,吸收峰越弱4、孤立甲基的弯曲振动一般为1380cm-1,异丙基中的甲基分裂分为1385cm-1和1375cm-1,叔丁基中的甲基为1395cm-1和1370cm-1,造成的原因是A分子的对称性B振动耦合C费米共振D诱导效应5、CH3CH2CH2CH3①、CH3CH2CH(CH3)2②和C(CH3)3③三种烷烃的甲基,其面外弯曲振动分别为:A①为1395cm-1和1370cm-1;②为1380cm-1;③为1385cm-1和1375cm-1B①为1380cm-1;②为1395cm-1和1370cm-1;③为1385cm-1和1375cm-1C①为1380cm-1;②为1385cm-1和1375cm-1;③为1395cm-1和1370cm-1D①为1385cm-1和1375cm-1;②为1395cm-1和1370cm-1;③为1380cm-16、酸酐、酯、醛、酮和酰胺五类化合物的νC=O出现在1870cm-1至1540m-1之间,它们νC=O的排列顺序是A酸酐<酯<醛<酮<酰胺B酸酐>酯>醛>酮>酰胺C酸酐>酯>酰胺>醛>酮D醛>酮>酯>酸酐>酰胺7、游离酚羟基伸缩振动频率为3650cm-1~3590cm-1,缔合后移向3550cm-1~3200cm-1,缔合的样品溶液不断稀释,νOH峰A逐渐移向低波数区B逐渐移向高波数区C位置不变D转化为δOH8.CH3COCH3①、CH3CH2CHO②、Cl3CCHO③和CH3CH=CHCOCH3④,四种化合物的νC=O不同,按值的大小排列顺序时A③>④>①>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9、红外光谱用于鉴别同源化合物有独特的好处,仅需要根据结构差异部分的基团振动就可以作出合理裁决。
例如阿司匹林和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差异时:A阿司匹林物羧基振动,苯甲酸有B阿司匹林物甲基的面外弯曲振动,苯甲酸有C阿司匹林的羧基伸缩振动观察到两各峰,苯甲酸只有一个羧基伸缩振动峰;阿司匹林有一个甲基面外弯曲振动峰,苯甲酸无此峰D阿司匹林为非红外活性分子,苯甲酸为红外活性分子10、红外光谱可用来评价某些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例如乙酸丁酯用氢化铝锂还原时,只要观察反应混合物的红外光谱的下列特征便可认为反应完成A 羰基峰消失B 羰基峰出现C甲基峰消失D亚甲基峰消失11、决定化合物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决定因素是:A.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B. 振动过程中偶极距的变化及能级的跃迁几率C. 能级的跃迁几率及电子、空间效应D. 振动过程中偶极距的变化及氢键效应12、分子内两基团位置很近并且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时, 它们之间发生强相互作用,结果产生两个吸收峰, 一个向高频移动,一个向低频移动,该效应是:A振动的偶合效应B费米共振效应C场效应D张力效应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红外光谱中的相关峰2、举例说明共轭效应对吸收峰峰位的影响3、举例说明诱导效应对吸收峰峰位的影响4、化合物CH2=CHCOCH3在红外光谱中有哪些主要吸收峰,请加以简单说明5、举例说明红外光谱中600~1000cm-1区域的吸收峰在芳香化合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6、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红外光谱的差异C CH 3C CH 2O ACNCH CH 3CH 3OH BABOHOHCHOAB三、结构指认题1.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主要峰的位置为3300cm -1,3030cm -1,3000cm -1,2300cm -1,1600cm -1,1590cm -1,1480cm -1,请判定应与哪种结构对应,并确定各吸收峰的归属。
CN OHCONH 2OHAB2.某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主要峰的位置为3290cm -1,2950cm -1,2860cm -1,2200cm -1和1689cm -1,请判定应与下列化合物中哪种结构对应, 请指定各峰的归属。
C C CHO CH 3C CH 3C CH OC C CHO CH 3C CH 3C CH 2O ABCD四、结构推断题1.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8H 8O 2,红外光谱图的主要峰有3030cm -1,2950cm -1,2860cm -1,2820cm -1,2730cm -1,1690cm -1,1610cm -1,1580cm -1,1520cm -1,1465cm -1,1430cm -1,1395cm -1,825cm -1,请指定结构并归属各峰。
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9H 10O 2,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峰有3030cm -1,3000cm -1,2960cm -1,2860cm -1,1780cm -1,1600cm -1,1500cm -1,1460cm -1,1400cm -1,1380cm -1,740cm -1,690cm -1,请指定结构,并归属各峰。
第三章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氢谱一、单项选择题1、H C O C H CH 3CH 3CH 3CH 3ba ①、C C H H Cl IH H a b②、H 3C CH 2CH 2Iab③中质子a 和b 的δ值顺序为:A 、①、②和③中δa>δbB 、①、②和③中δb>δaC 、①中δb>δa 、②和③中δa>δbD 、①和②中δa>δb 、③中δb>δa2、H 3CH 2CH 2C O C OCH 2CH 2CH 3a cb d f e 中质子的峰形: A 、 均为三重峰 B 、 均为六重峰C 、 a 及f 质子为三重峰,其余质子为六重峰D 、 e 及b 质子为多重峰,a 、c 、d 、f 质子为三重峰3、5α-雄甾烷-11-酮中C 1上的横键质子比竖键质子处于低场,确切数据见结构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O H H δ2.45δ0.78A 、 它们具有不同的酸碱性B 、 邻近的角甲基的空间压力C 、 羰基的各向异性效应D 、 邻近角甲基的NOE4、磁各向异性效应在氢谱中很重要,具有磁各向异性效应的基团主要有 A 、 芳环和硝基 B 、 芳环、炔键和烯键 C 、 芳环、三键、双键和单键 D 、 所有的化学基团5、去屏蔽和屏蔽效应对化学位移有重要贡献,结果是A 、 屏蔽效应使质子的δ值增大,去屏蔽效应使质子的δ值减小B 、 屏蔽使质子的共振信号产生低场位移,去屏蔽使质子的共振信号产生高场位移C 、 去屏蔽效应使质子的δ值增大,即产生高场位移,屏蔽效应使质子的δ值减小,即产生低场位移D 、 屏蔽使质子的δ值减小,即产生高场位移;去屏蔽使质子的δ值增大,即产生低场位移6、质子的化学位移值与该质子连接的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相关基团的磁各向异性效应有关,综合这两种影响造成质子的化学位移顺序如下: A 、 炔碳质子〉饱和碳质子〉烯碳质子 B 、 饱和碳质子〉烯碳质子〉炔碳质子 C 、 烯碳质子〉饱和碳质子〉炔碳质子 D 、 烯碳质子〉炔碳质子〉饱和碳质子7、CH 3CH 2O C OCH 2CH 3O、C(OCH 2CH 3)4、CH 3CH 2OCH 2CH 3和C CH 2CH 3O F 3C 4个化合物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鉴别 A 、 根据各质子积分鉴别B 、 根据3JHH 鉴别C 、 根据各质子的峰形鉴别D 、 以上三种方法都不能鉴别8、C ONHCH 3ClHaHbC ClHaNHCH 3(a)(b)A 、二者中Ha 和Hb 均有远程耦合B 、二者中Ha 和Hb 均无远程耦合C 、化合物a 中Ha 和Hb 有远程耦合D 、化合物b 中Ha 和Hb 有远程耦合9、 二面角对3J HH 值有重要影响,Karplus 把这种影响总结为一条很有名的曲线,从该曲线可以看出:A. 随着二面角的增大,3J HH 值增大B. 随着二面角的减小,3J HH 值减小C. 二面角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