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高层建筑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31
超高层住宅开发的研究与思考超高层住宅开发的研究与思考——宇鹏——深圳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土地的稀缺是显而易见的,但纵观深圳房地产住宅市场上,虽然各种类型的建筑产品层出不穷,但是,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深圳的超高层住宅属稀缺类!目前市场上的超高层住宅供应仅一个(纯住宅)港丽豪园,而且开发的不是很成功。
深圳的许多超高层建筑都是写字楼,住宅皆以小高层、高层为主流,似乎与深圳住宅用地的稀缺不相映衬。
许多国际大都市,比如与深圳隔了一条河的香港,超高层住宅比比皆是,北京、上海、广州超高层住宅的开发也接二连三,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深圳的超高层住宅将风声水起,引领深圳住宅楼市的风骚!本文对超高层住宅开发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旨在与同行交流,共同研讨深圳超高层住宅开发中需关注的课题。
全文排序如下:◆主要结论◆超高层建筑的界定◆超高层住宅建筑部分特点◆部分开发环节技术难点的研究与思考▲成本核算▲结构系统▲垂直交通设计▲消防弱电系统▲节能、环保措施及其他◆深圳市场超高层住宅物业研究与思考▲东海港丽豪园▲擎天华庭主要结论:◆超高层建筑的界定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划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划。
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1)9~16层(最高为50米);(2)17~25层(最高到75米);(3)26~40层(最高到100米);40层以上(即超高层建筑)。
根据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凡是超过100米的均为“超高层公寓”。
(本文把40层以上楼定为超高层)◆超高层住宅建筑部分特点●结论:虽然超高层住宅建筑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但是通过国内外近些年对超高层建筑的开发研究实践,在建设开发上,技术条件已经具备。
故而对于超高层住宅的开发更多需要思考的是技术难点的优化解决方案及市场导向的相关方面。
◆部分开发环节技术难点的研究与思考●结论一:成本的增加势必使得开发物业销售价格上扬,同时也使得项目开发获取得利润率降低,所以,在开发成本和销售价格不可控的情况下,缩短超高层住宅物业的开发销售周期是保证利润率的一个关键。
台、港两地超高层建筑简介台北101(TAIPEI 101)台北101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信义路5段7号。
业主: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楼高:509.2m (屋顶高度:449.2m ) 楼层共地上101层、地下5层 建筑面积:41.25万平方米 主要用途:商业、办公、观光于1999年动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启用。
其最初名称为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2003年改为现名,亦俗称为101大楼。
曾于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间拥有“世界第一高楼”的纪录。
台北101的9至84楼为出租办公室,其中35、36、59、60楼为“空中大厅”,将整栋大楼分为低、中、高楼段三个区域,大厅楼层提供便利商店、邮局、管理办公室等设施。
36楼设有国际会议中心,提供会议服务。
84楼为“风云会”,为多功能活动场地。
89楼为室内观景台、91楼为室外观景台。
高雄85大楼高雄85大楼,又称东帝士85国际广场、东帝士建台大楼,位于台湾高雄市苓雅区,自强三路7号 楼高:378m (屋顶高度:347.5m ) 楼层共地上85层、地下5层 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 主要用途:酒店、办公、公寓完工于1997年。
高雄地标,台湾地区第二高楼。
1F~11F 商业娱乐12F~37F 办公(亿大集团)、公寓 38F~85F 酒店(君鸿国际酒店) 74层为观景台新光人寿保险摩天大楼新光人寿保险摩天大楼,简称新光摩天大楼,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心,中正区忠孝西路一段66号。
与台北车站比邻。
楼高:244.2m楼层共地上51层、地下7层 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 主要用途:商业、办公完工于1993年。
台湾地区第三高楼。
大楼内1至13层为新光三越百货台北站前店,其余为新光人寿、新光金融控股公司的办公室。
46层为展望台远雄信义金融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计划区高松璐1号。
业主:远雄企业集团 楼高:208.3米楼层共地上32层,地下4层 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主要用途:办公 完工于2013年,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低碳绿色办公大楼。
香港高层建筑消防现在用兼顾设计灵活性和消防平安投入一效果分析的方法,来设计高层结构已成为可能。
近来,香港的一些超高层建筑已经采用了消防平安设计的原那么。
本文对于"超高层"的定义,是按照?中国国家建筑标准(China Notional Building Code)?,即高度超过250m。
l 疏散策略保证生命平安或许是建筑标准最根本的目的。
建筑设计要求的最完美功能是在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时,人员能够平安撤离。
这对高层建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高层建筑中人员众多,且撤离时要经过垂直方向的较长距离。
在香港,原来建筑的疏散方法大多都是遵循"同时(singlestage)疏散"的原那么。
利用这个原那么,楼梯就要设计得足够宽,以便于所有人员都能同时撤离。
所谓足够的楼梯宽度,就是楼梯宽度要符合?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筑条例(BuildingRegulationofEnglandand Wales)许可章节(Approved Document)B中指令性设计表格的规定,香港目前就是采用该条例。
现在已发现,对于内有大量人员的高层建筑,采用"同时疏散"是行不通的。
所以就出现了"阶段疏散(phased evacuation)"系统,也就是在火灾事故中分不同的阶段进行疏散。
今天,一些国家或一些指令性建筑标准(包括((NFPA 72)和澳大利亚标准哎AS 2200))已经开始认识到或表达出,阶段疏散是高层建筑疏散较恰当的方法。
虽然阶段疏散的理念看起来对于多数紧急事件是一种适宜的解决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非常极端事件,还是要求建筑能够满足同时疏散的要求。
2 避难层的垂直距离香港的疏散标准要求,所有高度超过25层的建筑,都要有逃生避难层。
在非工业建筑中,至少每25层就应有1个避难层。
避难层是为疏散中的人群提供休息的场所,它应该能够为残疾和受伤人员提供保护,直到得到消防人员的救助。
香港高层建筑风工程作者:杜平, Roy Denoon, 霍展航作者单位:杜平,Roy Denoon(奥雅纳工程顾问,香港九龙九龙塘达之路80号又一城五楼), 霍展航(香港科技大学中电风洞实验所,香港九龙清水湾)1.会议论文刘斌.李亚明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1997该文结合我院设计的两幢超高层建筑实例,依据风洞实验资料,进行了抗风分析设计,并通过现行规范方法和理论方法的比较,提出了设计建议。
2.会议论文李京校.程云峰学校防雷现状与对策──漯河市中小学校雷电防护安全调查报告2007漯河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属于暖温带气候,为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受特殊地形的影响,雷暴频繁,年平均雷暴日在35天以上,属于多雷区。
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防雷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2007年7月9日至7月15日,对漂河市中小学校雷电防护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河市全市共51个乡镇,1261个行政村,有中学约130所,小学 1150所。
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校比较重视防雷工作,学校教学楼、实验楼等都装有防雷装置。
但是也有很多学校不重视防雷,并存在“雷电灾害不会发生在我校”的侥幸心理。
总之,对学校防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安装防雷装置,严格加强对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学校各类建(构)物、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教室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须每年检测一次;切实解决好防雷装置的安装和年度检测费用问题,做好防雷避险安全知识的宣传。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3.会议论文李庆祥.杨仕超.黄啟明高层建筑密集区人行高度风环境的风洞实验研究2008高层建筑密集区的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项目建设前期对其周围的风场特性进行研究与评估十分必要。
本文介绍了两个典型高层建筑密集区域的风环境风洞测试实验的基本情况,主要分析了拟建建筑周围人行高度处的风速分布情况,结合当地风气候气象资料对风环境舒适性进行评估,指出了容易出现不利风环境的关键区域,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香港超高层建筑解读香港作为一个繁华的国际都市,以其壮观的超高层建筑而闻名于世。
这些建筑物不仅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地标风景,也展示了香港的建筑创新和经济实力。
本文将对香港超高层建筑进行解读,探索其背后的设计原理和城市发展的意义。
一、超高层建筑的背景与发展香港作为一个拥有有限土地资源的城市,不得不向上延伸建造超高层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香港需要提供更多的住房和商业空间。
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同时,超高层建筑也代表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的地位。
这些建筑物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的办公室和零售空间,还展示了香港的现代化和创新能力。
因此,超高层建筑成为了香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1. 结构稳定性超高层建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其结构稳定性。
由于香港地处多地震带,建筑物必须能够抵御地震和风力的影响。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超高层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技术,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
2. 楼层布局与功能性超高层建筑通常具有多功能的布局,不仅包括办公室和商业空间,还有住宅、酒店和公共设施等。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功能的需求,并合理布局各个楼层。
此外,为了增加建筑的可持续性,一些超高层建筑还融入了绿色建筑概念,如太阳能发电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外观设计与标志性超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往往具有独特的标志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标。
设计师通过创新的形式、材料和色彩,营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标志性的建筑物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也对城市形象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1. 经济贡献超高层建筑作为商业和零售空间的集中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建筑物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企业入驻,在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繁荣。
2. 城市形象与吸引力超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标志,也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香港未来规划高楼建设方案引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重要的商务枢纽,一直以来以其高楼大厦而著名。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香港需要进一步规划高楼建设,以适应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香港未来规划高楼建设的方案。
背景香港作为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因此高楼建设是其常见的解决方案。
然而,高楼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等。
因此,在规划未来的高楼建设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环境等。
规划理念在未来的高楼建设中,我们应该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打造一个宜居、绿色、现代的城市。
建设策略引入“超高层”建筑在香港未来的高楼建设中,可以考虑引入“超高层”(supertall)建筑。
这些建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建筑高度,增加城市的垂直发展空间。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建筑的遮挡。
多功能综合建筑为了优化土地利用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未来的高楼建设应采用多功能综合建筑的设计。
这些建筑可以结合商务办公、零售、公共设施等不同功能,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绿色建筑在未来高楼建设中,绿色建筑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节能技术、建筑材料环保等手段,可以大幅度减少建筑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绿化和景观设计也应得到充分的考虑,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充分考虑交通规划高楼建设的规划也要考虑交通规划的因素。
在规划高楼的周边区域,需充分考虑交通枢纽的设置和道路网络的优化,以确保交通流畅和方便居民出行。
此外,倡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
配套设施和社区建设高楼建设不仅仅是建造建筑本身,还需要考虑配套的设施和社区建设。
这些配套设施可以包括公园、学校、医疗机构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同时,建设社区也可以通过规划公共空间、加强社区互动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社交和文化生活。
INSTALLATION钢支撑。
2)安装最下面一节立柱,绑扎该层核心筒钢筋,安装外伸钢桁架斜向杆件的底部支撑埋件,爬升核心筒爬模,浇注该层核心筒的混凝土。
3)安装第二节立柱和下部斜向杆件的底部支撑,安装第三节立柱和下部斜向杆件(第一节)。
4)重复步骤1)、2)、3),安装外伸钢桁架的其它杆件。
5)最后安装外伸钢桁架伸出核心筒的“<”形钢梁:待大楼外侧8根巨型柱施工到高出外伸钢桁架两层,并安装了外伸钢桁架第三节对应楼层的部分钢梁后,利用已安装的楼层钢梁搭设操作平台,先安装伸出核心筒的“<”形钢梁中的下面一根钢梁,再安装上面一根钢梁。
6)根据设计要求,外伸钢桁架只对巨型柱传递垂直压力,且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接触表面的缝隙应为2mm左右(间隙可通过增减钢垫片调节)。
因此在大楼施工期间,需要设立荷载监控系统对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进行测量和监控,并通过特制千斤顶来增减钢垫片对两者的间隙进行调节,逐步形成一个测量数据比较稳定的监控系统,使两者之间的最大作用力控制在设计值内。
在施工期间,该系统至少每月需调校一次。
5.6 高强螺栓(High Strength Friction Grip Fastener)施工本工程的高强螺栓施工执行英标BS4604的有关规定。
构件安装前清除摩擦接触面的氧化铁层及其它杂物,确保构件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不低于设计值。
构件安装时先使用普通螺栓进行定位,然后换上高强螺栓。
高强螺栓的初拧和终拧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从螺栓群中央开始,依次向外侧进行紧固,从安装好的一端或刚性端向自由端进行;同一节点的高强螺栓初拧和终拧在一天内完成,雨天暂停高强螺栓施工。
所有高强螺栓均采用力矩控制法拧紧,并达到设计扭矩值,施工工具为扭矩扳手。
5.7 压型钢板(Permanent Formwork)施工本工程的压型钢板为镀锌板,执行英标BS2989。
压型钢板作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永久性模板,设计考虑了其在跨中位置与钢筋一起参与部分受力。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已经在城市中越来越多了。
但是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却不多见,接下来是给建筑人士带来的关于全球超高层建筑的详细资料。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香港第二高建筑物,亦膺全球第6高的摩天大厦。
位于繁华的中环交易广场附近,于2003年完工,是一个集世界级优质写字楼、商场和娱乐设施于一身的总汇。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楼高420米、88层,写字楼办公室可容纳1.5万人,共有高速升降机62部。
国金二期建筑采用无柱式楼层设计,其外表由共重9000吨的1.1万块玻璃幕墙组成,大厦四周景致可一览无遗。
建设背景1990年代,港英政府宣布香港机场核心计划,计划包括兴建机场快线连接香港国际机场与中环,并在港岛中环对开的维多利亚港进行填海工程,以兴建地铁香港站。
香港站上盖则计划兴建多座商业大厦、酒店及商场,即现在的国际金融中心。
工程把部份原有设施,如卜公码头及统一码头拆卸,并兴建了多条新道路连接新建筑物。
发展商为计划的设计举行建筑设计比赛,由美国籍建筑师CsarPelli胜出。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建筑数据香港顶级TWO IFC国际金融中心筑高420米,共88层。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TWOIFC)已经落成,成为香港第二高最高的大厦,且是全球第三高的大厦。
它完工于2003年,一般说有地上88层,但事实上建筑结构有90层楼,地下6层,楼面面积18万5,805平方米,设有22层交易楼层,有多达62部电梯,乘电梯由地面至90楼的顶层只需2分钟,共有2,500级楼梯。
整个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的公共休憩地方共有14万平方尺,停车场车位则有1800个。
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兴建高峰期,每日有3,500人同时进行工程,建筑每一层平均所需时间为3日。
建筑设计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其外型设计与国金一期相似,外墙均为玻璃幕墙,在顶层设计皇冠式和象牙形装饰,晚间由投射灯照射。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设于国金二期,国金二期将成为香港财富象征,香港新地副主席郭炳江形容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为惊世之作。
香港某超高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发表时间:2019-08-02T11:00:35.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罗宜强[导读] 摘要: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继纽约、伦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土地很小但魅力不凡,高层建筑密密麻麻,犹如建筑物大森林,有特点的建筑物比比皆是,高度一次一次刷新,国金二期就是其中一张特别漂亮的名片。
广东中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摘要: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继纽约、伦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土地很小但魅力不凡,高层建筑密密麻麻,犹如建筑物大森林,有特点的建筑物比比皆是,高度一次一次刷新,国金二期就是其中一张特别漂亮的名片。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金二期的工程概况、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施工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关键词:超高层;施工技术;逆作法引言1990年代,港英政府宣布香港机场核心计划,计划包括兴建机场快线连接香港国际机场与中环,并在港岛中环对开的维多利亚港进行填海工程,以兴建地铁香港站。
工程把部分原有设施,如卜公码头及统一码头拆卸,并兴建了多条新道路连接新建筑物。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就在此地拔地而起。
1 工程概况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标,位于香港岛中环金融街8号,面向维多利亚港。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简称国金二期,楼高415.8米,是香港第一高楼(2010年前,目前第二)完工于2003年,一般说有地上88层,但事实上建筑结构(蓝图)有90层楼,地下6层,楼面面积18万5,805平方米,总楼面面积达43万6千平方米,耗用112000立方米混凝土、28000吨结构用钢铁、18000吨钢筋、11000块共重9000吨玻璃幕墙而建。
建筑期间每日同时有2000名工人在地盘工作,平圴每三天建成一层楼。
88层办公楼层共可容纳15000人,设有22层交易楼层。
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少数采用双层电梯的大厦之一,国金二期共有电梯62部令大厦四通八达,乘电梯由地面至90楼的顶层只需2分钟,共有2,500级楼梯。
金碧辉煌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筑壮丽金碧辉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筑壮丽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因为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壮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筑特色和壮丽之处。
1. 中环地标:中银大厦中银大厦(Bank of China Tower)是香港中环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银行大楼之一。
这座摩天大厦的建筑造型独特,由国际知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创新的结构设计,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最为显眼的象征之一。
2. 东方瑰宝: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是亚洲最大的会议与展览场馆之一,位于维多利亚港畔,是香港城市天际线的一颗璀璨明珠。
该建筑于1988年设计完成,风格独特,结合了现代和传统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东方瑰宝。
它作为世界级的会议中心,吸引了无数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
3. 引领未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是香港岛上的一座超高层建筑群,由两座塔楼组成,高耸入云。
其中,国际金融中心二号楼(IFC Two)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达到415米,以其壮丽的外观和现代化的设施而闻名。
这座建筑不仅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也是全球金融界的重要标志之一。
4. 全球贸易中心:九龙半岛之星九龙半岛是香港的一个主要商业区,也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在这个繁忙的地区,有许多充满活力的建筑物。
其中,九龙站(Kowloon Station)作为九龙半岛的地标性建筑,以其现代化的造型和空间设计,成为全球贸易中心的代表。
总结: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筑壮丽,代表了香港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银大厦、会议展览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九龙半岛的建筑物,都展示了香港在建筑美学和创新设计方面的卓越表现。
高耸入云的巨型建筑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高耸入云的巨型建筑——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总是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惊人的高度引人注目。
这些高耸入云的巨型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创造力与工程技术的结晶,更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象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欣赏它们的壮丽景观,并解析背后的故事。
一、占据天际线的迪拜塔迪拜塔,也被称为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
它的高度令人难以置信,达到830米以上,超过了第二高的建筑物近300米。
迪拜塔于2010年对外开放,不仅是一座办公楼和酒店,还汇集了周边城市的商业、文化和社交活动。
登上迪拜塔的观景台,可以一览迪拜市区的壮丽景色,整个城市尽收眼底。
塔内还设有电梯系统,将游客快速送达观景台,方便他们欣赏这座城市的迷人美景。
二、美丽的帝国大厦帝国大厦,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曼哈顿区,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
它在1931年完工时就刷新了世界上最高建筑的记录,高度达到381米。
数十年来,帝国大厦一直被誉为曼哈顿天际线的象征。
帝国大厦的设计融合了多种艺术风格,如装饰艺术和现代主义风格,展现了当时的创新精神。
这座建筑物内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欣赏到纽约市区的全景,包括著名的中央公园和哈德逊河。
帝国大厦也是一个重要的电信中心,为纽约市提供广播和电视信号。
在每年的跨年夜,它还成为世界瞩目的焰火秀的背景,吸引数百万人在电视上观看。
三、香港的独立塔——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又称香港IFC二期,是香港岛中环地区的一座超高层建筑。
它的高度达到420米,是香港以及亚洲地区最高的建筑物之一。
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内有商场、酒店和办公楼。
顶层观景台为游客提供了俯瞰维多利亚港和香港岛美景的机会,而商场内则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奢侈品牌,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购物者。
这座建筑成为了香港的地标之一,象征着这座国际金融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
结语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不仅令人瞩目,更展现了人类工程技术和创造力的辉煌成就。
结构设计案例分析结构设计案例分析——————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厦张弛 100527基本信息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是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设计,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
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
大厦建造时所用的配件绝大部分都是预造的,结构用钢件在英国制造,玻璃、铝制外壳以及地板在美国制造,服务设施组件在日本制造。
设计特点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
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
而且玻璃幕墙的设计,能够善用天然光;地下大堂门向着正南正北,冬夏都能保持大堂凉爽,节省不少冷气费。
加上其设计灵活,可按实际需要轻易进行扩建工程而不影响原有楼层。
楼内还有一部文件运输带,可每天自由传送数吨重的文件。
结构体系结构设计的重点是“衣架计划”的设计方案。
整个地上建筑用四个构架支撑,每个构架包含两根桅杆,分别在五个楼层支撑悬吊式桁架。
桁架所形成的双高度空间,成为每一群楼层的焦点,同时还包含了流通和社交的空间。
每根桅杆是由四根钢管组合而成,在每层楼使用矩形托梁相互连接。
这种布局使桅杆违到最大承载力,同时把桅杆的平面面积降到最小。
另外,将建筑的钢结构特点裸露在外立面上,使得整个建筑具有现代的以及强有力的气息。
另外一点,整个大厦可分为8个“箱体”,这个特点并没有在官方的设计说明中指出,但通过对整个建筑剖立面的以及钢柱桁架承重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至于为什么会采用这种大体量的“箱体”来组成空间,一方面可能是设计师想要使得内部空间的组织也符合整个建筑的建造特点,即“预制”想呼应,再者就是,整个汇丰银行大厦所有部件可进行拆卸和重组。
总结看来,汇丰银行大楼结构体系的设计要点有:1.主体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为自基础延伸至不同高度处的两列巨型钢立柱(每列4个共8个),结构体系草图用它们承受全楼的重力荷载和水平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