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考研备考:做情绪的主人
- 格式:pdf
- 大小:235.59 KB
- 文档页数:6
做情绪的主人[]-V1做情绪的主人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有时它们会让我们感到困扰、沮丧和无能为力。
那么,如何变成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受情绪支配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做情绪的主人。
1. 对自己的情绪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这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情绪,并且不要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
我们必须理解,情绪是我们自己的反应,而不是别人导致的。
我们需要自己面对情绪,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会自我调节第二,学会自我调节。
一旦我们承认自己的情绪,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调节它们。
这可能包括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如读书、听音乐或运动。
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或冥想,可以帮助你放松和冷静下来。
3. 利用积极的情绪第三,利用积极的情绪。
当我们感到高兴、满足或幸福时,我们应该尝试抓住这种情绪,并将它们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例如,你可以在这种情绪的帮助下开始一个新项目,或者帮助别人的方法,以此来维持这种积极的情绪。
4. 打破消极情绪的循环第四,打破消极情绪的循环。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困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而这种情绪会继续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想办法打破这种情绪的循环。
这可能包括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透过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或者需要他人的帮助。
5. 接受情绪第五,接受情绪。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试图避免或抑制我们的情绪,但这只会让情绪更严重,并进一步困扰我们。
相反,我们应该尝试接受我们的情绪,并不要让它们支配我们的生活。
这意味着在保持冷静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试图隐藏或压制它们。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无法完全掌控情绪。
情绪是我们人类的一部分,他们是无法避免和不可控制的。
然而,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并在生活中更加平静和满足。
做情绪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适合自己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因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做情绪的努力,让情绪为自己服务。
拥有快乐,好情绪造就快乐人生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聪明的人会将洗了延长,将怒哀缩短。
而有的人在不良情绪产生后,积郁于心,耿耿于怀,丢不开,放不下,致使消极情绪不断蔓延,甚至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调适情绪。
我们只有自觉调控好自身情绪,才能拥有快乐人生。
远离愤怒,冲动是情绪的魔鬼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令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
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笑看人生,用乐观“驾驭”悲观有这么一句话“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
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
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停止抱怨,克服你的不满情绪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总是有很多人认为,现在人很多,爱很少,穷人多,富人少,苦难多,幸福少,花钱的地方多,赚钱的地方少。
因而,抱怨就成了他们最方便的出气方式。
但是抱怨除了短暂的痛快外,很多时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在你以后的生活中,如果你能够做到完全不抱怨,那么你会发现,你生活得很精彩;你会发现停止抱怨,它是你精神的添加剂;你会发现停止抱怨,它使你达到了一个新的人生境界。
相信自己,别让自卑情绪毁了你自卑是人生最大的跨栏,每个人都必须成功跨越并找到自信,才能达到人生的巅峰。
相信自己才能有灵感的顿悟、激发的喷发、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情绪的主人在当今社会中,情绪管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而情绪的掌控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做情绪的主人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做情绪的主人的第一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特点和情绪触发点。
了解自己对不同情境的情绪反应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知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可能更容易生气,而对于一些人来说,焦虑可能是他们经常面临的情绪。
学会自我观察是做情绪的主人的关键。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及时调整时,我们就具备了控制情绪的能力。
自我观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身体感受、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等。
当我们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放松身体来缓解紧张情绪。
积极应对负面情绪是做情绪的主人的重要一环。
负面情绪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
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可以尝试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案或从中学习,而不是沉浸在消极情绪中。
适当的自我安慰和寻求支持也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也是做情绪的主人的一项重要技能。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情绪需求不仅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还可以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做情绪的主人也非常重要。
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良好的饮食、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我们能够增强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心态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自我观察、积极应对负面情绪、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个综合的技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通过做情绪的主人,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并拥有更快乐的生活。
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5篇第一篇: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过去,人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决定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对智商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情绪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相应的,情商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心理学研究和日常人们谈论的重点。
有的人(如美国的卡内基)甚至认为,人的成功只有15%属于智力因素,而85%要归功于人际关系。
这个结论到底是怎么来的,其科学性到底如何,我们暂且不去管他。
仅就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来说,我们也能感到情绪对我们的重要影响。
我们的幸福感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的情绪状态。
那么,情绪是什么?我们能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吗?情绪是什么?抛开理论层面的解释,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遇到高兴的事情我们心里会有一种难以表达的喜悦,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我们会沮丧、愤怒、悲伤-----所有这些感受都是我们常说的情绪。
可以说,情绪是人对外界刺激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当外界刺激符合我们的需要或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愉快的情绪;当外界刺激不符合我们的需要或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表现出消极或不愉快的情绪。
所以,情绪其实是表达我们的需要的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们可以了解我们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我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
如果你感到不适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的额头很烫,需要做手术切除,你会觉得这个医生精神有点不正常吧?人人都知道额头很烫是身体有病的症状,可能是肠胃有毛病,也可能是感冒。
症状使我们知道健康有问题,但它本身不是问题。
情绪也一样,它只是症状而已。
可是绝大部分人都把看做是问题本身(我们往往指责并压抑我们的不良情绪)。
情绪只是告诉我们,人生里有些事情出现了,需要我们去处理;我们内心有些需求需要得到满足。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掌控自己的情绪就不再是难事了。
当我们生气、悲伤、愤怒、哭泣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被关注、没有被认可,或者我们的想法和决定没有被认同-------是我们被关注、被认可、被赞同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啊。
《做情绪的主人》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而情绪则是如影随形的配角。
然而,这个配角却常常喧宾夺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轨迹。
是成为情绪的奴隶,被它左右,还是做情绪的主人,掌控自己的人生?答案不言而喻。
情绪,就像变幻莫测的天气,有时阳光明媚,有时乌云密布。
当喜悦涌上心头,世界仿佛都变得绚丽多彩。
我们会开怀大笑,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但当愤怒、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来袭时,我们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要成为情绪的主人,首先需要学会觉察。
当情绪升起时,不要急于行动,而是停下来,感受自己的身体和内心的变化。
问问自己,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这样的自我觉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从而找到应对的方法。
其次,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不要抗拒或压抑情绪,而是允许它们的存在,就像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当我们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情绪时,它们就不再那么可怕。
再者,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情绪。
比如,当感到愤怒时,可以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当感到悲伤时,可以找朋友倾诉,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注
意力。
运动、冥想、阅读等都是很好的情绪调节方式。
做情绪的主人,并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面情绪,而是要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
在情绪的波澜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当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时,就能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做情绪的主人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绪可以影响个体的思维、行为和身体健康,因此掌握情绪,并成为情绪的主人,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掌握情绪,首先要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
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奋、喜悦等,能够带来愉悦和正向的体验;消极情绪包括愤怒、恐惧、悲伤等,常常给人带来痛苦和负面的情感体验。
了解这些情绪的特点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情绪,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调节情绪。
情绪的主人意味着我们有能力掌控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们需要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
情绪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浮现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和心理感受来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出汗等身体反应;而当我们感到愉悦时,可能会出现笑容、身体放松等身体反应。
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和表达情绪。
情绪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没有好坏之分。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消极情绪,例如愤怒、恐惧等,这些情绪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或不安。
但我们必须面对这些情绪,而不是逃避或压抑它们。
接纳情绪意味着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并对其负责。
通过表达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言语、写作、绘画等方式将情绪表达出来,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调节情绪是成为情绪的主人的关键一步。
情绪调节是指通过采取积极的策略来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有人认为,情绪调节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情绪调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绪的调节和转化,二是情绪的合理释放。
情绪调节可以通过一些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冥想等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积极的认知策略来调节,例如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合理释放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倾诉、打游戏等方式来实现,使负面情绪得到宣泄,达到情绪的缓解和平衡。
成为情绪的主人还需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做情绪的主人情绪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体验,是人类情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人,往往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学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情绪,对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有着重要的意义。
做情绪的主人意味着能够识别和认知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当下的情绪是什么,或者只是模糊地感觉到一种不舒服或不安。
通过学会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从而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
可以通过写日记、坚持冥想、和他人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情绪认知能力。
做情绪的主人还意味着能够接纳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可能会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不敢或不愿意表达。
这样做只会让情绪积聚和沉淀,最终可能导致爆发和失控。
要学会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并找到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可以选择和好友聊天、找亲人倾诉、或者参加心理咨询等方式来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还意味着要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这些都可能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
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这些挑战。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读书、和朋友聚会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学习一些情绪应对技巧,例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寻求友人支持等,也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还意味着要注意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积极的情绪是幸福和满意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可以通过乐观的心态、开朗的性格、良好的社交关系等来培养积极的情绪。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饮食、规律的锻炼等,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情绪状态。
成为情绪的主人是一个值得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通过提高情绪认知能力、接纳和表达情绪、调节和管理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更强大和幸福的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情绪的主人,享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金融硕士考研备考:做情绪的主人在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进入的情绪怪圈。
其实这并不特别,每个人都很容易掉入了一些没有察觉又难以避免的心理陷阱,只是有的人察觉了及时调整,而有的人就会一蹶不振,严重影响学习。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情绪管理,看完之后整装待发复习吧。
萧伯纳曾经说过“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换句话说,人们喜欢呆在舒适圈,因为造它的也是自己。
很多时候,要想做成一件事,第一个要推翻的便是自己建造的东西。
学习不一定能让我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但是可以让我们避免成为我们不想成为的人。
因为人类本身的局限性,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困扰着我们却无法避开的东西。
但当我们学会认识它,我们就有能力降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程度。
考研是一场修行。
要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快速地精进自己的学习技能,还要不断的磨炼自己的心智,防止可能陷入的“情绪”漩涡。
所以凯程金融考研蒙蒙在为大家提供广告学考研复习方法和资讯的同时,也分享一些和自我管理有关的内容,希望不论是面对即将而来的考试,还是漫长未知的人生,我们都能保持热情,又保持冷静。
►调节情绪的心理学定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我们考研的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传递一些正向的思考。
1、鸟笼逻辑小心惯性思维,培养逻辑思维。
鸟笼逻辑被认为是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之一,是由一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效应。
挂一个美丽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之处,过不了几天,主人必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因为这比无休无止的解释和说明要轻易得多。
鸟笼必须装鸟,这就是鸟笼逻辑。
而生活中的“鸟笼”无处不在,而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也存在着阻碍大家专心学习的鸟笼,比如: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有同学会想“我的本科院校不好,就注定考不上好大学的研究生”;备考的时候想“我考不上研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会有好生活”;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不顾前因后果,惯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学者的研究;大多数时候我们囿于强大的惯性思维,不敢创新和突破甚至产生理解偏差。
惯性思维虽然能帮助我们迅速的进行判断和认知,但是过于依赖惯性思维只会适得其反成为刻板思维。
“鸟笼”不止能装鸟,它能变成装饰;考研也不是“好学生”的专属,而是每一个有上进心的同学公平竞争的舞台;考研也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是我们要用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
在生活中我们要小心鸟笼思维的陷阱,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思维的桎梏,行为的枷锁。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也许开启的是另一片天地。
2、韦奇定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望尘莫及。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即使你已经有了主见,但如果有10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
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是人在江湖飘,就会很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尤其是身边亲密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同学、朋友、老师、家人。
很多同学在定下考研目标的时候信心满满,但是因为身边的朋友对目标进行质疑、规劝:“那个学校太难考了,你考不上的”、“那个学校有黑幕,你不找关系你进不去的”等等,往往自己就先泄了气。
听取别人的意见固然有助于我们把握更全面的信息,避免出现低级错误,但是我们也要学分分析别人的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我们不能用别人的观点衡量自己的价值。
尤其是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轻易动摇,应该想办法努力达成,而不是给自己找各种无法实现的理由。
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就怕最后莫衷一是。
我们要找准自己的方向,通过自己的思考确立自己的目标,一旦确立好了,就不要盲目跟风左右摇摆。
要走出韦奇定律的误区,不然只会导致无所适从,情绪失调,最后一事无成。
3、巴纳姆效应正确地认识自己。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魔术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性格测试、心理测验、哪怕是星座都借鉴了这样的效应,人们总是会被“大而化之”的语言蒙骗,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
我们轻易地接受外面贴给我们的标签,殊不知大多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贴上的。
那些“时而脆弱、时而坚强”的形容、“明媚而忧伤”的青春看似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却是放入四海皆准的情绪标签。
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情绪标签。
我们要及时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依靠情绪判断好与坏。
有了不良情绪需要及时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排解,而不是被不良情绪控制之后失去理性判断。
虽然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从基因学的角度看,人类的情感和个性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共性,所以遇到问题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伤春悲秋,但小有成绩,也不要沾沾自喜,我们应当正确而具体地了解自己,不可迷失在“巴纳姆陷阱”中。
4、吉格勒定理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由美国行为学家吉格勒提出,他认为目标越远大,人生就越容易成功。
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
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我们从小就学过《伤仲永》,世界上不缺乏有天赋的人,但最终学有所成、事业有成的人却是少数。
我们还学过“卧薪尝胆”的故事,还有目前大热的《延禧宫略》,都表现出一个有目标的人力量是多么强大。
“考研”虽然是人生中一次非常小的经历,但如果每一次面对人生岔路口的时候,同学们都能制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那么就连蜗牛也能一步一步爬到大树的顶端。
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目标适当超过自己目前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才有可能达成较好的成绩。
即使没有达成目标,但是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你也变成了更强大的自己。
所以不要“将就”,不要安于现状,而是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5、卡瑞尔公式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卡瑞尔公式的全称是卡瑞尔万灵公式,其内容是指:唯有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情况,在精神上先接受了它以后,才会使我们处在一个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地位上。
有了高远的目标,虽然等于实现目标的一半(吉格勒效应),但不代表一定能实现,这个过程中有太多自身或者外界因素影响最后目标的达成。
比如说很多同学辛苦备考了一年,但是会因为突发身体疾病导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也有的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因为失恋、友情破裂等等原因影响自己的专注。
所以我们应该在制定了目标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而这时候你可以用卡瑞尔的万灵公式,按照以下三点去做:1、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对我们来说最坏的情况就是没有如期考上。
2、接受这个最坏的情况。
要意识到这个结果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所以我们应该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勇于面对。
因为考研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3、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一是减少出现最坏情况的概率:考研失利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比较高效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努力学习。
二是想好如果出现最坏方法的解决方案:就算考研失利了,但是学习的这些考研知识不是无用的,可以利用自己一年努力学习的成果找相关的工作或者二战。
►情绪管理Tips分享1、情绪管理:网易上的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主讲人ProfessorTal。
共23集,每一集1~2h。
和国内文科教学思路不同的是,不会先给你结论,然后找事例解释这个结论。
老师循序渐进,把每一个结论如何得出全部展现出来。
思路明确,全部的论点建立在实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因此很实用。
在比较闲的情况下,一周能学习完毕。
幸福课+(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在我看来是哈佛最经典的两个系列。
打辩论的小朋友可以认真看‘公正课’,老师讲的政治、道德案例都很典型。
都是属于那种要搬个小板凳,而且还认真做笔记的那种。
2、早起:A.问自己“如何做到早起”之前,先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需要早起”?知道早起于你而言的必要性,是最基本的动力;B.有利于早起的要素(除了睡眠质量OK):光线,精油,香味,缓慢的音乐,淋浴(冷水)C.有一件事儿,不知道早上做还是晚上做。
就在早上做。
一般情况下,早上做的事儿更容易坚持;D.早起感觉自己特别弱智的话,咖啡会有帮助。
不过下午2点以后不要饮用;3、计划:A.记日记的习惯:时间、地点、天气/温度、年度目标、月度目标,“青蛙”(有挑战的事情)B.传统的时间表(例如规定几点起床、吃饭、背单词)这种不推荐使用,因为往往有些任务时间是不确定的,而每次无法按照进度学习时,对于意志力都是一种磨损。
可以只列出任务,每次3个,完成以后再列新的:难度最大的可以放在早上的第一件事中;4、每日运动30min左右:A.瑜伽、慢跑和冥想有利于放松大脑,提高脑子效率(睡眠主要是放松身体);ps:中午减少精致大米和面条的摄入,会减少午后的倦意,可以多吃蔬菜、肉类,蛋奶类。
5、情绪:A.不开心的事情发生而且已经不可改变时,“Yes,and?”的思路很好(来自奇葩大会一个喜剧仁兄的分享)。
对自己说YES,OK发生了,AND接下来我要怎么做呢?这个过程改变心理的压力和行动的方向;B.睡前写下值得感恩的三个事物;6、一些好用的工具:A.番茄工作钟的app。
原理是利用时间的交替,提高效率。
核心是25min工作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儿,25min后自由站立或走动5min,放松大脑,以及避免沉迷学习日渐肥胖;B.思维导图,可以做计划、罗列知识点等。
比如MindLine;因为它不闪退,操作也比较简单。
►前辈缓解情绪的小偏方1、上自习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上自习吧!因为不上自习会带来负罪感,心情会更不好,相反,上自习能通过知识带来的满足感对冲消极情绪(不信你试试~)。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你们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看书太少。
所以,少男少女们,如果心情不好就去学习吧。
2、给自己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和研友聊聊天,听听鸡血歌曲。
但是该完成的学习计划要完成,可以利用午饭、晚饭或者睡前的时间,切记不要一直唠嗑或听着音乐戴着耳机去学习。
3、适当奖励一下自己如果实在很烦躁,回到宿舍好好洗个澡,午餐或者晚餐奖励自己吃一顿好的。
考研阶段就不要纠结节食减肥的事了,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如果觉得自己长胖,四姐曾经告诉过大家一个小方法:站着背书--既减肥又提神。
当然,每个人释放压力,调整心情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及时调整心态的方法。
最后,请大家收起自己的敏感和脆弱,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不要为自己的不作为找任何借口。
如果你因为害怕时间不够,背书记不住等原因而焦虑,那么请第一时间掐自己一下,老实按照计划学习去吧。
最后凯程金融考研蒙蒙想说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要相信当你在做准备的过程中你不会一无所获,那些都在逐渐丰满你的羽翼,即使当下没有成功,但是你已经具备飞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