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8.27 KB
- 文档页数:7
腹腔引流管护理措施有哪些?腹腔引流管是通过一根引流管进入腹腔内,在医学上也被称为引流术,做腹腔引流管后护理十分关键,一般情况下做腹腔引流管容易出现渗血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护理,平时要多观察皮肤表面十分有溃烂,或者是观察液体的气味以及颜色等,减少部位的疼痛感。
★1、腹腔引流目的(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
(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
(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
减少并发症发生。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
(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
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
(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
(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腹腔引流管及护理
(一)护理
1、保持有效引流。
①病人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及预防隔下感染;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和受压,防止血凝块和纤维素沉淀阻塞导管;③引流管长度适中,避免翻身时脱出;④应用腹带时,引流管应从腹带的缝隙穿出,避免对引流③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④避免误入阴道。
⑤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脱高度,防止尿液返流。
处理:
①遵医嘱给予抗菌素治疗。
②嘱患者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使尿量维持在200Oml以上。
③保持尿道口清洁,做好会阴护理。
2)虚脱及血尿
预防:
①防止患者膀胱高度膨胀。
②实施导尿术时动作轻柔。
③密切观察患者脸色、神志等。
处理:
①导尿第一次放尿量应VIooOmI。
②适当补充能量。
③报告医生,有血尿者积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3)黏膜损伤
预防:
①操作动作要轻柔。
②用无菌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
③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
处理:
①报告医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②保护受损黏膜。
③做好会阴护理。
2024腹腔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主要用于引流腹腔内的液体,如脓液、血液、消化液等。
在腹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腹腔引流管的置入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并对患者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护理技能。
腹腔引流管的作用与重要性腹腔引流管的作用在于引流腹腔内的液体,降低腹腔内压力,减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在腹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如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肠道修补等,腹腔引流管的置入成为常规护理措施。
通过腹腔引流管的引流, 能够及时排出腹腔内的积血、脓液等液体,防止感染扩散,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或扭曲。
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状、颜色及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引流物应为黄色或淡红色液体,如出现血性、脓性或有异味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或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将引流管进行妥善固定,并标明引流管放置腹腔的位置, 防止引流管脱落。
同时,注意避免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固定时应注意留出适当的长度,以便患者翻身或移动时不会过度牵拉引流管。
观察引流口周围皮肤:定期换药,保持引流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换药。
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和皮肤破损。
疼痛护理:对于引流口处疼痛的患者,应观察疼痛是否由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同时,可采取适当的体位或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保持适当的体位:在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应高于腋中线,以利于引流。
同时,避免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免压迫引流管。
定期消毒:对引流管口与皮肤接触的地方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感染。
T管引流护理常规T管引流护理是指对于患者进行腹腔脏器切除术后使用的引流管进行护理的过程。
T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腹腔脏器的引流管,通常置于胆囊切除手术后的胆总管或肝胆管术后的引流管。
T管引流护理的目的是避免感染、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和康复。
一、术后密切观察T管引流情况:在T管引流置管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排出的引流液量和性状。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该是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且量逐渐减少。
如果引流液呈现浑浊、有异味、颜色深、量明显增多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二、保持T管引流通畅:定期按医生嘱咐对T管引流进行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冲洗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疼痛或出血。
同时要注意观察冲洗后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
三、定期更换T管引流袋:T管引流液需要定期倒出并更换引流袋,避免引流袋内的引流液满溢。
更换引流袋时要做好无菌操作,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四、避免T管引流带移位或拉扯:患者在床位转移或活动时,要避免T管引流带移位或拉扯,以免引起疼痛或引流管脱出。
特别是需要患者进行转位或床边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T管引流带。
五、定期检查T管引流部位:定期检查T管引流部位皮肤情况,观察是否有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六、监测患者体温和症状变化: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症状变化,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感染症状。
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七、及时处理T管引流异常情况:如果出现T管引流过多、过少、堵塞、脱落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避免延误引发并发症。
总之,T管引流护理是重要的术后护理环节,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细心操作,确保患者引流通畅、皮肤完整、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希望上述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1.洗手:在接触患者之前,护士应先洗手,并穿上手套和口罩,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
2.观察引流液:每天观察引流液的数量、颜色以及质地等,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生。
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如通知医生或更换引流管。
3.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每天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确保无任何堵塞或阻塞。
如果发现引流管有堵塞的情况,可以轻轻用5%的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帮助恢复通畅。
4.引流袋的处理:每天对引流袋进行清洁和更换,确保引流液不会倒回体内,防止感染。
更换引流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流管。
5.引流管的固定:引流管在术后初期需要固定好,以防止移位或滑脱。
使用无菌的固定带或者透明胶带将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对患者的不适或疼痛。
6.伤口的清洁:每天对引流口周围的伤口进行清洁,使用无菌药棉球蘸取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伤口,不要用力擦拭。
7.引流管的标记:标记引流管离患者体表的距离,以便及时发现引流管移位或滑脱的情况。
定期检查引流管与标记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引流管移位,应立即通知医生。
8.患者的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及时报告医生。
这些症状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迹象。
9.相关文书的填写:进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时,要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如引流量、引流液性状、伤口情况、症状和反应等。
这些记录对于医生的评估和治疗非常重要。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确保引流通畅,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护士应经常与医生沟通,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注意无菌操作、洗手消毒以及规范操作,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流程及标准一、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折叠、堵塞、脱落。
1.确保引流管安装正确,无折叠、堵塞或脱落。
2.保持引流管的高度低于引流部位,以防止引流液逆流。
3.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度,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
二、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记录引流液的变化。
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正常情况下为淡红色或浅黄色,如出现大量鲜红色液体,提示有出血的可能。
2.观察引流液的量,如突然增多或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
3.观察引流液的气味,如有异味,应考虑是否有感染。
4.准确记录引流液的变化,以便医生参考。
三、定期更换引流管及敷料,预防感染。
1.根据医生要求定期更换引流管和敷料,一般每2-3天更换一次。
2.在更换敷料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如发现敷料有渗出或异味,应及时更换。
四、指导患者活动,避免牵拉引流管。
1.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避免牵拉引流管。
2.在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引流管有移位或脱落,应及时处理。
五、每日检查患者体温,预防腹腔感染。
1.每日测量患者体温,以监测是否有感染征象。
2.如出现发热或腹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六、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如出血、漏液等。
1.如发现引流液突然增多或颜色改变,提示可能有出血或漏液,应及时报告医生。
2.如出现出血或漏液等情况,应保持镇静,配合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引流管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告知患者及家属在活动和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3.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八、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定期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①引流管妥善固定,留有足够长度并固定在床沿上,以免因翻身、牵拉等引起疼痛或脱出。
②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须用2把血管钳将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每天更换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1次。
床边备用2把血管钳,以备急用口]。
③观察水封瓶是否通畅,引流通畅时可见引流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让患者深呼吸,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不通,需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一般可挤捏引流管使其畅通,所以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管道。
④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
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 mL应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发生 ]。
⑤切口处敷料每天更换,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每日用0.5 碘伏消毒。
如敷料潮湿或有血液污染须随时更换。
如有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⑥由于患者肺大疱破裂,属自发性气胸,不宜鼓励咳嗽,以免诱发气胸发作。
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以避免肺不张发生。
⑦拔管的护理。
拔管过早会影响疗效,过晚易造成感染,因此选择合适时机拔管十分重要。
患者术后3 d,引流液明显减少,玻璃管末端无气体排出,经X线胸透证实,肺膨胀良好,术后5 d予以拔管腹腔引流管护理:(1)限制活动,半卧位,以利腹腔中引流液引流。
(2)告知患者翻身、下地行走、如厕时注意引流管位置低于穿刺孔,需要外出进行检查时,提前两把止血钳钳夹。
(3)定时向外挤压引流管减少堵管发生。
引流管引流不通畅时,抽吸及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后引流恢复通畅,在无效的情况下,可以用引导丝疏通口]。
(4)注意每日引流物的量、色、性质,发现液体呈黄色、棕黄色或黄绿色,伴有异味时,要考虑到胆漏、感染等可能。
如胆汁漏出逐渐增多,则需要重新放置引流管。
(5)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在颜色的夏季,要及时更换引流袋。
(6)每日记录患者血常规、生化指标,观察有无白细胞、胆红素增高,皮肤巩膜有无黄染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引言腹腔引流管是一种用于排除腹腔积液或防止血液积聚的医疗器械。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保证引流管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1. 引流管的选择与放置选择合适的引流管是重要的第一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尺寸和类型的引流管。
放置引流管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 手术前进行必要的消毒,保持无菌操作。
- 定义引流管插入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 确保引流管置入后可以顺利排气和引流。
2. 引流管的固定为了保证引流管的稳定性和正确位置,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
具体的固定方法包括: - 使用透明固定贴膜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贴膜的周围无皮肤糜烂或损伤。
- 贴膜应紧贴引流管插入点周围的皮肤,并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引流效果。
- 可适当利用固定带固定引流管,但要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引流管的正常功能。
3. 引流液的观察与记录引流液的观察与记录是护理腹腔引流管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应注意的事项: - 每天定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和性质等信息。
- 对于异常的引流液,如出现大量血液、浑浊液体或呈现恶臭,应及时通知医生。
- 频繁记录引流液的观察结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处理。
4. 引流管的清洁与更换定期清洁和更换引流管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
具体的措施如下: -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导的清洗液清洁引流管的插入部分。
清洁时要注意柔和操作,避免触碰周围的皮肤或伤口。
- 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应勤换贴膜,避免产生滋生细菌的湿热环境。
- 贴膜更换时要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伤口感染。
- 引流管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更换新的引流管。
5. 引流管的护理与处理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和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每天检查引流管的护理是否正常,如引流管的通畅性和引流液的排出情况。
- 轻轻按压引流管,通过观察排出的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来判断腹腔内的情况。
腹腔引流护理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腹腔引流护理要点。
这可太重要啦!
就好比你有一辆宝贝车子,你得精心呵护它,才能让它跑得顺畅呀!
首先,引流管的固定那可得特别注意!你想想,如果引流管晃晃悠悠的,那多让人不放心呐!比如引流管就像小朋友的风筝线,你得牢牢抓住它,不能让它随便跑了呀。
一定要妥善固定,不然万一不小心弄掉了,那不就麻烦大啦!你说是不是?
然后,观察引流液的情况也不能马虎!这就像观察天气一样,你得时刻
留意着。
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都要仔细瞅瞅。
要是突然变得不正常了,就得赶紧找找原因。
哎呀,就像你发现天空突然变色了,你就得知道可能要变天啦!这时候就得提高警惕呀。
还有啊,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那也是关键中的关键!要是管子堵住了,那
不就像路被堵住了一样嘛,那可不行!你得时不时检查检查,就像你每天要检查你的手机有没有信号一样。
再来说说伤口的护理。
伤口得保持干净整洁呀,不能让它脏兮兮的。
这
就好像你每天都要洗脸一样,得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要是伤口感染了,
那可不得了,就跟你脸上长了痘痘一样让人难受!病房里的老张上次就是没注意这一点,结果伤口感染了,遭老罪了。
所以,咱可得吸取教训呀!
总的来说,腹腔引流护理特别重要,一点都不能马虎!这就像是一场战役,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每一个细节都要把握好,才能打胜仗呀!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要点,认真做好护理,让患者能尽快康复呀!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就一定能做得很好!。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根据病情需要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需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做好标志,并接引流袋。
2、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液体流出可能管道被阻塞,如引流液为血液并流速快或量多,应通知医生处理。
3、妥善固定导管,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
4、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时,负压可达20.0 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5、纱布和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已稳定时应在48~72小时内拔除,或更换新的纱布再填塞。
6、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h内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术后4~6日拔除。
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据流出物情况具体决定。
如为引流脓肿的脓腔则引流管应逐渐退出或逐渐拔除,以免形成口小腔大的残腔。
如皮管置时过久或被腐蚀应调换皮管。
7、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
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
8、如需用外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溶液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发感染、疼痛等应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一)●腹腔引流定义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腹腔引流目的1)及时将手术创面、手术区域内的积血、积液以及渗出液等引流出来,以防止形成腹腔内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4)便于观察盆腔、腹腔内有无出血或渗液。
5)用于日后的腹腔化疗。
●腹腔引流的适应证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
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
减少并发症发生。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
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腹腔引流的并发症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
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
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为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1)病人卧床时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必要时在皮肤戳口处缝合固定。
2)搬动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注意避免牵拉引流管。
3)腹腔引流袋固定的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腹腔感染。
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防止病人自身疏忽使引流管脱落。
2保持引流通畅1)注意患者体位,尽量取与引流管同侧卧位,并使引流管处于身体较低或最低位置。
腹腔引流管护理引言腹腔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引导并排除腹腔内引流液的医疗器械。
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腹腔引流管能够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介绍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护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护理要点1.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准备必要的器械和消耗品;- 清洁腹部皮肤,用消毒剂消毒;- 为患者穿上清洁的手术衣和手套;- 根据医嘱,给患者进行静脉麻醉。
2. 插入腹腔引流管插入腹腔引流管的步骤如下:- 根据医嘱或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术前将引流管进行消毒,确保无菌;- 在麻醉下,通过切口或穿刺途径插管,确保插入位置准确;- 完成引流管的固定,确保引流管不会脱落或滑移。
3. 引流管的排液与护理- 根据医嘱和引流液的性质,及时排液,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的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注意引流管是否被压扁或折叠,保证引流畅通;- 每次排液后,进行引流管的消毒,防止感染。
4. 引流管的修补与拆除- 如遇到引流管漏液情况,及时修补或更换引流管;- 是否拆除引流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拆除操作正确;- 拆除引流管后,观察患者的腹部是否有明显红肿或渗液情况,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结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重要且细致的工作,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插管、排液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报告评委老师,我是三楼护士吴芳,我今天操作的项目是:腹腔引流管的护理,首先核对并转抄医嘱,你好,请告诉我你的床号及姓名,1床、李琳,李琳请让我核对一下你的腕带标示,李琳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吴芳,今天你感觉怎么样,很好,今天你已经术后第三天了,我现在要遵医嘱为您更换腹腔引流袋,及时更换腹腔引流袋可以防止腹腔逆行感染,保持引流通畅,请您配合我好吗,这个操作不会为你带来痛苦,请您不要紧张,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不适,请你及时告诉我,现在请让我检查一下你的伤口引流情况,解开衣扣,挤压引流管,切口敷料干燥,无渗血、渗液,引流液颜色正常,请问你有其他需要吗,那你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评估用物,报告评委老师,经评估环境宽敞、明亮,用物准备齐全摆放合理,均在有效期内,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目前可下床活动,腹腔引流管通畅,切口处敷料干燥无渗血、渗液,已明确此项操作的目的,能够给予配合,护士衣帽整齐,指甲已修剪,洗手,戴口罩,请问评委老师可以开始吗,在次进病房进行核对,遮挡屏风----采取舒适的平卧位----解开衣扣---检查并暴漏引流管---松开别针---铺治疗巾---放弯盘与引流管接口处---挤压引流管---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进行消毒引流管接口处---打开引流袋---戴手套---取下旧的引流袋放于医疗垃圾中---再次消毒引流管口-----更换无菌引流袋---松开止血钳---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固定引流袋与床边---撤去弯盘、治疗巾---脱手套---注明更换日期---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告知注意事项:李琳引流袋已为你更换完了,你感觉怎么样,请你在变换体位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脱出,平卧的时候引流管要低于床栏,站立时要注意引流袋应低于腹部切口平面---活动时引流袋应固定在衣服上以防引流液返流---最近几天您若出现腹痛、腹胀等任何不适现象请您及时告诉我---这是床旁呼叫器为您放在枕边如有不适请您及时按压床旁呼叫器,我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和及时为您倾倒引流液--谢谢您的配合请您休息---整理用物(弯盘清洗后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用消毒毛巾擦拭治疗盘、止血钳)---洗手---取口罩---记录。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渗血、渗液或消化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一)腹腔引流器材
1.单腔引流管
根据创面大小和引流量选择适当粗细的引流管,并根据需要末端剪成数个侧孔。
2.双套管引流管
为两根直径不等的橡胶管,细管插入粗管内,使两管末端平齐,粗管和细管之间借负压吸引相互流通;另外,可从细管内注入冲洗液行冲洗用。
3.烟卷引流
又名雪茄引流,用狭长型乳胶套内卷入纱布制成,形似雪茄
烟,具有虹吸作用。
4.其它
皮瓣引流、U型管、蕈头导管等。
(二)腹腔引流的目的
1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蓄积。
2.排除腹腔脓肿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三)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1.感染
由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反应,细菌滋生, 发生感染。
2.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置管时间长、反复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所致。
3.引流管滑脱
因引流管固定不牢,多于病人活动时脱出。
4.引流管压迫肠管
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5.拔管困难
若固定缝线过紧,或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引起拔管困难。
6•其它
出血、阻塞等。
(四)腹腔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3•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引流管活动受约束有关。
(五)腹腔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
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变化,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3.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等,并定时换药。
4.保持引流管通畅
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会引起引流不畅。
如发现病人突然出现腹胀、伴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出。
5.严格无菌操作
更换引流袋或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且每周更换2~3次无菌引流袋,先消毒引流管远端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
6.倾听病人疼痛的主诉
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渗漏刺激周围皮肤所致,其它部位疼痛可能是引流管压迫局部组织,或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应及时通知医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