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地质分析技术及应用(宋志敏等著)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5.52 KB
- 文档页数:1
瓦斯抽采技术第一节我国瓦斯的开发利用现状一、资源状况我国是世界上煤层瓦斯资源储量巨大的国家之一。
据2006年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对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煤层气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与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相当,资源量36.81万亿m3,可采资源量10.86万亿m3,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和成藏模式如图4-1和图4-2所示。
其中,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赋存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的56.3%、28.1%、14.3%、1.3%。
1000m以内、1000~1500m和1500~2000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煤层气资源地质总量的38.8%、28.8%和32.4%。
全国大于5000亿m3的含煤层气盆地(群)共有14个,其中含气量在5000~10000亿m3之间的有川南黔北、豫西、川渝、三塘湖、徐淮等盆地,含气量大于10000亿m3的有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准噶尔盆地、滇东黔西盆地群、二连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盆地群、海拉尔盆地等共有15个,其中二连盆地煤层气可采资源量最多,约2万亿m3。
图4-2 煤层气成藏模式图二、资源开发情况1.地面开发煤层气地面开发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原煤炭科学研究院抚顺研究所曾在抚顺、阳泉、焦作、白沙、包头等矿区,以解决煤矿瓦斯突出为主要目的,施工了20余口地面瓦斯抽排试验井。
但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试验未达到预期效果。
上世纪90年代,煤层气开发出现热潮,在不同地区开展了煤层气开发试验。
经过十余年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初露煤层气产业化曙光。
煤层气勘探登记区块64个,总面积81810.3 km2,分布在12个省/区。
30余个试验开发地区遍布全国:鹤岗、鸡西、依兰、铁法、沈北、阜新、珲春、寿阳、和顺、潞安、晋城、霍东、霍西、宁武、乡宁、大宁-吉县、石楼、三交、临兴、保德-神府-准格尔、韩城、黄陵、吐哈、淮南、淮北、丰城、盘江、恩洪、老厂。
煤矿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及应用宋祖伟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瓦斯开采技术也得到了创新。
我国的煤层透气性比较差,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这种情况决定了工作人员需要在瓦斯抽采技术的基础上,对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木煤层抽采进行强化,提升并完善瓦斯抽采设备。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研究,逐渐从高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到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最后到综合抽采瓦斯阶段,煤矿瓦斯抽采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针对性和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在不同的深度、结构以及透气性的要求下,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运用。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煤矿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及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矿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应用引言如今,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综采放顶煤技术和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煤矿开采效率,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煤矿开采逐渐向深部延伸,瓦斯含量也随之升高,导致部分矿区工作面出现了瓦斯急剧涌出现象,危及井下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
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要在开采前开展瓦斯抽采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危险的发生率,但传统单一的瓦斯抽采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抽采效果,且使煤矿开采过程存在比较大的危险隐患。
此时需要对煤矿瓦斯综合抽采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期确保矿井的运行安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1瓦斯综合抽采技术煤矿开采时,往往含有大量瓦斯气体,如果不能提前将其抽采出来,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当前应用单一抽采技术已不适用于煤炭深层开采的需求,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应运而生。
按照煤矿开采时间的先后顺序,瓦斯抽采技术可分为采前抽采、采中抽采以及采后抽采;根据抽采对象的差异性,瓦斯抽采技术可分为本煤层抽采、临近煤层抽采、掘进工作面抽采;依照瓦斯抽采方法的不同则可分为钻孔抽采、地面钻井抽采与埋管抽采。
虽然瓦斯抽采技术根据其分类方式进行了划分,但之间却有紧密的关系。
瓦斯综合抽采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并不是在一次煤矿开采过程中,将所有的瓦斯抽采技术进行全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