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建设方案_v1.5
- 格式:pdf
- 大小:987.68 KB
- 文档页数:19
项目方案11.1试验网建设目标11.1.1技术目标(1)验证5G新空口技术特性:验证700MHz、4.9GHz及3.3-3.4GHz室内覆盖频率在覆盖、穿透、时延、吞吐率的网络技术特性。
(2)验证5G语音VoNR:初步验证5G高清音视频通话效果。
(3)验证SA组网架构:验证主要的信令流程,参数配置,云化部署。
(4)推动产业链跟进:通过试验,释放XX5G网络建设信号,重点推动产业链在700MHz、4.9GHz两个频段的产品化进程。
(5)有线无线协同,5G试验与“全国一网”有线网络升级改造示范工作同步展开,验证融合网络综合业务承载。
积累网络建设与维护经验,为未来规模试点做好技术和资源储备。
(6)积累网络规划、建设、优化与维护经验,制定规范化建设和运维管理流程,协助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未来规模建设做好技术、管理和资源储备。
(7)与共建共享战略合作伙伴的叠加组网测试。
测试700MHz与其他5G频段的叠加组网技术性能,实施互联互通、异网漫游、携号专网等网络对接测试。
11.1.2业务目标(1)验证高新视频业务与基础通信业务的融合。
基于移动终端等多形态终端,测试和验证高清/超高清、新闻、短视频、VR/AR等在5G网络下的新业态。
(2)验证移动交互与广播电视业务融合。
将5G移动网络传输能力与广播电视节目结合,形成广播或多播的传输模式,试验基于5G移动网的交互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台超高清视频基于5G移动网络的直播和回传。
(3)垂直行业业务应用测试。
包括泛在电力物联网、应急公共服务等。
11.2试验网建设原则11.2.1总体原则(1)前瞻性原则:充分考虑满足未来智慧XX业务发展的需要,为全业务、互联网运营时代大背景下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创新性原则:通过业务场景试验,验证XX业务在5G移动网络技术承载下的新业态,新模式,体现创新性示范效应。
(3)继承性原则:通过业务场景试验,验证XX现有业务在5G移动网络技术承载下的持续发展活力。
一、编制依据序号项目内容备注1 施工图纸京东商城亚洲1号仓储施工图纸2 主要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安全网》GB5725-20093 参考施工方案《京东商城项目总施工组织设计》4 参考手册、图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实体标准化指南图集》5我国建设部、广东省、广州市有关规定本工程为京东商城亚洲1号仓储华南总部,其中:厂房为地上二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40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9。
4米,属于丙类多层厂房,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仓库为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7.3米,属于丙类单层仓库,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柴油发电机房为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171平方米,高度6。
7米;水泵房为地上一层无地下室,建筑面积335平方米,高度6.7米。
送风管、防火阀分部面积广,安装高度高,无法采用满铺脚手架的方式搭设操作平台。
鉴于施工便利及安全防护,本工程施工操作平台主要选用移动式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
三、搭设方案1、搭设方案操作平台搭设平面宽度4.0m,长度6.0m;横向立杆间距1。
2m,纵向立杆间距1。
0m,步距1.5m,平台操作拟架搭设高度为12m,平台顶部顶部周围设置1。
2m高防护栏杆,平台底部设置带有锁死装置的移动滑轮。
本操作平台材料堆放最大荷载3kN/m2,施工均布荷载2kN/m2。
2、搭设材料及要求2。
1、钢管:采用Φ48×3.5,无弯曲变形及无严重锈蚀的钢管(立杆、纵横水平杆、斜撑等)。
2。
1.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
1.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7228)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移动互联网 +党建解决方案xx 软捷科技有限公司2017 年 7 月目录1.2.3.3.1. 系统平台设计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系统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整体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系统研发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J2EE 技术的优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欠薪监管数字化一一义安薪管理服务在线平台建设意见一、项目概况(一)建设背景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劳动关系日益成为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和谐也就成为关系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因素。
但劳动关系日益呈现复杂化趋势,传统劳动关系的遗留问题、新兴劳动关系诞生的衍生问题、日益紧张的劳动供需问题等,发展到了相对白热化时期,劳动关系保障工作面临风险隐患增多和处理难度加大的态势。
迫切需要运用新技术监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隐患,对风险问题及时预警,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2.XX市积极响应国务院、XX省根治欠薪、数字经济改革和稳就业号召要求,建立劳动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市场主体自律、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司法联动惩处的工作体系。
(二)建设内容义安薪管理服务在线平台,基于企业、项目和人员三大基础数据,串联行业用工全生命周期工程业务,监测各个劳务劳资数据动态,报送异常及处置意见并追踪直至完结闭环,实现数据跨部门、跨业务、跨主体交互与调度、隐患点实时发现与追踪、责任人权责清晰可追溯、线下业务线上办的多维度欠薪根治监测体系。
重点实现工资支付闭环监督、源头防控多跨监管和数字预警分流处置。
二、平台运维服务及性能要求(一)运维服务要求服务期内,中标人负责组织义安薪管理服务在线平台的运行维护,运行维护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二)性能要求1.为保障平台的建设应用效果,从服务平台建设层面,融入系统性能要求,性能指标名称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人数、并发访问量、页面响应时间、查询检索时间、文件上传速率、数据分析时间、系统日志的备份/恢复时间、系统备份恢复时间;涉及对应的目标性能指标值和描述。
2.系统备份恢复时间指采用完全备份与增量备份相结合,增量备份恢复时间是指恢复最新增量备份需要的时间,完全备份恢复时间是指恢复系统全部备份所需要的时间。
(一)术语1.平台:指本次项目建设平台:义安薪管理服务在线;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企业、项目、班组、人员等要素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运作,最终实现互联协同、全面感知、辅助决策、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等功能的信息化系统。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Y-XXX-2014中国移动省级N G2-B A S S(v5.0)技术规范元数据管理分册T h e M e t a d a t a M a n a g e m e n t F a s c i c u l eo f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2B u s i n e s sA n a l y s i s 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版本号:1.0.02014-X X-X X发布2014-X X-X X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围 (1)2.规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4.总体说明 (9)4.1.元数据管理畴 (9)4.2.经营分析系统元模型及核心元模型 (10)4.3.建设目标 (11)5.元数据应用专题 (12)5.1.元数据基础数据能力开放 (12)5.1.1.应用背景 (12)5.1.2.建设目标和方案 (13)5.1.3.应用场景 (14)5.2.H ADOOP平台数据链路分析 (16)5.2.1.应用背景 (16)5.2.2.建设目标和方案 (17)5.2.3.应用场景 (18)5.3.数据魔方应用 (19)5.4.指标运算关系分析应用 (19)5.5.数据模型变更监控 (20)5.6.报表指标优化清理 (20)6.体系结构 (20)6.1.功能结构 (20)6.2.技术结构 (22)7.元数据获取层 (23)7.1.元数据获取方式 (23)7.2.元数据自动获取管理 (24)7.3.元数据获取能力要求 (26)7.4.H ADOOP平台元数据获取 (27)7.4.1.Hadoop集群数据实体元数据获取 (27)7.4.2.Hadoop集群数据处理过程元数据获取 (28)8.元数据存储层 (29)8.1.CWM、核心元模型及其参照表 (29)8.2.元数据存储容 (33)8.2.1.业务元数据 (33)8.2.2.技术元数据 (35)8.2.3.管理元数据 (40)8.3.元数据存储方式 (41)9.元数据功能层 (42)9.1.公共基础功能 (42)9.1.1.元数据维护 (42)9.1.2.元数据变更管理 (43)9.1.4.元数据统计 (44)9.1.5.使用情况统计 (44)9.2.数据质量检查 (44)9.2.1.元数据质量检查概述 (44)9.2.2.元数据一致性检查 (45)9.2.3.元数据关系健全性检查 (47)9.2.4.元数据属性检查 (48)9.2.5.数据链路完整性检查 (48)9.2.6.描述结构合法性检查 (50)9.3.元数据分析和图形展现 (53)9.3.1.数据模型变更信息图 (53)9.3.2.指标出数过程运行图 (54)9.3.3.指标一致性分析 (56)9.3.4.指标运算关系图 (60)9.3.5.血缘分析 (61)9.3.6.影响分析 (63)9.3.7.数据模型相似度分析 (64)9.3.8.实体关联分析 (65)9.3.9.作业映射逻辑分析 (65)9.3.10.无用库表和作业分析 (67)9.4.1.数据魔方元数据管理 (69)9.4.2.数据魔方查询SQL拼装 (70)9.5.指标运算关系管理 (71)9.6.出数过程元数据管理 (71)9.6.1.元数据管理容 (71)9.6.2.元数据描述结构 (72)9.6.3.功能要求 (74)9.7.指标查询检索体系管理 (77)9.7.1.新增指标注册管理 (77)9.7.2.指标元数据维护 (78)9.7.3.指标标签管理 (79)9.7.4.指标主题域管理 (80)9.7.5.度量元数据管理 (80)9.7.6.分析维度元数据管理 (81)9.8.数据模型变更管理 (81)9.8.1.数据元素管理 (81)9.8.2.数据模型命名规稽核 (82)9.8.3.数据模型变更信息订阅 (82)9.8.4.数据模型版本管理 (83)9.9.元数据运行维护报告管理 (83)9.11.元数据分层级管理 (85)9.11.1.数据模型分层管理 (85)9.11.2.指标重要级别管理 (86)9.11.3.多视角分类目录管理 (88)9.12.元数据服务封装 (89)9.12.1.概述 (89)9.12.2.技术实现 (89)9.12.3.技术要求 (91)9.12.4.能力要求 (95)9.13.元数据权限管理 (103)10.元数据应用层 (103)10.1.元数据基础数据能力开放 (103)10.1.1.人机交互界面 (103)10.1.2.系统级调用 (105)10.2.H ADOOP平台数据链路分析 (107)10.3.数据魔方应用 (107)10.3.1.数据魔方点选式查询分析 (108)10.3.2.数据魔方使用情况评估 (109)10.4.指标运算关系分析应用 (110)10.5.图形化指标运维支持 (110)10.5.1.辅助数据质量监控规则配置 (111)10.5.2.辅助省端两级数据质量联动审计文件生成 (111)10.5.3.两级数据质量联动信息可视化展现 (112)10.5.4.指标出数过程运行状况图形化展现 (114)10.6.指标图书馆 (115)10.6.1.指标查询检索体系的组织结构 (116)10.6.2.建设方案 (118)10.6.3.功能要求 (120)10.7.报表指标优化清理 (125)10.7.1.优化清理分析报告生成 (125)10.7.2.优化清理分析报告查询处理 (126)10.8.数据模型变更监控 (127)10.9.两级元数据互通 (127)10.10.数据封装模型映射管理 (128)10.10.1.辅助模型映射管理 (128)10.10.2.辅助模型映射解析处理 (128)10.11.客户隐私级别管理 (129)10.11.1.数据敏感度管理 (129)10.11.2.敏感度服务接口 (131)10.11.3.客户隐私信息管理 (134)10.11.4.客户隐私信息服务接口 (135)10.12.1.物理模型管理 (135)10.12.2.数据处理过程管理 (136)10.12.3.接口管理 (136)10.12.4.维表库管理 (136)10.13.基于元数据的开发管理 (137)11.元数据运行维护 (137)11.1.元数据管理围 (137)11.2.角色和职责 (138)11.3.考核指标 (139)11.4.管理流程 (144)11.5.定期报告 (145)11.5.1.元数据总数和变更数量报告 (145)11.5.2.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原因说明报告 (147)12.系统技术要求 (148)12.1.元数据管理遵循标准的要求 (148)12.2.元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148)12.2.1.元数据库中的数据质量要求 (149)12.2.2.元数据获取过程的质量要求 (149)12.3.元数据管理工具的要求 (150)12.3.1.元数据抽取工具 (150)12.3.3.元数据维护工具 (150)12.4.元数据存储与备份要求 (151)12.4.1.元数据库存储要求 (151)12.4.2.元数据库备份要求 (151)12.4.3.元数据文件存储要求 (153)13.编制历史 (153)14.附录一: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v5.0)技术规核心元模型规 (161)15.附录二:中国移动升级NG2-BASS(v5.0)技术规SQL脚本解析补充说明 (161)前言本规的制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元数据的管理,为数据质量管理子系统和经营分析系统的各类基础技术和应用提供支撑,加强经营分析系统数据的管控力度,增强系统自身管理能力。
目录目录 (1)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2.1 工程主要情况: (2)2.2 设计简介 (2)2.3.工程施工条件 (2)3 施工安排 (3)3.1施工目标 (3)3.2 施工安排 (3)3.3 重点、难点管控 (4)3.4岗位职责与管理 (5)4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搭设要求 (5)4.1 搭设材料要求 (5)5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设计 (6)6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计算 (9)7 移动平台的验收 (15)8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安全保障 (16)9 文明施工管理 (17)9.1管理方针 (17)9.2管理目标 (17)9.3安全管理体系 (17)9.4组织机构 (17)9.5 安全生产责任制 (18)9.6 安全管理制度 (18)9.7 安全教育 (19)9.8 安全技术措施 (20)1 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范》JGJ81-2002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4)2 工程概况2.1 工程主要情况:工程主要包括地面人造岗石铺贴、商铺玻璃隔断安装、天花双层石膏板吊顶、墙面干挂玻化砖、中庭侧板造型制作、墙面及天花腻子乳胶漆施工、电气照明布管布线、灯具安装、卫生间给排水安装。
目前工程处于土建结构基本完成,空调、消防等安装单位布管大面积完成。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1-19轴地下一二层装修区域、慧云机房、室内步行街地上一至四层精装修工程。
2.2 设计简介本次设计区域总面积约计:14.6万平方米(以最终计算为准),其中地上9.4万平方米,地下 5.2万平方米。
具体位置包括地下室一二层娱乐电梯厅、客梯厅、轿厢、卫生间及超市前场等装修,首层室内步行街主入口,各区域主力店入口,步行街主走廊、电梯厅、橱窗、门斗、后勤通道、公共卫生间、中庭空间以及变形缝,二层各区域主力店入口,步行街主走廊、公共卫生间及后勤通道、电梯厅、中庭空间以及变形缝,三层各区域主力店入口,步行街主走廊、公共卫生间及后勤通道、电梯厅、中庭空间以及变形缝,四层各区域主力店入口,步行街主走廊、公共卫生间及后勤通道、电梯厅、中庭空间以及变形缝,步行街环境休息椅、总服务台,自动扶梯的结构侧板及底板的装饰,室内步行街自动扶梯厅,室内步行街栏杆、栏杆侧板等装饰设计。
目录一、编制目的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2)四、施工方法 (2)1、人字梯 (2)2、移动式操作平台 (3)3、木质马凳 (3)五、安全保证措施 (4)1、人字梯安全要求 (4)2、操作平台安全要求 (4)一、编制目的二、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 本工程结构施工图5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三、工程概况四、施工方法1、人字梯人字梯搭设示意图:主干管为四根2m长DN25镀锌管,主干管上口间距350mm,下口间距600mm,横撑采用DN20镀锌管与主干管满焊,横撑间距350mm,在中间的横撑间对拉直径6的钢丝绳,采用对应规格绳卡固定,人字梯开合角度为30度。
2、移动式操作平台2.1搭设参数搭设高度:3m;平台面积:3×1.5m;爬梯踏杆间距:0.3m;栏杆高度:1.2m;脚手板:4000×200×50mm。
2.2搭设方法对拟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使用。
按下图搭设。
1)搭设平台底框架,然后在底框架上安装车轮。
选用劳动车橡胶轮胎车轮,每个平台6个。
2)搭设第一步纵向、横向水平杆,并校正平台搭设尺寸。
3)搭设第二步(平台作业面)纵向、横向水平杆。
4)搭设剪刀撑应与立杆或纵向、横向水平杆伸出端扣接;5)搭设平台直爬梯。
为减轻自重可用Φ25钢管制作。
6)搭设平台栏杆。
位于直爬梯上人处留有缺口用挂链或推拉杆作为平台使用时的安全防护。
7)在平台作业面上满铺脚手板。
3、木质马凳木质马凳用于二次结构砌墙使用,制作工艺:选用定制的1200×300×50mm模板做操作面板,选用50×100mm木方做支撑主杆及次杆,各节点务必钉制牢固。
尺寸等具体如下图:五、安全保证措施1、人字梯安全要求1)上下人字梯时应面朝人字梯,要保持身体的中心保持在人字梯的中间位置,使用的人字梯应四脚落地,摆放平稳。
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 项目简介 (7)1.1.项目名称 (7)1.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7)1.3.目实施机构及项目负责人 (7)1.4.项目实施的标准规范和法律依据 (7)1.5.建设目标、内容、周期 (7)1.5.1建设目标 (7)1.5.2.建设内容 (8)1.5.3.建设周期 (8)1.6.总投资及来源 (8)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2.1.建设背景 (8)2.2.建设现状 (9)2.3.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0)2.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2.3.2.项目建设的意义 (11)3. 需求分析 (13)3.1.目标需求分析 (13)3.2.界面需求分析 (13)3.3.业务需求分析 (14)3.3.1.办事材料梳理、精简 (14)3.3.2.表单电子化 (14)3.3.3.表单自动填报 (14)3.3.4.事项分发流转 (15)3.3.5.人脸识别验证 (15)3.3.6.文档拍照上传 (15)3.3.7.页面加载 (15)3.4.电子证照需求 (16)3.5.正确处理好与自建系统的关系 (16)3.6.安全性需求 (16)3.7.非技术性要求 (16)4. 平台设计 (17)4.1.总体思路 (17)4.2.界面风格设计 (18)4.2.1.界面设计 (18)4.2.2.操作设计 (19)4.2.3.用户体验 (19)4.3.整体架构 (20)4.3.1.技术架构 (20)4.3.2业务架构 (22)5. 建设方案 (23)5.1.渠道端 (23)5.1.1.手机APP (23)5.1.2.PC端 (23)5.2.平台基本功能 (23)5.2.1.组织管理 (23)5.2.2.即时通讯 (25)5.2.3.日志管理 (26)5.3.联办工作平台 (26)5.3.1.业务联办架构 (27)5.3.2.业务流程图 (28)5.3.3.事项登记 (28)5.3.4.事项办理 (28)5.3.5.办件跟踪 (29)5.3.6.消息提醒 (29)5.3.7.时效预警 (29)5.3.8数据查询 (30)5.3.9.统计分析 (30)5.4.智能表单填报 (30)5.4.1.表单与数据协作 (30)5.4.2.表单模板 (30)5.4.3.在线校验 (31)5.4.4.关联查询 (31)5.5.绩效考核 (31)5.5.1.绩效考核 (31)5.5.2.绩效考核体系 (31)5.5.3.考核报告 (32)5.5.4.绩效考核排名 (33)5.5.5.应用扩展 (33)5.6.系统管理 (33)5.6.1.权限管理 (33)5.6.2.用户管理 (34)5.7.平台支撑 (34)5.7.1.多种身份认证方式 (34)5.7.2.自定义表单、流程 (35)5.7.3电子印章集成 (35)5.7.4.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37)5.8.数据库建设 (38)5.8.1.电子证照库 (40)5.8.2.电子档案库 (40)6. 与业务系统的对接 (42)6.1.统一身份认证 (42)6.2.与现有系统的对接 (42)6.2.1.自建系统对接 (42)6.2.2.无系统对接 (42)7. 系统安全 (44)7.1.数据调用安全 (44)7.2.数据安全 (44)8. 项目实施方案 (46)8.1.项目实施 (46)8.1.1.项目组织机构 (46)8.1.2.项目实施计划 (49)8.1.3.项目实施详细计划 (50)8.2.培训服务 (53)8.2.1.培训对象与内容 (53)8.2.2.培训方式 (53)8.3.技术力量及人员配置 (54)9. 项目运维方案 (56)9.1.技术服务 (56)9.1.1驻场服务内容 (56)9.1.2.驻场服务团队 (57)9.1.3.驻场服务规范 (57)9.2.运维服务形式 (57)9.3.服务质量保证 (58)10. 投资预算 (60)11. 效益分析 (61)11.1.优化办公模式,推进组织变革 (61)11.2.明确职责边界,减少部门扯皮 (61)11.3.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办事效率 (61)11.4.激发政务活力,提高服务质量 (61)11.5.任务责任到人,政令畅通无阻 (62)1.项目简介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协同办公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承担单位:承担单位负责人:1.3.项目实施机构及项目负责人实施机构:实施机构负责人:1.4.项目实施的标准规范和法律依据(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1.5.建设目标、内容、周期1.5.1.建设目标搭建统一的协同办公管理平台,以工作流程管理为抓手,夯实发展基础,强化过程管控,搭建工作协调调度通道,实现专业协调、调度跟踪、核查督办的闭环管理,将管理要求真正输送到末梢。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Y-0XX-20XX中国移动省级N G2-B A S S(v5.0)技术规范逻辑模型分册T h e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a s c i c u l ef o r L og i c D a t a M o d e l o f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2B u s i n e s s A n a l y s i s 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版本号:1.0.02014-××-××发布2014-××-××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4 总则 (11)4.1概述 (11)4.2目标 (11)4.3原则 (12)4.4文档说明 (13)5 数据仓库基础数据逻辑模型 (13)5.1主题域说明 (13)5.2编号规则 (15)5.3参与人主题域 (15)5.3.1概述 (15)5.3.2实体定义 (19)5.3.3实体关系定义 (30)5.3.4参照表定义 (31)5.3.5关键问题说明 (41)5.4服务主题域 (42)5.4.1概述 (42)5.4.2实体定义 (44)5.4.3实体关系定义 (53)5.4.4参照表定义 (54)5.4.5关键问题说明 (59)5.5资源主题域 (60)5.5.1概述 (60)5.5.2实体定义 (62)5.5.3实体关系定义 (77)5.5.4参照表定义 (78)5.5.5关键问题说明 (82)5.6事件主题域 (83)5.6.1概述 (83)5.6.2实体定义 (89)5.6.3实体关系定义 (133)5.6.4参照表定义 (135)5.6.5关键问题说明 (140)5.7帐务主题域 (141)5.7.1概述 (141)5.7.2实体定义 (142)5.7.3实体关系定义 (144)5.7.4参照表定义 (145)5.7.5关键问题说明 (146)5.8营销主题域 (146)5.8.1概述 (146)5.8.2实体定义 (147)5.8.3实体关系定义 (149)5.8.4参照表定义 (150)5.8.5关键问题说明 (152)5.9财务主题域 (152)5.9.1概述 (152)5.9.2实体定义 (153)5.9.3实体关系定义 (158)5.9.4参照表定义 (159)5.9.5关键问题说明 (159)6 数据仓库汇总数据逻辑模型 (160)6.1主题域说明 (160)6.2清单汇总 (161)6.2.1标准集 (161)6.2.2扩展集 (193)6.3信令汇总 (200)6.3.1标准集 (200)6.3.2扩展集 (200)6.4帐务汇总 (201)6.4.1标准集 (201)6.4.2扩展集 (207)6.5个人用户汇总 (208)6.5.1标准集 (208)6.5.2扩展集 (221)6.6集团客户汇总 (222)6.6.1标准集 (222)6.6.2扩展集 (222)6.7他网用户汇总 (223)6.7.1标准集 (223)6.7.2扩展集 (223)6.8转售商用户汇总 (224)6.8.1标准集 (224)6.8.2扩展集 (224)6.9产品信息汇总 (225)6.9.1标准集 (225)6.9.2扩展集 (225)6.10渠道汇总 (226)6.10.1标准集 (226)6.10.2扩展集 (234)6.11终端信息汇总 (234)6.11.1标准集 (234)6.11.2扩展集 (234)7 数据仓库信息子层逻辑模型 (235)7.1主题域说明 (235)7.2KPI (236)7.2.2扩展集 (237)7.3报表 (237)7.3.1标准集 (237)7.3.2扩展集 (237)7.4个人客户统一视图 (238)7.4.1标准集 (238)7.4.2扩展集 (273)7.5集团客户统一视图 (275)7.5.1标准集 (275)7.5.2扩展集 (275)7.6家庭客户统一视图 (281)7.6.1标准集 (281)7.6.2扩展集 (281)7.7他网客户统一视图 (283)7.7.1标准集 (283)7.7.2扩展集 (283)7.8转售商用户统一视图 (284)7.8.1标准集 (284)7.8.2扩展集 (284)7.9终端信息统一视图 (288)7.9.1标准集 (288)7.9.2扩展集 (293)7.10产品信息统一视图 (294)7.10.1标准集 (294)7.10.2扩展集 (294)7.11校园客户统一视图 (295)7.11.1标准集 (295)7.11.2扩展集 (302)7.12垃圾短信客户统一视图 (302)7.12.2扩展集 (305)7.13渠道信息统一视图 (305)7.13.1标准集 (305)7.13.2扩展集 (333)7.14网络信息统一视图 (333)7.14.1标准集 (333)7.14.2扩展集 (336)7.15营销资源统一视图 (337)7.15.1标准集 (337)7.15.2扩展集 (338)8 数据集市逻辑模型 (338)8.1概述 (338)8.2数据集市实体映射关系 (339)9 编制历史 (371)9.1历史修订说明 (371)9.2本期修订说明 (375)9.2.1数据仓库基础数据修订 (375)9.2.2数据仓库汇总数据修订 (380)9.2.3数据仓库信息子层修订 (382)附录A建模方法论 (386)A.1.概述 (386)A.1.1.数据模型 (386)A.1.2.第三范式 (387)A.1.3.实体-关系模型 (387)A.1.4.建模的三个阶段 (388)A.1.5.数据模型的重要性 (389)A.2.建模中所考虑的关键问题 (389)A.2.1.逻辑模型和业务的关系 (389)A.2.2.逻辑模型和需求的关系 (390)A.2.3.逻辑模型和业务系统的关系 (390)A.2.4.逻辑模型设计的难点 (391)A.3.各省在本模型基础之上的建模工作 (391)A.4.建模工具软件说明 (393)附录B模型及文档格式说明 (393)B.1.本文概念模型实体-关系图的颜色设置 (393)B.2.模型文件中实体的颜色设置 (393)附录C中国移动省级NG2-BASS(v5.0)逻辑模型.erwin (394)前言本标准描述了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数据仓库基础数据、汇总数据和信息子层的逻辑数据模型。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X-001-2006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建设方案(v1.5)发布2006版本号:1.52006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移动面向5G传送网规划建设指导意见(2018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18年11月编制说明本指导意见是面向5G传送网规划建设的总体指导性文件,主要目的是明确规划建设策略、建设节奏和建设重点,制定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具体措施,为5G传送网建设做好准备。
传送网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及文件更新情况如下:目录一、总体要求.................................................. - 4 -二、技术要求.................................................. - 4 -(一)5G应用场景.......................................................................................................... - 4 -(二)5G总体架构.......................................................................................................... - 5 -(三)5G核心网.............................................................................................................. - 5 -1.技术方案 ................................................................................................................... - 5 -2.部署位置 ................................................................................................................... - 7 -(四)5G无线网.............................................................................................................. - 7 -1.整体架构 ................................................................................................................... - 7 -2.前传结构 ................................................................................................................... - 8 -3.部署位置 ................................................................................................................... - 9 -(五)对5G传送网需求................................................................................................. - 9 -三、对基础资源的要求......................................... - 10 -(一)汇聚机房 ............................................................................................................. - 10 -(二)管道 ..................................................................................................................... - 11 -(三)综合业务接入区和微网格(需无线确认) ..................................................... - 11 -四、建设原则................................................. - 11 -(一)规划建设策略 ..................................................................................................... - 12 -(二)规划建设原则 ..................................................................................................... - 13 -五、建设方案................................................. - 14 -(一)网络结构 ............................................................................................................. - 14 -(二)各功能部分的基本要求 ..................................................................................... - 15 -(三)5G前传建设方案................................................................................................ - 16 -1.光纤直驱 ................................................................................................................. - 16 -2.无源合分波方案 ..................................................................................................... - 17 -3.有源系统 ................................................................................................................. - 18 -(四)5G中回传建设方案............................................................................................ - 18 -1.总体建设方案 ......................................................................................................... - 18 -2.网络组织 ................................................................................................................. - 21 -3.分层分域组织 ......................................................................................................... - 22 -(五)网管 ..................................................................................................................... - 24 -(六)系统功能配置 ..................................................................................................... - 25 -1.业务路径选择 ......................................................................................................... - 25 -2.带宽规划 ................................................................................................................. - 26 -3.带宽配置 ................................................................................................................. - 27 -方案四:L2+L3,二转三在普通汇聚节点:推荐采用配置策略一 ....................... - 28 -4.网络保护 ................................................................................................................. - 28 -5.网络切片 ................................................................................................................. - 29 -6.IP地址规划 ............................................................................................................ - 29 -附录1:名词解释.............................................. - 31 -附录2:SPN技术简介.......................................... - 32 -(一)技术特征 ............................................................................................................. - 32 -(二)分层模型 ............................................................................................................. - 33 -(三)管控架构 ............................................................................................................. - 34 -(四)物理组网 ............................................................................................................. - 35 -一、总体要求传送网是确保5G业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应按照面向未来、统筹需求、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分阶段、分场景、差异化、协同化的规划思路,紧跟5G整体建设节奏,积极储备基础资源、分阶段按场景建设网络、逐步优化系统能力,确保满足5G开通需求及未来发展需求。
XXX企业级省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方案目录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7)4.总体说明 (23)4.1.概述 (23)4.2.目标 (23)4.3.原则 (24)5.数据治理体系 (25)5.1.总体框架 (25)5.2.组织架构 (26)5.2.1.组织构成 (27)5.2.2.角色职责 (27)5.3.系统架构 (29)5.3.1.系统功能框架 (29)5.3.2.系统模块流程 (32)5.4.系统边界 (33)5.4.1.与企业级省大数据平台关系 (34)5.4.2.与对外能力开放平台关系 (34)5.4.3.与平台运维系统关系 (35)6.数据治理核心模块 (35)6.1.数据标准管理 (35)6.1.1.背景 (35)6.1.2.目标及原则 (37)6.1.3.业务分类和定义 (38)6.1.4.技术功能要求 (46)6.1.5.本期建设范围及内容 (51)6.1.6.实施要求 (52)6.2.元数据管理 (52)6.2.1.背景 (52)6.2.2.元数据运营模式 (55)6.2.3.元模型标准 (55)6.2.4.元数据运维 (62)6.2.5.本期重点建设内容 (63)6.3.数据质量管理 (64)6.3.1.与传统经营分析系统的区别 (64)6.3.2.范围和原则 (66)6.3.3.与其它功能模块的关系 (67)6.3.4.本期数据质量功能需求 (70)6.3.5.本期数据质量运维要求 (72)6.4.数据资产管理 (73)6.4.1.数据资产概述 (73)6.4.2.数据资产范围 (75)6.4.3.与其它功能模块的关系 (77)6.4.4.本期数据资产功能需求 (77)6.4.5.本期建设内容 (81)6.5.数据安全管理 (81)6.5.1.数据安全概述 (81)6.5.2.建设原则 (82)6.5.3.建设内容 (82)6.5.4.边界关系 (83)6.5.5.技术功能 (84)6.5.6.管理要求 (85)7.数据治理场景 (91)7.1.背景描述 (91)7.2.场景一:银行伪卡交易判别 (92)7.2.1.背景介绍 (92)7.2.2.场景描述 (93)7.3.场景二:银行手机贷业务 (94)7.3.1.背景介绍 (94)7.3.2.场景描述 (94)8.附录 (96)附录一:数据标准框架 (96)附录二:数据标准体系定义内容示例 (97)前言本规范的制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XXX企业级省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子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为省大数据平台上的各类基础技术和应用提供支撑,加强省大数据平台上数据的管控力度,增强数据治理子系统自身管理能力。
金蝶s-HR V1.5 SP产品用户手册(移动应用)前言本文内容主要介绍了s-HR移动应用产品中人力简报、流程审批、搜索查询、团队考勤、我要请假、我的申请、我要出差、我要加班、我的档案、我的工资条、我的打卡、我的考勤等应用。
为移动s-HR用户提供参考。
在使用中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系统中提交评价反馈,我们及时回复处理。
目录1.轻应用产品功能 (4)1.1 s-HR轻应用列表 (4)1.2 操作说明 (5)1.2.1 经理人HR服务 (5)1.2.2 员工HR服务 (7)2.轻应用实施部署 (11)2.1 云之家平台准备 (11)2.2 s-HR与云之家集成部署 (15)2.3 云之家用户同步和映射 (16)2.4 公网IP开通 (18)2.5 云之家系统集成服务开通 (19)2.6 轻应用开通 (19)2.7消息推送配置 (20)2.8公共号创建与配置 (20)s-HR移动应用产品是指在s-HR与云之家集成的基础上,通过部署、添加s-HR公共号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连接s-HR的移动应用业务操作。
目前已集成员工服务和经理人服务公共号,通过员工服务,可以自助提起请假申请,查看个人打卡和考勤情况,并能够查询个人档案、工资单以及查看自己提起的人事申请等信息;通过经理人服务,管理者可以查看人力简报、进行流程审批以及对下属组织和员工的档案、考勤、人力成本情况进行全局搜索。
1.轻应用产品功能1.1s-HR轻应用列表移动端应用内容应用分类应用名称主要功能经理人服务【人力简报】面向经理人的关键人事数据及提醒服务,是管理者人事助手。
主要提供数据信息包括:∙编制人数,当前人数,近6个月人员趋势;∙本周、本月、本年的入职\离职人数统计;∙未来一周员工生日提醒、部门员工转正提醒等HR事物预警。
【流程审批】面向经理人的提供对员工请假、转正、离职等人事流程的审批功能,提供对已处理人事流程的查看和待审批人事流程的处理功能。
并以订阅消息推送的方式,对工作流节点的HR待办事务进行消息提醒服务。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C M -I M S 综合接入网关 设备规范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C M -I M S E q u i p m e n t s _A G 版本号:1.5.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 QB-╳╳-╳╳╳-╳╳╳╳目录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名词术语与定义 (2)3.1.综合接入网关 (3)3.2.缩略语 (3)4.功能参考模型 (5)4.1.CM-IMS综合接入网关的网络位置 (5)5.业务功能 (7)5.1.语音业务 (7)5.2.数据业务(可选) (7)5.3.传真业务 (7)5.4.MODEM业务功能 (7)6.设备功能要求 (7)6.1.系统架构要求 (7)6.2.接入CM-IMS网络 (7)6.3.窄带业务相关功能 (8)6.3.1.V O IP相关功能 (8)6.3.1.1.语音处理功能 (8)6.3.1.2.呼叫处理和控制功能 (8)6.3.1.3.数图(DIGIT MAP)功能 (8)6.3.1.4.分组语音的Q O S管理功能 (9)6.3.1.5.VLAN和优先级标记 (9)6.3.1.6.VIP用户特权功能 (9)6.4.传真处理功能 (9)6.5.AG业务开通要求 (9)7.协议要求 (10)7.1.信令控制协议 (10)7.2.媒体流协议 (10)7.3.传真协议 (10)7.4.网管协议 (10)7.5.其他协议 (11)8.接口要求 (11)8.1.接口用户侧接口 (11)8.1.1.Z接口 (11)8.1.2.Z A接口 (11)8.1.3.ISDN U接口(可选) (11)8.2.维护管理接口 (11)8.2.1.串口维护接口 (11)8.2.2.网口维护接口 (11)8.3.网络侧接口 (12)8.3.1.以太网接口 (12)8.3.1.1.10B ASE/100B ASE-T自适应接口 (12)8.3.1.2.GE接口(可选) (12)8.4.时钟接口 (12)9.性能指标要求 (12)9.1.IP语音的性能 (12)9.1.1.PSQM (12)9.1.2.PESQ (12)9.1.3.MOS (13)9.1.4.语音间断比 (13)9.1.5.语音滑动比 (13)9.1.6.时延指标(环回时延) (13)9.1.7.大话务量呼叫能力 (13)9.1.9其它语音特性指标 (13)9.2.IP传真的性能 (14)9.2.1.传真呼叫建立时间 (14)9.2.2.MOS (14)9.2.3.长文件传输性能 (14)9.2.4.其它语音特性指标 (14)9.3.时钟接口性能要求 (14)9.4.业务可靠性功能 (14)10.网管要求 (15)10.1.原则 (15)10.2.配置管理 (16)10.3.故障检查及处理 (16)10.3.1.一般要求 (16)10.3.2.故障定位能力 (16)10.3.3.故障的恢复 (16)10.3.4.故障记录 (16)10.4.告警管理 (17)10.4.1.告警信息 (17)10.4.2.告警级别 (17)10.4.3.告警发生和告警清除 (18)10.4.4.告警要求 (18)10.5.信令跟踪 (19)10.6.统计与测量要求 (19)10.6.1.一般要求 (19)10.6.2.统计测量参数 (19)10.7.安全管理 (19)10.7.1.安全管理机制 (19)10.7.2.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权限管理 (20)10.7.3.认证、鉴权 (21)10.8.软、硬件更新 (21)11.环境要求 (22)11.1.温度、湿度要求 (22)11.2.防尘要求 (22)11.3.大气压力要求 (22)12.电源要求 (23)12.1.交流电压要求 (23)12.2.直流电源要求(可选) (23)12.2.1.额定电压 (23)12.2.2.电压波动范围 (23)12.2.3.杂音电压指标 (23)13.安全要求 (24)13.1.绝缘电阻 (24)13.2.设备接地要求 (24)13.3.过压、过流保护 (24)13.4.电磁兼容 (24)14.编制历史 (24)前言本标准依据ITU-T和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移动其它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移动CM-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移动CM-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一)移动互联网+建解决方案云南软捷科技有限公司7月目录1.项目背景12.项目目标13.建设原则23.1.系统平台设计23.2.系统设计原则24.系统建设方案44.1.整体架构设计44.2.系统技术架构设计44.2.1.系统研发环境44.2.2.J2EE技术的优点54.2.3.基于J2EE架构实现54.2.4.系统结构设计64.2.5.系统性能设计64.3.系统功能设计74.3.1.智慧建APP端功能设计74.3.1.1.信74.3.1.1.1.资讯74.3.1.1.2.消息84.3.1.1.3.94.3.1.2.移动课堂94.3.1.2.1.知识库94.3.1.2.2.自测练习104.3.1.2.3.在线考试114.3.1.2.4.错题本114.3.1.2.5.重点题库114.3.1.2.6.思想汇报124.3.1.3.发现124.3.1.3.1.微圈124.3.1.3.2.工作室124.3.1.4.我124.3.1.4.1.员自助124.3.1.4.2.会议签到134.3.1.4.3.摇一摇学章134.3.1.4.4.微评选134.3.1.4.5.积分激励134.3.1.4.6.调查统计134.3.2.智慧建PC端管理系统功能设计14 4.3.2.1.系统管理144.3.2.2.智慧管理144.3.2.3.务管理174.3.2.3.1.籍管理174.3.2.3.2.费管理174.3.2.3.3.员荣誉管理174.3.2.3.4.工作管理174.3.2.4.组织发展174.3.2.4.1.民主评议174.3.2.4.2.计划总结174.3.2.5.组织电子信息库174.3.2.5.1.电子档案管理174.3.2.5.2.文件资料柜184.3.2.5.3.数据导入184.3.2.5.4.年度报表184.3.2.5.5.组织设置184.3.2.5.6.人员设置184.3.2.5.7.流失员汇总184.3.2.5.8.电子184.3.2.6.组织查询统计184.3.2.6.1.员情况统计表184.3.2.6.2.组织情况统计表194.3.2.6.3.费缴纳情况统计表194.3.3.系统功能清单194.4.部署结构设计214.5.系统安全设计224.5.1.业务系统级安全224.5.2.权限管理224.5.3.业务数据级安全234.5.4.系统访问流程234.5.4.1.统一的用户管理244.5.4.2.数据加密244.5.4.3.系统日志管理254.5.4.4.文档和管理255.实施进度方案255.1.总体进度255.2.任务细分256.售后服务及培训承诺266.1.售后服务承诺266.2.培训承诺266.2.1.系统维护培训266.2.2.系统使用培训271.项目背景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意味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