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死后其作品才被发表的保护期有多长
- 格式:docx
- 大小:36.97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引言版权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在我国,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本文将从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保护范围、侵权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1. 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概述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是指国家法律对版权的确认和保护。
在我国,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版权的确认:国家法律确认创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2)版权的保护:国家法律对版权进行保护,防止他人侵犯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3)侵权责任的追究:对于侵犯版权的行为,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1)人身权保护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首先体现在对人身权的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以下人身权:①署名权:作者有权在其作品上署名,表明其为作品的创作者。
②修改权:作者有权对其作品进行修改,但不得损害作品的原意和基本结构。
③保护作品完整权:作者有权保护其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等损害。
(2)财产权保护版权保护的法律效力还体现在对财产权的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以下财产权:①复制权:作者有权复制其作品,包括制作、翻录、翻拍等。
②发行权:作者有权将其作品发行,包括出版、出租、展销等。
③出租权:作者有权出租其作品,包括出租电影、录音制品等。
④展览权:作者有权展览权作品,包括展览、陈列等。
⑤表演权:作者有权将其作品进行表演,包括舞台表演、现场表演等。
⑥放映权:作者有权将其作品进行放映,包括电影、电视等。
⑦广播权:作者有权将其作品进行广播,包括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等。
⑧信息网络传播权:作者有权将其作品在信息网络上传播,包括网络出版、网络广播等。
(3)侵权责任的追究对于侵犯版权的行为,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包括:①停止侵害:侵权人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参考试题及答案继续教育2012知识产权考试3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每小题的备选项中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共30分)1.属于著作邻接权的是()。
(1分) 错误正确答案为BA.出版权 B.表演者权 C.录音录像权 D.播放权2.自然人所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1分) 错误正确答案为CA.25年 B.50年 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 D.40年3.授予专利权的优先权原则源自()。
(1分) 正确A.《巴黎公约》 B.《专利法条约》 C.《世界版权公约》 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4.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1分) 正确A.抽签决定 B.发明者 C.单位领导 D.单位5.下列不属于国际上关于知识产权的条约是___。
(1分) 错误正确答案为CA.《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D.《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6.对于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有权提出异议的是:()。
(1分) 正确A.只有先注册人 B.只有专利行政部门 C.任何人 D.只有利害关系人7.企业知识产权最高管理层下设若干下一级管理层,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属于()。
(1分) 正确A.直线式组织结构 B.职能式组织结构 C.矩阵式组织结构 D.网络型组织结构8.我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日之日起____。
(1分) 正确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9.伊诺思在()一书中首次直接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
(1分) 正确A.《经济发展理论》B.《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 C.《商业周期》 D.《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10.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是()。
(1分) 正确A.新颖性 B.创造性 C.独创性 D.可欣赏性11.同样的智力成果可以由不同的主体同时或先后完成,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决定了只能将其赋予其中____主体。
我国作者死后发表权行使问题13级2班李良学号20138216 发表权作为著作权的人身权利之一。
本应该只有作者本人拥有,作者一旦去世发表权即消灭。
但是发表权与著作权中的其他财产权利关系十分的密切,在作者死后具有相同的保护时限,因此发表权在作者死后能否行使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就我国现行的法律来看,我国的《著作权法》第九条中,将著作权分为十七项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发表权作为第一项,并规定:“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而发表权并不在这一类之中。
《继承法》规定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属于遗产,可以被继承。
而对于发表权,这一种存在着两种主张:一种认为著作权仅属于人身权利范畴;另一种认为发表权兼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权利没有出现明显可以继承的规定。
虽然我国在法律方面没有规定,但在行政法规发面却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2013修订)》(国务院令第633号)第十七条:“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这明确表明了发表权可以继承,是一种财产性质的权利。
而国际方面《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至今未将“发表权”列人保护的条款。
然而这一个行政法规的成立就使《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与其主体能否分离的规定自相矛盾,也使《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的种类设计不合理。
抛开行政法规与法律的效力和《著作权法》本身的设计问题,单就发表权在作者(仅指自然人)死后的能否行使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在现代社会作品若不发表就难以体现出作品的财产性,发表权可以说是其他作品其他财产权行使的前提。
发表同发行、复制、改编等行为应当是同样的,同发行、复制、改编等权能一样,发表权也是一种著作使用权能。
但我国《著作权法》却将发表列为人身权范畴,而将发行、复制、改编等列为财产权范畴,以致发表权的继承上存在问题。
怎么证明作品是自己写的在民事诉讼中,对于案件的一些关键的证据需要举证来证明是该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对于关键证据的举证直接关系着案件的走向和输赢。
那么对于著作权类的案件中如何证明作品是自己写的呢,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因此接下来将由我为您介绍关于怎么证明作品是自己写的,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相应的问题。
一、怎么证明作品是自己写的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当事人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
在作品或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应该注重留下自己权利的证据,在作品上正确规范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对于一些比较难以证明的作品,应当及时做版权登记,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就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权利,才好维权。
二、什么是著作权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对他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的专有权。
它表现为:第一,享有著作权的作者可以决定是否对他的作品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第二,他可以决定是否就他的作品实施某些涉及他的人格利益的行为;第三,他可以在必要时请求有关的国家机关以强制性的协助来保护或实现他的权利。
三、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长时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分为以下几种:(一)著作人身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自作品产生到作者死后一直受保护;(二)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以及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
《著作权法》第二十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则不再保护。
著作权内容主要包括: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是作者对其作品的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密不可分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作者终身享有著作人身权,没有时间的限制。
作者死后,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可依法由其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机关予以保护。
一般认为,它不能转让、剥夺或继承。
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指作者及传播者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一、著作人身权1、发表权:是作者依法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和以何种方式公之于众的权利。
是著作权的首要权利。
包括发表作品和不发表作品的权利。
成立特征:著作权人要有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意思表示;要有将作品以某种方式公开,并为不特定的多数人知晓的事实。
推定同意发表:许可他人使用、未发表的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让他人。
作者生前未发表(未明确表示在其死后不发表)的作品的发表权:可在其死后50年内继承人或受遗赠人行使,无,则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行使。
2、署名权: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注明其姓名或名称的权利。
包括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和不署名的权利。
作者作品署名发表后,其他任何人以出版、广播、表演、翻译、改编等形式进行传播和使用时,必须注明原作品作者的姓名。
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署名权归作者享有。
署名权不得转让、继承,也不存在放弃问题。
保护期不受限制。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
3、修改权:是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
为作者所享有,只有经作者授权,他人才能修改其作品,未经授权而擅自修改,即构成对作者修改权的侵犯。
例外:(1)报社、杂志社可对投稿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无须征得作者同意。
从实质上讲,修改权仍属于作者,他人只能在法定范围内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而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024河南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是跨系统、跨企业、跨地域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A.标识解析B.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C.工业互联网平台D.安全态势感知平台2.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的新作品的权利?A.独占性B.非独占性C.独创性D.非独创性3.维权流程呈现“两低一高”的趋势,其中“一高”是指()。
A.侵权成本高B.维权收益高C.维权成本高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公约》第二条第八项不涉及其中哪一项?()A.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B.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C.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D.天气预报5.作品完毕()年内,未经单位批准,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A.1.0B.2.0C.3.0D.4.06.著作权的保护期规定自然人死后()年A.10.0B.30.0C.50.0D.100.07.《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
A.教学质量B.科研成果C.分类评价D.人才引进8.出版者权的保护期为多少年?()A.5.0B.10.0C.15.0D.20.09.著作权不保护什么?()A.文字作品B.口述作品C.摄影作品D.时事新闻10.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科学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
A.“一村一规”B.“多规合一”C.“一规多区”D.“多规多用”11.《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予以关闭或者责令停止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A.民政部门B.司法部门C.市场监管部门D.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12.()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A.科技B.军事C.人才D.经济13.《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提出,把()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软件著作权登记招投标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
招标采购活动中常见的著作权作品。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作品,在招标采购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具有著作权的作品。
大家都知道的是,在我国保护著作权,它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产权。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一些招标采购的活动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包括一些著作权方面的作品,他主要的课题是作品。
很多人想了解软件著作权登记招投标的法律规定是什么?▲一、软件著作权登记招投标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
▲二、其他A.招标采购活动中常见的著作权作品。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作品,在招标采购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具有著作权的作品。
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文字作品。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施工单位编制的投标文件等文字作品、项目经理完成的工作报告等,都会享有著作权。
建设单位编制的招标文件等文字作品也享有著作权。
二是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三是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B.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从事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创作出作品的作者及其他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在特定情况下,国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在建设T 程活动中,有许多作品属于单位作品。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往往就是单位作品。
单位作品的著作权完全归单位所有。
在招标采购活动中,有些作品属于职务作品。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与单位作品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单位作品的作者是单位,而职务作品的作者是公民个人。
一般情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一、个人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是多久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那么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是多久?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一:公民的作品。
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公民终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从创作完成之日起,截止于公民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公民之间的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一个创作人死亡之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没有发表的,不再享有保护期。
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三: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
其发表权、使用权、获取报酬的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享有保护期。
个人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期限四:出版者享有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著作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关于著作权的保护期限,各国一般根据其本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情况确定。
从著作权立法的历史来看,通常早期的著作权立法保护期较短,20世纪后的保护期较长;发展中国家保护期较短,发达国家保护期较长;一般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保护期较长,摄影、实用美术作品、录音录像作品和电影作品的保护期较短。
根据《伯尔尼公约》的第7条的规定,各公约成员国对一般作品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50年;对电影作品的保护期为作品公之于众后的50年或者作品完成后的50年;对摄影作品和实用艺术品的保护期不低于作品完成后的25年。
欧盟成员国的著作权法和美国版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保护期限现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70年。
假期知识产权法练习题1、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法律赋予人们对其创作物享有的权利2、特征①客体的非物质性:不占空间,依附于某种载体②地域性:空间效力的有限性③时间性:保护期的有限性④独占性:排他性/专有性⑤法定性,也称国家授权性3、著作权的发展与演变?①特许出版时期:特许出版时期主要保护出版商的利益②现代著作权时期:保护作者的利益4、著作权的特征:①内容的双重性②具体化的专有性③著作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5.著作权的取得?一、著作权取得制度的种类(1)自动取得制度。
著作权自动取得,指著作权因作品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不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2)注册取得制度。
注册取得,指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件,作品只有登记注册后方能产生著作权。
著作权注册取得的原则,又称为注册主义。
(3)其他取得制度。
其他取得方式包括:1、作品必须以有形物固定下来,才能获得著作权。
2、以著作权标记获得著作权。
(二)我国著作权取得制度:自动取得制度3、作品的概念: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的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4、构成作品的四要件:①人类的智力成果。
②能以一定的形式表现。
③产生在文学、艺术领域内。
④有独创性。
5、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一、超过保护期的作品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①法律、法令、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包括全国人大的、国务院的、国务院各部委的,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各级公、检、法机关的文件。
②单纯事实消息。
③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三.违禁作品,就是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一方面,因违禁作品符合作品的实质条件,又因为著作权法实行自动取得原则,所以,违禁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能依法自动产生著作权。
6、美术作品: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美术作品著作权归属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人。
作者死后其作品才被发表的保护期有多长
作品的保护期是指作者死后其作品仍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时限。
根
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法律规定,作品的保护期长短会有所差异。
在大多数国家中,保护期一般以作者生前加上一定年限的方式来计算。
一般而言,作品的保护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作者生前的著作权保
护期和作者死后的著作权保护期。
作者生前的著作权保护期通常是指
作者享有著作权的期限,这一阶段的时长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而
有所差异。
当作者去世后,其作品的保护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会根据作者的身
份及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作品的保护期在作者去世后仍然
持续一段时间,以确保作者的贡献得到尊重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以下
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作品保护期:
1. 美国:根据美国版权法,个人创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去世后的70年。
对于合作创作、公司作品和匿名作品,保护期为创作后的95年
或首次公开发表后的120年,以较短的那个为准。
2. 英国:英国的作品保护期在作者去世后持续70年。
在某些特殊
情况下,例如合作创作或未知作者,保护期可能会更长。
3. 德国:德国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去世后的70年。
如果作者在作
品发表后30年内被认定为受迫害的政治迫害者,保护期可延长至80
年。
4. 法国:法国的作品保护期为作者去世后的70年。
对于匿名作品
或合作创作,保护期为首次公开发表后的25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国家的作品保护期示例,不同法律体
系下的作品保护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公约和协定
对作品保护期进行了规定,如《伯尔尼公约》等。
作品的保护期的设立旨在保护作者的权益并促进文化创造力的发展。
在保护期内,他人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才能使用作品,而作者及
其继承人可以享有作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总结而言,作者死后其作品的保护期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规定。
无论保护期有多长,它们都是为了保护作者的权益,同时也为
了鼓励创作和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