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诊断对照表(归纳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6
猪常见的疾病及诊断第一部分猪常见疾病诊治一、以拉痢、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仔猪黄痢:本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症状:突然发病,病初拉黄色混有气泡的稀粪,味腥臭。
剖检严重脱水,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肠内容物黄色或黄红色,空肠、回肠病变较轻,明显积气。
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多汁。
心、肝、肾变性、有小出血点。
2、仔猪白痢本病是由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类疾病。
症状: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病猪排出乳白、灰白或黄白色糊状稀粪,味腥臭,有时混有气泡。
3、仔猪红痢本病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乳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特别是3日龄内的仔猪,但也可发于2-4周龄的仔猪。
症状:精神沉郁,不吃乳,有的仔猪不见拉稀即死亡,还表现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摆、腹泻,开始排灰黄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故称红痢。
治疗仔猪黄痢、白痢、红痢建议用药:1、仔痢安肌内按使用剂量注射。
2、弗利尔,肠毒散分别按使用剂量饮水或拌料。
4、猪流行性腹泻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症状:与传染性胃肠炎很相似,但各种年龄猪都可感染发病。
表现呕吐、腹泻、初生仔猪发病后常因严重脱水而很快死亡。
多于吃食或吃乳之后发生呕吐,粪便呈水样,灰黄色或灰色。
体温正常或稍高。
5、猪痢疾本病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肠道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7~8天,长的可达2个月以上。
一般先是排黄到灰色的软粪,然后逐渐变为黄色稀粪,内混粘液及血液。
重者排出红色糊状稀粪,内有大量粘液、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或排出红色胶冻样物。
有的排灰色稀粪并混有许多小气泡,表面带有一层煤油样光泽。
病程长的猪排出黑色稀粪,故称黑痢。
病猪厌食、喜饮水、体温不高或稍高(40~40.6℃)。
弓背、脱水、行走摇摆,迅速消瘦,最后因衰竭而死。
6、猪轮状病毒感染本病是小猪轮状病毒感染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多发生于8周龄以内的仔猪,晚秋、冬季和早春多发。
1、郭某有生猪约70斤,生病后去诊治,检测体温39℃左右。
表现症状为拉稀,粪便水样,灰白色、黄绿色、呕吐脱水;吃食减少,精神沉郁,极度口渴。
2、刘某有生猪约100斤,生病几天后去诊治,检测体温40.5℃左右。
表现症状为蹄冠蹄叉蹄踵出现水泡,露出红色的破溃面,跛行。
病猪趴卧,口腔粘膜、齿龈有水泡和溃疡。
3、邱某有生猪约150斤,生病几天后去诊治,检测体温41.5℃左右。
表现症状为呼吸困难,腹、肢部皮肤变紫兰色,精神不振,卧地不起,眼结膜潮红,流泪或鼻涕,耳、颈、腹下和四肢皮肤大范围呈紫兰色。
4、刘某有生猪约90斤,生病后去诊治,检测体温41℃左右。
表现症状为精神沉郁,不吃食,不饮水,怕冷,眼结膜潮红,粪便干而臭,而后转为腹泻。
口粘膜和眼结膜有小出血点,耳尖、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斑点和紫斑点,体表淋巴结肿大,咽喉部和颈下部红肿热痛而坚硬,呼吸困难,呈犬坐姿势,流口水,鼻液多粘稠而带泡沫。
5、翟某有生猪约15斤,生病后去诊治,检测体温39.5℃左右。
表现症状:主要是下痢、粪便呈乳白色、淡黄绿色,常混有粘液而呈糊状,有时混有血丝,其中含有气泡,粪便有特殊腥臭味。
病猪食欲减退,口渴,精神不佳,被毛粗乱无光,怕冷,寒战,喜卧垫草中。
1、猪传染性胃肠炎
2、猪水泡病
3、猪链球菌病
4、猪肺疫及猪瘟
5、仔猪白痢病。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看症状就能识猪病一、乳猪腹泻1、生后1~3天发病,橙色含凝乳块稀便,迅速死亡-查仔猪黄痢,脂肪性腹泻。
2、生后3~10天发病,灰白腥臭稀便,死亡率低-查仔猪白痢、轮状病毒感染。
3、生后7天左右发病,血样稀便,死亡率高-查仔猪红痢、坏死性肠炎。
4、上吐下泻,大小猪都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查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中毒。
5、冬春发病、水样腹泻,快速脱水,乳猪多发-查轮状病毒感染,低血糖症。
保育猪及肥猪拉肚子1、潮湿季节多发,高烧41℃左右,便秘或腹泻,耳朵腹部红斑-查副伤寒、猪瘟。
2、2~3月龄猪拉粘液性血便,持续时间长,迅速消瘦-查猪血痢、肠炎。
3、上吐下泻,大小猪都发病,病程短,中大猪死亡率低-传染性托柳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马铃薯中毒。
二、母猪繁殖障碍及孕期无乳症侯群流产、死胎、木乃伊、返情和屡配不孕1、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仔,母猪咳嗽,发热-查伪狂犬病。
2、有蚊虫季多发,分娩后期母猪突然流产,未见其他症状-查流行性乙型脑炎。
3、初产母猪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未见其他症状-查细小病毒感染。
4、妊娠4~12周流产,公猪睾丸炎-查布氏杆菌病。
5、潮湿季节多发,母猪流产,不能与母猪不同时发病的还有中大猪身体发黄、血尿-查钩端螺旋体病。
6、母猪发热、厌食,怀孕后期流产,死胎,产弱仔,断奶小猪咳喘,死亡率高-查蓝耳病。
母猪产后无乳1、产后少乳、无乳,体温升高,便秘-查无乳综合征(PPDS)。
2、母猪孕期体温升高,乳房热痛,少乳无乳-查乳房炎。
3、母猪产后从阴道吸入多量速率粘性分泌物,少乳无乳-查子宫内膜炎。
三、猪皮肤及神经腹泻症候群皮肤斑疹、水泡及渗出物1、5~6日龄乳猪发病,红斑水泡,结痂,脱皮-查渗出性皮炎。
2、炎热季节猪皮肤发红,体温升高,神经症状-查日射病或热射病。
3、见光后皮肤出现斑疹,发红疼痛,避光后减轻-查湿疹。
精制及行动异常、怪叫1、中大猪皮肤大片斑疹,发烧,咳喘,整群发育差-查皮炎肾病综合征。
猪病鉴别诊
断表(一)消化系统
2.未断奶猪发生腹泻时剖检所见和诊断
3.年龄与断奶猪发生腹泻的某些疾病的关系
哺乳猪生长肥育猪成年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症状重传染性胃肠炎症状轻
症状重猪流行性腹泻症状轻
猪瘟和非洲猪瘟
轮状病毒性肠炎
大肠杆菌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猪痢疾
| 猪鞭虫病
沙门氏菌性肠炎|
坏死性肠炎、增生性肠炎_________________
胃溃疡
增生性出血性肠炎断奶猪到成年猪的腹泻
(二)呼吸系统引起未断奶猪呼吸困难和咳嗽的疾病
引起断奶猪到成年猪咳嗽和呼吸困难的疾病
(三)神经系统引起未断奶猪神经症状的疾病
断奶猪和较大猪神经性疾病
中毒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营养不平衡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四)肌肉骨骼系统引起未断奶猪跛行的疾病
引起断奶猪到成年猪跛行的疾病
(五)泌尿生殖系统
(六)皮肤病
(七)全身病引起未断奶猪全身病的疾病
断奶猪到成年猪的全身病
断奶猪到成年猪没有临诊先兆即死亡的原因
广西助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诊断:猪瘟的发生不受年龄和品种的限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猪群常为零星散发。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防治:治疗尚无有效疗法,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广泛持久地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程序可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订,一般公猪、繁殖母猪每年春秋各注射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一般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免,发生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采用超前免疫注射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待2小时后再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防治:母猪在怀孕初期和分娩前一个月各接种一次灭活苗,种猪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高小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育成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二免),肥育猪出栏前15—20天进行三免。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二、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注:1、本表中的处方可视为治疗组合,一般为主药加辅助治疗或增强疗效药物,具体使用必须视疾病程度而定;列举的注射和内服,并不是一定要同时使用,原则上是个别发病可采用注射疗法,有群体发病症候,或必须防止大面积流行时,可普遍拌料或饮水内服,发病严重的可采取注射与内服相结合.1、大批发病时应采用拌料或饮水预防和治疗,或配合注射同时进行,联合用药时注射液一般应分开注射(已证明可混合的除外),用法用量应按各产品的说明书使用。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注:1、本表中的处方可视为治疗组合,一般为主药加辅助治疗或增强疗效药物,具体使用必须视疾病程度而定;所举的注射和内服,并不是一定要同时使用,原则上是个别发病可采用注射疗法,有群体发病症候,或必须防止大面积流行时,可普遍拌料或饮水内服,发病严重的可采取注射与内服相结合。
1、大批发病时应采用拌料或饮水预防和治疗,或配合注射同时进行,联合用药时注射液一般应分开注射(已证明可混合的除外),用法用量应按各产品的说明书使用.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猪肺炎霉形体(MH) 2、流感病毒(SIV)3、蓝耳病毒(PRRSV) 4、链球菌(SS)5、猪瘟病毒(CSFV或HCV)6、圆环病毒(PCV)7、口蹄疫病毒(FMD V)8、细小病毒(PPV)9、伪狂犬病毒(PRV)10、副嗜血杆菌(HPS) 11、传染性胸膜肺炎(APP) 12、仔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13、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14、巴氏杆菌一、疾病治疗原则:1、准确诊断是选择用药及治愈的关键,猪场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和基本诊断条件。
2、个别发病、或当病猪不能采食和饮水时、或急性热性疾病应采取注射给药。
3、当大批发病时,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治疗;也可采取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与注射相结合方式治疗;同时增用“多种维生素”加强畜禽免疫机能.4、当猪场曾发生过疾病在未得到净化时,猪群带毒或环境有野毒存在时,除搞好防疫免疫接种外,还应在猪群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防止个别免疫不好的猪只发病或引起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