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6-《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期末纸质考试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杭师大一、单项选择题1、《诗经》(C)篇作品,代表着2500年前约500多年间的诗歌创作成就。
A、355B、310C 、 305D、3002、我们现在看到的《庄子》,都源于晋代郭象注本《庄子》,此本分内篇七、外篇(A )杂篇十一。
A、15B、10C、 8D、133、《九歌》共(A)篇,与题目所示”九”不同。
A11B、12C、 13D、144、”兼爱”是(B)A孔子的中心思想B、墨子的中心思想C、孟子的中心思想D、庄子的中心思想5、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C)。
A、以历史事件为中心B、以朝代更迭为中心C、以历史人物为中心D、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A)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7、标志着我国叙事诗成熟的创作是(B)A、诗经B、汉乐府民歌C、南朝乐府民歌D、唐代新乐府诗8、刘鳃《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C)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赖,本乎人情C、婉转附物,韶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9、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B)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
卓哉先师,修德就闲10、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
《七发》中的主、客是(D)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D、吴客与楚太子11、”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这几句诗写杜甫在长安,历尽人生辛酸,这是他在(B )一诗中的句子。
A、《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B、《奉赠韦左丞仗二十二韵》C、《述怀》D、《春望》12、韩愈的名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以下那首诗中的句子:(C)A、《盆池五首》B、《晚雨》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D、《县斋有怀》13、钱锺书《谈艺录》”豪侠之气未除,真率之相不掩,欲正仍奇,求厉自温”评的是以下哪一位诗人的诗?(B)A、孟郊B、韩愈C、李贺D、卢全14、(A )虽比张孝祥年长7岁,比辛弃疾年长15岁,但词作不多,开创性不大。
2005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一、1、旧2、金3、《礼记》4、泰5、君为轻6、书7、五服8、乐府9、关羽10、孝文11、王右军12、清明节13、唐14、郦道元15、朱雀16、利玛窦17、非18、乾隆19、190520、恒21、泼水节22.宣23、郭沫若24、优生25、澳门特别行政二、26B27B28C29A30C31A32B33D34D35A36C37C38A39A40D41A42A43B44C45D46A47A48C49D50B三、名词解释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2、格律诗——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也成为今体诗、近体诗。
其名称是相对于没有固定格律的古诗而言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严格的格律,所以叫格律诗,格律诗自唐代成熟后,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全篇的句数与字数固定,其次是押韵方式有一定的要求,再次是其有严格的平仄格律,格律诗所谓的格律也就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最后是也有一些修辞要求,如对仗与用典等。
3、《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编年体史书,书名为宋神宗所赐,意在为历代统治者提供统治的借鉴。
此书为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办些,全书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记载翔实,条理清晰,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其文字简洁传神,叙事生动,也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4、晋商——凡旧时山西省(古代晋国)籍的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
早在春秋时期,古代晋国就已出现了商贾,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及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
任务3(已评阅)学号:1635001452256 姓名:吴建勲试卷号:8846 课程: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总分94总共50题,客观题94.0分,主观题0.0分这是第1次答题,你共有 3次机会。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清代的经学,主要有几个流派A.2B.6C.4D.5【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民间曲艺的种类不包括A.平话.相声B.快板类C.西方歌剧D.鼓曲【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宋词所以盛极一时,是曾以音乐为凭藉。
词未曾被称为A.乐府B.乐章C.传声D.歌曲【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宋代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的考试是A.常科B.制科C.九品D.中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不属于反映清明节的作品是A.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B.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C.A.音韵白B.口白C.方音白D.曲声白【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在中国,诗与画历来被称为异体同貌的艺术。
具有诗画风格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杜甫C.孟浩然D.李清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0题(已答). 唐初四杰中谁遁入空门为僧A.王勃B.杨炯C.卢照邻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1996年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古代文学】一、填空1、西周、春秋2、《论语》、语录3、庄子、《逍遥游》4、十一5、秦罗敷6、《乐府诗集》7、陆机《文赋》8、韩愈9、苏洵、苏轼、苏辙10、高文秀11、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12、袁枚、性灵二、选择1、《战国策》2、屈原《九歌》3、清峻通脱4、五言四句5、沉郁顿挫6、七言绝句7、柳永8、《西厢记》9、《儒林外史》10、《青凤》11、丘逢甲12、梁启超三、判断正误1、(×)2、(√)3、(×)4、(√)5、(√)6、(×)7、(√)8、(×)9、(√)10、(√)11、(×)12、(×)四、词语解释新乐府运动——中唐不少诗人又开始写一些脱离现实、粉饰太平的诗歌,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人,忧于国事,力图使诗歌反映时事,针砭现实,促使诗风的改革。
他们提出要继承汉乐府的优良传统,要求诗歌要反映现实,揭露时弊,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写作要能“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还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同时还要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和和谐的音律来写。
要大写新题乐府诗,然后谱之乐曲,使新题材的乐府诗广为流传。
诗歌创作又出现了新的风气,新乐府诗的兴起,标志着中唐诗歌创作走上了复兴的阶段。
五、简单谈谈李煜词的特点李煜前期有些词写他对宫廷豪华生活的迷恋,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
而南唐的亡国使他在词创作上获得了一些新的成就,从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清醒过来,在词里倾泻他“日夕以泪洗面”的深哀巨痛。
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巨痛。
这就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而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
和李词的直接抒情的特点相联系,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出他国破家亡后的生活感受,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最新」河南电大专科《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教学考一体化我要考试满分答案(第四套)[最新]河南电大专科《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教学考一体化我要考试满分答案(第四套)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总分40.00)1.中国古代的哪种表演以诙谐笑谜为主,一方为戏弄者,另一方为板戏弄者,类似今日的相声。
(C)(2.00分)A.大面B.傀儡C.参军戏D.代面2.以下属于明代人情小说的是(C)。
(2.00分)A.《封神演义》B.《北游记》C.《金瓶梅》D.《海公案》3.不同于西方戏剧,中国古代戏曲认为(C)。
(2.00分)A.认为戏是对生活的加工B.认为戏是对自然的模仿C.认为戏是对生活的虚拟D.认为戏是对自然的写实4.中国诗歌的主要特点是(C)。
(2.00分)A.注重抒情B.注意对仗C.讲究平仄和的律D.注重用典5.以下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文论代表著作的是(B)。
(2.00分)A.《文心雕龙》B.《文镜秘府论》C.《典论某》D.《文赋》6.以下没有采用晋装修辞手法的诗词是(C)。
(2.00分)A.帘卷西风B.山深闻鹅鸪C.雨打梨花深闭门D.衡阳雁去无留意7.《史记》中记各历史时期大事的是(A)。
(2.00分)A.“表”B.“本纪”C.“世家”D.“书”8.将人物按性格、品格、身份等旧纳为几种类型,称为(D)。
(2.00分)A.乐部B.演员C.声部D.行当9.词分为不同类别,其中最长的是(B)。
(2.00分)A.引B.慢C.令D.近10.以下汉中,司马相如的作品是(C)。
(2.00分)A.《七发》B.《两都赋》C.《上林赋》D.《吊屈原赋》11.道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之一是从汉至清产生了数量相当多的(B)。
(2.00分)A.讽刺诗B.游仙诗C.闲适诗D.抒情诗12.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九歌》的是(C)。
(2.00分)A.《湘君》B.《山鬼》C.《抽思》D.《湘夫人》13.以下不是词的别称的是(D)。
(2.00分)A.“乐府”B.“琴趣”C.“诗余”D.“说话”14.《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
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对外汉语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试卷答案【中国文学】一、填空1.山海经2.《离骚》3.山水诗4.王昌龄5.柳永6.警世通言7.临川四梦8.桐城派9.孔尚任10.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1.呐喊和彷徨12.胡适《尝试集》13.爱情三部曲14.老舍15.高晓声二、选择1.司马相如2.曹丕3.《诗品》。
4.永明体5.《使至塞上》6.刘禹锡7.柳宗元8.红娘9.金瓶梅10.贾王史薛11.蘩漪12.沈从文13.上海屋檐下14.柳青15.平凡的世界三、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而得名。
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无一字无来处”。
积累古人的“佳句善字”,以备检用。
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
还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在下苦功掌握艺术技巧的基础上摆脱技巧的束缚而达到"无斧凿痕"的最高艺术境界。
成为宋代影响最大的流派。
江西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作品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风格是构成宋诗独特风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诗歌理论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2.古文运动——中唐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学家,为了挽救文坛危机,打着复古旗帜,提倡写秦汉那样的散文,反对骈文,并提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明理的主张,认为写文章应“有为而作”起讽喻和褒贬作用,同时也要重视作家的思想修养。
在语言上要“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要把秦汉散文作为典范。
这个古文运动打击了骈文的写作,恢复了古文的创作传统。
四、论述题1、简述《史记》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史记》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传记文学名著。
它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①《史记》为后世的史书编纂树立了楷模。
从《汉书》起,所谓“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的。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平时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 三皇五帝: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答到三皇的六种说法和五帝的三种说法亦可。
)2. 春秋五霸: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3. 石鼓文: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4. 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较详细说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六书。
二、不定项选择题1. 对于文化的结构,有众多说法,一般地把它分为四个层次,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BCD )。
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 心态文化层2. 概括的说,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BCD )。
A. 中国文化的统一性B. 中国文化的连续性C.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D.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3.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代表的是(ABCD )。
A. 任继愈的“宗教特性说”B. 李泽厚的“美学特性说”C. 冯友兰的“哲学特性说”D. 梁漱溟的“伦理特性说”4. 下列选项中属于近年来,中国文化新特点的是()。
ABCA. 突出人文精神B. 注重和谐与中庸C. 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D. 儒、释、道三教合一5. 既是中国文化的起源,也是中国的母亲河的是()。
BCA. 澜沧江B. 黄河C. 长江D. 雅鲁藏布江6. ()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
CA. 名B. 历史C. 姓氏D. 汉字7. (C )代的殷墟甲骨文,是刻在龟甲骨兽上的文字,都是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A. 周B. 夏C. 商D. 春秋8.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
DA. 小篆和隶书B. 甲骨文和小篆C. 小篆和金文D. 甲骨文和金文9. 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有四种造字法,两种用字法,那么最基本的造字法是()。
AA. 象形B. 假借C. 会意D. 形声10. ()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作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
第1题(已答). 科举制出现在什么时期A.春秋B.汉C.魏晋D.隋唐【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少数民族与汉族、北方与南方在舞蹈文化上属于大融合时期的是 A.先秦B.战国C.汉魏晋六朝时期D.唐【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题(未答). 以下不属于反映七夕节的作品为A.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B.云步凌波小凤钩.年年星汉踏清秋.只缘巧极稀相见.底用人间乞巧楼?C.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未答). 中国古代诗歌在章法结构上,与古代构图布局有相一致处,有的诗歌就如一幅画,有不同景别。
不包括A.近景B.中景C.远景D.宇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题(未答). 道教的思想学说是以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其核心是 A.积极入世B.追求神仙C.消极避世D.追求鬼神【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6题(未答). 中国早期审美教育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夏商周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萌芽B.西周末年至春秋末年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提出C.战国至东汉末年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发展D.隋唐至北宋---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繁荣昌盛阶段【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7题(未答). 中国音乐的发展,一般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不包括 A.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C.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D.以反讽世事为主的荒诞写实阶段【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8题(未答). 不属于民间艺术的主要形式的是 A.民间说话B.民间说唱C.民间说书D.歌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9题(未答). 《过秦论》的作者是A.贾谊B.权乘赵壹D.司马相如【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0题(未答). 唐初四杰中谁遁入空门为僧A.王勃B.杨炯C.卢照邻D.骆宾王【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二、判断题(共40题,每题2分)第11题(未答).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必尊之学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第12题(未答). 理学,也称性理学,即论说天人性命之学【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第13题(未答). 古文经学注重的是《六经》的政治现实意义对错【参考答案】错【答案解析】第14题(未答). 孟子提出保民而王,显然其目的是在统一天下。
国文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是:A. 勤奋B. 懒惰C. 聪明D. 勇敢答案:B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答案:D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4.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多此一举C. 锦上添花D. 雪中送炭答案:B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 《孟子》B. 《庄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C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B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A. 王安石B. 苏轼C. 陆游D. 辛弃疾答案:C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爱莲说》D. 《滕王阁序》答案:A1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A. 李煜B. 李清照C. 辛弃疾D. 苏轼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7.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李商隐的《锦瑟》。
电大开放小学教育专科等专业《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
期末纸质考试答案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考。
重点内容
考虑到新旧教材过渡,本学期只考教材中编的内容,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部分。
上编和下编的内容作为参考。
本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如下:
1、何为经学、《论语》。
P49 p68
2、经学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P56
3、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在六个方面的影响。
P80
4、佛教对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在三个方面的影响。
P100
5、何谓正一教、全真教(派)。
P105
6、道教对中国古代诗歌三个方面影响、对中国古代戏曲五个方面影响。
P112 p117
7、六个民俗节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何为春禊与斗草。
P120 p127
8、何谓宋代的瓦舍勾栏。
P137
9、宋代说书高度的艺术技巧,请举《日遭三险》为例说明何谓“包袱儿”。
P141
10、何谓“代面”。
P147
11、中国戏曲语言的四个特点。
简述民间曲艺的种类
第一大要素是唱词。
唱词,顾名思义,即唱腔的歌词。
唱词的功能,主要是抒情,即抒发人物丰富、复杂、细腻、微妙、特殊的思想感情。
同时,唱词也兼有叙事、议论、说明等艺术功能。
唱词的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十言等多种句式,并要求押韵。
唱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借代、设问等多种。
例如京剧《捉放曹》中陈宫的一段抒情唱词:“听他言吓得我心(呐)惊胆怕,背转身只埋怨我自己(呃)已作差,我先前只望他宽宏量(呃)大,却原(呐)来贼是个无(哇)义(呀)的冤家!马行在夹道内我难(呐)以回(呀)马,这才是花随水水不(哇)能恋(呐)花。
这时候我只得暂且忍耐在心下,既同行共(呃)大事必须要劝解于他。
”就把陈宫发现曹操错掉吕伯奢全家之后,对曹操的痛恨、对自己的悔恨而又无奈的复杂情感表现得精准而又细腻。
唱词还分独唱、对唱、联唱、背唱等形式。
第二要素是宾白。
宾白即“道白”,俗称“白口”,是“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
明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
’一说‘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①宾白又分独白、对白、旁白、背白、夹白等形式。
第三要素是诗、对、引。
诗即上场诗或下场诗;对即上场对(对联)或下场对;引即引子。
例如《捉放曹》中吕伯奢的上场诗:“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平生无所好,最慕孟尝君。
”又如京剧《武家坡》薛平贵、王宝钏下场对:“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白了头。
”再如京剧《岳母刺字》中岳母上场念的引子:“两鬓苍然,愿得见,光复江山。
”
第四要素是提示性语言。
即剧作者对人物的上下场、动作、表情等所做出的说明性语言。
例如“××上”“过场”“开打”“亮相”“笑科”“哭介”等。
简述民间曲艺的种类
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二人转、十不闲莲
12、试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诗歌在章法结构上与古代构图布局上的一致处(以《江雪》、《汉江临泛》为例。
P156 158
13、唐代诗歌繁荣与音乐关系;p172 音乐对词的重要性。
P172
14、汉魏六朝文学作品中对“白纻舞”的描绘;p180 元杂剧中的舞蹈。
181
15、科举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P184
16、《西厢记》中四本三折崔莺莺对张生进京赶考的复杂心情缘由分析。
P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