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21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
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通。
教学时要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
《有趣的发现》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同时又富有情趣。
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学习中从小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以说,这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适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教学的好。
二单元目标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并能复述指定的文。
2、学会文中的29个生字,认识“车”字旁,严格按照田字格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图文结合,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想象能力,启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产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意愿。
、体会老师的辛苦,产生崇敬老师的情感。
知道认真思考、亲自尝试的重要。
6、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学会问路。
三单元设计意图一、《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这两篇文都是儿童诗,在学文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质疑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文插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体会诗歌语言押韵的特点,初步感知这一语文知识。
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归纳出当导演需要的本领:善于观察——捕捉人物的神态、动作善于想象——通过人物的外表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善于表达——要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二、《有趣的发现》紧扣文主线“有趣的发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本。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摘要:外村毛主席乡亲立刻想念三、指导写,七、教学记“完”与“玩”、“近”与“进”、“”与“晚”会写乱,练、体、悟、听、表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审题二、指导.出示挂图鸡图⑴这是什么教学目标.认识课9生两条6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理由生组成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课和背诵课 3.激发学生对毛主席崇敬情懂得饮水思道理重认识课生会写“井、乡”等6正确、流利地朗课难能朗表达出对毛主席崇敬情初步懂得饮水思道理教学模式教具生卡图片教学方法听、说、、写、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导入新课板课题学们你们听说我国代国领袖人毛主席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毛主席有关课二、介绍人物了代背景师生展示课前收集有关毛主席(图片、等)班交流了代背景使学生养成集习惯和能力三、朗课认识生朗表达出对毛主席崇敬情初步懂得饮水思道理(板课题齐课题)教学步骤、把课正确遇到不认识借助多几遍、再课划出课生词多几遍3、检生词、课把课流利5、分然段检课指导学生把课流利6、再课边边想课“挖井人”指是谁?“ 不忘挖井人”人又是谁?说说你从课那些地方懂?7、从你体会到什么?8、课出对毛主席崇敬情9、石碑上话熟成诵四、配乐全体会饮水思道理二课、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把课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生二、记忆形、学生学生、老师检学习效3、识记生看谁记方法多忘上下结构上边“亡”下边心底忘不了忘记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井笔顺二井两横竖撇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吃水都是井里打口井水井井水(各种形式如评指导、比赛)拼拼音节准音看看结构认清形连成词语理己学习记得清外左右结构左边半多右边熟“卜”可与处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主利用熟“王”上边加记忆主席主人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乡教学步骤.巩固生组成词(利用卡片)下面词不忘挖井人外村毛主席乡亲立刻想念三、指导写、老师板生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什么特?、学生发现特上台试写教师重指导上下结构“忘、想、念”系十课“、总”两写法特别指导心底写法3、翻到98页“我会写”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习惯四、实践活动课外有关毛主席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板设计 9 吃水不忘挖井人、沙洲坝毛主席住、没有井很远带领挖关心吃水不忘挖井人 3、石碑怀念课题 0 他得红圈圈多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和背诵课、学会9生两条绿线7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理由生组成词语3、了邓平爷爷从认真练故事懂得认真练重要性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和背诵课难理课然段教学模式教具生卡教学方法讨论、听、表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导入、师板课题、指导学生齐课题3、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题目上打上问二、初课、课要准音通句子、检效()出示生词()将生词带入课要得正确、流利(3)课长句子能得正确、流利吗? 3、指名分段朗课师生共用评议、再次练课(正音指名开火车齐)(出示长句)教学步骤三、初步理课容、师课、答刚开始上课提问题“他”是谁?“红圈圈”是什么? 3、你们了邓平爷爷候什么事?、讲了邓爷爷候什么事?四、教学生、巩固生音、教学新偏旁3、学生笔顺表记忆生笔顺、反馈检5、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呢?6、指导写7、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五、结二课、复习、指名分然段朗课、说说己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二、精课、精然段()指名说说这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词句(指名)教学步骤(3)看图进步理句(出示图)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正干什么?先生表情怎样?他会说些什么?()指导朗、精然段()由轻声课()理有关词句(3)指导朗(由)三、赏课、有感情地课、这课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深?四、巩固练习、用“先……再……”和“每次……都……”等写话、课外《邓平爷爷候故事》五、总结板设计 0他得红圈圈多夸奖邓平按要做课题奶奶白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和背诵课、学会课9生两条绿线6只识不写认识3偏旁认识多音3、认识到老辈辈人付出艰辛、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我们操心重有感情地朗和背诵课积累妙词佳句难课教学重是然段教学模式教具生卡片投影、教学挂图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揭示课题、板课题、课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课、课、学生由练师巡视指导3、检情况、师课5、全班齐课三、教学生教学步骤、复习巩固生音、教学新偏旁3、怎样记住这些生?、指导写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四、师结五、布置作业二课、复习二、细课然段、由、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思?三、细课然段、指名、指名写奶奶和“我”句子3、出示重词句、听了奶奶话“我”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学们想想这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教学步骤 6、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奶奶二次说话和“我”话8、奶奶听了“我”说话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心情句话9、指导朗然段0、学生分角色朗对话四、总结课五、指导背诵板设计奶奶白发爸爸给尊重长辈少操心你给课题、陈毅探母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学会课9生两条绿线7只识不写;理由生组成词语会用“边……边”造句 3、体会陈毅和母亲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学会课9生两条绿线7只识不写;理由生组成词语会用“边……边”造句难体会陈毅和母亲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教学模式教具生卡片、图片教学方法听、说、、写、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谈话揭题、(出示图片)朋友你们知道这威风凛凛将军是谁吗?、陈毅爷爷是华人民共和国十元帅放军高级将领新国成立先担任上海市市长、共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今天我们就学习关陈毅爷爷故事《陈毅探母》(题)二、初步感知、题目“探”是什么思呢?请朋友仔细听故事边听边思考、讨论(出示词卡探望)(出示词语陈毅准音)教学步骤三、初指导、陈毅爷爷探望母亲是怎样情景呢?请借助拼音己拼课哪几然段写了陈毅爷爷探望母亲情况5、出示长句指导通顺()“进门陈毅……询问病情” ①指名②这句话所写就是上幅图容请看看图再这句话边想象下陈毅细心询问母亲病情会问些什么?③齐()“他看见……边跟母亲谈常” ①②看上插图母子俩很久没见真有说不完话呀他们会谈些什么常呢?句子想象下③讨论交流(乡亲、乡邻日常生活健康及往等)④齐四、学习然段、陈毅爷爷要回探望母亲课然段就写到了(出示)指名、这段虽然短生新词却很多(出示)(指名、开火车、齐) 3、老师嗓子也痒了让我先这然段吗?(师故漏“赶”)、学生质疑什么“赶”这不能少?体会下、讨论(是、3然段) 3、指名随机正音、出示生词(由、指名、开火车、齐、拼音、打乱顺序)(包括发病、症状、治疗情况及效目前状况等)教学步骤 5、讨论结不是般“回”而是“赶回故乡”陈毅爷爷知道己母亲病了心里多么着急呀他希望己能尽早到达故乡看到母亲了母亲病情(指导用着急语气词语赶回故乡) 6、齐然段7、陈毅是国领导人平工作非常忙也非常累但当他知道母亲身患重病马上不顾己劳累赶回故乡探望这份孝心多令人感动呀而他们母子那浓浓亲情我们到下堂课再进步体会五、学习生、今天我们认识3生宝宝(出示生卡片母、元、亲)、交流识方法3、指导写()学笔顺()写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板设计陈毅探母母亲生病陈毅洗衣课题 3学爸爸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学会课9生两条绿线6只识不写认识多音认两偏旁理由生组成词语3、理课容学习“爸爸”学精神重、有感情地朗课、能正确、美观地写生难理课容学习“爸爸”学精神教学模式教具生卡、挂图教学方法听、说、、写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导入、今天我们要认识朋友爸爸、“”四声“”还有什么音?分别组词3、题二、指导看图学习生词、图上画了谁干什么?、课会怎样写呢?课3、生按要课师巡视指导、出示生词5、指导长句子6、指名分段朗课师生共评议三、初步理课容边说边板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学教学步骤、再次开火车朗课其它学思考课主要写了什么?、讨论课写了“爸爸”什么事?四、教学生五、指导写、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把写正确、美观?、师作适当补充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六、布置作业七、教学记“完”与“玩”、“近”与“进”、“”与“晚”会写乱二课、复习、生卡片、说说“业”笔顺用“完、业”扩词3、指名朗课二、学习然段、爸爸学体现什么地方?然段、了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能把爸爸要学习那种迫切心情出吗?三、学习至6然段、学们课然段有词语叫“充电”是什么思呢?你知道吗?、生复习巩固生音、教学新偏旁3、看课生笔顺表学笔顺、反馈检5、义区别教学步骤、请你们仔细然段看看“充电”到底是什么思? 3、往下看爸爸学习什么呀?、你还知道电脑能我们什么忙吗? 5、指导父女对话(座位对话)四、教学7然段、“我”心爸爸怎样呢?齐7然段、从哪儿可以看出爸爸是电脑高手? 3、现你能说说“高手”思吗?、从这然段我们已出了孩子对爸爸种什么情?从哪些词语出?你也能用“真是”造句吗? 5、指导有感情朗7然段五、总结课、学了课你有什么想法?、齐声有感情朗课板设计 3学爸爸充电(再学习)要学东西可多会儿就电脑高手课题练习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学习词句、积累成语背诵古诗增加语言积累3、学写铅笔写实践认识先上下笔顺规则、口语交际训练重学习词句难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模式教具教学方法练、体、悟、听、表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审题二、指导.出示挂图鸡图⑴这是什么?它干什么?⑵它是怎么叫?你能学学吗?.出示挂图鸭⑴这是什么动物?它干什么?⑵它是怎么叫呢?你能学学吗?⑷指齐词语3.出示挂图猫⑴这是谁?它干什么?它像说些什么呢?⑵它叫声是什么?.出示挂图青蛙图⑴这是什么?它干什么?⑵它是怎么叫?你能学学吗?5.出示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⑶出示咕咕咕齐词语⑶出示叽叽叽⑶出示喵喵喵齐词语⑶出示呱呱呱齐词语教学步骤⑴指开火车⑵它们有什么相地方?什么表示动物叫声多是口旁?结形旁表义⑶你还能出些口旁吗? 6.出示鸡边叫边虫子⑴谁会填填?⑵做做上其它题⑶出示二课教学背背、看图理图二、四成语桌相 3 齐三、理四成语含义四、诵骆宾王教学写铅笔、审规律二、提出事项上下结构先上下“元”“完”“元”位置不三课学“口语交际”、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学们日常生活我们有说话或做事不心可能会伤害别人这候你应该及向对方道歉以争取对方理和原谅那么怎样向别人道歉呢?这里面可有学问了狗地叫着像欢迎我回地叫着像欢迎我回地叫着教学步骤二、逐图观察弄清图、指导学生逐图观察思考、系生活验逐图想象当情景三、分组讨论学习道歉、分成四组组讨论幅图组员各抒己见也可以边表演边说教师巡视、倾听、推选代表组排练四、汇报表演评议拨()逐图表演道歉与接受道歉()台下学生既当观众又当评委(3)师生共表演教师故不接受学生道歉以弥补训练不足五、总结反馈板设计练习。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园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1.认识本课9个生字。
两条内的6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对毛的崇敬之情,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重点认识本课12个生字。
会写“井、乡”等6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的崇敬之情。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模式教具生字卡,图片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第一代XX领袖人毛的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毛有关的课文。
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毛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
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三、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道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教学步骤 1、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多读几遍。
3、检查读生词。
4、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的“挖井人”指的是谁?“ 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读懂的?7、从中你体会到什么?8、读课文,读出对毛的崇敬之情。
9、读石碑上的话,熟读成诵。
四、配乐读全文,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
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记忆字形。
1、学生自学生字。
2、老师检查学习效果。
3、识记生字,看谁记字的方法多。
忘:上下结构,上边“亡”下边心字底。
忘不了,忘记。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宝盖,下面是“乙”。
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
挖井,挖洞,挖坑。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
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
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
一口井,水井,井水。
(XX种形式读,如:评读指导、比赛读)拼拼音节,读准音,看看结构,认清形,连成词语,理解意,自己学习,记得清。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有趣的发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
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今世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力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通。
教学时要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切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诵中陶冶美好的心灵。
《有趣的发现》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楚,重点突出,逻辑周密,同时又富有情趣。
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了科学思想方式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学习中从小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勤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以说,这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适合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教学的好。
二单元目标要求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文、背诵文,并能复述指定的文。
二、学会文中的29个生字,熟悉“车”字旁,严格依照田字格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图文结合,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培育想象能力,启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产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意愿。
、体会老师的辛苦,产生崇拜老师的情感。
知道认真思考、亲自尝试的重要。
六、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学会问路。
三单元设计用意一、《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株紫丁香》:这两篇文都是儿童诗,在学文进程中先引导学生质疑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文插图,培育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学习进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体会诗歌语言押韵的特点,初步感知这一语文知识。
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归纳出当导演需要的本领:擅长观察——捕捉人物的神态、动作擅长想象——通过人物的外表推测人物的心里所想擅长表达——要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二、《有趣的发现》紧扣文主线“有趣的发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本。
2024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生字的正确读音、书写及意义。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流畅朗读并背诵重点段落。
学习并应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生字的读音、书写及意义。
课文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段落的朗读和背诵。
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成语和句型的运用。
教学难点对于某些抽象词语和成语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复杂句型和长句的把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相关话题的引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提问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新课的预知和疑惑。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词和不懂的句子。
学生利用字典或小组讨论,自主解决生词和句子的疑惑。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书写错误。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讨论情况,补充遗漏和纠正错误。
小组合作完成重点段落的朗读和背诵任务,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开展与课文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预告下一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教学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下面是整理的,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雨后》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3、板书课题,齐读4、简介冰心二、初读课文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出示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兴奋咬牙糟糕小辫唇儿1自己轻声读2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4教学字形,同时新授两个偏旁5全文一共有几节3、开火车读全文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5讨论交流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做记号,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7、指导朗读一长句1注意长句中的停顿2教师范读,个别练习三、总结延伸1、小朋友,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2、师总结归纳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指名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第一节1、指名读2、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从哪句话读出来的3、指名读第2句4、什么是神仙5、谁能把孩子们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6、指导朗读第一节二、第二、三节1、指名读2、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3、他拍着水淋淋的泥裤子,直喊“糟糕”,嘴上这么说,内心却感到什么4、自读2~3节5、指导朗读6、试着背诵三、第四节1、指名读2、小妹妹是怎么跑的,表演小妹妹的动作3、指名读有关句子4、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上一交呢5、指导朗读三、总结延伸1、齐读课文2、回忆自己曾经在雨中怎样地玩耍。
6、谁的本领大教学要求:1、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章节:第三单元课题:5、《雨后》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时光。
教学重、难点:1、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
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读出愉悦的心情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说一说自己经历过哪些童年趣事。
【教学反思】《雨后》这一课讲了跟学生年龄相仿的一对小兄妹在雨后的快乐,教学这一课,我为学生创设情景,让男孩女孩分别扮演哥哥和妹妹,并伴有奔跑、摔跤、咬唇、提裙等动作,教室里一片沸腾,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遗憾的是,学生学得高兴,可是当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时,大多数学生竟然讲不出自己的趣事。
是不是他们童年太枯燥了,还是他们的童年真的是少了儿童的趣味?教学章节:第三单元课题:《6、谁的本领大》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觉得”造句。
2、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对语言环境的理解来有感情的朗读。
并很好的将不同的语气朗读出来。
2、能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意思。
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领悟文章含义。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作业布置】: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表演。
2、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谁的本领大》重在教育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让孩子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十分重要,在平时的生活也具有可操作性,学生举了好多这样的例子,经历了一次美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章节:第三单元课题:《7、蜗牛的奖杯》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雨后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在诗歌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小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初步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2、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欢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一起去雨后的广场看看,玩玩,好吗?二、新授板书课题,齐读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以写作诗歌、散文著称于中国文坛。
1、初读课文2、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出示: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兴奋短粗咬牙糟糕小辫唇儿(1)自己轻声读(2)你觉得这些字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3)教学字形,同时新授“身、矢”两个偏旁。
4、全文一共有几节?(1)开火车读(2)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3)讨论交流a、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打个星,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
b、导朗读长句。
注意停顿,石范读,生练读,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总结1、小朋友们,书读到这,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年问题那?2、师归纳总结。
四、生字书写。
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
2、指名认读并说一说自己如何记住这些字。
3、教师重点指导。
4、教师范写,学生按笔顺描红,临写。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5、扩词说话练习。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写本课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板书设计:5 雨后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兴奋短粗咬牙糟糕小辫唇儿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了解雨后清新自然的色彩,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读课题2.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让学生口头描述。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由我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冰心老人写的《雨后》。
看看她为我们描述了怎样一幅雨后欢快的场景。
二、听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提问题:诗歌描写了那些内容(雨后的景色,以及一个小哥哥和妹妹)三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齐读第一句话。
让学生用自己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雨后的景色(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3)指名读第二句话。
雨后的广场上是怎样的情景呢?(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
)“快乐得好象神仙一样”是什么意思?(用“神仙”来比喻水中赤脚的孩子的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
)(4)指导朗读。
雨后是清新自然的美景,有一群孩子正在欢快的玩乐,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轻松和欢快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水的海洋欢乐的海洋2.细读第二、三、四小节(1)指名读第二、三、四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诗歌描写了那些人物?(一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妹妹)找出描写哥哥神态和动作的句子。
(二、三小节)“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说明了什么?(小哥哥很淘气。
)但是小哥哥在淘气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小妹妹,他说了什么?(“妹,小心,滑!”)可是他说着,自己却滑了一跤。
滑了一跤过后,小哥哥有怎么样的举动,说了些什么呢?(“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虽然他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但是他心里觉得沮丧吗?(没有)你怎么看出来的?(“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你觉得小哥哥是怎样一个人呢?(乐观、淘气。
)妹妹看见哥哥摔了一跤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第四小节。
看着课文中的插图来学习。
这里是怎样来描写妹妹的外貌的?(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她怎么样呢?(紧紧跟在泥裤子的后面)“泥裤子”指的是什么?(小哥哥。
这里用了借代,联系上文,我们就可以知道“泥裤子”指得是小哥哥了。
)这一小节中,那些句子是描写小妹妹的动作和神态的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但是她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人物的动作与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小妹妹的任性与俏皮。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愉快和调皮)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小孩子的任性与调皮)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3.教师总结本诗歌的特点。
诗歌虽然名称为“雨后”,但是诗人给我们描绘的不是“雨后”湖光山色的美好,而是刻画了“雨后”这一特定情景下人物的活动,构思独特巧妙。
作者用儿童化的语言刻画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
六、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组词彩( ) 娇( ) 梢( ) 滑( )踩( ) 骄( ) 稍( ) 猾( )3、填量词一( )大雨一( )孩子一( )裤子一( )泪水一( )海洋一( )笑脸一( )辫子一( )微风教学反思:6、谁的本领大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涞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2、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通过对语言环境的理解来有感情的朗读。
并很好的将不同的语气朗读出来。
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意思。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涞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要正确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谁的本领大。
2、你们知道是谁和谁在比本领吗?(风和太阳)3、那么风和太阳的本领到底是谁大呢?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怎么比的?结果怎样?……)二、初步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朗读课文。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2、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请小朋友自己去认识自己的新朋友?(学生自读词语)(2)、指导朗读,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一眼就能找到自己的新朋友?(4)、指名回答,齐读。
3、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中一共有几个小节呢?请9位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做评委。
(2)、学生进行朗读(3)、学生进行评价。
(4)、听课文的录音。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情?(2)、学生进行朗读,建议学生进行默读,或者是小声的读课文(3)、交流:风和太阳进行比赛,看谁的本领大,到后来发现大家都各有各的本领,分不出大小。
四、指导书写:(1)、出示:各烈敢巧(2)、认识新的偏旁:夂(3)、注意上下结构的词语的位置,各上长,下短。
烈:上长下小。
(3)左右结构的词语:敢:左右基本等宽,攵。
巧:工,最后一笔是提。
(4)、说说怎样进行记忆。
(5)、生随师进行描红、临摹。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生字书写并扩词练习。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表演。
2、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一天呀,太阳先生和风先生碰到了一起,于是在他们之间进行了一次比赛,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比赛谁的本领的啊呢?(因为他们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2、出示:有一天,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
3、指导朗读出“都说”这两个字的语气。
二、学习新课1-3过度:是呀,小朋友真聪明。
到底他们谁厉害呢?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他们比了几次?都比了些什么?2、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
(2次)3、请大家找找,哪几小节讲了第一次比赛的事情呢?(1、2、3)4、请大家再看看1-3小节,想想它们第一次比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后交流:谁能脱下孩子的衣服。
)5、听到太阳这样说,风是怎么说的呢?根据回答出示:那还不容易!是的谁来说说这句话(指名读)是的,就这么一件小事情,那还不容易。
想想到底该怎样读这句话,谁再来试试。
(再指名读)感觉出来了吗?这时候风的态度怎样?(自信,骄傲等)是的,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齐读)6、说完这句话后,风就“呼呼“的吹了起来。
可是那孩子却(把衣服裹得更紧了。
老师来当那个骄傲的风,小朋友来当书上的那个小孩子好吗?(师生共同表演、生生表演))7、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是因为风太大,孩子感到很冷所以他要将衣服裹得紧紧的)8、齐读第二小节。
看到这一切,太阳是怎么办的呢?请小朋友自己将第三小节读一读。
交流:出示:太阳对风说:“看我的吧。
”说着便发出强烈的光。
这时候太阳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学生自由发挥:骄傲、自信,目中无人等)结果呢?(那孩子觉得热极了,就把外衣脱了下来。
)、9、齐读第三小节10、从这里看,是谁的本领大呢?(太阳。
)但是是不是真的呢?我们继续看下面的三、学习新课4-91、第二天他们又碰到了一起。
这时候太阳感到怎样呀?(他非常的得意,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根据回答出示:第二天,风和太阳又碰大了一起,太阳得意地说:“风先生,你还敢同我比赛吗?”谁来读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2、正巧,风看见河里过来一条船,于是他提出什么建议呢?(看谁能让船走得快些。
)3、听到这个提议,太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学生自学第六小节)太阳很骄傲,很有自信,他讲:“这有什么难的!”出示:“这有什么难的!”“那还不容易!”比较这两句话的意思。
(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4、于是太阳(又发出强烈的光,想催船夫用力划船。
)可是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没了力气,船也就走得越慢。
是啊,这么热的天气,船夫哪来的力气划船呀!5、齐读第六小节。
6、这时候,风却“呼呼”吹起了风,没想到的是,船夫突然变得很高兴,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说说应该怎样读这句话(速度快一点)指导朗读这句话。
7、看到这一切,太阳感到怎样?(很惊讶)为什么?(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比风厉害)他有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没有)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风先生,你的本领也不小哇!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惊讶的语气。
8、风这是也说:“看来,我们各有各的的本领。
”看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发挥)齐读句子。
9、小结:是的,我们不能太小看别人的能力,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要正确的对待其他人,不能太自以为是了。
四、分角色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复述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