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清洗消毒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33
水壶清洗记录表样表
1. 清洗记录表简介
本文档为水壶清洗记录表样表,用于记录水壶的清洗情况。
通过填写该表格,可以追踪和管理水壶的清洗历史,确保水壶的卫生和安全。
2. 清洗记录表样表
3. 表格说明
3.1 清洗日期
填写清洗水壶的日期,使用“YYYY-MM-DD”的格式表示。
3.2 清洗人员
填写进行清洗的人员姓名。
3.3 清洗方式
填写清洗水壶所采用的方法,例如手动清洗、机器清洗等。
3.4 清洗剂使用
填写在清洗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洗剂的名称。
3.5 清洗时长
填写清洗水壶所耗费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3.6 备注
用于记录清洗过程中的其他相关信息或特殊说明。
4. 使用指南
使用该清洗记录表样表时,按照每次清洗的日期、人员、清洗方式、清洗剂使用、清洗时长以及备注填写相应的内容,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结束语
水壶清洗记录表样表的使用可以有效管理水壶的清洗情况,保障水壶的卫生和安全。
请将本表格妥善保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和更新。
水壶清洗消毒记录表单位:宝山乡第一中学
水壶清洗消毒记录表
宝山乡第一中学
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
为做好学校水污染事件发生控制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学校预防水污染事
件发生的应急预案如下:
一、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1、学校成立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和主管安全、卫生和总务主任协调,指挥并调查分析及处理。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沈洪岩
副组长:王凤金、卢振刚、郭培福、魏洪龙
组员:沈洪昌、徐建伟、林枫、张国恩、各班主任
2、一旦发现水污染事件发生,各级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逐级上报到主管校长,主管校长调查分析后在30分钟内上报校长,校长调查核实后在1小时内上报上级行政及有关主管部门。
职责分工:
校长:负责全校师生员工及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领导,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部门主任:负责指挥协调各工作组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向校长及时汇报情况。
总务处:一旦有水污染事件发生,总务组要及时提供必须的备品、物资、经费及生活服务,同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教导处:组织各年级主任及各班主任全力支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
理,正确教育引导师生强化体能锻炼,提高免疫力。
以上各组要协调相互之间联系,开通电话,收集、处理相关集信息,对突发事件调查分析,及时上报。
3、学校提高对卫生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在镇卫生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及学生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安排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
二、当学校发生水污染事件时:
1、学校立刻切断污染水源,禁止师生饮用,并及时供给清洁卫生水,以保证师生用水。
2、校长负责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教育主管部门、镇有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单位名称、地址、人数、水污染情况等。
3、如有受害师生,要及时接受检查治疗,做好隔离、消毒工作,防止再次受害。
4、主管校长负责协助县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做好水污染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报告,并做好相关卫生工作措施的落实工作,做好师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其他
1、学校的厕所、卫生间必须达到卫生标准,每天清洗两次,每周清理消毒一次。
2、学生的休息室、活动室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消毒,学生的餐饮必须由学校和食堂管理员把关。
3、学校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信息通畅,各级负责人按到紧急情况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4、如果各级负责人管理不利,使突发事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 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应急预案
宝山乡第一中学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传染病在学校流行,保障师生健康,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制订本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
以宣传教育为主。
(一)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学校工作主要以宣传教育为主,落实措施,内容如下:
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应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学校也应积极配合,主动工作。
2、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学校人群相对集中,做好计划免役的宣传教育工作很重要。
3、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
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茶具及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生若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4、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合理的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5、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传染病的发生特点,利用宣传栏,广播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6、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在日常工作中,建立教职工炊事员任职前的体检制度。
凡处在传染病隔离期或有症状的带菌者(如痢疾、传染性肝炎、结核病)和健康带菌者,必须在隔离期满或服药治疗后,经细菌培养阴性的并有医师证明才能上岗。
加强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食堂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的健康。
7、学生入学前需进行健康检查,入学后定期体检。
班主任要经常观察了解学生身体变化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学校主管领导,根据病情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治疗和报告工作。
8、教师身体不适时要主动到医院治疗,并把病情及时反馈给领导。
领导要随时追踪。
9、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五讲四美”活动。
健全各项卫生
制度,订出环境卫生分片包干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室内采用湿式清扫的方法,加强通风换气,校园环境和厕所定期进行消毒,“除四害”。
(二)疫情发生后防疫措施:立即启动传染病应急预案,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一切按照相关规定沉着应对,积极工作。
(三)治疗性预防措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协助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开展工作,做好善后消毒处理
.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宝山乡第一中学
学校预防传染病各类制度
晨检制度
1、班主任要每天关注和检查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学生家长领回孩子治疗。
(每天上午8:50以前,晚上6:30以前。
)
2、班主任对缺课的学生要及时做好缺课情况了解。
3、政教处专职教师要到各班班主任老师处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
(一般每天二次,上午8:50以前,下午2:50以前。
消毒制度
1、遇传染、流行病,对有疫情的班级及公共场所按有关的消毒要求每天做好消毒工作。
2、消毒工作一般在学生下晚自习后班主任进行。
通风制度
1、各班要按规定每天做好开窗通风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畅。
2、开窗通风,要求教室的左右窗同时开通,尽量做到让室内空气对流。
3、开窗通风的时间一般在课间。
4 要求寝室白天开窗通风,尽量做到让室内空气对流。
隔离制度
1、遇传染、流行病,各班教师要及时做好患病学生的隔离
工作,防止疾病蔓延。
2、各班主任要对患病学生做好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及在家观察数的统计工作。
3、各班教师要按不同疾病的隔离天数,严格执行,不得松懈。
报告制度
1、同一班级遇同一病例3例以上,班主任必须汇报,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并向镇卫生防疫组、教育局有关科室汇报
3、汇报的时间、方式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
联系制度
1、学校发现流行病、传染病及时同教育局联系,争取教育局对控制疫情工作的指导。
2、学校发现流行病、传染病及时同当地政府、教委联系,争取他们对控制疫情的支持和帮助。
3、学校发现流行病、传染病及时同当地卫生院防疫组联系,争取他们对控制疫情的技术指导。
4、学校发现流行病、传染病及时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同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知道流行病、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隔离措施、治疗的方法等,争取他们对控制疫情的配合。
复学制度
1、患病学生住院治疗的,复学时需有医院复学证明,方可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