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医学基础知识大全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广泛而深入的知识领域。
作为医学领域的学习者,了解基础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大全,帮助您系统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
在解剖学中,我们学习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器官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解剖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法。
二、生理学生理学研究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包括细胞功能、器官功能以及整个机体的调节和平衡。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
了解生理学对于理解人体正常功能及其异常变化至关重要。
三、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和病理过程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形成原因、病变的特点以及对细胞和器官的影响。
病理学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四、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命体内变化的科学,它涉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身体的作用和效果。
了解药理学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
五、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结构、生物学特性和病原性。
微生物学的学习对于了解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性状和变异规律的学科。
通过遗传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索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更好地了解遗传病的发生和遗传咨询。
七、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规律的学科。
通过流行病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模式、风险因素和预防控制策略,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八、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
医学伦理学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医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学会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伦理困境,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上述是医学基础知识的大致范畴,每个领域都是医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医学的知识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与治疗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
解剖学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为正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基础。
生理学则研究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帮助医生了解人体的工作原理,从而能更准确地判断和处理疾病。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起源、发展和变化,通过研究病理学,医生可以更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为治疗提供指导。
其次,医学包括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两个方面。
临床医学是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实验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临床医学需要医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能够准确地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预防医学则是通过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保护人类健康的学科。
预防医学包括个人卫生、社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条件,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医学还包括临床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
临床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手段。
医生通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疾病的诊断。
治疗技术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医生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最后,医学还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
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遵守医学伦理规范,尊重患者的选择和隐私权。
同时,医生还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医疗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医学伦理和法律的规范,保障了医生的行为合法合理,保护了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综上所述,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技术,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医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医学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学的名词解释医学是研究人类身体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生机制及预防、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科学。
1.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
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患者权益保护以及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伦理原则。
2.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机制、发展过程及其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研究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3.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及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的学科。
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寻找安全有效的药物及其用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4. 免疫学:免疫学研究人体对抗疾病和保持生理稳态的各种免疫反应及其分子和细胞机制的学科。
免疫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异常,为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5.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外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为临床诊断、手术操作等提供解剖学依据。
6.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指应用医学知识和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实践领域。
临床医学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制定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进行持续监测和管理。
7.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研究细胞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等分子基础,揭示生物体内各种生物过程和疾病的机理,为研发新药和治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8. 病毒学:病毒学是研究病毒结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的学科。
病毒学研究有助于了解各种病毒感染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途径,并为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9. 麻醉学:麻醉学是研究麻醉药物的应用和技术,以及麻醉对生命体征和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及监测与控制的学科。
麻醉学的研究有助于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0.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研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恢复、改善和维持疾病、损伤或残疾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学科。
医学基础知识最全总结归纳一、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医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医学主要以经验和试错积累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医学,其中包含丰富的基础知识。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健康和生命的追求,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二、人体结构与功能1.人体器官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2.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3.组织学–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液组织三、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和机体功能紊乱的生理学基础,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科学,探讨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五、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为主要任务的医学分支,结合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
六、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研究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医患关系、生命伦理学等问题,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和人文关怀的提升。
七、医学研究与进展医学研究是医学领域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难题,推动医学进步。
八、结语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的基石,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有助于提升医学实践能力,为促进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治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医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祝愿您在医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医学名词解释大全《医学名词解释大全》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的科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名词。
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说,这些术语可能很难理解和记忆。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医学名词,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医学名词的解释。
1. 癌症(Cancer):癌症是一类疾病,由异常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扩散导致。
它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并且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2. 糖尿病(Diabetes):一种慢性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正常使用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3. 心脏病(Heart disease):心脏病是指一系列影响心脏的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脏瓣膜病等。
心脏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4. 中风(Stroke):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导致的血液供应中断,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5. 肺炎(Pneumonia):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它会导致肺部组织的炎症,并且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6. 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指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水平。
高血压可以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7. 骨折(Fracture):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
它通常由于外伤、骨质疏松或疾病引起,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康复。
8. 妊娠(Pregnancy):妊娠是指女性子宫内受精卵发育成为胚胎和胎儿的过程。
一般持续约40周,产生一个新生儿。
9.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其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它可以感染宿主细胞,导致各种疾病,如感冒、艾滋病和流感。
10. 细菌(Bacteria):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可以存在于土壤、水和生物体中。
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而另一些可能会引起感染和疾病。
以上只是医学名词解释的一小部分示例,医学领域涵盖了广泛而复杂的主题。
理解医学名词和术语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有效的交流和诊断治疗。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 什么是医学?答: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科学。
2. 医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等。
3. 什么是解剖学?答: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
4. 什么是生理学?答: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的科学。
5. 什么是病理学?答: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6. 什么是微生物学?答: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系统的科学。
7. 什么是免疫学?答: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科学。
8. 什么是药理学?答: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9. 什么是诊断学?答: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10. 什么是治疗学?答:治疗学是研究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11. 什么是预防医学?答: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12.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以及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的科学。
13. 什么是医学伦理学?答: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的科学。
14. 什么是医学心理学?答: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的科学。
15. 什么是医学影像学?答: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和诊断的科学。
16. 什么是实验医学?答:实验医学是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科学。
17. 什么是临床诊断?答:临床诊断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判断和诊断的过程。
18. 什么是实验室检查?答: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对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等进行分析,以获取疾病诊断和治疗依据的方法。
19. 什么是心电图?答: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20. 什么是X光检查?答:X光检查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形成影像以观察器官结构和病变的检查方法。
医学的学科分类
医学的学科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医学:研究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专科。
2. 基础医学:研究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和医学科学方法的发展。
3. 医学影像学: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CT、MRI等)进行诊断与治疗辅助。
4. 医学工程:应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来设计、开发和评估医疗设备和技术,如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工程等。
5. 医学计算机科学:应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来解决医学数据管理、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等医学问题。
6. 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传播规律,以及预防控制方法。
7. 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医学专业人才,推动医学科学研究,包括医学教育学、医学信息学等。
8. 医学伦理学与法学:研究医学伦理、医疗法律等相关问题,以保障患者权益和合法性的医疗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医学的学科分类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体系和文化背景而有所差异,上述分类仅为一般性的划分。
医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人体的结构、形态和组织结构。
人体解剖学可以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个方面。
宏观解剖学主要研究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用于指导临床医学操作和诊断。
微观解剖学主要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是病理学研究的基础。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生命过程的基础科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功能、调节机制和适应能力。
生理学包括多个方面的知识,如神经生理学、内分泌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泌尿生理学等。
这些知识对于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科学,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知识。
病理学分为通用病理学和特殊病理学两个方面,通用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基本病变和机制,而特殊病理学主要研究各种疾病的具体特点和病变。
病理学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学药物学是研究药物的来源、性质、作用机制、药理学和药动学等方面的知识。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药物学的知识对于合理用药、药物剂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科,主要研究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和技术。
临床医学包括各个专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
临床医学的知识对于医生进行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6.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常常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压力环境有关,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7. 癌症癌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由体内异常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和扩散而导致的。
目前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各种类型的癌症种类繁多,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
医学基本知识及概念
医学基本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医学基本知识及概念的简要介绍:
1.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包括人体各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器官、部位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 生理学
生理学主要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过程。
3. 病理学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通过病理分析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4. 药理学
药理学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反应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5. 基因学
基因学研究基因及其在遗传和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揭示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6. 免疫学
免疫学研究机体对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方面。
7. 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研究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原则,包括患者权益、医疗决策和医学研究伦理等方面。
8.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学科,旨在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以上是医学基本知识及概念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医学?医学是一门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旨在通过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维护人体健康和延长寿命。
它包括多个分支领域,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等。
但是,医学不仅仅只是科学和技术,它也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在人类文明史上,医学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医学?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医学的起源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来治疗疾病。
这些方法被称为“自然疗法”。
到了古代,医学开始形成体系化,逐渐出现了针灸、推拿等传统医学方法。
到了中世纪,医学发展更加迅速,有了更先进的手术和药物,医院也开始出现。
二、医学的学科范畴医学的学科范畴非常广泛,包括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学等众多领域。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是医学的核心部分之一。
临床医学则是指研究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
口腔医学则是研究口腔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合成、制剂、药效等方面的学科。
三、医学的价值医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通过医学,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减轻痛苦,缓解病痛,甚至拯救生命。
此外,医学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精准医学、干细胞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让医学服务更多的人群成为可能。
四、医学的挑战尽管医学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它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群体也逐渐增多。
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需要接受医学服务,医疗资源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外,还有药物滥用、疫苗误信等问题,需要医学专家和政府联手解决。
五、结语医学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人们对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也从未停止,仍在不断进步中。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医学都将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主持人宣读班会主题思想为纪念建党9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及优良传统,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爱党情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牢固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努力成长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日,我班特举办了以“学党史、强党性、铸信仰”为主题的班会二.主持人讲述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奏——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上半年,美、英、法等协约国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上,非法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让交给日本。
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竟然准备在约上签字。
消息传出,举国愤然。
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爆发了“五四运动”。
随后,许多城市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共产党宣言》这样说: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这个“幽灵”被革命的炮声带进了亚洲东方之后,便似惊雷一般,震醒了沉睡的雄师。
经过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逐步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信念,开始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来自各地的12名代表和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参加了会议。
会议讨论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
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
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
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
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
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长征和遵义会议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红军被迫长征。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委员“毛泽东、朱德、张闻庆、陈云、周恩来、博古(秦邦宪);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
参加会议的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以及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
在会上,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作了正报告,周恩来作了副报告,毛泽东等作了重要发言。
根据当时的情况,会议集中地解决了最迫切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
会议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战略指导的错误,特别是单纯防御路线的错误,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一整套作战原则,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革命战争取得伟大胜利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
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打响。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光辉历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全面总结中国抗战经验,批驳“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了《论持久战》一文,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其过程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理,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纲领性文献。
图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撰写《论持久战》和抗战期间出版的《论持久战》版本。
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毛泽江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
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通过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主席,以毛泽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此建立起来。
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图为七大会场.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在平津战役中,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傅作义接触。
傅作义命令所部出城听候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第二、第三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新中国成立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开始,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1949年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成立。
1954年9月15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刘少奇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一系列法律。
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
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
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发表了中印、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宣布以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周恩来率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的十项国际关系原则包括了这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
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
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日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两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至现代化建设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
中美两国政府于2月27日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