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选择题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2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C.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经济适用C. 环境友好D. 资源浪费答案:D3.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20年D. 50年答案:C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通常被优先考虑?A. 私人汽车B. 公共交通C. 步行D. 自行车答案:B5. 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增加城市经济收入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
(对)2. 城市扩张应无限制地追求规模扩大。
(错)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错)4. 城市更新改造可以完全拆除旧城区。
(错)5. 城市防灾规划应包括洪水、地震等多种灾害的应对措施。
(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规划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其次,规划应考虑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优化交通网络;再次,规划应注重居民的休闲和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公园、文化设施等;最后,规划应保障居民的参与权,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2. 描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其次,它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次,公共交通的普及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平等的出行机会;最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 阐述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C. 增加城市人口D. 扩大城市面积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可持续性B. 公平性C. 高效性D. 竞争性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休闲娱乐空间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 增加城市美观度D. 提高土地价值4. 城市交通规划应优先考虑的是:A. 私人汽车B. 公共交通C. 自行车道D. 步行道5. 城市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挑战是:A. 水资源丰富B. 水资源短缺C. 水资源污染D. 水资源浪费6. 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是:A. 填埋B. 焚烧C. 回收利用D. 随意丢弃7.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是:A. 限制工业排放B. 增加汽车数量C. 减少绿化面积D. 提高建筑密度8. 城市噪音污染控制的有效方法是:A. 增加噪音源B. 减少隔音设施C. 设置噪音屏障D. 提高噪音标准9.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绿化过多B. 城市建筑密集C. 城市水体丰富D. 城市交通稀少10. 城市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目的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增加旅游收入D. 提高城市形象11. 城市雨水管理的主要策略是:A. 快速排放B. 缓慢渗透C. 集中处理D. 随意排放12. 城市能源规划应优先考虑的是:A. 化石能源B. 可再生能源C. 核能D. 煤炭13. 城市照明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 增加能源消耗B. 减少光污染C. 提高照明亮度D. 增加照明时间14. 城市防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A. 灾害预防B. 灾害发生C. 灾害扩大D. 灾害忽视15.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拆除旧建筑B. 保护历史建筑C. 新建现代化建筑D. 减少文化活动16.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商业用地B. 提供社区服务C. 减少绿化面积D. 提高建筑密度17. 城市住房规划应优先考虑的是:A. 高端住宅B. 经济适用房C. 豪华别墅D. 商业地产18. 城市教育设施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 提高教育质量B. 增加教育成本C. 减少教育资源D. 提高教育竞争19. 城市医疗设施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B. 增加医疗成本C. 减少医疗资源D. 提高医疗竞争20.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是:A. 增加安全隐患B.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C. 减少安全设施D. 提高犯罪率21.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A. 交通规划不合理B. 交通设施完善C. 交通需求减少D. 交通管理严格22. 城市水体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污染源B. 减少水体面积C. 加强水质监测D. 提高水体利用率23.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策略是:A. 增加工业排放B. 减少绿化面积C. 提高能源效率D. 增加汽车数量24. 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自然环境B. 工业生产C. 交通系统D. 居民生活25.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影响是:A. 降低城市温度B. 增加城市湿度C. 提高城市能耗D. 减少城市绿化26. 城市生态保护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发展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增加旅游收入D. 提高城市形象27. 城市雨水管理的主要挑战是:A. 雨水过多B. 雨水短缺C. 雨水污染D. 雨水浪费28. 城市能源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能源丰富B. 能源短缺C. 能源污染D. 能源浪费29. 城市照明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照明不足B. 照明过度C. 照明污染D. 照明浪费30. 城市防灾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灾害预防不足B. 灾害发生频繁C. 灾害扩大D. 灾害忽视3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挑战是:A. 文化遗产丰富B. 文化遗产短缺C. 文化遗产破坏D. 文化遗产浪费32.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公共空间过多B. 公共空间短缺C. 公共空间污染D. 公共空间浪费33. 城市住房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住房过剩B. 住房短缺C. 住房污染D. 住房浪费34. 城市教育设施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教育资源过剩B. 教育资源短缺C. 教育资源污染D. 教育资源浪费35. 城市医疗设施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医疗资源过剩B. 医疗资源短缺C. 医疗资源污染D. 医疗资源浪费36.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安全隐患过多B. 安全隐患短缺C. 安全隐患污染D. 安全隐患浪费37.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挑战是:A. 交通规划合理B. 交通设施不足C. 交通需求增加D. 交通管理宽松38. 城市水体保护的主要挑战是:A. 水体污染B. 水体短缺C. 水体破坏D. 水体浪费39.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挑战是:A. 空气质量良好B. 空气质量恶化C. 空气质量污染D. 空气质量浪费40. 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挑战是:A. 噪音污染减少B. 噪音污染增加C. 噪音污染污染D. 噪音污染浪费41. 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挑战是:A. 热岛效应减少B. 热岛效应增加C. 热岛效应污染D. 热岛效应浪费42. 城市生态保护的主要挑战是:A. 生态保护良好B. 生态保护恶化C. 生态保护污染D. 生态保护浪费43. 城市雨水管理的主要挑战是:A. 雨水管理良好B. 雨水管理恶化C. 雨水管理污染D. 雨水管理浪费44. 城市能源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能源管理良好B. 能源管理恶化C. 能源管理污染D. 能源管理浪费45. 城市照明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照明管理良好B. 照明管理恶化C. 照明管理污染D. 照明管理浪费46. 城市防灾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防灾管理良好B. 防灾管理恶化C. 防灾管理污染D. 防灾管理浪费47.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挑战是:A. 文化遗产管理良好B. 文化遗产管理恶化C. 文化遗产管理污染D. 文化遗产管理浪费48.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公共空间管理良好B. 公共空间管理恶化C. 公共空间管理污染D. 公共空间管理浪费49. 城市住房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住房管理良好B. 住房管理恶化C. 住房管理污染D. 住房管理浪费50. 城市教育设施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教育设施管理良好B. 教育设施管理恶化C. 教育设施管理污染D. 教育设施管理浪费51. 城市医疗设施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医疗设施管理良好B. 医疗设施管理恶化C. 医疗设施管理污染D. 医疗设施管理浪费52.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主要挑战是:A. 公共安全管理良好B. 公共安全管理恶化C. 公共安全管理污染D. 公共安全管理浪费53. 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挑战是:A. 交通管理良好B. 交通管理恶化C. 交通管理污染D. 交通管理浪费答案:1. B2. D3. B4. B5. C6. C7. A8. C9. B10. B11. B12. B13. B14. A15. B16. B17. B18. A19. A20. B21. A22. C23. C24. C25. C26. B27. C28. B29. B30. A31. C32. B33. B34. B35. B36. B37. C38. A39. B40. B41. B42. B43. B44. B45. B46. B47. B48. B49. B50. B51. B52. B53. B。
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城市美观度B.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D.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可持续发展B. 经济效益最大化C. 社会公平D. 环境保护3.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哪些主要类型?A. 交通、供水、供电B. 教育、医疗、文化C. 商业、住宅、工业D. 农业、林业、渔业4. 城市交通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A. 增加道路宽度B. 限制私家车使用C. 提高公共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信号灯5.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水源的可持续性B. 水价的竞争力C. 水管的美观度D. 水表的精确度6. 城市供电系统规划中,下列哪项技术最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A. 使用传统燃煤发电B. 采用太阳能发电C. 增加输电线路D. 提高变压器容量7.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是?A. 防止水污染B. 减少水资源消耗C. 防止城市内涝D. 提高水体美观度8. 城市绿化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A. 种植高大的树木B. 建设更多的人工湖C. 增加绿地面积D. 使用化学肥料9. 城市垃圾处理规划中,下列哪项技术最环保?A. 填埋B. 焚烧C. 生物降解D. 堆肥10. 城市应急管理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A. 增加消防站数量B.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C. 提高居民安全意识D.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1.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A. 提供廉租房B. 建设高档住宅区C. 增加商业用地D. 扩大工业区12.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A. 拆除老旧建筑B. 修复历史建筑C. 建设现代化建筑D. 增加商业开发13.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安全性?A. 增加警察巡逻B. 建设监控系统C. 提高建筑标准D. 增加消防设施14.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A. 增加绿地面积B. 建设防洪设施C. 提高建筑高度D. 增加商业用地15.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可持续性?A. 增加化石能源使用B. 提高能源效率C. 增加水资源消耗D. 减少绿地面积16.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公共设施D. 减少绿地面积17.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商业用地D. 减少绿地面积18.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绿地面积D. 减少公共设施19.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A. 增加道路宽度B. 限制私家车使用C. 提高公共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信号灯20.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供水效率?A. 增加水源B. 提高水价C. 提高供水管网效率D. 减少水表数量21.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供电效率?A. 增加燃煤发电B. 采用太阳能发电C. 增加输电线路D. 提高变压器容量22.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排水效率?A. 防止水污染B. 减少水资源消耗C. 防止城市内涝D. 提高水体美观度23.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效率?A. 种植高大的树木B. 建设更多的人工湖C. 增加绿地面积D. 使用化学肥料24.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A. 填埋B. 焚烧C. 生物降解D. 堆肥25.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效率?A. 增加消防站数量B.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C. 提高居民安全意识D.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6.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社会公平效率?A. 提供廉租房B. 建设高档住宅区C. 增加商业用地D. 扩大工业区27.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效率?A. 拆除老旧建筑B. 修复历史建筑C. 建设现代化建筑D. 增加商业开发28.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安全性效率?A. 增加警察巡逻B. 建设监控系统C. 提高建筑标准D. 增加消防设施29.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效率?A. 增加绿地面积B. 建设防洪设施C. 提高建筑高度D. 增加商业用地30.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可持续性效率?A. 增加化石能源使用B. 提高能源效率C. 增加水资源消耗D. 减少绿地面积答案部分:1. D2. B3. A4. C5. A6. B7. C8. C9. D10. B11. A12. B13. C14. B15. B16. C17. C18. C19. C20. C21. B22. C23. C24. D25. B26. A27. B28. C29. B30. B接下来是后30道选择题及其答案:试题部分:31.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效率?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公共设施D. 减少绿地面积32.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效率?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商业用地D. 减少绿地面积33.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效率?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绿地面积D. 减少公共设施34.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效率?A. 增加道路宽度B. 限制私家车使用C. 提高公共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信号灯35.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供水效率效率?A. 增加水源B. 提高水价C. 提高供水管网效率D. 减少水表数量36.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供电效率效率?A. 增加燃煤发电B. 采用太阳能发电C. 增加输电线路D. 提高变压器容量37.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排水效率效率?A. 防止水污染B. 减少水资源消耗C. 防止城市内涝D. 提高水体美观度38.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效率效率?A. 种植高大的树木B. 建设更多的人工湖C. 增加绿地面积D. 使用化学肥料39.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效率?A. 填埋B. 焚烧C. 生物降解D. 堆肥40.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效率效率?A. 增加消防站数量B.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C. 提高居民安全意识D.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1.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社会公平效率效率?A. 提供廉租房B. 建设高档住宅区C. 增加商业用地D. 扩大工业区42.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效率效率?A. 拆除老旧建筑B. 修复历史建筑C. 建设现代化建筑D. 增加商业开发43.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安全性效率效率?A. 增加警察巡逻B. 建设监控系统C. 提高建筑标准D. 增加消防设施44.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效率效率?A. 增加绿地面积B. 建设防洪设施C. 提高建筑高度D. 增加商业用地45.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可持续性效率效率?A. 增加化石能源使用B. 提高能源效率C. 增加水资源消耗D. 减少绿地面积46.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效率效率?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公共设施D. 减少绿地面积47.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效率效率?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商业用地D. 减少绿地面积48.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效率效率?A. 增加工业区B. 提高住宅密度C. 增加绿地面积D. 减少公共设施49.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道路宽度B. 限制私家车使用C. 提高公共交通效率D. 减少交通信号灯50.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供水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水源B. 提高水价C. 提高供水管网效率D. 减少水表数量51.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供电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燃煤发电B. 采用太阳能发电C. 增加输电线路D. 提高变压器容量52.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排水效率效率效率?A. 防止水污染B. 减少水资源消耗C. 防止城市内涝D. 提高水体美观度53.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效率效率效率?A. 种植高大的树木B. 建设更多的人工湖C. 增加绿地面积D. 使用化学肥料54.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效率效率?A. 填埋B. 焚烧C. 生物降解D. 堆肥55.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应急管理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消防站数量B.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C. 提高居民安全意识D.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6.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社会公平效率效率效率?A. 提供廉租房B. 建设高档住宅区C. 增加商业用地D. 扩大工业区57.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效率效率效率?A. 拆除老旧建筑B. 修复历史建筑C. 建设现代化建筑D. 增加商业开发58.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安全性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警察巡逻B. 建设监控系统C. 提高建筑标准D. 增加消防设施59.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绿地面积B. 建设防洪设施C. 提高建筑高度D. 增加商业用地60. 城市规划中,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助于提高城市可持续性效率效率效率?A. 增加化石能源使用B. 提高能源效率C. 增加水资源消耗D. 减少绿地面积答案部分:31. C32. C33. C34. C35. C36. B37. C38. C39. D40. B41. A42. B43. C44. B45. B46. C47. C48. C49. C50. C51. B52. C53. C54. D55. B56. A57. B58. C59. B60. B。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城市人口密度B. 促进经济发展C.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A. 土地使用B. 交通系统C. 人口控制D. 公共设施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主要关注哪些方面?A. 建筑高度B. 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C. 城市照明D. 城市噪音控制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被认为是最环保的?A. 私家车B. 公共交通C. 摩托车D. 货运车辆5. 城市规划法规通常由哪个部门制定?A. 城市规划局B. 环境保护局C. 土地资源局D. 交通管理局6. 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定义城市绿地?A. 城市中的所有植被区域B. 城市中用于休闲的开放空间C. 城市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D. 城市中所有未开发的土地7.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地价B. 改善城市面貌C.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D. 增加商业活动8.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A. 供水系统B. 供电系统C. 通信网络D. 购物中心9.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概念主要指的是什么?A. 城市中广泛使用智能设备B. 城市中所有建筑都是智能化的C. 城市运行完全自动化D. 城市信息和资源的集成管理10. 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可能导致哪些问题?A. 房价下降B. 交通拥堵C. 绿化面积增加D. 就业机会增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A. 空气质量B. 水资源C. 噪音污染D. 土壤质量E. 光照条件12.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通常包括哪些?A. 提高道路容量B. 减少交通拥堵C. 提升交通安全D. 增加停车设施E. 降低交通成本13. 在城市规划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城市土地的使用规划?A. 地形地貌B. 法律法规C. 居民需求D. 经济发展水平E. 历史文化遗产14.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哪些?A. 增加城市绿化B.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C. 限制城市扩张D.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E. 促进产业多样化15. 城市规划中,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A. 建立紧急避难所B.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C. 增加高楼建筑D. 完善城市预警系统E. 限制危险物品的储存和使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城市规划中“混合使用”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社会环境的调查包括(A )。
A、人口方面、社会组织方面、社会结构方面B、人口构成、风俗习惯、社会结构C、人口构成、文化构成、社会构成D、家庭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模式2、综合规划的特征是( D )。
A、综合性、总体性B、综合性、长期性C、总体性、长期性D、综合性、总体性、长期性3、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以下( ACE )类。
A、带状B、星座状C、放射状D、多中心组团状E、环状4、基于区域规划的理论,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完整的城市体系包括( BCE )。
A、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经济基础模式的关系B、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C、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D、城市环境上的相互关系E、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5、考核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标准是( A )。
A、迅速、准点、方便、舒适B、车速快、行车间隔短、保证正点率、安全舒适C、迅速、准点、正点、安全D、车速快、行车间隔短、方便、舒适6、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比例为( C )。
A、1:5000B、1:3000C、1:2000~1:1000D、1:2000~1:5007、城市化水平是指(B )。
A、城市数量的多少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镇规模的大小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8、巴黎的城市改建体现了( C )的影响,形成放射状的街道,且轴线对称,具有雄伟壮丽的宫殿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A、中世纪城市B、古罗马风C、古典主义思潮D、现代城市规划9、城市总体布局应考虑以下( AD )方面的原则。
A、点、面结合,城乡统一安排B、重点考虑地区交通运输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C、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城市工业用地D、注重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最大效应E、以上说法均正确10、《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分区为( A )。
A、居住、工作、交通、游憩B、工作、防御、居住、交通C、居住、工作、商业、交通D、防御、经济、居住、游憩11、下列关于城市化现象的表现,表述错误的是( C )。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城市美观B. 促进经济发展C.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D. 以上都是2.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哪些?A. 道路B. 供水系统C. 电力系统D. 以上都是3. 城市规划中,绿地系统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改善城市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增加城市商业价值D.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4. 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事故C. 降低交通污染D. 以上都是5. 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收集雨水B. 防止城市内涝C. 处理污水D. 以上都是6. 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什么?A. 经济效益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以上都是7. 城市规划中的“紧凑城市”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 减少交通需求C. 增加绿地面积D. 以上都是8. 城市规划中的“智慧城市”概念主要依赖于什么技术?A. 互联网B. 物联网C. 大数据D. 以上都是9.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概念强调什么?A. 环境保护B. 资源循环利用C.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D. 以上都是10. 城市规划中的“步行友好”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步行安全性B. 增加步行便利性C. 减少机动车辆使用D. 以上都是11.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交通优先”策略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私人车辆使用B. 提高公共交通效率C. 减少交通拥堵D. 以上都是12. 城市规划中的“绿色建筑”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节能减排B. 提高建筑舒适度C. 使用可再生材料D. 以上都是13. 城市规划中的“海绵城市”概念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城市内涝B.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C. 减少水污染D. 以上都是14. 城市规划中的“韧性城市”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应对自然灾害B. 提高城市适应能力C. 减少灾害损失D. 以上都是15.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保护”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保护历史建筑B. 传承文化遗产C. 促进旅游业发展D. 以上都是16. 城市规划中的“社区参与”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居民满意度B. 增加居民参与度C. 促进社区发展D. 以上都是17.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枢纽”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增加交通便利性D. 以上都是1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更新”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改善老旧区域B. 提高土地价值C. 促进经济发展D. 以上都是1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扩张”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增加城市面积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促进人口增长D. 以上都是2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美观B. 增加城市功能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管理”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政策”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法规”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经济”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社会”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环境”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安全”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2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健康”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教育”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医疗”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住房”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就业”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交通”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物流”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能源”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水资源”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3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土地”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功能”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结构”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态”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布局”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景观”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标志”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4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品牌”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0.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竞争力”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1.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创新”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合作”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3.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交流”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4.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融合”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5.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共享”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6.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开放”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7.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包容”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8.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多样性”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59.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可持续性”概念主要关注什么?A. 提高城市效率B. 增加城市秩序C. 促进城市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1. D2. D3. C4. D5. D6.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8. D59. D。
规划理论24、下列关于《雅典宪章》的叙述,正确的有( AC )。
A、《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B、《雅典宪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C、《雅典宪章》是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上发表的D、《雅典宪章》是1977年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E、《雅典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5、《雅典宪章》核心的规划思想是( D )。
A、有机疏散B、卫星城C、城市交通D、功能分区11、《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础是( B)。
A、以人为本,功能分区B、物质空间决定论C、综合多功能D、大众参与2、《马丘比丘宪章》包括以下( ADE )要点。
A、强调城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B、它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C、将城市规划视做对终极状态的描述D、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E、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41、下列关于卫星城概念中,认识错误的是( A )。
A、是一定区域范围中心城市,为其周围地区服务,并与某大城市相互作用B、是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从属于某大城市C、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D、为了防止城市规模过大和蔓延35、( B )城市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来建设城市。
A、唐长安B、宋东京C、魏邺城D、元大都22、以( A )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A、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B、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城市C、索里亚·玛塔提出的线形城市D、戈涅提出的工业城市城市规划概念体系内容2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水平是指( B )。
A、城市数量的多少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镇规模的大小D、工业化程度的高低12、下列关于城市规划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
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引导,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他人合作31、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A)。
A、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B、城市未来空间的架构和引导C、城市土地的使用、分配和开发D、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以及土地的分配、开发13、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A、有不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B、除了在规划层次上有上下关系外,还有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C、有上下层次关系D、除有上下层次关系,还有共同的规划对象50、对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BDE )。
A、二者均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宏观层面,“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两者相互协调和衔接C、有些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替代城市总体规划D、城市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总量应和土地利用规划协商一致E、“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城市有关研究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布局等)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依据37、城市详细规划分为( C )A、理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B、阶段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D、理论性详细规划和阶段性详细规划40、一般城市规划分为( C )两个层面。
A、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控制和城市建设C、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D、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47、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32、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分类应( D )。
A、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B、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C、分至中类D、分至小类9、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 )。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B、用地面积、性质C、容积率D、建筑密度发展战略27、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是受( AB )支配的。
A、自然增长率B、机械增长率C、人口年龄构成D、劳动构成E、人口性别构成43、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 D )。
A、城市形态B、城市分散式形态C、城市集中式形态D、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用地分类和构成14、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 )。
A、现场踏勘或观察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文献资料的运用14、城市中的“热岛效应”是指( A )。
A、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热量,往往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B、城市上空的逆温层C、在城市上空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气象效应D、夜晚,由于冷空气遇到山体、建筑阻挡而吹不进城市内部,而导致城市夜间温度高23、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城市用地的适宜性区划中,一类用地指( A )。
A、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加采取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B、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C、需要采取特殊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D、不适于修建的用地16、城市绿地包含的两个种类绿地分别是( AC )。
A、公共绿地B、风景名胜区C、生产防护绿地D、公园E、自然保护区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C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 A )。
A.8%~15% B.15%~25%C.8%~25% D.25%~38%10、下列城市用地分类与其代码不相符合的一组是( B )A.居住用地(R)、道路广场用地(S)B.公共设施用地(C)、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C.仓储用地(W)、特殊用地(D)D.水域和其他用地(E)、对外交通用地(T)总体布局20、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C )。
A、城市用土规模B、工业用地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居住用地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B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25、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有( ABC )。
A、集中式的城市用地布局B、分散式的城市用地布局C、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用地布局D、环状城市用地布局E、网格状城市用地布局3、集中式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以下( ACE )类。
A、带状B、星座状C、放射状D、多中心组团状E、环状交通18、城市对外交通包括(B )。
A、城市道路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B、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C、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公路交通D、公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28、城市中铁路设施的用地布局要符合( ACD )的要求。
A、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避免穿越城市B、客运站应远离市中心区,设置在市区边缘C、货运站应靠近工业区和仓库区D、编组站要布置在市郊,避免与城市互相干扰E、铁路应安排在城市一侧,可以穿越城市24、下列不属于城市货运交通枢纽的是( C )A、城市仓库B、铁路货站C、单位专用停车库D、水路货运码头4、城市干道网类型有( ACDE )。
A、方格网式B、主辅线式C、环行放射式D、自由式E、混合式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方格网道路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B、方格网道路的非直线系数大C、环形放射式道路不容易将外围交通迅速引入市中心区D、环形放射式道路容易使城市呈同心圆式不断向外扩张24、城市道路按国标分类为( D )。
A、高速路、快速路、中速路、慢速路B、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C、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D、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43、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低速让高速B、次要让主要C、交通性让生活性D、适当分离48、关于道路红线的解释,下面错误的是( C )。
A、道路红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B、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C、道路红线宽度由城市道路性质决定D、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即建筑红线,亦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工程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A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8、城市水源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 A )因素。
A、水量B、水质C、距离远近D、取水条件好坏1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A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10、城市工程管线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可分为( B )。
A、给水管道和排水沟管B、压力管线和重力自流管线C、地铺管线和地埋管线D、可弯曲管线和不易弯曲管线18、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遵守的避让原则不含( D )。
A、压力管让自流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B、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C、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D、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现有的让新建的历史文化保护30、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本特征包括( ABD )。
A、有一定规模,较为完整,在地区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B、有一定比例的真实(有形)遗存及无形文化资产(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C、有历史、科学价值,但无艺术价值D、仍然是具有活力的社区E、有一定规模,但不具有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37、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 C )的重要标志。
A、城市规划B、城市文化C、城市文明D、城市环保50、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包括( ABC )。
A、保护文物特别丰富B、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C、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市区或郊区D、有历史、科学价值,但无艺术价值E、有重大的艺术价值,但无科学价值35、回顾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A )是不正确的说法。
A、从保护对象来看,没有多大的变化B、从保护范围上看,从点的保护扩大到历史地段乃至城市的整体历史环境的保护C、在历史保护的深度方面,从单体的保护演进到对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综合性保护状态D、在保护的方法及手段上,从过去单纯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行为管理实施法规18、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概念理解错误的一项为(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