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28.55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写景方法指导(精选范文十篇)一、写景作文方法指导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写景范文集锦01傍晚的公园傍晚,我来到公园。
沿着石板小路往上走,就来到了公园的大草坪。
大草坪上种了许多树,散发着香味的香樟树;红叶似火的枫树;小巧玲珑的灌木丛。
草坪的四周铺着石板,把公园围成了一个椭圆形,草坪中间还躺在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能容得下六个人呢!在石头旁还有一个大建筑,它设计得非常美观,中间是一棵苍天大树,大树旁种着许多小灌木,周围摆放着黑色大理石做的椅子,傍晚,人们就坐在这里休息,小狗们则在这里打闹。
在建筑物的西面还有一座小亭子,夏天雨后,小亭子旁会出现一条清澈的细小的水沟,把亭子衬托得格外美丽。
夕阳把最后一抹霞光洒向公园,公园变得更美了。
我爱公园,我爱傍晚的公园!02山区的金秋山区的秋天,丰富多彩,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一片片庄稼熟了,一簇簇枫叶红透了,一缕云丝也没有的天空更蓝。
再看看万紫千红的果林吧,柿树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娃娃头红果树上缀满了红玛瑙,驰名中外的“红元帅”压弯了枝条,等待着启程到国际市场抖威风。
小学生写作指导如何写好写景描写写作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和观察力的重要环节,而写景描写更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能。
通过写景描写,学生能够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来描绘具体的事物、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展示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下面将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写好写景描写的指导:1.用形容词增添细节形容词可以增添描写对象的细节和特色。
在写景描写时,学生可以采用形容词来形容自然景色、建筑物等。
例如,当写到一片绿树的时候,可以使用形容词“茂盛的”、“郁郁葱葱的”、“高大的”等来增添细节,让读者获得更直观的感受。
2.运用动词和副词动词和副词是给景物和人物注入生命力的关键。
通过适当运用动词和副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描绘景物和行为。
例如,不仅可以描述树木“摇曳”和花朵“绽放”,还可以描写人物“蹦蹦跳跳”和动物“欢快地奔跑”。
3.使用五官感受触觉、听觉、视觉等是人们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五官感受来描述景物。
例如,当学生描述一片油菜花田时,可以写到“油菜花的花瓣柔软而光滑,给人一种温暖的触感”,或者写到“远处传来蜂鸣声和虫鸣声,和谐而悦耳”。
4.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是提升描写的有效手法。
例如,当学生描述一片湖泊时,可以运用比喻,如“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蓝色和云朵的洁白”,或者使用拟人手法,如“湖水低声细语,映衬着草地上的蝴蝶跳舞”。
5.结构和组织良好的结构和组织能够使写作更加整洁且易于理解。
学生可以采用一个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来展开描写。
例如,在描述一条小溪时,可以从源头开始,逐渐描写溪水的流动情况,最后描述溪水的尽头和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6.反复修改和润色写作是一个不断反复修改和润色的过程。
学生可以先草拟一个框架,然后逐步调整细节,保证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可以约束字数,对文中的重要细节进行概括和删减,避免过多的废话和重复。
总之,通过以上指导,小学生可以写出生动、准确、富有想象力的写景描写作品。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摘要: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对比开篇法,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积累,1.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写景类作文是小学作文常写的内容之一,对小学生进行写景作文指导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力,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一起来看看吧。
把两个同类的景物放在一起,去进行一褒一贬或一扬一抑,而构成对比。
使用这种方法作为文章的开篇,叫做对比开篇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1、要明确的表现出赞扬什么。
2、对比的范围要因人、因事、因景而异。
3、对比开篇只在开篇局部进行。
4、对比多用转折句式,要委婉自然。
例文:初春的夕阳人们都喜爱观赏朝阳,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候的壮观景象。
许多中外名人都热情地歌颂过日出,海涅就曾记述过在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善于观察大自然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也作过精湛的描绘。
但古往今来,人们对落日的观赏,描绘、吟咏却比较少。
虽然古人也曾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但是总写得有些萧瑟之感。
春那绚丽多彩的夏,我不喜欢她,她太热情;那果实累累的秋呢,我也不爱她,她太深沉;那冰冷刺骨的冬,更让人感到她的冷酷无情;只有春,那婷婷少女办的春,那充满活力的春,那生气勃勃的春为我所爱恋。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写景物,必须抓住重点具体描写。
写景作文最容易范的二个错误,一是将它写成流水帐,写了很多景点,但每个景点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的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二是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部分介绍过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去没有很好地展开。
2、突出景物的特点什么是景物的特点?景物的特点指的是该景物与其它景物的不同之处。
小学作文写景方法指导一、技巧介绍: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
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
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
例如: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日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分析:很明显,前者是景物叙述,后者才是景物描写。
其实,有了具体的描写才算是写景文。
才能使读者通过你的习作,想象画面,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写好写景文首先要做到:敞开心灵感受美的细微不同1、敞开心灵感受美。
有人说:“小学生们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也发现在每次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中,多数学生对玩不玩游乐场、几点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丽的景色要有兴趣得多。
而阅读课外书籍多的孩子对美景、花草的盛衰则更为敏感。
那是因为书籍能将学生对美景的欣赏能力提升起来,相对分散他们对游戏、对吃的注意。
因此,借助书籍将心灵敞开就能让你长出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细微不同。
来自于阅读、生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与背诵摘抄好句子而“凑”出来的作文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前者能感知并描写出景物的不同之处。
例如:同样是写海,A、B句作者对景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A、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沙滩上有海浪送来的各式贝壳,有半圆形的、椭圆形的……B、中午一层层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儿向我冲来。
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最后一下撞在岩石上,浪花四溅、卷走了我的拖鞋、淋湿了我的裤脚。
傍晚,当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之上的霞光又红又亮。
它闪动着、滚动着、冲上沙滩,追逐着岸上的人们,又退尽。
分析: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块蓝色,再无海浪、白沫、滚动之分了。
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对于小学生而言,写景的文章接触得比较多,写四季的景物,写美丽的校园,写一处名胜古迹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写景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每一处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这处景物明显突出的地方。
大自然的景物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
同一景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也会有不同的特征。
我们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把这些特点写出来。
比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就抓住了漓江水、桂林山来写,重点突出。
写漓江水时通过与大海、西湖进行对比,来突出漓江静、清、绿的特点;写桂林山时,作者将它与泰山、香山进行比较,写出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这样桂林山水的特点就全面细致的描摹了出来。
第二,描写景物可以按时间顺序,如:过去、现在、将来;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
也可以按空间顺序,如:由远到近,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等。
也可以多角度观察景物。
如《颐和园》一文中: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一大半全在眼底了。
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痕迹。
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古老的城楼和白塔。
这段话描写景物由近及远,很有条理。
第三,要有丰富的联想。
小学生不但要会观察景物,还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画面是静止的,但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让它活起来、动起来。
比如,我们看到丰收的稻田,可以想象农民丰收时的热闹场面和他们的愉快心情。
如《第一场雪》这篇文章,作者看到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把大雪与小麦的丰收联系到了一起,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第四,语言要生动。
写景作文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凝练准确,并会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在描写雪中美景的句中,作者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景色是我们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丽,也是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写作题材之一。
写景作文是培养小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美好。
下面是一些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方法。
1. 观察细致入微小学生写景作文时,首先要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可以去户外走走,沉浸在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观察时要注意细节,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例如,可以观察树木的叶子、花朵的颜色、天空的云朵等等。
这些细节将成为你作文中的描写素材。
2. 用五官感受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可以通过五官来感受自然环境,进而进行描写。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来描述风景的样子,通过听声音来描述自然的声音,通过嗅闻来描写自然的气味,通过触摸来感受自然的触感等等。
利用五官的感受,可以增加作文的真实感。
3. 想象力是重要的小学生写景作文时,不仅要依靠观察,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想象一个美丽的场景,然后详细描绘出来。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园,然后描述花朵的颜色、芳香和飞舞的蝴蝶等等。
注意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让读者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4. 使用形容词和比喻在写景作文时,可以运用形容词和比喻手法来增加描写的艺术感。
例如,可以用“碧蓝的天空”、“细腻如丝的白云”来描述天空的美丽,用“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如同一抹大自然的拥抱”来描写阳光的温暖等等。
形容词和比喻可以使作文更加丰富多样,让读者感受到文中的美好景色。
5. 增加细节描写小学生写景作文时,可以通过增加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
例如,可以描述花朵的形态、花瓣的纹理、花香的味道,并配以对比描写如草地的绿意、树林的清凉等等。
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 注意语言表达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避免使用太过复杂的长句和生僻的词汇。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语句通顺、连贯、语法正确。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所描述的景色,也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四年级写景作文教案【篇一: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首先要注意观察。
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
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
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首先应寻找适合自己表达感情的景物,一个风景点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全写进去,使文章非常芜杂,不知所云。
应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造反能寓情的景物来写。
同时,作者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我长大了_学生作文_习作_小学四年级学生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爸爸与妈妈对我被加呵护。
每当我想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总会及时制止我,说:“孩子,你还小,长大了再干吧!”。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4篇小学写景作文方法指导课件下面是收集的小学写景作文指导4篇小学写景作文方法指导课件,以供参考。
小学写景作文指导1所谓写景作文,就是把我们日常看见的那些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来下,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欢迎大家参考: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
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
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
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
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草坪、油棕、福建茶绿篱、百鸟归巢雕塑、两小儿戏鸟雕塑、红树林、海上城市、海滩、海面等等,然后再让他们用上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描绘自己所喜爱的景物,在此基础上再渗透“特别吸引人的景物可要多写几笔”的写法指导;六是学生拿出自拍的相片向同桌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做方法点拨与引导,促使习作技能的渐趋熟练;七是老师朗读下水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八是学生当堂独立写作,二十分钟完成三四百字;九是作文点评,鼓励赏识为主。
小学语文写景作文指导方法_小学作文指导本文从网络采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假如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此外祝您生活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明确写什么景明确写的是什么景,这是写景作文的第一步。
详细指导:第一段点明写的是什么景?简单交代选用写这个景的原由。
二、怎样描绘光景简单的平淡无奇的话,作文是没有任何文采的,要想把光景写活,写美,写出特点,需要用到一些描绘方法。
1、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时间次序:准时间先以后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次序。
时间次序主要有:清晨、清晨、清晨、上午、正午、下午、夜晚、夜晚、子夜、子夜空间次序:按事物空间构造的次序来说明。
比方: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由点到面、移步换景等。
2、动静联合的手法动静联合:在一种境界里描绘动向与静态,形成形象在境界中的和睦一致的描绘手法,一般的成效是为了以动衬静。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能够让光景形象生动,更能令人着迷。
三、写景作文也要有真情实感。
一篇作文想要吸引人,不可以只是靠技巧和完满的形式,真情实感好像作文的灵魂,再美的文章没有灵魂,好像一个人徒有其表,心里空虚,不可以长远地保持人品魅力。
因此,写景作文也要有真情实感,才能真实地吸引人。
例:我喜爱冬季的雪,它装束了我们的世界,它净化了人间的污垢,它给农民伯伯带来了丰产的希望,它给小朋友们留下了童年的美好记忆。
雪仙子,希望来年再和你相遇!(注:此例,合适做写景作文的结尾,抒发了作者对冬季的雪的喜爱之情,赞叹之情和无穷地迷恋之情。
)四、睁开想象的翅膀,让思路如泉涌。
一篇好作文不可以没有想象,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假如说现实生活给我们供给了素材,那么想象力会为我们的作文增光添彩。
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够把读者带入你创建的优盛情境里,让读者跟着你的文字和你一同思路纷飞,去感觉那人间的万千美景!(为便于孩子理解,本文例子皆为与雪相关的,这样比较简单形成整体认知,不会思想凌乱,大家能够以此为例,让孩子写更多的情景。
小学生语文写景作文写作指导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
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写好这类文章,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
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
”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这就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
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二)移步换景。
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
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
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
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
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
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副副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
(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观察。
虽然每处景物都离不开山和水,离不开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但是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处景物,因季节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
观察时如果抓不住特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无法感染读者。
因此,无论是写春花的绚丽,还是写秋叶的静美,是写江海的波澜壮阔,还是写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认真观察,把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景物的全貌,围绕一个中心来写。
例如:学校的小花园里,花香与读书声相伴,特点是幽静美丽;操场上有单杠、双杆和篮球场,同学们在锻炼身体,它的特点是热闹。
另外有些景物还要一边对比一边观察,才会发现这一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观察树叶,如果不对比,只盯着一种树叶看,你会以为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了,可是一比你就会发现,松叶如针,柳叶如眉,枫叶似鸭掌,这才是它们真正的特点。
二、做到“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
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段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
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三、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完美的整体。
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
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
例如:在《第一场雪》一课中这样写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靑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这个片段的描写作者就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
四、结合实际、展开联想。
展开想象是神奇的“鲜活剂”。
景物大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把它们的样子描绘出来,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空洞无物;如果给它们洒上想象“鲜活剂”,景物就会立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在《山中访友》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我*在一棵树山,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树为人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意,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又如:在写作时,当你写了“荷叶在风中摇曳”,紧跟着想到“好像美丽的少女在跳舞。
”这样写荷叶就跟读者拉近了距离。
当你看到一捆捆稻谷想象到它们就像一个个扎着辫子的姑娘……这样赋予景物以生命,把景物比喻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除了用比喻,还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叙述有序,条理清晰。
写作文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应当根据需要,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来写……。
这样,会使文章脉络清晰,主题突出,不至于杂乱无章。
同时,要写好景物,还要有丰富的词汇,词汇不丰富再美的景色也描绘不出来啊!所以平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结合事物展开合理想象,并产生真情实感,加以有条理的叙述,就能把作文写好。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会得到持续的提高,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1-6年级写景范文一年级:夏天的荷花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和妈妈来到青山湖观看荷花。
那里的荷花红着脸,耷拉着脑袋,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其中,还有两朵荷花的花瓣紧挨着,就像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妈妈见了,对我说“婷婷,你也要像荷花一样,跟同学成为一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我听了,点点头。
观看完荷花,我和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山湖。
点评:这篇文章小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紧挨着的荷花比作相亲相爱的好朋友,从而得到自己要和同学和睦相处的道理,生动形象而又富含意味。
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二年级: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风,摇绿了柳树的嫩芽.我看见了一只蝴蝶飞上天空,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开.黄黄的迎春花开了,有展开笑脸的,有害羞地把眼睛挡住,看样子真可爱.是谁搔痒了我的脸颊,啊!原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了!丁冬,丁冬,是谁在唱歌,哦!原来是解冻的小溪在丁丁冬冬地歌唱,真好听.大树茂盛的枝叶向四面展开.美丽的春天来了!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文章赋予了春天生命力,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语句流畅优美。
“原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了”形象地表达出小草的特点。
文章的开头结尾遥相呼应,突出了主题,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美丽的秋天秋天来了!秋天来了!秋天来到树林里,叶子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有黄色的,红色的…像是一群彩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漂亮啊!地上的小草也变黄了,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可舒服啦。
秋天来到果园里,树上的苹果红了,躲在树叶中,像是小朋友的笑脸。
梨子也黄了,挂在树上像是一个个金色的小灯笼。
葡萄也熟了,像是一大串一大串的珍珠挂在藤上,令人垂涎欲滴。
还有橘子也黄了、柿子也红了…勤劳的人们正在果园忙着采摘果子。
小朋友们也在果园里忙着跑来跑去,银铃般的笑声飞出了果园。
秋天来到了山野,来到了校园…秋天来了!秋天真美呀!点评: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小作者从“秋天来到树林里”、“秋天来到果园里”两个角度描述了秋天的美丽,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新颖清爽,内容生动丰富,不失为一篇佳作。
四年级:四季的色彩我爱四个季节,因为它们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的天空一点一点泛鱼肚色,再染上微微的红晕,直到霞光点亮整个天空。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夜晚固然美丽,但漆黑漆黑的暗夜也别有一番趣味。
无数的萤火虫在草间翩翩起舞,即使是在细雨蒙蒙的夜晚,也能见到有一两只萤火虫在闪着朦胧的微光飞行,那景色着实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