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中考语文专项复习——默写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初中语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____。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6.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
〔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8.以下明白得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刻。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予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三〕阅读下艾,完成第9-11题。
〔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____。
六.《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附答卷)
州西南诸峰和其中琅琊山的美景。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开头描写酿泉的位置和秀美景色的句子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直抒胸臆,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的句子
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
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
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1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
1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
1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山中四时之景的句子
1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了与民同乐的生动图画,其中有关酒的句子
1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举杯喝酒,众人喧闹的场面的句子
1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太守宴席上醉酒神态的句子
1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夕阳下,人们回家途中的禽鸟之乐的句子
1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的句子
2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结尾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
2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述说“酒”和“山水”的关系的名句
《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答卷)
中琅琊山的美景。
专题01 古诗文默写(解析版)【2019·上海卷】默写(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3)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4)____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案】⑴一览众山小⑵雪尽马蹄轻⑶耽眈相向⑷殚其地之出⑸小桥流水人家【解析】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览”“眈”“殚”等字的书写。
【2018·上海卷】默写(1)空山新雨后,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2)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4)______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______。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答案】(1)天气晚来秋(2)苔痕上阶绿(3)白草红叶黄花(4)敏而好学(5)人约黄昏后【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的能力。
复习古诗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名篇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默写时,要注意“苔、痕”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2017·上海卷】默写(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相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落曰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草盛豆苗稀。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㈠默写(16分)1.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送友人》3.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商隐《无题》4.其必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画面配字幕(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橘逾淮为枳(节选)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3分)齐人固善盗乎?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说明:篇目中打★的为重点考查的理解性默写易考篇目(依据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不打★的为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这些篇目在教材中出现在每周一诗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列举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可以不作为复习的重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沪教版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篇目,而在部编版为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根据2020年《点击》,把它归在读读背背中,因此列举了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不打★号。
★《观沧海》(曹操)1. 《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 《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岀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 《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望岳》(杜甫)1 .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 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5?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
2020上海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本专项复习据《2020年上海市初中语文终结性评价指南》编写而成六至九年级文言诗文的阅读要求是:(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
(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10000字左右。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六至九年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试目标是:1.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1.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1.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7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第一节背诵、默写古诗文【基本要求】1、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
2、能默写文言诗文或文言名句。
3、默写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
【学习引导】1、熟读成诵“熟读”是“成诵”的准备,“成诵”是“熟读”的结果。
在“熟读”阶段,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如声读、视读以及各种精读法。
在“成诵”阶段,主要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
要全神贯注、注意停顿。
读了几遍以后,可以把头抬起来,让目光离开书本,把刚才朗读的句子口述一两遍。
口述时,脑子里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尽可能地把这句话的意思具体化、形象化。
2、笔述默写写的时候,注意力同样要高度集中,要认认真真,一笔不苟,字要工整,标点要清楚。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空山新雨后,。
(王维《山居秋暝》)2.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
(白朴《天净沙·秋》)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
(2分)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小石潭记(节选)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
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
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说明:篇目中打★的为重点考查的理解性默写易考篇目(依据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不打★的为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这些篇目在教材中出现在每周一诗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列举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可以不作为复习的重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沪教版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篇目,而在部编版为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根据2020年《点击》,把它归在读读背背中,因此列举了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不打★号。
★《观沧海》(曹操)1. 《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 《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岀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 《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望岳》(杜甫)1 .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 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
21.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 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说明:篇目中打★的为重点考查的理解性默写易考篇目(依据沪教版六年级—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不打★的为沪教版六年级—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这些篇目在教材中出现在每周一诗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列举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可以不作为复习的重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沪教版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篇目,而在部编版为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根据2020年《点击》,把它归在读读背背中,因此列举了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不打★号。
★《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诗人观景处所,写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初三语文默写练习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出晴后雨》)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落红不是无情物,。
(《已亥杂诗》)4、草枯鹰眼疾,。
(《观猎》)5、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6、,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7、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青玉案元夕》)9、,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10、,一览众山小。
(《望岳》)11、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12、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13、落红不是无情物,。
(《已亥杂诗》)14、此地一为别,。
(《送友人》)15、,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1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8、沙鸥翔集,。
(《岳阳楼记》)19、水光潋滟晴方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20、,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21、落红不是无情物,。
(《已亥杂诗》)22、,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3、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24、三十而立,。
(《孔孟论学》)25、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26、,一览众山小。
(《望岳》)27、回看射雕处,。
(《观猎》)28、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29、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30、,已尽吾齿。
(《捕蛇者说》)31、醉卧沙场君莫笑,。
(《凉州词》)32、知否,知否?。
(《如梦令》)3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3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3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醉翁亭记》)36、此中人语云:“。
”(《桃花源记》)37、,雪尽马蹄轻。
(《观猎》)38、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39、,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0、云中谁寄锦书来,。
(《一剪梅》)41、坐潭上,,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42、,死而不学则殆。
2020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默写宝山区(一)默写(16分)1.终日不成章,。
(《古诗十九首》)2. ,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3.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4. ,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5.幽美清雅的环境,能反映主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陋室铭》中“,”这两句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泣涕零如雨2.杏花疏影里3.晓驾炭车辗冰辙4.乃悟前狼假寐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解析】本次模考默写前4题都是古诗词中的,只有第5题出自文言文《陋室铭》,整体难度较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的难度比较大,易错字比较多,例如:“辙”、“寐”的正确书写,学生要多花些时间和功夫来准备。
崇明区(一)默写(16 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4.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5.当你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屡遭挫折时,,你可以用柳永的的《蝶恋花》》中的“,”一句来劝勉自己坚持下去。
【答案】1.淡妆浓抹总相宜(3分)2.晴川历历汉阳树(3分)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分)4.亭亭净植(3分)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句2分,共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历历”“植”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奉贤区(一)默写(16分)1.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晴》)3.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题都城南庄》)4.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5.为人处事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义”两者关系时,我们应该做到“,。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
(16分)1.清晨入古寺,。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青山横北郭,。
李白《送友人》3.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
(12分)【甲】橘逾淮为枳(节选)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3分)齐人固善盗乎?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12分)刘弇遇东坡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
上海中考常考默写语文内容较多,以下列举部分内容:
* 杜甫《春望》中写国都沦陷、长安城春色惨淡,草木沾上灰尘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写作者被贬左迁的缘由,即写作者原来的身份是武将的诗句是:"诗鸣卫尉少卿行。
"
*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参与山水游记,融和了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作者自己真切感受的文字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明作者人生观和生死观的句子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绘月光澄澈,流淌在庭院的空旷地上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
* 孔子《论语》中谈学习态度要端正,为人处世要符合礼仪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人生道路的不尽艰辛,表现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忧国忧民的心情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的名句,其中表达了作者矢志不渝的坚贞、执着的精神。
以上仅为部分上海中考常考默写语文内容,需要全部内容可以自行查询。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副标题题号得分一二三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1.默写。
清晨入古寺,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青山横北郭,______。
XXX《送友人》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
XXX《无题》其必曰:“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XXX 《岳阳楼记》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XXX《天净沙秋》中的句子“______,______”为画面配字幕。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8.0分)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也“聊天”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迅速地威胁警告,并释放毒素抑制对方生长。
②你能想象吗?做出这些反应的是平时看上去仿佛很安静的植物。
在看不见的地下,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
③研究发现,乡邻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进行对外交流。
这种由化学物质主导的对外交流,可以改变植物发展的微情况,调节养分供给,甚至影响产量。
以中XXX经常相邻种植的竟然促进相邻的了花生和木薯为例,我们来看它们是怎么交流的。
④木薯先从根部向泥土中释放出氰化物,近的花生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就释放相应的乙烯。
在乙烯影响下,花生会主动缩减植株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
同时,乙烯还能聚集泥土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花生对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进而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⑤此外,植物还可以对外发送物理信号(声信号、点信号等)进行交流。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的实验证明将XXX栽种到胡椒附近,胡椒的长势就会变得更好。
即使用塑料布把二者隔开,胡椒依然能保持这种变化,这是植物的声信号在发生作用。
⑥不同植物甚至可以在第三方的帮助下进行交流。
“菟丝子”就是一个热情的“送信使者”,比方当昆虫侵害某植物的时候,该植物就收回抗虫信号,通过菟丝子将信号传输给其他植物,提醒它们戒备,加强抗虫力。
2020上海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文默写本专项复习据《2020年上海市初中语文终结性评价指南》编写而成六至九年级文言诗文的阅读要求是: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
(3)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四年的背诵总量在10000字左右。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六至九年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试目标是:
1.1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1.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
1.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6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7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1.8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
第一节背诵、默写古诗文
【基本要求】
1、能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
2、能默写文言诗文或文言名句。
3、默写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
【学习引导】
1、熟读成诵
“熟读”是“成诵”的准备,“成诵”是“熟读”的结果。
在“熟读”阶段,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如声读、视读以及各种精读法。
在“成诵”阶段,主要采用反复朗读的方法。
要全神贯注、注意停顿。
读了几遍以后,可以把头抬起来,让目光离开书本,把刚才朗读的句子口述一两遍。
口述时,脑子里想着这句话的意思,并经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尽可能地把这句话的意思具体化、形象化。
2、笔述默写
写的时候,注意力同样要高度集中,要认认真真,一笔不苟,字要工整,标点要清楚。
在写的过程中,坚持决不翻书照抄,其中个别语句实在记不起来了,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填补。
标点符号读的时候不死记,写的时候由自己判断。
写完了,念一两遍,把错漏的字词,和听着不通顺的语句改正过来。
最后,翻开书本,对照原文,仔细修改和订正,力争一字不误,一点不漏。
为了修改方便,默写时最好一行空一行。
3、化整为零
背诵时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熟读成诵。
分读法可以分为逐段读、渐进读、反复读三种类型。
(1)逐段读,就是顺次一段一段读下去,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连贯起来背诵;(2)渐进读,就是背熟第一段,接着背熟第二段,连背以上两段;然后背第三段,随后连背以上三段;再单独背第四段,又把一、二、三、四段合起来熟背。
依次类推,背完全篇。
(3)反复读,就是先读完第一段,再一、二段连读,然后一、二、三段连读,依次类推,背完全篇。
4、找出异同。
将相关文段的内容的具体层次、语言特征(标志)、内容类属等归类比较,找出异同点,抓住其“异”,进行整体、分段或串并式的背诵,将易错易误的地方找出来,反
复诵记。
掌握文言诗文中音节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流的速度、语调的抑扬乃至音色的处理等,不仅有助于以声解义,更有助于以声促忆。
【能力聚焦】
文言文默写主要有三种题型:(1)续句型;(2)理解型;(3)迁移型。
“续句型”一般给上句要求续下句,或给下句要求填上句。
例:欲把西湖比西子,。
,清泉石上流。
,,佁然不动。
文言诗文的默写大多选择具有生命力的写景状物和富有哲理的语句。
上述题目分别填入“淡妆浓抹总相宜”,“明月松间照”,“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等诗文名言。
“理解型”一般有明确的答题指向,要求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例: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写人物活动的诗句是:,。
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这一类背诵默,不是单纯地考查记忆能力,更是考查理解能力。
这就需要准确理解提示,然后唤醒积累,调动积累。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正确的回答。
“迁移型”就是引用学过(或课外掌握)的古诗文来表明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两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意思相同。
2、古代诗文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
这一类题,侧重检测名句的运用能力。
答案不是唯一的,命题者常常是在所学课文的范围内考虑的,而答题可以凭借积累,超出课文范围,只要所填恰当即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是《出师表》中读过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都是赠别诗中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