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起止点宋
- 格式:docx
- 大小:31.25 KB
- 文档页数:11
关节活动主动肌及肌肉起止点:肩胛骨内收:斜方肌,起于枕外隆突、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及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
大、小菱形肌:起点:6.7颈椎及上4个胸椎横突,止点:肩胛骨内侧缘肩胛骨外展及向上旋转:前锯肌:起点:九个肌齿起自1~9 肋止点:肩胛骨的内侧缘肩胛骨上提:斜方肌、肩胛提肌:起点:上4个颈椎棘突,止点:肩胛骨上角肩胛骨下掣与内收:斜方肌下部纤维肩关节屈曲:三角肌前部纤维:起点: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岗,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喙肱肌:起点:喙突,止点:肱骨中部内侧肩关节后伸:背阔肌:起点:下6个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大圆肌、起点:肩胛骨下角,止点:肱骨小结节嵴;三角肌肩关节外展:三角肌中部f、冈上肌:起点:冈上窝,止点: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关节内旋:肩胛下肌:起点:肩胛下窝,止点:肱骨小结节肩关节外旋:冈下肌、起点:冈下窝,止点:肱骨大结节中部;小圆肌:起点:肩胛骨外侧缘上2/3,止点:肱骨大结节下部肩关节水平内收:胸大肌:起点:锁骨内侧、胸骨和1-6肋软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肩关节水平外展:三角肌后部纤维肘关节屈:肱二头肌:起点:长短头分别起自肩胛骨的盂上结节和喙突,止点:桡骨粗隆;肱肌:起点:肱骨体下半的前面,止点:尺骨粗隆;肱桡肌:起点:肱骨外上髁,止点:桡骨茎突肘关节伸展: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的盂下结节,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内下方和外上方,止于尺骨鹰嘴;肘肌前臂旋后:肱二头肌、旋后肌前臂旋前:旋前圆肌:起点:肱骨内上髁,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旋前方肌:起点:尺骨,止点:桡骨腕关节掌屈:屈腕肌(桡侧、尺侧):起点:肱骨内上髁,止点:第二掌骨底及豌豆骨腕关节背伸:腕伸肌(桡侧腕长、腕短伸肌,尺侧):起点:肱骨外上髁,止点:第2、3、5掌骨底背面髋关节屈曲:腰大肌、髂肌:前者起自髂窝,后者起自腰椎椎体侧面和横突,向下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髋关节伸展:臀大肌:起自骶骨背面和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髋关节外展:臀中肌、臀小肌:均起自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髋关节内收:内收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均起自耻骨支和坐骨支,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外,其他各肌均止于股骨粗线髋关节外旋:股方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起自骶骨前面,向外穿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髋关节内旋: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起自髂前上棘,向下移行为髂胫束止于股骨外上髁膝关节屈曲:股二头肌: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止于腓骨头;半腱肌、半膜肌:均起自坐骨结节,向下分别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和胫骨内侧髁后面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除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外其他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和前面,向下移行为股四头肌腱,包绕髌骨后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踝关节跖屈:腓肠肌、比目鱼肌:前者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后者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三头汇合后移行为跟腱,止于根骨结节踝关节背伸与内翻:胫前肌:起自胫骨外侧面及骨间膜前面,向下移行为肌腱,经踝关节前方→→内侧楔骨及第1跖骨底上面。
一、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二、胸小肌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三、肱三头肌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头还可使肩关节伸。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肘肌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
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四、肱二头肌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短两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肘关节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五、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六、三角肌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七、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肌肉名称起止点关节运动三角肌前束起于锁骨外侧半肩曲、肩水平曲至于三角肌粗隆三角肌中束起于肩峰肩外展至于三角肌粗隆三角肌后束起于肩胛冈肩伸,肩水平伸至于三角肌粗隆胸大肌起于锁骨,胸骨,肋骨肩水平曲,肩内旋至于肱骨大结节脊胸小肌起于3—5节肋骨肩带前引至于喙突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肩内旋至于肱骨小结节脊小圆肌起于肩胛骨外侧缘肩外旋至于肱骨大结节冈上肌起于肩胛冈冈上窩肩外展至于肱骨大结节冈下肌起于肩胛冈冈下窩肩外旋肱骨大结节肩胛下肌起于肩胛下窝肩内旋至于肱骨小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肩曲、肘曲至于桡骨肱二头肌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肘曲至于桡骨肱三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肩伸、肘伸至于尺骨鹰嘴肱三头肌内、外侧头起于肱骨后桡神经沟肘伸至于尺骨鹰嘴喙肱肌起于肩胛骨喙突肩曲至于肱骨中内侧肱肌起于肱骨前下部肘曲、捶势弯举至于尺骨斜方肌上束起于枕骨隆突、项韧带肩带上举至于锁骨外三分之一处斜方肌中束起于颈椎第七节肩带缩回至于肩峰斜方肌下束起于全部胸椎肩带下压、肩带收回至于肩胛冈菱形肌起于胸椎、颈椎肩带收回肩胛骨内侧缘背阔肌起于胸椎、腰椎、髂骨、肋骨、骶骨肩伸、肩内收、肩内旋至于肱骨小结节脊竖脊肌起于髂脊、骶骨、腰椎、胸腰筋膜躯干伸、躯干侧曲至于颈椎、胸椎、列骨乳突、肋角前锯肌起于肋骨肩带前引至于肩胛骨内侧缘、肩胛骨下角腹直肌起于耻骨躯干曲至于胸骨剑突、肋骨腹外斜肌起于肋骨躯干旋转、躯干曲至于髂骨、耻骨、腹白线腹内斜肌起于胸腰筋膜、髂脊、腹股沟韧带躯干旋转、躯干曲至于腹白线、肋骨腹横肌起于肋骨、胸腰筋膜、髂脊、腹股沟韧带腹内压(平板支撑、侧支至于腹白线撑、靠墙垫腰站立收腹)腰方肌起于髂骨、腰椎横突腹内压、躯干侧曲至于肋骨、第12胸椎、腰椎1—4节横突髂腰肌起于第12胸椎、1—5节腰椎、髂窝髂曲、骨盆前倾至于股骨小转子梨状肌起于骶骨前髋外展、髋外旋至于股骨大转子短收肌起于耻骨髂内收、髂内旋至于股骨中长收肌起于耻骨髂内收、髂内旋至于股骨中耻骨肌起于耻骨髂内收、髂内旋至于股骨中股薄肌起于耻骨髂内收、髂内旋至于胫骨粗隆大收肌起于坐骨髂内收至于股骨阔筋膜张肌起于髂前上棘经过髂胫束髂曲、髂外展至于胫骨外侧髁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 髂曲后膝曲再髂外旋至于胫骨粗隆(踢毽子)股四头肌外侧头起于股骨外侧膝伸至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内侧头起于股骨内侧膝伸至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股中肌起于胫骨前髋曲至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髂曲至于胫骨粗隆臀大肌起于髂骨、骶骨、尾骨髂伸、髂外旋至于股骨、髂胫束臀中肌、臀小肌起于髂骨,骶骨、尾骨髂外展至于股骨大转子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膝曲至于腓骨头股二头肌短头起于股骨下端膝曲至于腓骨头半腱肌半膜肌起于坐骨膝曲、髋伸至于胫骨内侧髁胫骨前肌起于胫骨外侧足背曲至于足底腓肠肌起于股骨膝曲、趾曲至于跟骨比目鱼肌起于胫骨、腓骨趾曲至于跟骨。
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最强整合)全身全身肌肉起止点肌肉起止点、、作用作用及及神经支配表神经支配表第1页共6页资料整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8级中医学五年制头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面肌额肌帽状腱膜眉部皮肤提眉,下牵皮肤面神经颞支枕肌上项线帽状腱膜后牵皮肤面神经耳支眼轮匝肌环绕睑裂周围闭合睑裂面神经颞支、颧支口轮匝肌环绕口裂周围闭合口裂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提上唇肌上唇上方的骨面口角或唇的皮肤等提口角与上唇面神经提口角肌颧肌降口角肌下唇下方下颌骨前面降口角与下唇降下唇肌颊肌面颊深层使唇颊贴紧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牵口角向外侧咀嚼肌咬肌颧弓下颌骨的咬肌粗隆上提下颌(闭口)三叉神经咬肌神经颞肌颞窝下颌骨冠突三叉神经颞深神经翼内肌翼窝下颌骨内面的翼肌粗隆三叉神经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翼突外侧面下颌颈、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等处两侧收缩拉下颌向前(张口),单侧收缩拉下颌骨向对侧三叉神经翼外肌神经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颈浅肌颈外侧肌颈阔肌三角肌、胸大肌筋膜口角紧张颈部皮肤面神经胸锁乳突肌胸骨柄、锁骨的胸骨端颞骨乳突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向后仰副神经颈前肌舌骨上肌群二腹肌前腹:下颌体后腹:乳突以中间腱附于舌骨体降下颌骨上提舌骨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下颌舌骨肌下颌体内面舌骨体上提舌骨三叉神经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上提舌骨面神经颏舌骨肌颏嵴舌骨上提舌骨第1颈神经前支肩胛舌骨肌与名称一致下降舌骨颈袢(C1~3)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颈深肌外侧群前斜角肌颈椎横突第1肋上面上提第1~2肋助呼吸(C5~7)颈神经前支(C2~8)(C5~6)中斜角肌后斜角肌第2肋上面全身全身肌肉起止点肌肉起止点、、作用作用及及神经支配表神经支配表第2页共6页资料整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8级中医学五年制背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背浅肌斜方肌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副神经背阔肌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后伸、内收及旋内胸背神经(C6~8)肩胛提肌上位颈椎横突肩胛骨上角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2~6)菱形肌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肩胛骨内侧缘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背深肌竖脊肌骶骨背面及其附近、下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等上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枕骨及颞骨乳突伸脊柱、仰头脊神经后支(C1~L1)夹肌项韧带下部、第7颈椎和上部胸椎棘突颞骨乳突和第1~3颈椎横突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颈神经后支(C2~5)胸肌和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胸上肢肌胸大肌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肱骨大结节内收、旋内及屈肩关节胸外侧神经(C5~T1)胸内侧神经胸小肌第3~5肋骨肩胛骨喙突拉肩胛骨向前下胸内侧神经(C7~T1)前锯肌第1~8或9肋骨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C5~7)胸固有肌肋间外肌上位肋骨下缘下位肋骨上缘提肋助呼吸肋间神经(T1~11)肋间内肌下位肋骨上缘上位肋骨下缘降肋助呼吸胸横肌肋骨内面下部第2~6肋的内面拉肋向下助呼吸肋间神经(T3~6)膈肌胸骨部肋部腰部见图后面第7~12肋内面第2~3腰椎体前面中心腱膈穹窿下降,扩大胸腔助呼吸,增加腹压膈神经(C3~5)腹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外侧群腹直肌耻骨联合与耻骨嵴胸骨剑突,第5~7肋骨软骨脊柱前屈,增加腹压肋间神经腹外斜肌下8肋外面白线、髂嵴、腹股沟韧带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腹内斜肌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腹横肌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后群腰方肌髂嵴第12肋、第1~4腰椎横突降第12肋,脊柱腰部侧屈腰神经前支(T12~L3)全身全身肌肉起止点肌肉起止点、、作用作用及及神经支配表神经支配表第3页共6页资料整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8级中医学五年制上肢带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浅层三角肌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肱骨三角肌粗隆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旋内(前部肌束)和旋外(后部肌束)腋神经(C4~6)深层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5~6)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关节旋外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腋神经(C5)大圆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肩胛下神经(C5~7)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关节内收和旋内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肱二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肩胛骨喙突桡骨粗隆屈肘关节、前臂旋后肌皮神经(C5~7)喙肱肌肩胛骨喙突肱骨中部内侧缘肩关节屈、内收肱肌肱骨体下半前面尺骨粗隆屈肘关节后群肱三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尺骨鹰嘴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及内收(长头)桡神经(C6~8)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下一页)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外侧群拇短展肌屈肌支持带拇指近节指骨底外展拇指正中神经(C6~7)拇短屈肌屈肌支持带、大多角骨屈拇指近节指骨拇对掌肌第1掌骨拇指对掌拇收肌屈肌支持带、头状骨、和第3掌骨拇指近节指骨内收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尺神经(C8)内侧群小指展肌屈肌支持带及豌豆骨小指近节指骨外展小指尺神经深支(C8)小指短屈肌钩骨、屈肌支持带屈小指小指对掌肌第5掌骨内侧小指对掌中间群蚓状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第2~5指的指背腱膜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7)、尺神经深支(C8)骨间掌侧肌第2掌骨内侧和第4、5掌骨外侧面第2、4、5指近节指骨底和指背腱膜第2、4、5指内收,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尺神经深支(C8)骨间背侧肌第1~5掌骨对缘第2~4指近节指骨和指背腱膜第2、3、4指外展,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全身全身肌肉起止点肌肉起止点、、作用作用及及神经支配表神经支配表第4页共6页资料整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8级中医学五年制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第一层肱桡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屈肘关节桡神经(C6~7)旋前圆肌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桡骨中部外侧面屈肘、前臂旋前正中神经(C6~7)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屈肘、屈腕、腕外展掌长肌掌腱膜屈腕、紧张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屈腕、腕内收尺神经(C8~T1)第二层指浅屈肌肱骨内上髁,尺、桡骨前面第2~5指中节指骨两侧屈肘、屈腕、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第三层指深屈肌尺骨及骨间膜前面第2~5指远节指骨底屈腕、屈2~5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正中神经(C6~T1)尺神经(C8~T1)拇长屈肌桡骨及骨间膜前面拇指远节指骨底屈腕、屈拇指的掌指和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第四层旋前方肌尺骨远端前面桡骨远端掌面前臂旋前后群浅层桡侧腕长伸肌肱骨外上髁第2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外展桡神经(C6~8)桡侧腕短伸肌第3掌骨底背面指伸肌第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指背腱膜)伸腕、伸指小指伸肌小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伸小指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内收深层旋后肌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桡骨上端前面前臂旋后、伸肘拇长展肌桡、尺骨背面骨间膜背面第1掌骨底拇指外展拇短伸肌拇指近节指骨底背面伸拇指拇长伸肌拇指远节指骨底背面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伸示指全身全身肌肉起止点肌肉起止点、、作用作用及及神经支配表神经支配表第5页共6页资料整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8级中医学五年制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髂腰肌髂肌髂窝股骨小转子髋关节前屈和外旋,下肢固定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屈腰丛神经(L1~4)腰大肌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阔筋膜张肌髂前上棘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髁紧张阔筋膜并屈髋关节臀上神经(L4~S1)后群浅层臀大肌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臀肌粗隆及髂胫束髋关节伸及外旋臀下神经(L4~S5)中层臀中肌髂骨翼外面股骨大转子髋关节外展、旋内(前部肌束)和外旋(后部肌束)臀上神经(L4~S5)梨状肌骶骨前面骶前孔外侧髋关节外展、外旋梨状肌神经(S1~2)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股骨转子窝髋关节外旋骶丛分支(L5~S2)(L4~S2)股方肌坐骨结节转子间嵴深层臀小肌髂骨翼外面股骨大转子髋关节外展、旋内(前部肌束)和外旋(后部肌束)臀上神经(L4~S1)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股骨转子窝髋关节外旋闭孔神经(L2~S5)大腿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缝匠肌髂前上棘胫骨上端的内侧面屈髋关节、屈膝关节、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股神经(L2~3)(L2~4)股四头肌股直肌:髂前下棘、髋臼上缘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股中间肌:股骨体的前面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经髌骨及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屈髋关节、伸膝关节内侧群浅层耻骨肌耻骨支、坐骨支前面股骨耻骨肌线髋关节内收、旋外闭孔神经(L2~3)长收肌股骨粗线股神经及闭孔神经(L2~4)股薄肌胫骨上端内侧面闭孔神经(L2~3)深层短收肌股骨粗线大收肌耻骨支、坐骨支、坐骨结节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闭孔神经(L2~3)坐骨神经内侧分支后群股二头肌长头:坐骨结节短头:股骨粗线腓骨头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外坐骨神经(L4~S2)半腱肌坐骨结节胫骨上端内侧面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内半膜肌胫骨内侧髁后面全身全身肌肉起止点肌肉起止点、、作用作用及及神经支配表神经支配表第6页共6页资料整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8级中医学五年制小腿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胫骨前肌胫腓骨上端、骨间膜前面内侧楔骨内侧面、第1跖骨底足背屈、内翻腓深神经(L4~S2)踇长伸肌踇趾远节趾骨底足背屈、伸踇趾趾长伸肌第2~5趾趾背腱膜,止于第5跖骨底者为第3腓肠肌伸第2~5趾、足背屈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外侧内侧楔骨、第1跖骨底足跖屈、外翻腓浅神经(L5~S1)腓骨短肌第5跖骨粗隆后群浅层腓肠肌内侧头:股骨内上髁外侧头:股骨外上髁跟骨结节屈膝关节、足跖屈胫神经(L4~S3)比目鱼肌胫腓骨上端足跖屈腘肌股骨外侧髁的外侧份胫骨比目鱼肌线以上骨面屈膝、小腿旋内深层趾长屈肌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第2~5趾远节趾骨底足跖屈、屈第2~5趾骨胫骨后肌足舟骨粗隆,内侧、中间和外侧楔骨足跖屈、内翻踇长屈肌踇趾远节趾骨屈踇趾、足跖屈足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足背肌趾短伸肌跟骨前端的上面和外侧面第2~4趾近节趾骨底伸第2~4趾腓深神经(L4~S2)踇短伸肌踇趾近节趾骨底伸踇趾足底肌内侧群踇展肌跟骨、足舟骨踇趾近节跖骨底外展踇趾足底内侧神经(L4~5)踇短屈肌内侧楔骨屈踇趾踇收肌第234跖骨底面内收和屈踇趾外侧群小趾展肌跟骨小趾近节趾骨底屈和外展小趾足底外侧神经(S1~2)小趾短屈肌第5跖骨底屈小趾中间群趾短屈肌跟骨第2~5中节趾骨屈第2~5趾足底内侧神经(L4~S2)足底方肌跟骨趾长屈肌腱足底外侧神经(L4~S2)蚓状肌趾长屈肌腱趾背腱膜屈跖趾关节、伸趾骨间关节足底内、外侧神经(L4~S2)骨间足底肌第3~5跖骨内侧半第3~5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内收第3~5趾足底外侧神经(S1~2)骨间背侧肌跖骨相对缘踇第2~4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外展第2~4趾。
肌肉起止点2014-12-23要想练好肌肉,要先了解肌肉!我们很多人总是倾向于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却从来不会抽出一点空闲去了解我们每天在拼命努力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原理!肌肉锻炼说简单很简单,就是阻力刺激肌肉收缩。
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姿势的练习动作,和不同角度的动作变化。
这些都是源自于肌肉的形体和功能。
比如:纵向的腹直肌你不能横着去练。
你也没法横着练。
今天我们就带来基本的肌肉解刨知识:肌肉的起止点脊椎有关肌肉腹直肌——起:耻骨联合上缘;止:第5、6、7肋骨之软骨;腹外斜肌——起:最后8条肋骨的外缘;止:腹白线、盆骨、阔腱膜;腹内斜肌——起:胸腰筋膜、髂嵴;止:腹白线、耻骨嵴、最后3条肋骨;腹横肌——起:胸腰筋膜、最后6条肋骨的软骨、髂嵴;止:腹白线、耻骨嵴;竖脊肌——起:骶骨;止:枕骨、全部脊椎的横突及棘突、肋骨骨角。
肩胛部分肌肉斜方肌——起:枕骨、第7颈椎及全部胸椎;止:肩峰、肩胛棘、锁骨外三分之一处;菱形肌——起:(小)第7颈椎及第1胸椎的棘突;(大)第2~5胸椎的棘突;止:肩胛内缘;前锯肌——起:8或9条肌骨的外侧表面;止: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一侧(内侧)的整个前表面。
肩关节有关肌肉冈上肌——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冈下肌——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肩胛下肌——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小圆肌——起:肩胛骨后面的外侧缘;止:肱骨大结节,位于棘下肌附着点的下方;大圆肌——起:肩胛骨后面的下角;止:肱骨臆面的小结节,与背阔肌肌腱熔为一体;背阔肌——起:最后6条胸椎、腰椎、最后3~4条肋骨、髂嵴及肩胛下角;止:肱骨前面(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下方的骨嵴。
);胸大肌——起:锁骨、胸骨、第1~6条肋骨间软骨及腹外斜肌的腱膜;止:肱骨大结节;三角肌——起: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及肩胛棘;止:肱骨三角肌粗隆。
肌肉起止点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肌腹被两层阔筋膜包住,至大腿上中1/3处向下移行至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踝
功能:髋外展、髋屈、髋内旋,与缝匠肌、股薄肌等跨双关节的肌肉一起,形成骨盆和下肢的悬吊效应,在静力和动力中维持大腿和骨盆的稳定。
大腿外侧的髂胫束收紧必然会导致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收紧。
髂胫束一端连接胫骨,髂胫束一旦收紧,其与胫骨顶端连接处就会产生自发性疼痛和触痛,而且在下台阶时疼痛加剧,这种情况通常被诊断为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甚至连最好的治疗师也会做出这样的诊断。
虽然按摩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的触发点能使髂胫束放松,但显然,髂胫束或大腿一侧的触痛更有可能是由其下方的股外测肌触发点引起的。
一、颈部及躯干肌肉深层肌肉:枕下肌:起于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下部。
头后大直肌:起于枢椎棘突,止于头后小直肌外。
头上斜肌:起于寰椎横突,止于头后大直肌外。
功能:上述三块肌肉同时收缩,会使头部在寰椎和枢椎上做伸运动。
如果只有一侧的肌肉同时收缩,会使头部在该侧侧屈。
同时还有回旋功能。
头下斜肌:起于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使寰椎在枢椎上做同侧的伸、侧屈和回旋运动。
头最长肌:起于第三胸椎至第四颈椎横突,止于乳突。
颈最长肌:起于上段胸椎横突,止于颈椎下段横突。
背最长肌:止于胸椎横突和肋骨的后面,填充在由椎骨和肋骨形成的槽沟内。
髂肋肌:为分段肌肉,到达位于第3颈椎上的共同肌群。
第一束止于后6肋,第二束起于此,继续向前止于第6肋。
功能:上述肌肉主要是促成脊柱伸,如果只在一侧起作用,则具有使身体侧屈的功能头半棘肌:起于第7颈椎至第一胸椎的棘突和第4颈椎至第4胸椎的横突,止于枕骨底部。
功能:1、以颈椎为定点,会使头部在颈上方伸直,2、以头部为定点,则通过长肌纤维矫正颈椎的前凸。
棘肌:起于第1至第10胸椎棘突,止于第11胸椎至第2腰椎棘突。
功能:胸背部的伸肌。
头夹肌:起于第6颈椎至第7胸椎棘突,止于枕骨和颞骨底部。
功能:两侧运动时,使头部在颈部上伸;颈夹肌:起于第5至第7胸椎棘突,止于1至3颈椎横突。
功能:和头夹肌相同,但没有使头部在颈椎上运动的作用。
若只有一侧运动时,使头颈向同侧侧屈和回旋。
上后锯肌:起于第7颈椎至第3胸椎的棘突,止于前5肋上。
功能:向上提起肋骨,以助吸气。
下后锯肌:起于第12胸椎至第2腰椎的棘突,止于后4肋上,向下放低肋骨,以助呼气。
颈前面及侧面肌肉:位于颈的前面和侧面,深层有一些肌肉沿脊柱颈段分布。
包括:颈长肌、头前直肌、头侧直肌、头长肌,斜角肌,可分为前斜角肌:起于第3至6颈椎横突,止于第1肋前部凸起,称为前斜角肌结节。
中斜角肌:起于第2至7颈椎横突,止于第一肋前斜角肌结节后部。
后斜角肌:起于第4至6颈椎横突,止于第2肋中部。
功能:1、肋骨固定,若只有一侧肌肉收缩,则它们通过侧屈牵拉颈椎,前两块肌肉引起对侧回旋运动。
若两侧肌肉同时收缩,如果颈椎前凸,前两者收缩会使该前凸增大;2、脊柱段及胸段上部固定,作用于肋骨,使前两肋上升,固为吸气肌。
胸锁乳突肌:上起于颞(nie)骨乳突和枕骨上部的弧线处,向前下方略微朝里走行,止于胸骨柄和锁骨内侧。
功能:1、颅骨固定,能提起胸骨和锁骨内侧,故为吸气肌;2、胸骨固定,如果仅一侧肌肉收缩,则使头部自对侧向同侧回旋、同侧侧曲及伸。
如果两侧肌肉收缩,则会使头部后伸,最终使颈椎前凸更加明显。
二、腰椎两侧的肌肉腰大肌:多关节肌,横跨了8个关节,包括六个椎间关节,在脊柱腰段的功能,和脊柱侧肌构成四束肌肉包围腰椎,起到“矫正”腰段前凸作用。
如果一侧收缩,引起腰椎侧屈、前屈和对侧向同侧的回旋。
腰方肌:附着于第12肋、5块腰椎横突及骼嵴处。
功能:1、骨盆固定,向下牵拉第12肋,使脊柱作同侧侧屈,故为呼气肌,2、以肋骨为定点,收缩使同侧的骨盆上升。
腹肌:腹横肌:最深层肌,肌纤维呈环状,附着于第6肋至第12肋深面,五块腰椎横突处,通过后筋膜相连接,还有一些横向纤维起于髂嵴、股骨弓,上述全部向腹前部延伸,止于腹前筋膜,在白线处和另一侧的腹横肌筋膜相连。
功能:收缩使腹部直径变小,若椎骨固定,收缩则引起收腹运动。
腹内斜肌:起于股骨弓、髂嵴和腰部筋膜,肌纤维呈扇形走向,上部止于最后四根肋骨,接下来止于腹内斜肌筋膜,其上部附着于肋软骨和胸骨,下部附着于耻骨,前部附着于白线处对侧腹内斜肌筋膜上。
功能:收缩使躯干向同侧侧屈和回旋。
若以骨盆为定点,则可反过来作用于肋骨。
若两侧同时收缩,如以骨盆为定点,使躯干前屈;如同时以椎骨和骨盆为定点,会通过向后牵拉肋骨使其下降,此时为呼气肌。
腹外斜肌:起于6至12肋,和前锯肌相齿合,向腹外斜肌筋膜(起于胸骨止于耻骨两侧在白线处结合)斜行,下部止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上。
功能:若两侧肌肉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
所有腹斜肌在躯干螺旋回旋运动中协同作用,腹外斜肌和对侧腹内斜肌相协调。
腹直肌:位于腹部正前方的肌肉。
最表层的肌肉,上部起于第5至7肋软骨以及胸骨剑突,肌腱相交可划分出多块腹肌,向下止于耻骨。
功能:使胸骨接近耻骨,同样也能使耻骨接近胸骨,引起骨盆后倾。
三、胸肩关节肌肉胸小肌:起于第3、4、5肋,向外上方走行,止于喙突。
功能:以肋骨为定点,向前内下牵拉喙突,以户肩胛骨为定点,提升肋骨,辅助吸气肌。
肩胛提肌:起于肩胛骨上角,止于前四块颈椎的横突处。
功能:以颈椎为定点,提升肩胛骨,并使其旋内,定点为肩胛骨,两侧同时收缩使颈椎伸,一侧收缩使颈椎侧屈。
菱形肌:为扁肌,起于肩胛骨内侧缘,止于第7颈椎和第4胸椎之间的棘突。
功能:定点为脊柱,使肩胛骨内收或旋内。
定点为肩胛骨,可向两侧牵拉胸椎。
斜方肌:起于枕骨基底,1至7颈椎直至第10胸椎的棘突,上部止于锁骨后缘外1/3处及肩峰处,中部止于肩胛冈,下部止于肩胛冈内部(冈结节处)。
功能:若以脊柱胸段为定点,三个肌束向背正中线方向牵拉肩胛骨,具有内收功能;上部肌束提肩胛骨并且使其向内旋转,下部肌束下拉肩胛骨并且使其向旋外转。
肩部由四块深层肌肉构成肩袖肌群。
它们肌腱附着于肩关节囊上,起到稳定肱骨的作用,它们收缩能带动肱骨活动,是关节中重要的“活韧带”。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前面,起于肩胛骨外角,止于肱骨上部肱骨小结节。
功能:主要是使上臂内回旋。
冈上肌:起于冈上窝,穿过由肩峰喙突和韧带组成的的穹形间隙内,止于肱骨大节结最高点。
功能:使上臂外展,但作用微弱和三角肌协同工作。
冈下肌:起于冈下窝内,肌腱经过肩关节囊,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使肱骨旋外,并少量参和外展运动。
小圆肌:起于冈下窝,沿肩胛骨外侧缘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使肱骨旋外。
喙肱肌:起于喙突,止于肱骨内侧面中部。
功能:使上臂屈或内收。
胸大肌:起点附着于锁骨前缘内侧2/3处,胸骨以及1-6肋软骨和第7肋骨,之后形成肌纤维集中扭转形成肌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外侧崤。
功能:定点为胸廓,肌纤维共同使上臂内收并旋内,定点为肩,上部肌纤维拉低锁骨;下部肌纤维为吸气肌。
背阔肌:起于第7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骶正中崤以及最后四肋,形成一个肌层,肌纤维向肩部集中拧成一束,止于肱骨结节间沟内腱膜。
功能:肩部为动点,其它附着点为定点,可使上臂旋内、内收、后伸。
大圆肌:起于肩胛骨外侧缘下部,向外上方走行,止于结节间沟。
功能:对上臂的功能和背阔肌相同,但力量要弱很多。
三角肌:前束附着于锁骨前缘外侧1/3处,中束附着于肩峰外侧缘,后束附着于肩胛冈,三束向上臂中部集中,止于肱骨外侧面。
四、肘屈肌肱肌: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止于尺骨冠突前面。
功能:肘部最直接的屈肌。
肱桡肌:起于肱骨外侧缘下方1/3处,止于桡骨茎突。
功能:使肘关节屈。
肱二头肌:长头(外侧头)始于肩胛骨关节盂之上,跨越肩关节囊转弯通过肱骨大结节和小结节之间通过后进入结节间沟内,肌腱上生出肥壮的肌纤维和短头肌纤维会合。
短头(内侧头)起于肩胛骨喙突上的肌腱形成粗壮的肌腹和长头相结合。
两束汇成肌腱从肘关节前经过止于桡骨粗隆。
功能:使肘屈及旋后,两个头在肩关节的功能不同,外侧头参和外展动作,内侧头参和内收动作。
肱三头肌:长头始于肩胛骨关节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后面外侧缘沿线上半部分;内侧头起于肱骨后面下半部分。
三个头会合为一条宽扁的肌腱止于尺骨鹰嘴上面。
功能:使肘关节伸,长头通过和肩胛骨附着点参和上臂内收和后伸运动。
肘肌:小型肌肉,始于肱骨外上髁的后面,止于尺骨后面上部1/4处。
功能:肘伸肌,具有一定的外展肌功能,旋前运动时作用于尺骨。
五、髋关节深层肌肉骨盆-大转子肌群:包括6块深层肌肉,梨状肌、股方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髋上孖肌、髋下孖肌,它们都止于股骨大转子,它们收缩使股骨旋外。
梨状肌:起于骶骨前面,向外下走行,穿过置于其上的桥形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上面。
功能;骶骨固定,使股骨旋外、外展、屈。
股骨固定,两侧收缩拉动骶骨向前,使骨盆后倾。
股方肌:起于坐骨外侧面,闭孔后部向外横向走行,止于大转子后面。
功能:髂骨固定,使股骨旋外,股骨固定,两侧收缩拉动髂骨向前,使骨盆后倾。
闭孔内肌:起于髂骨内侧面,附着于闭孔四周接着向后走行,绕过坐骨小切迹,最后止于大转子内侧面。
功能:髂骨固定,使股骨旋外,屈、外展。
两侧收缩,则会“钩住”髂骨的弯曲部分,向前牵拉髂骨底部,使骨盆后倾。
闭孔外肌:起于髂骨外侧面及闭孔四周,向后走行通过股骨颈下方,最后止于大转子。
功能:髂骨固定,使股骨旋外,屈或外展。
股骨固定,两侧同时收缩,向后牵拉髂骨底,使骨盆前倾。
髋上孖肌、髋下孖肌:上下附着于坐骨小切迹,止于大转子,是闭孔内肌的“卫星”,作用和闭孔内股相同。
闭孔肌和孖肌加固髋关节。
臀中肌:呈宽大的扇形,起于髂窝外侧中部,肌纤维在大转子处汇合,最后止于大转子外侧面。
功能:髂骨固定,使髋关节外展,也可通过前部纤维做屈运动,后部纤维做伸运动。
股骨固定,两侧肌肉同时作用,使骨盆前倾或后倾(前后肌纤维分别作用)。
如单脚站立时可在侧面保持骨盆平衡,防止其倒向对侧。
臀小肌:起于髂骨窝外侧,位于臀中肌前方,止于大转子前面。
功能:使髋关节屈和臀大肌前部纤维相似,但作用微弱。
附着于小转子的肌群腰大肌:起于第12胸椎至第5腰椎(一束起于脊柱横突,另一束经过纤维弓起于椎体侧面)轻微向外下走行,穿过骨盆髂骨前缘拐弯止于小转子。
功能:椎骨固定,使股骨屈且伴随轻微内收和旋外,股骨固定,使腰椎侧屈,前屈,和对侧向同侧的回旋。
髂肌:起于髂骨内侧面,位于髂窝内侧,穿过骨盆髂骨前缘拐弯止于小转子。
功能:髂骨固定,功能和腰大肌相同,股骨固定,两侧的肌肉同时作用,使骨盆前倾。
六、髋部和腿部肌肉股四头肌:大腿前部肌群,分为四束(头)这四个肌束止于一条共同肌腱。
股中间肌:最深层的头,附着于股骨体上方2/3处;股外侧肌/股内侧肌,沿股骨粗线分布,内侧肌起于内侧崤,外侧起于外侧崤,行至大腿前部。
股直肌:起于髂骨髂前下棘下行至上述的三个头前方,直到共同肌腱。
和前三个头区别在于跨越髋关节和膝关节。
功能:膝关节伸。
缝匠肌:薄而长,位于浅表层,缠绕在大腿前面,股四头肌前内侧,上部附着在髂骨髂前上棘上,沿大腿下行,内部缠绕,止于胫骨上部的鹅掌区内。
功能:跨越髋关节和膝关节,定点为髂骨,使股骨屈、旋外、外展,使胫骨屈和旋内。
定点为下肢,两侧同时作用,使骨盆前倾,只一侧作用,使髂骨前倾、旋内及外侧倾斜。
腘绳肌:大腿后部三块肌肉组成股后肌群,均起于坐骨,经过髂骨后部,止于小腿骨。
半膜肌:起于坐骨,止于胫骨内侧的后面(位于横向沟内);股二头股长头:起于坐骨,止于腓骨头。
半腱肌:起于坐骨,位于半膜肌后,止于鹅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