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五年级上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10 KB
- 文档页数:1
一、实验目的1. 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2. 探究光在不同介质界面处传播方向的改变,即光的折射现象。
3. 了解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桌:用于摆放实验器材。
2. 手电筒:用于产生光束。
3. 透明玻璃板:用于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4. 铅笔:用于在透明玻璃板上画线。
5. 量角器:用于测量角度。
6. 白纸:用于接收光斑。
三、实验原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即光线传播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
2.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3. 折射现象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四、实验步骤1. 将透明玻璃板放在实验桌上,用铅笔在玻璃板上画一条直线,作为光束的传播路径。
2. 将手电筒的光束对准玻璃板上的直线,调整手电筒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使光束通过玻璃板。
3.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置白纸,调整白纸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观察光斑在白纸上的位置。
4. 记录光斑的位置,然后移动玻璃板,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重复步骤3,观察光斑在白纸上的位置变化。
5. 将透明玻璃板换成其他透明介质,如水、油等,重复步骤3和4,观察光斑在白纸上的位置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均匀介质中,光束沿直线传播,光斑在白纸上的位置与玻璃板上的直线一致。
2. 当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时,光斑在白纸上的位置也随之改变,说明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
3. 不同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也不同,导致光斑在白纸上的位置发生变化。
六、实验结论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即光的折射现象。
3. 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桌的整洁,避免实验器材的损坏。
2. 调整手电筒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时,确保光束通过玻璃板。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 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3. 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变化。
二、实验原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关。
三、实验器材1. 光源:激光笔2. 透明介质:玻璃、水、空气3. 反射面: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4. 折射介质:玻璃砖、水、空气5. 光具座6. 光屏7. 尺子8. 记号笔四、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a. 将激光笔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激光笔方向,使其射向光屏;b. 观察光屏上光线的传播路径,记录下光线的传播方向;c. 更换透明介质,重复实验,观察光线传播的变化。
2. 光的反射实验:a. 将平面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角度,使其与光屏垂直;b. 将激光笔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在光屏上的位置;c. 改变激光笔方向和角度,重复实验,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d. 更换凸面镜、凹面镜,重复实验,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
3. 光的折射实验:a. 将玻璃砖、水、空气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与激光笔和光屏垂直;b. 将激光笔射向玻璃砖、水、空气,观察折射光线在光屏上的位置;c. 改变激光笔方向和角度,重复实验,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线沿直线传播;b. 更换透明介质后,光线传播路径发生变化。
2. 光的反射实验:a.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 更换反射面后,反射光线位置发生变化。
3. 光的折射实验:a.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 折射角与入射角有关;c. 更换折射介质后,折射光线位置发生变化。
一、实验目的1. 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并理解折射定律。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二、实验器材1. 平面玻璃板1块2. 红色激光笔1支3. 绿色激光笔1支4. 蓝色激光笔1支5. 白色纸板1张6. 针1枚7. 直尺1把8. 记号笔1支9. 记事本1本三、实验原理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折射定律。
四、实验步骤1. 将平面玻璃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确保玻璃板平稳。
2. 使用红色激光笔,对准玻璃板的一端,调整激光笔的角度,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玻璃板上。
3. 在玻璃板另一侧,用针在纸板上扎一个小孔,使激光束通过小孔。
4. 观察激光束在纸板上的传播路径,用记号笔在纸板上标记出激光束的直线传播路径。
5. 重复步骤2-4,分别使用绿色和蓝色激光笔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传播路径。
6. 在玻璃板的一侧,用直尺测量激光束的入射角和折射角,记录数据。
7. 比较不同颜色激光束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折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激光束在纸板上的传播路径均为直线,验证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通过测量不同颜色激光束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发现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符合折射定律。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c. 不同颜色的激光束在折射现象中表现出不同的折射角,这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有关。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以及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加深了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器材的摆放要平稳,避免因倾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光的直线传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光的行进
实验器材: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
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1.预测: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2.提供实验器材:3张小孔板、手电筒(手电筒不可用激光笔代替)
3.设计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在较暗的光线下效果较好)
5.交流实验现象,小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2.做一个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
1.介绍制作材料: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胶水、钉子(大头针)。
2、演示并指导制作方法:
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
在纸盒的另一头用透明纸蒙住;
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大头针)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
3.学生分组制作。
4.指导学生观察: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前后移动纸盒,直至能在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5、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
3.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变化。
3. 验证光的传播与介质密度、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和粒子两重性。
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颜色、形状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白色屏幕3. 激光笔4. 针孔板5. 透明玻璃板6. 镜子7. 水槽8. 水晶球9. 颜色卡片10. 测量尺四、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将激光笔照射到针孔板上,观察光在屏幕上的成像。
(2)改变激光笔与针孔板、屏幕之间的距离,观察光在屏幕上的成像变化。
2. 光的反射实验(1)将激光笔照射到镜子表面,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改变激光笔与镜子的角度,观察光的反射路径变化。
3. 光的折射实验(1)将激光笔照射到透明玻璃板上,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2)改变激光笔与玻璃板的角度,观察光的折射路径变化。
4.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实验(1)将激光笔分别照射到空气、水、水晶球等介质中,观察光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变化。
(2)比较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分析原因。
5. 光与颜色、形状的关系实验(1)将不同颜色的卡片放置在激光笔的路径上,观察光的颜色变化。
(2)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置在激光笔的路径上,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当激光笔与针孔板、屏幕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光在屏幕上的成像大小随之变化。
2. 光的反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激光笔与镜子的角度变化时,光的反射路径随之变化。
3.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激光笔与玻璃板的角度变化时,光的折射路径随之变化。
4.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不同。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新)实验内容: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第⼆单元第3课)实验⽬的:让学⽣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电筒1个、同⼀位置打孔的长⽅形卡纸3张、⽆孔卡纸1张、票夹4个。
实验过程:1、把3张有孔卡纸⽤票夹固定并排在桌⾯上,后⾯再放1 张⽆孔卡纸,⽤电筒从第⼀张卡纸的⼩孔中照射过去,调整另外两张卡纸的位置,使电筒光能照射到⽆孔卡纸上,观察3个孔的位置。
2、随便将⼀张有孔的卡纸往旁边轻微移动⼀下,观察电筒光能不能射到⽆孔卡纸上。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内容:拉⼒⼤⼩与⼩车运动的关系(第四单元第1课)实验⽬的:让学⽣知道拉⼒⼤、⼩车就运动得快。
实验器材:实验⽤⼩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钩(可⽤回形针弯制)1个、铁垫圈若⼲、秒表1个。
实验过程:1、⽤线拴住⼩车,另⼀端捆⼀个挂钩,确定⼩车的出发位置。
2、在挂钩上不断增加垫圈,看要挂多少个才能使⼩车运动起来。
3、测出挂不同数量的垫圈时⼩车运动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少重复3次)。
4、⽐较垫圈数量与⼩车运动的关系。
注意:1、⼩车动起来之前要⼀个⼀个地增加垫圈,才能发现不是任何⼩的⼒都能使⼩车运动起来,也才能⽐较准确地找到使⼩车运动起来的最⼩的⼒。
2、⼩车动起来之后要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才能更容易⽤秒表测量或⽬测出⼩车运动的快慢。
结论:垫圈数量越多,拉⼒越⼤,⼩车运动得越快。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实验报告单五年级___班指导教师________ 年⽉⽇实验内容:⽤弹簧测⼒计测定⼒的⼤⼩(第四单元第4课)实验⽬的:让学⽣知道⼒的单位,能⽐较准确地估测,会⽤弹簧测⼒计正确地测量⼒的⼤⼩。
实验器材:弹簧测⼒计1个、钩码1盒、⽤于测量重⼒的⼩物体若⼲。
实验过程:1、拿起测⼒计,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置,不准的请教师调整。
2、测量物体重⼒时,要求学⽣先估计再实际测量,作好记录进⾏⽐较。
3、在测量时要慢慢提起物体,不要⽤⼒过猛。
如果指针已经达到最⼤数值还没有提起重物,应停⽌测量,或改⽤测量范围更⼤的测⼒计。
小实验报告标题:小实验报告:光线的传播路径摘要: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光线的传播路径,验证光线传播直线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呈直线传播,边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也遵循相应规律。
本实验为进一步学习光学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1. 引言光线传播特性是光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非常重要。
光线是光传播的一个模型,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光线的传播路径,可以验证光线传播直线的特性。
2. 实验步骤2.1 实验器材准备:小灯泡(作为光源)、光屏、直尺、底座、透镜、纸片。
2.2 实验过程:a) 将小灯泡放置在底座上,使其成为我们的光源。
b) 在光源前方摆放一个光屏。
c) 在光源和光屏之间摆放透镜。
d) 在光屏上放置直尺,并用纸片标记直尺上每个位置。
2.3 实验观察和记录:a) 打开光源,观察光线从光源射向光屏上的路径。
b) 使用纸片记录光线经过的位置。
c) 将透镜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光线的路径变化。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观察到光线从光源射向光屏上的路径基本呈直线,且不受透镜位置的影响。
3.2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呈直线传播,即光线传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b) 光线在边界面上发生反射时,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c)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我们验证了光线传播直线的特性。
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呈直线传播,且在边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也遵循相应规律。
这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光学现象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光线传播直线的特性在许多光学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光的聚焦和成像。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的特性和应用。
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年级班姓名:成绩: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给读者的一封信你好!读者朋友。
本文档是本人精心为您准备的,用于我们彼此交流、探讨,希望你有用的到的地方。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妥或许改进之处,请您在下方留言栏告诉我。
我收到你的信息之后,我会尽快进行更新优化。
希望通过你我的共同交流、共同探讨,以促进我们共同提高的目的。
俗话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有您的帮助,我会进步更大,提升更快。
在此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祝:生活安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
课外延伸--------------------------------------------------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2、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3、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要获得辉煌的成就,必须坚持「我也可以这样做」的信念,如果不能勇往直前,绝对不会达到胜利成功的境界。
——詹姆斯?吉本斯5、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通过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规律,加深对光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现象。
3.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激光笔、白纸、透明玻璃板、平面镜、三棱镜、量角器、直尺、尺子、秒表。
2. 实验材料:白纸、透明玻璃板、平面镜、三棱镜。
四、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将激光笔对准白纸,调整角度,观察激光在白纸上的光斑。
(2)将白纸逐渐远离激光笔,观察光斑的变化,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 光的反射实验:(1)将激光笔对准平面镜,调整角度,观察激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光。
(2)改变激光角度,观察反射光的变化,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3. 光的折射实验:(1)将激光笔对准透明玻璃板,调整角度,观察激光在玻璃板上的折射光。
(2)改变激光角度,观察折射光的变化,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4. 光的衍射实验:(1)将激光笔对准三棱镜,调整角度,观察激光在三棱镜上的衍射光。
(2)改变激光角度,观察衍射光的变化,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光的衍射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当白纸远离激光笔时,光斑逐渐变大,符合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 光的反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改变激光角度时,反射光也随之改变,符合光的反射规律。
3.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光线在透明玻璃板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改变激光角度时,折射光也随之改变,符合光的折射规律。
一、实验目的1. 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2. 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3.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观察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方向变化。
二、实验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的基本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速度越快,光线传播的距离越远。
三、实验器材1. 白色硬纸板一块2. 三角板一块3. 针一枚4. 镜子一枚5. 红蓝激光笔各一支6. 水晶块一个7. 透明塑料板一块8. 玻璃杯一个9. 水10. 秒表一个四、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将白色硬纸板竖放在桌面上,用针在纸板上扎一个孔。
(2)用红蓝激光笔分别从孔中射出光线,观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实验(1)将水晶块放入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用红蓝激光笔从上方照射水晶块,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将透明塑料板放在水晶块上方,用红蓝激光笔从下方照射水晶块,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光的折射实验(1)将红蓝激光笔从一端射向平面镜,观察光从空气进入镜面的折射现象。
(2)将红蓝激光笔从平面镜射向水晶块,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晶块的折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结果表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确实沿直线传播。
2.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结果表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慢,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较快。
3. 光的折射实验结果表明,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是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致。
六、实验结论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速度越快,光线传播的距离越远。
3.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是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致。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报告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报告引言: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它在空气中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并探究与光传播相关的现象。
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路径首先,我们在实验室中设置了一组实验装置。
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我们放置了一个强光源和一个屏幕,中间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板。
我们通过调整光源和屏幕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通过玻璃板,并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明亮的点。
结果显示,无论我们如何调整光源和屏幕的位置,光线都呈现直线传播的特性。
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光线都没有发生弯曲或偏离直线路径。
这一结果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实验二:光的折射现象接下来,我们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了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并将光源放置在棱镜的一侧,屏幕放置在另一侧。
当光线经过棱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我们观察到,光线在从空气进入玻璃棱镜时发生了折射,而在从玻璃棱镜出射到空气中时又发生了一次折射。
这表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然而,即使发生折射,光线仍然保持着直线传播的特性。
实验三:光的散射现象在实验室中,我们还观察了光的散射现象。
我们使用了一个烟雾机,将烟雾喷入一个黑暗的房间中。
然后,我们打开一个小孔,使得光线通过小孔射入烟雾中。
结果显示,光线在烟雾中发生了散射。
原本直线传播的光线在与烟雾颗粒相互作用时改变了传播方向。
这一现象说明了光在遇到介质中的微小颗粒时会发生散射。
实验四:光的干涉现象最后,我们进行了光的干涉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对狭缝和一个屏幕,将光源放置在狭缝之前,屏幕放置在狭缝之后。
当光线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即光波的叠加。
我们观察到,在屏幕上形成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表明光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干涉,不同光波之间会相互叠加或抵消。
然而,即使发生干涉,光线仍然保持着直线传播的特性。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2021.10.26实验内容1光的传播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材: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4个能直立的夹子实验步骤:1、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孔,直径约1厘米;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2、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
观察纸屏并能在纸上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3、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纸上标出光行进的路线。
实验现象:先在屏上看到了光斑,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后,光斑没有出现在屏上,而是出现在了第二张卡纸的空白处。
实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内容2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实验目的: 让学生明白,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器材:手电筒、薄纸片、塑料杯、玻璃、科学书实验步骤:1.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玻璃、杯子、纸、书,如何进行实验探索呢?2.提出实验要求:(1)关闭屋子电灯,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
(2)在手电筒前放一个杯子,保证可以看清楚杯子上的图案,将玻璃、纸、书依次放在手电筒前,对比观察三次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3.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讨论:光照射玻璃、纸、书三种物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传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传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传过去。
实验结论: 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光线是怎样传播的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以及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
实验材料
光源
白色墙壁
纸板
针眼
实验步骤
1.在白色墙壁上固定一个纸板,作为光屏。
2.在纸板上用针眼开一个小孔。
3.将光源放在光屏的一侧,并确保光源与纸板的小孔对齐。
4.打开光源,观察透过小孔的光线在白色墙壁上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
我们观察到光线在直线上传播,形成光束状的图案在白色墙壁上显示出来。
当调整小孔的位置时,光束的位置也会相应变化,进一步证明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线的传播是直线的特性。
光在通过小孔时形成光束,且其传播方向不会改变。
这对于理解光的传播过程和光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光源的安全使用,以避免观察者对光源的直接照射。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绘制实验结果时,应准确记录光束的位置和形态,以便后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