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5
《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国家赔偿法课程主要以《国家赔偿法》为依据,主要对国家赔偿的范围、归责原则、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赔偿、司法赔偿、国家追偿、国家补偿等问题进了全面的理论和制度阐述。
本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的基本理论,理解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精神,掌握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程序及赔偿标准。
能正确运用国家赔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正确处理实践中的国家赔偿法律案件,提高学生的依法行政意识及依法审判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人权保护理念。
三、知识点(一)基本知识点主要知识点:国家赔偿法的基本理论,国家赔偿的范围与归责原则,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的具体适用,国家赔偿的形式、标准、赔偿费用,国家补偿制度。
(二)重要知识点国家赔偿的概念特征,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人,赔偿程序。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区别,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与赔偿项目。
四、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国家赔偿的概念特征,适用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范围、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例外情形,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的区别,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的赔偿义务人,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的赔偿程序,国家补偿的概念与特征,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区别。
掌握: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国家赔偿法的立法完善内容,国家赔偿的举证责任分配,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的程序区别,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程序的不同,刑事赔偿复议的程序,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刑事赔偿受案范围,国家赔偿的方式与计算标准,国家赔偿的时效。
理解: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意义,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国家赔偿的性质,我国国家赔偿法的不足与完善,行政赔偿诉讼的管辖,司法赔偿的种类,国家追偿的概念、条件、主体,国家补偿的构成要件与类型、方式、标准、程序。
了解:国家赔偿法的国外立法现状,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国家补偿的法律规定。
(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法律和熟练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国家赔偿法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程,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2、课程媒体(1)文字教材:本课程采用由刘嗣元、石佑启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赔偿法要论》。
(2)网上资源:“新疆电大在线”平台将提供包括直播课堂、IP课件、平时作业、重难点辅导、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教学辅导资料,并根据教学需要提供网上答疑。
第二部分教学目的及学习建议1、教学目的国家赔偿法课程系统阐述了国家赔偿法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家赔偿法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法律制度,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国家赔偿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有三编十五章。
第一编为总论,包括七个章节,总体上介绍国家赔偿的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第二编和第三编分别是行政赔偿编和司法赔偿编,各包含4个章节,对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具体进行了阐述。
2、学习建议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体系完整、内容明确,网络资源相对较全面,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很好的围绕教材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国家赔偿法与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以及刑事诉讼法学都有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些学科的理论衔接。
同时,注意分析我国具体实践,加强案例分析教学的运用,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也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国家赔偿法概述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国家赔偿第二节国家赔偿法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重点掌国家赔偿与国家赔偿法的概念、性质及特点,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渊源与作用,理解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国家赔偿法的起源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国家赔偿法的起源第二节国家赔偿法的发展趋势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国家赔偿的归则原则和构成要件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节国家赔偿的归则原则第二节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含义、种类及我国的规定,重点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构成要件的理论及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5.12•【文号】主席令[第23号]•【施行日期】1995.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国家赔偿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94年5月1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国家赔偿由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第二章行政赔偿第一节赔偿范围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五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家赔偿法教案国家赔偿法第一章国家赔偿法概述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赔偿概述一、国家赔偿的概念二、国家赔偿的特征第二节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家赔偿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二、国家赔偿制度的理论依据三、西方国家赔偿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四、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第三节国家赔偿法概述一、国家赔偿法的概念二、国家赔偿法的渊源三、国家赔偿法的性质四、国家赔偿法的作用五、国家赔偿法的效力学习要求:(1)复述:国家赔偿的概念、国家赔偿法的概念(2)解释:国家赔偿的特征、国家赔偿法的渊源、性质、作用和效力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国家赔偿法的效力国家赔偿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3)分析:国家赔偿法的作用第二章国家赔偿法总则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一、国家赔偿法总则的地位与作用二、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三、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依据第二节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一、国家侵权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二、西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三、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第三节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侵权主体要件二、行为要件三、损害结果要件四、因果关系要件五、法律规定要件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西方国家赔偿归责原则(2)解释:国家赔偿法总则的地位、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立法依据(3)应用: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三章行政赔偿概述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概述一、行政赔偿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的特征第二节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一、行政赔偿构成要件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的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行政赔偿的概念、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的特征(3)分析: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的内容第四章行政赔偿范围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范围一、行政赔偿范围的概念二、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例三、行政赔偿范围的制约因素第二节行政赔偿事项的范围一、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二、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三、行政赔偿责任的例外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行政赔偿范围的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例(3)分析:行政赔偿事项的范围第五章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请求人一、行政赔偿请求人的概念二、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三、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转移四、行政赔偿请求人的特征第二节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一、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概念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特征三、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行政赔偿请求人的概念、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请求人的特征、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特征(3)分析: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第六章行政赔偿程序学习内容:第一节行政赔偿程序概述一、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二、行政赔偿程序的特征和种类第二节单独行政赔偿程序一、单独赔偿赔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二、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第三节行政一并赔偿程序一、行政复议一并赔偿程序二、行政诉讼一并赔偿程序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要求:(1)复述:行政赔偿程序、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行政复议一并程序以及行政诉讼一并程序概念(2)解释:行政赔偿程序的特征、种类(3)应用: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程序、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程序以及填写相关法律文书第七章司法赔偿概述学习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一、司法赔偿概念和特征二、司法赔偿种类第二节司法赔偿的要件一、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的概念二、司法赔偿构成要件的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的概念、归责原则、构成要件(2)解释:司法赔偿和特征、司法赔偿的种类(3)分析:司法赔偿构成要件第八章司法赔偿范围教学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范围概述一、司法赔偿范围概念二、司法赔偿范围的确定标准第二节刑事司法赔偿范围一、侵犯人身权利的刑事赔偿二、侵犯财产权利的刑事赔偿第三节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司法赔偿范围一、违法采取排除妨害诉讼强制措施的司法赔偿二、违法采取保全措施三、错误执行判决、裁定和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四、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中司法工作人员侵权的赔偿责任第四节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事项一、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含义二、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种类教学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的概念(2)解释:司法赔偿种类和特征(3)分析:刑事司法赔偿范围、民事、行政审判司法赔偿范围、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事项第九章司法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学习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请求人一、司法赔偿请求人概念和特征二、司法赔偿请求人资格转移三、司法赔偿请求人的特征第二节司法赔偿义务机关一、司法赔偿义务机关概念和特征二、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您将能够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请求人的概念、确定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法律规定(2)解释:司法赔偿请求人的特征、“谁侵权,谁负责”的原则和“责任后置”原则(3)应用:司法赔偿请求人的确认、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认第十章司法赔偿程序学习内容:第一节司法赔偿程序概述一、司法赔偿程序概念二、司法赔偿程序特征第二节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一、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概念二、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步骤第三节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一、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概念二、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步骤第四节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一、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的概述二、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的步骤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司法赔偿程序概念(2)解释:司法赔偿程序特征(3)应用:司法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司法赔偿的复议程序、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第十一章国家追偿制度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追偿一、国家追偿概念二、国家追偿法律性质三、国家追偿意义第二节行政追偿四、行政追偿概念和条件五、行政追偿程序第三节刑事追偿六、刑事追偿概念和条件七、刑事追偿程序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国家追偿概念、行政追偿概念、刑事追偿概念(2)解释:国家追偿法律性质(3)分析:国家追偿条件、程序第十二章赔偿方式、计算标准和国家赔偿时效学习内容:第一节国家赔偿方式一、国家赔偿方式概念二、国家赔偿方式种类第二节国家赔偿计算标准一、国家赔偿标准的原则以及国家赔偿标准的概念二、侵犯人身权利赔偿标准三、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第三节国家赔偿费用一、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二、国家赔偿费用的支付与管理第四节国家赔偿的时效一、时效概述二、国家赔偿的时效学习要求学习完本章,达到以下标准:(1)复述:国家赔偿方式概念、实效概念(2)解释:国家赔偿方式种类(3)应用:侵犯人身权利赔偿标准、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以及国家赔偿时效。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国家赔偿法》打印版精美完整版20__ 电大《国家赔偿法》考点精华版推荐一.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自()年开始实施,其在领域内发生效力。
2.狭义的国家赔偿是指国家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通过对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损害所给予的赔偿。
3.人民主权说为建立()和的国家赔偿制度提供了可能。
4.违法原则是以为归责的根本标准,而不问其。
5.行政赔偿事项的范围包括()与()两种。
6.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为赔偿义务机关。
7.刑事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提出。
8.我国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则采用()。
9.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计算。
10.如果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则该刑事赔偿争议应由()管辖。
答案:1.1995 主权管辖的范围及全部领域。
2.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行政行为司法行为 4.职务违法行为过错的有无 5.侵犯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 6.该行政机关7.赔偿义务机关 8.违法原则 9.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10.其上一级人民法院二、选择题:1.商某因公安人员违法使用武器而死亡,下列人员中谁无权申请国家赔偿。
A.商某的父亲B.商某的继子C.商某的岳父D.由商某抚养的其父亲已死亡的商某的侄子2.对以下哪项权利侵犯后的损害赔偿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A.财产权B.生命健康权C.政治权利D.人身自由权3.下列机关中,不承担赔偿义务的是。
A.乡人民政府B.县人民检查院C.县人民代表大会D.市人民法院4.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我国国家赔偿的费用由。
A.各级政府财政列支B.通过保险渠道支付C.各赔偿义务机关使用的资金中支付D.国家设立的专项基金 5.某甲违法被判决有期徒刑两年,在国家赔偿法实行前执行完毕,在施行后再审改判某甲无罪。
甲提出赔偿请求。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PPT学习教案课程简介本教案介绍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基本概念、程序和实践操作。
学生将掌握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区别和联系、学习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程序流程,以及实践中如何操作。
教学目标1.掌握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基本概念和要点2.了解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程序流程3.熟练掌握实践中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行政赔偿基本概念1.1 定义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因行政不当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失,依法对其进行经济赔偿的行为。
1.2 损害类型(1)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精神损失:包括名誉、声誉、荣誉等的受到损害。
1.3 行政不当行为行政不当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超出职权范围,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不法侵害或者不当侵害的行为。
第二部分: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区别和联系2.1 区别(1)赔偿和补偿的对象不同。
(2)赔偿和补偿的方式不同。
(3)赔偿和补偿的程序不同。
2.2 联系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均是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一种行政措施。
第三部分: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程序流程3.1 行政赔偿的程序(1)投诉举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行政机关投诉和举报。
(2)查明事实:行政机关应当查明相关事实。
(3)作出决定: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时限内作出行政赔偿决定。
(4)履行决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行政赔偿决定,将赔偿金拨付到法定账户。
3.2 行政补偿的程序(1)公告: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公示补偿名单,并告知受补偿权利人赔偿的标准、时间、方式等事项。
(2)确认权利人:权利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向行政机关申领补偿指令,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行政机关确认权利人和权利范围。
(3)发放补偿:行政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将补偿款拨付给权利人的银行账户。
第四部分: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的实践操作4.1 行政赔偿实践操作(1)申请行政赔偿:需填写行政赔偿申请表,准备相关证明材料。
国家赔偿法教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教程旨在通过对国家赔偿法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相关的知识和法律原则,了解国家赔偿的相关程序和标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概念及历史渊源
2.国家赔偿的法律原则
3.国家赔偿的主要程序
4.国家赔偿的标准和限制
三、教学方法
1.综合教学法: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
生对国家赔偿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空间模拟法:通过模拟法庭等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国家赔偿案件的
受理、审理、裁决等全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学生可以自行学习的国家赔偿法相
关视频、文献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讲:国家赔偿的概念及历史渊源
1.讲述国家赔偿的定义和概念
2.国家赔偿的历史渊源和发展
3.国家赔偿法的意义和作用
1。
国家赔偿法复习指导(专科)第一部分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重点掌握:1、我国国家赔偿法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渊源2、国家赔偿的功能和类型一般掌握:1、国家赔偿的涵义,尤其注意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国家补偿的区别了解:1、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2、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与演变第二章国家赔偿法的制定重点掌握:1、我国制订国家赔偿法的必要性、现实条件一般掌握:1、我国国家赔偿立法中讨论的问题了解:1、我国制订国家赔偿法的过程。
第三章总则重点掌握:1、我国国家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2、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般掌握:1、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了解:1、总则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行政赔偿(一)重点掌握:1、行政赔偿事项的范围一般掌握:1、行政赔偿责任的例外了解:1、确定行政赔偿范围的制约因素第五章行政赔偿(二)重点掌握:1、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2、我国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种类。
一般掌握:1、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
了解:1、立法中的相关问题。
第六章行政赔偿(三)重点掌握:1、行政先行处理原则的内容、优点。
一般掌握:1、行政赔偿诉讼。
2、行政追偿制度。
第七章刑事赔偿(一)重点掌握:1、国家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事项一般掌握:1、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事项了解:1、民事、行政审判中的赔偿责任第八章刑事赔偿(二)重点掌握:1、我国刑事赔偿义务机关一般掌握:1、掌握刑事赔偿请求人的资格和范围了解:1、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模式。
第九章刑事赔偿(三)重点掌握:1、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原则2、刑事赔偿的复议程序一般掌握:1、刑事追偿制度了解:1、赔偿委员会的决定程序第十章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重点掌握:1、侵犯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的赔偿标准2、我国家赔偿方式的立法原则和种类一般掌握:1、国家赔偿方式与民事赔偿方式的异同2、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拨款与支付了解:1、中外国家赔偿方式的比较。
第十一章其他规定与规则重点掌握:1、对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补救一般掌握:1、国家赔偿的时效2、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损害赔偿程序了解:1、涉外国家赔偿的原则第十二章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重点掌握:1、国家赔偿法的效力。
国家赔偿法课件一、引言国家赔偿法是一项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本课件将介绍国家赔偿法的基本概念、适用范围以及一些重要的法律原则。
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国家赔偿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并提供一些相关案例来强化学习。
二、什么是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法是一项法律制度,确保政府和公务员在法律组织下承担因错误行为而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
它包括了国家机关的不法行为,例如过失、错误和违法行为,以及不正当的强制执行行为等。
三、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范围国家赔偿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公职人员的过错或疏忽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名誉损害;2. 司法机关的错判、漏判、违法判决等错误产生的损害;3. 行政机关的错误执行和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害;4. 不正当拘禁、非法刑事诉讼导致的人身伤害;5. 执法机关的过失或违法行为引起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6. 其他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导致的损害。
四、国家赔偿法的原则1. 充分赔偿原则:国家赔偿的目的是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进行充分赔偿,包括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的补偿。
2. 举证倒置原则:在国家赔偿案件中,公民或法人的权益受损后,他们无需承担举证责任,相反,政府需要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
3. 损害赔偿优先原则:如果行为人既触犯刑事法律又触犯行政法律,赔偿权应优先考虑。
4. 公正原则:赔偿的决定应当是公正、合理和透明的。
五、国家赔偿案例研究案例一:小王是一位学生,因一次交通事故导致腿部受伤,需承担大量医疗费用。
经过调查,事故是由一位醉酒司机引起。
小王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向政府请求赔偿,因为司机是公民并代表政府行驶公务。
案例二:李先生是一位企业主,其公司遭受了一次冲突事件,导致财产损失和名誉受损。
他可以依据国家赔偿法向相关政府机关请求赔偿,因为这次冲突事件是由政府机关的错误执行行为引起的。
案例三:张女士被一名警察错误逮捕并非法关押了数日。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赔偿法》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试题 1时效是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将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制度。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2刑事损害赔偿程序是国家对于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侵害了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可以获得赔偿的程序。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3人民主权学说是由法国学者卢梭倡导的。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4社会协作法学理论以狄骥为杰出代表。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5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一年。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6赔偿请求人被羁押的时间算在国家赔偿的时效之内。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7国家行政机关可以行使追偿权。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8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充实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9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0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不利于维护国家机关的威严。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11国家赔偿对公职人员具有制约预防功能。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2国家赔偿对公民具有权利救济功能。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3国家赔偿法的效力即国家赔偿法的适用范围。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4在国家赔偿中外籍人享有与本国公民在法定条件下的较低的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15国家对立法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所造成之损害应该进行赔偿。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6凡以国库收入或国家财产所进行的赔偿均可以称为国家赔偿。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7国家赔偿具有侨民保护的功能。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8国家赔偿具有利益调整的功能。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9国家赔偿对公务活动有监督功能,不具有保护功能。
国家赔偿法课程辅导(一)2002年03月14日国家赔偿法课程辅导(一)第一章绪论国家赔偿的涵义与特征;国家赔偿的功能与类型;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家赔偿法的概念与渊源1·1 国家赔偿的涵义与特征1.赔偿概念的一般分析赔偿,在诸多法学概念中也许是最为人们所熟悉和最易为人们所理解的概念之一,赔偿的是使受到损害的权利或利益得到恢复和弥补。
能被称为赔偿的“恢复与弥补”具有三点基本这种恢复与弥补是人的自觉行为。
其二,这种恢复与弥补是他人并且是导致权利与利益受到及法律规定与其有利害关系可以或应当代其负赔偿责任的人。
除此以外的其他人员,包括受受损权益得到恢复与弥补的行为不能称为赔偿;其三,这种恢复与弥补具有经济内容,它或的财产得到修复,或受害人返还原物以及交付与受损原物等价的其他财物,或是向受害人支等。
受害人要想得到赔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必须具备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或利益,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合法权益。
其次,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应受到特定性质的侵犯并造成损害。
当然,同时具有侵权和损害两种事实尚不足构成赔偿的充足理由。
是否会发生赔偿的法律损害是否也具有特定性质。
一般说来,这种特定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损害是人为因素而非自然因素造成的。
(2)损害由他人而非受害人本人所引起。
(3)致害行为(引起损害的原因行为)违法或者有过错,具有可非难性或可谴责性。
当致有可非难性,而完全合法合理时,被损害的合法权益仍然可以得到弥补,但不是通过赔偿的过补偿的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赔偿与补偿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
(4)致害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不在法律规定的赔偿豁免范围之内。
2.国家赔偿的涵义从广义上讲,国家赔偿就业是以国家为赔偿主体的侵权损害赔偿。
或者说,凡以国库收入所进行的赔偿可以称为国家赔偿。
根据赔偿依据的不同,广义的国家赔偿可分为以下几类:(1)国际法上的国家赔偿。
(2)宪法上的国家赔偿。
(3)民法上的国家赔偿。
附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教学目的
《国家赔偿法》主要研究国家赔偿的制度产生与演变,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及具体规则,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的原则、制度和规则,以及国家赔偿法发展的最新动态,丰富学生对行政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把握。
(二)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
课堂讲授、学生自主学习、课后作业、专题讨论等形式。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0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第一部分名称(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一)第一章国家赔偿法概述(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0)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概述
(2)国家赔偿法概述
(3)国家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2.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国家赔偿的概念及其特征
(2)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概念及其渊源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国家赔偿责任的渊源、概念和特征
(2)难点
国家赔偿责任的特征
(二)第二章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0)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种类和设定
(2)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
2.基本要求
(1)掌握归责原则的含义
(2)理解并重点掌握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
(3)正确运用违法归责原则分析案例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我国国家赔偿法确定的归责原则
(2)难点
运用违法归责原则分析案例
(三)第三章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0.5)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行为要件和后果要件
(2)国家赔偿的主体要件和法律要件
2.基本要求
(1)明确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含义
(2)掌握国家赔偿责任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
(3)运用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原理分析实际案例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掌握国家赔偿责任各主体要件、行为要件、损害结果要件
(2)难点
运用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原理分析实际案例
(四)第四章国家赔偿的主体、范围、程序(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0.5)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请求人和国家赔偿义务机关
(2)国家赔偿的范围
(3)国家赔偿的程序
2.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赔偿的主体构成和法律规定及其程序
(2)重点掌握国家赔偿范围的标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国家赔偿的主体构成和法律规定及其程序、国家赔偿的范围
(2)难点
国家赔偿的范围
(五)第五章行政赔偿(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1)
1.教学内容
(1)行政赔偿的概念
(2)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3)行政赔偿的范围
(4)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
(5)行政赔偿义务的程序
2.基本要求
(1)明确行政赔偿的基本概念
(2)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及其范围
(3)掌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法
(4)掌握行政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行政赔偿的范围、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掌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法、行政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2)难点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法、行政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六)第六章司法赔偿(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1)
1.教学内容
(1)司法赔偿的涵义和特点
(2)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
(3)司法赔偿的构成要件和范围
2.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司法赔偿的含义和归责原则
(2)了解司法赔偿的特征和立法形式
(3)掌握司法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司法赔偿的含义和归责原则、司法赔偿的特征和立法形式、司法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2)难点
司法赔偿的特征和立法形式、司法赔偿义务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七)第七章国家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1)
1.教学内容
(1)国家赔偿的方式
(2)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3)国家赔偿的费用
2.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及其计算标准
(2)了解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以及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和管理
3.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及其计算标准、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和管理
(2)难点
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及其计算标准
三、学时分配表
四、实验环节安排汇总表
实验目的、内容和要求:见《实验项目卡》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胡锦光、余凌云主编《国家赔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参考书目:1.高家伟:《国家赔偿法》,商务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马怀德:《国家赔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房绍坤、毕可志:《国家赔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4. 薛刚凌《国家赔偿法教程》2003年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签字):蔡萍琴日期:
系(教研室)主任分院教学院长
(签字):(签字):
填写说明
1.文本格式要求:课程名称:黑体,四号字标题:黑体,小四号字
正文: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25倍
2.“理论学时”主要指课堂讲授,“实践学时”主要指以学生为主体,对所学知
识进行运用的学生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参观等环节。
3.“课后作业形式及要求”主要填写布置的课后作业(如课后练习题、思考题、
查阅资料、小论文、调查报告、自行设计的实验等)及完成课后作业大致所需花费的时间。
4.“实验环节安排汇总表”中的内容根据“实验项目卡”填写。
其中,“实验类
型”主要包括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研究设计和其它,“实验要求”主要包括必做、选作和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