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智慧树黄帝内经章节测试全对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81 KB
- 文档页数:19
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中医学”《内经B》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可导致的病变是()A.洞泄B.飧泄C.鹜塘D.肠辟E.濡泻2.根据《素问•痹证》痹邪聚于皮则()A.血凝而不流B.屈伸不利C.麻木不仁D.寒E.重3.《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A.保精宁神B.起居有节C.法于阴阳D.和于术数E.游行于天地之间4.《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一词的含义是()。
A.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B.女性具有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C.先天精气D.精气E.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物质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马莳B.吴昆C.高士宗D.张志聪E.张琪6.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魄门应属于()A.五脏B.六腑C.传化之府D.奇恒之府E.以上均非7.《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A.马莳B.吴昆C.高士宗D.张志聪E.张琪8.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精不足”的治则是()。
A.滋养胃阴B.滋养肝肾C.益之以阴D.温之以气E.补之以味9.《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感受风邪形成的病症是()A.寒热B.温病C.洞泄D.痎疟E.寒厥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B.脾阳衰不能运化水湿C.清阳衰于下不能升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E.以上均非11.《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属于五脏疾病顺传的是()。
A.肝传肾B.心传肾C.肺传肝D.肺传肾E.脾传肺12.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发育标志为()A.任脉通B.太冲脉盛C.月事以时下D.真牙生而长极E.筋骨坚发长极13.“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经文出自()。
A.《素中·阴阳应象大论》B.《素问·汤液醪醴论》C.《素问·调经论》D.《素问·热论》E.《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4.《黄帝内经》书名中“黄帝”实指()A.作者名称B.伪托之词C.上古时期之人D.古代帝王E.以上都不是15.《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逆冲上”者属于()。
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下列哪两部书构成了《黄帝内经》A. 脉学和素问B. 灵枢和脉学C. 素问和灵枢D. 针经和难经E. 道藏经和脉经正确答案:素问和灵枢2.【单选题】《灵枢经》之名最早出自于A. 晋朝皇甫谧B. 唐朝王冰C. 东汉张仲景D. 西汉刘向E. 南朝全元起正确答案:唐朝王冰3.【多选题】下列哪些西汉文化特征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A. 黄老之学B. “天论”观点C. ”重土“思想D. ”重阳“思想E. 气化理论正确答案:“天论”观点###”重土“思想###”重阳“思想4.【单选题】《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何书A. 伤寒杂病论B. 针炙甲乙经C. 神农本草经D. 脉经E. 史记正确答案:伤寒杂病论5.【单选题】《黄帝内经》认为,学习经典的方法可概括为A. 诵B. 解C. 别D. 明E. 彰正确答案:诵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此处“本”指A. 阴阳B. 五行C. 精气D. 五脏E. 病机正确答案:阴阳2.【多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A. 出上窍B. 走五脏C. 发腠理D. 归六腑E. 实四肢正确答案: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3.【单选题】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 阴虚阳亢B. 气血上冲C. 风中经络D. 痰迷心窍E. 热闭心包正确答案:阴虚阳亢4.【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生肝”的含义是A. 髓生血B. 肝内多髓C. 肾生肝D. 髓养肝E. 髓赖肝养正确答案:髓养肝5.【单选题】在五行相克理论中,“土”的“所胜”之“子”是A. 木B. 火C. 土D. 金E. 水正确答案:木对应章节第三章1.【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太阳B. 阳中之少阴C. 阴中之太阴D. 阳中之少阳E. 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阳中之少阴2.【单选题】《素问·六节藏象论》关于肝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罢极”的最佳含义A. 谋虑出焉B. 技巧出焉C. 神明出焉D. 喜乐出焉E. 勇猛耐劳正确答案:勇猛耐劳3.【单选题】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句外均是错误的A. 生之来谓之神B. 所以任物者谓之神C. 两神相搏谓之精D.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E. 并精出入者谓之魂正确答案:随神往来者谓之魂4.【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肾的阴阳属性是A. 阳中之太阳B. 阳中之少阴C. 阴中之太阴D. 阳中之少阳E. 阴中之至阴正确答案:阳中之少阳5.【多选题】体质的表现形式有A. 特异性B. 非特异性C. 生理性D. 连续可测性E. 病理性连续可测性正确答案:特异性###非特异性###生理性###病理性连续可测性对应章节第四章1.【单选题】据《素问·经脉别论》所述,可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脏是。
《黄帝内经》期末测试试题我就不一一发上来了如果觉得有用可以把文章分享给你的同学哦第二章单元测试1《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A. 阴阳学说B. 中庸思想C. 变异思维D. 天人合一2《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与下列哪个无关:A. 天人合一B. 天人合德C. 性天相通D. 人定胜天3以下不属于外感六淫的是:A. 火B. 风C. 寒D. 湿E. 狂4下列哪些属于不内外因?A. 外伤B. 劳累过度C. 饮食不节D. 虫兽所伤5寒无犯寒的含义是:A. 寒性疾病不要用寒凉药B. 冬天不要用寒凉药C. 寒性药要热着吃D. 寒性药不要凉着吃6“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
这句话是钱穆先生说的。
A. 对B. 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这个瑰宝当中,阴阳五行学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精华。
A. 对B. 错2阴阳最初的涵义是指:A. 天气的寒热B. 地势的高下C. 水火的温度D. 日光的向背E. 位置的远近3下列事物运动状态一般不属于阳的是:A. 运动B. 上升C. 兴奋D. 成形E. 亢进4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
A. 对B. 错5下列哪一项是“法于阴阳”的具体体现?A. 熬夜B.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C. 运动D. 饮食有度6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归属于木的性质和作用的是A. 温热B. 生长C. 滋润D. 舒畅E. 肃杀7下列哪一项是五行相生的次序:A. 木→土→水→金→火→木B. 水→火→金→木→土→水C. 金→木→水→土→火→金D. 土→金→水→木→火→土E. 火→金→水→土→木→火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A. 相生B. 相克C. 制化D. 乘侮E. 互藏9诸风掉眩皆属于()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第四章单元测试1人体的气按病因划分可以分为:A. 寒气B. 湿气C. 燥气D. 火气2以下观点的是:A. 气血津液都来源于水谷B. 补气可以生血C. 补气可以生津D.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3小儿发育迟缓和人体先天精气不足有关。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阴在内,();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A、《白氏内经》B、《汉书·艺文志》C、《史记》D、《针灸甲乙经》E、《脉经》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基 B、本C、楯D、根E、标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A、阳气致密于外B、阴精充足C、精神清净D、阴气固守于内E、传精神、服天气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气薄则发泄”指出气薄之药的功效为()答案:泄汗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位在下的治宜()答案:引而竭之3.据《灵枢·经脉》,欲知经脉病变之虚实,当察其盛衰的是()答案:气口###人迎4.《灵枢·营卫生会》提出老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答案:气道涩###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气血衰5.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平旦诊脉”的原因()答案:饮食未进###气血未乱###络脉调匀###阴气未动###阳气未散6.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论述,具有“藏于阴而象于地”特征的脏腑是()答案:肾###胆###髓###脾###脑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之“能”与下列何字通借()答案:胎8.据《素问·咳论》,有关咳嗽的论述正确的是()答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治腑者,治其合###治脏者,治其俞###咳嗽“聚于胃,关于肺”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䐜胀”的病机是()答案:胃气上逆不能降10.《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指:()答案:肛门11.《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导致“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病因是()答案:因于湿12.《灵枢•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答案:下13.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答案:腹胀、二便不利14.《素问•生气通天论》薄厥的病机是()答案:阳气逆乱15.《素问•热论》所谓“两感”是指()答案:表里两经同时受邪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虚宜掣引之”,“掣引”是指()答案:益气升提之法17.《素问·水热穴论》中“胃之关是”()答案:肾18.《素问·五藏别论》中称为“传化之腑”不包括下列何项:()答案:胆19.据《素问·热论》,“身热少愈”是由于()答案:阳明病衰2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代脉病变是由于()答案:气衰21.《素问·金匮真言论》认为“身之本”是()答案:精22.《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胕肿,疼酸惊骇”。
智慧树知到《中医基础理论》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中医基础理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中医学的五脏包括()A.心8.肝C.脾D.肺E:肾答案:心,肝,脾,肺,肾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学中的六腑()A.胃B.胆C.小肠D.脑E:膀胱答案:脑3、辨证包括哪几个要素?()A.辨病因B.辨病位C.辨病性D.辨病势E:辨病情答案: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4、论治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A.因证立法B.随法选方C.据方施治D.同病异治E:异病同治答案: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5、下列生命现象中,哪项属于体征而非症状()A.头痛B.腹胀C.脉浮D.心烦E:食欲不振答案:脉浮6、下列哪项属于证候?()A.感冒B.痢疾C.风寒犯肺D.消渴E:腹胀答案:风寒犯肺7、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学五体的内容?()A.筋B.脉C.肉D.皮E:骨答案:筋,脉,肉,皮,骨8、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延续,也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A.对B.错答案:对9、麻疹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证,故治疗麻疹病有初起解表透疹,中期清肺热,后期滋养肺阴胃阴等不同的治法,属于异病同治。
A.对B.错答案:错10、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是整体观念的体现。
A.对B.错答案:对第二章1、下列哪些可归属于五行中的土类?()A.脾B.甘(?.暑D.平旦E: 口答案:脾,甘,口2、五行学说基本内容有哪些?()A.相生B.相克C.制化D.相乘E:母子相及母子相及答案:相生,相克,制化,相乘,母子相及母子相及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下列哪些?()A.阴阳对立制约B.阳阴对立统一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答案: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4、下列哪个属性为阳?()A.寒冷B.内守C.明亮D.滋润E:凝聚答案:明亮5、下列哪些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D.经络学说E:气一元论答案: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一元论6、“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指阴阳的什么属性?()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的相对性C.阴阳的绝对性D.阴阳的不可反称性答案:阴阳的相对性7、“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对太阳的向背而言。
2017尔雅走进黄帝内经最新答案+期末考试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一)已完成成绩:75.0分1【单选题】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不包括()。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神农本草经》•D、《金匮要略》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黄帝,下面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书中的官名•B、书中的修辞用法•C、班固的考据•D、书中使用的历法我的答案:D得分:0.0分3【单选题】《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B、《七略》•C、《脉经》•D、《汉书·艺文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4【判断题】《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我的答案:√1【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保留至今的医学经典有()。
•A、《扁鹊内经》•B、《扁鹊外经》•C、《白氏内经》•D、《黄帝内经》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刘向父子编纂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了三部内外经外,还包括()。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旁篇》•D、《温病》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我的答案:√得分:0.0分4【判断题】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整理古籍文献时曾经看到过《黄帝内经》。
()我的答案:√《黄帝内经》概论(三)已完成成绩:25.0分1【单选题】《扁鹊内经》《扁鹊外经》代表了哪里的文化?()•A、北部地区•B、西部地区•C、沿海地区•D、农业民族地区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单选题】一般认为,()是最早的儿科医学典籍。
•A、《九卷》•B、《八十一难经》•C、《阴阳大论》•D、《胎胪药录》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单选题】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参考的著作不包括()。
•A、《素问》•B、《八十一难经》•C、《黄帝内经》•D、《九卷》我的答案:A得分:0.0分4【判断题】《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2017全国《黄帝经》知识大赛答案一、单选题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A、阴阳竭绝•B、邪气壅盛•C、阴阳相离•D、脾气绝•E、正气亡失2、根据《素问•举痛论》,以下哪种情志因素对人体气机的影响是错误的•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E、惊则气耗(散失)3、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的时间是•A、日中•B、平旦•C、日入•D、夜半•E、日西4、据《素问•举痛论》,症见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A、太阴之脉•B、少阴之脉•C、冲脉•D、厥阴之脉•E、络脉5、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心痛之脉是•A、短•B、数•C、细•D、代•E、涩6、下列哪项除外,都是《灵枢•邪客》提出的宗气的循行及作用•A、贯心脉•B、行呼吸•C、积于胸中•D、以荣四末•E、出于喉咙7、《灵枢•本神》提出“思”的概念是•A、心有所忆(意)•B、意之所存(志)•C、因志而存变•D、因虑而处物(智)•E、所以任物(心)8、关于龟龄集起源说法正确的是:C•A、北宋君房所著的《云笈七签》中的老君益寿散,距今约500年•B、公元1541年,陶仲文义子带回太谷,流传于广誉远•C、东晋葛洪所著的《玉函方》中的老君益寿散,距今约1700年•D、公元1536年,陶仲文进献给嘉靖皇帝,距今约500年历史9、据《灵枢•决气》,何谓气•A、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精)•B、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C、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津)•D、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液)•E、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血)1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机•B、症状•C、体征•D、病因•E、阴阳11、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属于“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的是•A、病发而不足者•B、病发而有余者•C、大小不利者•D、大小利者•E、先病而后逆者12、《灵枢•天年》指出,五十岁始衰的脏气是•A、肝气•B、心气•C、脾气•D、肺气•E、肾气1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阴虚阳亢•B、气血上冲•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14、清代琦认为《素问•厥论》认为阳明之厥产生“癫狂”的机理是•A、经热入腑,阳邪炽盛•B、火扰清阳•C、火扰心神•D、蓄血阻蔽•E、痰火扰心15、《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肝为•A、阴精之本•B、阳气之本•C、先天之本•D、封藏之本•E、罢极之本二、多选题1、《灵枢•天年》提出长寿条件是•A、五脏坚固•B、血脉和调•C、肌肉解利•D、呼吸微徐•E、皮肤致密2、《经》理论体系学术特征主要是•A、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B、从整体角度辨证论治的原则•C、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D、从人中心角度把握天地人关系•E、运用唯物辩证法把握生命规律•F、从气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G、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3、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所欲者包括•A、苍璧•B、草兹•C、重漆•D、如赭•E、地苍•F、鹅羽•G、蓝•H、白裹朱4、《素问•痿论》指出,筋痿的症状是•A、筋膜干•B、枢折挈•C、胆泄口苦•D、筋急而挛•E、腰脊不举5、《经》对输穴的称谓有•A、输•B、节•C、气穴•D、气府•E、玄府•F、气门•G、魄门•H、骨空6、在清代时,“四大药房”是以下哪几个?ABCD •A、济•B、堂•C、庆余堂•D、广誉远•E、马应龙•F、片仔癀7、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的走向为•A、出上窍•B、走五脏•C、发腠理•D、实四肢•E、出下窍8、据《素问•阴阳离合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阳予之主(阴)•B、失常则天地四塞(常)•C、生因春•D、长因夏•E、阴为之正(阳)•F、藏因冬•G、收因长夏9、对《经》理论体系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儒家•B、道家•C、阴阳家•D、墨家•E、名家10、对《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有•A、《类经》•B、《黄帝经太素》•C、《素问吴注》•D、《素问绍识》•E、《黄帝素问直解》三、判断题1、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女子“六七,阳明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黄帝内经》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易筋经文练可健身康复,武练则能激发潜能,强壮体魄,获得各种超能力。
答案:
正确
2.、易筋经源自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养生术。
答案:
错误
3.桩功的功夫深浅取决于呼吸,有句话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还有一句,
练功不练气,白练一身功。
答案:
正确
4.《内经》有“五脏六腑之气,皆贯注与肺”及“肺朝百脉”之述.
答案:
正确
5.意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
(易筋经总论.膜论)。
答案:
错误
6.肺是人体的五脏之一,称为“华盖”,其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为气血所
会聚的地方。
答案:
错误
7.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
于足跟;
答案:
正确
8.、卧虎扑食动作是借虎的姿势来练内气,增强内力,调和元神元气,以锻炼
全身筋骨血脉,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答案:
正确
9.【千金方】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答案:
错误
10.收气法行功时间以30分钟为宜。
以子、午、卯、酉四时练功为佳。
答案: 正确。
北京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中医学”《内经B》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根据《素问•痹论》痹邪聚于筋则()A.血凝而不流B.屈伸不利C.麻木不仁D.寒E.重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咸味可()。
A.伤肾B.伤阳气C.伤血D.伤骨E.胜燥3.“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此经文出于()A.《素问·五脏别论》B.《素问·脉要精微论》C.《素问·平人气象论》D.《灵枢·玉机真藏论》E.《素问·经脉别论》4.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的发育标志为()。
A.任脉通B.太冲脉盛C.月事以时下D.真牙生而长极E.筋骨坚发长极5.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下列哪项内容与月经按时来无关() A.二七十四岁B.任脉通C.太冲脉盛D.天癸至E.肝气条达6.根据《素问·举痛论》寒邪客于脉中则()。
A.脉绌急B.血少C.小络引急D.气不通E.稽迟,泣而不行7.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导致“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原因是()。
A.肺热叶焦B.寒湿内停C.湿热不攘D.风湿相搏E.外壅肌肉8.根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是指()A.表里两经先后感受寒邪B.一经感寒后第二次又感寒邪C.二经同时感受寒邪D.两经先后感受寒邪E.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9.根据《素问•热论》六经伤寒病在三阳,针刺治疗当()A.泄热B.逐瘀C.发汗D.止汗E.刺络放血1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肺脏失强的症状是()A.头倾视深B.背曲肩随C.屈伸不能,行则偻附D.不能久立,行则振掉E.以上均非11.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A.平治于权衡B.去菀陈莝C.缪刺其处D.开鬼门E.洁净府12.根据《素问·举痛论》“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A.冲脉B.任脉C.侠脊之脉D.厥阴之脉E.背俞之脉1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是()。
走进黄帝内经文化殿堂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A:对 B:错答案:对2.对于文化的理解错误的是:()A: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 B: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C:文化就是科学知识 D: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答案:文化就是科学知识3.“过则为灾”体现了《黄帝内经》的什么疾病观:()A:情志内伤 B:天人合一 C:法于阴阳 D:生病起于过用答案:生病起于过用4.文化不是万能,但是没有文化万万不能。
()A:错 B:对答案:对5.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病人为本。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内经》关于“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神仙 B:指宇宙自然 C:指自然状态 D:指人体部位答案:神仙2.《内经》受先秦“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
()A:错 B:对答案:对3.对《内经》天人之道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内经》“天人合一”思想符合系统论的原则 B:《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 C:包含丰富的科学内容 D:《内经》把人体置于“天地人一体”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医学模式和方法论答案:《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是一样的4.《黄帝内经》的天人观可以指导疾病诊断。
()A:对 B:错答案:对5.“人与天地相参”的含义包括:()A:人与天地同岁 B:人与自然同构 C:人与自然同纪 D:人与自然同源答案: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同纪;人与自然同源第三章测试1.当前与心身问题有关的三大矛盾是:()A:人际关系紧张 B:工作紧张劳累 C:天人关系对立 D:身心矛盾突出答案:人际关系紧张;天人关系对立;身心矛盾突出2.对心身医学的理解不正确是:()A:涉及到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B:多种精神疾病 C:研究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D: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答案:多种精神疾病3.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
2017智慧树黄帝内经章节测试全对答案2017年智慧树黄帝内经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3分)下列哪两部书构成了《黄帝内经》A.脉学和素问B.灵枢和脉学C.素问和灵枢D.针经和难经E.道藏经和脉经答案 C. 素问和灵枢2【单选题】(3分)《灵枢经》之名最早出自于A.晋朝皇甫谧B.唐朝王冰C.东汉张仲景D.西汉刘向E.南朝全元起答案 B. 唐朝王冰3【多选题】(3分)下列哪些西汉文化特征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A.黄老之学B.“天论”观点C.”重土“思想D.”重阳“思想E.气化理论答案BCD4【单选题】(3分)《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何书A.伤寒杂病论B.针炙甲乙经C.神农本草经D.脉经E.史记答案 A. 伤寒杂病论5【单选题】(3分)《黄帝内经》认为,学习经典的方法可概括为A.诵B.解C.别D.明E.彰答案 A. 诵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3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此处“本”指A.阴阳B.五行C.精气D.五脏E.病机答案 A. 阴阳2【多选题】(3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A.出上窍B.走五脏C.发腠理D.归六腑E.实四肢答案ACD3【单选题】(3分)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阴虚阳亢B.气血上冲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答案 A. 阴虚阳亢4【单选题】(3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生肝”的含义是A.髓生血B.肝内多髓C.肾生肝D.髓养肝E.髓赖肝养答案 D. 髓养肝5【单选题】(3分)在五行相克理论中,“土”的“所胜”之“子”是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 A. 木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3分)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太阳B.阳中之少阴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E.阴中之至阴答案 B. 阳中之少阴2【单选题】(3分)《素问·六节藏象论》关于肝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罢极”的最佳含义A.谋虑出焉B.技巧出焉C.神明出焉D.喜乐出焉E.勇猛耐劳答案 E. 勇猛耐劳3【单选题】(3分)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句外均是错误的A.生之来谓之神B.所以任物者谓之神C.两神相搏谓之精D.随神往来者谓之魂E.并精出入者谓之魂答案 D.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4【单选题】(3分)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肾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太阳B.阳中之少阴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E.阴中之至阴答案 D. 阳中之少阳5【多选题】(3分)体质的表现形式有A.特异性B.非特异性C.生理性D.连续可测性E.病理性连续可测性答案ABCE第四章测试1【单选题】(5分)据《素问·经脉别论》所述,可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脏是A.脾B.肺C.肝D.心E.肾答案 B. 肺2【单选题】(5分)《灵枢·营卫生会》“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之“两”是指A.夺血、夺汗B.夺气、夺血C.夺汗、夺精D.夺血、夺精E.夺气、夺精答案 A. 夺血、夺汗3【单选题】(5分)《素问·经脉别论》所述“毛脉合精”是指A.细小络脉相合B.毛脉均受谷气C.毛脉相会合D.气血相合E.经络均受谷气答案 D. 气血相合4【单选题】(5分)《素问·经脉别论》水饮的生化过程包括的环节是A.浊气归心,上归于脾B.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C.上归于肺,肺朝百脉D.通调水道,下输膀胱E.经气归于肺,通调水道答案 D.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5【单选题】(5分)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的时间是A.日中B.平旦C.日入D.日西E.夜半答案 E. 夜半第五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5分) .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 手厥阴心包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太阴肺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 C. 手太阴肺经2 【单选题】(5分)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太阴脾经 .D. 手少阴心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 B. 手太阴肺经3 【单选题】(5分) .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与同名的足三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 颈项部 .B. 头面部 .C. 上肢部 .D. 胸腹部 .E. 下肢部 .答案 B. 头面部4 【单选题】(5分)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 四肢末端 .B. 胸部 .C. 头项部 .D. 头面部 .E. 腹部 .答案 A. 四肢末端5 【单选题】(5分) .被称作“水谷之海”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 .B. 足阳明胃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 B. 足阳明胃经第六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5分) .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A.经脉 .B. 宗筋 .C. 经筋 .D. 肌肉 .E. 络脉 .答案 B. 宗筋2 【单选题】(5分) .《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A. 肠蕈 .B. 石瘕 .C. 石水 .D. 鼓胀 .E. 皮水 .答案 B. 石瘕 .3 【单选题】(5分) .《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的路径是A. 肺脉而行 .B. 胃脉而行 .C. 脾脉而行 .D. 心脉而行 .E. 肾脉而行 .答案 B. 胃脉而行 .4 【单选题】(5分) .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可能预后是A. 病重 .B. 病愈 .C. 易已 .D. 必不免于死 .E. 迁延日久 .答案 D. 必不免于死 .5 【单选题】(5分) .在《素问·举痛论》所述九气为病机,因于情志者有A. 七条 .B. 两条 .C. 六条 .D. 八条 .E. 九条 .答案 C. 六条 .第七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5分)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A. 气血将夺 .B. 精神将夺 .C. 卫气将夺 .D. 骨髓将夺 .E. 经气将夺 .答案 B. 精神将夺 .2 【多选题】(10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包括的内容是A. 切脉动静 .B. 视精明 .C. 察五色察五色 .D. 观五藏有余不足 .E. 六府强弱,形之盛衰 .答案 ABCDE3 【单选题】(5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之“上下”是指A. 人迎、寸口脉象 .B. 泛指身体上下部位的脉象 .C. 寸部脉(上)和(尺部脉) .D. 脉象的浮与沉 .E. 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下)长(上) .答案 D. 脉象的浮与沉 .4 【单选题】(5分) .《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载肝的病理脉象特征是A. 微弦 .B. 但弦无胃 .C. 毛多胃少 .D. 弦多胃少 .E. 脉有胃气而微弦 .答案 D. 弦多胃少 .5 【单选题】(5分) .根据《黄帝内经》所讲五色定位诊病理论,判断下面的病例病位在何脏某男,64岁,患水肿病20余载,反复住院治疗,近3个月来,凭借透析维持。
1、《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岐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2、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A、《史记•扁鹊传》B、《针灸甲乙经》C、《汉书•艺文志》D、《伤寒杂病论》E、《七略》3、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A、杨上善撰注本B、李柱国的校勘本C、全元起的注本D、《素问识》E、林亿等的校本4、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A、多实B、多虚C、多寒D、多热E、寒热夹杂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其"气"是指A、人体正气B、水谷精气C、药食之气D、药物的四气E、天地之精气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A、精血B、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C、泛指先后天之精D、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7、《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A、法于阴阳B、和于术数C、起居有节D、延年益寿E、食饮有节8、《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A、藏象B、经络C、阴阳D、气血E、养生9、《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A、春秋战国B、战国秦汉C、秦汉时期D、西汉中后期E、东汉前中期10、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A、飧泄B、温病C、咳嗽D、痎疟E、寒热1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肾气有余B、体格健壮C、气血未衰D、五脏和调E、阴阳平秘12、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A、面B、发C、气口D、目E、七窍13、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的医家是:A、杨上善B、孙思邈C、巢元方D、王冰E、林亿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是指:A、大便稀溏B、泄泻无度C、大便完谷不化D、下利脓血E、痢疾15、以下何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女子胞B、骨C、脉D、脑E、三焦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惔虚无"的含义是指:A、思想安静乐观B、精神充沛不妄耗C、顺应四时D、面部安祥E、起居有常17、《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影响寿命最主要因素是:A、肾气B、父母精血C、环境D、七损八益E、精神18、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A、发散B、发泄C、通利D、涌泄E、以上都不是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A、肺气B、水谷精气C、卫气D、汗液E、呼吸之气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B、病机C、病性D、病位E、阴阳1、《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岐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2、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A、《史记•扁鹊传》B、《针灸甲乙经》C、《汉书•艺文志》D、《伤寒杂病论》E、《七略》3、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A、杨上善撰注本B、李柱国的校勘本C、全元起的注本D、《素问识》E、林亿等的校本4、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A、多实B、多虚C、多寒D、多热E、寒热夹杂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其"气"是指A、人体正气B、水谷精气C、药食之气D、药物的四气E、天地之精气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A、精血B、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C、泛指先后天之精D、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7、《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外均是:A、法于阴阳B、和于术数C、起居有节D、延年益寿E、食饮有节8、《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A、藏象B、经络C、阴阳D、气血E、养生9、《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A、春秋战国B、战国秦汉C、秦汉时期D、西汉中后期E、东汉前中期10、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A、飧泄B、温病C、咳嗽D、痎疟E、寒热11、《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肾气有余B、体格健壮C、气血未衰D、五脏和调E、阴阳平秘12、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A、面B、发C、气口D、目E、七窍13、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的医家是:A、杨上善B、孙思邈C、巢元方D、王冰E、林亿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是指:A、大便稀溏B、泄泻无度C、大便完谷不化D、下利脓血E、痢疾15、以下何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女子胞B、骨C、脉D、脑E、三焦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惔虚无"的含义是指:A、思想安静乐观B、精神充沛不妄耗C、顺应四时D、面部安祥E、起居有常17、《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影响寿命最主要因素是:A、肾气B、父母精血C、环境D、七损八益E、精神18、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A、发散B、发泄C、通利D、涌泄E、以上都不是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之"清阳"是指:A、肺气B、水谷精气C、卫气D、汗液E、呼吸之气2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A、病因B、病机C、病性D、病位E、阴阳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必修项目--中医经典远程培训项目(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EA、精血B、男子的精液,女子的月经C、泛指先后天之精D、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2、《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的特点是AA、面始焦B、肾气平均C、三阳脉衰于上D、天癸竭E、身体重3、据《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BA、肠实而胃虚B、胃实而肠虚C、肠胃俱实D、肠胃俱虚E、以上均不是4、据《素问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CA、面B、发C、气口D、目E、七窍5、《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而精藏之。
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全称《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
下面是一份内经选读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1. 题目:《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是什么?答案:《内经》中“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方法,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是中医“未病先防”的重要思想。
2. 题目:《内经》中“五行”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五行”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中医中,五行理论用于解释人体脏腑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原则,如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3. 题目:《内经》中“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病人的阴阳失衡状态来判断病情;在治疗中,通过调和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4. 题目:《内经》中“四气调神”是指什么?答案:“四气调神”是指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调整情志和生活方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春季应养生,夏季应养长,秋季应养收,冬季应养藏。
5. 题目:《内经》中“五味”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内经》中提到五种基本味道:酸、苦、甘、辛、咸,它们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有对应关系。
例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
通过合理调配五味,可以调节五脏功能。
6. 题目:《内经》中“经络”学说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案:《内经》中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在中医治疗中,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7. 题目:《内经》中“精气神”三宝的概念是什么?答案:“精气神”是《内经》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精神活动的表现。
智慧树知到《带你穿越中国医学史》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带你穿越中国医学史》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我国最早的医事制度记载于哪一本书籍中《春秋》《黄帝内经》《周礼》《神农本草经》答案: 《周礼》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对错答案: 对3、阴阳五行等哲学学说影响了早期中医学的形成。
对错答案: 对4、甲骨文中疾病被广泛称为“疒”。
对错答案: 对5、“三皇”分别指哪三位医学人物黄帝岐伯张仲景神农E:伏羲答案: 黄帝,神农,伏羲6、现存最早记载经脉的文献是《内经》《灵枢》《针灸甲乙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答案: 《阴阳十一脉灸经》7、与中医学理论的产生相关的哲学思想有()精气神五行八卦阴阳答案: 精气神,五行,阴阳8、深入反映阴阳理论的著作是()《周易》《尚书》《周礼》《吕氏春秋》答案: 《周易》9、《黄帝内经》书中共提到6位,分别是岐伯、鬼臾区、伯高、少师、少俞、雷公,史称“医学六臣”。
对错答案: 对10、现存的《黄帝内经》,是2000多年之后,到汉代才基本成型,包含不少后世医学家的补充内容。
对错答案: 对第二章1、下列哪种是《难经》对针灸理论的独特贡献八会穴经络九针补泻答案: 八会穴2、《五十二病方》记载的处方比《伤寒杂病论》晚一些时间。
对错答案: 错3、马王堆中出土了许多导引图谱。
对错答案: 对4、《难经》成书的时间要晚于《黄帝内经》。
错答案: 对5、以下哪些中医佳话发生在秦汉时期仓公诊籍仲景坐堂虎守杏林华佗青囊E:橘井泉香答案: 仓公诊籍,仲景坐堂,虎守杏林,华佗青囊,橘井泉香6、下列哪种是《难经》对针灸理论的独特贡献八会穴经络九针补泻答案: 八会穴7、中国医药输入朝鲜大约在()晋南北朝宋隋唐答案: 南北朝8、《内经》最突出反应了中医学的什么特点脏腑经络学说辨证论治原则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 整体观念9、以下哪些中医佳话发生在秦汉时期仓公诊籍仲景坐堂虎守杏林华佗青囊答案: 仓公诊籍,仲景坐堂,虎守杏林,华佗青囊10、《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不包括()说明诊病原则说明疾病传变说明疾病预后说明疾病诊断答案: 说明诊病原则,说明疾病传变,说明疾病预后第三章1、第一部国家药典是《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外台秘要》答案:《新修本草》2、《外台秘要》和《千金要方》均是唐代医学著作。
智慧树知到《解密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第一章测试1、《黄帝内经》的医学内容包括:A、藏象学说B、病因病机学说C、诊法学说D、治疗学说E、养生学说正确答案:ABCDE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A、黄帝B、歧伯C、王冰D、华佗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内经》理论体系形成条件有哪些?A、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B、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D、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正确答案:ABCD4、整部《黄帝内经》当中,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叫《上古天真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人身之气来源于:A、先天之气B、水谷之气C、自然之清气正确答案:ABC6、《黄帝内经》创立的最主要的医学模式是:A、整体观B、辨证论治C、天人合一D、格物致知正确答案:C7、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A、寻找病原体B、对抗治疗C、预防医学D、修复病灶正确答案:C8、中医学有哪些辨证方法:A、脏腑辨证B、气血辨证C、卫气营血辨证D、经络辨证正确答案:ABCD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A、因而越之B、引而竭之C、减之D、彰之E、扬之正确答案:D10、《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有哪些?A、天人合一,五脏一体B、人生有形,不离阴阳C、候之所始,道治所生D、道法自然正确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A阴阳学说、B中庸思想、C变异思维、D、天人合一正确答案:D2《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与下列哪个无关:、A天人合一、B天人合德、C、性天相通D、人定胜天正确答案:D3、以下不属于外感六淫的是:A、火B、风C、寒D、湿E、狂正确答案:E4、下列哪些属于不内外因?A、外伤B、劳累过度C、饮食不节D、虫兽所伤正确答案:ABCD5、寒无犯寒的含义是:A、寒性疾病不要用寒凉药B、冬天不要用寒凉药C、寒性药要热着吃D、寒性药不要凉着吃正确答案:B6、“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
2017年智慧树黄帝内经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3分)下列哪两部书构成了《黄帝内经》A.脉学和素问B.灵枢和脉学C.素问和灵枢D.针经和难经E.道藏经和脉经答案 C. 素问和灵枢2【单选题】(3分)《灵枢经》之名最早出自于A.晋朝皇甫谧B.唐朝王冰C.东汉张仲景D.西汉刘向E.南朝全元起答案 B. 唐朝王冰3【多选题】(3分)下列哪些西汉文化特征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A.黄老之学B.“天论”观点C.”重土“思想D.”重阳“思想E.气化理论答案BCD4【单选题】(3分)《素问》之名,最早见于何书A.伤寒杂病论B.针炙甲乙经C.神农本草经D.脉经E.史记答案 A. 伤寒杂病论5【单选题】(3分)《黄帝内经》认为,学习经典的方法可概括为A.诵B.解C.别D.明E.彰答案 A. 诵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3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治病必求于本”,此处“本”指A.阴阳B.五行C.精气D.五脏E.病机答案 A. 阴阳2【多选题】(3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的走向是A.出上窍B.走五脏C.发腠理D.归六腑E.实四肢答案ACD3【单选题】(3分)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阴虚阳亢B.气血上冲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答案 A. 阴虚阳亢4【单选题】(3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髓生肝”的含义是A.髓生血B.肝内多髓C.肾生肝D.髓养肝E.髓赖肝养答案 D. 髓养肝5【单选题】(3分)在五行相克理论中,“土”的“所胜”之“子”是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 A. 木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3分)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太阳B.阳中之少阴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E.阴中之至阴答案 B. 阳中之少阴2【单选题】(3分)《素问·六节藏象论》关于肝的生理功能,下列哪项是“罢极”的最佳含义A.谋虑出焉B.技巧出焉C.神明出焉D.喜乐出焉E.勇猛耐劳答案 E. 勇猛耐劳3【单选题】(3分)据《灵枢·本神》原文,下列除哪句外均是错误的A.生之来谓之神B.所以任物者谓之神C.两神相搏谓之精D.随神往来者谓之魂E.并精出入者谓之魂答案 D.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4【单选题】(3分)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肾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太阳B.阳中之少阴C.阴中之太阴D.阳中之少阳E.阴中之至阴答案 D. 阳中之少阳5【多选题】(3分)体质的表现形式有A.特异性B.非特异性C.生理性D.连续可测性E.病理性连续可测性答案ABCE第四章测试1【单选题】(5分)据《素问·经脉别论》所述,可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脏是A.脾B.肺C.肝D.心E.肾答案 B. 肺2【单选题】(5分)《灵枢·营卫生会》“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之“两”是指A.夺血、夺汗B.夺气、夺血C.夺汗、夺精D.夺血、夺精E.夺气、夺精答案 A. 夺血、夺汗3【单选题】(5分)《素问·经脉别论》所述“毛脉合精”是指A.细小络脉相合B.毛脉均受谷气C.毛脉相会合D.气血相合E.经络均受谷气答案 D. 气血相合4【单选题】(5分)《素问·经脉别论》水饮的生化过程包括的环节是A.浊气归心,上归于脾B.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C.上归于肺,肺朝百脉D.通调水道,下输膀胱E.经气归于肺,通调水道答案 D.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5【单选题】(5分)据《灵枢·营卫生会》,人体营卫之气大会的时间是A.日中B.平旦C.日入D.日西E.夜半答案 E. 夜半第五章单元测试1 【单选题】(5分) .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A. 手厥阴心包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太阴肺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 C. 手太阴肺经2 【单选题】(5分)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太阴脾经 .D. 手少阴心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 B. 手太阴肺经3 【单选题】(5分) .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与同名的足三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 颈项部 .B. 头面部 .C. 上肢部 .D. 胸腹部 .E. 下肢部 .答案 B. 头面部4 【单选题】(5分)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A. 四肢末端 .B. 胸部 .C. 头项部 .D. 头面部 .E. 腹部 .答案 A. 四肢末端5 【单选题】(5分) .被称作“水谷之海”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 .B. 足阳明胃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足太阳膀胱经 .答案 B. 足阳明胃经第六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5分) .据《素问·痿论》所述,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A.经脉 .B. 宗筋 .C. 经筋 .D. 肌肉 .E. 络脉 .答案 B. 宗筋2 【单选题】(5分) .《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A. 肠蕈 .B. 石瘕 .C. 石水 .D. 鼓胀 .E. 皮水 .答案 B. 石瘕 .3 【单选题】(5分) .《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的路径是A. 肺脉而行 .B. 胃脉而行 .C. 脾脉而行 .D. 心脉而行 .E. 肾脉而行 .答案 B. 胃脉而行 .4 【单选题】(5分) .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可能预后是A. 病重 .B. 病愈 .C. 易已 .D. 必不免于死 .E. 迁延日久 .答案 D. 必不免于死 .5 【单选题】(5分) .在《素问·举痛论》所述九气为病机,因于情志者有A. 七条 .B. 两条 .C. 六条 .D. 八条 .E. 九条 .答案 C. 六条 .第七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5分)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A. 气血将夺 .B. 精神将夺 .C. 卫气将夺 .D. 骨髓将夺 .E. 经气将夺 .答案 B. 精神将夺 .2 【多选题】(10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包括的内容是A. 切脉动静 .B. 视精明 .C. 察五色察五色 .D. 观五藏有余不足 .E. 六府强弱,形之盛衰 .答案 ABCDE3 【单选题】(5分)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之“上下”是指A. 人迎、寸口脉象 .B. 泛指身体上下部位的脉象 .C. 寸部脉(上)和(尺部脉) .D. 脉象的浮与沉 .E. 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下)长(上) .答案 D. 脉象的浮与沉 .4 【单选题】(5分) .《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载肝的病理脉象特征是A. 微弦 .B. 但弦无胃 .C. 毛多胃少 .D. 弦多胃少 .E. 脉有胃气而微弦 .答案 D. 弦多胃少 .5 【单选题】(5分) .根据《黄帝内经》所讲五色定位诊病理论,判断下面的病例病位在何脏某男,64岁,患水肿病20余载,反复住院治疗,近3个月来,凭借透析维持。
检查:无食欲,时时干呕。
脉象沉细微弦,舌色暗淡,舌苔薄,面色黧黑,浮肿,手足轻度可凹性肿胀,尿量极少色黄。
A. 肝病 .B. 心病 .C. 脾病 .D. 肺病 .E. 肾病 .答案 E. 肾病 .第八章单元测试 .1 【多选题】(5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制定的“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推拿按摩方法的具体操作有A. 阴经病,刺治与之相表里的阳经 .B. 五脏病,刺治与之表里腑的经脉;六腑病,刺治与之表里脏的经脉 .C.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 .D. 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E.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答案 ABCD2 【单选题】(5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虚宜掣引之”,“掣引”是指A. 利尿之法 .B. 导引、按蹻之法 .C. 益气升提之法 .D. 荡涤疏利之法 .E. 涌吐之法 .答案 C. 益气升提之法 .3 【单选题】(5分)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反治法的内容A. 寒因寒用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D. 甚者从之 .E. 微者逆之 .答案 E. 微者逆之 .4 【单选题】(5分) .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A. 先病而后逆者 .B. 先逆而后病者 .C. 先寒而后生病者 .D. 先病而后生寒者 .E.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答案 E. 先病而后生中满者 .5 【单选题】(5分)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故东方之域的发病多为A. 其病多生于内 .B. 其病多发痿厥寒热 .C. 其病多发痈疡 .D. 其病多发脏寒生满病 .E. 其病多发挛痹 .答案 C. 其病多发痈疡 .第九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5分)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水谷摄入 .B. 肾气盛衰 .C. 五脏精气盛衰 .D. 天癸的至与竭 .E. 三焦气化 .答案 B. 肾气盛衰 .2 【单选题】(5分) .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内容,违逆夏季“养长”之道则伤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答案 B. 心 .3 【单选题】(5分) .《素问·五脏生成》篇通过举例反证“谨和五味”临床意义,认为“多食”哪种“味”,可发生“脉凝泣(涩)”的病理变化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答案 E. 咸 .4 【单选题】(5分) .重视阳气是《黄帝内经》的基本学术立场,但重点强调“阳气盛衰与寿命长短”关系是其中的哪一篇A.《素问·上古天真论》 .B.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C. 《素问·生气通天论》 .D.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E. 《灵枢·天年 .答案 C. 《素问·生气通天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