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写给年轻设计师的十点建议
- 格式:docx
- 大小:21.68 KB
- 文档页数:2
贝聿铭语录︱让光线来作设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16日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
他于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学,并于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他设计了数十座享誉世界的建筑作品,包括位于波士顿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克利夫兰摇滚名人堂、中国北京香山饭店、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
贝聿铭1983年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今年3月,贝聿铭获选美国百人会终身成就奖。
百年风云:心系建筑作品遍布世界贝聿铭先生,是享誉全球的最著名建筑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
如今迈入期颐之年,回望百年历程,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宝石般璀璨,故乡的苏州博物馆日益展现出古典和现代融合的气质。
贝聿铭是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
他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
但是当时的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最终选择了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
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
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贝聿铭的十大名言贝聿铭(I. M. Pei)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华裔美籍建筑师,他的设计风格以现代主义为主,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包括著名的卢浮宫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在设计理念和生活态度上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以下是一些广为人知的名言,但请注意,因翻译和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某些名言的表述可能存在不同版本:1."建筑是固定的音乐。
"(Architecture is frozenmusic.)2."好的建筑让人感到兴奋,不论它是一个精致的房间还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
"(Good architecturemakes us feel alive, excited, whether it's afinely tuned room or a massive complex.)3."我很清楚自己的限制。
这就是我的强项。
"(I amaware of my limitations. That's mystrength.)4."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在艺术上必须有所贡献,这并不仅仅是做出建筑那么简单。
"(To be a good architect, you have to be as artful as you can, not just making buildings.)5."时间是建筑的最终判官。
"(Time is the finaljudge of architecture.)6."我认为如果你愿意冒险,结果不论好坏,人们都会更加尊重你。
"(I believe that if you arewilling to take a risk, people will respond to it, good or bad.)7."当你快乐时,你会得到灵感。
"(When you'rehappy, you get the inspiration.)8."我希望我的建筑能够提高人们的期望。
景观设计实习陈述实习目的:1、完成学校安插的任务,修满学分2、实际介入设计全过程,学以致用,与甲方沟通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进一步加强手绘、SU、PS、CAD等设计软件的运用5、将在学校里所学习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相关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习过程中6、熟练掌握景观设计行业的办法和法度步调7、加强自身人际交往与管理能力,为成为合格的设计师作充分的准备摘要:陈述实习从观赏福州各个年夜型楼盘跟校园外环境入手,介绍楼盘跟校园外环境的同时,也将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一起提出,从概念上和实习的具体细节上反应出对景观设计的理解。
关键词:设计理念、景观设计一、实习经过实习时间:1、宁德霞浦试验幼儿园简介:本项目为福建宁德市霞浦县实验幼儿园,位十霞浦县新城区,规划15米次干道西侧,用空中积9625.298m2(合14. 44亩),外形轮廓呈四分之一圆的形状(日前基地已完成填上),园区基地北侧为霞浦县地税局办公楼用地、东侧、西侧、北侧均为规划次干道,周边为住宅区、民房,交通十分便当。
按规划部分要求,该用田主要为24班实验幼儿园教学用房用地,其余均为景观植物园、室外活动场、广场、绿化等用地。
建筑占空中积2529.6 m2,总建筑面积7352.3 m2。
为一至四层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17. 3m.幼儿园总平面图霞浦试验幼儿园划分为3个功能区。
中心活动区:主要功能是为儿童娱乐游戏的场合。
休闲游玩区: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山水环境中进行儿童体育活动的场合。
植物认识区:充分体现生态科普教育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设计理念:儿童是社会成长的未来,始终是人们舌尖上滚动着的最温柔的字眼,他们天真,活泼,对任何事物都布满好奇,他们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引导,包管他们生长所需是社会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幼儿园正是儿童学习、生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幼儿园是一个融知识性、娱乐性和介入性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是一处气概共同、内容新奇、平安关观的活动场合,也是城市环境规划、完善社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小兮-I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贝聿铭的设计方法及启示star9527 发表于: 2008-4-06 17:31 来源:中国室内设计人网贝聿铭,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在他卓越建筑的背后,贯穿着一条神秘的线,这就是为贝氏所独有的设计方法。
设计中的人员分工在美国,社会分工很细,每方面的工作都会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基本没有中国这种建筑师身兼多职的情况。
建筑师事务所只负责把握大的方向,以及总体协调工作,至于结构与设备都交由专门的事务所去解决。
设备工程师的分工远比中国的复杂,建筑师甚至可以向专门的灯光工程师咨询各种灯光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的电气工程师远远办不到的。
就连表达建筑师意图的设计说明,在美国也交由专门从事设计说明业务的公司去完成。
在Internet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做丝毫不会妨碍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图纸通过互联网相互传输,就如同在同一单位工作一样。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整个设计由贝氏建筑师事务所(PEI PARTNERSHIPARCHITECTS)总承包,业主只对贝氏支付设计费。
贝氏再自己出钱去请结构、设备工程师,也就是说它在把设计中的各部分分包给专业事务所。
中银大厦工程总概算为1,477,355,770元人民币,设计费按8.5%收取,为124,800,000元外汇人民币,由贝氏统筹分配。
结构工程师为威德林格工程师事务所(WEIDLINGERASSOCIATES),设备工程师为JB&B工程师事务所(JARO*AUM & BOLLES),他们与贝氏均有较长的合作关系。
中方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综合设计研究所,他是由贝氏经过招标决定的,其设计费也由贝氏支付。
这样做使设计费大量流失,所以,美国一些超大规模的设计公司,比如在S.O.M.中,还是各个专业齐备。
这种细致的社会分工,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分别开业的方式与国内是大不相同。
它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之间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从而在众多的结构、设备工程师事务所中产生了竞争。
设计中的人员分工在美国,社会分工很细,每方面的工作都会有专门的人员从事,基本没有中国这种建筑师身兼多职的情况。
建筑师事务所只负责把握大的方向,以及总体协调工作,至于结构与设备都交由专门的事务所去解决。
设备工程师的分工远比中国的复杂,建筑师甚至可以向专门的灯光工程师咨询各种灯光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的电气工程师远远办不到的。
就连表达建筑师意图的设计说明,在美国也交由专门从事设计说明业务的公司去完成。
在Internet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做丝毫不会妨碍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图纸通过互联网相互传输,就如同在同一单位工作一样。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整个设计由贝氏建筑师事务所(PEI PARTNERSHIPARCHITECTS)总承包,业主只对贝氏支付设计费。
贝氏再自己出钱去请结构工程、设备工程师,也就是说它在把设计中的各部分分包给专业事务所。
中银大厦工程总概算为1,477,355,770元人民币,设计费按8.5%收取,为124,800,000元外汇人民币,由贝氏统筹分配。
结构工程师为威德林格工程师事务所(WEIDLINGERASSOCIATES),设备工程师为JB&B工程师事务所(JAROS BAUM & BOLLES),他们与贝氏均有较长的合作关系。
中方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综合设计研究所,他是由贝氏经过招标决定的,其设计费也由贝氏支付。
这样做使设计费大量流失,所以,美国一些超大规模的设计公司,比如在S.O.M.中,还是各个专业齐备。
这种细致的社会分工,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分别开业的方式与国内是大不相同。
它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之间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从而在众多的结构、设备工程师事务所中产生了竞争。
优秀的事务所脱颖而出,使高难度的结构、设备问题的解决成为了可能,从而为建筑师实现其大胆的构想铺平了道路,为高水平的设计创造了条件。
模数的应用在中银大厦的设计中,贝氏采用了非常精彩的模数制,并用它贯彻设计的始终,从而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贝聿铭的名言有哪些(精选合集2篇)贝聿铭的名言有哪些(篇一)贝聿铭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作品被誉为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除了在设计上的突破和创新,贝聿铭还以他的精辟言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盘点贝聿铭先生的不低于20句名言,以展示他对建筑与设计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
摘要:贝聿铭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的名言深深地影响着建筑界的发展。
本文总结了不低于20句贝聿铭的名言,包括对建筑的态度、设计原则以及对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贝聿铭先生的思想与设计理念。
正文:1. "建筑是一种艺术,是建筑师与大自然的对话。
"2. "设计要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外表的美。
3. "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以实现最佳的整体效果。
"4. "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外观,更在于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5. "建筑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
"6. "建筑应该有韵律和节奏,以营造令人愉悦的空间体验。
"7. "建筑设计需要注重功能、安全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8. "设计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方式。
"9. "建筑设计应该尊重本土文化与传统,同时融入现代元素。
"10. "建筑应该是开放的,让人们可以与自然互动。
"11. "建筑应该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改变整体的质感。
"12.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空间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13. "建筑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4. "建筑的美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与人的互动和体验。
"15. "建筑设计应该平衡实用性和美感,以创造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设计师应该具有的素质1、没有一点多余的以炫耀为目的的细节,没有任何“张牙舞爪”的结构,或许有些“四平八稳”,可沉稳中透出的那股精神,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
2、乔纳森·艾维 - 设计理念艾维指出,好的设计由用途、外观和内在诉求三个要素组成。
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内在诉求,即产品的特色和它带给用户的使用感觉。
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他特别提到:“设计一台与众不同的计算机很简单,难的是如何让使用者感到贴心好用。
”正是依照这种理念,艾维不惜把一部分设计资金投入到了音乐设备上。
在设计团队的工作室里,配置了一个超级音箱播放着音乐。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艾维开始设计出一个个充满情感、充满乐趣的“苹果”。
从90年代末水果颜色系列的iMac,到今天迷你型的音乐播放器iPod以及新鲜出炉的iPhone手机……艾维不仅拯救了那只频临腐烂的“苹果”,而且让它散发出最新鲜诱人的香味,直到今天。
艾维一直坚持用一种其他开发商不能预计的高度,去设计苹果产品。
他觉得苹果产品除了要求高科技含量,外形也要能引领时代潮流,甚至可以放在展览馆作为商业艺术品展示。
这种超越机器本身的品牌价值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甚至被称为“品牌宗教”,深刻影响着认同并信仰其理念的“苹民”的衣着打扮、生活方式、价值观。
3、寻未来的大势,找潮流的“种子”诺基亚设计团队又是如何去把握趋势、潮流与将其跟诺基亚相结合的可行性?在这个问题上,Stefan 说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抓住“潮流的种子”去设计。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寻找一样东西:它还未成大势,但我们在找未来大势的“信号”。
我们在各个地方寻找大势的“信号”,不管是图形设计还是艺术,不管是人们用的还是人们穿的……这些都很有趣,在找到每一个信号后我们都会想:怎么将它与诺基亚的品牌结合起来?当我们认为一个设计元素可以与诺基亚相结合,我们就会基于它去创造出优秀的产品。
4、工业设计要经得起推敲:这就是“最合适”的设计张建民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工业设计是经得起推敲的,这也正是他在进行设计创作时一直遵循的理念。
贝聿铭:我活到102岁的秘诀,就这5条版权声明•素材来源:综合自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来源标注有误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建筑大师贝聿铭:长寿源于好心性美籍华人贝聿铭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生于1917年的他,虽百岁有余却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
生活中的贝聿铭之所以能够健康长寿,究其原因主要是源于其拥有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好心性。
1为人处世向钱学生活中,往往有怎样的立场和原则,就会有怎样的心态。
贝聿铭向来奉行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准则。
一次,贝聿铭在清华大学作演讲时,向在座的清华大学莘莘学子提出如下感悟:“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为人处世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向钱学习!”并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
人生在世,面对打击磨砺,至刚则易折,必须灵活应对,这是外圆的处世技巧。
但做人必须有坚守的准则,任外界环境变幻,信念、尊严、骨气这些底线永远不能丢,这是内方的做人之本。
缠树的藤长得再高,可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因为缺少硬骨,风一吹就弯了腰,只能永远让人看不起。
激流中的巨石在水的作用下棱角全无,但内心却坚实岿然,为人处世亦应如此。
古语'智欲圆行欲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恩爱如筷永相随在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方面,贝聿铭和夫人卢爱玲从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到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一起度过了近一个世纪的美好时光。
生活上彼此体贴照顾,工作上相互支持鼓励,如此幸福美满、恩爱有加的爱情故事也堪称一段佳话。
因此,贝聿铭夫妇也曾被欧洲媒体评为“最令人羡慕的世界十大名人神仙眷侣”。
谈到爱情保鲜之术时,贝聿铭也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观点:“从恋爱到婚姻,是一个从雅到俗、从精神到肉体、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恋爱时是心心相印,结婚后则是骨肉相连,婚姻越长久,骨肉分离无法生存的感觉就会越深刻。
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点知识摊理一、传记文体知识概述(一)传记及其特点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它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
传记是介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尊重历史与事实;又有文学特征,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
因此,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注重文学性与真实性、形象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3.通俗性。
作为一种叙事文体,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易懂,便于读者阅读。
同时,语言风格讲究多样化、个性化,如评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语言兼有叙述性、概括性、议论性色彩;而小传则主要介绍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轨迹、兴趣爱好、主要著述或功过事迹等,文笔简短集中,往往是粗线条的。
(二)传记的种类1.自传。
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也是为自己总结经验教训。
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贝聿铭:高屋建瓴妙语留香“城市如同人体,有心有肺,有胃有肠。
天安门是北京的心、古典园林是苏州的肺、中央公园是纽约的胃、大小马路则是城市的肠,大大小小,缺一不可。
城市设计与人体是有连带关系的,只是尺度不同而已。
”在接受采访时,贝聿铭独具匠心,将建筑比喻成人体器官,精辟生动地阐述了建筑设计的“人性”理念,让听者体会到一代建筑大师对建筑物的满怀深情。
其实,贝老不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华人建筑巨匠,更是一员满腹经纶、妙语连珠的儒将。
妙喻传神谈处世一次,贝聿铭应邀到清华大学作演讲,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有学生请他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就如何处世提几点建议。
贝聿铭不紧不慢地说:“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为人处世其实很简单,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向钱学习!”望着大家疑惑不解的眼神,他继续说道:“中国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其实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
人生在世,面对打击磨砺,至刚则易折,必须灵活应对,这是外圆的处世技巧。
但做人必须有坚守的准则,任外界风云变幻,信念、尊严、骨气这些底线永远不能丢,这是内方的做人之本。
缠树的藤长得再高,可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因为缺少硬骨,风一吹就弯了腰,只能永远让人看不起。
激流中的巨石,在水的作用下棱角全无,但内心却坚实岿然,为人处世亦应如此。
古语‘智欲圆行欲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音刚落,台下刻掌声雷动。
为人处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泛泛而谈、空洞说理难免让人产生单调枯燥之感。
“那就是向钱学习”,贝聿铭出言新奇,语惊四座;紧接着以“铜钱外圆内方”为出发点,深刻阐述了既要灵活应对处世又要坚持心中底线的基本道理,自圆其说,揭开谜底,分析丝丝入扣,说得句句在理;最后用“缠树的藤”讽刺一味迎合、丧失原则的人,用“激流巨石”赞美守住底线、坚持原则的人,对观点进行充分论证,生动贴切,妙喻传神,实为点睛妙语,让人闻言折服。
风趣幽默论婚姻贝聿铭和夫人陆书华相濡以沫、恩爱有加,曾被欧洲媒体评为“最令人羡慕的世界十大名人神仙眷侣”。
贝律铭写给年轻设计师的十点忠告[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
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
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
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2]可以做设计,切不可沉湎于设计。
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设计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3] 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设计师的迂腐之言。
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
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
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与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显示器!设计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与设计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与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
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与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6] 抓住时机向工程管理或行政方面的转变!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设计,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前途会更大,以前搞设计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
贝聿铭:若有来生我可能是园丁作者:胡若愚来源:《人民文摘》2010年第05期(一)现年92岁的贝聿铭在上月刚刚领取了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之后在接受专访时,这位建筑大师婉转地表达了对于建筑业现状的不满。
眼下贝聿铭正在日本京都建造一座日式庙宇,而他最想做的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园林,贝聿铭说:“如果有来生,我很可能是一名园丁。
能够设计这样一座园林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1917年,贝聿铭出生在广州,他拥有一位银行家父亲和一位艺术家母亲,他们带他去看中国式园林和山间庙宇。
“这些对我的建筑生涯来讲,是永远的灵感源泉。
”贝聿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园林,它们将人工和自然如此美妙地融合。
我总是不断想起这些,这些园林和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一样,在我作为年轻建筑师初到美国时就已经成为我的偶像。
”在国外求学之后,他曾经计划回到中国,由于战争的爆发,他最终成了一名美国公民,并在1960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
(二)贝聿铭在1967年就声名鹊起,当时,他设计的位于科罗拉多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实验室以简洁有力的轮廓而得到注目。
用当地的石块堆砌的外墙随着日光的移动而从粉红色变成玫红色,然后再到棕红色——这座几何块面化的实验室看上去简直像落基山脉的自然延伸。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就为它的山地景观所吸引。
”贝聿铭说,“这感觉就像我再次和我母亲一同站在某个中国的荒山密林中。
”然而这实际上是科罗拉多,于是他开始从当地发掘灵感。
“我拜访了附近的印第安部落。
”他说,并且参考了13世纪时美国土著在峭壁上搭建的小屋,“也吸收了这些当地建筑的形式和结构。
”在贝聿铭50岁时,实验室投入运营。
就像他所说的,建筑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当然寻求新的东西,甚至是彻底的改革。
我知道勒·柯布西耶曾经做了什么,我曾打算跟着他的方式走,但在多年后,我改变了想法。
我开始对建筑如何融入当地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兴趣。
介绍一位优秀设计师和对自己的启发一、设计师介绍贝聿铭——巧夺天光的建筑设计师。
贝聿铭,1983年普里茨克尔建筑奖的获得者,是纽约贝聿铭股份公司的创建人之一。
他1917年生于中国,其父是一位出色的银行家。
1935年他来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获建筑学学士)和哈佛设计研究生院(1946年获建筑学硕士)学习建筑。
第二次世界战期间,他在国防研究委员会普林斯顿分部供职,1945年至1948年间,在哈佛任教。
1948年他接受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商韦布奈普有限公司新设立的建筑部主任的职位,他对这家公司的加盟使得芝加哥、费城、华盛顿、匹兹堡及其它一些城市产生了一些建筑学上的杰作。
1958年他组织成了贝聿铭联合社团的合股机构,1966年成为贝铭股份机构。
这个合股机构在1968年获得由美国建筑研究院颁发的建筑公司奖。
在麻省理工学院、罗切斯特大学、康奈尔大学、乔特学校、锡拉丘兹大学、乔特学校、锡拉丘兹大学、纽约大学和夏威夷大学的校园里,他曾设计了艺术场所和大学建筑。
他还被选中设计了香港中国银行总部。
贝铭目前是国家艺术理事会成员,此前他任职于人文学科全国理事会。
他是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英国建筑师皇家研究院成员、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其间他任了一届的名誉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国家设计学院的推举成员。
他是麻省理工学院校务委员会成员。
学生时代,他获得过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的惠尔怀特出国奖学金。
他此后获得荣誉包括:布鲁纳奖、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的荣誉奖章、托马斯·杰克逊纪念堂建筑奖、美艺术与文学学院建筑金奖、阿尔发罗·契金奖、建筑学会大金牌(法国)及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
1982年,美国建筑学校的校长评贝聿铭为出色的非居住用建筑物最杰出的设计者。
二、启发贝聿铭坚定了建筑的梦想。
他是一位真正的建筑者,用自己的设计让世界更美丽是他星空下的愿景。
贝聿铭翻阅大量建筑学书籍,涉猎古今中外的美学、文艺学和各国民俗学,了解世界建筑大师的作品。
2018年4月26日,是贝聿铭的101岁生日。
年过百岁的他仍然思维清晰、头脑敏捷、富有创新精神。
他的养生秘诀既不是食疗,也不是健身,而是得益于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旅行中锻炼1917年4月,贝聿铭出生在江南的一户豪门望族。
时值新旧时代交替,一片兵荒马乱,而苏州名园狮子林里却是春色撩人。
童年的贝聿铭整日在假山上爬上爬下捉迷藏,这里就是他的家。
园子里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会勾起他的无限幻想。
美景成了贝聿铭从小到大的挚爱。
18岁出国后,他便急不可耐地来到巴黎、伦敦、罗马找感觉。
他在圣心大教堂俯瞰巴黎城,一呆就是半天。
后来,他又迷上了探险游。
他自背行囊,装备极简,随心所欲,一口气走遍了欧洲的名山大川。
中年以后的贝聿铭工作十分繁重,一旦感到自己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时,他就放松一下,出去玩玩。
美国人流行健身,喜欢追求肌肉感。
在繁华的纽约,有些白领下班后也爱去健身房挥洒汗水。
在贝聿铭40岁的时候,他的下属和合伙人都爱去白石镇的一处高档健身俱乐部。
这里面的教练大部分都是获得过健身、健美奖项的,身材壮硕,大块大块的肌肉坚硬得仿佛石头。
合伙人邀约贝聿铭去健身,他抱着好奇的想法去了一两次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了。
首先,贝聿铭不想变成这种满身肌肉的壮男,他认为身材匀称、不肥胖就是健康,没必要故意去追求那些虬结的肌肉块。
其次,贝聿铭觉得健身房的训练太过无趣,总是不停地在机器上重复一个动作,所见都是单调的画面,所听都是粗重的喘气声,所闻的都是各种荷尔蒙混杂的汗味……这种健身对于他来说,真可谓是“地狱般的折磨”!对于锻炼,贝聿铭有自己的看法,他喜欢散步,最喜欢在旅行中锻炼。
尤其是长线旅行,这是一项消耗较大的运动,无论是坐车、行走,还是爬山、逛景点,都比一般的健身运动消耗体能。
游览之时,精神振奋,烦恼、郁闷烟消云散;休息之时,肌肉由紧张转为松弛,睡眠好,吃饭香,对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且一旦离家出游,一切大事小事都抛在身后,精神的放松,心态的放松,也有益于身心的调养。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
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
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
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设计,切不可沉湎于设计。
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设计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设计师!
[3]不要去做设计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设计师的迂腐之言。
8051 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
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
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显示器!设计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设计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
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 抓住时机向工程管理或行政方面的转变!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设计,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前途会更大,以前搞设计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
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
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
这些设计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 尽管你可能设计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装备电脑,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网络,咱搞技术的没有钱,只有技术,技术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人脉,有了这些,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人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
[10]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