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举《诗与歌词》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94 KB
- 文档页数:3
2007-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主要是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2007年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段节选自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文章虽然是探讨性的,但讨论的主题应该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表述也比较平易。
尤其是考虑到现代文阅读是本试卷的第一部分,所以在选取文段和命制题目时,都注意做到尽可能让考生容易上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
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
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高二语文阶段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菑(lao)嵊州(cheng)砧板(zhan)嬖女(bo)B、霰弹《xian》渌水(lu)石芒砀(chang)商榷(quan)C、溯源(suo)临圻(qin)马嵬(wei)懵懂(mengdong)D、坼裂(chai)战栗(li)丫鬟(huang)剡溪(cha)2、下面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准备离开京城游玩山东而作,表达了对京城权贵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B、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的黑暗社会以及安史之乱后的民不聊生的局面,形成了律切精深、沉郁顿挫的艺术境界。
后人称之为“诗圣”。
C、《月夜》是杜甫西南漂泊时期携家奔走经秦州、同谷等地,到成都后而作,这是一段比较平静的生活,诗人在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观月思念妻儿。
D、《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评价为“以孤篇压全唐”,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有别于乐府旧体的体裁,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3、下列词语使用有语病的一句是:A、鉴赏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先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兼顾..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B、纵观..今年各省市古诗鉴赏高考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
C、题目犹窗户,认真审视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到其思想感情,进而..为进一步鉴赏打下基础。
D、诗眼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妙的字或精彩句,而这一字句通常..就是全诗的传神之笔。
4.将下面三组短语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①,想是②,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③。
A.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B.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C.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D.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4B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海南解析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⑴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⑶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段节选自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文章虽然是探讨性的,但讨论的主题应该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表述也比较平易。
尤其是考虑到现代文阅读是本试卷的第一部分,所以在选取文段和命制题目时,都注意做到尽可能让考生容易上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
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
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
绵阳南山中学2015年秋季高2014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2014.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B. 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C. 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D. 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B.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D.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B. 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C. 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白字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苏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解读2007----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主要是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2007年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段节选自当代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文章虽然是探讨性的,但讨论的主题应该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表述也比较平易。
尤其是考虑到现代文阅读是本试卷的第一部分,所以在选取文段和命制题目时,都注意做到尽可能让考生容易上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
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
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
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十二(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
2022年全国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下列唐诗所描写内容与相应体育项目不相符是()A、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处处玉蹄知——马球B、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游泳C、壮徒恒贾勇,拔抿抵长河——拔河D、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射箭2、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下面_____不属于五岳之列.A、泰山B、峨眉山C、恒山D、嵩山3、山东山西“山”是指().A、祁连山B、五台山C、武夷山D、太行山4、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其文化历史民族是_____.A、中华人民共和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5、人们普通把知识分子家庭称作“书香门第”,这里“书香”原意指是()A、书中夹香草发出香味B、书籍油墨味C、书纸自然发出清香D、读书人自称6、尊称中“令爱”是指敬辞,称_____.A、自己女儿B、对方女儿C、官员女儿D、长辈女儿7、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其中桑麻指_____.A、桑树和大麻B、农事C、药材D、丝织品8、在国内老式节日中,_____被称为“妇女乞巧”节,也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情人节”.A、中秋节B、重阳节C、七夕节D、元宵节9、普通设宴送行称作______.A、拜别B、饯别C、谢别D、赠别10、在公共场合中常有各种各样提示语,下列选项中,提示语使用最恰当是()A、盘山公路转弯处:亲爱司机朋友们,为了您和家人幸福,请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20千米,前方为本段公路转弯处,是本路段事故高发点B、公共绿地:你我垃圾乱扔,谁来掩埋填坑C、超市:内有监控,小偷自重,一经确认,偷一罚十D、餐厅:无烟场合,请勿吸烟;面阻不雅,利己利她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对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规定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公正、法治、爱国、敬业12、《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社会重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A、中外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C、教育资源分派不均衡矛盾D、医疗资源分派不均衡矛盾13、下面______出自孔子《论语》.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4、加拿大的郁金香花节是每年的什么时间:()A、6月的第二周B、五月的最后两周C、五月的第一周15、在国际通行的花语中表示真实的是哪种花:()A、白茶花B、白菊花C、黄菊花D、桂花.16、婚礼上抛撒彩色纸屑的习俗源于哪个国家:()A、日本B、中国C、意大利D、西班牙17、被称为“铜矿之国”的是哪个国家:()A、安哥拉B、莫桑比克C、赞比亚D、纳米比亚18、唐代诗人王昌龄诗词《出塞》中的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指的是谁:()A、李广B、卫青C、李陵D、班超19、在诸子散文中,《吕氏春秋》属于哪-个学派的著述?()A、儒家B、兵家C、道家D、杂家2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凇沆砀僦凭看幕五彩斑斓唠唠叨叨B.充耳不闻在劫难逃无动于衷清荣竣茂C.天衣无缝相安无事风雪载途因地制宜D.衰草连天世外桃园巧妙绝伦惟妙惟肖二、填空题(共15分)1、诺贝尔是哪个国家的科学家?2、作品最多的画家是谁?3、我国历史上有哪两个少数民族统治过中国?4、谁是荷兰的花中之王?5、我国有哪些珍稀哺乳动物?列举三种三、阅读理解(共20分)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高2014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普高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两卷答案均应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一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试题七年对比分析第一板块: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二板块: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时间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出处体裁 内容2007年 《新唐书》史传文韦丹传①实词解释②信息筛选③内容分析概括④文言翻译(2小题)2008年 《晋书》 史传文 嵇绍传 同上 2009年 《宋史》 史传文 朱昭传 同上 2010年 《明史》 史传文 花云传 同上 2011年 《宋史》 史传文 何灌传 同上 2012年 《宋史》 史传文 萧燧传 同上 2013年 《明史》史传文马文升传同上时间考查内容及角度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2007年 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②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08年 艺术上的“变形” 2009年 唐诗与现代歌词 2010年 金石书画漫谈 2011年 关于《诗经》2012年 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黑箱 2013年李学勤《<老子>的年代》古代诗歌鉴赏时间考查内容考查角度作者朝代体裁内容2007年刘一止宋律诗小斋即事鉴赏语言、评价情感2008年蔡肇宋绝句题李世南画扇鉴赏形象、评价内容2009年辛弃疾宋词鹧鸪天代人赋鉴赏手法,评价情感2010年江总南朝乐府诗雨雪曲鉴赏形象,评价情感。
2011年周朴唐律诗春日秦国怀古评价情感,鉴赏手法2012年晏几道宋宋词思远人鉴赏手法,评价内容2013年陆游宋宋词鹊桥仙评价情感,鉴赏手法(用典作用)第三模块:选考内容(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时间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体裁考查角度题目体裁考查角度2007年《林冲见差拨》古典小说内容的分析概括(客)②分析材料的作用③分析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
《叶圣陶在四川》传记内容的分析(客)②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③筛选信息,概括要点④探究小说中人物蕴含的民族性格、心理④根据文本,探究传主的襟怀2008年《二十年以后》(外)外国小说内容的分析概括②材料的作用③鉴赏人物形象④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探究。
2019学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二10月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弄口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萌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徊。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
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
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
资料概述与简介 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67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答案:
1.D
2.C
3.B 答案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是推测不是肯定。
题干的渐渐不再流行过于绝对。
2.
试题分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
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
此题张冠李戴。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而不是流行歌词。
D项信息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此项言过其实。
3.
试题分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B项中的这指代内容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