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4
具象逻辑学摘要:1.介绍具象逻辑学的概念2.分析具象逻辑学的基本原理3.阐述具象逻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讨论具象逻辑学与抽象逻辑学的区别与联系5.总结具象逻辑学的重要性正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逻辑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作为一门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具象逻辑学是一门独特的逻辑分支,它关注的是具体事物和形象思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具象逻辑学,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具象逻辑学的概念。
具象逻辑学是一种以具体事物和形象思维为基础的逻辑体系,它强调思维过程中的直观、感性以及形象性。
与抽象逻辑学相比,具象逻辑学更注重事物的具体形态和表现,而非纯粹的抽象概念。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具象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具象逻辑学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是通过具体形象来实现的,这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现实。
因此,在思考问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形象思维,从具体事物中寻找规律。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也要深入到内部本质。
在实际生活中,具象逻辑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具象逻辑学的原理,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具象逻辑学的原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商品的具体属性,如价格、质量、口碑等,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具象逻辑学与抽象逻辑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抽象逻辑学主要关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过程,强调思维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而具象逻辑学则关注具体事物和形象思维,强调思维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尽管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逻辑学的基本体系。
总之,具象逻辑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了解具体事物和形象思维在人类思维过程中的地位,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规律解决问题。
什么是具象思维具象思维的相关论证具象思维是具有中医学特征的思维形式,课题组前期实验已证明具象思维是独立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可与之并列的一种思维形式,具象思维有独特的脑电活动规律。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具象思维,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具象思维具象思维指具体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除了具体形象思维还包括抽象思维。
刘天君认为具象思维是个体对其意识中的物象资料进行有目的加工(构建、运演、判别)的操作活动。
具象思维的相关论证然而,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和精神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思维活动的复杂性,无论用古典的二分法,还是用现代的钱学森先生的三分法,给与概括,分类和解释,往往都无法说通的,常常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境地。
例如,我们常常用形象化的方法把各类事物划分为:“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科学世界”、“艺术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动物世界”……等等,当人们给这每一类事物确定一个“世界”的概念之前,必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世界”的具象。
确立这种具象的,就人的意识方面来说,主要依靠想象的作用,如果用逻辑思维的定义和规则进行分析,这种想象完全是不合乎逻辑的。
也就是说,这并不居于逻辑思维的范畴。
那么,它是否是形象思维呢?也不是。
形象思维塑造的是艺术的形象。
人们的头脑中在形成这些“世界”的具象时,建立这种具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毫无疑义,绝对不是居于现在所通称的文艺创作活动中的形象思维的范畴。
同时,我们不用解释,就可以明确的看到,它与灵感思维更是没有本质关系的。
再譬如,社会结构的形态,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形态。
但是,社会的结构却又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物质的形态。
我们说它是无形的,只是因为它不能作为一种直观的物质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不过,当我们在对社会作了大量的深刻的全面地了解和分析之后,就能够依据一定的政治标准和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把整个社会分成上层、中层、下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等,也就是使本来无法看见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形状的物质,变成了可以“看见”的具体的立体的形态。
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很多家长发现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们会经常借助掰手指的方式来算数,但是当他们长大了就很少见了。
另外很多孩子在小学做奥数题难得死去活来,等到上中学后再回头看这些题也会觉得很简单。
这种现象源于孩子大脑成长的规律以及他们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升级的过程。
所谓具象思维是指具体而形象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当面对一个事物时,所能想到的是具体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联想到的相关事物。
比如刚才提到的小朋友一算数就想到掰手指,其实就是运用了具象思维的方式。
而抽象思维,也可以称之为逻辑思维,是与具象思维相对立的概念,就是把一个事物的特性从它本身剥离出来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过程。
当老师在教小朋友做一些数学计算,比如2x3=6,的时候就采取了抽象思维的方式。
当然,老师也会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例子来让孩子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老师会问孩子当有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两个苹果时,一共有几个苹果?这其实就是一种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孩子智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中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他认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都要经历同样的过程。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自出生至2岁左右,是智力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
此阶段是新生儿时期,婴儿只能通过哭叫、吸吮、抓握等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运动来感知周围环境和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有具象思维的能力,前运动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象征思维期(2~4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出现符号联想力,例如在游戏时,孩子用小木凳当马骑,用竹竿做枪。
木凳和竹竿是符号,而马和枪是符号象征的东西。
孩子已经能够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凭着符号对客观事物加以象征化,意味着孩子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了。
直觉思维期(4~7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到直觉思维的支配。
比如我们把两瓶相同可乐分别倒入一个大杯和两个小杯中让小朋友进行选择,小朋友凭着直觉很可能会觉得大杯的可乐会多一些而选择大杯。
2024 年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
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
它探究与发觉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相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分,希望大家喜爱!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分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外壳。
我不知道德语的外壳怎么说,也不知道是否原文就是这样理解的。
不过这中介一种比方,是一种帮助理解的近似说法。
语言的独创和演化的确是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缘由有二:一是简化思索过程,强化了人脑的作用;二是便于沟通,强化了社会的作用。
这其次点的沟通不光是生者之间的,在书面语言独创后,还包括生者通过书面语言与死者之间的沟通。
但我认为其实人的思维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图象思维(直观思维或具象思索),其次是抽象思维(符号思维,特殊是语言思维)。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两者的关系。
先要谈的是抽象思维里最重要的部分,即语言思维里的语言。
语言学是一个很大的门类,甚至分出了不同的流派。
这里只探讨概念和分类上层面上的语言。
在这个层面上,语言其实是一个概念和分类的系统。
分类和概念是相互联系,把分类后的每个类别进行命名,就够成一个概念。
动词:对动作进行分类和命名;名词:对不同类别的事物进行命名;形容词:对不同的情状进行命名;这些是实义词。
关系词,把上述实词的关系进行分类。
有了语言,你只须要用声音、符号、手势就可以表达意思了。
比如:太阳出来了。
这是名词+动词的形式。
太阳是个专出名词,所以不是一个类别,而是一个特定的事物,当然可以看成类的极限,即一个事物作为一类,或者一个事物构成的集合。
出来是一个动作的描述,可以指许多东西从无到有呈现在你面前的动作过程。
另比如:星星亮了。
这是同样的结构,但星星是一个类别词,是许多类似性质的事物构成的集合。
听说最初教美国盲哑作家海伦语言时,要不停的在她的手上划一个事物的单词,最终海伦最终知道,那个语言符号就指一个或一类详细的事物。
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哪个好区别是什么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哪个好?各有优劣。
抽象更有利于抽象思维锻炼人的思维活动力,而具象思维对于人的思维的锻炼存在片面的层次,对于脑力的开发、思维的锻炼还是优于具象思维。
在艺术层面更强调对双方的结合度。
抽象思维含义作用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人们通过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概念、判断、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抽象思维法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大量地使用抽象思维判断和解决各种问题。
抽象思维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或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叫作经验思维。
儿童常运用经验思维,如"鸟是会飞的动物","果实是可食的植物"等属于经验思维。
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经验易出现片面性和得出错误的结论。
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
中学生应该努力掌握科学概念,培养和发展理论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还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逻辑思维。
所谓形式逻辑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和理论知识,并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在学习中,形式思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一门学科中的公式、定理、法则、规律,都必须通过形式思维才能把握,其运用和解决作业任务等也都离不开形式思维。
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思维即掌握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所谓辩证逻辑思维就是凭借概念和理论知识,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进行的思维。
思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而客观现实有其相对稳定、不大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形式思维是对相对稳定、不大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思维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的反映。
因此,辩证思维的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也都具有辩证性。
如,牛顿的三定律属形式思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辩证思维范畴。
抽象具象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庞大。
抽象和具象是知识结构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认知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抽象和具象知识点进行总结,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抽象知识点1. 抽象概念: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抽取或概括出来的普遍性概念。
例如,概念“爱”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包括了各种具体的爱的表现方式,如亲情、友情、爱情等。
2. 数学中的抽象:数学是抽象性最强的学科之一,它通过符号和推理来表示和描述客观世界中的规律和现象。
例如,代数中的方程、集合论中的集合、逻辑学中的命题等都是数学中的抽象概念。
3.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将具体事物的共同特征提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表达。
抽象思维能够让人们更快地理解复杂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哲学中的抽象:在哲学中,抽象是指将具体的事物和概念转化为形式化的理论框架或概念体系。
例如,康德的“自由意志”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都是哲学中的抽象概念。
5.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通过简化和概括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艺术形式。
抽象艺术家通过消除具象形象的细节,来强调表现形式的本质和情感的内涵。
6. 抽象语言:抽象语言是指能够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的语言形式,如数学符号、逻辑命题和哲学概念等。
抽象语言能够更准确地表达思想,避免了自然语言中的歧义和模糊性。
二、具象知识点1. 具象概念:具象是指直接从感觉经验中获得的、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或现象。
比如,桌子、树木、动物等都属于具象概念。
2. 自然科学中的具象:自然科学是以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为研究对象,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具象的数据和现象。
例如,化学中的化合物、物理中的力和运动、生物学中的生物种群等都是具象概念。
3. 具象思维:具象思维是指人们直接依靠感觉和直觉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认知过程。
具象思维能够使人们更加亲近自然,更加关注具体的现实情境。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同作用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的两种主要思维方式,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但二者不可分割,艺术思维中包含抽象思维,艺术创作中的选择、提炼、突出、强化、反复修改等,都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和辅助。
具体来讲,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
两者在艺术创作种起到重要作用,抽象思维的作用为:
为创作做准备;
在创作中起规范、指引作用;
给作品必要的哲理补充。
形象思维的作用表现为:
在艺术家进行创作艺术形象之前将要创造的形象已经在头脑中形成;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形象的取舍、改造、夸张、虚构等构成思维活动;
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依赖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
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保证。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哲学内涵》~五驳王东岳的哲学奇谈怪论王东岳曾经用了33分钟讲了具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存在形式,进而说明东方思维与西方思维的不同。
对他这个讲座,我是有不同观点的。
一,所谓的具象思维就是哲学界和艺术界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
毛主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谈到诗词创作时曾经说到,“歌咏言,诗言志,诗要用形象思维。
”他这个讲话之后,当时的哲学与文化艺术界都进行积极的讨论和理解。
在毛主席这个讲话之前,无论是斯大林还是艾思奇的哲学文集,都谈到形象思维。
不知为什么,王东岳将其改成“具像思维”,我看不出具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什么不同?王东岳在解释具思维时引用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流浪人在天崖”(元代马致远著),更说明了王东岳建立的具象思维就是哲学界与文化艺术界所界定的形象思维的内涵相同。
二,抽象思维,王东岳只将其扣在逻辑思维并加以解释。
实质上抽象思维包括辨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二者统称为抽象思维,这在哲学界与文化艺术界也很明确。
尤其是哲学界,很清楚地将其加以说明。
辨证思维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对其内涵归纳一成对立统一思维方式,质量互变思维方式,否定之否定思维方式等。
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
这些都是哲学的基本常识,做为研究哲学的王东岳应该知道。
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思维能为,既如何提高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如何提高思维的能力。
因此,研究哲学就必须研究思维,东方与西方思维上是有差异的。
我们既要找出东方与西方思维的差异,又要学习继承各方面的思维优势,改进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
这里,中国近期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也就是要引进西方优势思维,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不足,这是好事,也是应该做的。
提高思维能为,就要寻找提高能力的方式,这是我们学习哲学的任务。
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中的辨证思维或逻辑思维,具体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人类思维中所必须具备的。
抽象想象⼒与具象想象⼒我发现,即使是⼈的抽象思维也会分为很多层次。
并不是说⼀个⼈善于“⼏何思维”,⽽另⼀个⼈不善于。
在这点上,关于想象⼒,我⾄少可以把它分成两类:抽象派和具象派。
对于⼀个盒⼦,具像派很容易把它想象成⼀个粉笔盒、⽂具盒、饭盒;⽽抽象派则更喜欢想象于抽象于事物(连他⾃⼰也不去定义是什么),⽽单纯地进⾏旋转(最常见的思维)、移动、及抛掷(带弹跳)。
乍看,好象抽象派的思维能⼒确实⽐具象派强——确实也如此。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相反——往往是具象派更受欢迎。
为什么?——因为社会中更多的⼈属于具象派,由于倾向⼒和亲和⼒的原因,⾃然⽽然,具象派更受宠。
⽐如你在⽣活中考虑⼀个问题,抽象派倾向于“做事的道理”,⽽具象派更主张“该如何去做”;抽象派总喜欢写⼀些“看似哲理的书”,⽽具象派总会写⼀些实实在在的故事。
为什么哲理不会错?因为它是⼀种抽象——就好象我们永远不会说“盒⼦是⽅的”有错。
只要它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我们也永远认为它有错。
这种思维有实际意义吗?有。
因为它拓展了⼈类思维的领域,⼀旦这些暂时为抽象的领域,被具体的具象⼈所继承的时候——好⽐⼀个球⾏——抽象⼈可以把它想象成带有很多⼩尖刺——它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当具象⼈把他时间成⼀颗颗⽔雷,甚⾄是玩具的“粘粘球”(你玩过吗?),我们便会有具体的印象了——也许将来还会有其他实现。
现在,你⼤概对抽象和具象有了⼀个⼤概的认识。
但是,分清它们,⼜有什么⽤呢?我想告诉你,⼀切创造性的领域,最需要具象思维——这可能会另你很吃惊!是的,是需要具象,⽽不是抽象。
为什么?!你在看电视剧。
对吧?那是具象的实现。
听⾳乐、跑步、吃饭、写字……我们正在修楼房,甚⾄需要想象:那个钢管什么什么样⼦的,砖是什么样⼦的。
甚⾄我们造⽕箭,也要考虑:那时发射是什么样⼦的?材料要⽤什么?燃料要⽤什么?做成什么形状。
……⼀切细节,细到我们能够在这个有机世界中去实现它。
——是的,这就是具象思维,与整个世界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对电视编导的创作影响
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在电视编导的创作中都有重要的影响。
抽象思维能够帮助编导更好地理解情节,把握整体格局,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故事更富有深度和艺术性。
例如,抽象思维可以帮助编导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从而创作出更富有思想性的电视作品。
具象思维则强调具体画面和场景的描绘,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情节的细节。
具象思维还能够帮助编导想象并创造出各种具体的演员、服装、道具等,让故事更富有视觉冲击力。
特别是在科幻、奇幻等类型的电视作品中,具象思维尤为重要。
因此,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在电视编导的创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编导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创作出既富有思想深度又具有视觉感染力的作品。
高中数学数学七大基本思想方法汇总数学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它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精确的推导能力。
而数学的思想方法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们指导着我们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下面我将对数学七大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汇总。
第一,抽象与具象思维。
抽象是从具体事物中提取出其特有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它是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抽象思维,我们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简化问题,提炼出问题的本质。
具象思维则是从一般规律中归纳特殊情况的思维方法,通过具象思维,我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具体化,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第二,演绎与归纳思维。
演绎是根据已有的前提和规则,从已知的事实中推导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方法。
通过演绎思维,我们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将已知的数学定理和命题应用到新的问题中,进而推出新的结论。
归纳则是通过观察特殊情况,总结规律,进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通过归纳思维,我们能够从具体的实例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从而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
第三,直观与符号思维。
直观思维是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理解和表达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以图形、图像和物理模型等形式进行思考,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符号思维则是通过符号、公式、等式等数学符号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方式。
它能够把问题转化为符号形式,进行精确地推导和计算。
第四,分析与综合思维。
分析思维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部分,分别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思维方法。
通过分析思维,我们能够深入理解问题的内部结构和关系,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脉络和解决途径。
综合思维则是将各个部分的分析结果综合起来,得出整体性的结论或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通过综合思维,我们能够将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得到更全面和完整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第五,直觉与严谨思维。
直觉思维是通过内在的直觉和洞察力,快速而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
直觉的好坏往往与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知识的储备有关。
严谨思维则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要求严谨的论证和推导过程的思维方法。
浅谈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浅谈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希望大家喜欢!1.什么是抽象?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一定事物、状态或过程之间总存在某些相似的方面(共性)。
把这些相似的方面集中和概括起来,暂时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抽象。
或者说,抽象就是抽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暂时不考虑它们的细节。
2..抽象与具象百度百科解释抽象:抽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途径,运用概念在人脑中再现对象的质和本质的方法,分为质的抽象和本质的抽象。
“抽象”这个词拉丁文为abstractio,它的原意是排除、抽出。
在自然语言中,很多人把凡是不能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叫做“抽象”;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那么电流是抽象的,水流就是具象的;细胞是抽象的,鸡蛋是具象的;红外线是抽象的,太阳光的具象的。
抽象与具象之间是什么关系?抽象和具象是互补的。
把事情想太简单或者太复杂,可能都不够有功力,真正的高手就是要把简单的事情先复杂化(全面、周全、系统),然后——抽丝剥茧,再把复杂回归到简单。
从简单到复杂,体现的是系统化,全面性。
从复杂到简单,则更多要进行抽象化思考。
这就好比我们经常说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道理。
如果把抽象理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比如,我把电流比作水流,把细胞比作鸡蛋(未受精的鸡蛋也是一个细胞)。
所以,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理解为通俗易懂的东西,也是一种能力,也需要一定的功力。
3.为什么要抽象?抽象是一种方法,用于克服人类的缺陷。
人类的认知过程中遵守Miller法则: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极限是集中注意力在7+-2个事物上。
Miller法则是人类智力的基本局限,这就像人弹跳的极限,人忍受肌饿的极限一样,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因素,人们不可能战胜自己的自然本性。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介绍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你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吗?下面,店铺来为你介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用概念来代表现实的事物,而不是象形象思维那样用感知的图画来代表现实的事物;抽象思维是用概念间的关系来代表现实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象形象思维那样用图画的变换来代表现实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为人类超越自己的感官去认清或者更加宏观或者更加微观或者更加快速变化的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如果没有抽象思维的准确性,即不能准确界定概念和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这种可能性就无法变成现实性。
因此,准确地形成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是抽象思维方法的最基本的规则。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属于理性认识阶段。
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
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
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
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依附客观具体事物的形象所进行的思维。
它所描绘的是能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具体事物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
有人称之为“艺术思维”。
形象思维有两种表达方法1、光写形象,从形象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李白的《军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此诗就是用形象的描绘,来说明唐军奋勇杀敌,战斗激烈的事实的。
诗中所用的词,如“骝马、白玉、鞍、沙场、月色、铁鼓、金刀、血”,都有形象,是读者在生活中看到过的;“震”有声,可以听见;“寒”是气温,可以感觉到;“跨”是动作,也可以看见。
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象思维:这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
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通过具象的形式来表达和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
2. 情感思维:艺术创作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通过情感表达来传递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触动。
3. 创造性思维:艺术创作需要打破常规,寻求创新和突破。
创造性思维表现在艺术家运用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4. 灵感思维:艺术创作往往需要灵感的激发,这种灵感来自于生活的体验、文化的熏陶和个人感悟等多种因素。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捕捉和运用灵感,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或表现形式。
5. 抽象思维:虽然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中的主要思维方式,但抽象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作用。
抽象思维可以帮助艺术家对具象的事物进行概括和提炼,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在意义和主题。
总之,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维特点多种多样,这些特点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跨文化翻译中的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1. 康兆春,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032;2. 蒋晓萍,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006)摘要:中西思维模式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中国的具象思维与西方的抽象思维就是重要的区别之一。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具有不同哲学渊源,在文化表征上也各不相同。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给跨文化翻译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译者采取相对应的手段来灵活处理,才能实现成功的跨文化翻译交流。
关键词:具象思维抽象思维跨文化翻译引言不同的语言文化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不同层面。
思维模式的差异常常导致跨文化误交际,使交际的双方不知所云,同时也给跨文化翻译带来挑战,探讨两种语言之间的这种思维模式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翻译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具象思维所谓具象,即具体的形象。
视觉上的大小形状,听觉所感知的节奏和旋律,嗅觉上的香臭,都可以囊括于具象之中。
具象思维是大脑从记忆储存中选取思想,通过类比、比喻和象征形成新的观点的过程[1]。
具象思维对形象材料之依赖,有如水之于鱼。
主体依据大脑记忆储存中的形象,对之进行分析、整合、类比、比喻、比较加工,进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具象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形象性。
形象材料是具象思维运筹的先决条件。
形象性是具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
其二是非逻辑性。
具象思维对事物的认知呈非线性的,它往往是跳跃式地整合形象,因而它缺乏逻辑。
其三是粗略性。
具象思维对事物的认知是定性而非定量分析和认识,往往具有粗略性。
其四是想象性。
具象思维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对所储存的形象进行想象加工,组成新形象,加深认知。
具象思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这种思维模式比较清晰地体现在儒家思想一些经典里,如“六经”、“四书五经”、“十三经”等。
位居“六经”之首的《易经》提出用图象来表意,64卦均由图象而成,象征天地人。
作为思维的工具,汉字也是具象思维的表征。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外壳。
我不知道德语的外壳怎么说,也不知道是否
原文就是这样理解的。
不过这中介一种比喻,是一种帮助理解的近似说法。
语言的发明和演化的确是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原因有二:一是简化
思考过程,强化了人脑的作用;二是便于沟通,强化了社会的作用。
这第二点的沟通不
光是生者之间的,在书面语言发明后,还包括生者通过书面语言与死者之间的沟通。
但我认为其实人的思维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图象思维(直观思维或具象思考),第二是抽象思维(符号思维,特别是语言思维)。
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两者的关系。
先要谈的是抽象思维里最重要的部分,即语言思维里的语言。
语言学是一个很大的门类,甚至分出了不同的流派。
这里只讨论概念和分类上层
面上的语言。
在这个层面上,语言其实是一个概念和分类的系统。
分类和概念是相互联系,把分类后的每个类别进行命名,就够成一个概念。
动词:对动作进行分类和命名;名词:对不同类别的事物进行命名;形容词:对不同的情状进行命名;这些是实义词。
关系词,把上述实词的关系进行分类。
有了语言,你只需要用声音、符号、手势就可以表达意思了。
比如:太阳出来了。
这是名词+动词的形式。
太阳是个专有名词,所以不是一个类别,而是一个特定的事物,当然可以看成类的极限,即一个事物作为一类,或者一个事物构成的集合。
出来是一
个动作的描述,可以指很多东西从无到有呈现在你面前的动作过程。
另比如:星星亮了。
这是同样的结构,但星星是一个类别词,是很多类似性质的事物构成的集合。
听说最初教美国盲哑作家海伦语言时,要不停的在她的手上划一个事物的单词,
最后海伦终于知道,那个语言符号就指一个或一类具体的事物。
这样在思考时我们就
可以考虑抽象(类别词)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不同考虑特别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类别本身
之间的关系;在沟通时,我们不能画出具体的事物的图景来传达。
其实大部分类别词不
易传达的,我们讲马时是指各类马的,但我们画马时只能是一个特定的马列,况且很
多关系类的词和情况类的词不易传达的。
以上的准备其实是一些常常读得到的知识。
但是我想讲的一个问题是人类太重视
语言思维常常忽视了图形思维,而对于原创性思维,其实图形思维常常也是很重要的。
图形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用自己掌握的视觉形象来清理和重构我们已有的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