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复习方案北京数学中考复习方案课件:专题突破篇+专题六 北京中考代数综合题(共21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023.50 KB
- 文档页数:21
2015年中考数学复习备考计划(一)、吃透考纲把握动向在复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针对性,提高效率,避免做无用功。
在对基本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考纲,不仅要明确考试的内容,更要对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了然于心。
平时多关注近年中考试题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评价报告,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中考信息,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围绕课本注重基础从近几年的上海中考数学卷来看,都很重视基础知识,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
试题至少有一半以上来源于教材,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
针对这一情况,提醒考生,在剩下的不多的复习时间里,必须注意回归课本,围绕课本回忆和梳理知识点,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构、熟悉。
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知识重点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三)、针对专题攻克板块复习中,应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
对于重点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
例如,函数是整个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以它为主干,与不等式、方程、相似形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复习。
(四)、规范训练提高效率学生常常把计算错误简单地归结为粗心,其实不然,这有可能是基础不牢固,也有可能是技巧不熟练。
建议考生,在复习阶段要注重培养自己在解题中的运算能力,每次练习做到熟练、准确、简捷、迅速。
经验表明,每次作业、考试后建立的错题本,是学生检查和总结自身薄弱环节的有效方式。
在复习阶段,考生需要的就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集中精力,提高效率。
(五)、有计划才有主动从一个学生的计划上就可以体现出你能抓住的是西瓜还是芝麻,这是对学生条理性的检验。
有了一个量身定制、有的放矢的复习计划,才真正抓住了主动权。
(六)、注重双基强化课本正如前面提到的,近几年的中考上海数学试卷体现了全面考察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注重通性通法的特点。
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注重“双基”训练,重点要求以课本知识为主,对整个初中学过的知识熟记、归纳、总结,并参照课后习题反复思考、加深理解,做到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中考总复习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完整版中考总复习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专题1 有理数及其运算一、中考要求: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并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二、知识要点:1.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2.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3.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4.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5.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乘积为 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7.有理数分类应注意:(1)则是整数但不是正整数;(2)整数分为三类:正整数、零、负整数,易把整数误认为分为二类:正整数、负整数.8.两个数a、b在互为相反数,则a+b=0.9.绝对值是易错点:如绝对值是5的数应为士5,易丢掉-5.10.乘方的意义: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1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1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1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1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1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a b、为任意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 b)+c=a+(b+c)(a, b,c为任意有理数)17.有理数加法运算技巧:(1)几个带分数相加,把它们的整数部分与分数(或小数)部分分别结合起来相加(2)几个非整数的有理数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结合起来相加;(3)几个有理数相加,把相加得零的数结合起来相加;(4)几个有理数相加,把正数和负数分开相加;(5)几个分数相加,把分母相同(或有倍数关系)的分数结合相加.18.学习乘方注意事项:(1)注意乘方的含义;(2)注意分清底数,如:-a n 的底数是 a ,而不是-a三、经典例题剖析:1.-(-4)的相反数是_______,-(+8)是______的相反数.2.把下面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里.-3,7,-25,0,2003,-1.41,0.608,-5 %正有理数集{…};负有理数{…};整数集{…};有理数{…};3.计算:|-22|= ;1-|-2|= ;(-3)3= ;(-2)×(-3)=____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数学(北京专版)九年级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京考探究+热考京讲):第37课时++投影与视图【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数学(北京专版)九年级总复习课件(考点聚焦+京考探究+热考京讲):第36课时++轴对称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5课时:图形的旋转)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4课时:图形的平移)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3课时:与圆有关的计算)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2课时: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1课时:圆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30课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9课时: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8课时: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7课时:锐角三角函数)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6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5-01-142015北京中考复习课件(第25课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5-01-142015北京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24课时:全等三角形) 15-01-142015北京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23课时: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15-01-142015北京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 15-01-142015北京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21课时三角形) 15-01-142015北京中考复习课件(第20课时:几何初步及平行线、相交线)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9课时:概率)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8课时:统计图表) 15-01-14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7课时:基本统计量)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6课时: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5课时: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4课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3课时: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2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1课时: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5-01-14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10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9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8课时:分式方程)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7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6课时:一次方程组)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5课时: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4课时:分式)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3课时:整式与因式分解)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总复习课件(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 15-01-13(中考)2015北京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15-01-13(中考)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九:中考现场学习型15-01-07(中考)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八:中考代几综合题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七:中考几何综合题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六:中考代数综合题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五:中考操作与探究题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四:中考圆中档题分析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三:中考四边形中档解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二:中考填空题压轴题15-01-07(中考) 2015北京数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突破一:中考选择题压轴题15-01-07(中考)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2015初三数学复习备考计划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就本学期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拟定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3月初—4月底】(共计8周)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1)目的:过三关①过记忆关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3)配套练习以《高分突破》为主,按照考点分类进行知识点的复习,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模式为:前一天的作业为第二天的知识点回顾和基础题部分,第二天进行串讲知识点和部分题,当天布置本节知识点的巩固题和第三天的知识点回顾和基础题。
(6)知识点共计47个,分散在21个专题内。
(共计八周)考点1:实数的有关概念考点2: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考点3:代数式考点4:整式及其运算考点5:因式分解考点6:分式的概念和性质考点7:分式的运算考点8:二次根式考点9: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考点10: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考点11:一元二次方程考点12: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考点13:分式方程及其应用考点14:不等式(组)考点15:不等式(组)的应用考点16:位置的确定考点17:函数的表示考点18: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点19: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点20: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考点21: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考点22:函数的应用考点23:线段与角考点24: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25: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考点26:全等三角形考点27: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考点28: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考点29:矩形考点30:菱形考点31:正方形考点32:圆的有关性质考点33: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考点34:与圆有关的计算考点35:平移考点36:轴对称考点37:旋转考点38:相似三角形考点39:相似的应用考点40:锐角三角函数考点41: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考点42:投影考点43:视图考点44: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考点45:统计图表及其应用考点46:事件与概率考点47:概率的应用二、第二轮复习【5月4—5月30】(共计四周)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中考冲刺系列——数学复习策略距离2015年中考还有25天,25天学生们还能干嘛?除了心里上的、饮食上的,学生们还能否在知识上再冲刺一次?学而思赵云辉老师觉得学生们只要做到如下三点,中考数学成绩可以再提高。
一、同学们要了解,2015年中考数学试卷的变化:1、试卷整体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不会出现难度系数0.2以下的题目,即最后一题难度降低。
26、27、28、29第一问要80%的学生会做,第二问50%的学生能做且能得分,26、27、28第三问40%学生能做且得分,29题第三问30%学生能做且得分。
2、试卷题量增加4道题目增加了两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
难度下降、题量增加,说明2015年中考数学更看重基础题,所以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基础题目都是最重要的,当然在最后一段时间,如果能保证基础掌握牢固的同时提高一下压轴题,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二、同学们还要了解,2015年中考重难点题型的分布及考点,做到针对性突破:第10题——选择最后一道——考察动点产生的函数图像——重点采用特殊值法解决第12题——填空最后一道——考察找规律——主要分为递进规律和循环规律第25题——圆——考察证明及线段计算——重点采用相似、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积变换第26题——阅读材料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理解主人公出题的考点是什么第27题——代数综合——考察数形结合——重点是交点问题、图像变换等问题第28题——几何综合——考察平移、旋转、轴对称——重点掌握三大变换的模型第29题——新定义——重点把题读懂,明确定义。
三、建议分层复习:第一层:一模数学成绩在95分以下: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和中档题目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建议接下来重点在于基础题和中档题目的练习,争取中考103分左右;具体做法:坚持每天抽出80分钟的时间用于历年一模、二模数学试卷:1——25题、26、27、28、29题第一问练习,当做完试卷后,一定要把错题整理一下,问一下老师,把错题的原因搞明白,并整理到笔记本上,孩子刷题的目的不光是练习自己的考试速度,更重要的是查漏补缺,争取做到0失误。
北京中考数学备考方案及计划如下:
一、备考方案
1. 全面复习:按照中考数学考查的内容和要求,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
重点复习核心知识点,如代数式、方程、函数、三角形等,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2. 查漏补缺:通过对平时练习和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3. 真题训练:加强对历年中考数学真题的训练,了解中考数学的命题规律和趋势,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 模拟考试:积极参加模拟考试,模拟真实的中考环境,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5. 考前冲刺:在考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重点复习易错知识点和核心知识点,同时加强真题训练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二、备考计划
1. 第一轮复习:从初二下学期开始,逐步过渡到初三上学期,以全面复习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第二轮复习:初三下学期开始,以专题复习为主,将数学知识分为不同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复习,如函数、三角形、方程等。
3. 第三轮复习:在二模考试后,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以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为主,同时对易错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4. 考前一周:进行考前模拟考试,同时加强对易错知识点的复习,做好考前的最后冲刺。
总之,中考数学备考需要制定全面的备考方案和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和归纳,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