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微模块解决方案V1.0+
- 格式:pptx
- 大小:40.10 MB
- 文档页数:61
FusionModule500微型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一体柜一体柜+电池柜、一体柜+网络柜一体柜+网络柜+电池柜一体柜+网络柜+电池柜X2FusionModule500微型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一体化集成UPS 、配电、监控、电池在一个机柜内。
所有部件工厂预制、预装、预调试,现场安装简单易行,可实现快速部署。
自带远程web 界面监控功能,可实现单个网点点远程运维。
同时,可配备华为NetEco 网管系统,实现多个网点点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简介简单•一体化预集成,现场安装仅需2小时•电池远程放电、手机APP 、短信告警、远程web 平台监控 •多网点统一管理,简单运维高效•机柜级机房,节省占地至少50%可靠•民用空调来电自启,无机房过热风险 •电池过热智能关断,防止起火特性应用场景•金融营业网点、教育、医疗、公安、中小企业、商业零售等 •无需专用机房大屏展示网点n网点2网点1集中网管NetEco项目描述42U24U整体参数电源制式220/230/240Vac, 50/60Hz, 1Ph+N+PE 工作温度0-40o C 湿度范围5-95%海拔高度0~4000m (1000以上降容使用)认证证书CE 、ROHS 、REACH 机柜系统机柜尺寸W ×D ×H (mm)600×2000×1100600×1200×850机柜组成IT 柜、IT 柜+网络柜,IT 柜+电池柜、IT 柜+网络柜+电池柜单IT 柜、IT 柜+电池柜ICT 可用空间ICT 空间36U (不配电池包)、24U (4电池包)17U (不配电池包)、11U (2电池包)配电系统系统输入输入总开关32A (3kVA)、63A (6kVA,10kVA)32A (3kVA)、63A (6kVA)系统输出输出回路4×40A/1P+1×16A/1P (6kVA/10kVA)2×16A/1P+3×10A/1P (3kVA)4×40A/1P+1×16A/1P (6kVA)2×16A/1P+3×10A/1P (3kVA)UPS容量3kVA 、6kVA 、10kVA 3kVA 、6kVA配置单UPS 功率因数0.9效率94% (3kVA/6kVA),94.5% (10kVA)rPDU安装方式竖装 (6kVA/10kVAUPS)横装 (3kVAUPS)横装类型IEC/国标配置IEC :20xC13+2xC19GB :20x10A+2x16A IEC :8xC13GB :7x10A 电池包容量7AH/9AH 数量0~40~2备电备电方式电池包/电池架/电池柜蓄电池柜备电时间15min~4H 监控系统监控采集器ECC800空调来电自启选配短信告警选配手机APP 选配水浸标配温湿度传感器标配门磁标配烟感标配大屏显示选配电池智能管理选配 (蓄电池备电时)Web 访问标配视频选配网管系统NetEco6000选配,实现多网点集中监控,统一管理散热系统散热自然散热尺寸/重量包装尺寸W ×D ×H (mm)734×1268×2200734×1068×1400净重144kg (不配蓄电池包)100kg (不配蓄电池包)电池包重量61kg (7AH),69kg (9AH)参数免责声明本文档可能含有预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未来的财务、运营、产品系列、新技术等信息。
微模块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微模块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1·1 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1·2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定义及特点1·3 解决方案概览二、需求分析2·1 客户需求调研2·2 用户规模和业务需求分析2·3 数据中心功能需求分析2·4 技术需求分析2·5 安全需求分析三、整体设计3·1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3·1·1 逻辑架构设计3·1·2 物理架构设计3·2 硬件设备选择和配置3·2·1 服务器选择和配置3·2·2 网络设备选择和配置3·2·3 存储设备选择和配置3·2·4 供电和供冷设备选择和配置 3·3 软件系统选择和配置3·3·1 操作系统选择和配置3·3·2 虚拟化软件选择和配置3·3·3 数据库系统选择和配置3·3·4 安全软件选择和配置四、实施方案4·1 网络拓扑规划4·2 服务器架设4·3 系统安装和配置4·4 数据迁移和同步4·5 安全策略和权限设置4·6 性能测试和优化五、运维支持5·1 运维管理工具选择和配置5·2 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5·3 数据备份和恢复5·4 系统更新和升级5·5 故障处理和维修六、法律法规及注释6·1 数据隐私保护法律及相关条款 6·2 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管理规定 6·3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法规定6·4 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及条款 6·5 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附件:附件1:技术架构图附件2:设备清单及配置信息附件3:测试报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数据隐私保护法律及相关条款:指用于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FusionModule2000 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V500R002 安装指南(2000mm 高机柜,单排密封通道,380V)文档版本04 发布日期 2017-06-30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7。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前言概述本文档主要介绍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下文简称“智能微模块”)的安装方法。
读者对象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硬件安装工程师●调测工程师●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符号约定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修改记录修改记录累积了每次文档更新的说明。
最新版本的文档包含以前所有文档版本的更新内容。
文档版本04 (2017-06-30)优化文字描述。
文档版本03 (2016-10-31)增加了底座、推拉门门禁和绕柱场景的安装描述。
文档版本02 (2016-08-30)将产品名称由IDS2000改为FusionModule2000。
文档版本01 (2016-06-07)第一次正式发布。
目录前言 (ii)1 安装前准备 (1)1.1 搬运及摆放注意事项 (1)1.2 开箱验货检查 (2)1.3 安装环境检查 (3)1.4 场地要求 (4)1.5 文档准备 (6)1.6 工具仪表准备 (7)1.7 随设备发货工具介绍 (11)1.8 施工人员技能要求 (13)1.9 安装流程 (14)2 场景说明 (15)3 硬件安装准备 (17)3.1 空调安装准备 (17)3.1.1 物料准备 (17)3.1.2 NetCol5000-A 35kW空调安装准备 (17)3.1.2.1 制冷剂R410A(选配) (17)3.1.2.2 冷冻油 (19)3.1.2.3 管路组件 (19)3.1.2.4 加湿器进水管、水泵排水管和自排水管 (20)3.1.2.5 管路支撑 (21)3.1.2.6 电缆准备 (22)3.1.2.7 检查气压 (22)3.1.2.8 拆除浮子固定钣金件 (24)3.1.2.9 拆除压缩机固定钣金件 (26)3.1.3 NetCol5000-A 25kW空调安装准备 (27)3.1.3.1 制冷剂R410A(选配) (27)3.1.3.2 冷冻油(选配) (29)3.1.3.3 集油弯和反向弯(选配) (29)3.1.3.4 加湿器进水管 (30)3.1.3.5 排水管 (30)3.1.3.6 管路支撑 (31)3.1.3.7 电缆准备 (32)3.1.3.8 软水机(工程采购) (34)3.1.3.9 检查气压 (34)3.1.3.10 拆除运输固定钣金件 (36)3.2 拆除栈板 (39)3.2.1 拆除配电柜栈板 (39)3.2.2 拆除IT柜栈板 (42)3.2.3 拆除NetCol5000-A 35kW空调栈板 (43)3.2.4 拆除NetCol5000-A 25kW空调栈板 (43)3.3 (可选)调整IT柜侧板 (44)3.4 (可选)调整电池柜侧板 (45)3.5 (可选)安装配电柜尾框 (46)3.6 (可选)安装600mm宽空调围框 (51)3.7 (可选)安装300mm宽空调围框 (55)3.8 (可选)安装底座 (56)3.8.1 底座安装注意事项 (56)3.8.2 安装可调尺寸底座 (57)3.8.2.1 安装机柜底座 (57)3.8.2.1.1 拼装底座 (57)3.8.2.1.2 定位底座 (59)3.8.2.1.3 固定底座 (61)3.8.3 安装固定尺寸底座 (63)3.8.3.1 摆放300mm宽空调底座 (63)3.8.3.2 摆放600mm宽IT柜/电池柜/网络柜底座 (65)3.8.3.3 摆放600mm宽空调/配电柜底座 (65)3.8.3.4 摆放800mm宽固定底座 (68)3.8.3.5 固定底座 (68)3.9 安装空调室外机及预布管路 (70)4 安装机柜 (71)4.1 安装机柜(有底座场景) (71)4.2 安装机柜(无底座场景) (74)4.3 安装机柜配件 (77)4.3.1 (可选)取出PDU2000线缆及工业连接器 (77)4.3.2 (可选)安装横装接地铜排 (79)4.3.3 (可选)安装竖装接地铜排 (80)4.3.4 (可选)设置机柜密码锁 (81)5 安装密封通道 (85)5.1 安装围板 (85)5.2 安装天窗 (87)5.2.1 天窗介绍 (87)5.2.1.1 600mm宽控制天窗 (87)5.2.1.2 800mm宽控制天窗 (87)5.2.1.3 600mm宽平顶/翻转天窗 (88)5.2.1.4 800mm宽平顶/翻转天窗 (89)5.2.1.5 300mm宽平顶天窗 (90)5.2.2 固定天窗 (91)5.2.3 安装翻转天窗电磁锁 (92)5.3 安装端门 (93)5.3.1 安装端门下安装件 (94)5.3.2 安装旋转门 (96)5.4 粘贴机柜标签 (106)5.5 (可选)安装通道级照明灯 (108)6 (可选)安装走线槽 (112)6.1 安装600mm宽走线槽 (112)6.2 安装300mm宽走线槽 (116)6.3 安装800mm宽走线槽 (118)6.4 安装走线槽端板 (118)7 安装监控设备 (120)7.1 网络柜设备布局 (120)7.2 (可选)安装服务器 (121)7.3 (可选)安装VCN500 (123)7.4 (可选)安装交换机 (124)7.5 安装ECC800 (126)7.6 (可选)安装机柜采集器 (128)7.7 安装控制天窗上的监控部件 (129)7.7.1 安装摄像机 (130)7.7.2 (可选)安装感烟探测器 (134)7.7.3 (可选)安装多功能传感器 (134)7.8 (可选)安装端门上的监控部件 (136)7.8.1 旋转门监控部件布局 (136)7.8.2 安装执行器/转换器 (136)7.8.3 安装声光告警器 (139)7.8.4 (可选)安装旋转门电磁锁 (140)7.8.5 安装按钮 (145)7.8.6 安装PAD安装件 (146)7.8.6.1 安装指纹刷卡门禁机 (147)7.8.6.2 安装指纹密码刷卡门禁机 (148)7.8.6.3 安装密码刷卡门禁机 (149)7.8.6.4 安装IC卡读卡器 (150)7.8.6.5 安装PAD电源连接器 (151)7.8.6.6 安装PAD (154)7.8.6.7 固定PAD安装件 (156)7.9 安装走线槽上的监控部件 (159)7.9.1 安装智能ETH插座 (159)7.9.2 (可选)安装ETH转换器 (161)7.10 安装温度传感器 (162)7.11 温湿度传感器布局原则 (163)7.12 安装温湿度传感器 (165)7.13 安装WLDS900水浸传感器(用于智能微模块) (167)7.13.1 连接WLDS900水浸传感器线缆 (167)7.13.2 敷设水浸检测绳(上走水管场景) (169)7.13.3 敷设水浸检测绳(下走水管场景) (171)8 (可选)安装房间级走线架 (173)9 安装机柜封板 (174)10 系统走线 (176)10.1 系统走线总则 (176)10.2 单排密封场景走线路径 (181)10.3 机柜门监控部件走线路径 (182)10.4 网络柜走线路径 (183)10.5 旋转门监控部件走线路径 (184)10.6 通道级照明接线 (185)10.7 连接短信Modem线缆 (187)10.8 连接智能微模块接地线 (189)10.8.1 机柜接地 (189)10.8.2 (可选)连接底座接地线 (191)10.9 供配电系统接线 (192)10.9.1 蓄电池接线 (192)10.9.2 供配电设备接线 (198)10.10 温控系统接线 (198)10.11 管理系统接线 (199)11 安装检查 (200)12 上电调测 (201)12.1 上电顺序 (201)12.2 调测供配电系统 (201)12.3 调测制冷系统 (202)12.4 调测机房管理系统 (202)A 附录 (203)A.1 联系华为客户服务中心 (203)A.2 安装膨胀螺栓 (203)A.3 安装浮动螺母 (204)A.4 绕柱场景(600mm宽IT柜场景) (205)A.4.1 绕柱安装场景说明 (205)A.4.2 绕柱场景安装流程 (211)A.4.3 安装机柜下封件 (211)A.4.4 安装靠近通道侧围板 (212)A.4.5 安装可调天窗 (214)A.4.5.1 安装天窗连接板 (215)A.4.5.2 安装抽拉式侧梁 (216)A.4.5.3 安装可调天窗侧封板 (217)A.4.5.4 安装PC板托架与PC板 (220)A.4.6 安装走线架 (223)A.4.7 安装远离通道侧围板 (227)A.5 安装除湿机 (228)A.6 (可选)连接工业连接器线缆 (232)A.7 (可选)连接PDU2000线缆 (233)A.8 IT柜内走线路径示意 (237)A.9 制作监控线缆 (242)A.10 (可选)连接机房消防系统与门禁执行器联动线缆 (243)A.11 (可选)连接机房消防系统与天窗执行器联动线缆 (244)B 常用螺钉力矩 (245)C 安装检查 (247)D 缩略语 (250)1 安装前准备1.1 搬运及摆放注意事项空调搬运注意事项●设备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搬运。
模块化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S 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S 是华为新一代智能微模块,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简、绿色、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FusionModule2000-S 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智能母线、温控、机柜、通道、布线、监控等集成在一个单排通道内,达到快速交付,按需部署的需求。
与此同时,华为智能微模块通过i 3构筑核心子系统智能化,全面提升供配电、温控系统可靠性、节能性,并引入AI 技术,实现供配电和制冷的智能联动控制,并对机房资产进行自动化管理,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及运维效率。
产品简介•高密HPC 超算:1600mm 深度密闭冷、热通道,单柜密度最大可支持30kW/R ,可应用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超算应用等,可适配900mm 超深服务器安装,为HPC 提供成套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极简单排MDC :1350mm 深度密闭热通道,极简设计免通道设计,建筑适应性强,可应用于空间小,层高低等恶劣条件下绝大多数机房的部署需求。
应用场景极简:•All-in-One 一体化设计,一站式快速部署,柔性灵活扩容•机房改造场景量身打造,无需架高底板,最低部署高度仅2.3m ,通道紧凑设计,1350mm 深实现机柜内密闭热通道,1600mm 深实现冷热全密闭绿色:•冷电控一体化设计,SmartLi Inside * 支持华为智能锂电池入列,高密节地,相比传统“插花式”部署,节省占地50%+•环境适应性强:独立冷热通道,机房冷量无占用,周边设备无影响。
•低PUE ,相比传统方式PUE 降低30%智能:•列间温控垂直智能分区,精确匹配主设备散热特性。
风量冷量智能跟随,稳定运行无热点安全:•温控系统N+1 备份,智能母线支持2N 备份,提供电信级可靠性•冷热通道密闭机柜自动弹门,实现应急散热,消防联动产品性能机柜内自带热通道一体化U P S智能锂电柜IT IT空调IT IT IT空调IT IT IT1350mm配电柜IT IT空调IT IT IT空调IT IT IT密闭冷通道(热通道机柜自带)1600mm高密HPC 场景典型布局示意图极简单排MDC 场景典型布局示意*为可选配置技术参数版权所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1。
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微模块数据中心根据高效节能、优化管理的基则设计而成,包含了制冷模块、供配电模块以及网络、布线、监控、消防等模块。
微模块有向外供电接口、制冷接口、网络接口以及通过顶置弱电与强电槽预留综合布线接口。
采用列间空调进行制冷,实现了100%的高显热比,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整体加湿与除湿能耗,列间空调使气流循环路径最短,在有效冷却的前提下提高数据中心热密度,实现了数据中心的节能制冷。
微模块数据中心心系统由高性能机柜系统、配电列头柜系统、热交换机散热系统、消防冷通道系统、综合走线系统及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组合而成。
采用独特的冷热循环通道设计,整个机房部的冷、热气流交换都在部封闭空间完成,与机房外部不联通;其道走廊为冷通道区,机柜后部(200mm空间)为热通道区,通过交换机的冷热循环交换实现对设备的制冷和散热,使得整个制冷系统更高效、节能、环保。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综合管理系统集融了包括动力监控、环境监控、安保监控、远程监控、多媒体报警5大监控管理功能,使得整个数据中心机房所有的物理环境、微环境因素得到了实时的监控管理,机房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数据中心机房的运行数据情况。
另外,整个微模块数据中心还配备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列头柜)、消防联动顶板系统、自动移门系统、综合走线系统,让整个数据中心配套设施更完善,各项实际应用功能更齐全,为网络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机房综合解决方案。
微模块数据中心示意图2. 设计原则计算机机房是各类信息的中枢,机房建设工程必须保证计算机系统设备能够达到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同时还为机房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美观、舒适的工作环境。
为使机房工程的设计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对如下几点进行着重考虑:方案完善性设计方案的完善性机房工程一旦竣工,不宜再进行阶段性翻新、改造。
装修美观性机房的装修效果:要达到舒适宜人,简洁明亮。
安全可靠性机房设计强调以安全可靠为准绳:有完善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可靠的配电方案、功能齐全的设备环境、有效的防雷防过压及接地保护措施。
一、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
传统的数据中心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高效、灵活和可靠性的需求。
因此,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微模块数据中心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数据中心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微模块,每个微模块都具有完整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可以独立运行和扩展。
这种解决方案具有高效、灵活、可靠、节能等优点,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
二、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硬件架构1、微模块的构成微模块数据中心由多个微模块组成,每个微模块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
每个微模块都具有独立的供电、散热和监控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和扩展。
微模块的设计使得数据中心的硬件资源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可靠性。
2、计算模块计算模块是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核心,包括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等。
服务器采用高密度设计,可以支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需求。
存储器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具有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网络设备采用高速以太网和光纤通道技术,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3、供电模块供电模块是微模块数据中心的重要部分,负责为计算、存储等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供电模块采用冗余设计,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此外,供电模块还采用了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和节能技术,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
4、散热模块散热模块是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另一个关键部分,负责为设备提供良好的散热环境。
散热模块采用先进的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循环将设备的热量带走并排放到室外。
这种散热方式具有高效、静音等特点,可以保证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
5、监控模块监控模块是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神经系统,负责对整个微模块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监控模块采用智能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
通过监控模块,管理员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处理,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2023微模块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CATALOGUE目录•概述•微模块数据中心的设计与构建•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实施与运营•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市场趋势与前景展望01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微模块数据中心是一种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模块化设计,以实现高效、灵活、可扩展的数据中心部署方式。
它将传统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微模块,每个微模块都包含完整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并可独立运行和管理。
特点微模块数据中心具有高效、灵活、可扩展、快速部署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数据中心部署,同时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成本。
它采用标准化设计,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相兼容,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和扩展。
此外,微模块数据中心还具有高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能够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微模块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厂商和用户开始关注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趋势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模块数据中心的性能和功能也在不断提升。
未来,微模块数据中心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以满足用户对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的需求。
趋势二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必要性一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数据中心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快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必要性二微模块数据中心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同时,它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减少数据中心的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
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必要性02微模块数据中心的设计与构建设计与构建流程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设计方案,包括建筑结构、电力、空调、网络等系统的设计。
需求分析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数据中心的规模、功能、预算等。
模块划分将数据中心按照功能和地理位置进行模块划分,每个模块包含相应的设备和服务。
微校通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微校通智慧校园平台,是利用物理网和云技术教学、教务、生活、管理等的数据采集、智能处理,为管理者和各角色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分析。
为提高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微信自媒体的强大优势和网络信息化的使用广泛性,加强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紧密型,实现良好的家园共育大环境。
该平台旨在通过智慧服务、智慧教学和智慧应用三大模块构成,依托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技术,改进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促进学校和家庭在学生教育上的互动和融合,强化家校互联沟通;推行智慧化的网络学习的新思维、新方式,提升学习者学习效率。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托云计算技术,构建与现代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智慧型的教学系统、人本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效能化的校园服务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1. 通过先进的办公管理,显著提升教师工作效率;2. 通过紧密的硬件集成,显著提升学校教学管理;3. 通过贴心的师生服务,显著提升学校服务水平。
二、 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架构三、 建设内容(一) 基础支撑系统1. 基础IAAS 平台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
平台为学校用户提供云服务器、云存储等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并结合目前学校现有的网络环境,使得学校可以节省大量的硬件购买、维护费用和办公场地。
提供优良可靠的基础硬件:云主机:云主机具有快速部署、简单易用、完全控制、安全可靠、弹性硬件配置,同时具有绿色节能环保的特点。
弹性块存储:弹性块存储用于向云主机提供块级存储卷以持久化数据,具有安全可靠、高并发大吞吐量、低时延迟、规格丰富、扩容方便等特点。
云安全:云安全区部署有WAF、AVE、IPS等设备,为用户提供网页防篡改、主机云杀毒、入侵检测等功能。
微模块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模块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微模块是指将一个大型系统拆分成多个小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运行,相互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从而实现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
微模块的实施方案对于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微模块实施方案展开讨论。
二、微模块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
1. 模块化设计原则,将系统拆分成多个小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清晰的功能和接口,实现高内聚、低耦合。
2. 接口规范原则,定义统一的接口规范,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的顺畅和高效。
3. 独立部署原则,每个微模块都可以独立部署和运行,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4. 弹性扩展原则,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地增加或减少模块,实现系统的弹性扩展。
5. 故障隔离原则,当某个模块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并隔离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三、微模块实施方案的具体步骤。
1. 系统分析和设计,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并进行模块化设计,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
2. 模块开发和测试,根据设计的模块进行开发,并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 模块部署和集成,将各个模块部署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并进行模块之间的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
4. 系统优化和扩展,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并根据需求动态地增加或减少模块,实现系统的弹性扩展。
5. 故障处理和监控,建立系统的故障处理机制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微模块实施方案的应用案例。
以某电商系统为例,采用微模块实施方案后,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个功能模块独立部署,系统的扩展和升级变得更加灵活和便捷。
同时,系统的故障处理和监控机制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五、总结。
微模块实施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模式,对于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具有重要意义。
模块化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 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FusionModule2000是华为新一代智能微模块,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简、绿色、智能、安全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FusionModule2000采用模块化设计,将智能母线、温控、机柜、通道、布线、监控等集成在一个模块内。
FusionModule2000具有一体化集成,安全可靠,节省机房占地面积和节约能源,安装省时、省力、省心,架构兼容,快速灵活部署,智能化监控,高效稳定制冷等特点。
与此同时,华为智能微模块通过i3构筑核心子系统智能化,全面提升供配电、温控系统可靠性、节能性,并引入AI技术,实现供配电和制冷的智能联动控制,并对机房资产进行自动化管理,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及运维效率。
产品简介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主要应用于中小数据中心场景。
设计简单,建筑适应性强,机房层高和改造要求低,满足企业总部或大型分部、银行总行及二级支行、政府、运营商、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数据中心部署需求。
应用场景产品性能极简•解决方案产品化,一模块一DC,全模块化架构,按需部署,柔性扩容绿色•iCooling智能寻优* ,温控系统能耗降低8-15%•SmartLi Inside* 支持华为智能锂电池入列,高密节地,同等负载相同备电时间相比传统铅酸节省70%占地•湿膜加湿技术* ,相比传统电极加湿,节约加湿能耗95%•取得风冷微模块PUE测试认证,年平均PUE低至1.111 @北京智能•iManager智能营维,机房级3D可视化管理*,配电、制冷容量关键信息及告警一目了然,U位级资产自动化管理*,免人工盘点•本地43寸触摸大屏* ,智能特性直观展示,降低运维难度安全•iPower智能供配电,供电链路可视,故障精准定位,主动隔离•支持华为智能锂电池入列,高密节地,锂电池三重BMS管理,保障锂电可靠性•首创智能冷媒容量检测,冷媒容量不足提前预警,避免冷媒容量不足制冷量衰减导致机房产生热点标准双排智慧大屏版*标准双排极简单排版*为可选配置技术参数项目规格描述微模块尺寸规格单排密封冷/热通道(L×W×H):L×2400×2410mm,L ≤ 15 m ;L×1350×2000mm,L ≤ 15 mL×1600×2000mm,L ≤ 15m双排密封冷/热通道(L×W×H):L×3600×2410mm,L ≤ 15 m ;L×3400×2410mm,L ≤ 15 mL×3600×2610mm,L ≤ 15m支持IT柜数量单排:≤24柜;双排:≤48柜电源制式380/400/415VAC,50/60Hz,3Ph+N+PE单模块IT负载≤180kW(UPS内置);≤145kW(一体化配电柜);≤310kW(精密配电柜);≤310kW(智能母线)工作环境超低温工况(需选配低温组件):-40℃~45℃T1工况:-20℃~45℃;T3工况(需选配T3室外机):-5℃~55℃走线方式上进线上出线安装方式可直接水泥地面安装,也可架空地板安装机柜尺寸规格(H×W×D)2000mm×600/800mm×1200mm;2000mm×600/800mm×1100mm2200mm×600/800mm×1200mm可用空间42U/47U通孔率前后门六角网孔门设计,通孔率≥80%IP等级IP20行级风冷温控制冷量25kW/35kW/46kW/65kW室内机尺寸(H×W×D)2000mm×300mm×1100mm(25kW)2000mm×300mm×1200mm(35kW)2000mm×600mm×1200mm(46kW/65kW)输入电源380/400/415VAC,50/60Hz,3Ph+N+PE制冷剂R410A一体化UPS (UPS内置)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单路MCCB:250/400/63A;双路ATS:250/400A输入功率因数满载>0.99,半载>0.98输出功率因数 1.0额定容量30~125kVA:负载≤120kW,功率模块数≤4,单个功率模块容量30kVA负载>120kW,功率模块数≥5,单个功率模块降额到25kVA运行180kVA:最大支持7个30kVA功率模块,功率模块6+1冗余输出规格IT:2×24×40A/1P,温控:8×40A/3P或8×63A/3P,照明3×10A/1P 模块效率≥96%(线性负载)交流防雷5kA,8/20μs一体化配电柜(UPS外置)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IT:160A/250A;温控:160A/250A(单路MCCB、双路MCCB)输出额定容量IT:160A/250A,温控:160A/250A输出规格IT:2×24×40A/1P,2×24×63A/1P;2×8×40A/3P;温控:8×40A/3P或8×63A/3P,照明3×10A/1P交流防雷20kA,8/20μs精密配电柜(UPS外置)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160A/250A/400A/630A输出规格IT:40A/1P,63A/1P,40A/3P,63A/3P,最大支持144路输出空开交流防雷20kA,8/20μs智能母线槽输入电压380/400/415VAC,50/60Hz,3Ph+N+PE输入开关规格250A/400A/630A输出额定电流IT支路输出:40A/1P,63A/1P,40A/3P,63A/3P入列锂电(6C)单锂电柜满配包含16个电池模块,2组并联,每组8个电池模块串联锂电池柜数量2N场景:电池柜数量≤6个;N+1场景:电池柜数量≤3个典型备电时间推荐备电时间:10min/15min入列锂电(1C)单锂电柜满配包含8个电池模块,单柜支持配置5-8个模块锂电池柜数量2N场景:电池柜数量≤6个;N+1场景:电池柜数量≤3个典型备电时间推荐备电时间:30min/60min双排机柜场景IT 负载(kW)供配电配置冗余方式温控配置电池放置方式30一体化UPSN+ 1/2N25kW ×2支持入列/出列4025kW ×36035kW ×38035kW ×410046kW ×412565kW ×415065kW ×418065kW ×5R24双排UPS 、锂电入列典型布局示例图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温控IT IT IT 温控IT IT IT密闭通道一体化UPS锂电池柜锂电池柜IT 温控IT IT IT 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R24双排锂电入列场景UPS 外置精密配电柜场景UPS 外置智能母线场景IT 负载(kW)IT 配电空调配电冗余方式空调配置20智能母线槽/一体化配电柜/精密配电柜一体化配电柜/空调挂墙箱N+1/2N25kW ×23035kW ×24025kW ×36035kW ×39035kW ×412046kW ×414565kW ×4160智能母线槽/ 精密配电柜空调挂墙箱65kW ×423565kW ×631065kW ×7R24母线典型布局示例图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密闭通道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R24双排典型布局示例图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密闭通道精密配电柜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IT IT 温控IT IT 版权所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21。
前言0201前言字化和低碳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潮流。
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社会,AR/VR 超级体验、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新兴生活和生产方式让世界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推动着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引擎。
全球主要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 总量的比值高达45%①。
未来5年的算力需求复合增长率达到50%②,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和智能世界的底座,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同时,“碳中和”成为全人类共识,已有130多个国家宣示了碳中和承诺。
近年来,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快速增长,其耗电量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且还在急剧增加。
《Uptime 全球数据中心报告2022》指出,2014年以来,全球大型数据中心PUE 连续8年维持在1.6左右,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仍存在较大优化空间。
为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发展,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发布相关政策,如中国要求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 降到1.3以下③,而“东数西算”工程对八大节点数据中心PUE 的要求则更为严格:西部小于1.2,东部小于1.25;欧洲数据中心运营商和行业协会宣布在2030年实现数据中心碳中和④;美国加大了老旧低效数据中心的腾退力度,并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 低于1.4,老旧改造数据中心PUE 低于1.5⑤。
数据中心可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行业的关键指标,能源利用效率(PUE )今年来也逐渐得到重视。
随着数据中心的爆发式增长,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全面要求,数据中心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在高可靠性和高效能源利用基础上,未来数据中心还需要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高水平智能化管理,具备快速部署、弹性扩容,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
华为数字能源与产业领袖、技术专家和行业客户基于深入研讨,并结合自身的深刻洞察和长期实践,发布《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白皮书》,希望为促进数据中心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贡献智慧。
注释:①《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中国信通院②《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中国信通院③《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于2022年8月联合印发④《欧洲的气候中和数据中心公约》,Europe's Climate Neutral Data Centre Pact⑤《数据中心优化计划(DCOI)更新》,Update to Data Center Optimization Initiative (DCOI)数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白皮书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白皮书目录0304前言010507091113趋势一:低碳化源头绿色化,绿色清洁能源、园区/屋顶叠光将得到更普遍应用用能高效化,PUE 进入1.0x 时代能源回收比例逐步提升,余热再利用等新型节能技术加速应用技术与应用趋势二:可持续发展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资源利用效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降低数据中心对周边环境影响技术与应用趋势三:快速部署技术与应用趋势四:高密化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向融合高密发展高密化驱动液冷技术发展技术与应用趋势五:弹性扩容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匹配2~3代IT 设备匹配不同密度灵活部署技术与应用171921232526趋势八:分布式制冷技术与应用趋势九:智能营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一步数字化,实现全链路可视可管可控人工智能(AI )正在迅速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和管理的关键工具技术与应用趋势十:安全可信技术与应用结语缩略语15趋势六:预制化部件模块化,极简扩容和维护产品预制化,设备快速安装交付数据中心预制化,业务快速上线技术与应用技术与应用趋势七:储备一体源头绿色化,绿色清洁能源将得到更普遍应用数据中心作为“高载能”产业,为实现“碳中和”,未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将取代化石能源更普遍地应用于数据中心。
OneAM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v课件 (一)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信息技术的运营和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意味着高成本和效率低下。
因此,这个时候,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v就应运而生了。
一AM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成服务,它整合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为企业提供多种智能运维服务。
这个平台通过多种手段将运维任务分解包装,自动响应,智能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一AM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v的优点。
它可以:1.提供自动化运维服务自动化服务是一AM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v的核心服务包之一。
该服务使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更快,更高效地对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设备进行监控,故障处理和配置更改。
这个平台旨在减少人工操作和减轻运维人员的负担,使企业得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技术引起的管理问题。
2.提供全面管理和监测服务此平台还提供了全面的管理和监测服务。
通过多种自动化提醒和预测方法,这个平台可以迅速检测到问题,通知技术团队,对问题进行处理。
这样,问题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3.数据分析和监控作为一个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一AM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v还提供数据分析和管理服务。
运营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跟踪和优化网络和系统性能。
此功能还可用于自动化扩展和故障排除,以便系统/应用可以每天24小时运行。
总之,一AM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v提供了可靠和灵活的运维支持,提高了企业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智能运维平台解决方案,以协助在性能问题,设备故障等方面更好地应对技术问题。
智慧微课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微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将课程内容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并结合智能推荐系统和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智慧微课系统设计方案如下:1. 教学内容制作与管理:- 教师使用专业的录音、录像设备和编辑软件进行课程内容制作,并上传到系统中;- 系统提供管理界面,供教师管理和组织课程内容,包括上传、删除、编辑等功能;- 系统能够支持不同格式的教学内容,如视频、音频、图文等。
2. 学习内容展示与交互:- 学生通过登录系统,可以浏览和观看已上传的课程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需求,选择观看的内容,并且可以调整播放速度、跳过某些片段等;- 系统提供学习笔记和问题讨论功能,学生可以在观看过程中记录笔记、留下问题,并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3. 智能推荐与个性化学习:- 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爱好、学习进度等数据信息,进行个性化学习推荐;- 推荐内容可以是相关课程、扩展阅读、学习资料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推荐策略,提供更精准的学习建议。
4. 学习评价与反馈:- 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测试成绩,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学习评价和反馈;- 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和学习情况,提供学习曲线和进度报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提供指导。
5. 数据分析与运营支持:- 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如观看时长、学习进度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帮助教师和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系统可以生成学习报告和统计数据,辅助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运营决策;- 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数据安全措施,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总结起来,智慧微课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教学内容制作与管理、学习内容展示与交互、智能推荐与个性化学习、学习评价与反馈、数据分析与运营支持等多个模块。
72中国教育网络 2019.5建设背景及目标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的任务安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要求,从2016年开始启动并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进程。
总体建设以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融合创新、坚持系统推进、坚持引领发展为基本原则,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
贯彻“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紧跟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的、逐步的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改革。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同一项建设工程,最重要的就是“基础”,一座座拔地而起摩天大厦,人们大多只惊艳它华丽的外表,高耸的气势,却很少人关注到支撑起它的是长年累月修筑的根基,地基的深度决定了楼的高度。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一定要做好基础建设,要有足够的健壮性、稳定性、可持续发展性。
湖北师范大学从这个角度出发,开展了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
湖北师范大学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三部分:智能模块化机房建设、云数据中心建设及智慧校园网络建设,端到端采用华为解决方案,打造千万级智慧校园,为业务系统的使用、业务的演进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平台,实现基础平台“黑土地”+应用模块“百花齐放”的建设效果,紧跟教育信息化2.0的建设步伐。
模块化机房建设基础平台的机房部分,考虑长期的机房使用情况,存在以下问题:能耗高:原机房采用传统的UPS、下送风的空调,设备老旧、设备能效低、机房的PUE 值高达2.5以上,不符合绿色机房的标准,能耗非常高,机房电费开销占后期运维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