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路隧道工程:公路隧道的设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施性工程施工设计方案项目背景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交通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旨在详细规划和指导隧道工程的实施过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目标本工程施工的主要目标包括:1. 安全施工:确保施工期间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 高质量施工:确保施工结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3. 完成工期:按照计划完成隧道工程的施工任务;4. 节约成本: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工程施工流程本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实施: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规划、组织管理、材料设备等;2. 土方工程施工:包括挖掘、边坡处理、支护等;3. 结构施工:包括隧道衬砌、拱顶、墙体等部分的施工;4. 道路工程施工:包括路基、铺装等;5. 安装工程施工:包括照明、通风、消防等设备的安装;6. 竣工验收:完成工程施工并进行验收。
安全措施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本工程将采取以下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管理;2. 施工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等;3. 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4.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并组织消防演练;5. 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质量控制为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本工程将采取以下措施:1. 施工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2. 施工过程必须按照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3.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质量检查点,并组织专人进行抽查。
工期计划本工程预计施工周期为12个月,具体工期计划如下:1. 第一个月:前期准备工作;2. 第二个月至第五个月:土方工程施工;3. 第六个月至第九个月:结构施工;4. 第十个月至第十一个个月:道路工程施工;5. 第十二个月:安装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
成本估算本工程预计总成本为1000万人民币,具体成本构成如下:1. 施工材料费用:500万人民币;2. 人员工资费用:200万人民币;3. 设备租赁费用:100万人民币;4. 其他杂费:200万人民币。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1.总则公路隧道是连接两个地区的重要交通工具,因此必须经过谨慎的设计和施工。
本规范旨在规范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监管,确保公路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2.主要术语与符号本规范中使用的主要术语和符号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理解和应用。
其中包括隧道长度、洞口高度、洞门宽度、围岩等级等。
3.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在设计隧道之前,需要对隧道所在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
同时,需要对围岩进行分级,以便进行合理的隧道设计。
4.总体设计隧道的总体设计包括隧道长度、洞口高度、洞门宽度、隧道路面、隧道照明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车速、车型等因素。
5.建筑材料隧道的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耐火性、耐久性、防水性等因素。
6.荷载隧道设计中需要考虑各种荷载,包括车辆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计算荷载时,需要充分考虑隧道的结构和材料的承受能力。
7.洞口及洞门洞口和洞门是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考虑其宽度、高度、开启方式等因素。
同时,需要考虑洞口和洞门的防水和防火措施。
8.衬砌结构设计隧道的衬砌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隧道的围岩、荷载等因素。
9.结构计算隧道的结构计算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荷载、围岩、材料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10.防水与排水隧道的防水和排水是隧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隧道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规范是针对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强制性标准。
在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等各个阶段,必须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11小净距及连拱隧道本章节主要介绍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的设计要求。
其中,小净距隧道是指净距小于7米的隧道,连拱隧道是指由多个拱形隧道相连而成的隧道。
本章节详细阐述了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的净高、净宽、弯曲半径、拱顶高度等设计参数的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和验收标准。
说明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1.1 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设计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及相关批复文件《高整公路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文件》(第三合同);A省交通厅桂交基建函[2010]564号文《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的要求;A省环境爱惜文件《关于高整公路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管字(2009)268号。
1.1.2 执行的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⑴《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2003);⑵《公路路途设计规范》(JTG D20—2006);⑶《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⑷《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 D71-2004);⑸《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⑹《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⑺《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⑻《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⑼《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94);⑾《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⑿《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⒀《爆破平安规程》(GB 6722-2003);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⒂《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⒃《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TJG D50-2006;⒅《中国地振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⒆《公路项目平安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⒇《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
1.1.3 技术标准⑴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m;⑵隧道设计为高速公路双洞单向交通行车两车道分别式隧道;⑶隧道长度超过100米,设置照明;若L·N≥2×106设置机械通风,否则自然通风;⑷隧道设计交通量:2033年交通量32562辆/日(小车);⑸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 净高 5m⑹ CO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δco=250ppm交通堵塞时δco=300ppm(20min)⑺烟雾设计浓度正常行驶时K=0.0065m-1事故时 K=0.009m-1⑻火灾时,隧道内换气风速为 2.5m/s1.2 总体原则遵守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借鉴、参考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阅历,依据隧道所处的总体线形、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运营、管理等状况,遵循“平安、经济、合理、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
图片简介: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1:根据测绘和勘测数据建立地形、地质模型,确定隧道围岩级别;2:定义隧道材质特征库,根据计算建立隧道横断面模板库;3: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立隧道三维路线和横通道及斜井空间曲线模型;4:根据隧道各横断面设计里程,建立隧道主洞分段模型;5:建立斜井、横通道、洞门结构模型;6:建立隧道其他辅助工程措施构件,钢筋、钢支撑、钢架,机电构件;7:所述隧道工程量统计,BIM模型应用。
本技术将地形和地质模型同隧道主体融合,能够对三维线路进行实时修改、相关联图纸自动修改,从而达到工程设计信息在BIM模型中的完整体现目的,为后期模型信息传递和应用提供帮助。
技术要求1.一种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根据测绘和勘测数据建立地形、地质模型,确定隧道围岩级别;步骤2:定义所述隧道材质特征库,根据计算建立隧道横断面模板库;步骤3:根据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建立所述隧道三维路线和横通道及斜井空间曲线模型;步骤4:根据所述隧道各横断面设计里程,建立隧道主洞分段模型;步骤5:建立所述斜井、横通道、洞门结构模型;步骤6:建立所述隧道其他辅助工程措施构件,包括钢筋、钢支撑、钢架、机电构件;步骤7:所述隧道工程量统计,BIM模型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的公路隧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根据测绘和勘测数据建立地形、地质模型,确定隧道围岩级别的步骤为:S11、根据测绘专业提供的地形图,选取设定范围等高线和高程点,创建过滤器组,使用“特征”来定义数字地形模型生成的源数据,所述源数据的类型为随机、断裂线、外部边界、内部边界或轮廓;S12、通过所述过滤器组中 “自动选择”工具对所述高程点最近的三个点来创建三角形平面,通过对所述等高线内部和外部边界进行三角网组合形成三维地形,根据钻孔桩数据建立隧道段地质模型;S13、按照设计规范划分隧道围岩等级。
1初始条件某一级公路隧道通过IV 类围岩(即III 级围岩),埋深H=20m ,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 KN/m3,计算摩擦角ф=50o, 变形模量E=10GPa ,采用矿山法施工。
;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322/h KN m γ=,变形模量25h E GPa =。
2隧道洞身设计2.1隧道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的确定该隧道横断面是根据两车道一级公路III 级围岩来设计的,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 W —行车道宽度;取3.75×2mC —余宽;因设置检修道,故余宽取为0m J —检修道宽度;双侧设置,取为1.0×2m H —建筑限界高度;取为5.0mL L —左侧向宽度;取为1.0m R L —右侧向宽度;取为1.0m L E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取1.0m R E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取1.0mh —检修道高度;取为0.25m隧道净宽为1.0+1.0+7.50+1.0+1.0=11.5m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建筑限界左右顶角高度均取1m ;隧道轮廓线如下图:图1 隧道内轮廓限界图(单位cm )根据规范要求,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为45cm (一次衬砌为10cm 和二次衬砌35cm )通过作图得到隧道的尺寸如下:图2 隧道内轮廓图得到如下尺寸:123R 7.00m R 5.98m R 10.6m ===,,3隧道衬砌结构设计3.1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一级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支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结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公路工程中关于隧道设计的规范要求隧道设计是公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需符合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从隧道的基本要素、设计参数以及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讨论公路工程中关于隧道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隧道的基本要素1. 隧道类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交通需求和工程目的,隧道可以分为通道隧道、交叉隧道、环岛隧道等。
在设计隧道时,应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交通流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
2. 隧道布置:隧道布置应考虑道路线形、地貌、交通流量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对于山地区域,应尽量选择直线隧道,减少弯道数量和曲线半径,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3. 隧道长度:隧道长度的确定应结合地质勘察结果、行车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等综合因素。
在设计中,应合理控制隧道长度,减少工程施工难度和成本。
二、设计参数要求1. 隧道断面形式:隧道断面形式应根据设计标准和交通流量确定,一般可选择矩形、圆形、马蹄形等断面形式。
对于长隧道,还需要考虑通风、抗风压和抗冲击等因素。
2. 隧道几何要素:隧道设计中的几何要素包括净高、净宽、路面坡度和纵坡等。
在设计中,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确定合适的净高和净宽,并考虑照明和排水等设施。
3. 隧道洞口设计:洞口景观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满足视觉美观和交通安全的要求。
对于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应有明确的标志和照明设施,以提醒司机进入隧道。
三、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1. 隧道照明:隧道照明是保障司机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设计中,应根据交通流量和隧道长度确定合适数量和位置的照明设施,并保证其亮度和稳定性。
2. 隧道通风:隧道通风是防止因机动车尾气和烟雾积聚引起的能见度下降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隧道设计中应考虑通风系统的设置,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达标。
3. 隧道防火:隧道防火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设计中,应考虑隧道内燃烧物品的存放和排除,设置适当的灭火设备,并保证应急疏散通道畅通。
4. 隧道排水:隧道排水是确保隧道正常通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公路隧道设计内容及要求浅析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土木工程0805班姓名:张峰学号:0804050327日期:2011年11月28日摘要:公路隧道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主体结构设计、运营设施设计.以下章节进行详细论述关键词:公路隧道、设计要求及内容目录一、隧道整体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隧道位置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隧道线形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隧道横断面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洞口及洞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衬砌结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防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排水.........................................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隧道通风.....................................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隧道照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隧道整体设计1.1隧道设计应满足公路交通规则的要求,其建筑限界、断面净空、隧道主体结构以及营运通风、照明等设施,影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预测交通量设计。
1。
2隧道总体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地形、地貌、地质、气象、社会人文和环境等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比选隧道各轴线方案的走向、平纵线形、洞口位置等,提出推荐方案。
公路隧道的几何设计引言公路隧道的几何设计是指在公路隧道的设计阶段,根据交通需求和地形条件,确定隧道的几何参数,包括隧道的纵横断面形状、净空断面尺寸、坡度、曲线半径等,以确保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通行条件和安全性。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公路隧道的几何设计的要点和方法。
1. 几何参数确定公路隧道的几何参数的确定是基于交通需求和地形条件的分析和考虑。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1 隧道纵横断面形状隧道纵横断面形状是指从隧道顶部到底部的截面形状,通常选择圆形、马蹄形、矩形等。
圆形断面具有施工方便、承载力好的特点,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但是对应的围岩支护难度较大。
马蹄形断面在中小断面的隧道中较常用,其优点是对应的围岩支护较为容易,但是在大断面的情况下不适用。
矩形断面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大断面的盾构隧道。
1.2 净空断面尺寸净空断面尺寸是指隧道截面减去道路结构和支护结构后的有效空间大小,要根据交通运输需求和道路标准进行确定。
净空断面尺寸的确定需考虑车道宽度、净高和净宽等因素。
车道宽度一般为标准车道宽度加上紧急停车带的宽度。
净高是指从路面到隧道顶部的高度,考虑道路标准、跨越要求、涵洞高度等因素。
净宽是指车道中心线到隧道壁的垂直距离,主要受盾构机构限制。
1.3 坡度隧道中的坡度主要指隧道中心线纵坡,用于排水和通风。
坡度的选择应考虑排水畅通和交通安全。
坡度的确定要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和交通需求,避免过大的坡度引发车辆滑坡等安全问题。
1.4 曲线半径在水平曲线或垂直曲线的情况下,需要确定隧道的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的确定应根据隧道的设计速度、车辆转弯半径和道路标准等因素。
曲线半径过小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 几何设计方法公路隧道的几何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
2.1 纵向设计纵向设计是指确定隧道中心线的高程和纵坡。
纵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纵向剖面线的选择:根据地形和地质情况选择最优的纵向剖面线,以尽量减少挖掘量和减小工程量。
一、 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焦晋高速二号隧道通过Ⅳ级围岩(即S=4),埋深H=20m ,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5KN/m3,计算摩擦角ф=50 , 隧道轴线与山脊走向基本垂直。
2、 地形地质等条件:作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3、设计标准设计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 地震设防烈度:7级 4、计算断面资料:桩号:K120+910.00; 地面高程:906.2m ; 设计高程:886.2m ; 围岩类别:Ⅳ类;复合式衬砌类型:单心断面;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该段隧道通过微风化粉砂岩地段,节理裂隙不发育,埋置较浅,围岩稳定性较好。
5、设计计算内容(1)确定隧道开挖方式及隧道断面布置图; (2)围岩压力计算; (3)隧道支护设计图; (4)隧道衬砌设计图。
6、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9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3) 夏永旭 编著《隧道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4) 本课程教材《隧道工程》,中南大学出版社;5、设计计算内容(1)确定隧道开挖方式及隧道断面布置图; (2)围岩压力计算; (3)隧道支护设计图; (4)隧道衬砌设计图。
6、设计依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隧道工程》王毅才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4)《地下结构静力计算》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教研室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29)本高速公路位于豫北山区,取设计时速为h km V k /100 ,则建筑限界高度H=5.0m 。
学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计算专业层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年×月目录1. 设计说明 (3)1.1 设计题目 (3)1.2 设计内容总览 (3)1.2.1 计算书部分 (3)1.2.2 图纸部分 (3)2. 隧道断面尺寸 (3)2.1 隧道建筑限界 (3)2.2 隧道的衬砌断面 (4)3. 隧道衬砌结构计算 (5)3.1 基本资料 (5)3.2 荷载确定 (5)3.2.1 围岩竖向均布压力 (5)3.2.2 围岩水平均布压力 (5)3.3 衬砌几何要素 (6)3.3.1.衬砌几何尺寸 (6)3.3.2 半拱线长度S及分段轴长△S (6)3.3.3 各分块接缝中心几何要素 (6)3.4 位移计算 (8)3.4.1 单位位移 (8)3.4.2 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9)3.4.3 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13)3.4.4 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 (16)4. 解力法方程 (16)5. 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σh=1)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17)6. 最大抗力值的求解 (18)7. 计算衬砌总内力 (19)8. 衬砌截面强度验算 (20)9. 内力图 (20)10. 隧道施工方案 (21)10.1 施工方法介绍 (21)10.2 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22)10.2.1 施工工艺流程 (22)10.2.2 施工方案 (23)10.3 台阶法法注意事项 (23)1. 设计说明1.1 设计题目某一级公路隧道(双向四车道、隧道长700m)通过IV类围岩,埋深H=20m,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6 kN/m3,计算摩擦角ф=35°,变形模量E=10GPa,采用矿山法施工。
要求按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
(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γh=22 kN/m3,变形模量Eh=25GPa)1.2 设计内容总览1.2.1 计算书部分(1)确定公路建筑界限;(2)根据公路等级及围岩类别用工程类比法确定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3)拟定隧道结构的截面尺寸(包括轮廓线半径及厚度等);(4)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包括竖向压力及水平压力);(5)隧道结构内力计算,并画出弯矩图和轴力图。
公路隧道工程:公路隧道的设计方法
方案设计在对隧道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有关法规调查的基础上,对隧道的总体布局进行全面的考虑;对隧道修建的工程量进行大致的估算;对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对隧道的用途和远期规划进行充分的估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确定隧道修筑工程投资经济、技术合理、收益大的方案。
这个过程就是方案设计。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隧道平面尽可能采用直线。
在必须采用曲线时,应尽可能采用大半径曲线。
同时要考虑到洞门位置,以及引线、辅助导坑、通风竖井等辅助设施的位置等。
隧道并设或交叉,或接近其他建筑物时,相互间应有足够的距离。
洞门是隧道两端的出入口,洞门位置的确定将影响到隧道的长度、线形和施工的难易。
公路隧道纵断面的纵坡,一般在考虑使用要求、施工及排水等条件下尽可能取较平缓的坡度。
纵坡坡度的确定,将影响车辆行驶时排出有害气体的数量,施工出碴和运送材料的效率,以及涌水排出的流速等。
净空设计净空是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主要指标是隧道的宽度和高度。
设计公路隧道宽度时,一般是在路线的设计车速和交通量的基础上,根据隧道长度、地质条件、围岩压力、施工难易程度、通风方式、排水等条件确定。
公路隧道通常按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同时通过来规划。
城市内或市郊附近行人很多的隧道,可将行人与行车分设,
山岭地区修建的长大隧道,也可不设人行道。
公路隧道净空高度一般由汽车载货的限制高度加上一定的富余量来确定的。
隧道断面为适应围岩压力的要求,可采用马蹄形、直墙拱形、圆形、矩形和带仰拱的断面等。
为了给车辆以设计速度安全行驶的最必要的空间,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对公路隧道规定了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的形状和尺寸主要是根据车辆轮廓规定的。
通风道及其他附属管线,可利用天棚以上或路面版以下的空间敷设。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