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136
高考化学难点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易错问题突破策略两反应间速率比较问题提醒:评价两个反应间的速率问题,关键是反应物的性质,不能用简单的外因“五个”因素套用。
【实例】现有两个可逆反应:①C+CO22CO-Q1,②N2+3H22NH3+Q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0℃下①反应速率肯定比200℃下②反应速率慢B. 升高温度一定都能使①②两反应速率加快C. 升高温度使①反应速率增加,②反应速率减小D. 升高温度使①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小体系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提醒:①增大压强类型I→压缩容器体积→使气态物质浓度增大→使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②增大压强类型II→容器体积不变→增加惰性气体的量→原气态物质的浓度不变→不能改变反应速率。
【实例】反应C (s) + H2O (g) CO (g) + H2 (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固体碳的量②将容器压缩体积缩小一倍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使体系压强增大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使体系体积增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影响反应速率的隐含因素提醒:影响某一反应速率的常有隐含因素: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热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②反应产物中某一组成为该反应的催化剂;③某些特殊因素(如:“钝化”、“难溶物覆盖”)使溶解速率下降;④增大表面积(常有:粉末化、液态化、润湿化等)提高反应速率;⑤催化剂活性温度。
【实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①两枚铁钉分别与2mol·L-1硫酸和18.mol·L-1硫酸反应,比较解释酸溶解铁钉的速率。
②比较2SO2+O22SO3分别在450℃和600℃下的反应速率大小,说明理由。
③两块形状相近的大理石分别与2 mol·L-1硫酸和2 mol·L-1盐酸反应,比较析出CO2的速率。
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 值增大。
【实例】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c c c c ••222CO H O CO H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两个问题:第一、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第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公式:v=△c/△t单位:mol/(L·s)或mol/(L·min)(3)注意事项:①由于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应速率是指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率。
②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意义相同。
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对于反应:m A+n B p C+q DV A∶V B∶V C∶V D=m∶n∶p∶q③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表示。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例1]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 + Y2Z___;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0.05 mol/(L·min)__。
[例2]在2A + B = 3C + 4D的反应中, 下列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 )A. V(A) = 0.5 mol/(L·s)B. V(B) = 0.3 mol/(L·s)C. V(C) = 0.8 mol/(L·s)D. V(D) = 1 mol/(L·s)练习1反应4A(S)+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用C表示的速率是0.2mol/L·min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minD.在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少的。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考点在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点。
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咱们来聊聊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简单来说,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它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不少。
比如说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通常就越快。
这就好比一群人干活,人越多,干活的速度可能就越快。
再比如温度,一般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
就像加热能让水更快地沸腾一样,温度升高能给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让分子们更活跃,反应也就进行得更快。
还有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如果增大压强,相当于把气体分子们挤得更紧了,它们之间碰撞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也就提高了。
催化剂也是个关键因素,它能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但要注意,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不变的。
接下来,咱们再谈谈化学平衡。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具有一些特点。
比如动态平衡,虽然看起来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但实际上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罢了。
还有条件不变性,如果外界条件不变,平衡状态就不会改变。
但如果条件改变了,平衡就会被打破,然后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也不少。
浓度的变化会影响平衡,如果增大反应物浓度或者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的改变同样重要,升高温度,平衡会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会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压强的变化对于有气体参与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反应有影响。
增大压强,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则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图像问题。
【高中化学】化学高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化学平衡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下面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希望考生认真学习。
关注以下问题:①计算反应速率,②反应速率的图示分析,③平衡状态,④平衡标志,⑤平衡移动,⑥平衡图像分析。
其中等效平衡的比较、判断及应用化学方法对化学平衡原理进行理沦分析是针对考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
在学习本单元时,应强调以下要点:① 一个原理(lessarian原理),一个键(改变浓度,一个用于训练和计算化学平衡),一个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lessarian理论的应用)。
② 有两个条件。
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温度、浓度、压力)。
⑧ 三个概念和三个目的。
化学平衡研究;化学平衡研究;反应速度研究学习本单元需要注意分清改变压强后,平衡混合气体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平衡移动引起的(如2no2n204),还是由于平衡不移动,但是体积变化导致了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如h2(g)+i2(g)2hi(g))。
应掌握增加反应物的量和浓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t、v恒定,增人任一反应物的量和浓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反应物的转化率的变化却不尽相同,具体分析为: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多年了高考热点。
项目类型的变化趋势是PII的定性比较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这类试题知识面广,思维能力强。
平时扎实学习,扎实掌握双基础知识,回答问题思路清晰。
(1)学会举一反三例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不一定是导电的;非电解质不导电,但非导电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电解液必须是与化合物本身分离的离子,否则它不属于电解液。
只有充分挖掘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水的电离平衡也是化学平衡,影响凶素有① 酸碱;② 温度③ 可水解盐;④ 添加活性金属等。
学习使用勒萨尔原理进行分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min)或mol/(L·s) v=△c·△t2.规律:同一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可以是不同的,但这些数值,都表示同一反应速率。
且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反应mA+nB=pC+qD 的v(A):v(B):v(C):v(D)=m:n:p:q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H2、F2混合后,黑暗处都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快,是不可逆反应。
而H2、N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较慢,由于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外因: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发生反应的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③温度:升高温度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增大逆反应速率。
⑤其他因素:增大固体表面积(粉碎),光照也可增大某些反应的速率,此外,超声波、电磁波、溶剂也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注意】:①改变外界条件时,若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一定增大,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但不可能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②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其表示反应速率,它们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其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反应速率。
③增大压强或浓度,是增大了分子之间的碰撞几率,因此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了有效碰撞次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2019高考化学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讲与练(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讲与练(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讲与练(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李仕才错误!错误!错误!附:第七章概论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1.基础知识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在解题过程中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例如,对于反应:mA(g)+nB(g)===pC(g)+qD(g),A的浓度为a mol·L-1,B的浓度为b mol·L-1,反应进行至t1 s时,A消耗了x mol·L-1,则反应速率可计算如下:mA(g)+nB(g)===pC(g)+qD(g)起始浓度/mol·L-1 a b 0 0转化浓度/mol·L-1x 错误!错误!错误!某时刻浓度/mol·L-1 a-x b-错误!错误!错误!则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错误!mol·L-1·s-1,v(B)=错误! mol·L-1·s-1,v(C)=错误!mol·L-1·s-1,v(D)=错误!mol·L-1·s-1。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 =__________,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________,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之比。
1.化学反应速率指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2.反应2SO 2(g)+O 2(g) 催化剂△2SO 3(g)经一段时间后,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 -1,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 -1·s -1,则这段时间为__________。
3.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 -1·min -1B .v(B)=1.2 mol·L -1·s -1C .v(D)=0.4 mol·L -1·min -1D .v(C)=0.1 mol·L -1·s -14.已知反应4NH 3+5O 2 4NO+6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 3)、v(O 2)、v(NO)、v(H 2O)表示,则下列正确的关系是( )A.54v(NH 3)=v(O 2)B.56v(O 2)=v(H 2O) C.23v(NH 3)=v(H 2O) D.45v(O 2)=v(NO)(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对调控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5.学生必做实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2023湖南,T13;2023上海,T22、T24;2023年6月浙江,T19;2023山东,T20;2023辽宁,T18;2023广东,T19;2022广东,T15;2022年6月浙江,T20;2021年6月浙江,T20;2021年1月浙江,T19;2021河北,T13;2021重庆,T12;2021福建,T12;2021辽宁,T12;2020山东,T14;2020全国Ⅰ,T28;2020全国Ⅱ,T28;2019全国Ⅱ,T27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反应现象中提取信息,建立物质、外界条件与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的关系;能基于碰撞理论解释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能调控化学反应,设计实验探究反应规律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主要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在考查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时常引入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机理图像等。
2.以反应速率常数为载体进行命题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新形式,一般会先给出反应速率常数的相关概念和信息,然后设题,考查考生将新信息与所学知识融合应用的能力,考生要予以重视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视角对化学反应的快慢能从宏观(如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角度进行描述或判断,同时能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视角对化学反应快慢的描述或比较从定性进阶到定量,从粗略的估计进阶到精确的表示。
在复杂情况(如多种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下,如果从定性角度无法判断或比较化学反应的快慢时,还可以从定量角度进行分析。
3.瞬时与平均相结合视角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一般需基于瞬时速率,而化工生产快慢的描述则主要基于平均速率,有时则需要同时考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
2014高考必备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纲解读】 【高考预测】 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方式 tA c v A ∆∆=)(,式中Δc(A)表示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单位为mol/L ,Δt 表示时间,单位为s (秒)、min (分)、h (时)。
v(A)表示物质A 的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是mol/(L ·s)或mol/(L ·min)或mol/(L ·h)。
3.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或换算的依据。
如:对于化学反应:a A(g) + b B(b) = c C(g) + d D(g),则存在v(A):v(B):v(C):v(D) = a :b :c :d 。
注意:⑴化学反应速率均为正值;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种物质在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⑶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固体和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⑷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速率的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是同一个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反应,所以为相同的速率。
所以比较速率时不能只看速率的数值,还要说明是用那种物质表示的速率。
(5)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与v (B)b ,若v (A)a >v (B)b,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