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中九下语文测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647.92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8七上·灌阳期中)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黄晕(yùn)蝉蜕(tuì)憔悴(qiáo chuì)酝酿(yùn niànɡ)B . 斑蝥(máo)确凿(záo)菡萏(hàn dàn)长妈妈(zhǎnɡ)C . 静谧(mì)高邈(miǎo)油蛉(lín)人迹罕至(hǎn)D . 莅临(lì)秕谷(bǐ)吝啬(lìn sè)咄咄逼人(duō)2. (2分) (2019八下·东莞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上个周末,我们有幸莅临松山湖华为小镇,领略了它独特的建筑风格。
B . 我们小组拟定了一份关于暑期研学的草案,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C . 对于遇到困难的同学,我们要热情帮助,而不应该袖手旁观。
D . 位于我市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建成之后,前来参观的市民接踵而至。
3. (2分) (2018九上·南海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2016年春节期间,由于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上映仅7天票房就达到15亿,刷新多项华语票房纪录,使周星驰再登票房之神宝座。
(删去“由于”)B . 在年终工作总结会议上,市一中的老师们就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删去“的问题”)C . 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删去“之一”)D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II )卷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 (2018七上·江门期中) 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论语》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 ________,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____。
”公大笑乐。
(《咏雪》)(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8九下·温州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洛桥(唐)李益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独上洛阳桥”中的“独”字有何妙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3. (12分) (2019九下·山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12章)(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惟吾德馨(xīng)会当凌(líng)绝顶B . 南阳诸(zhū)葛庐都护在燕(yān)然C . 一箪(dān)食五十弦(xuán)翻塞外声D . 一瓢(piáo)饮年少万兜鍪(mò)(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之者谁B . 苔痕上阶绿影布石上C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湍绿潭D . 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3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进是必有的状态:进必不能见着矛盾绕开;进必,抓住机遇绝不放过;进必没有最好追求更好;进必,不惧风险又容错纠错。
总之,稳得有道理,进得有章法,是治大国的重要能力。
A、迎前争先向上担当B、争先迎前向上担当C、向上担当迎前争先D、担当向上迎前争先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去。
B、保障并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C、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社会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
D、随着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城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外地众多游客的青睐。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B、飘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 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C、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D、《红楼梦》中,莺儿的“露”是“露”在嘴上,“露”在手上;薛宝钗的“露”是不动声色,顺水推舟,“露”在心上。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阅读文化巨变之思当今时代,网络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正面临解体,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
对时下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而“读屏时代”也不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
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闪电般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九下·北部湾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C . 对联又称桃符、楹联、对子等,张贴的方式是:人朝门立,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
D . 我国古代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男子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知命”。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 (2019八下·大庆期末) 诗文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2)蒹葭采采,________。
《蒹葭》(3)晏殊《浣溪沙》中将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夕日欲颓,________。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7) 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7分)3. (7分) (2019九下·常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飘(yì)着栀子花的清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
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小巷衬得玲珑(tī)透,意味深常。
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静静盛开。
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
朦胧中,雨滴滑落叶尖,(qìn)入我的衣领,让我和它一同感受这初春的绿意(àng)然,写下心底最纯净的文字。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下)语文试卷(二)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字形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挖心搜sōu胆三昧mèi 铸zhù造胡诌zhōuB.怔怔zhēng 翻縢téng 笑吟吟yíng 自暴bào自弃C.嘟囔nang 穿凿záo 平仄zè措cuò词D.发酵jiào 瞬shùn息万变请柬jiǎn 瞒mán哄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知识与道德有着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视野必然,心胸必然,品德亦应。
A.相辅相成宽广开阔高尚B.息息相关宽阔辽阔高尚C.相辅相成开阔宽广崇高D.息息相关宽广开阔伟大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尽管人们对于今年冬天的干旱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但是北京没有显示出要重新严控高尔夫球场——或是滑雪场——的迹象。
B.全省各级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C.研究人员发现,在考虑了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后,膳食纤维摄入量最多者比摄入量最少者的整体死亡风险低了22%D.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4.请将下列句子按正确顺序排列成一段话()①择书不同,效果会截然不同。
②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书目,用分析的观点去吸收书中的精华,摒弃书中的糟粕。
③善择,就是读书要善于选择。
④笛卡儿、菲尔丁和别林斯基三位名家对此均有卓见。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其实开卷未必均有益,关键是开什么卷。
A.①③⑤②④B.③①②⑤④C.③②⑤①④D.③④②⑤①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太阳风太阳风是 1958年由人造卫星测得,并由美国科学家怕克等人首先发现的。
2020年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温馨提示:⑴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阅读·赏析”、“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4页,24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⑵考生须用黑色0.5mm签字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⑶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及试题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姓名与准考证号。
一、积累与运用(30)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者作品。
(10分)(1),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
(张载)(5)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陶行知《创造宣言》)(6)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7)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8),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那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那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梁启超,该文选自《饮冰室合集》。
B.《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三要素中,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
C.俄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心理。
D.《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山东省平邑县地方二中2020——2021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修辞专项选择题训练一、单选题(共47题;共100分)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偶、夸张)B.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拟人)C. 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比喻)D.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借代)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B.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C. 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D.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
B.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中“哎呀”二字是叹词,表示对美的感叹。
C.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在“人境”中独享安闲是源于心志淡远。
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小也被妈妈吓坏了,拿着残月一般的瓜皮战战兢兢。
B. “陶师傅,您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一位买饭的人对她说。
C. 他顺手一指,墙上有条红线,像雨后偶尔爬上马路的蚯蚓。
D. 陶影一个箭步冲过去,“啪”地一下打在孩子的头颅上,声音清脆,仿佛踩破一个乒乓球皮。
5.下列那一项比喻不尽恰当()A. 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 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 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 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6.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初三下学期第一次网上联考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注意:1.本卷共6页,共15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选择题(第6题除外)请按题号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目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不能超出该题答题区域。
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7分)一、(5小题,17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缄.默/箴.言悲悯./冥.思苦想B.辟.邪/譬.喻殉.职/徇.私枉法C.诡谲./倔.强摒.弃/屏.息敛声D.慰藉./告诫.翡.翠/妄自菲.薄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旁鹜礼聘荒唐前仆后继B.遁词作揖豢养雕梁画栋C.旷远契合盘桓形削骨立D.笼统要诀响午千钧之力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②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
知音之可贵,在于,能看出天才。
③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A.无处不在 慧眼独具 淋漓尽致 B.无孔不入 胆识过人 淋漓尽致C.无孔不入 慧眼独具 惟妙惟肖 D.无处不在 胆识过人 惟妙惟肖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地铁从无到有,线网从疏到密,改变的不仅是大家的出行方式,还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B.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C.无论是在广东还是海外,醒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一个非常适合展现民族和岭南文 化的通行符号。
D.当地时间2018年9月26日,站在联合国的颁奖台上,浙江安吉农民裘丽琴质朴的语言 讲述了日常生活的故事,引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5.寒假,初三年级组织了名著《儒林外史》的阅读活动,下面是活动的一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作答。
(5分)(1)下面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书中人物的介绍语,请在对应的横线上写上人物的姓名。
(3分)①— ②— ③—(2)吴敬梓为什么要在全书的最后塑造四个市井奇人?(2分)二、(1小题,10分)6.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回首向来箫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C.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D.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菜花黄,李花白。
E.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F.列国周齐秦汉楚。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
(六题选四题作答)(4分)①,北风吹断马嘶声。
(纳兰性德《浣溪沙》)②,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④,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⑥知汝远来应有意,。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6小题不超过10分。
】相逢见友情,离别有画面。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①,”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白由蜀至楚,依依惜别故乡山水,“②,”(《渡荆门送别》)一路相随的护送情景又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33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
(11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中有足乐者 /皆以.美于徐公B.朝服.衣冠 / 众服.为确论C. 时时而间.进/ 遂与外人间.隔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分)(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分)9.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邹忌以自身“比美”经历说起,委婉指出齐王受蒙蔽之深,可见邹忌是一个忠于职守、善于发现问题的谋士,也是一个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政治家。
B.本文语言精练,一个 “善”字,既表明了邹忌讽谏的成功,又体现了齐王改革的诚意,也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从侧面写出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D.邹忌、魏征都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劝谏君主,邹忌进言的目的在于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魏征上书则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10.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甲】 【乙】过零丁洋 别云间文天祥(宋) 夏完淳(明)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甲诗中的“风飘絮”和“雨打萍”各比喻什么?( 2分)(2)乙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此写作手法同样体现在《过零丁洋》中的哪一联?两诗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3分)四、(4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7分)飘逝的风筝周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风筝,迈出了家门。
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 鹞爷有个习惯,扎风筝从不重复,每年都要出一个新的花样。
若在过去,扎这种风筝,再简单不过,用不了一天的工夫。
整整折腾了半月,不是技不如前,是自己老了,两眼发花,双手也发抖。
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
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
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就显得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是啊,一个人放风筝还有啥意思啊?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
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
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
老半天也没碰上一个人,甚至连一只鸡和狗都没撞见。
只有一些像是找不着窝栖落的麻雀,唧唧喳喳在他四周焦躁不安地飞过。
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倒是有一些不甘寂寞的春草早早破土,钻出一棵棵嫩芽。
鹞爷站在地头,先舒展开双臂,又抻了一下脖颈。
沉重了一个冬天的身子,都有些迈不动脚步了。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
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
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
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
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
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
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
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
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
风儿似乎有些飘忽不定,那只风筝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上下乱窜。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你玩一下,就知道了。
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
鹞爷在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
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
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
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
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
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
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11.文章除了写了鹞爷放风筝、鹞爷教男孩放风筝外,还写哪些与鹞爷有关事情?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