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楼梦》歌曲集
- 格式:docx
- 大小:14.58 KB
- 文档页数:1
87版《红楼梦》经典音乐赏析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过去,央视87版《红楼梦》已经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播出700次以上,每一次播出的收视率都排在前列。
而《红楼梦》的音乐和歌曲,也已经成为经典。
87版红楼梦歌曲演唱共有三人,为:陈力、叶矛和王洁实。
其中: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晴雯歌、叹香菱、分骨肉这十首为陈力独唱。
而红豆曲是陈力和王洁实合唱的。
叶矛独唱聪明累和好了歌两首。
20年后,由谁来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许多歌唱家都演唱过,但目前来看,陈力、郑绪岚和吴碧霞,应是其中佼佼者,因为不仅有她们对歌曲的完美演绎,还是她们各自颠沛流离如传奇般的人生故事,为本已一唱三叹的红楼梦组曲,增加了更多的唏嘘与感慨。
一、王立平——泣血创作红楼梦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王立平非常喜欢《红楼梦》,30多岁时就萌发了写一部《红楼梦》音乐的念头。
梦想的实现得归功于导演王扶林已故的妻子,她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音乐编辑,一直想给王立平做一个音乐作品专辑。
在交往中,她透露王扶林正在筹拍《红楼梦》,王立平当即就表示“非常有兴趣”。
那是1982年,王立平刚过了41岁生日。
兴奋没多久,王立平就开始面临困惑。
“我很羡慕剧组里的编剧、导演、服装、道具,有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话,讲什么样的故事,曹雪芹写得分明。
唯独音乐,翻遍《红楼梦》,没有一个音符!只有我要创作的音乐,是真正的无中生有。
”当时,他的感觉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脑子一片空白。
王立平老师近照王立平在这之前,曾创作了《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驼铃》《牧羊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不愿重复这些歌曲的风格。
“我是在尝试创造《红楼梦》音乐的风格,这种音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
”凭着这股动力,他夜以继日,一遍又一遍地钻研《红楼梦》,“本来想写成悲欢离合、大喜大悲的,但是,反复研究了一个个人物形象后,又定位为惆怅、悲伤的情感基调。
试析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分骨肉》对原著思想精髓的诠释张云峰【摘要】1987年版的《红楼梦》在我国电视剧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作曲家王立平创作的音乐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分骨肉》作为这部电视剧的插曲,完美地诠释了原著判词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曲作者运用适当的调式调性,别出心裁地将两阕词在音乐结构上重新划分乐段,再加上优美的旋律,充分展现了其深刻的内涵和无限的意蕴,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中的经典.【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4页(P137-140)【关键词】音乐;分骨肉;红楼梦;王立平【作者】张云峰【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42.43;I207.411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自播出以来,影响巨大,剧中那些充满感伤与惆怅、婉转而又动听的音乐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创作的。
其中有一首插曲《分骨肉》以其悲切真挚的情感和凄清欲泣的唱腔让听者无不动容。
这首歌曲紧紧抓住了原著的思想感情,很好地诠释了原著的思想精髓。
一、整体意境方面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1]406,对比歌曲与原著的整体意境是我们研究二者之间联系的重中之重。
《分骨肉》出自《脂砚斋全评石头记》第五回《灵石迷性难解仙机警幻多情秘垂淫训》[2]64。
贾宝玉在梦中游历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为其安排了歌舞以供消遣,众仙子所唱十二支曲子中的第五首便是《分骨肉》[2]76。
这首曲子是专门为“十二钗”中的探春所作,也是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的唯一一首被创作成电视剧音乐的关于“十二钗”的曲词。
其曲牌名“分骨肉”,意思是说儿女与父母永远分离。
歌曲一开始就告诉大家探春最后要坐船远离家乡。
其原因在第六十三回有交代:众人游戏掣签,探春的签注明说其“必得贵婿”[2]742;另外,在七十回后半部分写众人“放风筝”,探春所放的风筝是“软翅子大凤凰”[2]827,这无疑暗喻探春将来做王妃,因此,探春最后远走他乡的原因应该是“远嫁”。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的几首比较经典,有:《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等13首歌曲。
新红楼梦插曲:1、《开辟鸿蒙》片头曲演唱者:杜薇2.《飞鸟各投林》片尾曲演唱者:林申3.《黛玉琴曲》黛玉琴曲演唱者:杜薇4.《可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演唱者:蒋梦婕5.《大梦归》贾元春的判词演唱者:马晓灿6.《一梦遥》贾探春的判词演唱者:阚清子7.《楚云飞》史湘云的判词演唱者:马晓灿8.《欲洁何曾洁》妙玉的判词演唱者:高洋9.《凡鸟偏从末世来》王熙凤的判词演唱者:杜薇10.《情天情海》秦可卿的判词演唱者:杜薇11.《空牵念》晴雯的判词演唱者:周毅12.《公子无缘》袭人的判词演唱者:李艳13.《葬花词》黛玉葬花演唱者:李沁14.《春梦歌》警幻仙子唱的歌演唱者:杜薇15.《终身误》红楼梦十二曲之一演唱者:郭思达空牵念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空...牵...念...主题曲《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片尾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潇湘夜雨不解女儿泪笔墨粉黛是细娥眉轻扇摆弄向我频频挥浑然是檀木香味错认为是那段经历让你憔悴还是你疲惫不说疲惫后悔不说后悔只是重复着那句相思无味我看你小气开颜大方喝醉小声倾诉大言不愧只能把命中的我给开罪辗转不睡难分错对纸贱书贵看遍几回还不知美人心恨谁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潇湘夜雨不解女儿泪笔墨粉黛是细娥眉轻扇摆弄向我频频挥人说道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我只为惜惺惺怜同命不教你陷落污泥遭蹂躏且收拾起桃李魂自筑香坟葬落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潇湘夜雨不解女儿泪笔墨粉黛是细娥眉轻扇摆弄向我频频挥莫非是戏文重演错认为是那个人还在这个世界还是我相信不会改变相信一个永远只是平静默然湿润了双眼我看你小气开颜大方喝醉小声倾诉大言不愧只能把命中的我给开罪辗转不睡难分错对纸贱书贵看遍几回还不知美人心恨谁我看你小气开颜大方喝醉小声倾诉大言不愧只能把命中的我给开罪辗转不睡难分错对纸贱书贵看遍几回还不知美人心恨谁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潇湘夜雨不解女儿泪笔墨粉黛是细娥眉轻扇摆弄向我频频挥轻扇摆弄向我频频挥《晴雯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陈力、吴碧霞演唱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的版本比较作者:李莲莲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6期【摘要】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音乐作为作曲家王立平老师的呕心沥血之作至今仍然被视为经典,获得广泛好评,作为演唱者的陈力、吴碧霞的《红楼梦》插曲演唱都曾经获得王立平的高度评价,二者的演唱有哪些不同点?吴碧霞演唱的《红楼梦》插曲为何能在陈力的原唱已经相当成功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笔者带着上述疑问,重点从情感表达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两者演唱形式、技法、特色的异同以及给我们启示。
【关键词】电视剧《红楼梦》插曲;陈力;吴碧霞;版本比较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成了一种经典,同时其具有巨大魅力的音乐也被人们广为传唱,《红楼梦》插曲中女声独唱的曲目分别为《序曲》《紫菱洲歌》《红豆曲》《题帕三绝》《枉凝眉》《分骨肉》《叹香菱》《秋窗风雨夕》《葬花吟》九首。
1987年至今,在完整演唱插曲的陈力、郑绪岚、吴碧霞中,作曲家王立平曾说“陈力的嗓音与我的音乐是一体的”,“她(吴碧霞)的声音非常甜美,表现极为细腻,有一种心灵的穿透力,极佳的乐感特别能打动人。
对《红楼梦》的理解更是非同一般,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我的原意”。
从民族声乐的角度来看,陈力与吴碧霞的演唱各有千秋,在各自演唱氛围的需要重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笔者立足于个性的需要,对陈力、吴碧霞演唱的情感表达进行比较如下:情感是一首作品的灵魂,对于一个演唱者来说,拥有再好的嗓音条件或是再好的声乐演唱技巧,如果唱歌不用情感,那这首作品肯定是不成功的。
只有优美的声音,伴着清晰的咬字,再加上真挚的情感,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才能在声乐技巧的衬托下将作品表现出最高的艺术境界。
一首作品的情感都是跟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相关联的,电视剧《红楼梦》音乐的原唱陈力情感细腻温婉,每首歌都有一种哀伤楚楚的感觉,虽然是为了吻合作曲者王立平的创作风格,但其声音中表现的真切感情却是不可取代的,这应该是受到了剧情的影响,也跟她生活中遭遇的不幸有很直接的关系,例如在《红豆曲》中,该曲在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出现了共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贾宝玉等人为薛蟠过生日时的饮酒聚会中,贾宝玉行完酒令所唱,形式主要是男声轻唱,无伴奏,音乐的思想基本是围绕林黛玉而作,可以理解为一种贾宝玉对林黛玉喜爱的一种情感唱段;第二次出现在最后贾宝玉与史湘云分别后,宝玉坐在江边的石头上,该次的《红豆曲》由陈力演唱,有乐队伴奏,贾宝玉回想着大观园中的一切,看着一望无尽的江水,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平时一起嬉戏的姐妹们仿佛都随着江水流向远方了,而宝玉自己却无法忘掉这无尽痛苦,音乐在这里与背景遥相呼应,同时凄婉的旋律也为宝玉的凄惨经历作了一个大结局。
走进“晴雯”,感悟苍生——《晴雯歌》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探析摘要:87版《红楼梦》这部电视剧共13首音乐,包括《引子》(红楼梦曲)《序曲》《紫菱洲歌》《红豆曲》《好了歌》《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题帕三绝》《枉凝眉》《分骨肉》《叹香菱》《葬花吟》,每首曲子都对应了剧中的一位人物。
《晴雯歌》所描写的是《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丫鬟——“晴雯”,也是笔者最喜欢的一位人物之一,更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初衷。
本文从原著、影视剧情、音乐、演唱探析等方面体现晴雯这一人物“矛盾”的特征。
意在为本人和他演唱者更深入了解人物以及更好的演绎这首经典作品提供借鉴,进而更加喜爱《红楼梦》,喜爱四大名著,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红楼梦》;《晴雯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唱;探析《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原著小说以贾、薛、王、史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各个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景况。
1987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将其改编制作成古装电视连续剧,一经播出便红遍大江南北,至今仍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本文中《晴雯歌》的主人公——晴雯其身份虽为丫鬟,但被封为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是作者曹雪芹笔下最爱的人物之一,可见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一、原著中晴雯人物形象的“矛盾对立”1.出身卑微却心高气傲晴雯的姓氏、生父生母都无从考证,她十岁时被赖大家买了回来,是奴才家里的奴才,因多次跟赖嬷嬷进府所以被贾母看上,进而孝敬给了贾母。
在贾府里她不愿和其他嬷嬷丫鬟一样阿谀奉承故意讨好别人,为人不圆滑不世故,原本有机会成为公子宝玉的姨太从此成为人上之人,但她并没有这样做,仍心直口快、我行我素。
1.明艳动人却结怨颇多原著里是这样描写晴雯的——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黛玉。
王夫人也说“仗着模样比别人生的标致些”,王熙凤也这样评价道:“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有关红楼梦歌曲
有关《红楼梦》的歌曲非常多,其中包括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一系列经典曲目。
这些歌曲以独唱、重唱、合唱、诗朗诵以及民族管弦乐等艺术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抒写大观园中的爱恨悲欢,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红楼人物,以及《红楼梦》深厚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歌曲名称:
•《红楼梦序曲》
•《紫菱洲歌》
•《红豆曲》
•《晴雯歌》
•《悲歌秦可卿》
•《刘姥姥进大观园》
•《题帕三绝》
•《枉凝眉》
•《分骨肉》
•《叹香菱》
•《聪明累》
•《宝黛情》
•《上元节》
•《秋窗风雨夕》
•《葬花吟》
此外,还有其他版本的红楼梦歌曲,例如《红楼梦引子》、《终身误》、《恨无常》、《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等等。
这些歌曲或以婉转的旋律、或以动人的歌词,深情地演绎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和人物情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观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以聆听全部曲目,也可以阅读原著以深入了解这些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87版红楼梦歌曲14首《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曾被多次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87版红楼梦是其中一部较为著名的电视剧版本,下面是该版本中的一些歌曲:1. 《红楼梦》主题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是该剧的主题曲,表达了红楼梦故事的悲剧色彩和主题。
2. 《枉凝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
3. 《秋窗风雨夜》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离愁别绪。
4. 《葬花吟》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悲观态度。
5. 《贾府风云》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述了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争斗。
6. 《凤求凰》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思念和追求。
7. 《红楼梦之悲欢离合》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概括了整个红楼梦故事中的悲欢离合。
8. 《红楼梦之情深深雨蒙蒙》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深情。
9. 《红楼梦之枉凝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黛玉对宝玉的思念和眷恋。
10. 《红楼梦之贾宝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以贾宝玉为主题,表达了他的情感和遭遇。
11. 《红楼梦之黛玉》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以黛玉为主题,表达了她的情感和命运。
12. 《红楼梦之情深深》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表达了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深情。
13. 《红楼梦之贾府风云》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述了贾府内部的复杂关系和争斗。
14. 《红楼梦之葬花吟》插曲,演唱,邓丽君。
这首歌曲描绘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悲观态度。
以上是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一些歌曲,通过这些歌曲,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红楼梦故事中的情感和主题。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歌曲《紫菱洲歌》《分骨肉》演唱探
究
《红楼梦》作为明清小说艺术的高峰,不仅在中外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亦广泛地影响到戏曲、影视剧、歌唱等其他艺术领域。
1987年在电视剧《红楼梦》中,王立平通过现代的作曲技术,对原著小说诗词进行了成功的演绎。
本文首先对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歌曲有关故事情节和人物背景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阐述了《紫菱洲歌》《分骨肉》的歌词含义,探讨了《红楼梦》歌曲所具有的悲剧美,揭示了两首歌曲的情感内涵:《紫菱洲歌》《分骨肉》分别为贾迎春和贾探春二姊妹而作,有着独特的悲剧色彩。
笔者以此为基础,对《紫菱洲歌》《分骨肉》两首歌曲所做演唱探究认为:《紫菱洲歌》的演唱,在音色的运用上应为柔中带刚的中性色彩;在咬字吐字规范上要注意“池”字“i”母音发声的竖开,以保证与“塘”字“a”母音发声的自然过渡;在润腔上要注意“荷”“叶”等字前应该加入短倚音进行修饰演唱,以保证字音声调的准确,还可以将“手”字对应的四分音符,处理成八分音符加八分休止,以更形象的表达惜别时的不舍。
《分骨肉》的演唱,在音色的运用上应为一种忍辱负重的女性色彩;在咬字吐字规范上应重咬“恐哭”二字,在润腔上可将“娘”“儿”这些字加入短倚音进行修饰演唱,以保证字音声调的准确,“悬念”的“悬”字演唱中应带有哭泣感,以增加悲剧色彩,还可以将“哭”字对应的附点四分音符之后的两个十六分音符演唱得更加急促,以增强凄凉之意。
0432017.12第3期文化大观员的脸上必须非常稳定,达到了真实的流泪效果。
对影片中的数字特效,67.4%的观众有一定的认知,26.9%的观众看不出加了特效。
观众对特效部分是认可的,63.1%的观众认为特效有利于剧情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影片大部分是写实特效,需要制作出真实的效果,合成部分需要特别细腻,每一个像素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最终效果,真正做到了特效为剧情发展做推进,为演员表演服务。
对电影哪一方面最吸引人,56.6%的观影人认为是故事情节,20.1%认为是演员演技,数字特效仅占15.4%。
由此可见,对于剧情类片子来说特效隐于无形,观众没有发现特效的使用才更能说明其技术的精良,运用的恰到好处,真切地传达了电影人物的感情。
数字技术不只是用来实现一些奇观或无法拍摄的部分,同样也贴切地表达演员内心的情感,涉及人物心灵。
五、观影受众心理 数字特效技术相伴着电影的纪实本性和奇观本性而生,现实中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存在但是无法用传统摄影手段拍摄的,天马行空的想象等等,都可以呈现在大银幕上,并以假乱真。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在观看电影时除了感官上的愉悦,更在于观者以超常的视角看真实的世界,从而获得视觉与心理上的满足。
数字电影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好奇心和梦想视觉化的实现,它让不可能发生,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变成实体观看。
根据影片类型的不同,观者对特效要求也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观影心理在视觉和心理上都有一定差别。
另外,受到观影条件的影响,受众与受众之间会通过个人行为或情绪的感染影响到其他人,并且产生连锁反应。
通过观察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观者对电影中数字特效的心理感受与视觉需求有一定差别,这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影片类型的不同;数字特效技术与艺术的协调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样和细分化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立足于电影观众的思考维度及审美心理,才是让我国电影作品提高并前进的核心。
参考文献:[1]高子颖,现代影视制作中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分析,数字化用户[J].2013[2]中国产业信息网,[DB/OL]/industry/201612/480859.html[3]卓雅,技术之殇:对《九层妖塔》与《寻龙诀》数字特效的比较评判[J].电影新作,2017(02).[4]贾云鹏,何亮.以气御形——武侠片中的中国美学与数字特效[J].电影艺术,2017(09).[5]韩萍.影视特效与观众心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05-01.[6]司若.行业、市场与艺术:我国影视特效发展的观察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4).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传媒学院一般课题《当代电影数字特效运用实证研究——以国产院线影片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对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分骨肉》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电视剧《红楼梦》自上映以来就备受关注,而其中的插曲《分骨肉》更是深受观众喜爱。
这首插曲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动人的歌词,充分展现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具有多种艺术特征。
本文将从音乐的结构、旋律、歌词以及演唱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分骨肉》的艺术魅力。
从音乐的结构来看,《分骨肉》采用了传统的古典音乐结构,包括引子、主歌和尾声。
整首歌曲氛围轻柔温和,善于运用音乐的小节和音符重复,使得整首歌曲旋律流畅,富有情感。
编曲上使用了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为整首歌增添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
从旋律上来看,《分骨肉》采用了古典旋律,旋律优美动听,具有一定的悠扬美感。
在旋律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古典音乐的技巧,如装饰音、转音等,突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整首歌曲在旋律设计上非常成功,动人的旋律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从歌词来看,歌曲《分骨肉》的歌词选材考究,表达了人物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歌词表达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对宝玉的深情厚爱,以及对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描绘。
歌词中蕴含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息,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歌词的构思精妙,用词恰当,和旋曲结合完美。
从演唱方式来看,《分骨肉》的演唱采用了传统的古典吟唱方式,清亮的嗓音,轻柔的音色,使歌曲更具温婉之美。
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情感演绎,使得整首歌曲富有张力和感染力。
演唱者在演唱时能够将情感娓娓道来,使得整首歌曲更加贴近人心,引人深思。
《分骨肉》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凭借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出色的演唱方式,展现了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息,同时也吸引了现代观众的喜爱。
这首插曲充分体现了古典美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插曲将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持续吸引更多的观众欣赏与回味。
红楼梦音乐268首(格式:MP3 品质:大部分320K,少部分128K)各位喜欢87版《红楼梦》音乐的朋友,请注意看以下说明。
87版《红楼梦》的音乐作曲者是王立平,歌曲演唱共有三人,陈力、叶矛和王洁实。
其中:《序曲》、《引子》、《枉凝眉》、《紫菱洲歌》、《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叹香菱》、《分骨肉》、《葬花吟》这9首为陈力独唱。
《晴雯歌》和《葬花吟》的合唱实为陈力自己演唱7次后的录音合成。
《红豆曲》则是陈力和王洁实合唱的。
叶矛独唱《聪明累》和《好了歌》两首。
本人根据自己的音乐收藏整理出与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音乐有关的歌曲和纯音乐版本共210首,其中原剧主题歌曲视频(MKV)10首,歌曲(MP3)121首,乐曲(MP3)79首;以及同年开拍的六部电影《红楼梦》音乐(MP3)12首(作曲:王酩,演唱:于文华等),另有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歌曲和纯音乐46首(其中有尚未上映的2010 年版电影红楼梦音乐《红楼梦散》。
但不包括2010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音乐,主要是那些音乐跟电视一样实在是太差了)。
在此提供给喜欢87版《红楼梦》音乐的朋友聆听和收藏。
这些音乐有的是专辑,有的是来自音乐家们其它专辑里的单曲,风格不尽相同。
有很多曲子较原曲有不少的改动,更具有现代发烧音乐特点。
有的演唱技法娴熟,声情并茂,堪称天籁。
因为都是高品质的音乐,所以听觉效果甚佳。
我将这些音乐全部传到了115网盘,您直接点击本文下面这些专辑或者单曲后边的链接地址即可打开下载网页。
下载方法:将鼠标放在本文下面这些你需要的文件链接地址上,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下载网页,也可以将下载地址的链接复制到你的浏览器地址栏里直接点“转到”打开,遇有广告页关闭即可。
网络繁忙时段,打开网页后会提示“非登陆用户其它下载地址暂时关闭,推荐您使用优蛋下载”。
如果你是注册用户可登录后下载,如果你不是注册用户,那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择时下载或者安装优蛋下载。
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13⾸歌曲(陈⼒原声)《好了歌》《红楼梦》第⼀回中。
跛⾜道⼈唱《好了歌》:“世⼈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荒冢⼀堆草没了!世⼈都晓神仙好,只有⾦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说恩情,君死⼜随⼈去了。
世⼈都晓神仙好,只有⼉孙忘不了!痴⼼⽗母古来多,孝顺⼉孙谁见了?”启发甄⼠隐“觉悟”,甄⼠隐满⽿只听见些“好”“了”“好”“了”,便迎上去说你满⼝⾃⾔⾃语啰啰嗦嗦些什么啊?那道⼈笑道,你如果听见“好”“了”⼆字,算你还是个明⽩⼈,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所以,我这歌⼉便叫《好了歌》。
甄⼠隐是个读过书的有智慧的城⾥⼈,且经历过不少⼈⽣⼤变故,闻听此⾔,⼼中逐渐彻悟。
因此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解注何如?”道⼈笑道:“你解,你解。
”于是,有了甄⼠隐的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结满雕梁,绿纱今⼜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如何两鬓⼜成霜?昨⽇黄⼟陇头送⽩⾻,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皆谤。
正叹他⼈命不长,那知⾃⼰归来丧!训有⽅,保不定⽇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作嫁⾐裳!”《枉凝眉》《枉凝眉》(按:“戚序本”作“枉凝眸”)本是曹雪芹的⼩说《红楼梦》中第五回⼗⼆⽀曲中第三⾸的名字。
曲⼦写宝⽟与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破灭,林黛⽟历劫还泪的泪尽⽽逝。
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也即曲中所说的“枉⾃嗟呀”。
凝眉,皱眉,悲愁的样⼦。
第五回乃是书中预⾔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的驾驭作⽤。
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的绛珠仙⼦的⾝份,美⽟⽆瑕说的是贾宝⽟的神瑛侍者的前世,这⾸诗道出了贾宝⽟和林黛⽟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红⾖曲》红⾖曲王⽴平;陈⼒《红⾖曲》出⾃《红楼梦》第⼆⼗⼋回《蒋⽟菡情赠茜⾹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冯紫英请客,贾宝⽟赴宴,席中宝⽟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
摘要《葬花吟》是曹雪芹小说里《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之中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歌。
在电视剧《红楼梦》(87版)中,《葬花吟》由作曲家王立平谱曲而成为本剧的一首经典的插曲。
本文从歌曲《葬花吟》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分析其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歌词中的情感表达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歌曲的艺术处理中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技术要求、科学借鉴、个性化的理解与处理等重要问题。
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希望通过本论题的研究能对自己今后的声乐演唱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红楼梦》;《葬花吟》;音乐分析;艺术特点;情感表达AbstractThe song of burying flowers is an ancient poem sung by Lin Daiyu in the 27th chapter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y Cao Xueqin. In the TV play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87 version), the song of funeral flowers was composed by composer Wang Liping and became a classic interlude of the pl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musical structur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lyrics of the song, focusing on the ways, method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cientific reference, personalized understanding and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art processing of songs.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musical work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artistic creation. I hope that the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can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my vocal singing practic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singing of flowers buried; music analysis; artistic features; emotional expression目录引言 (1)一、歌曲《葬花吟》的创作背景 (1)(一)作者王立平简介 (1)(二)创作概述 (2)二、《葬花吟》的作品分析 (2)(一)歌词的艺术特征 (2)(二)曲式结构分析 (3)(三)旋律的艺术特色 (7)三、《葬花吟》的情感表达 (8)(一)情感表达分析 (8)(二)演唱实践中情感表达的个性化处理 (9)结语 (1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分骨肉》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
《分骨肉》是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插曲,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戏剧性。
下面将对《分骨肉》的艺术特征和演唱分析如下。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分骨肉》的曲调优美、旋律动人。
整首歌曲以中音和高音为主,旋律流畅、婉转动听,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曲调温柔细腻,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人物之间的情感和心声。
曲调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也符合电视剧中情节的发展,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从歌词的角度来看,《分骨肉》的歌词深情而含蓄。
歌词所表达的是贾母对宝玉的情深意重,以及对庶出(“骨肉”)身份的愧疚和无奈。
歌词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饱满和细腻。
例如“香肌悠软浸梦乡,轻抚触透玉肌凉”,通过描写宝玉的美貌和贾母对他的呵护,增加了情感的张力和戏剧性。
从演唱的角度来看,《分骨肉》的演唱经过了精心的选角和培训。
该歌曲由林心如饰演的贾琏和张译饰演的贾母共同演唱。
林心如和张译的演唱非常出色,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们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情感的投入,生动地表达出角色之间的爱恨情仇和内心的矛盾纠结。
两人的实力和默契配合使得歌曲更加动听和具有感染力。
电视剧《红楼梦》插曲《分骨肉》在音乐、歌词和演唱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特征。
它凭借其优美的曲调、深情的歌词和出色的演唱,成功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和纠葛,为整个剧情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感染力。
这首插曲的成功也证明了电视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推进方面的重要作用。
红楼梦歌曲最好听的十首红楼梦十大名曲包括《枉凝眉》、《引子》、《葬花吟》、《红豆曲》、《秋窗风雨夕》、《聪明累》、《题帕三绝》、《分骨肉》、《叹香菱》、《晴雯歌》。
1、《枉凝眉》是87年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第13集片尾曲,由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演唱者是陈力(原唱)。
2、《引子》红楼梦引子,是在《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中出现的,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十二仙子演奏的警幻仙子新制《红楼梦》十二支仙曲的引子。
3、《葬花吟》《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4、《红豆曲》《红豆曲》是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先后两次出现:第一次是宝玉与薛蟠等人聚饮之时。
第二次是贾府被抄没落之后,第一次的男声原唱是叶茅,后来王洁实也唱过,但其实是翻唱。
第二次的女声原唱是陈力。
5、《秋窗风雨夕》《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也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是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6、《聪明累》《聪明累》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也是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
7、《题帕叁绝》《题帕三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
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也是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
8、《分骨肉》《分骨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也是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
9、《叹香菱》《叹香菱》是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的音乐单曲,是1987年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30集片尾曲。
10、《晴雯歌》《晴雯歌》是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插曲,歌曲唱的是贾宝玉的丫鬟晴雯,晴雯是《红楼梦》中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歌词赏析在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枉凝眉》由王立平谱成曲子,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由陈力演唱。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歌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歌词赏析1枉凝眉本是“红楼梦”书中第五回十二支曲的名字。
曲子写宝玉与黛玉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林黛玉历劫还泪的`泪尽而逝。
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
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第五回乃是书中预言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大的驾驭作用。
因此,历代红学家对第五回格外重视。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在这支曲子中,进一步抒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真挚的爱情。
他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都是心地纯洁,聪明善良的青年。
这样一对有情人,能不能结合呢?用两个设问,怀着含蓄而又诚挚的感情,把人们带到现实世界里来。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统治迫害下,有情人难成眷属,只能空自嗟,枉牵挂。
接着应用"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对造成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最后用眼泪的控诉作结。
整个曲子婉转深沉,发人深思。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歌词赏析2枉凝眉原唱:陈力填词:曹雪芹谱曲:王立平歌词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啊扩展资料《枉凝眉》是由曹雪芹作词,王立平作曲,陈力演唱的古典歌曲,该曲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插曲,发行于1987年。
满腔愁怅无限感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与主题歌
赏析
于林青
【期刊名称】《艺术探索》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自从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映以来,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尽管也象对它的原著一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不失为自有《红楼梦》以来最大的一次普及。
对它的音乐(特别是插曲和主题歌),人们自然也有种种议论,不过显然比对剧本改编、导演手法和演员表演等方面的议论要少得多,这不能说不是对作曲者成功的充分肯定。
王立平同志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且已有诸多成名影视作品问世,但要为《红楼梦》作曲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红楼梦》的影响太大,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对它的原著尚争论不休,为它谱写音乐,自然也难做到尽如人意
【总页数】8页(P50-57)
【作者】于林青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
【相关文献】
1.少年壮志不言愁——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主题歌 [J], 林汝为;雷蕾
2.为你打开一扇窗——沪剧电视连续剧《昨夜情》主题歌唱词赏析 [J], 褚伯承
3.满腔惆怅,无限感慨——87版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的演唱风格探析 [J], 李月华;
4.浅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引子) [J], 徐公璧
5.枉凝眉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 [J], 曹雪芹;王立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剧《红楼梦》歌曲集
电视剧《红楼梦》歌曲集1、晴雯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2、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3、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4、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5、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6、紫菱洲歌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7、叹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8、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9、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10、题帕三绝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11、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12、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