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思瑞建立零件坐标系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2
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步骤一、确定基准面和基准点:基准面是建立坐标系的参考平面,通常选择工件上便于加工的平面作为基准面。
基准点是基准面上的确定点,用来确定坐标系的位置。
确定基准面和基准点后,可以用辅助工具(如划线底板、平行仪等)将基准点标记在基准面上。
二、确定坐标轴的方向和顺序:坐标轴是建立坐标系的基准线,它决定了工件坐标系的方向。
常用的坐标轴有X轴、Y轴和Z轴。
在确定坐标轴的方向时,需要考虑三个方向上的运动,以便确保机床能够满足加工的要求。
在确定坐标轴的顺序时,一般采用右手定则,即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
三、确定坐标轴的起点和单位:坐标轴的起点是确定坐标系原点的位置,通常选择工件上的其中一明显特征点作为坐标轴的起点。
确定起点后,需要确定坐标轴的单位,即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数值。
常用的单位有毫米、厘米和英寸等。
四、绘制坐标系图像: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将工件坐标系的信息传达给机床控制系统,以便于机床按照给定的坐标进行加工。
绘制坐标系图像是传达坐标系信息的一种常用方式。
绘制坐标系图像时,需要将基准面、基准点、坐标轴方向和起点等信息准确地表示出来。
五、校验坐标系的准确性:建立好的工件坐标系需要经过校验,以确保其准确性。
校验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可以通过测量工件上的几何要素(如尺寸、角度、位置等)来验证坐标系的正确性。
如果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相符,则可以认为建立的工件坐标系准确无误。
一般来说,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步骤可以概括为:确定基准面和基准点,确定坐标轴的方向和顺序,确定坐标轴的起点和单位,绘制坐标系图像,校验坐标系的准确性。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建立的工件坐标系准确无误,以便机床能按照给定的坐标进行准确的加工。
三坐标如何建⽴零件坐标系三坐标如何建⽴零件坐标系1、在零件坐标系上编制的测量程序可以重复运⾏⽽不受零件摆放位置的影响,所以编制程序前⾸先要建⽴零件坐标系。
⽽建⽴坐标系所使⽤的元素不⼀定是零件的基准元素。
2、在测量过程中要检测位置度误差,许多测量软件在计算位置度时直接使⽤坐标系为基准计算位置度误差,所以要直接使⽤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加⼯基准等等建⽴零件坐标系。
3、为了进⾏数字化扫描或数字化点作为CAD/CAM软件的输⼊,需要以整体基准或实物基准建⽴坐标系。
4、当需要⽤CAD模型进⾏零件测量时,要按照CAD模型的要求建⽴零件坐标系,使零件的坐标系与CAD模型的坐标系⼀致,才能进⾏⾃动测量或编程测量。
5、需要进⾏精确的点测量时,根据情况建⽴零件坐标系(使测点的半径补偿更为准确)。
6、为了测量⽅便,和其它特殊需要。
建⽴零件坐标系是⾮常灵活的,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测量的需要多次建⽴和反复调⽤零件坐标系,⽽只有在评价零件的被测元素时要准确的识别和采⽤各种要求的基准进⾏计算和评价。
对于不清楚或不确定的计算基准问题,⼀定要取得责任⼯艺员或⼯程师的认可和批准,⽅可给出检测结论。
⾄于使⽤哪种建⽴零件坐标系的⽅法,要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
⼀般⼤多数零件都可以采⽤3-2-1的⽅法建⽴零件坐标系。
所谓3-2-1⽅法原本是⽤3点测平⾯取其法⽮建⽴第⼀轴,⽤2点测线投影到平⾯建⽴第⼆轴(这样两个轴绝对垂直,⽽第三轴⾃动建⽴,三轴垂直保证符合直⾓坐标系的定义),⽤⼀点或点元素建⽴坐标系零点。
现在已经发展为多种⽅式来建⽴坐标系,如:可以⽤轴线或线元素建⽴第⼀轴和其垂直的平⾯,⽤其它⽅式和⽅法建⽴第⼆轴等。
⼤家要注意的是:不⼀定⾮要3-2-1的固定步骤来建⽴坐标系,可以单步进⾏,也可以省略其中的步骤。
⽐如:回转体的零件(圆柱形)就可以不⽤进⾏第⼆步,⽤圆柱轴线确定第⼀轴并定义圆⼼为零点就可以了。
⽤点元素来设置坐标系零点,即平移坐标系,也就是建⽴新坐标系。
零件坐标系在精确的测量中,正确地建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测量机,校验好的测头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的工件图纸都是有设计基准的,所有尺寸都是与设计基准相关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检测报告,就必须建立零件坐标系,同时,在批量工件的检测过程中,只需建立好零件坐标系即可运行程序,从而更快捷有效。
机器坐标系MCS与零件坐标系PCS:在未建立零件坐标系前,所采集的每一个特征元素的坐标值都是在机器坐标系下。
通过一系列计算,将机器坐标系下的数值转化为相对于工件检测基准的过程称为建立零件坐标系。
PCDMIS建立零件坐标系提供了两种方法:“3-2-1”法、迭代法。
一、坐标系的分类:1、第一种分类:机器坐标系:表示符号STARTIUP(启动)零件坐标系:表示符号A0、A1…2、第二种分类:直角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X、Y、Z极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A(极角)R(极径)H(深度值即Z值)二、建立坐标系的原则:1、遵循原则:右手螺旋法则右手螺旋法则:拇指指向绕着的轴的正方向,顺着四指旋转的方向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2、采集特征元素时,要注意保证最大范围包容所测元素并均匀分布;三、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一)、常规建立坐标系(3-2-1法)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在工件本身、机器的行程范围内能找到的工件,是一种通用方法。
又称之为“面、线、点”法。
建立坐标系有三步:1、找正,确定第一轴向,使用平面的法相矢量方向2、旋转到轴线,确定第二轴向3、平移,确定三个轴向的零点。
适用范围:①没有CAD模型,根据图纸设计基准建立零件坐标系②有CAD模型,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需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第一步:在零件上建立和CAD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第二步:点击CAD=PART,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建立步骤:●首先应用手动方式测量建立坐标系所需的元素●选择“插入”主菜单---选择“坐标系”---进入“新建坐标系”对话框●选择特征元素如:平面PLN1用面的法矢方向作为第一轴的方向如Z正,点击“找平”。
坐标系和坐标点的基本知识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坐标系和坐标点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定位空间中的各种对象。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坐标系和坐标点的基本知识。
坐标系的概念坐标系是用来描述空间位置的一种数学工具。
常见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等。
直角坐标系由水平轴和垂直轴组成,它们相交于原点。
水平轴通常表示为x轴,垂直轴通常表示为y轴。
通过这样的坐标系,我们可以用(x,y)的形式来表示平面上的点。
坐标点的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x,y)来表示,其中x表示点在x轴上的位置,y表示点在y轴上的位置。
例如,点A的坐标为(2,3),表示它在x轴上的坐标为2,在y轴上的坐标为3。
这种表示方法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定位和描述空间中的各种对象。
坐标系的四象限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被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第一象限位于x轴和y轴的正方向,第二象限位于x轴的负方向和y轴的正方向,依此类推。
每个象限有特定的坐标范围和符号规定,我们可以根据坐标的正负确定点所在的象限。
坐标点的移动和定位通过坐标系,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移动和定位点的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点B的坐标为(4,5),如果需要将点B向右移动3个单位,我们只需要在x轴上的坐标上加3,即新的坐标为(7,5)。
这样的操作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控制和操作空间中的各种元素。
了解坐标系和坐标点的基本知识对于数学和几何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中的各种对象,并能够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例如在地图上标注位置、在平面图上作图等,从而更好地表达和展示我们的想法和观点。
坐标系和坐标点的基本知识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性。
继续学习和实践,相信你会对坐标系和坐标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大全1. 什么是坐标系?在数学和几何学中,坐标系是用来描述空间中的点的工具。
通过坐标系,我们可以用数学方式精确地表示点的位置和方向。
坐标系是研究空间中几何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定位和导航的基本工具。
坐标系主要分为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两种形式。
直角坐标系是最常见的坐标系,由水平轴和垂直轴构成,点的位置通过两个数值(横坐标和纵坐标)来表示。
而极坐标系则通过点到原点的距离和点与参考方向的夹角来表示点的位置。
2. 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通常将水平轴标记为x轴,垂直轴标记为y轴。
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对(x, y)来表示,其中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常见的概念包括:•原点:直角坐标系的交点,坐标为(0, 0)。
•x轴和y轴:分别对应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轴线。
•象限:将坐标系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标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点到原点的距离: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sqrt{(x^2 + y^2)}$。
3. 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极坐标系是另一种常见的坐标系,用来描述平面上的点。
在极坐标系中,点的位置通常用一个有序对(r, θ)来表示,其中r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θ表示点与参考方向的夹角。
极坐标系中的概念包括:•原点:极坐标系的起点。
•极轴:作为参考方向的射线。
•正极轴:与极轴正方向相同的射线。
•距离r:点到原点的距离。
•角度θ:点与正极轴的夹角。
4. 坐标系的转换在实际问题中,有时需要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实现。
•从直角坐标系到极坐标系的转换:$ r = \sqrt{(x^2 + y^2)} $, $ \theta = \arctan(\frac{y}{x}) $。
•从极坐标系到直角坐标系的转换:$ x = r\cos(\theta) $, $ y = r\sin(\theta) $。
通过这些转换关系,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方便地描述点的位置和方向。
如何建立三坐标的坐标系如何建立三座标的坐标系常见的一面2孔但这只局限于正规机加工的工厂对于其他的嘛就五花八门了主要是根据图纸找基准不要把自己认为的东西看做建坐标的基准,但选择基准的话又有2个问题,1是加工基准,1是安装基准如果可以的话先确定这2个问题找好基准又分为很多种啊有需要连接构造的有三阶平面的等等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多练多长见识要在零件上找相互垂直的元素来建立坐标系是不可能的。
但是坐标系系三个轴互相不垂直又不符合直角坐标系的原则。
所以测量机软件建立零件坐标系要采用3-2-1的方法。
为了在零件上建立三轴垂直的坐标系,测量机软件首先利用面元素确定第一轴,因为面元素的方向矢量始终是垂直于该平面的,当我们利用投影到该平面上的一条线来建立第二轴时,第一轴和第二轴就保证绝对是垂直的,至于第三轴就不用你再建了,由软件自动生成垂直于前两轴的第三轴。
这样测量机软件就建立了互相垂直的、符合直角坐标系原理的零件坐标系。
那么在软件内部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1.软件内部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数据结构,它们的初始值是与“机器坐标系”一致的。
当我们要利用3-2-1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时,首先测量面元素(假如是X、Y平面),这时面的法向矢量(我们要作Z轴)与机器坐标系有两个空间夹角(零件肯定不会与机器坐标系完全一致),即与X轴有a角,与Y轴有b角。
2.当我们指定该面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第一轴后(建立Z轴),软件就会让1号坐标系的数据结构首先绕X轴旋转b角度,然后再绕Y 轴旋转a角度,使两者重合。
1号坐标系Z零点坐标平移到该平面特征点的Z值。
3.当我们采用线元素,确定第二轴时,1号坐标系绕Z轴旋转,使指定轴(假如是X轴)与该线重合。
1号坐标系的Y零点平移到这条线特征点的Y值。
4.这时只有X轴的零点没有着落,最后一点就是为X轴而设的。
5.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如果没有特殊指定,就是按照以上设置的,往往我们还要根据图纸要求,将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平移到指定点元素上。
三坐标建立工件坐标系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工件坐标系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坐标系的原点确定: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通常是选择一个固定点或特定特征来作为参考点。
这个选取应该便于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后续加工过程的测量和操作。
2. 坐标轴方向: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坐标系的表示和工件的加工操作。
通常,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来表示工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确保坐标轴的正方向与工件的特性相匹配。
3. 坐标轴的单位:确定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单位,例如毫米、厘米、英尺等。
这取决于工件的尺寸以及后续加工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单位。
4. 坐标轴的面表示:确定坐标系的面表示,即确定哪个面是主面或者参考面。
这对于确定后续加工操作中的方向和位置至关重要。
5. 坐标系的转换和平移:如果需要将工件坐标系与其他坐标系进行转换或平移,则需要确定转换的方法和参数,并确保转换后的坐标系与原始坐标系保持一致。
6. 坐标系的标记和命名:为了方便工艺操作和后续数据分析,对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进行标记和命名是必要的。
这可以通过正确的标记和命名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在建立工件坐标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件特性、加工要求、测量设备和操作习惯等因素,同时确保坐标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建立工件坐标系操作方法
1. 确定工件的中心点:首先需要在工件上找到准确的中心点,通常通过测量来获得。
2. 定位工件:将工件放置在加工设备上,需要解决工件的定位问题,以便确定它的准确位置。
3. 确定坐标轴方向:确定工件坐标系坐标轴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Z轴方向指向加工设备的刀具,X轴方向垂直于Z轴,而Y轴方向则右手定则决定。
4. 选择初始点:选择一个已知的初始点,在此点上建立工件坐标系,可以选择工件的表面或者边缘作为初始点。
5. 建立坐标系:根据选择的初始点和坐标轴方向,在工件上建立起坐标系,同时需要确定坐标系的原点和各坐标轴与机床相对应的方向。
6. 清除误差:在建立完坐标系后,需要检查误差和校正偏差,确保坐标系的精度和准确性。
7. 确定工件坐标系的起点:确定工件坐标系的起点,这个点被称为工件零点,它通常位于工件的中心点。
建立坐标系后,需要将零点清零,以便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坐标位置。
8. 测量并记录工件坐标系:最后需要进行测量并记录工件坐标系,以便后续的加工过程能够按照准确的坐标系进行。
坐标系概要坐标系允许您在3D空间内定义零件位置和原点。
它允许测量机获得零件方位。
没有坐标系的零件拥有六个自由度∙旋转的三个度(关于X, Y, Z轴)∙平移的三个度(关于X, Y, Z轴)该图表显示了3D空间的6个自由度(x,y,z,u,v和w)基准参考框(DRF)包含六个自由度,将零件确定在3D空间中。
零件坐标系展现了DRF指定的绘图。
主要,次要和第三基准定义DRF并识别需要测量和将被用于创建坐标系的特征。
∙旋转的三个度由基准特征的I,J,K矢量组成。
∙平移的三个度由基准特征的X,Y,Z位置组成。
坐标系小提示:∙找正第一,旋转第二,接下来设置原点为X, Y, Z轴。
永远不要在找正前旋转!∙总是在测量2D特征(直线和圆)前找正。
∙总是在测量点(在X, Y, Z轴测量点)之前找正和旋转。
∙对于一个程序中可以存多少坐标系没有限制。
∙坐标系可以通过保存坐标系命令保存到文件中。
典型应用与于创建零件使用固定夹具的全自动程序。
例如:1.创建一个夹具坐标系并保存坐标系到一个文件。
2.创建一个零件程序,于程序开始位置回调坐标系文件,在测量第一个特征前使用DCC模式。
3.在零件程序执行过程中,CMM暂停,并提示操作员装载零件并自动测量零件(非手动坐标系)。
∙旋转的右手法则 - 右手大拇指指向围绕旋转轴的正方向(+X, +Y, 或+Z)。
手自然卷曲的方向为围绕该轴的正旋转方向。
负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
建坐标系命令的格式在编辑窗口的命令模式中,所有坐标系都按下面的格式显示.对于一些略微的不同,下面各部分将更为详细地解释。
例如:A1=坐标系/启动,回调:列表=是/否建坐标系/找正,"特征_名称"。
坐标系/旋转,X正,至,特征_名称,关于,Z正建坐标系/平移,X轴,特征_名称建坐标系/平移,Y轴,特征_名称建坐标系/平移,Z轴,特征_名称坐标系/终止有关字段规则,请参见约定。
从以下位置可以找到建坐标系命令的说明:∙对于“开始”命令,请参见开始建坐标系命令。
新建工件坐标系的流程一、啥是工件坐标系呢。
工件坐标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咱加工工件的时候,自己定义的一个小世界里的坐标系统。
就好比啊,每个工件都有它自己的小天地,这个坐标系就是在这个小天地里确定位置和方向的。
它可重要啦,就像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得有个地图一样,这个工件坐标系就是加工这个工件时的地图。
二、准备工作。
咱要新建这个工件坐标系,得先做好准备。
比如说,要清楚地知道工件的形状、尺寸这些基本的信息。
你要是连工件长啥样,多大个儿都不清楚,那后面的事儿可就没法整啦。
还有啊,得看看加工这个工件的设备,像机床之类的,得熟悉它的性能,知道它能做啥,不能做啥。
这就好比我们要出门旅行,得先看看自己的交通工具咋样,要是自行车,就别想着一下子跑老远啦。
三、确定原点。
接下来呢,就是确定原点这个事儿。
原点就像是这个工件坐标系里的老大哥,其他的点都得听它的指挥呢。
这个原点的选择可讲究啦。
一般呢,我们会选择工件上比较特殊的点,像工件的中心呀,或者是某个角之类的。
为啥选这些点呢?因为这样方便计算,就像我们找东西的时候,从一个好找的地方开始找,肯定就容易得多嘛。
而且啊,这个原点一旦确定了,就不能随便改喽,不然整个坐标系都得乱套,就像一群小蚂蚁突然没了蚁后,那不得乱成一团呀。
四、确定坐标轴。
原点确定好了,就得确定坐标轴啦。
坐标轴就像是坐标系这个小世界里的街道,有了街道,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每个地方。
通常呢,我们会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的要求来确定坐标轴。
比如说,如果工件是个长方形,我们可能就会让长的那条边平行于X轴,宽的那条边平行于Y轴。
这样确定坐标轴呢,也是为了让后面的加工更方便。
你想啊,如果坐标轴定得乱七八糟的,加工的时候机器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啦,就像我们在迷宫里没了方向,只能瞎转。
五、设置参数。
坐标轴确定之后呢,就要设置一些参数啦。
这些参数就像是给这个工件坐标系添加一些小规则一样。
比如说,坐标的单位是毫米还是厘米呀,还有精度这些东西。
写出新建工件坐标系的具体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新建工件坐标系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加工物体进行准备和测量。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度量工具,例如卡尺、测量仪等,对物体的长度、直径、高度等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2.确定参考面在确定工件坐标系之前,需要选择一个参考面作为基准面。
参考面应该具备平整、容易测量和固定的特点,通常选择工件的底面或者与加工要求有关的面作为参考面。
3.确定参考点在参考面上,选择一个参考点作为基准点。
参考点应该具备容易测量和固定的特点,通常选择工件上的凸起部分或者与加工要求有关的部分作为参考点。
4.定位参考点使用合适的度量工具,将参考点的坐标测量出来,并记录下来。
坐标通常以机床坐标系为基准,即以机床坐标系原点为起点,分别测量参考点在X、Y、Z轴上的位置。
5.标记参考点将测量得到的参考点坐标标记在参考面上,可以使用标尺、铅笔或者其他工具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操作时能够准确找到参考点。
6.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标记参考点的基础上,根据加工要求和设计要素,确定工件坐标系的方向和轴向。
通常情况下,选择与参考点相邻的边作为坐标系的参考边,并确定X、Y、Z轴的正方向。
7.确定坐标轴根据确定的工件坐标系,使用合适的度量工具,测量参考边在X、Y、Z轴上的长度,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X、Y、Z轴的长度和方向。
8.标记坐标轴根据测量得到的坐标轴,使用标尺或者其他工具,在参考面上进行标记,并标注X、Y、Z轴的方向和长度。
标记应该清晰明确,以便后续操作时能够准确找到坐标轴。
9.对应机床坐标系确定完工件坐标系后,需要将其与机床坐标系进行对应。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机床坐标系下的一个点作为基准点,并测量该点在X、Y、Z轴上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10.建立坐标转换关系根据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的测量结果,建立起坐标转换关系。
例如,可以将机床坐标系原点的位置作为参考点,将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与机床坐标系原点进行对齐,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