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舞蹈专业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409.71 KB
- 文档页数:5
舞蹈考试评分标准-剧目考试内容舞蹈考试评分标准-剧目考试内容剧目考试是舞蹈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目考试是测试考生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及音乐感等舞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剧目考试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考生的艺术素质,如肢体的表现力及表演个性,对作品的理解力及全面把握作品的能力。
那么局面考试的内容和和评分标准是什么呢?下面一起看看吧!剧目考试的内容剧目的来源:1、学演优秀舞蹈剧目中的片断;2、根据考生个人自身的特长及考试要求自编剧目。
剧目考试的形式:剧目考试一般采用独舞的形式(可选作品中的一个片断),表演作品时间长度为2-3分钟。
考生应该按剧目要求着装,并自备考试剧目的音乐伴奏带进入考场。
剧目考试的标准:(1)表演的完整性要求对作品理解正确,表演较完整,动作优美,音乐感强,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2)表演的规范性要求动作规范,舞姿准确,风格特征明显,表演到位,舞台调度流畅。
(3)表演的技术性要求有一定的技巧展示,如转、翻、跳等,腰腿的柔韧,肌肉的爆发力,动作的灵活、敏捷程度,舞姿造型和技巧的稳定性。
(4)表演的个性及创造力要求表演富于激情,能发挥艺术想像力进行再创造,从而较好地融于音乐和作品的意境之中。
舞蹈考试考生自编舞的训练和注意事项在舞蹈考试中,我们认为自编舞节目是很重要的一科,很多考生舞蹈的基本功都非常好,只是在完成自编舞项目时,由于紧张,导致发挥时常,出现中断或不连贯的现象,影响考试分数。
艺考阳光根据历年考试考题和舞蹈编舞的一般原则,为考生提供了一些训练方法了注意事项,应该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一、注意情绪的应用舞蹈室感情的传达,编舞首先要弄清的是你要表现人物的什么感情和性格。
有经验的编导往往首先按舞蹈结构的线索设计出人物连绵不断的心情、意识甚至潜台词,循着这个脉络去雕琢动作。
而富有演员经验的编导,就使自己首先进入角色,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身上活起来。
在深入角色的基础上,从自己积累的生活舞蹈素材中物色、提炼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所需要的舞蹈形象来,即把体验感情作为动作的原动力,所以从这一点讲,真情投入时很重要的一点。
舞蹈演出评分标准
基本要素评分
以下是舞蹈演出评分的基本要素:
1. 技术:评估舞者的技术水平,包括舞姿、步伐、灵活性和身
体控制能力。
2. 表演技巧:评估舞者的表演技巧,包括情感表达、舞蹈演绎
的能力和舞台展现力。
3. 编排:评估舞蹈的编排和整体结构,包括舞蹈动作的连贯性、难度和创造力。
4. 音乐配合:评估舞蹈与音乐的配合是否合理、有节奏感和和
谐度。
5. 服装与道具:评估演出中的服装和道具的设计和搭配是否与
舞蹈主题相符,是否有助于舞蹈表达。
评分等级
根据舞蹈演出的表现,评分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 优秀(90-100分):舞蹈演出在各项评分指标中表现出色,技术、表演技巧、编排等方面皆达到较高水平。
- 良好(80-89分):舞蹈演出在大部分评分指标上表现良好,但可能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 及格(60-79分):舞蹈演出在一些评分指标上表现一般,需要加强技术、表演技巧、编排等方面。
- 不及格(0-59分):舞蹈演出在多个评分指标上表现较差,需全面提升。
补充说明
- 评分标准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舞蹈演出进行适当调整,以反映出不同类型的特点和要求。
- 评分应严格遵循公正、客观、一致的原则,评委应在评分前对评分标准有清晰的理解。
- 评分结果应及时公布并告知演出者,以促进研究和进步。
以上是舞蹈演出评分标准的基本内容,希望能为评委和观众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估依据,促进舞蹈演出的发展和提高。
舞蹈技巧考核评分标准
一、技巧表现 (50 分)
- 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10 分):评估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的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
包括身体的姿势、步伐和姿态的稳定性。
- 灵活性(10 分):评估舞者展示的身体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包括柔韧性、舞姿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 技巧难度(15 分):评估舞者展示的技巧难度水平。
包括难度较高的舞步、转体、跳跃和平衡动作等。
- 舞蹈动作的准确性(15 分):评估舞者执行舞蹈动作的准确性。
包括正确的步伐、动作完成度和节奏掌握等。
二、艺术表现 (30 分)
- 舞蹈表情(10 分):评估舞者在表演过程中的表情和神态。
包括表情丰富、情绪的传递和与舞蹈主题的契合程度。
- 舞蹈技巧的表现(10 分):评估舞者在表演过程中展示的技巧水平。
包括动作的优美性、协调性和舞蹈的整体感觉。
- 舞蹈感染力(10 分):评估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
三、舞蹈造型 (20 分)
- 舞蹈形体(10 分):评估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身体姿势的美感和协调性。
包括舞者的姿态、线条和形体的比例。
- 舞蹈服装和道具(10 分):评估舞者在舞蹈表演中服装和道具的美观程度和与舞蹈主题的搭配情况。
以上标准是参考舞蹈技巧考核评分的一般要点,具体评分细节还需根据具体舞蹈赛事的要求和评委的判断而定。
希望能够对舞蹈技巧考核评分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舞蹈评分标准细则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
在舞蹈比赛或评比活动中,评委们需要有一套科学、公正的评分标准,以便对参赛者的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舞蹈评分标准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舞蹈的评分标准应包括舞蹈技术、舞蹈表现和舞蹈创意三个方面。
一、舞蹈技术。
舞蹈技术是评判舞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评分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舞姿舒展,参赛者的舞姿是否舒展自然,是否符合舞蹈动作的要求。
2. 舞步规范,参赛者的舞步是否规范,是否能够准确地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3. 舞蹈技巧,参赛者的舞蹈技巧是否娴熟,是否能够运用各种舞蹈技巧进行表演。
二、舞蹈表现。
舞蹈表现是评判舞蹈艺术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的重要标准。
在评分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舞台形象,参赛者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否得体,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情感表达,参赛者在表演中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3. 舞蹈表演,参赛者的舞蹈表演是否生动、自然,是否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舞蹈创意。
舞蹈创意是评判舞蹈作品独特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标准。
在评分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舞蹈编排,参赛者的舞蹈编排是否新颖独特,是否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舞蹈音乐,参赛者选择的舞蹈音乐是否与舞蹈内容相符,是否能够凸显舞蹈的主题和情感。
3. 舞蹈创新,参赛者的舞蹈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突破传统,展现出新的艺术风貌。
综上所述,舞蹈评分标准细则应该是一个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包括舞蹈技术、舞蹈表现和舞蹈创意三个方面。
只有制定了科学的评分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参赛者的创作热情,提高舞蹈比赛的水平,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
舞蹈艺考评分标准
舞蹈艺考评分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软开度:主要考核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包括横叉、竖叉等动作。
根据完成动作的质量,如胯根与地面是否完全贴合,脚背、膝盖、胯根的开度等,评分标准分为15\~20分、10\~14分、5\~9分和1\~4分。
2. 弹跳能力:这是舞蹈艺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的起跳、动作执行和落地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
3. 技术技巧:这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对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比如转、翻、跳、控制等。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完成技巧的难度、稳定性、流畅性和准确度来打分。
4. 表现力:这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动作的细腻程度、节奏感、表演的投入程度等。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来打分。
5. 综合素质:主要考察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舞蹈创作、编导或即兴表演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评分标准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或作品质量来打分。
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学校和考试机构而有所差异。
舞蹈评分标准细则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评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细则。
舞蹈评分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评委们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也能够帮助舞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舞蹈评分标准的细则。
一、舞蹈技术表现。
在评分时,舞者的舞蹈技术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评委们会根据舞者的舞姿、步法、转体、跳跃、柔韧性等方面来进行评分。
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舞蹈基本功,包括舞姿端正、步伐稳健、转体流畅、跳跃高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的表现。
二、舞蹈表演能力。
除了舞蹈技术表现外,舞者的舞蹈表演能力也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舞者需要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舞蹈情感、舞蹈表达能力和舞蹈表演技巧。
评委们会根据舞者的表情、眼神、肢体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来进行评分。
三、舞蹈编排和创意。
舞蹈的编排和创意也是评分的重要内容。
评委们会根据舞蹈的编排结构、舞蹈动作的创新性、舞蹈音乐的选择和舞蹈舞台效果等方面来进行评分。
舞者需要在舞蹈编排和创意方面下功夫,力求突破传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和个性。
四、舞蹈整体效果。
最后,评委们还会根据舞蹈的整体效果来进行评分。
舞者需要在舞蹈的整体协调性、舞蹈的舞台呈现、舞蹈的舞美效果等方面下功夫,力求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
综上所述,舞蹈评分标准细则包括舞蹈技术表现、舞蹈表演能力、舞蹈编排和创意以及舞蹈整体效果四个方面。
在舞蹈比赛中,评委们会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评分,希望舞者们能够在平时的练习中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舞蹈作品。
舞蹈评分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舞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能够帮助舞者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舞蹈表演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1. 舞蹈技术的准确性和技巧(30分)- 动作准确性(10分):评价舞者是否能够准确执行各种舞步和动作,包括跳跃、转动、舞蹈组合等。
- 技巧运用(10分):评估舞者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技巧和舞蹈元素,展示出高超的舞蹈技巧。
- 舞姿和身体控制(10分):考察舞者的舞姿是否端正、优美,身体控制是否流畅、协调。
2. 舞蹈表达和艺术感受(30分)- 表演力和表达能力(15分):评判舞者在表演中是否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准确传达角色和情感。
- 集中力和专注度(10分):评估舞者是否能够保持高度集中和专注,将精神完全投入到表演中。
- 艺术感受和情绪表达(5分):评价舞者在表演中是否能够准确体现作品的艺术感受和情绪,以及对音乐的感悟。
3. 舞蹈创意和编排(20分)- 创意性和独特性(10分):评估舞蹈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是否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 舞蹈编排(10分):考察舞蹈的整体编排是否合理、流畅,是否能够展现出舞者和作品的特点。
4. 舞蹈整体效果(20分)- 舞蹈协调性(10分):评价舞蹈队伍的整体协调性,包括舞者之间的配合、动作的统一等。
- 舞台表现力(10分):评判舞蹈在舞台上的整体效果,包括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的元素。
5. 服装和道具(10分)- 服装(5分):评估舞者的服装是否与作品风格相符,是否整洁、漂亮。
- 道具(5分):考察舞蹈队伍是否正确使用道具,是否能够在表演中发挥出道具的作用。
以上是本文档中的舞蹈表演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
希望能帮助您对舞蹈表演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估。
舞蹈主专业考试评分标准一、舞蹈基本功测试(软开度、控制、跳、转、翻)(共100分)要求:考生身穿紧身服和尼龙袜1.软开度的考核(满分10分)(1)分别下横叉、竖叉,下竖叉同时搬后腿A.横叉、竖叉胯根与地面完全贴合,脚背、膝盖、胯根开度很好,双手直臂抓后腿(8-10分)B.可下横叉、竖叉,但与地面贴合度一般,脚背、膝盖、垮根开度一般,单手抓后腿(4-7分)C.可下横叉、竖叉,但与地面贴合度较差,脚背、膝盖、垮根开度较差,无法搬后腿(1-3分)D.不可下横叉、竖叉(0 分)2.控制的考核(满分10 分)(1)面向一点,分别搬前、旁、后腿并控制A.搬前、旁、后腿达到180度或大于180度,垮根位置准确,控腿时位置不变,稳定性好,做到开、绷、直。
(8-10分)B.搬前、旁、后腿到120-170度之间,垮根位置准确,控腿时位置一般,稳定性一般,做到开、绷、直(4-7分)C.搬前、旁、后腿到90-110度之间,垮根位置一般,控腿时位置不完不确定,稳定性较差,开、绷、直不够好(1-3分)D.搬前、旁、后腿到低于90度,垮根位置不准确,无法控腿,稳定性较差,无法做到开、绷、直(0分)3.跳跃的考核(满分20 分)分别完成正反两面吸腿大跳、撕叉跳、倒踢紫金冠、双飞燕、撍步跳A.双腿的开度较好,弹跳的高度较好,能做到开、绷、直,姿态准确(15-20分)B.双腿的开度一般,弹跳的高度一般,基本做到开、绷、直,姿态一般(10-14分)C.能完成上述跳跃动作或完成部分跳跃动作,但开度、高度、姿态不好(5-9分)D.只能完成其中1-2项,开度、高度姿态一般(1-4分)4.转的考核(满分30 分)(1)二位转、四位转(10分)A.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动作达到3-4 圈(8-10分)B.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动作达到1-2 圈(4-7分)C.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差,姿态准确可完成1圈(1-3分)D.无法完成此项(0分)(2)旁腿转、旁腿吸腿转(10分)A.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数量达到8-16 个(8-10分)B.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数量达到5-8 个(4-7分)C.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差,姿态准确,能完成1-5 个(1-3分)D.无法完成此项(0分)(3)平转(10分)A.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数量达到8-16 个(8-10分)B.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数量达到5-8 个(4-7分)C.速度、力度、稳定性较差,姿态准确,能完成1-5 个(1-3分)D.无法完成此项(0分)5.翻身的考核(满分20 分)(1)点翻身、串翻身(10分)A.可以连贯完成翻身,数量达到8-16个,力度、速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8-10分)B.可以连贯完成翻身,数量达到5-8个,力度、速度、稳定性较好,姿态准确(5-7分)C.可以连贯完成翻身,数量达到1-5个,力度、速度、稳定性不好或姿态不准确(1-4分)D.无法完成此项(0分)(2)前桥、后桥、虎跳、小翻(10分)A.可完成侧空翻、挺身前空翻,高度、力度、开度较好,动作要领准确(8-10 分)B.可完成3组以上前桥、后桥、侧手翻,高度、力度、开度较好,动作要领准确(4-7分)C. 可完成前桥、后桥、侧手翻,高度、力度、开度稍差,动作要领准确(1-3分)D.无法完成此项(0分)6.技术技巧展示(满分10分)(1)考生除以上必考的5项内容外可加试完成以下技巧上步液腿转、飞脚、旋子360、龙门大卷、躺身蹦子、直腿蹦子、拉腿蹦子、圈蹦子、搬前腿转、搬旁腿转、搬后腿转、原地前桥、原地后桥、吸腿翻身、圈平转、绞腿翻身、圈跪转A.考生可完成其中3-5 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8-10分)B.考生可完成其中1-3 项,动作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好(5-7分)C.考生可完成其中1-3 项,动作准确性稍差,力度、高度、速度稍差(2-4分)D.考生可完成其中1项,但动作不准确,力度、高度、速度较差(1分)二、自备舞蹈剧目片段(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均可)(共100分)要求:表演剧目或组合时间限2-3分,可穿服装,考生自备磁带A面第一首或CD第一首。
舞蹈类特长生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报考条件
(一)报考舞蹈专业要形象气质佳、身高女生160Cin以上,男生170CnI 以上(以现场测量为准)
(二)参加舞蹈类考试的考生,直接参加舞蹈专业技能考核,但不能携带舞伴。
二、考试科目
(一)基本功测试:(男生)
1.腰腿胯软开度(横叉、竖叉、下腰、前旁后腿);
2.腿部爆发力:小跳(2个8拍)
(二)基训技术技巧:(男生)
1.跳(例:双飞燕)
2转(例•平转)
3:复合型装巧(例:飞脚,旋子)
(三)毯子功技巧:(男生)
侧手翻
(四)基本功测试:(女生)
1.腰腿胯软开度(横叉、竖叉、下腰、前旁后腿);
2.腿部爆发力:小跳(2个8拍)
(五)基训技术技巧:(女生)
1.跳(例:大跳、倒踢紫金冠)
2.转(例:平转)
3.翻(例:踏步翻身、点翻)
(六)毯子功技巧:(女生)
侧手翻、前桥。
(七)成品舞展示: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现当代舞、拉丁舞皆可。
(时长限制:三分钟以内)
(A)即兴表演(放1分钟左右音乐一遍)
三、分值:成品舞45分,基本功技巧40分,即兴15分
四、音乐及道具
考生自备考试所需的服装、音乐及道具。
剧目片段可穿演出服,技术技巧展示需穿练功服;音乐统一带U盘播放;技术技巧不需要带音乐。
老师舞蹈考核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舞蹈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在全国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非常流行。
而舞蹈教师则是舞蹈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因此,制定一套适用于舞蹈教师的考核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本考核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舞蹈教师自身的表演能力、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社会对舞蹈教师素质的要求。
方案细节本考核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一、表演能力1.基本功表演考核:包括屈膝下蹲、弹跳、摆臂、旋身等基本动作,每个动作评分标准不低于80分。
2.编舞表演考核:对教师自编的一段舞蹈进行评估,评分标准不低于85分。
3.合作表演考核:与其他考核者组合表演一段舞蹈评估,评分标准不低于90分。
二、教学水平1.教学方案评估:评估教师准备的教学方案,评分标准不低于85分。
2.授课出勤率:评估教师授课时的出勤率,评分标准不低于90分。
3.教学效果考核:评估教师在教学中的总体表现,包括课程设置、授课效果、听讲程度、考核成绩等方面,评分标准不低于85分。
三、专业素养1.专业培训考核:考核教师是否定期参加舞蹈培训和学术讲座,评分标准不低于80分。
2.文化素养考核:考核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以身份证或其他相关证书为指标,评分标准不低于85分。
3.辅导考评:考核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个别辅导能力,评分标准不低于90分。
考核结果本方案根据考核分数进行总评,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次。
考核结果会对教师的工作合同、工资晋升、再培训等方面的前途产生影响。
同时,考核结果也会进行公示,提高整个行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结论本考核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社会对舞蹈教师素质的要求。
同时也会对整个行业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舞蹈评分标准细则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
在舞蹈比赛或评比中,评委们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分标准来评判参赛者的表现。
下面将介绍舞蹈评分标准的细则,以便评委们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评分。
首先,舞蹈的技术表现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评委需要考察参赛者的舞蹈动作是否规范、精准,包括舞步的步伐、转身、跳跃等技术动作的完成度和难度。
同时,评委还需要关注舞者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及舞姿的舒展和优美程度。
这些都是评判舞蹈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
其次,舞蹈的表演力和情感表达也是评分的重要考量。
舞者在表演中需要将情感融入到舞蹈动作中,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评委需要评判舞者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舞者的表演是否真诚、自然。
此外,舞蹈的舞台表现和整体效果也是评分的重要方面。
评委需要考察舞者在舞台上的气场和存在感,以及舞蹈的整体编排和舞美效果。
舞者的服装、化妆和道具的搭配也需要得到评委的关注,
这些都会影响舞蹈的整体效果。
最后,舞蹈的创新和个性也是评分的重要因素。
评委需要评判舞者是否能够在传统舞蹈基础上进行创新,展现出个人的舞蹈风格和特点。
舞者的舞蹈创意和独特性会对评分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舞蹈评分标准细则涵盖了舞蹈技术、表演力、舞台表现和创新等多个方面。
评委在评分时需要全面考量这些因素,以便能够公正、客观地评判参赛者的表现。
希望以上细则能够为舞蹈比赛的评分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各位评委们能够依据这些标准进行公正的评判。
舞蹈考核标准
舞蹈考核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舞蹈类型和级别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舞蹈考核标准的示例:
1. 舞姿和体态:考察学员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身体线条、柔韧性、力量等方面。
要求学员能够保持优雅的舞姿和良好的体态控制。
2. 节奏和音乐感:考察学员对于舞蹈节奏的掌握和音乐感的表现。
要求学员能够准确地抓住节拍,并能够用动作和表情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
3. 技巧和动作:考察学员的舞蹈技巧和动作的准确性。
根据具体舞蹈类型的要求,要求学员能够完成不同难度的技巧和动作,并能够通过细腻的动作表达出舞蹈的内涵。
4. 表演力和情感表达:考察学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要求学员能够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5. 团队合作和协调性:考察学员在合作舞蹈中的团队合作和协调性。
要求学员能够与舞伴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能够保持统一的动作和节奏。
6. 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考察学员的创造力和舞蹈的个人风格。
要求学员能够在舞蹈中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个人特色,并能够通过舞蹈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舞蹈考核标准的示例,具体的考核标准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舞蹈类型和级别来确定。
对于不同的考核标准,评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并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表现来评估学员的舞蹈水平。
舞蹈特长生艺考评分标准
舞蹈特长生艺考评分标准如下:
舞蹈基本功测试。
面试,100分占35%。
要求考生身穿紧身服和尼龙袜,考察软开度、技术技巧展示,以及舞蹈剧目片段表演。
命题即兴表演。
面试,100分占15%。
时长不超过2分钟,考试采取现场面试的形式,每次1位考生进场考试。
舞蹈、音乐基础知识。
机考,100分占10%,时间为45分钟。
考察舞蹈基础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共25题,每题4分。
舞蹈术科统考的总成绩=基本功得分×35%+舞蹈片段得分×40%+命题即兴表演得分×15%+舞蹈、音乐基础知识机考得分×10%×3,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总分满分为300分。
舞蹈考核评分标准舞蹈考核评分标准是根据舞蹈表演的内容、技巧、形象以及风采等方面展开评分的一套标准。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舞蹈考核评分标准范例:一、舞蹈表演内容(总分100分)1. 舞蹈创作与编排(20分):舞蹈作品的创作能力和编排布局是否精心设计,舞蹈意境的表达程度。
2. 舞蹈技巧(30分):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技巧准确度、协调性以及舞蹈动作的规范与流畅性。
3. 舞蹈表演力度(30分):舞者表现力的饱满度、形象表达的生动性以及舞者的情感投入程度。
4. 舞蹈风格(20分):舞蹈表演中的整体风格是否独特、个性鲜明,能否凸显出舞者的特点和风采。
二、形象与仪态(总分100分)1. 舞者形象与仪态(30分):舞者的仪态端庄、优雅,形象是否与表演内容相符合。
2. 面部表情(30分):舞者在表演中面部表情的丰富程度,表现能否贴合舞蹈的意境和情感。
3. 服装与化妆(20分):舞者的服装与化妆是否与舞蹈表演的内容和风格相匹配,是否整齐、精致。
三、舞蹈工夫与专业度(总分100分)1. 舞蹈基本功(30分):舞者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等基本功训练水平。
2. 舞蹈均衡度(30分):舞者对舞蹈动作节奏与力度变化的处理是否平衡、流畅。
3. 舞蹈尺度(20分):舞者对节拍和节奏的掌握,对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程度。
4. 舞蹈技战术(20分):舞者在舞蹈中运用的花样技法,是否独特性、难度和与节目内容的关联性。
以上评分标准是根据舞蹈考核的通用原则与要求制定的。
在实际评分时,可以根据考核人员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动与调整,以保证评分结果的公正、准确性。
同时,在评分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舞者的年龄、训练程度以及个性特点等因素,以保证评分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舞蹈行业舞蹈比赛评分标准模板舞蹈比赛评分标准是评判舞蹈作品优劣的重要依据,对于舞蹈行业来说,一个公正、科学的评分标准模板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舞蹈比赛的评分标准模板,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准确、可操作的评分指南。
一、舞蹈技术表现(40分)舞蹈技术表现是评判舞蹈作品的基础,包括舞蹈者的技巧、动作的准确性、舞蹈的流畅度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1. 技巧掌握(10分):评估舞蹈者的基本技巧掌握程度,包括姿势、舞步、跳跃、转体等方面。
2. 动作准确性(10分):评估舞蹈者在表演中动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包括身体线条、肢体协调等方面。
3. 舞蹈流畅度(10分):评估舞蹈者在舞蹈过程中的连贯性和流畅度,包括动作的衔接、转场的流畅性等方面。
4. 舞蹈技术难度(10分):评估舞蹈作品的技术难度,包括舞蹈动作的复杂程度、技巧的挑战性等方面。
二、舞蹈艺术表现(40分)舞蹈艺术表现是评判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包括舞蹈的表情、情感传达、形象塑造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1. 舞蹈表情(10分):评估舞蹈者在表演中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包括情感的真实性、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2. 情感传达(10分):评估舞蹈者在舞蹈中传达情感的能力,包括情感的深度、情绪的转化等方面。
3. 舞蹈编排(10分):评估舞蹈作品的编排和结构,包括舞蹈动作的组合、节奏的掌控等方面。
4. 舞蹈创意(10分):评估舞蹈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包括舞蹈的主题、舞蹈元素的运用等方面。
三、舞蹈整体效果(20分)舞蹈整体效果是评判舞蹈作品的综合表现,包括音乐与舞蹈的协调、舞台呈现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1. 音乐与舞蹈的协调(10分):评估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程度,包括音乐与舞蹈的节奏、情感的契合等方面。
2. 舞台呈现(10分):评估舞蹈作品在舞台上的整体效果,包括舞台布景、灯光效果、服装等方面。
四、其他因素(加减分)1. 创新因素:对于具有创新性的舞蹈作品,可以适当加分。
对舞蹈专业考核评分标
准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对舞蹈专业考核评分标准
一、二、三年级民舞基训组合考核
考核方法:
期末集中面试考核,考试时间:90~120分钟。
1~8人为
一组,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的正确性和舞蹈的表现力做出分数
评测。
考核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①完整地做完教学组合里面的动作元素,40分。
②在完成教学组合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把握本民族舞蹈的风格
特征,动作规范、到位,30分。
③在标准①、②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本民族舞蹈的风格特
征,并有强烈的表现力,30分。
三年级第二学期考试评分标准
1.考试内容
(1)舞蹈表演
两段不同类型的均不超过3分钟的舞蹈。
形式可选择:①两段不同风格的独舞片断(可在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任选);②一段独舞片断和一个舞蹈组合(可任选表演组合、训练组合)(测试考生对作品的理解、风格的把握等各种综合艺术素质)。
注:A.所用音乐由考生自备CD盘,并且CD盘上仅有本次考试所用音
乐。
考试中如发生CD盘音质不清楚等问题,一律由考生本人负
责。
B.每位考生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因自身原因中断或失误,不
得重考。
(2)形象身高
测试考生在五官、身高、身材、气质等方面所具备的舞蹈基本条
件。
(3)基本功测试
腰腿的软开度:开度、横叉、竖叉、双脚站立下腰、站立或卧地
搬前、旁、后腿。
技巧:跳各种舞姿的跳跃、转各种舞姿的单腿转、平转、翻身、
串翻身、蹦子、翻前桥、后桥、蛮子、毽子小翻、拉拉提(测试
考生腰腿的软开度,动作的协调美感,舞姿的控制能力,弹跳能
力及技巧的规范性和完成程度)。
(4)动作模仿
模仿8小节中国当代舞或民间舞动作(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记
忆能力和形体表现能力)。
2.考试形式
现场面试
3.评分标准
舞蹈表演(60%)+形象身高(10%)+基本功测试(25%)+模仿(5%)(1)舞蹈表演(60%)
104-120分:作品难度较大,较好地把握舞蹈风格、韵律、舞
姿优美,动作规范流畅,完成技巧好。
94-103分:动作协调,舞感好,能表现一定的舞蹈风格,完成一般动作技巧。
82-93分:熟练地完成舞蹈动作,但舞姿一般。
72-81分:完成舞蹈动作,舞姿一般,风格韵律表现不足。
72分以下:动作不协调,完成动作较差。
(2)形象身高(10%)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比例协调,气质好。
男生:
16-20分:176cm-180cm,五官端正,气质好,身材比例好。
10-15分:171cm-175cm,五官端正,气质较好,身材比例好。
4-9分:166cm-170cm,五官端正,气质一般,身材比例一般。
女生:
16-20分:166cm-170cm,五官端正,气质好,身材比例佳。
10-15分:161cm-165cm,五官端正,气质较好,身材比例好。
4-9分:156cm-160cm,五官端正,气质一般,身材比例一般。
(3)基本功测试(25%)
46-50分:下腰双手抓脚,横、竖叉规范标准,站立搬前、旁
腿180度,站立或卧地搬后腿180度。
40-45分:下腰手指触脚,横、竖叉规范标准或横叉170度,
站立搬前、旁腿180度,卧地搬后腿160度。
34-39分:下腰手指离脚30cm-45cm,竖叉规范标准,横叉160 度,卧地搬前、旁腿160度。
30-33分:扶下后腰,竖叉规范标准,卧地搬前、旁腿150度。
30分以下:扶下后腰,竖叉160度,卧地搬前、旁腿140度。
(4)模仿(5%)
10分:完整体现模仿动作,并具有较好的舞姿表现力。
8分:较好地体现模仿动作,动作协调,舞姿规范。
6分:能完成模仿动作,动作感觉一般。
4分:动作不够完整,表现力不足。
2分:动作不协调,未能完成模仿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