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压力容器)
- 格式:pdf
- 大小:118.62 KB
- 文档页数:2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中的A、C、D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工作,依据《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特种设备行政许可中的A、C、D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
第二章鉴定评审工作的准备第三条鉴定评审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接受压力容器设计申请单位的约请、签订协议、编制鉴定评审计划、组织鉴定评审组、准备鉴定评审文件及资料、印发特种设备鉴定评审通知函。
第四条获得申请受理的单位完成准备工作后,应当填写《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详见附件一),并同受理批复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申请书》及质量保证手册等相关资料一并送达鉴定评审机构,约请进行现场鉴定评审。
第五条鉴定评审机构在收到约请后,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确认,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或者在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符合规定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评审的工作日程安排,并且与申请单位商定具体的鉴定评审日期。
鉴定评审机构同意接受申请单位的《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后,双方签订《压力容器设计许可鉴定评审技术服务协议》(详见附件二),并付诸实施。
第六条鉴定评审机构参考约请单位的时间要求,编制鉴定评审计划,自约请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鉴定评审工作(因申请单位自身原因或者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抗力造成的鉴定评审延迟,不受上述期限限制)。
对换证申请单位的鉴定评审,受约请的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在申请单位的《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2个月前完成鉴定评审工作(由于设计单位原因不能完成的除外)。
第七条鉴定评审计划应于每月25日前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并及时组织鉴定评审组。
鉴定评审组应由具有鉴定评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
鉴定评审组设组长1名,组员不应超过3名,鉴定评审组中具有设计审批资格的人员不少于1名。
1总则本规定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的要求制定,是压力容器设计质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定是结合我厂具体情况,是对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等的补充和具体化。
1.1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厂设计的D1、D2类压力容器。
1.2管辖范围本规定的管辖范围是容器壳体及与之连为整体的受压零部件;与容器壳体相连的非受压元件其连接焊缝,以及直接装在容器壳体上的安全附件等。
1.3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进行压力容器设计时,除遵守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务院第549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管壳式换热器》、HG/T20580~HG/T20585《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等要求,并符合压力容器专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2定义2.1压力除注明者外,压力均为表压力。
2.1.1工作压力(MPa)a.内压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b.真空容器(指真空度≥0.02MPa的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大真空度。
c.外压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
2.1.2设计压力(MPa)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的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2.1.3试验压力(Mpa)压力试验时,容器顶部的压力。
2.1.4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在指定温度下,压力容器安装后顶部所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
该压力应是按各受压元件的有效厚度减去压力外的其它载荷所需厚度后,计算得到的最大工作压力(且减去元件相应液柱静压力)中的最小者。
a.当压力容器根据使用条件要求有不同的设计温度时,应分别计算对应于各个设计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b.当不能通过计算来确定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可用设计压力来代替最高工作压力2.1.5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整定压力)安全阀阀瓣开始离开阀座,介质连续排出时,在安全阀入口侧测得的压力。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习题(包括《容规》设计部分内容)一、填空题:(15题)1、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后,可以在_____ 范围内从事许可范围内的设计工作。
全国2、《设计许可证》有效期为,有效期满的设计单位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应当按《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手续。
4年3、取得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应当对从事设计、审核的人员进行的技术培训。
经常性4、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有效期内,如果压力容器设计单位 ______ 以上的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参加过压力容器技术机构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且有考核合格证明的,在换证鉴定评审时不再进行人员考核。
50%5、经专业考核合格的压力容器设计、审批人员,在考核有效期内,如果参加2次以上(含2次)相关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取得考核合格证明的,可以、直接换证。
免除考核6、A级、C级、SAD级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进行设计、校核、审核、批准4级签署: D级压力容器主要设计文件(总装图、设计计算书)进行设计、校核、审核_____ 签署。
3级7、设计单位至少应有 ___ 正式版本的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
一套8、设计换证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批和发证。
鉴定评审9、提交《申请书》时,须同时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自查报告和o 质量保证手册10、对于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单位,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在______ 工作日内予以受理,并且在《申请书》上签署意见。
5个11、对有特殊耐腐蚀要求的压力容器或者受压元件,例如存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等腐蚀介质环境时,须在设计图样上提出相应的以及必要的热处理要求。
耐腐蚀试验方法12、压力容器最小厚度的确定应当考虑制造、、安装等因素的影响。
运输13、对于有均匀腐蚀的压力容器,腐蚀裕量根据预期的压力容器使用年限和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确定;同时还应当考虑介质流动对受压元件的冲蚀、等影响。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08年1月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计单位条件第三章设计许可程序第四章增项和变更第五章换证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附件A 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附件B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附件C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基本内容附件D 设计单位各级人员基本条件附件E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模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的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例》定范围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
第三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类别、级别的划分见附件A、附件B。
第四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以下统称为设计)必须由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进行。
设计单位取得《设计许可证》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许可范围内的设计工作。
《设计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的设计单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应按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手续,逾期不办或者未被批准换证的,其《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设计单位在设计产品(系统)时,应当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产品能源利用和系统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五条设计许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
压力容器A级、C级和SAD级谈锋鸳瀣黼象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D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
压力管道GA类、GC1、GDl级设计单位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GB类、GC2、GC3、GD2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
附件A压力容器设计许可级别A1A级(1)A1级,指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注明单层、多层);(2)A2级,指第三类低、中压容器;(3)A3级,指球形储罐;(4)A4级,指非金属压力容器。
A2C级(1)C1级,指铁路罐车;(2)C2级,指汽车罐车、长管拖车;(3)C3级,指罐式集装箱。
A3D级(1)D1级,指第一类压力容器;(2)D2级,指第二类压力容器。
A4SAD级指压力容器应力分析设计。
注:不属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范围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单位至少应当取得压力容器A级、C级或D级中任一级别的许可。
附件B压力管道类别、级别81GA类(长输管道)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81.1GAl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MPa的长输管道;(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6.4MPa,并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问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200km的长输管道。
81.2GA2级、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82GB类(公用管道)公用管道是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划分为GBl级和GB2级。
82.1GBl级城镇燃气管道。
82.2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83GC类(工业管道)工业管道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划分为GCl级、GC2级、GC3级。
83.1GCl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1)输送GB5044—85《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2)输送GB50160—199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的管道;(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0MPa,或者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4.0MPa,并且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400℃的管道。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的安全监察,确保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质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规定范围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
第三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类别、级别的划分见附件A、附件B。
第四条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设计(以下统称为设计)必须由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以下简称《设计许可证》)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设计单位)进行。
设计单位取得《设计许可证》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许可范围内的设计工作。
《设计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的设计单位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应当按本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换证手续,逾期不办或者未被批准换证的,其《设计许可证》有效期满后不得继续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设计单位在设计产品(系统)时,应当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还应当充分考虑产品能源利用和系统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五条设计许可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
压力容器A级、C级和SAD级设计单位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D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
压力管道GA类、GC1、GD1级设计单位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GB类、GC2、GC3、GD2级设计单位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
设计单位同时含有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和审批的项目时,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和审批。
第六条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审核和批准的人员(以下统称审批人员)、从事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设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设计能力,并且经过专业考核合格,取得压力容器相应的审批人员、设计人员资格。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许可类别项目由总局实施的子项目总局授权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或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的子项目备注设计单位许可压力容器设计1.压力容器分析设计(SAD)2.固定式压力容器规则设计3.移动式压力容器规则设计1.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设计许可纳入制造许可(压力容器分析设计除外),并在制造许可证上注明。
2.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设计本单位制造的压力容器,无需单独取得设计许可。
无设计能力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将设计分包至持有相应设计许可的设计单位。
3.取得分析设计的单位必须同时取得规则设计许可资格。
压力管道设计长输管道 (GA1、GA2)1.公用管道(GB1、GB2)2.工业管道(GC1、GC2、GCD) 许可参数级别及覆盖关系见注一。
制造单位许可锅炉制造(含安装(散装锅炉除外)、修理、改造)锅炉(A)锅炉(B)许可参数级别及覆盖关系见注二。
— 3 —许可类别项目由总局实施的子项目总局授权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或由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的子项目备注压力容器制造(含安装、修理、改造)1.固定式压力容器(1)大型高压容器(A1)(2)球罐(A3)(3)非金属压力容器(A4)(4)超高压容器(A6)2.移动式压力容器(1)铁路罐车(C1)(2)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C2)(3) 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C3)3.氧舱(A5)4.气瓶(1)无缝气瓶(B1)(2)焊接气瓶(B2)(3)特种气瓶固定式压力容器(1)其他高压容器(A2)(2)中、低压容器(D)1.固定式压力容器压力分级方法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下同)。
2.大型高压容器指内径大于或者等于2米的高压容器(下同)。
3.超大型压力容器是指因直径过大无法通过公路、铁路运输的压力容器。
专门从事超大型中低压非球形压力容器分片现场制造的单位,应取得相应级别的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许可证书注明超大型中低压非球形压力容器现场制造),持有A3 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制造单位可以从事超大型中低压非球形压力容器现场制造。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及设计文件许可程序和要求(试行)一、许可项目名称特种设备设计单位资格许可及设计文件鉴定二、设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
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三、设计单位资格许可条件申请从事特种设备设计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当地政府依法颁发的登记、注册证件;(二)有与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三)有与设计相适应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装备和手段;(四)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运转;(五)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能认真执行;(六)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能够保证设计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学会、协会、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与设计、制造、安装无关的单位不能申请设计资格。
设计单位的具体许可条件见相关的设计许可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四、实施机关(一)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1.固定式压力容器(A级);2.移动式压力容器(C级);3.利用分析设计方法(SAD)设计的压力容器。
(二)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实施:固定式压力容器(D级)。
五、许可程序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鉴定评审、审批、发证等程序:(一)申请需要取得设计许可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填写申请书(申请书从相关网站下载,一式四份),向受理、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附以下材料(各一份):1.依法取得的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当地政府依法颁发的登记、注册证件复印件;2.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的其他材料。
(二)受理许可实施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压力容器)自查报告申请单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电话(区号):传真:法定代表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年月日(加盖单位印章)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压力容器) (参考格式)一、单位的综合情况1、单位简史2、单位资质情况及主要业务范围3、单位组织机构设置(同时说明压力容器设计机构)4、单位总体人员情况。
二、压力容器设计历史及现状说明什么时间取得了《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期间经过几次换证。
目前换证的准备情况如何。
三、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置说明单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压力容器设计机构概况。
四、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1、设计质量保证手册的制订(或修订)情况(《手册》需符合按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附件C中C1的规定)。
2、压力容器设计管理制度的制订(或修订)情况(《管理制度》需符合按TSG 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附件C中C2的规定)。
3、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的制订(或修订)情况。
4、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情况。
五、各级设计人员概况1、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基本情况1)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简介;2)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总数及其分布情况,其中批准(审定)人数、审核人数、校核和设计人数以及各级设计人员的职称情况。
3)持有《压力容器设计审核人资格证书》的设计审批人员的情况。
各级设计人员概况2第 2 页共4页2、有效期内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3、有效期内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变化情况。
六、主要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1、压力容器设计用标准、规范1)与申请的设计级别相适应的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配备情况;2)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信息的来源;3)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信息的执行情况。
2、硬件装备设计装备能满足设计工作需要的情况,设计装备的先进性。
3、相关的软件有关与压力容器设计计算相关软件的拥有及使用情况,4、计算机应用情况。
1 什么是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平安、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及厂(场)内机动车辆等8类设备和这些设备的平安附件。
2 特种设备许可能够分为几方面?要紧包括特种设备的生产、利用及查验检测等三方面。
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项目;特种设备的利用包括:利用记录、按期查验、作业人员资格等;查验检测包括:查验检测机构(监督查验、按期查验、型式实验机构)及人员资格。
3 特种设备许可的具体项目有哪些?有8种: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目前对单位的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对设备的有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鉴定;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气瓶充装许可特种设备利用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特种设备查验检测机构核准特种设备查验检测人员考核4 特种设备生产有多少种类和级别?压力容器设计分为A、C、D、SAD四类;其中:A类有A一、A二、A3、A4等四级C类有C一、C二、C3等三级,D类有D一、D2两级;压力管道设计分为GA、GB、GC、GD类等四类;其中:GA类有GA一、GA2两级GB类有GB一、GB2两级GC类有GC一、GC二、GC3三级;GD类有GD一、GD2两级;压力容器制造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有A一、A二、A3、A4、A5五级B类有B一、B二、B3三级C类有C一、C二、C3三级,D类有D一、D2两级;锅炉制造分为A、B、C、D四级;电梯制造分A、B、C三级;起重机械制造分A、B、C三级;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分A、B、C三级;客运索道、厂内机动车辆只有A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分为管子、管件、阀门、管材等26种40类产品, 每类按A、B或AX分级(注:2007年1月1日前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平安注册与治理方法》分组, 共分为一、二、三、四、五组,每组分为A、B两级);锅炉安装分一、二、3级;压力容器安装分一、2级;压力管道安装分为GA、GB、GC 三类;其中:GA类有GA一、GA2两级GB类有GB一、GB2两级GC类有GC一、GC二、GC3三级;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等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分为A、B、C三级;5 特种设备许可如何分级实施?特种设备许可分国家局和省局两级实施许可,具体划分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许可分级实施为:压力容器设计的A类、C 类、SAD 类和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GA类、GC1级、GD1级设计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局)批准和发证;压力容器设计的D类和压力管道设计位的GB 类、GC2级、GC3级、GD2级的设计许可,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省局)批准和发证。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许可项目一、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概述特种设备设计许可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已更名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从事特种设备设计的企业或个人发放的许可证书。
持有该证书的企业或个人可以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设计活动。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旨在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与质量,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许可项目分类1.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包括各种压力容器的设计,如高压容器、低压容器、中压容器等。
2.压力管道设计许可:包括工业管道、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石油管道等的设计。
3.电梯设计许可:包括电梯、自动扶梯、简易升降机等垂直运输设备的设计。
4.起重设备设计许可:包括各种起重设备的设计,如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
5.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计许可:包括厂内机动车、叉车、堆垛机等的设计。
6.大型游乐设施设计许可:包括过山车、摩天轮、水上乐园等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
7.爆炸危险场所设备设计许可:包括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仪表、管道等的设计。
8.特殊防爆设计许可:包括特殊防爆设备的设计,如防爆电气、防爆仪表等。
9.消防设备设计许可:包括消防设备、消防器材等的设计。
10.其他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包括其他具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设计,如核设施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
三、申请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要求和流程申请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企业或个人需具备相应的技术实力和资质,如注册资本、设计经验、专业技术人员等。
申请流程包括提交申请材料、审核、现场核查、批准发证等环节。
具体要求和流程可参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相关规定和指南。
四、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管理和监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管理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设计许可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许可证书有效期为5年,持证企业或个人需定期进行复查。
如有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1.基本条件(1)配备与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范围相适应的设计、校核、审核、批准人员(注1);⑵具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3)具有必要的设计装备和设计手段,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出图的能力,具备在互联网上传递图样和文字所需的软件和硬件;(4)具有一定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注1:审核与批准人员统称为审批人员。
2.人员2.1任职条件从事压力容器设计、校核、审批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设计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压力容器设计相关的软件,由鉴定评审机构通过理论知识考试、设计答辩等方式,对其进行压力容器设计专业能力评价。
理论知识考试包括压力容器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中常见的工程实践知识、压力容器设计相关的法规标准等内容。
设计答辩时应当针对相应许可范围产品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或者试设计文件),对设计文件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技术问题从基础理论、法规标准、技术要求、结构设计、制造加工、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考核答辩。
2.1.1技术负责人由单位主管设计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和压力容器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对重大技术问题能够作出正确决定。
2.1.2批准人(2)能够正确运用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并且能够组织、指导各级设计人员贯彻执行;(3)熟知相应设计工作和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情况,具有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对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能力;(4)具有3年以上相应设计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⑸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2.1.3审核人(1)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具有较全面的相应设计专业技术知识,能够保证设计质量;(2)能够指导设计、校核人员正确执行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能够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3)具有5年以上相应设计校核经历及相关业绩;⑷具有工程师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