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控制系统 CCS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434.00 KB
- 文档页数:58
3.2.2 协调控制系统3.2.2.1 协调控制系统概述常规的自动调节系统是汽轮机和锅炉分别控制。
汽轮机调节机组负荷和转速,机组负荷的变化反映到机前主蒸汽压力的变化,即机前主蒸汽压力反映了机炉之间的能量平衡。
主蒸汽压力的控制由锅炉燃烧调节系统来完成,燃烧调节系统一般又划分为主汽压力(燃料控制)调节系统、送风和氧量调节系统、炉膛负压调节系统等子系统。
随着单元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电网容量的增加和电网调频、调峰要求的提高,以及机组自身稳定(参数)运行要求的提高,常规的自动调节系统已很难满足单元机组既参加电网调频、调峰又稳定机组自身运行参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须将汽轮机和锅炉视为一个统一的控制对象进行协调控制。
所谓协调控制,是指通过控制回路协调汽轮机和锅炉的工作状态,同时给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和汽轮机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达到快速响应负荷变化的目的,尽最大可能发挥机组的调频、调峰能力,稳定机组运行参数。
协调控制系统(CCS)原指机、炉闭环控制系统的总体,包括各子系统。
按照电力部热工自动化标委会推荐采用模拟量控制系统(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 MCS)来代替闭环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等名称,CCS单指机炉协调控制部分。
3.2.2.2 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目前,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系统已从早期的锅炉跟随汽机或汽机跟随锅炉的方式发展为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后者根据前馈或反馈回路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控制方案。
一般来说,协调控制系统有如下几种控制方式:1)锅炉跟随控制方式图3-3为锅炉跟随控制方式的调节原理方框图,这种控制方式是在母管制系统的锅炉负荷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控制方式的特点是,主蒸汽压力由锅炉指令(燃烧率)调节,机组负荷由汽机指令(调门)调节。
在负荷变化时,锅炉蒸汽量之所以能迅速变化,主要是因为从锅炉蓄热量的改变获得了热量,因而机组能比较快地适应电网负荷的要求,但汽压波动较大。
CCS系统简介一、系统概述及其任务CCS系统英文全称为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即协调控制系统。
它是根据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为解决负荷控制中的内外两个能量供求平衡关系而提出来的一种控制系统。
从广义上讲,这是单元机组的符合控制系统。
它把锅炉和汽轮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使其同时按照电网负荷需求指令和内部主要运行参数的偏差要求协调运行,既保证单元机组对外具有较快的功率响应和一定的调频能力,又保证对内维持主蒸汽压力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具体地讲,协调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1、接受电网中心调度所的负荷自动调度指令、运行操作人员的负荷给定指令和电网频率偏差信号,及时响应负荷请求,使机组具有一定的电网调峰、调频能力,适应电网负荷变化的需要。
2、协调锅炉、汽轮发电机的运行,在负荷变化率较大时,能维持两者之间的能量平衡,保证主蒸汽压力稳定。
3、协调机组内部各子控制系统(燃料、送风、炉膛压力、给水、汽温等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在负荷变化过程中使机组的主要运行参数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以确保机组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的安全性。
二、新华CCS系统简介XDPS系统是新华公司自主开发的,基于windowsNT 平台上工作的分布式处理系统。
利用XDPS系统构成的DCS系统中包含有DAS、CCS、SCS、FSSS四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相对独立,均有其自身的I/O卡件及对应的DPU—分布式处理单元。
通过控制扩展的智能和非智能的I/O卡件实现对工业现场各种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的采集和控制。
对于CCS系统而言,外观所能看到的只有I/O卡件,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调节器、伺放、操作器等装置,取而代之的是软件自身具有的各种丰富功能的功能块。
自动调节系统在接受外界的输入信号后,就利用内部的组态程序进行控制运算,而后输出控制信号。
所有自动系统均可实现手/自动无扰切换。
三、实例简介1、除氧器压力控制由系统图可知,这是一个简单的单回路控制系统,通过除氧器压力调整门调整三抽进汽量来控制除氧器压力。
16楼星民发表于2005-6-22 12:18| 只看该作者希望给大家有所帮助!!!!协调控制系统第一节机组运行控制方式1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C C S ),可根据运行状况和控制要求,选择机组负控制方式。
1 . 1 .协调控制方式:机炉协调控制,能及时满足外界负荷需求,同时能自动持主汽压力稳定。
1 . 2 .炉跟机协调控制方式:适用于参加电网调峰、调频工况。
该方式汽机控制系统(D E H )主要用于满足外界负荷需求,锅炉燃烧自动调节系统维持主汽压力定。
1 . 3 .机跟炉协调控制方式:适用于机组带基本负荷工况。
该方式下,首先由锅炉燃自动调节系统根据外界负荷需求对锅炉输入能量进行调节,D E H 系统根据主汽压力变化情再满足外界负荷需求。
1 . 4 .当机组出力受汽机限制时,应采用锅炉跟随的控制方式。
15 .当机组出力受锅炉限制时,应采用汽机跟随的控制方式。
1 .6 .手动方式:汽机D E系统及锅炉燃烧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均为手动方式的工况。
1 . 7 . C C S 系统与D E H 系统行方式间的控制关系:机组并网运行后,D E H 系统有主汽压调节、负荷调节和阀位调节三选择方式。
当C C S 系统投入时,D E H 选择遥控调节方式,受C C S 系统统一管理并接受阀位调节指令。
1 .机组指令处理回路: 机组指令处理回路是机组控制的前置部分它接受A G C 指令、一次调频指令和机组运行状态。
根据机组运行状态和调节任务,对负荷令进行处理使之与运行状态和负荷能力相适应。
1 . 1 .机组负荷的设定1 . 1 . 1 .自动度系统A G C 来的负荷指令。
A G C 指令由省调远方给定,当机组发生R U N U P / R U NO W N 、R U N B A C K ,退出A G C 控制。
1 . 1 . 2 .操作员的C C S 画面上设定的负指令。
根据机组运行参数的偏差、辅机运行状况,保持机组/电网,锅炉/汽机和机组各子制回路间的协调及能量平衡。
CCS协调控制系统CCS协调控制系统的简述:机、炉均自动的方式称为协调控制方式、即CCS方式。
锅炉主控指令的产生方式7.1.1.1由燃料均值调治器产生,设定值=(燃料均值/当前功率)×RB对应负荷127MW,,过程值=燃料均值,此调治器在RB动作时起作用。
由“功率调治器+负荷指令前馈”产生,设定值=本质负荷指令-5×(PT-SP),过程值=机组本质负荷,前馈值=机组负荷指令函数,此调治方式在TF方式时起作用。
由“DEB+负荷指令前馈”产生,设定值=DEB,过程值=热量信号,前馈值=机组负荷指令函数,此方式在BF方式时起作用。
CCS汽机主控指令的产生方式由“功率调治器+负荷指令前馈”产生,设定值=本质负荷指令,过程值=机组本质负荷,前馈值 =机组负荷指令函数,此方式在BF方式时起作用。
由“主汽压力调治器+负荷指令前馈”产生,设定值=主汽压力设定值,过程值=主汽压力,前馈值=机组负荷指令函数,此方式在TF、非RB时起作用。
由主汽压力调治器产生,设定值=主汽压力设定值,过程值=主汽压力,此方式在RB动作时起作用。
CCS负荷指令的产生方式手动产生:即在AGC未投入时,由运行人员手动设定的机组负荷指令AGC产生:AGC(AUTOMATICGENERATORCONTROL)自动发电控制,即由省调直接给定机组指令调治机组负荷在一次调频投入时,机组指令为‘AGC指令’加上‘频差对应的功率值(由DEH送来)CCS的投入:锅炉主控投入自动今后,牢固一段时间,观察锅炉主控的调节质量,机前压力颠簸不大于检查汽包水位自动、送风自动、引风等系统自动工作正常,且DEH系统工作正常,今后在DEH控制盘进步行汽机阀切换,由单阀控制切至序次阀控制(切换机会前压力应大于),并切除DEH功率控制、转速控制后,将DEH就地控制切至MCS遥控控制,此时,负荷控制中心画面上汽机主控按扭由浅白色转为黑色、遥控指示灯由浅白色转为绿色(注:采用单阀、序次阀控制由运行人员依照情况而定)用汽机主控软手操调治汽机调门,观察汽机响应情况。
一、CCS控制系统简介。
协调控制系统CCS又称为单元机组的负荷控制系统,是将锅炉、汽机及辅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控制的十分复杂的多变量控制系统,该系统有机的、协调的控制锅炉的燃料、送风、给水以及汽机调节阀门开度,使各变量间的影响最小。
它是建立在汽机控制子系统和锅炉控制子系统基础上的主控系统和机、炉子控制系统组成的二级递阶控制系统。
处于调节级的主控系统是协调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对负荷指令进行运算处理形成控制决策,给出汽机负荷指令和锅炉负荷指令。
处于局部控制级的各子系统在机、炉主指令下分工协调动作,完成给定的控制任务。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既要保证机组快速响应负荷需求,又能使机组的主要参数机前压力在变负荷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二、CCS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协调控制系统有以下五种控制方式:1、炉跟机方式(BF)。
当锅炉主控自动,汽机主控手动时为BF方式,锅炉主控控制机前压力,汽机调节机组功率。
2、机跟炉方式(TF)。
当汽机主控自动,锅炉主控手动时为TF方式,汽机主控控制机前压力;锅炉调节机组功率。
3、协调炉跟机方式(CCBF)。
当锅炉主控自动,汽机主控再投入自动时为CCBF方式,锅炉主控控制机前压力,汽机主控控制负荷。
4、协调机跟炉方式(CCTF)。
当汽机主控自动,锅炉主控再投入自动时为CCTF方式,汽机主控控制机前压力,锅炉主控控制负荷。
5、机炉手动方式。
汽机主控和锅炉锅主控均为手动方式,由锅炉调节压力,汽机改变调节汽门开度,调节实发功率。
控制方式之间通过负荷管理中心(LMCC)由运行人员实现无扰切换。
;每种方式下均有相应的调节器自动,其余的调节器跟踪。
协调方式下当因辅机故障发生RB时,锅炉主控自动将目标负荷降至正在运行的辅机所承担的负荷水平(即RB目标值),汽机主控则自动控制机前压力至设定值,RB结束后机组维持CCTF方式。
三、机组协调控制投入和切除条件及投、退协调控制的操作1、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的条件:(1)机组负荷达到60%额定负荷以上,运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