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拉式单晶炉测温方案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13
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6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6单晶炉是一种用于生产单晶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电、陶瓷、能源等领域。
单晶炉主要由炉体和热系统组成,热系统起到加热和保持恒定温度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直拉单晶炉及其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直拉单晶炉是目前最常用的单晶制备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将高纯度的溶料(常为氧化物)加热到熔点,并通过固液相平衡使其形成单晶体。
直拉单晶炉采用纺锤形炉体设计,其主要结构包括炉体、炉心、加热元件和升降机构。
炉体是直拉单晶炉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承载其他部件和保持恒定的温度。
炉体一般由石墨等高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导热性能。
炉体内部设置有炉心,用于收集和凝固溶液,并保持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炉心通常由多孔陶瓷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和稳定性。
加热元件是直拉单晶炉的核心组件,用于提供所需的热量。
常用的加热元件包括电阻丝、功率可调电源和热交换器。
电阻丝通常由钨或钼等高温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热稳定性,能够提供稳定的加热功率。
功率可调电源用于调节电阻丝的加热功率,以控制溶液的温度。
热交换器用于冷却炉体,防止过热和损坏。
升降机构是直拉单晶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和调节炉心的高度。
升降机构通常由电机、滑轨和导轨组成,能够实现炉心的平稳上升和下降。
通过调节升降机构,可以精确地控制单晶体的生长速度和形状。
热系统是直拉单晶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加热、冷却和温度控制系统。
加热系统用于提供所需的热量,通常由加热元件和功率可调电源组成。
冷却系统用于冷却炉体和保持恒定温度,通常由热交换器和冷却剂组成。
温度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炉体的温度,通常由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组成。
在直拉单晶炉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将溶料加入炉心中,并通过热交换器和加热元件加热到熔点。
然后通过调节功率可调电源和升降机构,控制炉心的高度和下降速度,使溶液逐渐凝固形成单晶体。
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监测和调节炉体的温度,保持恒定的温度。
直拉单晶炉热系统单晶炉是一种用于制备单晶材料的设备,它的热系统是整个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
热系统主要由加热元件、温度控制系统和气体流动系统组成。
本文将对单晶炉的热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加热元件是单晶炉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晶炉加热元件通常采用的是电阻丝或者是电磁线圈。
其中,电阻丝是通过通电使其发热,从而对单晶炉进行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相对简单,但是能耗较高。
而电磁线圈则是通过交变电磁场的感应效应对单晶炉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能耗较低,且对单晶炉中的单晶材料质量影响较小。
其次,温度控制系统是单晶炉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器和温度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单晶炉中的温度变化,常见的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等。
温度传感器将感知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温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进行温度调节,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大小来实现对单晶炉温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器则是对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调节器进行整合和控制的设备。
最后,气体流动系统是单晶炉热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单晶炉中的单晶生长过程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气氛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通过气体流动系统来控制单晶炉内的气氛。
气体流动系统通常由气源、气体槽和气体调节装置组成。
气体源可以是气瓶或者气体发生器,气体槽用于储存气体,气体调节装置则用于调节气体的流量以及气体的组成。
综上所述,单晶炉的热系统是单晶炉设备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热元件、温度控制系统和气体流动系统是构成热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地设计和控制热系统,可以确保单晶炉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气氛环境,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单晶材料的生长。
炉温测试知识点总结一、炉温测试的基本原理1.1 热力学基础知识炉温测试是基于热力学原理进行的,需要对热力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热力学是研究热量、温度、压力等热现象的科学,其中包括了热平衡、热力学循环、热传导、热辐射等基本概念。
热力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炉温测试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 热工参数的测量炉温测试是对炉内温度进行测量和监控,需要了解热工参数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热工参数包括温度、热量、热功率等,其测量方法有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两种。
接触式测量包括热电偶、热电阻、红外测温仪等方式,非接触式测量包括红外测温、激光测温、红外线摄像等技术。
1.3 测温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炉温测试的测温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热电偶、红外测温仪、激光测温仪等传统测温技术正在逐渐被数字式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摄像等新型技术所取代。
了解测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测温仪器和方法进行炉温测试。
1.4 炉温测试的数据分析炉温测试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炉温信息。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动态分析、时序分析等,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熟练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提高炉温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炉温测试的测量仪器2.1 热电偶热电偶是最常用的炉温测试仪器之一,具有响应速度快、测量范围广、价格低廉等优点。
常见的热电偶有K型、J型、T型等多种型号,适用于不同温度范围的炉温测试。
熟练掌握热电偶的选择、安装和使用方法,是进行炉温测试的基本技能之一。
2.2 热电阻热电阻是另一种常见的炉温测试仪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常见的热电阻有铂铑热电阻、镍铬镍硅热电阻等多种型号,适用于高温、精密炉温测试。
热电阻的选择和校准方法对于确保测量准确性至关重要。
2.3 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器,具有测量速度快、使用便捷等优点。
红外测温仪适用于各种炉内温度测量,特别是对于温度较高、不易接触的材料进行测量。
6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是一种用于生产单晶材料的设备,它具有高温加热、单晶生长和热管冷却三个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温加热使原料溶解,然后通过单晶生长的方式逐渐冷却,最后形成一块完整的单晶材料。
整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炉体、加热设备、单晶生长设备和热管冷却设备等。
炉体是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基础部分,它由炉膛、炉管和炉盖等组成。
炉膛是用于容纳原料的部分,通常是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可以承受高温和高压。
炉管是连接炉膛和单晶生长设备的通道,它负责将原料输送到单晶生长区域。
炉盖则是覆盖在炉膛上的部分,主要用于调节炉内的压力和加热设备的接入口。
加热设备是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将炉膛中的原料加热到需要的温度。
常见的加热设备包括电阻加热、电子束加热和感应加热等。
电阻加热是通过将电流通过炉体内的电阻丝使之发热,从而加热炉膛。
电子束加热是利用高速电子束撞击原料的表面,将其加热至高温。
感应加热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炉膛中的原料发热,从而提高温度。
单晶生长设备是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关键部分,它负责将加热后的原料逐渐冷却形成单晶材料。
单晶生长设备通常由单晶生长炉、拉伸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
单晶生长炉是用于控制温度和压力的设备,通常由石墨制成,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拉伸装置则是用于拉伸形成的单晶材料,使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尺寸。
控制系统则是用于监测和调节单晶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保证单晶材料的质量。
热管冷却设备是直拉单晶炉及热系统的辅助部分,它负责冷却单晶生长设备和炉体。
热管冷却设备由热管、冷却介质和冷却系统组成。
热管是一种基于液-气相变原理的传热装置,具有高热传导性和低温度梯度的特点。
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通过与热管接触,将其中的热量带走。
冷却系统则是用于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流量等参数,保证热管冷却设备的正常工作。
辽宁工业大学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单晶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093学号: 090302084学生姓名:宋进帅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③中文摘要(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④目录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⑥参考文献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
3、封面格式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5、目录格式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字、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字、宋体、居右)6、正文格式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标题,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20磅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7、参考文献格式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自动化Array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摘要单晶炉是以直拉法从熔化的多晶硅熔液中生长硅单晶的电子专用设备。
而等径控制是单晶炉自动控制的核心。
单晶直径在生长过程中可受到温度、提拉速度与转速、坩埚跟踪速度与转速、保护气体的流速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CCZ技术简介要得到优质晶体,在晶体生长系统中必须建立合理的温度分布,在单晶炉的炉膛内存在不同的介质,如熔体、晶体以及品体周围的气氛等。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温度,就是在同一介质内,温度也不是均匀分布的,炉膛内的温度是随空间位置而变化的。
晶体生长过程中最理想的是炉内温场不随时间而变化;即温度分布与时间无关,这样的温场称稳态温场。
而实际生长过程中,炉膛中的温场随时间而变化,也就是炉内的温度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这样的温场称为非稳温场。
根据晶体生长方式不同,当前制备单晶硅技术主要分为悬浮区熔法(FZ法)和直拉法(CZ法)两种,直拉法相对来说成本更低,生长速率较快,更适合大尺寸单晶硅棒的拉制,目前我国90%以上的太阳能级单晶硅通过直拉法进行生产,预计今后仍将大比例沿用。
Fz区熔硅CZ直拉法的原理是将高纯度的多晶硅原料放置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再将单晶硅籽晶插入熔体表面,待籽晶与熔体熔和后,慢慢向上拉籽晶,晶体便会在籽晶下端生长,并随着籽晶的提拉晶体逐渐生长形成晶棒。
CZ是从熔体中生长晶体的一种常用方法,属于保守系统,它要求晶体一致共熔,其主要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直观的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生长出大而无位错的单晶。
优点:1. 便于精密控制生长条件,可以较快速度获得优质大单晶;2. 可以使用定向籽晶,选择不同取向的籽晶可以得到不同取向的单晶体;3. 可以方便地采用“回熔”和“缩颈”工艺,以降低晶体中的位错密度,提高晶体的完整性;4. 可以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直接观察生长情况,为控制晶体外形提供了有利条件;缺点:1. 一般要用坩埚作容器,导致熔体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保温材料和发热体材料杂质也属于这类污染;2. 当熔体中含有易挥发物时,则存在控制组分的困难;3. 不适合生长冷却过程中存在固态相变的材料;4.分凝系数导致溶质分布不均匀或组分不均匀;5. 随着生长过程的进行,坩埚中熔体液面会不断下降,坩埚内壁逐渐地裸露出来。
由于埚壁的温度很高,因而对晶体、熔体中的温场影响很大,甚至发生界面翻转。
直拉法单晶制造中的直径检测技术1引言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内半导体工业蓬勃发展。
其最重要的基本材料——硅单晶需求量迅猛增加,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5]。
各地兴建单晶厂和单晶硅片生产线的报道一直不绝于耳。
随着单晶硅片制造向200~300mm大直径化发展,直拉法在单晶制造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主导地位,相应的直径检测技术也在向适应大直径化发展。
2直拉法单晶制造技术直拉单晶制造法(Czochralski,CZ法)是把原料多硅晶块放入石英坩埚中,在单晶炉中加热融化,再将一根直径只有10mm的棒状晶种(称籽晶)浸入融液中(图1)。
在合适的温度下,融液中的硅原子会顺着晶种的硅原子排列结构在固液交界面上形成规则的结晶,成为单晶体。
把晶种微微的旋转向上提升,融液中的硅原子会在前面形成的单晶体上继续结晶,并延续其规则的原子排列结构。
若整个结晶环境稳定,就可以周而复始的形成结晶,最后形成一根圆柱形的原子排列整齐的硅单晶晶体,即硅单晶锭。
当结晶加快时,晶体直径会变粗,提高升速可以使直径变细,增加温度能抑制结晶速度。
反之,若结晶变慢,直径变细,则通过降低拉速和降温去控制。
拉晶开始,先引出一定长度,直径为3~5mm的细颈,以消除结晶位错,这个过程叫做引晶。
然后放大单晶体直径至工艺要求,进入等径阶段,直至大部分硅融液都结晶成单晶锭,只剩下少量剩料。
控制直径,保证晶体等径生长是单晶制造的重要环节。
硅的熔点约为1450℃,拉晶过程始终保持在高温负压的环境中进行。
直径检测必须隔着观察窗在拉晶炉体外部非接触式实现。
拉晶过程中,固态晶体与液态融液的交界处会形成一个明亮的光环,亮度很高,称为光圈。
它其实是固液交界面处的弯月面对坩埚壁亮光的反射。
当晶体变粗时,光圈直径变大,反之则变小。
通过对光圈直径变化的检测,可以反映出单晶直径的变化情况。
自动直径检测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发展起来的。
3 Ircon直径检测系统Ircon系统是早期的直径检测技术。
85单晶炉标准操作规程单晶车间说明1.本规程目的:学会正确操作直拉单晶炉,加强单晶车间的安全管理,保证工作质量,提高产量、成品率、降低成本、消除安全隐患。
2. 本规程内容:本规程详细讲解直拉式单晶炉的操作方法及基础知识,以巩固所学操作知识及安全生产知识。
3.本规程的使用方法:直拉单晶炉是生产电子、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原材料设备,具有较强的技术要求及严格工艺卫生要求的特点,因此操作者结合实际操作,根据本规程的讲解,能基本掌握单晶炉的操作方法。
4.适用对象:全自动直拉单晶炉操作人员。
5.本规程特点:基础知识与多年实践操作相结合,本规程的操作步骤全部经过实践、验证、正确无误。
实用性强。
目录1.准备工作2.取晶和拆炉3.安装石墨热场4.装料5.籽晶准备6.抽真空7.检漏8.熔料9.熔体温度稳定10.缩颈11.放肩12.转肩13.等径14.晶体回熔与取出15.收尾16.冷却17.石墨件的锻烧18.单晶生产应急措施19.交付单晶炉操作工艺流程热检漏→作业准备→取单晶→石墨件取出冷却→大罐清洗→真空泵油检查更换→石墨件清洗→单晶炉室清洗→石墨件安装→石英坩埚安装→装料→装籽晶→抽空→检漏→压力化→熔料→引晶、缩颈→放肩→转肩→等径生长→收尾→停炉冷却一.准备工作1 目的:清楚本班的工作内容。
2 准备工作2.1 进入单晶车间须穿戴好洁净工作服、鞋。
2.2 接班后查看交接班记录本,了解设备前一周期运行情况,清楚本班工作内容,做到按时拆炉、装炉。
2.3准备拆炉工具及护具2.3.1准备好钳子、扳手和各类装拆炉专用工具。
2.3.2准备好防护手套、橡胶手套、无水乙醇、纱布、吸尘管、刷子等。
2.3.3准备好取晶车、石墨件舟车、装埚底料的不锈钢盆并处理干净。
2.4合理安排清炉时间,并在公司规定的时间的内完成清炉工作,为开炉工作做好准备。
2.5若在清炉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操或者班长。
更换石墨器件需通知班长,并做好工艺记录本备注栏做好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