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我长大了PPT精品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27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精品课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长大”的含义,明白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成熟。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理解“长大”的含义2.学会观察生活,寻找素材3.学会表达感受,抒发情感4.学会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大”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长。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寻找素材。
3.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作文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长大”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成熟。
3.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寻找素材,表达感受。
4.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5.小组合作作文:分组进行作文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观察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个关于成长的素材,写一篇以《我长大了》为题的作文。
2.阅读一篇关于成长的文章,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文的写作质量,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3.作文展示:组织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长大”的真正含义,学会观察生活,寻找素材,表达感受,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会观察生活,寻找素材”。
这个细节是写作文的关键,因为素材是作文的基础,只有找到好的素材,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精品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我长大了”这个主题的写作方法,了解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光、感恩成长的心态,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期许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我长大了”这个主题的写作方法,了解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自己的成长经历,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为什么觉得长大了?”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意义。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如学习成绩的提高、性格的变化、兴趣爱好的培养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写作方法(1)让学生了解“我长大了”这个主题的基本要求,即要写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2)讲解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开头可以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场景,中间部分详细描述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结尾可以总结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
(3)讲解如何运用描写手法展现自己的成长经历,如通过对自己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变化。
3. 示范写作(1)教师选取一篇优秀的“我长大了”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写作特点。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优秀作文的看法和感受,以及自己在写作中的困惑和问题。
4. 学生写作指导(1)让学生根据前面学到的写作方法,尝试撰写一篇“我长大了”的作文。
(2)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提供写作素材、解答写作问题等。
5. 作品点评与修改建议(1)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集体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2)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总结学生的写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