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1.87 KB
- 文档页数:2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是一种用来防止呼吸道传染性液体飞沫的传播的口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是一种重要的防疫用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和可靠性,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执行标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医用外科口罩的执行标准。
1.美国标准美国标准是由FDA制定的,具体标准为ASTM F2100。
符合该标准的口罩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细菌过滤效率(BFE)≥95%,有效防止飞沫的传播;②颗粒过滤效率(PFE)≥95%,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各种颗粒;③防溅性(Splash Resistance)≥120mmHg,有效抗液体溅分。
2.欧盟标准欧洲标准是由CE认证机构制定的,具体标准为EN 14683。
符合该标准的口罩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细菌过滤效率(BFE)≥98%,有效防止飞沫传播;②颗粒过滤效率(PFE)≥98%,有效过滤各种颗粒;③不透气性(differential pressure)≤60Pa/cm2,有效保持呼吸的舒适性;④防溅性(Splash Resistance)≥16kPa,有效避免液体溅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具体标准为YY0469-2011。
符合该标准的口罩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细菌过滤效率(BFE)≥95%,有效防止飞沫传播;②颗粒过滤效率(PFE)≥30%,有效过滤各种颗粒;③合格率(Quality Factor)≥80%,有效保证口罩使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④压差(differential pressure)≤49Pa/cm2,有效保持呼吸的舒适性。
4.日本标准日本标准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和日本厚生省制定的,具体标准为JIS T 8151-2005。
符合该标准的口罩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细菌过滤效率(BFE)≥95%,有效防止飞沫传播;②颗粒过滤效率(PFE)≥95%,有效过滤各种颗粒;③压力降低率(differential pressure)≤49Pa/cm2,有效保持呼吸的舒适性。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3年4月4日颁布的《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执行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安全性、功能性以及其他技术要求,以保障医疗机构对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1、安全性要求
医用外科口罩的安全性要求包括:材料的安全性要求、产品外形、尺寸要求、性能要求、产品标签要求。
2、功能性要求
医用外科口罩的功能性要求包括:穿戴舒适性、耐水性、阻抗性、耐热性、耐冷性、耐湿性、防脏污能力。
3、其他技术要求
其他技术要求包括:口罩的清洁、维护、保养等要求,以及口罩的包装、标识、存放等要求。
总之,《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执行标准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口罩使用标准,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1.材料选择:医用外科口罩通常由三层材料制成,最内层为吸湿性面料,中间层为过滤层,最外层为防护层。
吸湿性面料需要具备柔软和舒适的特性,过滤层需要具备高效过滤微粒和细菌的能力,防护层需要具备防液能力。
2.过滤效果: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效果是衡量其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医用外科口罩需要具备对细菌过滤效率(BFE)和颗粒过滤效率(PFE)的要求。
BFE通常要求在95%以上,PFE要求在98%以上。
3.透气性:医用外科口罩需要具备适当的透气性,以确保佩戴者在长时间佩戴口罩时不会感到闷热和不适。
适当的透气性还有助于减少口罩内的湿气积聚,降低细菌滋生的风险。
4.无纺布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常采用无纺布作为材料,因为无纺布有较好的过滤性能和舒适性。
在选择无纺布时,需要确保其纤维间隙大小能够过滤微小颗粒和细菌,同时又具备柔软、透气和耐水性。
5.耳带或系带:医用外科口罩常采用耳带或系带固定在头部。
耳带需要舒适且有一定的张力,不会过紧或过松,能够牢固固定口罩在脸部,确保佩戴者的防护效果。
6.尺寸合适:医用外科口罩需要提供多种规格和尺寸,以适应不同佩戴者的脸型和面部轮廓。
合适的尺寸可以确保口罩紧密贴合脸部,减少空隙,阻止细菌和微粒的侵入。
7.耐用性:医用外科口罩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用性,以确保佩戴者能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良好的防护效果。
口罩在佩戴后应不易变形、松动或破损,需要经受住多次使用和残留细菌的冲刷。
总之,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是一个综合考量,需要满足过滤效果、透气性、舒适性、耐用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标准的口罩才能提供有效的防护效果,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一、通用技术要求
1、材料:口罩的表层采用20g-30g的无纺布,背层采用20g-25g聚酯纤维組織。
2、尺寸:口罩的尺寸必须可以容纳鼻良的人的面部,距脸部四周的距离不宜过大,口罩与鼻良的距离不宜大于1.5cm。
3、型号:根据使用需要,提供以下三种型号:正面背面带有可擦洗之继而呢口罩,有耳带之口罩、有头带之口罩。
4、合身度:口罩面部及脸部必须相符,合身度必须符合要求。
5、功能:口罩的性能特征主要以阻挡漏气为主,要求其性能必须达到指定的等级。
6、过滤性:口罩的过滤性必须达到指定的等级,滤料可采用不织布,织物,膜结合层等材料。
7、气味:要求口罩的表层不能有明显的刺激物储述,不应有异味、异臭。
8、外观要求: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观,无明显污渍、疤痕,局部表面暗淡,不能出现明显异物。
医用人员防护口罩标准
医用人员防护口罩标准如下:
1.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为GB19083,按照过滤等级又分为1级(95%以上)、2级(99%以上)、3级(%以上),适用于高风险区,如直接接
触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
其对气流量有明确要求:85L/min。
2.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为YY0469,对细菌过滤可达95%以上,对非
油性颗粒过滤达30%以上,适用于中风险区,如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工作人员。
3. 普通医用口罩:也有叫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为YY/T 0969,对细菌过滤可达95%以上,对气溶胶过滤仅达到20%~25%,适用于中低风险区,如普通门诊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公众人员。
医用口罩的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用品的指定标准。
医用口罩是医疗救助中所佩戴的专业防护口罩,主要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每种口罩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在使用口罩后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医用口罩技术要求尊敬的用户医用口罩是一种用于防止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防护用品。
为了确保医用口罩的质量和效果,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医用口罩技术要求的公告版。
1.材料选择:医用口罩的主要材料通常是无纺布和熔喷布。
无纺布应具有阻挡微粒的作用,熔喷布则可以过滤微小颗粒。
这些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要求无毒无刺激物。
2.结构设计:医用口罩应采用三层结构,外层为阻挡液体的防护层,中间层为过滤层,内层为吸湿排汗层。
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挡微生物的传播,并提供舒适的佩戴体验。
3. 过滤效率:医用口罩的过滤效率是衡量口罩品质的重要指标。
国际上通常以微米(Micron)为单位衡量过滤效率,其中N95口罩的过滤效率为95%,医用外科口罩的标准要求过滤效率不低于95%。
4.吸湿性能:医用口罩在佩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呼吸气体,良好的吸湿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口罩内部的潮湿感,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5.松紧带设计:医用口罩通常采用耳挂式设计。
松紧带的材质应柔软并且有一定的弹性,以确保佩戴时的舒适度,并且松紧带应与口罩本体牢固连接,避免掉落。
6.使用寿命:医用口罩的使用寿命应符合相关标准。
一次性医用口罩通常建议每次佩戴不超过4小时,而医用防护口罩通常可以重复使用,但需要在指定时间和条件下进行消毒。
7.包装卫生:医用口罩的包装应符合卫生标准,避免污染和二次污染。
通常采用个体包装形式,每只口罩都应有独立的密封包装。
8.产品标识:医用口罩的产品标识应符合相关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以及使用说明和警示语。
以上是医用口罩技术要求的公告版。
为了确保口罩的质量和效果,建议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口罩,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在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一种重要措施。
谢谢使用!。
真正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一、定义医用外科口罩是一种专业用于医疗防护的和除去空气中细菌和污染的单层的超细纤维口罩,是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受到传染病毒的依靠。
二、执行标准1、外观质量:口罩表面应无明显破损、皱折、污渍等缺陷。
2、穿戴质量:口罩可全面覆盖鼻、口和下颚,耳带应紧固,不易滑动,鼻弹簧可任意调整,且口罩的外形要紧密贴合面部特征,以保证全方位的有效护体。
3、尺寸质量:口罩尺寸经测量,不小于17cm x 9.5cm,折叠后高度不小于9.5cm。
4、新的口罩:在室温下,其吸水率为95%~98%。
5、使用声学:口罩应产生最小的低频噪声。
6、重量:每只口罩应最重不超过7克,以提高佩戴舒适度。
7、口罩性能:口罩应覆盖面部及下巴,完全遮住由鼻到下颚口部位,并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效果,液体喷溅,空气微生物粒子和低温烟,并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柔韧度,使用、拆卸、也不会造成较大的机械刺激。
8、感染防护:口罩应抗微生物空气污染,对流行的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疏松防护效果。
9、耐水性:口罩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防止水份的渗入。
口罩的表面应经过涂料处理,以求效果更佳的膜材合成。
10、耐磨性:口罩所采用的材料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而且穿着时应无非初形态改变。
口罩主要由尼龙纤维及陶瓷纤维物料等材料制成。
11、颜色和尺寸:口罩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可以制作出不同的颜色和尺寸的口罩。
三、有效期每一次使用的口罩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应遵循原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在使用过后针对口罩及周边环境病毒污染应及时消毒处理;对于不可再次使用的废弃口罩也应及时回收处理。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
口罩外观应整洁、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污渍。
2.2 结构与尺寸
口罩佩戴好后,应能罩住佩戴者的鼻、口至下颌,应符合表1的设计尺寸及允差。
2.3 定形件(鼻夹)
2.3.1 口罩应配有定形件(鼻夹),定形件(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
2.3.2 定形件(鼻夹)长度应不小于8.0 cm。
2.4 束带(口罩带)
2.4.1 束带(口罩带)应戴取方便。
2.4.2 每根束带(口罩带)与口罩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度应不小于10N。
2.5 合成血液穿透
2mL合成血液以16.0 kPa(120 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2.6 过滤效率
2.6.1 细菌过滤效率(BFE)
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2.6.2 颗粒过滤效率(PFE)
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
2.7 压力差(∆p)
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p应不大于49 Pa。
2.8 阻燃性能
口罩材料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离开火焰后燃烧不大于5 s。
2.9 微生物指标
2.9.1 非无菌口罩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微生物指标
2.9.2 无菌口罩应无菌。
2.10 环氧乙烷残留量
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
医用外壳口罩有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三种,不同种类的口罩有不同的执行标准,具体标准说明如下:
1.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气
流阻力、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生物学评价、合成血液穿透、阻燃性能、表面抗湿性、密合性等,其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等级分为1级(≥95%)、2级(≥99%)、3级(≥99.97%)。
2.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过滤效率、压力
差、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生物学评价、合成血液穿透、阻燃性能等。
其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小于30%,细菌过滤效率不小于95%。
3.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
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的一次性使用口罩。
该标准对于防病毒来说,最主要的指标是细菌过滤效率,要求不小于95%。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一、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19083-2010,主要用于医用呼吸道防护,对于防止病患携带病菌和医护人员接触病患时提供有效的保护。
医用防护口罩应具备过滤、阻隔、密封等功能,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有效减少进入呼吸道的病原体数量。
二、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的执行标准是YY0469-2011,适用于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为医生提供更高级别的呼吸防护。
医用外科口罩应具备过滤、阻隔、密封等功能,同时要求口罩材质透气、舒适,不影响手术操作。
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执行标准是YY/T 0969-2013,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提供基础防护。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应具备基本的过滤、阻隔功能,能够阻挡飞沫、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四、日常防护型口罩
日常防护型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T 32610-2016,适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空气污染较轻的场景,如室外散步、购物等。
日常防护型口罩应具备基本的过滤、阻隔功能,同时要求舒适、透气,不影响正常呼吸。
五、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2626-2006或其它相关标准,适用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如工业区、交通繁忙区等。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应具备高效过滤、阻隔功能,能够阻挡PM2.5等细小颗粒物,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呼吸健康。
总结:不同类型的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不同,其防护效果和使用场景也各有差异。
在选择医用口罩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和执行标准,以确保呼吸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医用外科口罩产品技术要求doc1.材料选择:医用外科口罩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过滤性和防护性能。
常见的材料包括无纺布、熔喷布、纤维素等。
无纺布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以防止液体渗透。
熔喷布应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能够有效过滤细菌和颗粒物。
纤维素是一种可降解的材料,对环境友好。
2.结构设计:医用外科口罩的结构设计应合理,能够覆盖口鼻部位,并与面部紧密贴合,以防止空气和颗粒物的渗透。
口罩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佩戴舒适,不易产生压迫感和不适感。
常见的结构设计包括耳挂式口罩和头带式口罩。
3.过滤性能: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性能是其最核心的技术指标之一、口罩应能够有效过滤细菌、病毒和颗粒物。
过滤效率一般以微米颗粒物的颗粒捕集效率来评价,常见的指标有95%、99%和99.9%。
口罩的过滤效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4.透气性能:5.防护性能:6.舒适性能:7.使用寿命: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寿命是指口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有效使用时间。
使用寿命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质量、制造工艺、使用环境等。
一般情况下,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寿命为4-8小时,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高风险环境或与感染者接触,使用时间可能更短。
8.包装和储存要求:9.标识要求:10.相关标准要求:综上所述,医用外科口罩产品技术要求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过滤性能、透气性能、防护性能、舒适性能、使用寿命、包装和储存要求、标识要求等方面。
这些技术要求的实施将保证医用外科口罩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可靠的防护。
医用外科口罩生产标准
简介
YY0469-2011是中国国家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外
科口罩的生产。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标志、使用说明等内容。
技术要求
1. 材料要求:医用外科口罩应使用无纺布材料作为过滤层,合
成纤维纺粘材料作为外层和内层,而鼻夹应使用可调节性能良好的
金属材料。
2. 结构要求:医用外科口罩应为三层结构,具有良好的过滤性
能和防护性能。
3. 飞沫防护性能:医用外科口罩的飞沫防护性能应符合标准规
定的要求。
4. 压力差性能:医用外科口罩的呼吸阻力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测试方法
1. 透气性测试:通过测量医用外科口罩在特定条件下的透气性能来评估其呼吸性能。
2. 与血液的液体阻力测试:通过将医用外科口罩暴露于人工合成血液液体的作用下来评估其阻力性能。
3. 飞沫防护性能测试:通过模拟飞沫传播的实验来评估医用外科口罩的飞沫防护性能。
4. 压力差性能测试:通过测量医用外科口罩的压力差来评估其呼吸阻力。
标志和使用说明
1. 医用外科口罩应在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信息。
2. 使用者应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其有效的过滤和防护功能。
该标准的详细内容请参考YY0469-2011标准文本,确保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符合相关要求。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官方发布的标准文件。
医用外科口罩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1.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指口罩对空气中的微粒(如颗粒物、细菌、病毒等)过滤的能力。
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效率要求通常是对3μm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一般要求达到95%以上,即N95级别的过滤效率。
高过滤效率可以有效阻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口腔和呼吸道,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呼吸阻力呼吸阻力是指在呼吸过程中口罩对气流的阻碍程度,包括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
医用外科口罩的呼吸阻力应尽可能小,以保证佩戴者的舒适度和呼吸畅通。
一般要求吸气阻力不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超过29.4Pa。
3.细菌过滤效果除了过滤颗粒物的能力,医用外科口罩还要求对细菌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以防止病原体通过口罩进入呼吸道。
通常要求细菌过滤效果达到95%以上。
4.液体阻力液体阻力是指口罩阻挡液体渗透的能力,通常使用血液模拟液测试。
医用外科口罩需要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液性能,避免病原体通过口罩的液体途径进入呼吸道。
常规要求液体阻力不低于80mmHg。
5.穿透阻力穿透阻力是指病原体穿过口罩材料的能力,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微粒的穿透能力。
医用外科口罩要求对细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穿透阻力,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一般要求细菌和病毒的穿透阻力不超过5%。
6.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是指医用外科口罩的有效使用时间,包括过滤效率、呼吸阻力等性能的持久性能。
一般来说,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寿命为4小时左右,一次性使用后需要更换新的口罩。
总结:医用外科口罩的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是非常严格的,主要包括过滤效率、呼吸阻力、细菌过滤效果、液体阻力、穿透阻力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确保口罩能够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佩戴者的健康和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医用外科口罩的性能指标还有望进一步提高,以适应不同病原体传播的需要。
医用外科口罩的标准需符合我国医药行业所规定的标准,包括过滤效应、细菌过滤效应、压力差以及合成血液穿透等方面。
1、过滤效率:在规定的条件(空气流量(30±2)L/min)下,对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得低于30%。
2、细菌过滤效率:在规定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
3、压力差:在规定条件下,医用外科口罩的两侧面所形成的压力差应不大于49Pa。
4、合成血液穿透:在16.0kPa(120mmHg)的压力下,将2ml 合成血液喷向口罩外侧后,口罩内侧不得有渗透。
在选购医用外科口罩时需要查看包装上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号,以防购买到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如有疑问可及时向药店详细咨询。
医用N95口罩(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日常防护型口罩(GB/T32610-2016)儿童口罩(GB/T38880-2020)GB19083-2010是医用N95口罩的标准编码,至少可以阻隔95%的气溶胶、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目前价格已经相当高了,几乎是一天一个价,前几天N95口罩1块5一个,我嫌贵只买了30个,第二天就涨到2元一个,现在已经涨到四块一个。
还有一种执行标准是GB2626-2019的口罩,这种是工业级防护口罩的标准,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飞沫,相对于GB19083-2010的口罩防病毒能力弱一些,但是对于普通二口罩来说要好一些。
GB19083-2010的口罩价格要高一些,现在行情基本三块多到四块一个,GB2626-2019的口罩比较便宜,一个块多一个就能买到。
一般不去人比较多的地方佩戴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就够了,如果是去医院、超市、商场等这种人比较聚集的地方,还是建议带N95口罩,回家之前做好全身消毒,包括手部。
医用外科口罩产品技术要求2.抗菌性能:医用外科口罩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阻挡细菌的传播。
常见的抗菌性能指标包括细菌过滤效率(BFE)和细菌培养方法(BMFE)。
BFE指标要求医用外科口罩对3微米颗粒的细菌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
3. 透气性能:医用外科口罩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使人在戴口罩时能够正常呼吸,减少口罩的使用不适感。
透气性能的指标之一是空气阻力,要求不大于49Pa/cm²。
4. 微粒过滤性能:医用外科口罩应具有良好的微粒过滤性能,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微粒进入呼吸道。
常见的微粒过滤性能指标是吸湿性细菌平均直径穿透量(PFE),要求不小于95%。
口罩的过滤水压(Mask Pressure Difference, Pd)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要求不小于16kpa。
5.纤维结构:医用外科口罩应采用无菌纤维材料,以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材料的纤维密度和纤维结构对于口罩的过滤效果和透气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制造商应选择适合的纤维材料,并确保材料无菌。
6.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医用外科口罩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舒适贴合面部,并且不会对佩戴者造成额外的压迫感。
7.包装要求:医用外科口罩应进行良好的包装,以保证产品的无菌性和防尘性能。
口罩应使用独立包装,每个口罩应标注包装日期和有效期限,并配有说明书。
8.使用寿命:医用外科口罩是一次性使用的,一般建议佩戴时间不超过4小时,或者当口罩潮湿、压力降低或损坏时立即更换。
9.质量监管:医用外科口罩的生产商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相关的质量监管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医用外科口罩产品的一些技术要求,这些要求对于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制造商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合格的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
医用外科口罩的执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的尺寸要求:其中口罩的长度一般在12~17cm,宽度一般在
7.5~9.5cm,口罩的厚度一般在0.643mm~0.867mm;
2、材料要求:口罩的材料主要有棉、莱卡、纱等,棉口罩轻薄透气、可机洗,莱卡口罩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纱口罩有抗菌、抗水污染等特点;
3、气味要求:作为医用口罩,不能有异味;
4、口罩吸水性能:口罩表面要有一定的润湿性,可以避免尘螨进入;
5、穿着舒适性:口罩必须舒适,不能过紧过松;
6、口罩的冷热稳定性:口罩要耐热性,可承受低温环境;。
7、耐脏、耐污染性良好:口罩要耐水洗、耐污染,清洗后可以保持
清洁;
8、防霾、防花粉等性能好:口罩要具有良好的防霾、防花粉效果,
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空气污染。
正版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 型号规格型号:平面耳挂式规格:17.5cm×9.5cm、14.5cm×9cm、12cm×8.5cm共三种规格,具体型号规格及尺寸信息见表1。
1.3型号规格划分说明1.3.1型号:根据产品供应形式(非无菌)、形状、佩戴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1.3.2规格:根据产品的尺寸大小进行划分。
1.4 原材料材质信息口罩体由三层组成。
其原材料材质信息见表2。
2.性能指标2.1外观口罩外观应整洁、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污渍。
2.2结构与尺寸口罩佩戴好后,应能罩住佩戴者的鼻、口至下颌。
尺寸应符合表1的要求。
2.3鼻夹2.3.1 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
2.3.2鼻夹长度应不小于200px。
2.4口罩带2.4.1口罩带应戴取方便。
2.4.2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2.5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2.6过滤效率2.6.1 细菌过滤效率(BFE)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2.6.2 颗粒过滤效率(PFE)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
2.7压力差(△P)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P应不大于49 Pa。
2.8阻燃性能口罩材料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离开火焰后燃烧不大于5s。
2.9 微生物指标2.9.1非无菌型口罩应符合表3的要求。
检验方法3.1外观按照YY0469-2021中5.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1的要求。
3.2结构与尺寸按照YY0469-2021中5.2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2的要求。
3.3鼻夹3.3.1按照YY0469-2021中5.3.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3.1的要求。
3.3.2 按照YY0469-2021中5.3.2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3.2的要求。
正版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外科口罩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型号规格
型号:平面耳挂式
规格:17.5cm×9.5cm、14.5cm×9cm、12cm×8.5cm共三种规格,具体型号规格及尺寸信息见表1。
1.3型号规格划分说明
1.3.1型号:根据产品供应形式(非无菌)、形状、佩戴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
1.3.2规格:根据产品的尺寸大小进行划分。
1.4 原材料材质信息
口罩体由三层组成。
其原材料材质信息见表2。
2.性能指标
2.1外观
口罩外观应整洁、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污渍。
2.2结构与尺寸
口罩佩戴好后,应能罩住佩戴者的鼻、口至下颌。
尺寸应符合表1的要求。
2.3鼻夹
2.3.1 口罩上应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塑性材料制成。
2.3.2鼻夹长度应不小于200px。
2.4口罩带
2.4.1口罩带应戴取方便。
2.4.2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处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2.5合成血液穿透
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
2.6过滤效率
2.6.1 细菌过滤效率(BFE)
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2.6.2 颗粒过滤效率(PFE)
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30%。
2.7压力差(△P)
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的压力差△P应不大于49 Pa。
2.8阻燃性能
口罩材料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口罩离开火焰后燃烧不大于5s。
2.9 微生物指标
2.9.1非无菌型口罩应符合表3的要求。
检验方法
3.1外观
按照YY0469-2011中5.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1的要求。
3.2结构与尺寸
按照YY0469-2011中5.2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2的要求。
3.3鼻夹
3.3.1按照YY0469-2011中5.3.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3.1的要求。
3.3.2 按照YY0469-2011中5.3.2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3.2的要求。
3.4口罩带
3.4.1按照YY0469-2011中5.4.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4.1的要求。
3.4.2按照YY0469-2011中5.4.2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4.2的要求。
3.5合成血液穿透试验
按照YY0469-2011中5.5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5的要求。
3.6过滤效率
3.6.1细菌过滤效率(BFE)
按照YY0469-2011中5.6.1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6.1的要求。
3.6.2颗粒过滤效率(PFE)
按照YY0469-2011中5.6.2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6.2的要求。
3.7压力差
按照YY0469-2011中5.7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7的要求。
3.8阻燃性能
按照YY0469-2011中5.8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8的要求。
3.9微生物指标
3.9.1非无菌型口罩微生物指标
按照GB15979-2002中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2.9.1的要求。
关于技术要求一致性的声明
我公司郑重承诺:本公司所提交的两份产品技术要求文本完全一致。
我公司对违反上述声明导致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