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T数据系统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28
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一、研究背景地震是地球上深部地壳与上层地球圈之间长期紧张积压形成的弹性应变释放的过程,是地球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地震数据的处理对于地震发生预警、震源定位、地震物理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地震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数据量巨大的量级,使得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胜任,因此需要新的处理方法及工具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GEOEAST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它采用并行计算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对大规模地震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GEOEAST系统已经在很多大型地震科学研究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中国大陆地震台网震源定位系统、地震观测系统等等。
因此,本研究将探究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期为地震研究和预测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包括GEOEAST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并进一步分析GEOEAST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精度,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为地震数据处理提供更高效、精确的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GEOEAST系统的原理及功能介绍该部分主要介绍GEOEAST系统的原理、架构、特点和相关功能,包括系统的数据输入输出方式、CPU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机制等。
(2)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该部分将详细阐述GEOEAST系统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地震波形的处理、震源定位、震源机制反演、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
(3)GEOEAST系统与传统方法比较分析该部分将对传统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与GEOEAST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研究提供更加高效、精确的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地震预警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检查中EAST应用成效及经验总结在2015年XX农商行全面检查中,XX银监局以提高检查效能为前提,以发现查处违规问题为导向,以提升EAST运用能力为目标,灵活运用EAST系统,将科技手段融入对辖内法人机构现场检查,取得显著成效,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一、主要做法(一)处室联动,强强联合形成监管合力。
此次现场检查与“两加强、两遏制”检查、银行卡和收费督查等总会现场检查项目重合,时间紧、任务重。
该局法二处与信科处“联合作战”,由监管处室在现场提供检查思路进行“精确制导”,由信科处在局内提供建模辅导进行“火力支援”。
场内场外协同推进,既能够针对检查发现的疑点进行迅速排查,又能及时反馈模型效果,提高模型质量和精准度。
(二)全员参与,以实践应用推动理念转变。
该局在检查开始之前即组织检查人员进行EAST方面基础知识的培训,并要求各个检查人员就所各自检查方向提出EAST建模思路。
在检查过程中,由主查人对具备一定基础且具有相关建模思路的检查人员予以建模辅导,帮助其将检查思路落到实处。
在此次检查项目中,共有4个检查人员建立模型10个,筛选出疑点数据335笔;其中检查确认问题4个,涉及业务129笔,未确认问题的模型也为档案抽查提供了线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一是降低了EAST 系统使用门槛,扩大受众面;二是取得实质运用成果,避免培训流于形式;三是提高检查人员参与感,以实际运用成效提升对EAST系统的认同度;四是转变检查思路,培养检查人员运用EAST 系统的习惯,提高检查效率。
(三)以查促改,推动机构建立内审筛查系统。
该局自2013年起在对该机构开展的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EAST系统进行数据筛查,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和启发作用,最终推动该行建立起具备类EAST建模功能的内审稽核系统。
在有效提高银行数据治理水平和内生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时,拓展了EAST系统的适用范围,弥补EAST数据的不足。
二、应用成果本次全面检查共运用EAST系统发现问题4个,涉及业务129笔,且所有涉及行政处罚的违规问题均是通过EAST筛查发现,对机构形成有力震慑和警示作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银监会EAST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为提高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现场检查的力度和效果,银监会信科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Examination &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EAST)。
该系统包含银行标准化数据提取、现场检查项目管理、数据模型生成工具、数据模型发布与管理等功能模块。
在2012年试点基础上,银监会于2013年完成了该系统在36个银监局的全面部署推广,实现了对银监局现场检查工作的全面覆盖。
一、EAST系统开发背景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使用电子记账机开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实现使用计算机实现会计账务电算化;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数据大集中为标志实现数据集成。
第三阶段自21世纪初开始,以数据仓库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新业态金融服务的数据应用,开始向实现产品定价、风险管理等方向迈进,进入了应用数据信息有效支持管理决策的新时代。
随着经济发展和银行业务的电子化处理,银行业务量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根据人民银行的报告,2013年末全国人民币结算账户达到亿户;2013年全国非现金支付业务亿笔,经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处理业务亿笔,年均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银行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给银监会的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现场检查中使用信息化手段替代手工“翻账本”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各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实践来看,美国联邦金融机构监管委员会、美联储、OCC、FDIC共同建立了监管采集数据标准规范,按季度从银行收集数据报告和统一运行报告,形成中央数据仓库(Central Data Repository,CDR)共享使用;其中FDIC在中央数据仓库基础上建立“V ISION系统” ( Virtual Information Supervisory On the Net),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监管分析。
现场检查中EAST应用成效及经验总结在2015年XX农商行全面检查中,XX银监局以提高检查效能为前提,以发现查处违规问题为导向,以提升EAST运用能力为目标,灵活运用EAST系统,将科技手段融入对辖内法人机构现场检查,取得显著成效,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一、主要做法(一)处室联动,强强联合形成监管合力。
此次现场检查与“两加强、两遏制”检查、银行卡和收费督查等总会现场检查项目重合,时间紧、任务重。
该局法二处与信科处“联合作战”,由监管处室在现场提供检查思路进行“精确制导”,由信科处在局内提供建模辅导进行“火力支援”。
场内场外协同推进,既能够针对检查发现的疑点进行迅速排查,又能及时反馈模型效果,提高模型质量和精准度。
(二)全员参与,以实践应用推动理念转变。
该局在检查开始之前即组织检查人员进行EAST方面基础知识的培训,并要求各个检查人员就所各自检查方向提出EAST建模思路。
在检查过程中,由主查人对具备一定基础且具有相关建模思路的检查人员予以建模辅导,帮助其将检查思路落到实处。
在此次检查项目中,共有4个检查人员建立模型10个,筛选出疑点数据335笔;其中检查确认问题4个,涉及业务129笔,未确认问题的模型也为档案抽查提供了线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一是降低了EAST 系统使用门槛,扩大受众面;二是取得实质运用成果,避免培训流于形式;三是提高检查人员参与感,以实际运用成效提升对EAST系统的认同度;四是转变检查思路,培养检查人员运用EAST 系统的习惯,提高检查效率。
(三)以查促改,推动机构建立内审筛查系统。
该局自2013年起在对该机构开展的所有检查项目均采用EAST系统进行数据筛查,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和启发作用,最终推动该行建立起具备类EAST建模功能的内审稽核系统。
在有效提高银行数据治理水平和内生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时,拓展了EAST系统的适用范围,弥补EAST数据的不足。
二、应用成果本次全面检查共运用EAST系统发现问题4个,涉及业务129笔,且所有涉及行政处罚的违规问题均是通过EAST筛查发现,对机构形成有力震慑和警示作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east数据报送工作总结和建议什么是EASTEAST系统全称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是银保监会在2008年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旨在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需求,并帮助监管部门提高检查效能。
从监管层面来说,EAST系统是一个大型的标准化数据库,监管当局基于各金融机构上报数据,结合监管政策重点,建设控制模型,挖掘监管政策盲区,核查监管要求落地情况,提高现场及非现场检查命中率,提升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效果。
对于金融机构,EAST系统有助于金融机构发现数据质量问题,提升底层数据质量。
此外,EAST系统中各类采集的数据信息,也向金融行业展现了监管意图及侧重点。
对于内控体制不完善,或管理存在漏洞的机构,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EAST有什么作用在监管机构端,EAST系统包含银行标准化数据提取、现场检查项目管理、数据模型生成工具、数据模型发布与管理等功能模块。
EAST 系统的核心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立一套通用的、相对封闭的数据采集标准,纳入监管人员关心的风险数据点;二是建设一个相对开放的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银行业务数据的灵活组织、筛选、抽取、建模、挖掘和分析。
其主要功能和作用:1、“查账”以金融机构表内外会计全科目为基础,持续监测分析各级科目主要币种的余额与借、贷方发生额,以图形化方法进行监测分析,准确发现业务异动并可进行深入挖掘。
2、员工违规检查通过数据分析检查员工是否存在代客交易、空存空取、人为调账、虚增交易、集中开户、大额进出等违规行为。
3、同业业务检查通过数据分析是否存在借道同业科目,规避信贷管控、借道存放同业,隐藏非标投资、混用会计科目、对敲虚增业务等违规行为。
4、授信业务检查通过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以贷转存、违规担保、五级分类不合规等违规行为。
5、其他业务检查EAST报送有哪些难点而在金融机构端EAST报送又会存在哪些难点?事实上,EAST系统在银行业早已广泛应用,如今非银机构EAST 系统建设也将变得刻不容缓。
1 总体设计本手册叙述如何在East.exe系统中完成以下工作:1.1 软件安装1.2 建立基础数据库1.3 等值线生成与编辑1.4 断层生成与编辑1.5 井边标识生成与编辑1.6 四线(尖灭线、有效厚度零线、油水分界线、计算线)生成与编辑1.7 小层含油区域及叠合含油区域生成1.8 油砂体平面图生成、地下井位底图生成1.9 储量计算(含油单元、油砂体、砂层组、全油田)2 软件安装运行安装盘中的setup.exe,根据提示将本软件安装到指定的客户端计算机上。
客户端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是 Win95、Win98、NT。
3 软件数据环境3.1 服务器端的设置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是Oracle Server8.0,Oracle Server8.0安装在服务器上,服务器操作系统可以是 Unix、Linux或Windows NT。
在Oracle中创建两个用户:1、井信息数据库JSYT 2、地质模型数据库GEOMODAL,向井信息数据库导入以下表:⑴单井小层库(daa05)⑵井斜信息库(daa03)⑶井位坐标库(jwzb)⑷地层分层库(daa07_new)⑸钻井地质信息库(daa02)⑹断点库(daa08)⑺测井曲线库(两个:1、头信息库,2、曲线信息库。
)⑻物性参数库⑼段名表(duanminbiao)⑽各油田标准地层库(bzdck)3.2 客户端的的设置⑴安装Oracle的客户端程序;⑵用Oracle Client 的Easy Config 程序配置Oracle Server,配置别名定为well_visual;⑶在本机上配置两个odbc 的数据源:一个为井信息数据库数据源,数据源名为jsyt,一个为地质模型数据库数据源,数据源名为well_visual。
具体操作为,在控制面板上,选“32位ODBC”,在“system dsn”中点击“add”,驱动程序选择“Microsoft odbc for oracle”即可完成本机的odbc配置。
2051 引言近年来,随着“两宽一高”(宽频带的激发震源,宽方位的观测排列,高密度的空间采样)[1]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在人工地震采集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使地震数据采集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目前,单一海洋或陆地工区的地震采集数据量已经高达数十TB 级,甚至数百TB 级。
同时,随着历年地震数据采集和生产开发过程中的配套成果数据的积累,数据量级跃升至PB 级。
海量勘探数据对于企业级数据库的存储管理提出了严苛的考验。
Oracle 数据库作为全球数据库产品最大供应商,占据着国内外许多核心行业的数据库市场。
在国内地震勘探行业中Oracle9、Oracle10等系列数据库产品提供了优质且昂贵的数据服务。
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封锁、国外政策限制等)、市场监管的要求、以及开源、自研数据库的兴起等多种因素,地震勘探领域需要一款具有开源许可协议的、技术趋势开放先进的、性能指标接近Oracle 的企业级数据库来应对PB 级海量勘探数据的管理。
2 PostgreSQL(PG)数据库4 应用实践通过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 (企业资源计划)、MES (生产执行系统)系统支持该生产计划模式的运行,在某地下工程装备龙头企业进行应用实践。
结合该公司的实际生产计划,建立了基于项目的网络计划和基于MRP 的物资计划双轮驱动的生产计划体系,如图7所示。
以ZTE6250土压平衡盾构机产品为例,其产品结构如图8所示:主轴承为战略物资,根据销售预测,结合目前和在途物料库存情况,维护战略预设表(表1),通过MRP 生成战略预投计划。
根据项目交期和模板,维护项目,通过接口同步至MES 系统,基于有限产能进行排产,得到项目计划(表2)。
根据挂载在项目上的大部件需求,运行MRP 后,产生自制件计划,转换为生产订单并同步至MES 。
在MES 中基于有限产能排程后,产生装配计划(表3)和制造计划(表4)。
项目立项时,长周期物资需提前安排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