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200G使用手册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90
华为使⽤基本⼿册实验参考第⼀章:实验参考 (1)基本实验 (5)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5 password: (5)双击⼩电脑: (6)实验⼆配置端⼝聚合、、、、、、、、、、、、、、、、、、、、、、、、、、、、、、、、、、、、、、、、、、、、、、、、、、、、、、6 对于SwitchA (6)对于SwitchB (7)聚合操作 (7)实验三基本VLAN设置、、、、、、、、、、、、、、、、、、、、、、、、、、、、、、、、、、、、、、、、、、、、、、、、、7 设置计算机的IP为 (8)再改回来,并设置trunk (8)(1) 新加⼊的SwitchC 默认状态时,测试连通性 (9)(2) 将交换机之间的连线都设置成trunk时,再测试连通性 (9)(3) 设置vtp (9)实验四配置primary VLAN和secondary VLAN 、、、、、、、、、、、、、、、、、、、、、、、、、、、、10 实验五交换机的镜像与⽣成树、、、、、、、、、、、、、、、、、、、、、、、、、、、、、、、、、、、、、、、、、、、、11(⼀) 设置镜像 (11)(⼆) ⽣成树 (11)实验六路由器BootROM升级、、、、、、、、、、、、、、、、、、、、、、、、、、、、、、、、、、、、、、、、、、、、11 实验七直联路由、、、、、、、、、、、、、、、、、、、、、、、、、、、、、、、、、、、、、、、、、、、、、、、、、、、、12 实验⼋单臂路由、、、、、、、、、、、、、、、、、、、、、、、、、、、、、、、、、、、、、、、、、、、、、、、、、、、、、、、、131.⼀个接⼝两个IP的情况 (13)2.划分两个⼦接⼝,对两个vlan的路由 (14)实验九静态路由实验、、、、、、、、、、、、、、、、、、、、、、、、、、、、、、、、、、、、、、、、、、、、、、、、、、、、14 实验⼗动态路由实验、、、、、、、、、、、、、、、、、、、、、、、、、、、、、、、、、、、、、、、、、、、、、、、、17 实验⼗⼀访问控制列表实验、、、、、、、、、、、、、、、、、、、、、、、、、、、、、、、、、、、、、、、、、、、、18 1.基本访问列表 (18)2.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19)实验⼗⼆地址转换配置、、、、、、、、、、、、、、、、、、、、、、、、、、、、、、、、、、、、、、、、、、、、、、、、20 第⼆章:命令提⽰、、、、、、、、、、、、、、、、、、、、、、、、、、、、、、、、、、、、、、、、、、、、、、、、、、、、、、、、21 计算机命令、、、、、、、、、、、、、、、、、、、、、、、、、、、、、、、、、、、、、、、、、、、、、、、、、、、、、、、、、、、、21 交换机命令、、、、、、、、、、、、、、、、、、、、、、、、、、、、、、、、、、、、、、、、、、、、、、、、、、、、、、、、、、、、21 路由器命令、、、、、、、、、、、、、、、、、、、、、、、、、、、、、、、、、、、、、、、、、、、、、、、、、、、、、、、、、、、、23 静态路由、、、、、、、、、、、、、、、、、、、、、、、、、、、、、、、、、、、、、、、、、、、、、、、、、、、、、、、、、、、、23 动态路由、、、、、、、、、、、、、、、、、、、、、、、、、、、、、、、、、、、、、、、、、、、、、、、、、、、、、、、、、、、、23 标准访问列表命令格式如下、、、、、、、、、、、、、、、、、、、、、、、、、、、、、、、、、、、、、、、、、、、、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命令、、、、、、、、、、、、、、、、、、、、、、、、、、、、、、、、、、、、、、、、、、、、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操作符的含义、、、、、、、、、、、、、、、、、、、、、、、、、、、、、、、、、、、、、、、、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举例 (24)地址转换配置举例、、、、、、、、、、、、、、、、、、、、、、、、、、、、、、、、、、、、、、、、、、、、、、、、、、、、25 PPP设置 (26)PPP验证、、、、、、、、、、、、、、、、、、、、、、、、、、、、、、、、、、、、、、、、、、、、、、、、、、、、、、、、、、、、、、、、26 pap被验⽅ (26)chap被验⽅ (26)帧中继监测 (27)第三章:理论学习 (27)⽹络的发展与应⽤、、、、、、、、、、、、、、、、、、、、、、、、、、、、、、、、、、、、、、、、、、、、、、、、、、、、27⼀、计算机⽹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27)⼆、我国计算机⽹络的三个层次、、、、、、、、、、、、、、、、、、、、、、、、、、、、、、、、、、、、、、、、28 第四章:⽹络互联基础 (29)⼀、OSI七层协议、、、、、、、、、、、、、、、、、、、、、、、、、、、、、、、、、、、、、、、、、、、、、、、、、、、、291、物理层 (29)2、链路层 (29)3、⽹络层 (29)4、传输层 (30)5、会话层 (30)6、表⽰层 (30)7、应⽤层 (30)⼆、TCP/IP 协议簇、、、、、、、、、、、、、、、、、、、、、、、、、、、、、、、、、、、、、、、、、、、、、、、、、、、、301、接⼝层 (30)2、⽹络层 (31)3、传输层 (31)4、应⽤层 (31)三、TCP连接的建⽴、、、、、、、、、、、、、、、、、、、、、、、、、、、、、、、、、、、、、、、、、、、、、、、、、、、、、321、TCP连接通过三次握⼿完成 (32)2、套接字Socket (32)四、IP地址划分、、、、、、、、、、、、、、、、、、、、、、、、、、、、、、、、、、、、、、、、、、、、、、、、、、、、、、、、321、IP地址分类 (32)2、地址区间 (32)3、特殊地址 (33)4、⼦⽹掩码 (33)第五章:交换机原理与应⽤ (33)⼀、基本以太⽹、、、、、、、、、、、、、、、、、、、、、、、、、、、、、、、、、、、、、、、、、、、、、、、、、、、、、、、、331、以太⽹标准 (33)2、接线标准 (34)3、接线⽅法 (34)⼆、交换机原理与应⽤、、、、、、、、、、、、、、、、、、、、、、、、、、、、、、、、、、、、、、、、、、、、、、、、341、冲突域和⼴播域 (34)2、交换机原理 (35)3、交换⽹络中的环 (35)4、关于VLAN (36)5、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令恢复: (37)三、三层交换的概念、、、、、、、、、、、、、、、、、、、、、、、、、、、、、、、、、、、、、、、、、、、、、、、、、、、、、371、交换机是链路层设备,使⽤MAC地址,完成对帧的操作 (37)2、交换机的通道技术 (37)3、端⼝协商⽅式 (38)4、通道端⼝间的负载平衡 (38)第六章:路由的基本概念、、、、、、、、、、、、、、、、、、、、、、、、、、、、、、、、、、、、、、、、、、、、、、、、、、、、381、路由类型 (38)2、路由算法 (39)3、路由交换范围 (39)4、路由表 (39)⼀、RIP路由协议、、、、、、、、、、、、、、、、、、、、、、、、、、、、、、、、、、、、、、、、、、、、、、、、、、、、391、RIP协议的认识 (39)2、路由表的维护 (40)3、路由环路: (40)4、解决路由环路的办法 (40)⼆、OSPF路由协议、、、、、、、、、、、、、、、、、、、、、、、、、、、、、、、、、、、、、、、、、、、、、、、、、、、、411、OSPF的特点 (41)2、指定路由器与路由器标识 (41)3、建⽴路由表 (41)4、单区域OSPF配置 (42)5、多区域OSPF的设置 (42)三、访问控制列表、、、、、、、、、、、、、、、、、、、、、、、、、、、、、、、、、、、、、、、、、、、、、、、、、、、、421、访问控制列表类型与作⽤ (42)2、访问控制列表的结构 (42)3、访问控制列表匹配原则 (43)4、命名⽅式的访问控制列表 (43)四、地址转换NA T 、、、、、、、、、、、、、、、、、、、、、、、、、、、、、、、、、、、、、、、、、、、、、、、、、、、、431、NAT的认识 (43)2、静态NAT (44)3、动态NAT (44)4、PAT (44)5、基于NAT的负载均衡 (44)6、基于服务的NAT (45)第七章:常⽤的⼴域⽹协议、、、、、、、、、、、、、、、、、、、、、、、、、、、、、、、、、、、、、、、、、、、、、、、、45⼀、PPP协议、、、、、、、、、、、、、、、、、、、、、、、、、、、、、、、、、、、、、、、、、、、、、、、、、、、、、、、、451、PPP协议的组成和特点 (45)2、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验证 (45)3、CHAP(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验证 (46)⼆、HDLC协议、、、、、、、、、、、、、、、、、、、、、、、、、、、、、、、、、、、、、、、、、、、、、、、、、、、、、、、、、46三、帧中继、、、、、、、、、、、、、、、、、、、、、、、、、、、、、、、、、、、、、、、、、、、、、、、、、、、、、、、、、、、、、46 第⼋章:PIX防⽕墙特点与应⽤ (47)⼀、PIX防⽕墙的认识、、、、、、、、、、、、、、、、、、、、、、、、、、、、、、、、、、、、、、、、、、、、、、、、47⼆、防⽕墙的配置规则、、、、、、、、、、、、、、、、、、、、、、、、、、、、、、、、、、、、、、、、、、、、、、、、47三、PIX防⽕墙的配置模式、、、、、、、、、、、、、、、、、、、、、、、、、、、、、、、、、、、、、、、、、、、、47四、PIX基本配置命令、、、、、、、、、、、、、、、、、、、、、、、、、、、、、、、、、、、、、、、、、、、、、、、、471、nameif (47)2、interface (48)3、ip address (48)4、global (48)5、nat (49)6、route (49)7、static (49)8、conduit (50)9、访问控制列表ACL (50)10、侦听命令fixup (51)11、telnet (51)12、显⽰命令 (51)13、DHCP 服务 (51)第九章:PIX防⽕墙举例 (52)基本实验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个交换机,⼀个计算机,双击交换机,进⼊终端配置: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命名[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S3026]user-interface vty 0 4 [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S3026-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S3026-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S3026-ui-vty0-4]quit[S3026]quit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S3026]dis curr[S3026]vlan 2[S3026-vlan2]port ethernet0/2[S3026-vlan2]port e0/4 to et0/6[S3026-vlan2]quit[S3026]dis vlan[S3026]int e0/3[S3026-Ethernet1]port access vlan 2[S3026-Ethernet1]quit[S3026]dis vlan[S3026]dis curr[S3026]interface vlan 1[S3026-Vlan-interface1]ip address 10.65.1.8 255.255.0.0[S3026-Vlan-interface1]quit[S3026]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65.1.2[S3026]ip default-gateway 10.65.1.2[S3026]dis curr[S3026]save双击⼩电脑: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 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A root]#ifconfig[root@PCA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0.65.1.2[root@PCA root]#route[root@PCA root]#ping 10.65.1.8[root@PCA root]#telnet 10.65.1.8实验⼆配置端⼝聚合要求聚合的端⼝⼯作在全双⼯,速度⼀致,在同⼀槽⼝且连续。
XXX负载均衡设备(F5 BIG-IP LTM)配置规范V1.0中国电信XXX分公司2010年10月Confidential版本更新说明V1.0版本为文档定稿版,后期的版本为修订版,版本的序号为《XXX业务平台负载均衡设备(F5 BIG-IP LTM)配置规范VX.X-YYYYMMDD》,修订说明填写在“主要更新内容”中。
项目编号文档编号Q3-WL-43版本号编制人/时间审核人/时间主要更新内容目录组网篇 (6)第1章概述 (6)1.1文档目的 (6)1.2文档范围 (6)1.3目标读者 (6)1.4术语和缩写语表 (6)1.5网络结构说明 (8)第2章业务平台负载均衡设备命名规范 (9)2.1设备命名规范 (9)2.1.1适用范围 (9)2.1.2设备命名规范格式 (9)第3章、F5 BIG-IP 本地流量管理(以下简称LTM)组网原则 (10)3.1可用性 (11)3.2可靠性 (11)3.3扩展性 (11)3.4可管理 (11)第4章、F5 BIG-IP LTM组网结构 (12)4.1串行结构 (12)4.1.1串行组网方式一 (12)4.1.2串行组网方式二 (14)4.1.3两种方式比较分析 (15)4.2并行结构 (16)4.2.1接入方式一 (17)4.2.2接入方式二 (17)4.2.3接入方式三 (19)4.3 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以下简称HA)部署分析 (20)4.3.1部署方式一 (20)4.3.2部署方式二 (21)4.4 Channel部署 (22)4.5 组网结构对比总表 (24)第5章、F5 BIG-IP LTM网络配置 (27)5.1 F5 LTM端口类型 (27)5.2 F5 BIG-IP LTM端口连接方式 (28)5.2.1Trunk连接 (28)5.2.2Tag-base access to vlans连接 (29)5.2.3 Port-based access vlan连接 (30)5.3 F5 BIG-IP LTM VLAN划分 (30)5.4 F5 BIG-IP LTM Self IP划分 (33)5.5 F5 BIG-IP LTM路由配置 (34)配置篇 (36)第6章连接BIG-IP LTM以及进行初始配置 (36)6.1 Console方式 (36)6.2基于WEB的网络连接方式 (36)6.2.2基于SSH方式 (38)6.3 网络初始配置 (39)6.3.1 BIG-IP LTM资源分配设置: (39)6.3.2 BIG-IP 基本属性设置: (40)6.3.3 VLAN设置: (40)第7章不同连接模式下的VLAN和IP建议配置建议以及路由添加 (41)7.1串行单链路结构网络配置 (41)7.1.1 VLAN划分 (41)7.1.2 IP地址划分 (42)7.2 串行Full Mesh结构网络配置 (43)7.2.1 VLAN划分 (43)7.2.2 IP地址划分 (44)7.3并行模式网络配置 (45)7.3.1 VLAN划分 (46)7.4 静态路由的添加 (47)第8章BIG-IP LTM负载均衡相关配置 (48)8.1 负载均衡的概念 (48)8.2 Pool配置 (50)8.3 Virtual Server配置 (52)8.4 会话保持配置 (53)8.4.1会话保持的概念 (53)8.4.2 会话保持配置 (54)8.4.2.1基于源IP的会话保持 (55)8.4.2.2 Cookie 会话保持 (56)8.5 iRules配置 (56)8.6 Monitor配置 (57)8.7 SNAT配置 (59)8.7.1 SNAT的概念 (59)8.7.2 NA T配置 (59)8.7.3 SNAT配置 (60)8.7.4 SNAT AutoMap配置 (60)第9章BIG-IP LTM系统维护部分配置 (61)9.1 SNMP配置 (61)9.2 NTP配置 (62)9.3 用户管理 (63)9.4 Active Directory、RADIUS和TACACS+等远程认证配置 (64)第10章BIG-IP命令行常用命令解释 (65)10.1 系统配置相关命令 (65)10.2 系统维护相关命令 (65)组网篇第1章概述本规范只针对XX电信城域网中业务平台网络中的负载均衡设备而制定,其它设备另行规范。
MASG5200开局步骤及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命令大小写格式,红色字体部分格外注意)一、开局数据:(即开局前需申请的数据)中兴MSAG5200---华为OFTX3000MSAG5200窄带IP:10.56.0.20MASK:255.255.255.0 GA TEWAY:10.56.0.1 VLAN: 2500 MSAG5200宽带IP:10.90.14.26 MASK:255.255.255.0 GATEWAY:10.90.14.1 VLAN: 10宽带业务VLAN:100-115协议类型:H.248端口:2944TID前缀:USER RTP资源前缀:RTP二、上传5200所需版本文件记录GIS单板的贴条上的outband MAC;inband MAC;nic MAC 后面用的着。
1、准备要上传的版本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面(例如:D:/MSAG5200)所需版本文件如下:2、将背板最右侧的串口线与电脑的串口相连,将GIS板的带外网口与电脑的网口用交叉网线相连3、打开ftp工具(例如:WFTPD),设置ftp用户及ftp路径(一般创建3个用户:su3/su3;zte/zte,gise/gise),FTP工具如下:4、打开超级终端,选择与设备相连的com口,属性选择“还原为默认值”5、复位GIS单板,在超级终端界面中按小写s键进入boot状态6、用小写i修改GIS内部时钟7、用小写c修改GIS的带外IP地址和host IP,并修改电脑相关的ip属性,host ip为本机IP9槽GIS的带外IP配置为168.10.0.2,10槽GIS带外IP配置为168.10.0.100,host IP 配置为168.10.0.254,从框带外IP同主框。
配置好后用小写p命令查看ip配置情况)8、用大写E格式化GIS板上的存储空间(一般主控框GIS板有C、D、E三个盘符)格式完成后用大写D命令查看文件是否被清除9、设置MAC地址BOOT状态下,需要设置当前单板的inband MAC、nicMAC、out MAC设置out MAC:M命令设置inban MAC和nic MAC:q命令9、用大写T命令上传GIS的版本T icsVer.z(将主cpu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T icsFpga.bin (将FPGA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T icsSlav.bin (将从cpu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T icsSlav1.bin (将从cpu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用大写D查看目前C盘符下的文件情况重启GIS10、在串口中观察启动信息,大约3分钟后,进入稳定状态,继续进行以下步骤:打开ftp server,ftp用户名和密码为zte,zte;路径设置为版本文件所在的本地路径(D:\MSAG5200)。
华为MA5200&ME60设备详细故障处理手册1 目的MA5200&ME60产品应急预案,是针对华为公司BRAS设备在现网运行过程中或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问题,如业务异常倒换、网络流量异常、设备异常告警、报文转发故障、单板异常、端口异常等而制定的操作指导,其目的是在网络发生故障时,提供紧急维护的手段,迅速恢复业务同时最快速度收集处理信息。
2 使用对象设备维护人员3 适用场合指导一线工程师进行迅速恢复业务、初步的故障定位与排除。
4故障处理第一步:定位出故障点时间要求:本步骤最长时限为半小时;可参考资料:重点网络应急预案;周边资源:办事处工程师、400工程师。
4.1 故障处理的总体思路4.2 定位故障的几个关键点:1、确定故障的影响范围,初步判断网络故障位置;2、确定通过ping 、trace 命令逐步查找除故障点,初步确定大致故障点,ping 、trace 命令使用时请灵活携带源地址、MTU 等参数;3、通过查看设备状态、单板状态、路由状态、日志等信息,判断属于网络问题还是设备的软、硬件问题,将故障点定位到单台设备、单个单板、单个端口、甚至更小;5 故障处理第二步:故障信息采集(如存在备份路径,请先考虑通过备份路径恢复业务。
)为了后续问题的定位与彻底解决,工程师需尽可能全面的采集相关故障信息:1. 故障定位的过程中需保留所有操作记录;2. 就各故障,给出相应需要采集的信息,可参考各产品应急指导书。
时间要求:本步骤最长时限为15分钟;可参考资料:各产品应急指导书,故障信息采集工具;周边资源:办事处工程师、研发工程师。
5.1MA5200&ME60产品故障的信息采集列表:5.1.1MA5200&ME60系列产品和其他产品对接问题信息采集列表1.查看端口状态disp interface 至少执行三次以上(双方设备都执行)2.通过ARP命令查看是否能学到对端端口的MAC地址3.了解组网,有无传输、光电等中间设备4.检查两端设备端口模式5.查看路由情况disp ip routing-table6.查看有无配置相关ACL7.两端设备的告警信息8.POS/ATM等接口,了解时钟,JO,J1等参数的配置5.1.2框式MA5200产品信息采集:按照信息脚本进行信息采集即可5.1.3MA5200F产品信息采集除按照信息采集脚本采集相关信息以外:1.单个端口业务不通[MA5200E-diagnose]looptest port [端口号] internal 1000 10//做端口内环测试[MA5200E-diagnose]looptest port [端口号] external 1000 10//做端口外环测试2.整机自动重启[MA5200E-diagnose]disp diagnose-trap[MA5200E -diagnose]disp exception 0 50<MA5200F>more dyingwish5.1.4MA5200G产品信息采集1.按照信息采集脚本进行信息采集2.按照各类问题信息生成工具生成脚本,进行信息采集3.收集硬盘上的当月的log信息5.1.5ME60产品信息采集1.按照信息采集脚本进行信息采集2.收集CF卡的log信息6故障处理第三步:恢复业务在重大事故处理过程中,工程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恢复业务。
华为工程局给出MA5200G配置实例说明(新手学习资料)华为工程配置给出MA5200G配置实例说明Quidway® MA5200G是华为公司针对宽带城域网向多业务承载网方向的发展趋势,专门研发的大容量、高性能的宽带业务控制网关。
MA5200G 部署在城域网的边缘汇聚层,采用先进的分布式硬件体系结构和大容量无阻塞硬件交换转发技术,提供大容量、高密度端口、电信级可靠性、线速转发性能、完整的QoS机制、丰富的业务处理能力,可作为多业务承载网的终端接入认证网关、业务控制网关、安全控制网关,和专线PE,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统一完整的宽带数据接入和业务运营方案。
产品特点大容量、高密度MA5200G-2/MA5200G-4/MA5200G-8的背板容量分别为64Gbps/256Gbps/256Gbps,系统交换容量分别为16Gbps/64Gbps/64Gbps,提供2/4/8个业务槽位,每板最大提供4 GE/32 FE/16 ATM 155M/4 ATM 622M/4 POS 155M/2 POS 622M/1 POS 2.5G,支持1.2万/2.4万/4.8万并发在线用户,大容量的接入能力、丰富的接口种类、高密度的端口可以适应“大容量、少局所、扁平化”的电信级城域网组网需求。
线速转发性能、强大路由能力、完善的PE功能采用业界主流的网络处理器技术,实现GE接口在内的所有接口的IP、MPLS、PPPoE、组播报文的线速转发,单板支持双向3Mpps转发能力,MA5200G-2/MA5200G-4/MA5200G-8整机转发性能达到6Mpps/12Mpps/24Mpps。
路由器能力强,支持丰富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1/2、OSPF、BGP、IS-IS单播路由协议和PIM-SM、PIM-DM、MBGP、IGMP V1/V2等组播路由协议,单播路由表可以达到512K条的路由,组播路由表可以达到8K 条组播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