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200G使用手册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90
华为使⽤基本⼿册实验参考第⼀章:实验参考 (1)基本实验 (5)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5 password: (5)双击⼩电脑: (6)实验⼆配置端⼝聚合、、、、、、、、、、、、、、、、、、、、、、、、、、、、、、、、、、、、、、、、、、、、、、、、、、、、、、6 对于SwitchA (6)对于SwitchB (7)聚合操作 (7)实验三基本VLAN设置、、、、、、、、、、、、、、、、、、、、、、、、、、、、、、、、、、、、、、、、、、、、、、、、、7 设置计算机的IP为 (8)再改回来,并设置trunk (8)(1) 新加⼊的SwitchC 默认状态时,测试连通性 (9)(2) 将交换机之间的连线都设置成trunk时,再测试连通性 (9)(3) 设置vtp (9)实验四配置primary VLAN和secondary VLAN 、、、、、、、、、、、、、、、、、、、、、、、、、、、、10 实验五交换机的镜像与⽣成树、、、、、、、、、、、、、、、、、、、、、、、、、、、、、、、、、、、、、、、、、、、、11(⼀) 设置镜像 (11)(⼆) ⽣成树 (11)实验六路由器BootROM升级、、、、、、、、、、、、、、、、、、、、、、、、、、、、、、、、、、、、、、、、、、、、11 实验七直联路由、、、、、、、、、、、、、、、、、、、、、、、、、、、、、、、、、、、、、、、、、、、、、、、、、、、、12 实验⼋单臂路由、、、、、、、、、、、、、、、、、、、、、、、、、、、、、、、、、、、、、、、、、、、、、、、、、、、、、、、、131.⼀个接⼝两个IP的情况 (13)2.划分两个⼦接⼝,对两个vlan的路由 (14)实验九静态路由实验、、、、、、、、、、、、、、、、、、、、、、、、、、、、、、、、、、、、、、、、、、、、、、、、、、、、14 实验⼗动态路由实验、、、、、、、、、、、、、、、、、、、、、、、、、、、、、、、、、、、、、、、、、、、、、、、、17 实验⼗⼀访问控制列表实验、、、、、、、、、、、、、、、、、、、、、、、、、、、、、、、、、、、、、、、、、、、、18 1.基本访问列表 (18)2.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19)实验⼗⼆地址转换配置、、、、、、、、、、、、、、、、、、、、、、、、、、、、、、、、、、、、、、、、、、、、、、、、20 第⼆章:命令提⽰、、、、、、、、、、、、、、、、、、、、、、、、、、、、、、、、、、、、、、、、、、、、、、、、、、、、、、、、21 计算机命令、、、、、、、、、、、、、、、、、、、、、、、、、、、、、、、、、、、、、、、、、、、、、、、、、、、、、、、、、、、、21 交换机命令、、、、、、、、、、、、、、、、、、、、、、、、、、、、、、、、、、、、、、、、、、、、、、、、、、、、、、、、、、、、21 路由器命令、、、、、、、、、、、、、、、、、、、、、、、、、、、、、、、、、、、、、、、、、、、、、、、、、、、、、、、、、、、、23 静态路由、、、、、、、、、、、、、、、、、、、、、、、、、、、、、、、、、、、、、、、、、、、、、、、、、、、、、、、、、、、、23 动态路由、、、、、、、、、、、、、、、、、、、、、、、、、、、、、、、、、、、、、、、、、、、、、、、、、、、、、、、、、、、、23 标准访问列表命令格式如下、、、、、、、、、、、、、、、、、、、、、、、、、、、、、、、、、、、、、、、、、、、、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命令、、、、、、、、、、、、、、、、、、、、、、、、、、、、、、、、、、、、、、、、、、、、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操作符的含义、、、、、、、、、、、、、、、、、、、、、、、、、、、、、、、、、、、、、、、、24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举例 (24)地址转换配置举例、、、、、、、、、、、、、、、、、、、、、、、、、、、、、、、、、、、、、、、、、、、、、、、、、、、、25 PPP设置 (26)PPP验证、、、、、、、、、、、、、、、、、、、、、、、、、、、、、、、、、、、、、、、、、、、、、、、、、、、、、、、、、、、、、、、、26 pap被验⽅ (26)chap被验⽅ (26)帧中继监测 (27)第三章:理论学习 (27)⽹络的发展与应⽤、、、、、、、、、、、、、、、、、、、、、、、、、、、、、、、、、、、、、、、、、、、、、、、、、、、、27⼀、计算机⽹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27)⼆、我国计算机⽹络的三个层次、、、、、、、、、、、、、、、、、、、、、、、、、、、、、、、、、、、、、、、、28 第四章:⽹络互联基础 (29)⼀、OSI七层协议、、、、、、、、、、、、、、、、、、、、、、、、、、、、、、、、、、、、、、、、、、、、、、、、、、、、291、物理层 (29)2、链路层 (29)3、⽹络层 (29)4、传输层 (30)5、会话层 (30)6、表⽰层 (30)7、应⽤层 (30)⼆、TCP/IP 协议簇、、、、、、、、、、、、、、、、、、、、、、、、、、、、、、、、、、、、、、、、、、、、、、、、、、、、301、接⼝层 (30)2、⽹络层 (31)3、传输层 (31)4、应⽤层 (31)三、TCP连接的建⽴、、、、、、、、、、、、、、、、、、、、、、、、、、、、、、、、、、、、、、、、、、、、、、、、、、、、、321、TCP连接通过三次握⼿完成 (32)2、套接字Socket (32)四、IP地址划分、、、、、、、、、、、、、、、、、、、、、、、、、、、、、、、、、、、、、、、、、、、、、、、、、、、、、、、、321、IP地址分类 (32)2、地址区间 (32)3、特殊地址 (33)4、⼦⽹掩码 (33)第五章:交换机原理与应⽤ (33)⼀、基本以太⽹、、、、、、、、、、、、、、、、、、、、、、、、、、、、、、、、、、、、、、、、、、、、、、、、、、、、、、、、331、以太⽹标准 (33)2、接线标准 (34)3、接线⽅法 (34)⼆、交换机原理与应⽤、、、、、、、、、、、、、、、、、、、、、、、、、、、、、、、、、、、、、、、、、、、、、、、、341、冲突域和⼴播域 (34)2、交换机原理 (35)3、交换⽹络中的环 (35)4、关于VLAN (36)5、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令恢复: (37)三、三层交换的概念、、、、、、、、、、、、、、、、、、、、、、、、、、、、、、、、、、、、、、、、、、、、、、、、、、、、、371、交换机是链路层设备,使⽤MAC地址,完成对帧的操作 (37)2、交换机的通道技术 (37)3、端⼝协商⽅式 (38)4、通道端⼝间的负载平衡 (38)第六章:路由的基本概念、、、、、、、、、、、、、、、、、、、、、、、、、、、、、、、、、、、、、、、、、、、、、、、、、、、、381、路由类型 (38)2、路由算法 (39)3、路由交换范围 (39)4、路由表 (39)⼀、RIP路由协议、、、、、、、、、、、、、、、、、、、、、、、、、、、、、、、、、、、、、、、、、、、、、、、、、、、、391、RIP协议的认识 (39)2、路由表的维护 (40)3、路由环路: (40)4、解决路由环路的办法 (40)⼆、OSPF路由协议、、、、、、、、、、、、、、、、、、、、、、、、、、、、、、、、、、、、、、、、、、、、、、、、、、、、411、OSPF的特点 (41)2、指定路由器与路由器标识 (41)3、建⽴路由表 (41)4、单区域OSPF配置 (42)5、多区域OSPF的设置 (42)三、访问控制列表、、、、、、、、、、、、、、、、、、、、、、、、、、、、、、、、、、、、、、、、、、、、、、、、、、、、421、访问控制列表类型与作⽤ (42)2、访问控制列表的结构 (42)3、访问控制列表匹配原则 (43)4、命名⽅式的访问控制列表 (43)四、地址转换NA T 、、、、、、、、、、、、、、、、、、、、、、、、、、、、、、、、、、、、、、、、、、、、、、、、、、、、431、NAT的认识 (43)2、静态NAT (44)3、动态NAT (44)4、PAT (44)5、基于NAT的负载均衡 (44)6、基于服务的NAT (45)第七章:常⽤的⼴域⽹协议、、、、、、、、、、、、、、、、、、、、、、、、、、、、、、、、、、、、、、、、、、、、、、、、45⼀、PPP协议、、、、、、、、、、、、、、、、、、、、、、、、、、、、、、、、、、、、、、、、、、、、、、、、、、、、、、、、451、PPP协议的组成和特点 (45)2、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验证 (45)3、CHAP(Challenge-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验证 (46)⼆、HDLC协议、、、、、、、、、、、、、、、、、、、、、、、、、、、、、、、、、、、、、、、、、、、、、、、、、、、、、、、、、46三、帧中继、、、、、、、、、、、、、、、、、、、、、、、、、、、、、、、、、、、、、、、、、、、、、、、、、、、、、、、、、、、、、46 第⼋章:PIX防⽕墙特点与应⽤ (47)⼀、PIX防⽕墙的认识、、、、、、、、、、、、、、、、、、、、、、、、、、、、、、、、、、、、、、、、、、、、、、、、47⼆、防⽕墙的配置规则、、、、、、、、、、、、、、、、、、、、、、、、、、、、、、、、、、、、、、、、、、、、、、、、47三、PIX防⽕墙的配置模式、、、、、、、、、、、、、、、、、、、、、、、、、、、、、、、、、、、、、、、、、、、、47四、PIX基本配置命令、、、、、、、、、、、、、、、、、、、、、、、、、、、、、、、、、、、、、、、、、、、、、、、、471、nameif (47)2、interface (48)3、ip address (48)4、global (48)5、nat (49)6、route (49)7、static (49)8、conduit (50)9、访问控制列表ACL (50)10、侦听命令fixup (51)11、telnet (51)12、显⽰命令 (51)13、DHCP 服务 (51)第九章:PIX防⽕墙举例 (52)基本实验实验⼀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添加⼀个交换机,⼀个计算机,双击交换机,进⼊终端配置: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命名[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S3026]user-interface vty 0 4 [S3026-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S3026-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S3026-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S3026-ui-vty0-4]quit[S3026]quitsyspassword:111[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S3026]dis curr[S3026]vlan 2[S3026-vlan2]port ethernet0/2[S3026-vlan2]port e0/4 to et0/6[S3026-vlan2]quit[S3026]dis vlan[S3026]int e0/3[S3026-Ethernet1]port access vlan 2[S3026-Ethernet1]quit[S3026]dis vlan[S3026]dis curr[S3026]interface vlan 1[S3026-Vlan-interface1]ip address 10.65.1.8 255.255.0.0[S3026-Vlan-interface1]quit[S3026]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65.1.2[S3026]ip default-gateway 10.65.1.2[S3026]dis curr[S3026]save双击⼩电脑: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 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A root]#ifconfig[root@PCA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0.65.1.2[root@PCA root]#route[root@PCA root]#ping 10.65.1.8[root@PCA root]#telnet 10.65.1.8实验⼆配置端⼝聚合要求聚合的端⼝⼯作在全双⼯,速度⼀致,在同⼀槽⼝且连续。
XXX负载均衡设备(F5 BIG-IP LTM)配置规范V1.0中国电信XXX分公司2010年10月Confidential版本更新说明V1.0版本为文档定稿版,后期的版本为修订版,版本的序号为《XXX业务平台负载均衡设备(F5 BIG-IP LTM)配置规范VX.X-YYYYMMDD》,修订说明填写在“主要更新内容”中。
项目编号文档编号Q3-WL-43版本号编制人/时间审核人/时间主要更新内容目录组网篇 (6)第1章概述 (6)1.1文档目的 (6)1.2文档范围 (6)1.3目标读者 (6)1.4术语和缩写语表 (6)1.5网络结构说明 (8)第2章业务平台负载均衡设备命名规范 (9)2.1设备命名规范 (9)2.1.1适用范围 (9)2.1.2设备命名规范格式 (9)第3章、F5 BIG-IP 本地流量管理(以下简称LTM)组网原则 (10)3.1可用性 (11)3.2可靠性 (11)3.3扩展性 (11)3.4可管理 (11)第4章、F5 BIG-IP LTM组网结构 (12)4.1串行结构 (12)4.1.1串行组网方式一 (12)4.1.2串行组网方式二 (14)4.1.3两种方式比较分析 (15)4.2并行结构 (16)4.2.1接入方式一 (17)4.2.2接入方式二 (17)4.2.3接入方式三 (19)4.3 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以下简称HA)部署分析 (20)4.3.1部署方式一 (20)4.3.2部署方式二 (21)4.4 Channel部署 (22)4.5 组网结构对比总表 (24)第5章、F5 BIG-IP LTM网络配置 (27)5.1 F5 LTM端口类型 (27)5.2 F5 BIG-IP LTM端口连接方式 (28)5.2.1Trunk连接 (28)5.2.2Tag-base access to vlans连接 (29)5.2.3 Port-based access vlan连接 (30)5.3 F5 BIG-IP LTM VLAN划分 (30)5.4 F5 BIG-IP LTM Self IP划分 (33)5.5 F5 BIG-IP LTM路由配置 (34)配置篇 (36)第6章连接BIG-IP LTM以及进行初始配置 (36)6.1 Console方式 (36)6.2基于WEB的网络连接方式 (36)6.2.2基于SSH方式 (38)6.3 网络初始配置 (39)6.3.1 BIG-IP LTM资源分配设置: (39)6.3.2 BIG-IP 基本属性设置: (40)6.3.3 VLAN设置: (40)第7章不同连接模式下的VLAN和IP建议配置建议以及路由添加 (41)7.1串行单链路结构网络配置 (41)7.1.1 VLAN划分 (41)7.1.2 IP地址划分 (42)7.2 串行Full Mesh结构网络配置 (43)7.2.1 VLAN划分 (43)7.2.2 IP地址划分 (44)7.3并行模式网络配置 (45)7.3.1 VLAN划分 (46)7.4 静态路由的添加 (47)第8章BIG-IP LTM负载均衡相关配置 (48)8.1 负载均衡的概念 (48)8.2 Pool配置 (50)8.3 Virtual Server配置 (52)8.4 会话保持配置 (53)8.4.1会话保持的概念 (53)8.4.2 会话保持配置 (54)8.4.2.1基于源IP的会话保持 (55)8.4.2.2 Cookie 会话保持 (56)8.5 iRules配置 (56)8.6 Monitor配置 (57)8.7 SNAT配置 (59)8.7.1 SNAT的概念 (59)8.7.2 NA T配置 (59)8.7.3 SNAT配置 (60)8.7.4 SNAT AutoMap配置 (60)第9章BIG-IP LTM系统维护部分配置 (61)9.1 SNMP配置 (61)9.2 NTP配置 (62)9.3 用户管理 (63)9.4 Active Directory、RADIUS和TACACS+等远程认证配置 (64)第10章BIG-IP命令行常用命令解释 (65)10.1 系统配置相关命令 (65)10.2 系统维护相关命令 (65)组网篇第1章概述本规范只针对XX电信城域网中业务平台网络中的负载均衡设备而制定,其它设备另行规范。
MASG5200开局步骤及注意事项:(严格遵守命令大小写格式,红色字体部分格外注意)一、开局数据:(即开局前需申请的数据)中兴MSAG5200---华为OFTX3000MSAG5200窄带IP:10.56.0.20MASK:255.255.255.0 GA TEWAY:10.56.0.1 VLAN: 2500 MSAG5200宽带IP:10.90.14.26 MASK:255.255.255.0 GATEWAY:10.90.14.1 VLAN: 10宽带业务VLAN:100-115协议类型:H.248端口:2944TID前缀:USER RTP资源前缀:RTP二、上传5200所需版本文件记录GIS单板的贴条上的outband MAC;inband MAC;nic MAC 后面用的着。
1、准备要上传的版本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里面(例如:D:/MSAG5200)所需版本文件如下:2、将背板最右侧的串口线与电脑的串口相连,将GIS板的带外网口与电脑的网口用交叉网线相连3、打开ftp工具(例如:WFTPD),设置ftp用户及ftp路径(一般创建3个用户:su3/su3;zte/zte,gise/gise),FTP工具如下:4、打开超级终端,选择与设备相连的com口,属性选择“还原为默认值”5、复位GIS单板,在超级终端界面中按小写s键进入boot状态6、用小写i修改GIS内部时钟7、用小写c修改GIS的带外IP地址和host IP,并修改电脑相关的ip属性,host ip为本机IP9槽GIS的带外IP配置为168.10.0.2,10槽GIS带外IP配置为168.10.0.100,host IP 配置为168.10.0.254,从框带外IP同主框。
配置好后用小写p命令查看ip配置情况)8、用大写E格式化GIS板上的存储空间(一般主控框GIS板有C、D、E三个盘符)格式完成后用大写D命令查看文件是否被清除9、设置MAC地址BOOT状态下,需要设置当前单板的inband MAC、nicMAC、out MAC设置out MAC:M命令设置inban MAC和nic MAC:q命令9、用大写T命令上传GIS的版本T icsVer.z(将主cpu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T icsFpga.bin (将FPGA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T icsSlav.bin (将从cpu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T icsSlav1.bin (将从cpu版本传递到GIS的C盘根目录下)用大写D查看目前C盘符下的文件情况重启GIS10、在串口中观察启动信息,大约3分钟后,进入稳定状态,继续进行以下步骤:打开ftp server,ftp用户名和密码为zte,zte;路径设置为版本文件所在的本地路径(D:\MSAG5200)。
华为MA5200&ME60设备详细故障处理手册1 目的MA5200&ME60产品应急预案,是针对华为公司BRAS设备在现网运行过程中或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急问题,如业务异常倒换、网络流量异常、设备异常告警、报文转发故障、单板异常、端口异常等而制定的操作指导,其目的是在网络发生故障时,提供紧急维护的手段,迅速恢复业务同时最快速度收集处理信息。
2 使用对象设备维护人员3 适用场合指导一线工程师进行迅速恢复业务、初步的故障定位与排除。
4故障处理第一步:定位出故障点时间要求:本步骤最长时限为半小时;可参考资料:重点网络应急预案;周边资源:办事处工程师、400工程师。
4.1 故障处理的总体思路4.2 定位故障的几个关键点:1、确定故障的影响范围,初步判断网络故障位置;2、确定通过ping 、trace 命令逐步查找除故障点,初步确定大致故障点,ping 、trace 命令使用时请灵活携带源地址、MTU 等参数;3、通过查看设备状态、单板状态、路由状态、日志等信息,判断属于网络问题还是设备的软、硬件问题,将故障点定位到单台设备、单个单板、单个端口、甚至更小;5 故障处理第二步:故障信息采集(如存在备份路径,请先考虑通过备份路径恢复业务。
)为了后续问题的定位与彻底解决,工程师需尽可能全面的采集相关故障信息:1. 故障定位的过程中需保留所有操作记录;2. 就各故障,给出相应需要采集的信息,可参考各产品应急指导书。
时间要求:本步骤最长时限为15分钟;可参考资料:各产品应急指导书,故障信息采集工具;周边资源:办事处工程师、研发工程师。
5.1MA5200&ME60产品故障的信息采集列表:5.1.1MA5200&ME60系列产品和其他产品对接问题信息采集列表1.查看端口状态disp interface 至少执行三次以上(双方设备都执行)2.通过ARP命令查看是否能学到对端端口的MAC地址3.了解组网,有无传输、光电等中间设备4.检查两端设备端口模式5.查看路由情况disp ip routing-table6.查看有无配置相关ACL7.两端设备的告警信息8.POS/ATM等接口,了解时钟,JO,J1等参数的配置5.1.2框式MA5200产品信息采集:按照信息脚本进行信息采集即可5.1.3MA5200F产品信息采集除按照信息采集脚本采集相关信息以外:1.单个端口业务不通[MA5200E-diagnose]looptest port [端口号] internal 1000 10//做端口内环测试[MA5200E-diagnose]looptest port [端口号] external 1000 10//做端口外环测试2.整机自动重启[MA5200E-diagnose]disp diagnose-trap[MA5200E -diagnose]disp exception 0 50<MA5200F>more dyingwish5.1.4MA5200G产品信息采集1.按照信息采集脚本进行信息采集2.按照各类问题信息生成工具生成脚本,进行信息采集3.收集硬盘上的当月的log信息5.1.5ME60产品信息采集1.按照信息采集脚本进行信息采集2.收集CF卡的log信息6故障处理第三步:恢复业务在重大事故处理过程中,工程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恢复业务。
华为工程局给出MA5200G配置实例说明(新手学习资料)华为工程配置给出MA5200G配置实例说明Quidway® MA5200G是华为公司针对宽带城域网向多业务承载网方向的发展趋势,专门研发的大容量、高性能的宽带业务控制网关。
MA5200G 部署在城域网的边缘汇聚层,采用先进的分布式硬件体系结构和大容量无阻塞硬件交换转发技术,提供大容量、高密度端口、电信级可靠性、线速转发性能、完整的QoS机制、丰富的业务处理能力,可作为多业务承载网的终端接入认证网关、业务控制网关、安全控制网关,和专线PE,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统一完整的宽带数据接入和业务运营方案。
产品特点大容量、高密度MA5200G-2/MA5200G-4/MA5200G-8的背板容量分别为64Gbps/256Gbps/256Gbps,系统交换容量分别为16Gbps/64Gbps/64Gbps,提供2/4/8个业务槽位,每板最大提供4 GE/32 FE/16 ATM 155M/4 ATM 622M/4 POS 155M/2 POS 622M/1 POS 2.5G,支持1.2万/2.4万/4.8万并发在线用户,大容量的接入能力、丰富的接口种类、高密度的端口可以适应“大容量、少局所、扁平化”的电信级城域网组网需求。
线速转发性能、强大路由能力、完善的PE功能采用业界主流的网络处理器技术,实现GE接口在内的所有接口的IP、MPLS、PPPoE、组播报文的线速转发,单板支持双向3Mpps转发能力,MA5200G-2/MA5200G-4/MA5200G-8整机转发性能达到6Mpps/12Mpps/24Mpps。
路由器能力强,支持丰富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1/2、OSPF、BGP、IS-IS单播路由协议和PIM-SM、PIM-DM、MBGP、IGMP V1/V2等组播路由协议,单播路由表可以达到512K条的路由,组播路由表可以达到8K 条组播路由。
华为MA-5200MF与蓝海卓越计费系统对接说明现在随着宽带运营商的不断发展,不少宽带运营商规模增大,为了提升设备性能和增强管理能力,采用了华为的BRAS设备做为拨号服务器,如BRAS-MA-5200系列,MA-5300系列,ME60系列BRASUTKK,并且配合市面上最好用易用的蓝海卓越计费系统,进行用户管理和公司管理,本文进行说明,如何使用华为的BRAS产品与蓝海卓越的计费系统进行对接管理:此文档实现了NatShell计费系统与华为BRAS配合进行的认证、计费、限速、停机、营帐管理等功能。
(采用对接设备为华为的MA-5200 )一、华为5200的Radius的详细配置可以参照MA5200手册华为5200配置文件参考[PPPOE_SERVER]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version 7145sysname PPPOE_SERVER#system language-mode english#radius-server group natshell#Radius与BRAS之间的共享密码radius-server key natshell#Radius地址和认证端口radius-server authentication 192.168.10.1 1812#Radius地址和计费端口radius-server accounting 192.168.10.1 1813radius-server retransmit 5 timeout 3#带宽以class的方式分配,一定要记得配置radius-server class-as-carradius-server attribute translate#不使用域名支持undo radius-server user-name domain-included#带宽单位,请设置成kbyteradius-server traffic-unit kbyteradius-server group login#Radius服务地址与共享密码radius-server authorization 192.168.10.1 shared-key natshell#undo trap-statistics 7242002undo trap-statistics 7242003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0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1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2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3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4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5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8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9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c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d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e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0f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17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18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1cundo trap-statistics 70f201dundo trap-statistics 7032000undo trap-statistics 7032001undo trap-statistics 7032002##在Ethernet1接口建立PPPoE Server的虚拟模板(换言之,在Eth1上开启PPPoE服务)interface Ethernet1pppoe-server bind Virtual-Template 1#interface Ethernet2#interface Ethernet3#interface Ethernet4#interface Ethernet5#interface Ethernet6##与Radius通信的地址interface Ethernet6.0ip 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0#interface Ethernet7#interface Ethernet8#interface Ethernet9#interface Ethernet10#interface Ethernet11#interface Ethernet12#interface Ethernet13#interface Ethernet14#interface Ethernet15#interface Ethernet16#interface Ethernet17#interface Ethernet18#interface Ethernet19#interface Ethernet20#interface Ethernet21#interface Ethernet22#interface Ethernet23#interface Ethernet24##配置虚拟模板的重拨次数和间隔时间(详情参考手册)interface Virtual-Template1ppp keepalive interval 10 retransmit 5#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5#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6#interface NULL0#interface LoopBack0#interface Nm-Ethernet0#l2tp-group 1##PPPoE Server的地址池,DNS地址等相关信息ip pool natshell localgateway 172.16.0.1 255.255.0.0section 0 172.16.0.2 172.16.3.100dns-server 61.134.1.4dns-server 202.98.96.68 secondarylease 999 23 59#ip pool test localgateway 192.168.1.1 255.255.255.0section 0 192.168.1.110 192.168.1.115dns-server 61.134.1.4dns-server 202.98.96.68 secondarylease 3 12 0#dot1x-template 1##aaa配置aaaauthentication-scheme radiusaccounting-scheme radiusaccounting realtime 3domain natshellauthentication-scheme radiusaccounting-scheme radiusradius-server group natshellip-pool natshell#local-aaa-server#user-interface con 0user-interface vty 0 4##portvlan配置,使其支持PPP数据portvlan ethernet 1 vlan 0 1access-type layer2-subscriberdefault-domain authentication force natshellauthentication-method pppoeportvlan ethernet 5 vlan 0 1access-type interfaceportvlan ethernet 6 vlan 0 1access-type interface#return[PPPOE_SERVER]二、在蓝海卓越计费服务器上配置相应的认证,步骤如下:首先,应确保蓝海卓越计费与华为的BRAS之间相互之间能通过IP地址正常通讯,UDP 端口的1812和1813端口不能被封锁。
江西电信BRAS(华为ME60/MA5200G)设备配置规范中国电信江西分公司2010年11月目录第1章概述 (1)1.1术语和缩写语表 (1)1.2网络结构说明 (3)第2章IP城域网网络设备命名及链路描述规范 (4)2.1设备命名规范 (4)2.1.1适用范围 (4)2.1.2设备命名规范格式 (4)2.2端口描述规范 (5)2.2.1环回接口描述 (5)2.2.2网络端口描述规范 (6)2.2.2.1适用范围 (6)2.2.2.2端口描述包含下面几部分 (6)2.2.3用户端口 (6)2.2.4关于华为BRAS 上连端口的描述 (7)2.2.5空闲端口描述 (7)第3章华为ME60配置规范 (8)3.1系统基本配置规范 (8)3.1.1设备名称配置 (8)3.1.2系统高可靠性配置 (8)3.1.3设备自身时间及NTP (9)3.1.3.1时区配置 (9)3.1.3.2NTP配置 (9)3.1.3.3NTP协议加密 (10)3.1.3.4SNTP进程关闭 (10)3.1.3.5配置范例 (11)3.1.4VTY接口配置 (11)3.1.4.1连接数限制 (11)3.1.4.2空闲时间 (11)3.1.4.3访问控制列表 (12)3.1.4.4Console认证配置 (13)3.1.4.5配置范例 (13)3.1.5AAA配置 (14)3.1.5.1概述 (14)3.1.5.2管理AAA配置 (14)3.1.5.3用户AAA配置 (16)3.1.5.4本地用户帐号 (18)3.1.5.5配置范例 (19)3.1.6典型垃圾流量过滤策略 (21)3.2端口配置规范 (22)3.2.1Loopback地址配置 (22)3.2.2GE端口配置 (23)3.2.2.1GE用做上连接口 (23)3.2.2.2GE用做下联接口 (23)3.2.2.3GE拨号下联子接口(dot1Q) (24)3.2.2.4GE拨号下联子接口(QinQ) (24)3.2.2.5GE专线下联子接口 (25)3.2.2.6接口uRPF (26)3.2.2.7hold-time配置 (26)3.2.2.8配置范例 (27)3.3M ULTI-VR(CONTEXT)配置 (28)3.3.1VR(context)规划 (28)3.3.2VR(context)接口绑定 (28)3.3.3VR(context)间路由处理 (29)3.3.4Domain配置 (29)3.4路由协议配置规范 (31)3.4.1路由优先级/管理距离 (31)3.4.2静态路由配置 (32)3.4.2.1静态路由配置方式 (32)3.4.2.2黑洞路由配置方式 (32)3.4.2.3浮动静态路由配置方式 (33)3.4.3OSPF配置 (33)3.4.3.1概述 (33)3.4.3.2OSPF进程名 (33)3.4.3.3OSPF ROUTER-ID (34)3.4.3.4OSPF 时间参数 (34)3.4.3.5OSPF 接口宣告 (35)3.4.3.6OSPF reference-bandwidth (35)3.4.3.7OSPF负载均衡条目 (36)3.4.3.8OSPF重分布路由 (37)3.4.3.9OSPF AREA规划 (37)3.4.3.10OSPF路由协议优先级 (38)3.4.3.11OSPF log邻居变化信息 (38)3.4.3.12OSPF邻居链路加密 (39)3.4.3.13OSPF链路COST值调整 (39)3.4.3.14配置范例 (39)3.4.4ISIS配置 (40)3.4.4.1概述 (40)3.4.4.2ISIS进程名 (40)3.4.4.3ISIS NET ID (41)3.4.4.4ISIS路由类型及Metric类型 (41)3.4.4.5路由协议优先级 (42)3.4.4.6ISIS log邻居变化信息 (42)3.4.4.7ISIS 邻居链路加密 (43)3.4.4.8ISIS负载均衡条目及其他 (43)3.4.4.9ISIS接口宣告 (44)3.4.4.10配置范例 (44)3.4.5BGP配置 (45)3.4.5.1概述 (45)3.4.5.2自治系统 (45)3.4.5.3BGP路由引入策略 (46)3.4.5.4BGP router-id配置 (46)3.4.5.5BGP log邻居变化信息 (46)3.4.5.6关闭BGP同步和自动汇总 (47)3.4.5.7BGP邻居MD5加密 (47)3.4.5.8BGP时间参数 (47)3.4.5.9BGP Peer group命名 (48)3.4.5.10BGP community 属性规划 (48)3.4.5.11BRAS BGP 路由策略 (49)3.4.5.12配置范例 (50)3.5用户策略配置 (51)3.5.1IP Pool配置 (51)3.5.2DNS配置 (51)3.5.3用户限速配置 (52)3.5.4页面推送配置 (53)3.5.5配置范例 (53)3.6MPLS VPN配置规范 (54)3.6.1MPLS配置 (54)3.6.1.1全局开启MPLS功能 (54)3.6.1.2LDP router-id (54)3.6.1.3LDP协议加密 (55)3.6.1.4LDP标签发布和管理 (56)3.6.1.5LDP标签过滤 (57)3.6.1.6LDP协议时间参数 (57)3.6.2MP-BGP配置 (58)3.6.2.1概述 (58)3.6.2.2MP-BGP 部署策略 (58)3.6.2.3BGP router-id配置 (59)3.6.2.4BGP log邻居变化信息 (60)3.6.2.5关闭BGP同步和自动汇总 (60)3.6.2.6BGP时间参数 (60)3.6.2.7BGP Peer group命名 (61)3.6.2.8BGP邻居MD5加密 (61)3.7网管配置 (62)3.7.1SNMP管理代理配置 (62)3.7.1.1全局开启SNMP进程 (62)3.7.1.2SNMP版本 (63)3.7.1.3RO Community值 (63)3.7.1.4RW Community值 (64)3.7.1.5SNMP访问控制列表 (64)3.7.1.6Ifindex索引一致性 (65)3.7.1.7配置范例 (66)3.7.2故障管理配置 (66)3.7.2.1SNMP TRAP信息内容 (66)3.7.2.2SNMP TRAP 服务器地址 (67)3.7.2.3SNMP TRAP消息源地址 (67)3.7.2.4SYSLOG服务器地址 (67)3.7.2.5SYSLOG信息级别 (67)3.7.2.6SYSLOG消息源地址 (68)3.7.2.7配置范例 (68)3.7.3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68)3.8H-Q O S配置规范 (69)3.9业务配置实例 (69)3.9.1拨号业务配置实例 (69)3.9.2专线业务配置实例 (70)3.9.3@10000业务配置实例 (72)3.9.4IPTV业务配置实例(参考) (73)3.9.5Wlan无线共享和C+W业务配置规范 (75)3.9.6VPN业务配置实例 (83)3.9.6.1VPDN业务配置实例(参考) (84)3.9.6.2MPLS VPN业务配置实例(参考) (85)3.10.安全加固配置 (87)3.10.1.关闭IP直接广播 (88)3.10.2.拉圾过虑(上行口出入方向ACL) (89)3.10.3.私网流量过滤 (90)3.10.4.Syslog安全 (90)3.10.5.NTP部署 (91)3.10.6.关闭控制层面未用服务 (91)3.10.7.telnet 防护 (91)3.10.8.关闭未使用的服务 (91)3.10.9.密码加密 (92)3.10.10.SNMP 安全 (92)第1章概述为保证城域网的运行质量,必须在设备能力、网络设计、网络配置、维护流程、支撑系统等环节予以保障。
路由器操作手册1.认识控制(Console)线Array控制线是由一端RJ45头,一端串口头组成。
其中:RJ45头连接到路由器控制口(CON)串口头连接到电脑串口上;通常,控制线存在与路由器包装盒中;2.认识路由器(以华为1600和18-13为例)路由器后面接口说明:CON:控制口,主要用于查看及配置路由器;100BASE-T:网络接口,用于连接交换机接口;SERIAL:串口,主要用于连接广域网口,连接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协议转换器;其它接口:用于系统其它功能,我公司暂时不需要;路由器面板指示灯说明:POWER:电源指示灯,接通电源后常亮;100M ETH:局域网络指示灯,连接交换机并通电后常亮;SERAIL:串口指示灯,连接协议转换器后指示灯常亮;BRI:我公司暂时不需要AUX:我公司暂时不需要SYSTEM:系统指示灯,加电后闪烁系统正常运行后常亮;3.认识电脑串口接口4.控制线连接将控制线串口头连接到电脑串口上;将控制线RJ45头连接到路由器控制口上;V.35连接线包括两个头,左面扁口控制头用于连接路由器串口。
右面方口针脚外露用于连接V.35协议转换器;将本地连接线连接好;打开超级终端出现提示,选择否,进行下一步操作出现提示,选择取消,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点击确定后进入超级终端软件选择图标选择COM1进行连接选择还原为默认值,用默认端口设置进行连接,点击确定,进行下一步操作初始用户名和密码为huawei其中密码输入不回显,只需正常输入即可成功登陆后显示命令行,路由器配置时,所有命令行结束后需要敲击回车键执行命令查看系统配置信息命令为display current配置信息分页显示,敲击空格键后,配置信息整页滚动,敲击回车键后,配置信息整行滚动敲击空格键后,下一页配置信息1.在配置页面上可以通过鼠标进行选择配置信息,然后COPY到文本文件中2.另外一种保存方法就是通过超级终端自带功能进行保存,首先选择传送菜单下捕获文字选择好文件保存路径,并命名配置文件名称,后点击启动按钮提示:配置文件名最好与使用机构名称命名,如keshan.txt等易于理解的名称命名;在这中间任何在屏幕上显示的命令及提示信息都会被记录到文件中保存文件:选择传送菜单-捕获文字-停止停止将信息记录到文件中。
BRAS、大二层操作手册一、登陆跳板、堡垒机方法1.通过Securecrt登陆到61.138.192.1222.登陆到堡垒机,命令如下:ssh 61.138.192.65 -l zhangqiao –p 33183密码:1j1sbsdy2!输入密码后显示冒号(:)表示已经进入堡垒机,此时可以登陆IP城域网设备进行操作。
进入堡垒机后,直接输入设备ip就可以登陆相应的设备,ip地址前不需要输入telnet。
二、Bras常用操作命令1.Redback Bras SE800常用命令context kmadsl 进入kmadsl域show port 查看所有端口up或down的情况show port 12/2 查看端口12/2的up或者down的情况show pppoe sub 2/4 查看2/4端口的用户sh pppoe sub 13/1 vlan-id 521 查看port 13/1 的vlan-id 521用户2.MA5200G常用命令查看端口状态: dis int g1/0/1.2查看在线用户:dis access-user int G1/0/1.23.redback10K常用命令:进入某域:context kmadsl查看端口状态:show port info查看在线用户:show pppoe sub 2/44.redback1800常用命令:进入某域:context kmadsl查看端口状态:show port info查看在线用户:show pppoe sub 2/4三、大二层交换机常用操作命令1.华为S8505、S7806、S9306常用操作命令:查看端口状态和流量:display interface g2/1/232.中兴T160G查看端口状态和流量:show interface gei_1/3。
华为5G网管操作指导-图文详细介绍5G修改波束(场景覆盖模式)MODNRDUCELLTRPBEAM:NRDUCELLTRPID=0,COVERAGESCENARIO=SCEN ARIO_13;MODNRDUCELLTRPBEAM:NRDUCELLTRPID=1,COVERAGESCENARIO=DEFA ULT;(默认场景)MODNRDUCELLTRPBEAM:NRDUCELLTRPID=1,COVERAGESCENARIO=EXPA ND_SCENARIO_1;(扩展场景)4/5G信令跟踪提取(UU、S1、X2标口,Cell DT日志)一键式日志提取DSP BRD:;(柜号框号槽号查询)批量指令执行(集中任务管理)实时干扰查询:监控->信令跟踪->信令跟踪管理->RSSI 统计监控(查询输入RSSI 自动搜索)->创建->填写跟踪站点名批量小区状态导出:1、配置->报表->网元报表(站点状态)2、配置->报表->RAN报表(基站小区状态)XML 文件导出(点击)维护->备份管理->(点击)网元备份->全选网元->(点击)执行(备份)->(点击)刷新->(点击)选择自己备份时间文件->(点击)下载已经选中文件小区偏移量与小区偏置的作用于区别小区偏移量(分贝)该参数表示DU小区与邻区之间的小区偏移量,用于控制测量事件发生的难易程度。
小区偏置(分贝)5G分流参数设置LST GNBPDCPPARAMGROUPSCG ONLY不分流(上下行不分流)MODGNBPDCPPARAMGROUP:PDCPPARAMGROUPID=5,DLDATAPDCPSPLIT MODE=SCG_ONLY,ULDATASPLITPRIMARYPATH=SCG,ULDATASPLITTH RESHOLD=INFINITY;SCG_AND_MCG分流(上下行动态分流)MODGNBPDCPPARAMGROUP:PDCPPARAMGROUPID=5,DLDATAPDCPSPLIT MODE=SCG_AND_MCG,ULDATASPLITPRIMARYPATH=MCG,ULDATASPL ITTHRESHOLD=BIT100;ANR功能开启小区级ANR功能开启LST CELLALGOSWITCH(ANR自动邻区添加功能查询)MODCELLALGOSWITCH:LOCALCELLID=161,ANRFUNCTIONSWITCH=INTRA_ RAT_ANR_SW-1;基站级ANR 功能开启LST ENODEBALGOSWITCH(基站级ANR 开关查询)MOD ENODEBALGOSWITCH:ANRSWITCH=IntraRatEventAnrSwitch-1;(修改)4G\5G 虚用户信令跟踪Trace id460300000000015:37154(CPE ) 460300000000011:8096(CPE ) 460300000000031:49117 (TUE)5G核心网跟踪Trace id5G 设备信息批量导出(RRU和AAU型号导致)测量事件门限,如A1\A2\A3\B1查询NR小区关系LST NRCELLRELATION:;(查询NR小区关系)输出项名称输出结果解释NR小区标识该参数表示小区的标识,在本基站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小区。
Voyager 5200 系列Bluetooth 耳機使用指南目錄耳機概觀3充電盒概觀4為耳機充電5查看耳機電池狀態6電量不足警示7使用充電盒7配戴調整8更換耳塞尺寸8換耳8連接與配對9與行動裝置配對9NFC 配對9基本功能10電源開啟/關閉10調整音量10撥打/接聽/結束通話10播放或暫停音訊11語音助理11使用感應器11進階功能12調整語音警示音量12重新連線至無線裝置12來電者告知 (僅適用於行動電話)12載入軟體13更新您的 Poly 博詣裝置13疑難排解14包裝盒內容15配件16安全警告17頻率與發訊器功率17安全說明17支援19耳機概觀音量靜音通話Bluetooth 配對Siri 、Google Assistant 預設語音助理NFC近距離通訊 (僅限特定機型)充電連接埠電源指示燈充電盒概觀附註: 充電盒為可選購配件,請至/accessories。
重要事項: 充電盒製造完成後,即處於熟睡模式,以節省電力並保護電池。
要喚醒充電盒,請將充電盒插入電源至少 1 分鐘。
充電時,LED 會閃爍。
為耳機充電您的新耳機在出廠時即具備足夠的電力,可進行配對和幾次通話。
將耳機電池完全充飽大約需要 90 分鐘;充電完成後,指示燈會熄滅。
隨附的 Micro USB 纜線可用來搭配 AC 壁式充電器 (未隨附) 或是透過電腦的 USB 連接埠或者您也可使用配件充電盒。
按下充電盒按鈕即可開始充電。
附註: 一律在溫度接近室溫時充電;切勿在溫度低於 0°C (32°F) 或超過 40°C (104°F) 時為電池充電。
查看耳機電池狀態請執行下列任一步驟,檢查耳機的電池狀態:•將耳機電源開啟並啟用 Smart Sensor,接著戴上耳機聽取語音警示。
•檢視耳機充電時的 LED。
•開啟耳機電源並聽取語音警示。
•在 Poly Lens 應用程式中檢視狀態。
關閉充電完成電量高電量中等電量低電量嚴重不足秘訣: 若要重設通話時間警示的精確度,請將耳機電池電量用盡後再完全充飽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