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57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基于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
红外辐射波长范围一般在1-1000微米,对应的
频率范围为300 GHz至300 THz。
分析样品时,将红外光束引
入样品,并测量透射或散射光谱。
根据样品中不同成分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可以获取到特定的红外吸收谱图。
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分子振动的特性。
红外光用于激发样品中的化学键或分子组成,导致分子进行不同振动模式,如对称伸缩、非对称伸缩、弯曲、扭转等。
不同的分子振动模式对应不同的红外光谱带。
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谱带的强度和位置,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功能团和它们的相对含量。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吸收光谱、透射光谱、反射光谱和散射光谱。
吸收光谱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吸收的强度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它们之间的相对含量。
透射光谱利用测量穿过样品的透射光强度来分析样品的组成和结构。
反射光谱通过照射样品表面并测量反射光的强度来分析样品的特性。
散射光谱通过测量样品中散射的红外光来获得有关样品粒子大小和形状的信息。
红外光谱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有机化学、生化分析、材料科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通过对红外吸收谱的解析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此外,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具有非破坏性、实时性和高灵敏度的优点,因此成为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
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及结构分析红外光是电磁波谱中的一种,其波长范围为780纳米到1毫米。
红外光具有适当的能量,可以使样品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发生振动,而红外吸收光谱就是通过检测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来分析样品的化学成分及结构。
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样品室、光路系统和检测装置组成。
测定红外吸收光谱首先需要准备红外吸收样品,样品通常以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形式存在。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将样品制成光学透明的薄膜或固体块,并将其放置在样品室中。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将样品直接放置在透明的光学池中。
对于气体样品,可以通过将气体注入到气体池中进行分析。
在测量红外光谱之前,需要校准红外光谱仪,确保光学路径正确,并进行背景扣除操作,以消除仪器及其他环境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在样品测量之前,还需要检查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红外吸收光谱时,红外光通过样品后,进入到检测装置中进行检测。
样品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这是由样品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不同类型的化学结构会导致特定的红外吸收峰出现在光谱中。
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可以推断样品中的化学键类型、官能团以及化学结构。
通常,红外光谱可以显示在一张谱图上,横轴表示波数(或波长),纵轴表示吸收强度。
红外光谱的特征峰通常以波数的单位表示,波数越大,对应的振动频率越高。
根据不同官能团的红外吸收特征,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推断样品中的化学结构。
结构分析是利用红外光谱进行的一种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标准,与待测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比对,从而推断样品的化学结构。
结构分析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分析方法,如质谱、核磁共振等,以提高结构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通过测定红外吸收光谱并进行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样品的化学结构,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述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的红外光吸收能力来探测它们的物质组成的技术。
它特别适用于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
通过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可以检测物质中的有机键、C-H键、C-O键或N-H 键的存在和位置,从而鉴定出物质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红外光吸收法的原理是,物质中的分子、晶体或其他结构会在不同的波长处吸收光,产生光谱,这些吸收光谱是物质的独特特征,反映出物质的特性。
根据这种特性,分析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样品,并从所得到的光谱中提取出电子激发、分子振动等信息,从而得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原理是,当物质受到红外幅射的照射时,它的分子会产生振动和旋转,这些振动和旋转的能量会转化为更高能量的电子跃迁。
这些电子跃迁会引起物质材料吸收一些具有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从而产生在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通过分析这些吸收光谱,就可以求取物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3.1概述3.1.1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法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于分子光谱的范畴,是有机物 结构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若分子中某个基团 的振动频率和红外辐射的频率一致, 两者产生共振,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 变化传递给分子,该基团就吸收了这个频率的红外光, 产生振动能级跃迁;如果 红外辐射的频率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能级不一致,该频率的红外光将不被吸 收。
如果用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 分子将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引 起对应区域辐射强度的减弱,用仪器以吸收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来, 就得到该试样 的红外吸收光谱,稀溶液谱带的吸光度遵守 Lambert-Beer 定律。
图3-1为正辛烷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谱图中的纵坐标为吸收强度,通常用 透过率或吸光度表示,横坐标以波数或波长表示,两者互为倒数。
图中的各个吸 收谱带表示相应基团的振动频率。
各种化合物分子结构不同,分子中各个基团的 振动频率不同。
其红外吸收光谱也不同,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分析、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
图3-1正辛烷的红外光谱图几乎所有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除光学异构体,某些高分子量的高聚物以及一些同系物外,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它们的红外光谱 一定不会相同。
吸收谱带出现的频率位置是由分子振动能级决定, 可以用经典力 学(牛顿力学)的简正振动理论来说明。
吸收谱带的强度则主要取决于振动过程中 偶极矩的变化和能级跃迁的概率。
也就是说,红外光谱中,吸收谱带的位置、形 状和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的特点,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和分子组成或官能团的 含量有关。
因此,红外吸收光谱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分子 结构的基础研究和用于化学组成的分析。
首先,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
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分子的 键长和键角, 以此推断出分子的立体构型; 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分子的力常数和 分子对称性等,CH 何沁阴巩匚出匚昭內 4t02960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就可以知道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来计算热力学函数等等。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在不同波长下,不同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情况,从而获得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这个光谱图展示了不同波长下物质的吸收峰,这些峰对应于样品中不同的官能团或化学键。
通过对红外光谱的解析和比对,可以确定不同官能团的存在和相对浓度。
红外光谱相对于其他光谱分析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它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由于不同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和吸收峰位置,红外光谱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识别能力非常强。
通过准确地测定吸收强度和峰形,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红外光谱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有机化学中,红外光谱可以用于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官能团,包括醛、酮、羧酸、醚、醇、胺等。
同时,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研究溶剂效应、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除了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无机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来研究晶体结构、晶格震动、晶格缺陷等。
此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表征薄膜的厚度和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结构。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需要红外光源、样品和检测器。
常用的红外光源包括热辐射、光纤和拉曼激光等。
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吸收光谱仪是一种特殊的光谱仪,可以通过测量入射和传出光的差异来获得样品的吸收光谱。
常见的红外吸收光谱仪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分散式红外光谱仪(DI-IR)。
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和仪器参数。
例如,在FTIR仪器中,需要校准仪器的基线、测量样品的透射率和应用波数范围。
而对于DI-IR仪器,需要注意调整样品的几何位置和光路的聚焦调整。
总而言之,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和常见的分析手段。
它可以用于鉴定化学物质、研究分子结构和官能团,同时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合理选择光谱仪器,并且熟练掌握实验技巧和仪器操作,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红外吸收光谱数据。
红外汲取光谱定性分析红外汲取光谱定性分析[目的要求]把握溶液试样红外光谱图的测绘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图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基本原理]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固体试样和液体试样都可采纳合适的溶剂制成溶液,置于光程为0.01—1mm的液槽中进行测定。
当液体试样量很小或没有合适的溶剂时,就可直接测定其纯液体的光谱。
通常是将一滴纯液体夹在两块盐片之间以得到一层液膜,然后放入光路中进行测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定性分析。
制作溶液试样时常用的溶剂有CCl4(适用于高频范围)、CS2、(适用于低频范围)、CHCl3等,对于高聚物则多采纳四氢呋喃(适用于氢键讨论)、甲乙酮、乙醚、二甲亚砜、氯苯等。
一般选择溶剂时应做到:(1)要注意溶剂—溶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特征谱带的位移和强度的变化,例如在测定含羟基及氨基的化合物时,要注意配成稀溶液,以避开分子间的缔和;(2)由于溶剂本身存在着汲取,所以选择时要注意溶剂的光谱,通常其透光率小于35%的范围内将会有干扰,大于70%的范围内则认为是透亮的;(3)使用的溶剂必需干燥,以除去水的强汲取带,防止损伤槽盐片;(4)有些溶剂由于易挥发、易燃且有毒性,使用时必需当心。
进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1)用标准物质对比在相同的制样和测定条件下(包括仪器条件、浓度、压力、湿度等),分别测绘被分析化合物(要保证试样的纯度)和标准的纯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若两者汲取峰的频率、数目和强度完全一致,则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化合物。
(2)查阅标准光谱图标准的红外谱图集,常见的有萨特勒(Sadtler)红外谱图集,“API”红外光谱图,“DMS”周边缺口光谱卡片。
上述的定性分析方法,一般是验证被分析的化合物是否为所期望的化合物的一种鉴定方法。
假如要用红外光谱定性未知物的结构,则必需结合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谱图解析。
假如解析结果是前人鉴定过的化合物,则可连续采纳上述方法进行鉴定。
如是未知物,就需得到其他方面的数据(如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等),以提出*可能的结构式。